1. 開封地區的歷史名人
包拯是安徽人
開封的歷史名人:阮籍(210~263)三國魏文學家。字嗣宗。河南開封尉氏縣人。阮?之子。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與嵇康齊名,與其侄阮咸皆為「竹林七賢「之一。蔑視禮教,嘗以「白眼「看待「禮俗之士「。與當權的司馬氏集團有矛盾,常酗酒,「口不臧否人物「,以之保全自己。原集已散佚,後人輯有《阮嗣宗集
支道林(314~366)晉代高僧。名遁,以字行。開封人。年25歲出家,與謝安、王羲之等交遊,好談玄理。作《即色游玄論》,宣揚「即色是空「,發揮般若學的性空思想,為般若學六大家之一。其他著作,大都散佚
蔡謨生卒年待考。東晉大臣。開封蘭考人。東晉成帝咸和三年(328),蘇峻發動叛亂,蔡參與平叛,遂遷任太常,賜爵洛陽男。後拜征北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軍事,成為東晉對抗北方勢力的主要人物。卒於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任上。謚文穆
崔顥(?~754)唐代詩人。開封人。唐玄宗開元年間登進士第,開元後期出使河東軍幕,天寶時歷任太僕寺卿、司勛員外郎等職。崔顥年少為詩,名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現存作品,有幾篇色澤浮艷,內容輕佻者,可能是年輕時所作,後來從軍邊塞,詩風發生變化,表現出「出身事邊「和「報國赴難「的昂揚感情。如《贈王威古》和《游俠呈軍中諸將》,著力於人物意氣風度的描繪。詩中春草射獵、野中割鮮的場面,尤其寫得富有生氣。《雁門胡人歌》,寫秋日出獵、山頭野燒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時期從容醉酒的風習,極新穎別致。最有名的是七律《黃鶴樓》,李白讀後大為佩服,說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宋代詩評家嚴羽《滄浪詩話》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崔顥詩》1卷,收錄詩40多首
石守信(927~984)宋初大臣。開封人。初仕周,領洪州防禦使,加領義成軍節度。宋太祖即位,改領歸德軍節度。平李筠、李重進叛亂。太平興國四年(979),進封衛國公。卒後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
鍾嗣成(約1279~約1360)元代戲曲家。字繼先,號丑齋。開封人,寄居杭州。曾屢試不中,遂潛心閉門從事戲曲著述。其主要著作《錄鬼簿》,上下兩卷,初稿寫成於至順元年(1330),後又訂正兩次。不僅記載了元代名家輩出劇作如林的盛況,並且從理論上對雜劇作出了初步總結與概括,具有極高的價值。他還著有《錢神論》等7種雜劇,今皆不傳;今存散曲52首。
2. 河南開封有哪些古代名人的足跡
知道最多的包拯是安徽人
開封的歷史名人:阮籍(210~263)三國魏文學家。字嗣宗。河南開封尉氏縣人。阮?之子。曾為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與嵇康齊名,與其侄阮咸皆為「竹林七賢「之一。蔑視禮教,嘗以「白眼「看待「禮俗之士「。與當權的司馬氏集團有矛盾,常酗酒,「口不臧否人物「,以之保全自己。原集已散佚,後人輯有《阮嗣宗集
支道林(314~366)晉代高僧。名遁,以字行。開封人。年25歲出家,與謝安、王羲之等交遊,好談玄理。作《即色游玄論》,宣揚「即色是空「,發揮般若學的性空思想,為般若學六大家之一。其他著作,大都散佚
蔡謨生卒年待考。東晉大臣。開封蘭考人。東晉成帝咸和三年(328),蘇峻發動叛亂,蔡參與平叛,遂遷任太常,賜爵洛陽男。後拜征北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軍事,成為東晉對抗北方勢力的主要人物。卒於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任上。謚文穆
崔顥(?~754)唐代詩人。開封人。唐玄宗開元年間登進士第,開元後期出使河東軍幕,天寶時歷任太僕寺卿、司勛員外郎等職。崔顥年少為詩,名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現存作品,有幾篇色澤浮艷,內容輕佻者,可能是年輕時所作,後來從軍邊塞,詩風發生變化,表現出「出身事邊「和「報國赴難「的昂揚感情。如《贈王威古》和《游俠呈軍中諸將》,著力於人物意氣風度的描繪。詩中春草射獵、野中割鮮的場面,尤其寫得富有生氣。《雁門胡人歌》,寫秋日出獵、山頭野燒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時期從容醉酒的風習,極新穎別致。最有名的是七律《黃鶴樓》,李白讀後大為佩服,說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宋代詩評家嚴羽《滄浪詩話》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崔顥詩》1卷,收錄詩40多首
石守信(927~984)宋初大臣。開封人。初仕周,領洪州防禦使,加領義成軍節度。宋太祖即位,改領歸德軍節度。平李筠、李重進叛亂。太平興國四年(979),進封衛國公。卒後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
鍾嗣成(約1279~約1360)元代戲曲家。字繼先,號丑齋。開封人,寄居杭州。曾屢試不中,遂潛心閉門從事戲曲著述。其主要著作《錄鬼簿》,上下兩卷,初稿寫成於至順元年(1330),後又訂正兩次。不僅記載了元代名家輩出劇作如林的盛況,並且從理論上對雜劇作出了初步總結與概括,具有極高的價值。他還著有《錢神論》等7種雜劇,今皆不傳;今存散曲52首。?
李夢陽(1475~1531)明代文學家。字天賜,又字獻吉,號空同子。慶陽(今甘肅慶陽)人,後遷扶溝(今河南扶溝縣)。其父為封丘王教授,遂家居祥符(今開封縣)。弘治進士,授戶部主事。因榷稅觸怒勢要而下獄,後獲釋。武宗時,劉瑾擅權,他代尚書韓文草疏彈劾劉瑾,被勒令辭官。劉瑾敗被誅,李遷江西提學副使,為權貴所惡,去職。在文學上,倡言「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與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稱明文壇「前七子「。有《空同子集》。
春秋戰國時期的信陵君,大音樂家師曠
北宋的大詞人柳永,好像還有李清照
近現代的柏揚
【伊尹】生卒年待考。商湯大臣。生於空桑(今開封杞縣城西西空桑,又名伊尹村)。傳說為奴隸出身,是有莘氏女陪嫁之臣。受湯賞識委以國政。後佐商滅夏,總理國事,歷佐湯、外丙、仲壬三朝。仲壬死,傳位太甲。因太甲不理國政,被他放逐,3年後,太甲悔過,又接回復位。伊尹死於沃丁時。?
石申
【石申】生卒年待考。戰國中期天文學家。開封人。經過長期觀測,詳細考核,測出恆星138座,810個。他與齊人甘德根據黃道附近恆星位置及其與北極的距離所製成的圖表,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恆星表,在世界天文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原著《天文》8卷,早佚。後人拾遺補闕,把它與甘德的《星占》8卷,合稱《甘石星經》,又名《星經》,曾收入北宋政和年間刊印的《道藏》一書,題名為《通佔大象歷呈經》。今存的《甘石星經》為2卷,其中雖有一些後人增添潤色之辭,仍不失原書面貌
張儀
【張儀】(?~前310)戰國時政治家。開封人。魏國貴族後裔,師鬼穀子。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入秦拜相。創連橫破六國合縱。奉命使楚,瓦解齊楚聯盟,奪楚漢中,封武信君。惠文王死,張儀失寵,返魏為相,不久死。《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張子》10篇,今佚。?
信陵君
【信陵君】(?~前243)戰國四公子之一。即魏公子無忌,魏昭王少子。其府在魏都大梁,傳說即今開封相國寺一帶。他才兼文武,禮賢下士,門下的食客有3000之多。公元前259年,秦兵在長平大捷,坑殺趙國兵將40萬之後,一舉包圍了趙國邯鄲。趙國多次向魏國求援,魏王雖命晉鄙率兵10萬救趙,但懾於秦國恐嚇,又密令晉鄙把軍隊駐扎在魏趙交界處的鄴城,坐觀成敗。信陵君多次勸諫魏王救趙不成,後來他聽從大梁城夷門守關人、隱士侯贏所設竊符救趙之計,果然得到兵符。信陵君帶力士朱亥一行來鄴城,晉鄙雖驗兵符,卻不願交出兵權。朱亥用大錘打死晉鄙,信陵君接管軍隊,擊破秦師,遂解邯鄲之圍
尉繚
【尉繚】生卒年待考。戰國後期政治家、軍事家。開封人。早年治學商君,深得改革變法之道。他還對兵事執著追求,十分精通。戰國後期,學派林立,圍繞著富國強兵,各國紛紛招賢納士,遂周
鄭眾
【鄭眾】(?~83)東漢經學家。字仲師。開封人。曾任大司農,世稱鄭司農,以別於宦官鄭眾。傳其父鄭興《左傳》之學,兼通《易》、《詩》,精三統歷。世稱鄭興父子為"先鄭",而稱鄭玄為"後鄭"。著作已佚,清馬國翰輯有《周禮鄭司農(眾)解詁》6卷,《鄭眾春秋牒例章句》1卷。?
蔡邕
【蔡邕】(132~192)東漢辭賦家、書法家。字伯喈。開封杞縣人。少時博學,師事太傅胡廣。喜愛辭章、數術、天文,妙操音律。熹平四年(175),以經籍去聖久遠,文字多謬,遂與五官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等人奏請正定《六經》文字,得靈帝允許。蔡邕寫經於碑,使工匠鐫刻,立於太學門外,世
蔡琰
【蔡琰】生卒年待考。東漢末詩人。字文姬。開封杞縣人。蔡邕之女。博學
阮瑀
【阮瑀】(約165~212)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元瑜。開封尉氏縣人。為曹操司空軍謀祭酒,後為倉曹掾屬。善作書檄,能詩。作品存留甚少,明人輯有《阮元瑜集》。?
阮籍
【阮籍】(210~263)三國魏文學家。字嗣宗。河南開封尉氏縣人。
支道林
【支道林】(314~366)晉代高僧。名遁,以字行。開封人。年25歲出家,與謝安、王羲之等交遊,好談玄理。作《即色游玄論》,宣揚"即色是空",發揮般若學的性空思想,為般若學六大家之一。其他著作,大都散佚。?
蔡謨
【蔡謨】生卒年待考。東晉大臣。開封蘭考人。東晉成帝咸和三年(328),蘇峻發動叛亂,蔡參與平叛,遂遷任太常,賜爵洛陽男。後拜征北將軍,都督徐、兗、青三州軍事,成為東晉對抗北方勢力的主要人物。卒於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任上。謚文穆。?
鄭道昭
【鄭道昭】(?~516)南北朝時期北魏大臣、書法家。開封人。字僖伯,自號中嶽先生。少而好學,博覽群書,初為秘書郎,徙外散騎常侍,遷國子祭酒。後為平
吳兢
【吳兢】(670~749)唐代史學家。開封人。少時勵志勤學,貫知經史。武後長安年間被詔入史館,撰修國史。不久,官拜右拾遺。武後長安至中宗景龍年間,正值佞臣武三思、張昌宗、張易之弄權之時,有些史官懼怕權勢,曲筆掩飾,吳兢對此非常鄙視,於是在公事之暇,私撰《唐書》、《唐春秋》。他認為南北朝時期的齊、梁、陳、周及隋這五代的史書繁雜,就分別撰齊、梁、周史各10卷,陳史5卷,隋史20卷。此外,他自撰或參與撰修的史書有《唐書備闕記》10卷、《唐中宗實錄》20卷、《唐睿宗實錄》5卷、《開元昇平源記》1卷、《大唐十四家貴族譜》1卷、《古樂府》10卷、《樂府古題要解》2卷等。特別是《貞觀政要》一書,分類記載了唐太宗同大臣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問答、大臣的爭議和勸諫的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設施,其中10卷40篇出自吳兢之手。
崔顥
【崔顥】(?~754)唐代詩人。開封人。唐玄宗開元年間登進士第,開元後期出使河東軍幕,天寶時歷任太僕寺卿、司勛員外郎等職。崔顥年少為詩,名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現存作品,有幾篇色澤浮艷,內容輕佻者,可能是年輕時所作,後來從軍邊塞,詩風發生變化,表現出"出身事邊"和"報國赴難"的昂揚感情。如《贈王威古》
薛居正
【薛居正】(912~981)宋初大臣、史學家。字子平。開封人。後唐清泰二年(935)進士。自晉至周累官至弘文館學士、刑部侍郎。北宋建立後,遷戶部侍郎。建隆三年(962),任樞密直學士,掌管全國的貢舉考試大權。任中秉公辦事,不徇私情,深得太祖器重,
石守信
【石守信】(927~984)宋初大臣。開封人。初仕周,領洪州防禦使,加領義成軍節度。宋太祖即位,改領歸德軍節度。平李筠、李重進叛亂。太平興國四年(979),進封衛國公。卒後追封威武郡王,謚武烈。?
向敏中
【向敏中】(949~1020)北宋真宗朝宰相。字常之。開封人。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初任監丞右贊善大夫、著作郎。宋太宗"召見便殿,占對明暢",甚為賞識,命為戶部推官,出任淮南轉運副使。後入為戶部判官,知制誥,不久權判大理寺。向敏中為官廉潔,不入濁流。太宗欲委以大任,遭人妒忌,誣其收受犯官皇甫侃的重賄,經查證,純屬無中生有。太宗更加器重,100餘日內,官升數級,至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咸平四年(1001),初登相位。
丁度
【丁度】(990~1053)北宋文字訓詁學家。字公稚。開封人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子京。安陸(今湖北安
鄭克
【鄭克】生卒年待考。南宋官吏。字克明。開封人。宣和六年(1124)進士。南宋初歷官登仕郎、建康府上元縣尉和承直郎、湖州提刑司干辦官,他以五代時和凝父子所著的《疑獄集》為基礎,分類增補,附以評論,撰成《折獄龜鑒》。該書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獄訟案例選編,分釋冤、辯誣、鞫情、議罪、省過、懲惡、察奸、核奸、察賊、跡賊、嚴明、矜謹等20門,輯錄了上自春秋、戰國,下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有關平反冤案、斷獄量刑的案例270餘條,390餘事,並以按語的形式對其中大部分案例進行了分析
蘇漢臣
【蘇漢臣】生卒年待考。宋代畫家。開封人。徽宗時為宣和畫院待詔。高宗紹興年間復職。孝宗隆興初(1163)授承信郎。師劉宗古,繪人物仕女及佛道宗教畫。用筆工整細勁,著色鮮潤,尤工貨郎擔和嬰兒嬉戲之景,情態生動。存世作品有《貨郎》、《秋庭嬰戲》等。?
孟元老
【孟元老】生卒年待考。宋代文學家。開封市人。金滅北宋,孟元老南渡,常憶東京之繁華,於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撰成《東京夢華錄》,自作序。該書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影響。?
王應麟
【王應麟】(1223~1296)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世居浚儀(今開封市),後遷居慶元(今浙江寧波)。淳?
鍾嗣成
【鍾嗣成】(約1279~約1360)元代戲曲家。字繼先,號丑齋。開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明代思想家。字子衡,號浚川。開封蘭考縣儀封鄉人。29歲中進士。其文有英氣,詩賦雅暢,與李夢陽、何景明、康海、王九思、徐禎卿、邊貢並稱為"前七子"。1509
李夢陽
【李夢陽】(1475~1531)明代文學家。字天賜,又字獻吉,
李濂
【李濂】(1488~約1566)明代學者。字川父。開封人。少負俊才,正德八年(1513),河南鄉試奪魁。翌年中進士,年27歲。自此到38歲之間,歷任沔陽知州
高叔嗣
【高叔嗣】(1501~1537)明代文學家。開封縣人。字子業。嘉靖進士。歷任吏部主事,湖廣按察使。少受知於李夢陽,其詩清新婉約。有《蘇門集》。
史可法
【史可法】(1601~1645)明末將領。字憲之,號道鄰。開封人。明崇禎元年(1628)進士,授西安府推官,後遷任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再擢升為右僉都御史。崇禎十七年(1644)四月,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陷北京,他率師勤王,抵浦口而止。清軍攻陷北京,南明政權在南京建立,他任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後受奸臣馬士英排擠,
李岩
【李岩】(?~1644)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本名信
周亮工
【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學者。字元亮,號櫟園老人。開封人。自幼好學,博覽群書。明崇禎十三年(1640)進士,官拜御史。清兵下江南,遂降清朝。順治年間,官擢福建左布政使,至戶部右侍郎,因被參劾入獄,後釋放。康熙初起用為江安糧道,又因事被判絞罪,遇赦獲免,不久病死。周亮工一生著述頗多,主要有《賴古堂集》、《因樹屋書影》、《讀畫樓畫人傳》、《印人傳》、《同書》
趙映乘
【趙映乘】(1619~?)清代官吏。字涵章。開
張伯行
【張伯行】(1652~1725)清初大臣。字孝先。開封蘭考縣人。生於書香世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進士,歷官內閣中書,福建、江蘇巡撫,禮部尚
周之琦
【周之琦】(1782~1862)清代大臣。開封市人。字稚圭,號退庵。嘉慶進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廣西巡撫。能詞,有《金梁夢月詞》、《懷夢詞》等。輯有《心日齋十六家詞選》。?
常茂徠
【常茂徠】(1788~1873)清代開封文化名人。字逸山,又號痛定
宋繼郊
【宋繼郊】(1818~1893)清代開封文化名人。字述之、術之、樹芝,號梅花道人、木雁道者。道光二十三年(1843)選為優貢,次年中舉。咸豐八年(1858)任許州學正,後相繼任陳州府學、南陽府學教授等職。著述今存有《居學齋詩鈔》、《潁川集》、《西淮集》
李元慶
【李元慶】(1838~1904)清末農民抗糧領袖。開封市人。回族。
劉增?
【劉增?】(1845~1926)清末民初開封文化名人。字驤臣,晚號夢園。清同治三年(1864)舉人,光緒二年(1876)進士,後在山東鄆城、郯城、菏澤、任平等縣任知縣,其間興學育人,平反冤獄,為人稱道。48歲時在順天府為官,繼而又任河南大學堂編書處
魏子青
【魏子青】(1870~1928)實業家。字步雲。回族。開封市人。
靳志
【靳志】(1877~1967)愛國民主人士。字仲雲。開封市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畢業於北京京師大學堂。後留學英法,在法國加入同盟會。民國年間,歷任各級政府高級官員。
秉志
【秉志】(1886~1965)生物學家。原名翟秉志,曾用名翟農山、翟際潛。滿族。開封市人。民國2年(1913)畢業於美國康乃爾大學生物系,獲理學學士學位。民國7年(1918)又獲哲學博士學位。民國9年(1920)回國,次年在南京高等師范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生物系。先後在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和復旦大學任動物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動物研究
丹鵬晏
【丹鵬晏】(1888~1911)辛亥革命烈士。乳名根柱
王毅齋
【王毅齋】(1896~1972)學者。開封市杞縣人。早年畢業於河南省高等學堂,民國12年(1923)赴法國、奧地利留學。民國17年(1928)畢業於維也納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民國19年(1930)任河南大學經濟系教授。民國36年(1947)組織河南省民盟地下支部。
陳玉璋
【陳玉璋】(1898~1976)書法家。開封市人。
杜孟模
【杜孟模】(1904~1974)教育家。開封市杞縣人。字宏遠。民國14年(1925)考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先後在北京、濟南、開封等地任教。他堅持宣傳革命,組織中共外圍組織,動員青年投身抗日民族解放陣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開封高中校長、開封師專副校長、開封市副市長、鄭州大學數學系教授、民盟河南省委員會主任委員、河南省副省長等職。
3. 開封有哪些名人
開封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在漫長的歷史的長河中版,開封曾創造了過人類歷史權的輝煌。開封歷史旅遊資源豐富,有龍亭公園,鐵塔、大相國寺、包公祠、禹王台、宋都御街、中國翰園碑林、清明上河園、天波楊府等。...
魏惠王遷都大梁
【魏惠王遷都大梁】魏武侯五年(前391),魏敗楚於大梁、榆關一帶,佔領大梁,國勢日盛。魏惠王為了爭霸中原,於魏惠王六年(前364),把都城從安邑遷至大梁(今開封市)。這是開封建都之始。
4. 開封歷史上有什麼名人
崔顥,汴州抄(開封)人氏,(公襲元704?—754年)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他才思敏捷,長於寫詩,系盛唐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王昌齡、高適、孟浩然並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里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這些都是為了什麼?很值得人們思考。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5. 開封的歷史、傳說
開封是河南省省轄市,中國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稱汴梁、汴京、東京,簡稱汴,七朝古都,迄今已有2700餘年的歷史。開封之名源於春秋時期,因鄭國庄公選此地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漢代景帝時(公元前156年),為避漢景帝劉啟之諱,將啟封更名為開封。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後有戰國時期的魏,五代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和金七個王朝在此建都,歷經千年夢華。北宋時期,開封(史稱東京)為宋朝國都長達168年,歷經九代帝王。東京城周闊30餘公里,由外城、內城、皇城三座城池組成,人口達到150餘萬,是一座氣勢雄偉,規模宏大,富麗輝煌的都城。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繁華的世界大都會,而顯赫於世。北宋畫家張擇端繪制的巨幅畫卷《清明上河圖》,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東京開封城的繁華景象。北宋也是繼唐代以後科技、文化、藝術發展的又一鼎盛時期,創造了一代燦爛輝煌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滿門忠烈的楊家將,圖強變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飛等歷史名人,都曾在開封留下光輝的足跡,他們的豐功偉績,作為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內外廣為傳頌。
開封還是中國最早有猶太人定居的城市。北宋時,一批猶太移民經天竺(印度)遷徙到當時繁華宋都東京,宋皇帝御旨:「歸我仲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古代開封猶太人同漢、回民族保持著和睦的關系,按照本民族習俗繁衍生息,安居樂業,綿延700餘年。由於歷史、文化和自然等因素,開封猶太人逐漸與當地民族融合,留下了一段獨特令人回味悠長的歷史。右下圖為開封龍亭。
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朝(公元前21世紀至前16世紀),夏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市東約22公里),至第十二世胤,歷經六世約157年。春秋時期,公元前743年至前701年,鄭庄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啟封」城。戰國時期,公元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公元前225年,秦滅魏,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啟封兩縣。兩漢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縣為開封縣。東魏在開封設置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公元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公元907年,後梁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公元938年稱開封為東京。公元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北宋開封人口達150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咸通」的國際大都市。公元1126年金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公元1214年金朝遷都開封。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橚為周王駐藩開封。明代,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開封城遭破壞,城中37萬人,僅剩3萬餘人。清代設開封府,清末開封辟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麵粉、火柴、煙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
1948年10月24日開封解放,同年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省會遷鄭州,開封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悠悠文化宋都情
河南開封。這座古城的歷史文化時常讓人品味不盡。漢代文學家司馬遷,唐代的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宋代的文豪蘇軾等都寫過贊美開封的詩賦。其中白居易在《隋堤柳》詩中寫道:「大業年中煬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自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里。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從中能夠想像那時的開封是何等的壯觀美麗。
日月如梭,歲月留痕,歷史上在開封建過都的有七個朝代。戰國時期的魏,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後來的北宋和金。據考證,五千多年前開封城附近就有先民居住,當時在這里生活的人主要以農牧為主,過著原始公社制的生活。到了夏商時代,這里居住的人進入奴隸社會。春秋時代,這里是鄭國的地方,鄭國公在此築城,取開拓封疆的意思,命名開封。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兵變,建立了宋王朝,定都開封,稱為東京。此後,趙匡胤、趙光義兄弟用了二十年的時 古都開封間,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封建割據局面,開封成為全國政治、經濟、交通、文化的中心。那時的開封水運十分興隆,貫穿全城的水道有四條,即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當時汴河一路,每年從江南運往京城的糧食就有五百萬石到七百萬石之多。宋神宗時,由於宋朝開始導洛入汴水利工程,從汴口往西開渠五十里,引伊洛河水入汴河,水深一丈,使汴河與伊洛河相互溝通,東西橫貫全河南省境內,成為當時最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從開封向北,可通遼國的南京(今北京);從開封往西,經鄭州、西京、陝西的京兆府(西安);向西南,經許呂、鄧州、襄陽、江陵,直達湖南和兩廣;往東可達山東沿海各地。那時的開封是一個開放的都市,宗教文化門類多、規模大、知名度高。久負盛名的歷代皇家寺院大相國寺、建於北宋供奉佛舍利的開寶寺鐵塔、天清寺繁塔、三大道觀之一的延慶觀、自春秋保存至今的禹王台、興國寺塔、大雲寺塔、東大寺、古觀音寺、天主教河南總修院以及建於民國初年的全省首家女子寺院寶珠寺等,宗教門類齊全。尤其是相國寺是開封歷史上一座有名的寺院,中國許多優秀的古典小說,如《水滸傳》、《西遊記》等,都曾編寫過有關相國寺的故事,歷經千年,至今香火不斷。
北宋開封的繁華盛景,除了文字記載外,最著名的就是《清明上河圖》。它像一部紀錄片,真實生動地展現了八百年前北宋東京的生活情景和社會風貌,成為後人研究北宋時各種社會風情和人文歷史的珍貴史料。在開封的歷史鏈條中,名人眾多,如蔡邕、蔡文姬、蔡漠、阮籍、崔顥、鍾嗣成、王延相等在開封寫下了各自的一頁。「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的唱詞唱響了大江南北,一代清官包拯為民申冤的故事家喻戶曉。滿門忠烈的楊家將、民族英雄岳飛、圖強變法的王安石、一代清官張伯行、虎門銷煙林則徐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流傳至今。近代又哺育了範文瀾、馮友蘭、尹達、鄧拓、姚雪垠、穆青等,令人敬仰。
古都開封經歷了兵、火、水患,曾經失去了燦爛的色彩。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開封城遭破壞,城中37萬人,僅剩3萬餘人。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河南因地處上海、天津、漢口三個帝國主義侵略據點勢力范圍的交叉地帶,成為這三大據點的原料供給基地和外國商品傾銷的市場。開封是當時河南省的省會,首當其沖受到這種影響。抗日戰爭時期,開封被日軍佔領,淪陷達七年之久,受到了嚴重破壞。現在開封城下13米共埋藏著6座古城,其「城摞城」奇觀具有重大的考古價值。開封一度沉寂過,她累了,躺在中原的腹地上沉睡了很長時間,幾乎被人們忘卻。但時代的步伐也把開封驚醒了,這個歷史古都展現出了新的風采。開封水資源豐富,素有「北方水城」之稱,包公湖、楊家湖等許多湖泊留下的富有文化氣息的動人傳說又開始在人們心中盪漾起來。古代巍峨雄偉的宮宇殿堂經過精心修繕,形成了獨特的宋代特色。走進開封,耳邊是那高亢激越、古樸醇厚、委婉明麗的汴梁音韻,朱仙鎮的年畫,在明清時最盛,與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齊名。內容豐富,風格獨特,線條流暢,粗獷簡練,是中國木版套印藝術的珍品。開封的汴綉獨樹一幟,山水人物、樓台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絨彩奪目,豐神宛然,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立體感強,成為國內外遊人必買的佳品。開封種植菊花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唐宋時期就已經馳名全國,明清尤盛,綿延至今。「黃花遍圃中,汴菊最有名。」清乾隆皇帝來開封賞菊時親賦詩詞,留下「風葉梧青落,霜花菊百堆」的美句。在開封禹王台,至今還留有乾隆的詠菊詩碑。每到秋季,古城開封,秋風送爽,菊花飄香,到處繁花似錦,蔚為壯觀。「花以景襯,景以花容」,人們置身於菊花的海洋里,如痴如狂,真是「十月花潮人影亂,香風十里動菊城。」如今煥發出新活力的開封享有「戲曲之鄉」、「木版年畫之鄉」、「汴綉之鄉」、「菊花之鄉」等美譽之稱。
在開封,能看到舞獅、盤鼓、高蹺、旱船、嗩吶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徜徉在開發一新的包公祠、宋都御街、清明上河園、翰園碑林、天波楊府、開封府、大梁門,龍亭湖、包公湖、繁塔、禹王台等景區。流連於燈火輝煌的夜市,身邊是國內外如織的遊人,耳邊是「中不中」、「得勁的很」醇厚的鄉音,讓心不禁熱起來,七朝古都開封在時代的浪濤里,再譜寫出新的篇章,煥發出璀璨的光彩。
6. 說出一位最有名河南籍歷史名人
黃帝-五帝之一,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人;
商湯-商朝開國帝王;
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經》,道教創始人,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
墨子-姓墨名翟。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家創始人。戰國初期楚國魯陽人(今河南魯山人);
商鞅-秦國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陽人;
范蠡-春秋末年越國大夫,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世稱陶朱公。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
列子-戰國前期思想家,河南鄭州人;
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東周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乘軒里人;
韓非-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韓非子》。韓(今河南鄭州)人;
呂不韋-戰國後期著名政治家,編著《呂氏春秋》。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南)人;
陳勝-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登封人;
吳廣-大澤鄉起義領導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張釋之-西漢時執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賈誼-西漢政治家、文學家,代表作《過秦論》,河南洛陽人;
程顥-世稱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學家,河南嵩縣人。
張衡-東漢時期科學家,地動儀,河南南陽人;
馮異-東漢將軍,河南寶豐人;
張仲景-東漢名醫,被尊為醫聖,著有《傷寒雜病論》,河南鄧州人;
徐庶-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司馬懿-三國著名軍事家,河南溫縣人;
荀彧-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荀攸-三國著名謀士,河南許昌人;
鄧艾-三國魏國大將,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人;
蔡邕-東漢末年著名詩人、學者,河南杞縣人;
蔡文姬-三國時代著名詩人、音樂家,河南杞縣人;
謝安-東晉政治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謝玄-東晉軍事家,淝水之戰的指揮者,河南太康人;
范縝-南朝傑出的無神論者,河南泌陽人;
范曄-南朝著名史學家,河南省淅川人;
謝靈運-南朝宋著名詩人,河南太康人;
翟讓-隋末瓦崗寨義軍頭領,河南滑縣人;
張巡-唐代名將,安史之亂時期血戰睢陽(今商丘),河南鄧州人;
韓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河南孟州人;
劉禹錫-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洛陽人;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河南沁陽人,後遷居滎陽;
岑參-唐代著名詩人,河南南陽人;
杜甫-唐代著名詩人,「詩聖」,河南鞏義人;
元稹-唐代著名文學家,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河南洛陽人;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詩鬼」,河南宜陽人;
石守信-宋代大將,河南開封人;
岳飛—南宋抗金名將,河南湯陰人;
戚繼光-明代抗倭名將,河南衛輝人;
史可法-抗清名將,河南開封人
7. 宋朝的歷史名人或歷史故事
北宋名人很多啊
好象包拯、范仲淹、歐陽修、三蘇、王安石、司馬光、韓琦、富弼、文彥博、曾鞏……
岳飛:(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將。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北宋末年投軍,任秉
義郎(下級軍官)。南宋王朝建立,以上書高宗反對南遷,被革職。不久隨宗澤守衛
開封,任統制。澤死,從杜充南下。建炎三年(1129)金兀術渡江南侵,他移軍廣德、
宜興,堅持抵抗。次年,金軍在江南軍民的反擊下被迫北撤。他攻擊金軍後防,收
復建康(今江蘇南京),紹興三年(1133),因鎮壓江西地區的農民起義,得高宗所獎
「精忠岳飛」的錦旗。次年又破金傀儡軍,收復襄陽、信陽等六郡,任清遠軍節度
使。紹興五年,又從張浚鎮壓洞庭湖地區楊么領導的農民起義。後駐軍鄂州(
今湖
北武昌),派人渡河聯絡太行義軍,屢次建議大舉北進。紹興九年,高宗、
秦檜與
金議和,他上表反對。次年,兀術進兵河南。他出兵反擊,收復鄭州、洛陽等地,
在郾城大敗金軍。兩河義軍紛起響應。這時高宗、秦檜一心求和,下令退兵。他回
臨安後,被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不久被誣謀反下獄。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
日(1142年1月27日)以「莫須有」(也許有)
的罪名與子岳雲及部將張憲同被殺害。
寧宗時追封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