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漢漢陽金色一路路段前方立個大炮,後面是張之洞的塑像是不是有什麼歷史故事
張之洞在滿清光緒王朝督鄂主政期間,主張興政、興工、興商、興教等改革和開放。19年裡建樹甚多,從重工業、加工業到市政建設等,幾乎涵蓋每個領域,使深處內陸的武漢輝煌雄起。這位「洋務先驅」將畢生的精力放在湖北,他的生命早已與這塊土地融為一體,歷經百年仍為百姓所稱頌。孫中山曾評價他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
⑵ 四川炮台山的歷史故事(要有根據哦)
8月15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5周年的日子,而在8月14日這一天,我們來到了青島山炮台遺址,聽革命老前輩講故事,並且參觀了一些珍貴的革命遺跡。
在王兆學爺爺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擺放歷史遺跡的大廳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合成圖片,王爺爺說,這張照片幾乎涵蓋了德國侵略中國時的所有歷史。這一層主要是德國侵略我國的一些照片、雕塑,讓人看了不禁義憤填膺。第二層中的場景更加悲慘,一張張觸目驚心的照片展現在眼前:一個中國人的被砍下腦袋,把辮子系在棍子上示眾;兩個中國人被綁在了木枷上,讓德國人推推搡搡,卻不能反抗;還有一張,圖片上屍橫遍地,全是被德軍殺害的中國人,慘不忍睹。
參觀完畢,我們又聽革命老前輩講述了他們抗日時的故事。陳桂香奶奶說,她是地方武裝隊的,以前的工作是投手雷、埋地雷,《地雷戰》這部電視劇中,那位用自己的頭發做手雷的,原型便是陳奶奶。修國爺爺講述了革命戰爭中的一些事績。王衍寶爺爺給我們講了自己在15歲時遇到日軍並脫險的故事。最後,修國爺爺說:「我們那個時候哪有這些小汽車啊,都是步行到處走的,你們現在生活多好呀。」是啊,從爺爺奶奶的講述中,我感受到了痛苦與不容易,可現在的我們,就是泡在蜜水裡的長大的,一點路都不願多走,一點苦都不願意多受。但是我也從他們的眼裡讀出了一種自豪感,因為他們是最偉大的抗日英雄。
相比之下,我們是幸福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且應該好好學習,讓我們的祖國母親不會再受其他國家的欺辱,讓她更加美麗的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
⑶ 天津大沽口炮台背後有什麼故事
明朝嘉靖年間,為了抵禦倭寇 ,加強大沽口海防戰備,開始構築堡壘,正式駐軍設防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南北兩岸各建一座圓形炮台。
大沽口炮台是中華民族抗擊侵略,不畏強暴的歷史見證。從1840年至1900年整整六十年間,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外國列強為奪取在華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特權,於1858年、1859年、1860年、1900年先後四次對大沽口發動侵略戰爭。他們依仗「船堅炮利」把大沽地區置於其鐵蹄蹂躪之下,甚至進逼京畿,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在侵略者槍炮威逼下,清政府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面對強大的侵略者,大沽地區軍民,在四次大沽口保衛戰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同入侵之敵進行了殊死搏鬥,向世界顯示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勇敢堅強的民族氣概。其中著名將領羅榮光就是諸多為國捐軀英烈中的代表。為此,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於1859年寫下《新的對華戰爭》一文,嚴厲譴責侵略者挑起「海盜式」的戰爭,熱情贊許中國抵抗是「有理」的正義行動。
1901年根據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清政府被迫將大沽口炮台拆毀。現保存較好的是「威」字南炮台和「海」字老炮台兩座遺址,其他炮台已盪然無存。
近百年來,大沽口炮台飽經滄桑,幾經興廢,它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鐵證,是中國人民浴血奮戰,抗擊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歷史見證。古往今來,無數的仁人志士到此憑吊,激發心中的愛國主義熱情。毛澤東主席解放前後曾兩次親臨大沽口炮台,體現了偉人對大沽口炮台的重視和關心。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又以「津門古塞」之譽被評為「津門十景」之一,並確定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炮台內用木料,外用青磚砌成,白灰灌漿非常堅固。高度約為一丈五尺,寬九尺,進深六尺。這是大沽口最早的炮台。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對炮台進行增修加固。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已建成大炮台五座 、土炮台12座 、土壘13座 ,組成了大沽炮台群,形成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清咸豐八年(1858年),僧格林沁作為欽差大臣鎮守大沽口,對炮台進行全面整修 ,共建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分別以「威」、「震」、「海」、「門」、「高」五字命名,寓意炮台威風凜凜鎮守在大海門戶的高處。另一處炮台建在北岸石壁之上,稱「石頭縫炮台」。每座炮台設大炮3門,另有小炮台25座 。這個時期修建的炮台,在方法上較前有了很大改進。炮台用木材和青磚砌成後,外用二尺多厚的三合土砸實,炮彈打在炮台上只能打一個淺洞,避免了磚石飛濺而帶來的危險。炮台高度達到了三至五丈,寬度和厚度也有所增加,在外形上出現了方、圓兩大類型。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十分重視大沽口的軍事防務,對原有炮台進行了加固。同時增建了平炮台三座。光緒元年(1875年),再次對原有炮台進行了整修和擴建,從歐洲購買了鐵甲快船、碰船、水雷船等武器裝備,使大沽口成為抗擊帝國主義侵略重要的軍事海防要塞。
⑷ 有關威遠炮台的歷史資料
站在炮台身邊,目睹長虹般壯麗景觀的虎門大橋,輕輕的撫摸著沉滿歲月塵土的炮台,呼吸一股清新的海風,聆聽著大海的心跳,沐浴著溫情的陽光,就如同沉醉在少女的溫柔鄉。
威遠炮台沒有長城的那麼長,沒有長江那麼美,但可以讓你暫時忘卻鬧市的喧囂都市的紛雜,閉上眼睛,曬曬太陽,用心體會海浪的聲音,讓思緒帶你走進時光的隧道,感受一份遠去的歷史給你帶來的恬靜與詳和。
這片讓我們心靈棲息的熱地,就是我們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打響了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戰爭,拉開中國人民近代反侵略斗爭的序幕。
威遠炮台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虎門威遠島南山前偏西南海灘處,是在南山炮台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南山炮台建於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為加強廣東海防力量,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鄧廷楨、關天培奏准於原台前加築面寬六十丈三合土月台一座,設炮位四十個。始稱南山威遠月台,後簡稱威遠炮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二十六日,英軍集兵強攻威遠,數百官兵與英國侵略者進行英勇戰斗,壯烈犧牲,炮台陷落後被毀。二十三年(1843年)再建,咸豐六年(1856年)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軍摧毀,至光緒八年(1882年)由總督張樹聲奏准修復。
威遠炮台與鎮遠炮台、靖遠炮台相連,是珠江咽喉的「鎖喉骨」,炮台雄偉壯觀,炮台平面呈半月形,全長360米,高6.2米,寬7.6米。底層均用寬厚0.3米、長1.5米的花崗岩石壘砌,頂層用三合土夯築。全台有券頂暗炮位40個,各高2.9米,寬4.2米,深6.6米。沿檯面上還有4個露天地位,每個炮位兩邊各有一個儲蓄室。暗炮洞後面由一條2米寬的露天炮巷溝通,炮巷後面還有一條相距2米多的護牆,牆上設有槍眼,萬一敵軍上島仍可以堅持抵抗。炮台內圍有官廳1座,神廟3間,兵房12間,葯局1座,碼頭1個。原來炮台的東西兩頭各有券項城門1座,控制著炮台兩端唯一的通路。整座炮台背山面海,內有廣闊的平地迴旋,結構嚴謹,險要壯觀。
威遠炮台是虎門海口防務中的主要炮台之一,在鴉片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這塊熱土上浸透了先烈們的鮮血,凝聚著軍民愛國的情懷,譜寫了中華民族的光輝篇章,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
在這歷史豐碑下臨海聽風,感受歷史遺跡的風采,讓心靈隨歷史作一回寧靜而恬美的旅行。
⑸ 廣東虎門沙角古炮台背後有什麼故事
炮台始建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炮台長139米,炮洞11個,配大小鐵炮11門,炮台正門配炮1門,另鑄250公斤生鐵炮1門備用。台上建有神堂、官廳4間、官房3間、兵房17間,還有火葯庫等設施,均青磚結構,基礎、垛口、炮洞、檯面為花崗石砌築。
此外,在扯旗山有望樓和圓形炮台與大角炮台東西斜對,形成虎門海防的第一重門戶。但兩台相距3600多米,當時大炮的射程僅及中泓,炮火封鎖洋面不夠得力。關天培就任廣東水師提督後,認為沙角炮台地居要沖,形勢得宜,對虎門要塞重新布防,把沙角炮台改為號令台。凡外國商船入境,必須停泊在沙角洋面以外,待我水師檢查,獲准後才能通過。如有不法船隻企圖闖入,則放空炮一響,命其停止,如違反名林則徐打炮一發以示警告,再不聽從,則瞄準開炮,並知會個炮台備戰。1841年1月7日,英國侵略軍出動20多艘戰船、2000多人偷襲沙角和大角,大角失守後,部分將士突圍到沙角炮台抵抗,浴血奮戰,因寡眾懸殊,彈盡無援,三江協副將陳連升父子與絕大部分將士壯烈犧牲,沙角炮台也遭英軍破壞。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及光緒年間進行了重修和擴建,沙角炮台的炮位遍及沙角灣的捕魚山、侖山、象山、白鶴山等附近相連的小山包。其中捕魚山炮台也由原來的露天炮台擴建為4個暗炮台,總稱捕魚台。其中有前捕魚台、後捕魚台、左捕魚台、右捕魚台。沙角炮台由地方接管後,專門建立了沙角炮台管理所,進一步加強了保護很管理。頻海台、捕魚它等炮台保存尚好,常年向國內外遊人開發能夠,每天關周絡繹不絕。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今天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旅遊觀光的好場所。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⑹ 歷史上有哪些「真理不在大炮的射程范圍內」的例子
就是當年的一發炮彈,差點擊中離英國國土很近的地方,西班牙在北非摩洛哥的飛地,梅利利亞要塞。1893年,里夫地區的柏柏爾人圍攻梅利利亞,被西班牙軍隊用機關槍和火炮輕松擊敗。里夫部落投降後,與西班牙人簽定了協議。西班牙人在要塞城牆上發射了一發炮彈,擊中了2900米外的土地,大炮射程之內都屬於西班牙領土。直到今天。
⑺ 古炮台的故事
焦山古炮台
江蘇 鎮江市焦山東麓,樹林茂密,怪石嶙峋,八座炮台成馬蹄形排列,炮口面對大江,這就是著名的焦山炮台。
由於焦山扼守著長江的咽喉地帶,自古以來這里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南宋愛國名將韓世忠率領將士數千
駐扎焦山,堵擊金兵。
德柘元年(1275),宋、元大軍在焦山一帶的江面上激戰,出現過「焦圃險要屯包港,元宋興亡戰夾灘」的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近代焦山流傳著更多的浴血御敵、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
1840年鴉片戰爭期間,清政府為了加強長江下游的防務,決定修建焦山炮台,與圃山、象山、江都都天廟三處炮台略成犄角之勢,以守衛焦山及長江航道。據鎮江史料記載;焦山炮台是用質優的材料和方石為基,以黃土、石灰、細沙配糯米汁搗拌成三合土,分層夯實,表面塗有黑色保護劑,整個炮台是呈暗堡式,炮台內分設60(X)--8000斤重的大炮。每個炮堡都附有一座小彈葯庫,另一座大彈葯庫在炮壘南端門外偏西處。整體都用三合土分層澆灌形成,異常堅固。抗日戰爭時,炮台為日軍摧毀。現存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842年7月21日,英侵略者發動了揚子江戰役,直逼鎮江和南京。英侵略軍侵入長江,曾遭到圃山和焦山炮台守軍英勇的抵抗和沉重的打擊。在副都統海齡率領青州兵和旗兵奮力抵抗,面對80餘艘敵艦,猛烈炮擊,但因寡不敵眾,炮台失守,守焦山軍民1500多人全部捐軀,海齡也自焚殉國。英軍攻陷鎮江時,軍民奮勇作戰,殊死抵抗,英勇的悲壯斗爭,引起了革命導師恩格斯的熱情贊揚,他在《英人對華新遠征》一文中稱頌道:「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遭到同樣(鎮江)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
焦山炮台是我國抗英反帝斗爭的重要遺跡,同時亦是鎮江人民浴血御敵,狠狠打擊外國侵略者的鐵證。
⑻ 新會崖門炮台的歷史資料和背後的歷史故事。
崖門古炮台
崖門古炮台最早設置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並形成雛形,後於清嘉慶十四年(1809年)正式設立興建。崖門古炮台位於新會崖山,倚山面海,緊緊扼守著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崖門通往南海的進出水道。炮台呈半月城垛型,全長180多米,高約6米,上下兩層共43個炮位對准海面,雄偉壯觀,為廣東省沿海現存最大的單體古炮台。
炮台基座及首層部分牆體以花崗巨石砌建。後山壁建有通往彈葯庫和兵營的地下甬道,可惜因年久失修而坍塌。首層22個炮位均配置重型鐵炮。現存三門古炮為1842年佛山所鑄。首層上部及二層是以沙灰夯築而成的護牆,最厚處達2米,堅韌無比。上層炮台是城垛形,設21個炮位,配置輕型火炮。炮台中門直通崖門水道,上刻「鎮崖台」花崗石刻匾額,側壁有「炎海風清」石刻字樣。崖門炮台建好後,曾多次擊沉倭寇和葡寇侵擾的賊船,也曾阻擊過不少企圖登陸洗劫鄉村的海盜。鴉片戰爭前夕,清兩廣總督林則徐派重兵駐守,令英侵略軍望而卻步。抗日戰爭期間,抗日游擊隊也曾憑借崖門炮台的險要,抗擊日軍的侵略。
1958年7月4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曾來此視察,並指出「崖門古跡很有紀念意義」。
1961年新會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崖門古炮台。1979年和1989年崖門古炮台分別被列為新會縣和廣東省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新會區人民政府又撥款對崖門炮台進行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修葺和擴建。現在為新會宋元崖門海戰文化旅遊區,門票包括2個景點,一個700年前南宋故行宮,另外一個是古炮台,在廣東江門新會區古井鎮官沖村
⑼ 天壇的歷史故事
天壇居諸壇之首,是一座典型壇廟,佔地273公頃,比故宮大兩倍,略小於頤和園.
天壇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 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的地方.每年"三孟"祭祀,即孟春(正月上辛日)祈谷,孟夏(夏至)祈雨,孟冬(冬至)祀天.
該壇有外壇牆和內壇牆.北面外壇牆呈圓弧形,南牆與東、西牆為直角相交,取其天圓地方之意.因為天壇建成初期,不僅祭天而且祀地,直到嘉靖九年(1530)在北郊另建地壇後,才天、地分別祭祀.兩道壇牆最初均為土坯砌成,曾稱天壇土城.清乾隆十二年(1747),將土城用磚包砌.兩道牆之間稱外壇.外壇牆一周11華里,只有兩個門,與先農壇相對者叫圜丘門,與太歲壇相對者叫祈谷壇門.
皇家祭天聖地,1860年曾遭英法聯軍洗劫,1900年又遭八國聯軍的蹂躪.當時,齋宮曾設聯軍司令部,圜丘壇上架設了轟擊前門和紫禁城的大炮.侵略軍為了掠奪物資,曾在圜丘壇門外設火車站(天壇外站)和祈谷壇門火車站(天壇內站).內站運兵員,外站運軍火.民國五年(1916)袁世凱登基,也在天壇演出了一場祭天的丑劇.軍閥混戰期間,辮帥張勛曾在祈年殿設司令部,與段琪瑞巷戰時,天壇內成為戰場.1918年,天壇辟為公園開放. 解放後,在外壇牆上新辟了東門、北門,有計劃地修葺了內部建築,增加了設施.外壇部分保留了北半部,原來的圜丘門已不存在,這里建成了居民區,即現在的復康里和天壇南里一帶.現在的南門是原來的內壇南門.經過改造之後,使原來的皇家壇廟,變成了一處北京市區富有特色的旅遊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