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紀姓的歷史名人
紀 昌:紀昌者,又學箭於飛衛……著有《列子·湯問》 。
紀 信:今四川省西充縣關文鎮扶龍村人,劉邦起兵抗秦,為部將。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項羽率兵圍攻河南滎陽月余,城內糧缺,朝不保夕,將士也筋疲力竭,漢王劉邦十分著急。五月,將軍紀信見情況危急,便對漢王說:「事急矣,臣請誑楚。」在徵得漢王同意後,由陳平寫了一封詐降書,送與項羽,說漢王今夜便出東門投降。半夜,城中兩三千婦女從東門魚貫而出,絡繹不絕,楚兵都擁至東門看熱鬧,漢王乘機與張良、陳平、樊噲、夏侯嬰等數十騎從西門逃出。天明,紀信扮漢王乘龍車出城受降。項羽發現被騙,下令將士齊集火炬,燒毀龍車,紀信全然不懼,於烈火仍大罵項羽的殘暴。紀信死後,被葬在滎陽城西孝義堡。劉邦建立漢朝後,特在他的家鄉置安漢縣(今西充縣),以資紀念。後人感其英勇忠義,把紀信誆楚的史實編成戲劇《紀信替死》,搬上舞台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時,亦把紀信的家鄉安漢,稱之為「忠義之邦」。
紀筱襄:明孝宗生母。謚曰恭恪庄僖淑妃,後謚曰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聖純皇後,遷葬茂陵,別祀奉慈殿。
紀 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貫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為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注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
紀 政:簡介見下面近代名人處。
紀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人。 其夫早喪,映淮不再嫁,以守節聞。
紀玉良: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生於1917年,卒於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愛京劇,中學時代向魏公陶學戲,1936年拜馬四立為師學老生,1937年下海,邊習藝邊演出,期間向陳秀華、瑞德寶、張少甫等學藝。1940年與李玉茹、王金璐等中華戲校畢業生搭班赴滬,改名紀玉良。後來又和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後同台。1951年參加上海人民京劇團、1955年並人上海京劇院、1971年調到上海「五·七」京訓班任教,1978年調回上海京劇院一團。紀玉良宗譚學馬,嗓音寬亮,擅演的劇目有《將相和》、《武家坡》、《轅門斬子》、《大·探·二》等,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劍波為其首演。
紀登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紀兆全:原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江蘇邳州市大胡樓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員.
紀榮旭:河南省林州市橫水鎮東趙村人,1916年生,1938年赴延安參加抗日戰爭,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編入新四軍,任排長、指導員等職,後來擔任新四軍《江淮畫報》記者,解放戰爭時參加渡江戰役。革命勝利後任青島警備區保衛科長、濟南軍區軍事檢察院院長。1964年才轉業到山東省無線電廠任黨委書記。
1990年12月去世。
紀亭榭少將
紀亭榭(1914-—2009.12.7),黑龍江省東寧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5支隊1總隊總隊長,晉察冀軍區第5軍分區參謀長,第1軍分區3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張家口公安局保安大隊大隊長,張家口軍警聯合處處長兼衛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察哈爾軍區第6軍分區司令員兼武裝部部長,晉察冀軍區獨立旅旅長,華北軍區直屬第209師副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副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副參謀長、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以及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才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❷ 紀姓出自於哪兒什麼時候開始的歷史上有哪些名人今廣東省湛江市的紀姓的先祖是
紀(jǐ)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地,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記載,西周初年,為了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地(今山東壽光),他建立了紀國。紀國,是神農氏直系後代的直系封國,後來因為腐敗而衰敗。紀國始祖曾在一金壺中留下治國妙計,但歷任國君都未能開封過,因此被齊國滅後,「齊主嘆之。」紀國建立於商朝後期,在周朝分封列國時正式確立為國在今山東壽光,國家一共存在了五百年(公元前1046~前523年),其中公元前1046~前691年是獨立國家,公元前691~前523年則是齊國的附庸國。紀國被齊國滅亡後,紀侯仍然作為一城之主並作為齊國的附庸國而又存在了一百六十七年,歷十代「君主」。
亡國後的紀國王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氏,稱紀氏,世代相傳至今。不過,與其他諸侯國被滅後國民多有採用國名為姓不同,紀國基本上只有王族的人繼承了國姓紀氏。
源流二
源於紀族,出自上古伏羲氏之臣,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上古時期有一紀族,伏羲氏之臣中有個人叫紀侗,據說即其族人。後來在舜還未為帝時,身邊有個老師名叫紀後,也是古紀族後人。
在古紀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氏族名稱為姓氏者,稱紀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1]
源流三
於子姓,出自大禹執政時封賜之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該族先祖原居南陽(今河南南陽)河畔,因在大禹執政時,曾有族人出策導河入海有大功,故賜以紀國(今山西沁縣),該紀國境內有紀河(今庶紀河),因以為國名,族人以國名為姓氏,稱紀氏,世代相傳至今。
該紀氏在上古時期是一個顯貴的家族,有悠久的歷史,其聲望可以和虞舜、黃帝的氏祖相提並論。
源流四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官爵紀王,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紀王,是金國初期由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設置的督官,由親信宗親王族承擔,負責監督所有官員,為王爵,官秩一品。金國初期,金太祖的第八子完顏·宗強(金熙宗完顏·亶的叔叔,金國唯一的水軍主將完顏·阿魯保)、金太祖的第十三子太尉尚書令完顏·守道(完顏·習尼烈)等,都曾擔任「紀王」官職。
在完顏·宗強、完顏·習尼烈等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王爵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紀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官爵紀和大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紀和大夫,是金國模仿宋朝國政機構所設置的一種官職,即是司天翰林官階中的官職之一,負責執掌天文、歷法等,官秩為正六品上。
在紀和大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王爵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紀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官蒙古族官吏丑驢,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丑驢,是蒙古韃靼部人,元朝末期的工部尚書。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在明朝永昌侯藍玉為大將軍率軍擊潰北元殘余政權的「捕魚兒海之戰」(今俄羅斯貝加爾湖)以後,丑驢歸附於明太祖朱元璋。由於丑驢精通蒙古文、突厥文、漢文、回迴文等諸多文字,因此出任通譯書。明太祖很喜歡丑驢學時淵博,特賜其漢姓名為李賢,授燕王府紀善。紀善,就是明朝中央政府派遣至各王府的專職老師,官秩正七品。李賢在燕王府侍奉燕世子朱棣最恭謹。後來這位燕世子發動了「靖難」,李賢有輔佐重勛,直至朱棣成為明成祖,紀善李賢因功累遷至都指揮同知。此後,凡塞外表奏及朝廷所降詔敕,皆由李賢譯書。而且李賢亦屢陳所見,明成祖皆採納之。到了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念李賢舊勞,晉升為後軍都督僉事,再進右都督,賜賚甚渥(賞賜甚豐)。後又封李賢為忠勤伯,食祿一千一百石。
在李賢逝世前,令其二子以其先官職「紀善」之稱為姓氏,改姓紀氏,以念明太祖的知遇之恩,其後以紀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赫爾濟氏,亦稱和和濟氏,滿語為HergiHala,漢義「綱紀」,世居長白山地區,後多冠漢姓為紀氏。
⑵.滿族紀里氏,亦稱濟禮氏,滿語為GiriHala,漢義「正」,世居駑宜(庫頁島,今俄羅斯薩哈林島)、占尼河(今吉林梨樹葉赫河支流)、長白山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為紀氏、鄭氏等。
⑶.滿族錫瑪喇氏,亦稱錫瑪拉氏,滿語為SimaraHala,世居額楚(今黑龍江額爾古納河北岸),後多冠漢姓為紀氏、計氏等。
名人
紀 昌:紀昌者,又學箭於飛衛……著有《列子·湯問》 。
紀 信:今四川省西充縣關文鎮扶龍村人,劉邦起兵抗秦,為部將。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項羽率兵圍攻河南滎陽月余,城內糧缺,朝不保夕,將士也筋疲力竭,漢王劉邦十分著急。五月,將軍紀信見情況危急,便對漢王說:「事急矣,臣請誑楚。」在徵得漢王同意後,由陳平寫了一封詐降書,送與項羽,說漢王今夜便出東門投降。半夜,城中兩三千婦女從東門魚貫而出,絡繹不絕,楚兵都擁至東門看熱鬧,漢王乘機與張良、陳平、樊噲、夏侯嬰等數十騎從西門逃出。天明,紀信扮漢王乘龍車出城受降。項羽發現被騙,下令將士齊集火炬,燒毀龍車,紀信全然不懼,於烈火仍大罵項羽的殘暴。紀信死後,被葬在滎陽城西孝義堡。劉邦建立漢朝後,特在他的家鄉置安漢縣(今西充縣),以資紀念。後人感其英勇忠義,把紀信誆楚的史實編成戲劇《紀信替死》,搬上舞台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時,亦把紀信的家鄉安漢,稱之為「忠義之邦」。
紀 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貫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為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注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
紀 政:簡介見下面近代名人處。
紀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蘇省南京)人。 其夫早喪,映淮不再嫁,以守節聞。
紀玉良: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生於1917年,卒於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愛京劇,中學時代向魏公陶學戲,1936年拜馬四立為師學老生,1937年下海,邊習藝邊演出,期間向陳秀華、瑞德寶、張少甫等學藝。1940年與李玉茹、王金璐等中華戲校畢業生搭班赴滬,改名紀玉良。後來又和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後同台。1951年參加上海人民京劇團、1955年並人上海京劇院、1971年調到上海「五·七」京訓班任教,1978年調回上海京劇院一團。紀玉良宗譚學馬,嗓音寬亮,擅演的劇目有《將相和》、《武家坡》、《轅門斬子》、《大·探·二》等,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劍波為其首演。
紀登奎: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紀兆全:原中國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江蘇邳州市大胡樓人。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員.
紀榮旭:河南省林州市橫水鎮東趙村人,1916年生,1938年赴延安參加抗日戰爭,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編入新四軍,任排長、指導員等職,後來擔任新四軍《江淮畫報》記者,解放戰爭時參加渡江戰役。革命勝利後任青島警備區保衛科長、濟南軍區軍事檢察院院長。1964年才轉業到山東省無線電廠任黨委書記。
1990年12月去世。
紀亭榭少將
紀亭榭(1914-—2009.12.7),黑龍江省東寧縣人。1937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任晉察冀軍區第5支隊1總隊總隊長,晉察冀軍區第5軍分區參謀長,第1軍分區3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張家口公安局保安大隊大隊長,張家口軍警聯合處處長兼衛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察哈爾軍區第6軍分區司令員兼武裝部部長,晉察冀軍區獨立旅旅長,華北軍區直屬第209師副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副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部副參謀長、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以及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才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
❸ 姓紀的名人
紀曉嵐
❹ 從古至今姓紀的名人有哪些
1、紀曉嵐
紀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心境的產物。
4、紀登奎
紀登奎(1923年3月17日-1988年7月13日),山西省武鄉縣人,「文化大革命」中後期、以及「後毛澤東時代」中國的重要政治人物。
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第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是毛澤東晚年賞識和培養的幹部,曾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法小組組長,中央軍委領導成員等職。
5、紀玉良
紀玉良,上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生於1917年,卒於2002年,1978年調回上海京劇院一團。上海戲曲學校教員。紀玉良為京劇界享有盛譽的老生演員,擁有大量的觀眾。
紀玉良在上海京劇院長期擔任主要演員,擅演劇目近百出。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他在《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中首次成功地塑造了少劍波的藝術形象。
❺ 中國歷史有那些姓紀的名人
紀 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內,他貫通儒容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為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注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
元朝時期的戲曲名家紀君祥
南北朝時著名文人紀少瑜
紀 昌:紀昌者,又學箭於飛衛……著有《列子·湯問》
紀 信:今四川省西充縣關文鎮扶龍村人,劉邦起兵抗秦,為部將。
詳細看這里:http://..com/question/27681780.html
❻ 紀姓的近現代名人
紀 政
女,台灣新竹人。在竹南中學時,首次代表原校參加運動會,奪得跳高金牌。高二時,以體育成績特優,獲「教育部」准許出國深造。1963年赴美,1973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工藝大學,獲體育學士學位。1974-1975年任美國加州瑞德蘭大學男子、女子田徑教練兼女子體育組主任。1976年返台,任「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總幹事。1980年當選「立法委員」。1983年再次當選「立法委員」,並任啟智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紀政在1970年6-7月間,先後6次破、1次平短跑世界紀錄,被譽為「東方羚羊」。
紀玉良
海京劇院老生演員,生於1917年,卒於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愛京劇,中學時代向魏公陶學戲,1936年拜馬四立為師學老生,1937年下海,邊習藝邊演出,期間向陳秀華、瑞德寶、張少甫等學藝。 1940年與李玉茹、王金璐等中華戲校畢業生搭班赴滬,改名紀玉良。後又與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後同台。1951年參加上海人民京劇團,1955年並人上海京劇院,1971年調到上海「五·七」京訓班任教,1978年調回上海京劇院一團。紀玉良宗譚學馬,嗓音寬亮,擅演劇目有《將相和》、《武家坡》、《轅門斬子》、《大·探·二》等,現代戲《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劍波為其首演。
❼ 請問歷史上有有沒有姓紀的大人物
紀姓,中華姓氏之一,作為姓氏的「紀」讀音應為Jǐ。[1]唐、宋期間,紀氏族人逐漸向回沿海一帶遷移。明答、清時候,更進一步向台灣島遷移,逐漸發展成為大姓。
紀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2018年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七位,在台灣省是第七十一位大姓,人口約一百三十五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85%左右
❽ 請寫出兩個姓紀的名人
「孤兒之父」紀君祥
紀姓中除了生性幽默詼諧,處世圓達的紀曉嵐,還有一位元朝時期的戲曲名家紀君祥,傳說著名的《趙氏孤兒》等劇作,就出自於他之手。《趙氏孤兒》被稱為中國版的哈姆雷特,其內容主要采自《左傳》、《史記-趙世家》和劉向《新序-節士》、《說苑?復思》等書,作者作了提煉、改造和虛構。《趙氏孤兒》在戲劇發展史上影響很大,歷來有不少劇種改編上演。到了18、19世紀,更有英、法等多種譯本,登上歐洲戲劇舞台,受到世界注目。
「夢筆生花」紀少瑜
紀姓的文人還有許多,在《南史—紀少瑜傳》中有一個典故,叫「夢筆生花」。主人公紀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比現在韓寒不差,他自幼就專攻《六經》,善於談吐,估計能和李敖對上一對,深受當時讀書人的欽佩,後來官至東京學士。相傳他年幼時,才華並不出眾,但是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誠心感動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書不知不覺地睡著了,夢見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筆送給了他,並告訴他用這支筆能夠寫出最漂亮的文章。紀少瑜夢醒後,在枕邊果然發現一支非同尋常的毛筆。從此,紀少瑜的文才大有長進,終成大家。雖然這個典故編的很離譜,但這也說明他的用功程度,連做夢都在想著文章。「夢筆生花」也寫作「夢筆」,用作表示才思日進。張孝祥的《鷓鴣天》就用到:「憶昔彤庭望日華,匆匆枯筆夢生花。」
❾ 姓紀的名人有哪些,越多越好,急!
紀瞻:(公元253~324年),字思遠,丹陽秣陵人(今江蘇南京)。著名晉朝大臣。
紀昌:(生卒年待考),著名戰國時期神箭手。
紀信:(生卒年待考),四川南充關文鎮扶龍村人,著名秦末漢初將領。
紀少瑜:(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文士。
紀君祥:(生卒年待考),又名紀天祥,大都人(今北京)。著名元朝戲曲作家。
紀映淮:(生卒年待考),女,小字阿男,上元人。著名清朝詩人。
紀昭:(生卒年待考),字懋園,號悟軒,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大臣。
紀昀:(公元1724~1805年),字曉嵐,一字春帆,號雲石,紀昭之弟,直隸獻縣人(今河北河間)。著名清朝學者、文學家。
紀玉良:(公元1917~2002年),原名紀雲峰,曾用名紀應甫,祖籍北京。著名當代京劇老生演員。
紀登奎:(公元1923~1988年),山西武鄉人。原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紀亭榭:(公元1914~今),黑龍江東寧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紀惟正:(生卒年待考),著名國民革命軍海軍少將,台灣省海軍第二五六戰隊戰隊長。
紀政:(公元1944~今),女,台灣新竹人。著名台灣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