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近代史上有哪些英雄人物
中國近代史上的人物:
1、梁啟超
梁啟超(1873年2月23日—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1)中國近代史是怎麼樣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毛澤東,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於一個農民家庭。辛亥革命爆發後在起義的新軍中當了半年兵。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求學。畢業前夕和蔡和森等組織革命團體新民學會。五四運動前後接觸和接受馬克思主義,1920年11月,在湖南創建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領導長沙、安源等地工人運動。
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1月國共合作後,在國民黨第一、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都當選為候補中央執行委員,曾在廣州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主編《政治周報》,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
⑵ 中國近代史10個著名歷史人物以及歷史事件!!
1、林則徐 ——虎門銷煙
2、左宗棠—— 收復新疆
3、鄧世昌 ——專甲午中日戰爭
4、孫屬中山 ——辛亥革命
5、奕忻—— 洋務運動
6、梁啟超 ——戊戌變法
7、陳獨秀 ——新文化運動
8、毛澤東—— 遵義會議
9、鄧小平—— 挺進大別山
10、張學良 ——西安事變
就近代的中國而言,歷史的邏輯是這樣的:西方沖擊——中國反思和變革:經濟現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現代化。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無論是洋務運動還是戊戌變法或清末新政,首先都是為了應付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沖擊。
(2)中國近代史是怎麼樣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中國社會發生大變動,無論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國內生活到國際關系,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都是過去所有王朝無法比擬的。這段歷史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雖然短暫,卻是中國從傳統農業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轉型時期。
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是世界走向中國、中國被迫走向世界的歷史,也是中國艱難走向現代化的歷史。
⑶ 中國近代史人物簡介
【張作霖】(一八七五=======一九二八年)
奉系軍閥首領。奉天海城人。鬍子出身。回一九零二年答率張景惠、張作相、湯玉麟投靠清廷,任奉天巡防營統領。民國成立後,任陸軍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一九一六年趕走袁世凱的親信段芝貴,升任奉天督軍兼省長。一九一八年榮升東三省巡閱使,成為當時中國最強的大軍閥之一,先與直系軍閥曹錕聯姻,打垮了皖系段祺瑞;後因利害沖突,又與直系交惡,遂爆發了兩次直奉戰爭。於一九二四年秋進駐京、津,控制了北京政府。一九二六年北伐戰事興起,他在北京就任安國軍大元帥一職,率北洋余眾與北伐軍相抗衡,由於京漢線作戰失利,華北不宜久留,遂於一九二八年六月宣布撤離北京。因為在對日問題上決不妥協,沒有答應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要求,在坐火車回沈陽路經皇姑屯時,被關東軍炸死。
⑷ 列舉中國近代史人物
翁同和:同治和光緒兩位皇帝的老師。向光緒帝引薦康有為,維新變法時期支持光緒帝進行改革,後被慈禧罷黜歸家。其主要著作有《翁同和日記》。是一部具有極高史料價值的研究清末歷史的著作。翁氏家族的藏書在學界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概就在前幾年被上海圖書館(貌似)購得。
光緒帝:這是我最喜歡的一位清朝皇帝。四歲入宮,接受皇帝教育,在慈禧太後的淫威下逐漸成長。經過帝師翁同和的細心教導,雖居深宮卻能夠關心民間疾苦,較早接受西方科技文化。一位美國學者稱其為「他是第一位身座龍椅,卻面向未來的開明皇帝」後主持維新變法,雖有救國之心,卻無救國之力,變法失敗後被軟禁。1908年「因病去世」,不到二十四小時後,慈溪也去世。光緒帝真正死因成為一個迷案。
晚清政府中,這些人物也是應該注意的: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李鴻章,陳寶箴。
民國:
錢穆:近代史學家。一生著述頗豐研究范圍甚廣。主張對「本國以往歷史滿懷溫情與敬故」。
呂思勉:近代史學家。曾是上面錢穆先生的老師。和錢穆先生一樣,也頗有點自學成才的味道。是一位中國通史與斷代史皆精通的學者。
此時期的學者還有很多,陳寅恪,傅斯年,吳宓,胡適,顧頡剛,費孝通,王國維等。
此時期的傑出女性有宋氏三姐妹,林徽因等。
日本的伊藤博文也應該好好研究。
⑸ 中國近代史歷史人物有哪些
國民復黨方面的抗戰制:
1937年抗戰爆發後,7月28日,國民黨第29軍軍長佟麟閣和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在南苑陣地指揮,雙雙殉國.第38師駐南苑官兵全部轉犧牲.
山西忻口血戰中,國民黨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率士兵勇猛殺敵,1937年10月16日,郝夢齡遭到敵人的機槍掃射,倒在血泊中,彌留時仍大呼勇猛殺敵.
1944年5月21日,國民黨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在率部隊轉移時,被敵人發現,敵數挺機槍向他集中掃射,他胸前中彈像篩子底似的,壯烈犧牲.
1940年5月11日,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陣地指揮戰斗時,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張自忠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
⑹ 中國近代史歷史人物評價
1.孫中山心中有一張偉大的中國鐵路藍圖2.孫中山開創了民主共和的政體,但是版!促成這一成果權的是袁世凱3.是段祺瑞4.曹錕上台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公布1923年中華民國憲法5.黃興就沒打贏過6.黎元洪個性柔弱7.倒戈將軍之稱的馮玉祥一生倒戈了三次8.放牛娃張宗昌出過詩集9.蔣吳克就是空一格10.11.反諷12.吳克蔣在日記里罵宋子文賣國,是因為財政部長宋子文不給吳克錢13.蔣經國,「上海打虎」14.蔣緯國自述:我幫助美國從無到有組建裝甲兵15.陳辭修與彭德懷決戰千里16.胡宗南打延安,共軍召開保衛延安的誓師大會,然後胡宗南佔領了空城其他基本反諷...黎玉璽的回憶錄很會吹牛
⑺ 中國近代史綱要裡面的、如何評價中國近代歷史人物
首先,你要講清楚,人物屬於,什麼階層的。然後,再說,為這個階層做出怎麼的貢獻,或者,做了什麼,有害的事,再根據這些貢獻,和害處,說明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就好啦。滿意的話,好評哦,親
⑻ 中國近現代著名歷史人物有哪些
1、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為名。 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民家庭。 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
2、張自忠,字藎忱,1891年8月出生於山東省臨清縣,早年受孫中山革命思想的影響,在天津政法學校讀書時就加入了同盟會,後投筆從戎。1917年9月入馮玉祥將軍部下,因學習刻苦,英勇善戰,深受馮玉祥將軍的賞識。
3、傅作義是一位抗日名將、追求進步的國民黨員。1949年1月,他響應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停止內戰,和平統一」的主張,毅然率部舉行北平和平起義,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完好地歸回人民, 200萬市民的生命財產免遭兵燹。
4、戴安瀾(1904~1942年),又名戴炳陽,原名衍功,自號海鷗。漢族,安徽無為練溪鄉旗桿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將。黃埔系骨幹將領。國內抗戰1925年,戴安瀾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步兵科學習,翌年參加了北伐戰爭。
5、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
⑼ 中國近代史著名人物評價
只評一個人?多少字?而且,1949年至今不叫近代史了啊。。。
錢學森
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是航空領域的世界級權威、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摯旗人,是工程式控制制論的創始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
1937年抗戰爆發後,7月28日,國民黨第29軍軍長佟麟閣和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在南苑陣地指揮,雙雙殉國.第38師駐南苑官兵全部轉犧牲.
山西忻口血戰中,國民黨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率士兵勇猛殺敵,1937年10月16日,郝夢齡遭到敵人的機槍掃射,倒在血泊中,彌留時仍大呼勇猛殺敵.
1944年5月21日,國民黨第36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在率部隊轉移時,被敵人發現,敵數挺機槍向他集中掃射,他胸前中彈像篩子底似的,壯烈犧牲.
1940年5月11日,國民黨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陣地指揮戰斗時,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張自忠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
嚴復(1853——1921),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福建侯官人。少年時期,嚴復考入了家鄉的船政學堂,接受了廣泛的自然科學的教育。1877年到1879年,嚴復等被公派到英國留學,先入普茨毛斯大學,後轉到格林威治海軍學院。留學期間,嚴復對英國的社會政治發生興趣,涉獵了大量資產階級政治學術理論,並且尤為贊賞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回國後,嚴復從海軍界轉入思想界,積極倡導西學的啟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論》的翻譯工作。他的譯著既區別與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於斯賓塞的普遍進化觀。在《天演論》中,嚴復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進化理論闡發其救亡圖存的觀點,提倡鼓民力、開民智、新民德、自強自立、號召救亡圖存。譯文簡練,首倡「信、達、雅」的譯文標准。主辦《國聞報》。「與天交勝」在當時的知識界廣為流傳。他的著名譯著還有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孟德斯鳩的《法意》等,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經濟學、政治學理論以及自然科學和哲學理論較為系統地引入中國,啟蒙與教育了一代國人。辛亥革命後,京師大學堂改名為北京大學。1912年嚴復受袁世凱命擔任北大校長之職,這也說明嚴復在思想界和學術界的令人信服的顯赫地位。此時嚴復的中西文化比較觀走向成熟,開始進入自身反省階段,趨向對傳統文化的復歸。他擔憂中國喪失本民族的「國種特性」會「如魚之離水而處空,如蹩跛者之挾拐以行,如短於精神者之恃鴉片為發越,此謂之失其本性,」而「失其本性未能有久存者也。」出於這樣一種對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更深一層的憂慮,嚴復曾經試圖將北京大學的文科與經學合而為一,完全用來治舊學,「用以保持吾國四、五千載聖聖相傳之綱紀彝倫道德文章於不墜。
康有為(1858-1927),又名祖詒,字廣夏,號長素(更生),廣東南海人。出身於官宦家庭。幼年受嚴格正統教育。1876年師從朱次琦「經世之學」。1879年(22歲)任職於北京,「乃哀物悼志,以經營天下為志」。1888年趁入京應試之際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改良政治,提出「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為他人所阻而不得上達至帝。後返粵晤今文經學家廖平受啟發,寫成《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書,意圖尊孔子為教主,用孔教名義提出變法主張,以掃除變法的障礙。1894年中日戰爭我國失敗,康聯合各省舉人1300餘人發動「公車上書」,呼請「據和、遷都、練兵、變法」。此後在北京上海分別組織強學會,創刊《萬國公報》、《強學報》等刊物,進行變法的宣傳。1896年光緒帝召見他,康上奏摺提出一系列變法主張,進行「百日維新」,以失敗告終後逃滬轉港赴日,與梁啟超一起拒絕了孫中山等的爭取。後赴加拿大、英國,意圖藉助他力輔助光緒帝掌權未果。後又赴加拿大組織保皇會。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八國聯軍入侵。1905年同盟會成立。1906年清政府宣布「預備立憲」。1908年清政府公布憲法大綱,此後不到兩個月光緒帝駕崩,康上書攝政王請殺袁世凱。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清政府,康提出「共和體制不能行於中國」提出「虛君共和」。1913年康回國為母奔喪,袁世凱請其去北京,康拒未去,康留上海主編《不忍》雜志,組織孔教會。1917年康為張勛擁護溥儀發布《共和平議》,稱「中國若仍行民主,始於小分裂,漸成大分裂,終至滅亡」。後張勛以失敗告終。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康參孔於曲阜,稱上海反帝運動為「滬亂」、北伐為「粵亂」。1927年臨終前仍向溥儀「上折謝恩」,並稱「以心肝奉至尊,願效墜露輕塵之報」。
康有為是清末民初最有影響的思想家 ,在 1 9世紀的最後幾年 ,他領導了中國知識界的啟蒙運動。先是 1 895年的「公車上書」 ,其後 ,他以進書和進諫的方式掀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政治體制改革。在康有為之前 ,從來沒有一個思想家敢於像康有為那樣把他們改革中國政治體制的建議和設想反復向皇帝提出。在我國歷史上 ,他首次倡導了政治體制上的中西結合 ,最早在中國提出了立憲政體 ,並提出了具體的憲政方案 :興民權、設議會、進行選舉和地方自治 ,在堅持儒家傳統和帝制的前提下 ,逐步學習西方的立憲經驗。康有為的立憲思想有很多保守的成份 ,但作為我們民族思想文化成果的組成部分 ,仍然應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