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故事的成語三個
買櫝還珠 一鳴驚人 狐假虎威 上下其手 杞人憂天 亡羊補牢 三人成虎
一暴十寒 塞翁失馬 一日千里 一鼓作氣 重於泰山 揭竿而起 背水一戰
弄巧成拙 風吹草動 樂不思蜀 東山再起 安居樂業 程門立雪 逼上樑山
徒有虛名 驕兵必敗 雪中送炭 聞雞起舞 卧薪嘗膽 城下之盟 其貌不揚
指鹿為馬
開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發百中 · 捕風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貴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慄 · 不合時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葯 · 別開生面
· 不可同日而語 · 不倫不類 · 伯樂相馬 · 班門弄斧
· 白面書生 · 八面威風 · 不名一錢 · 拔苗助長
· 不屈不撓 · 不求甚解 · 髀肉復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舉鼎 · 博士買驢 · 冰山難靠
· 背水一戰 · 半途而廢 · 不貪為寶 · 白頭如新
· 百聞不如一見 · 不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標新立異
· 不學無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遠千里 · 不因人熱
· 別有天地 · 不遺餘力 · 百折不撓 · 百丈竿頭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雲 · 賓至如歸 · 拔幟易幟
· 殘杯冷炙 · 寸草春暉 · 草船借箭 · 乘風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滄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門立雪 · 長驅直入 · 車水馬龍
· 乘興而來 · 沉魚落雁 · 乘人之危 · 車載斗量
· 大筆如椽 · 打草驚蛇 · 雕蟲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無私 · 當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當務之急 · 開誠布公
· 不得要領 · 拋磚引玉 · 二桃殺三士 · 爾虞我詐
· 罰不當罪 · 奮不顧身 · 分崩離析 · 風吹草動
· 覆巢無完卵 · 分道揚鑣 · 奉公守法 · 負荊請罪
· 發奸擿伏 · 返老還童 · 發蒙振落 · 風聲鶴唳
· 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防微杜漸
· 負隅頑抗 · 負重致遠 · 管鮑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無憂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 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一毛 · 膠漆相投
· 舉一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
·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 困獸猶斗 · 開天闢地 · 口若懸河 · 空中樓閣
· 刻舟求劍 · 膾炙人口 · 狼狽不堪 · 力不從心
· 兩敗俱傷 · 樂不思蜀 · 老當益壯 · 勞而無功
· 論功行賞 · 老馬識途 · 老牛舐犢 · 老嫗能解
· 老生常談 · 樑上君子 · 藍田生玉 · 濫竽充數
· 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買櫝還珠 · 馬革裹屍
· 門可羅雀 · 名落孫山 · 孟母三遷 · 馬首是瞻
· 毛遂自薦 · 門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雞
· 怒發沖冠 · 鳥盡弓藏 · 南柯一夢 · 弄巧成拙
· 窮兵黷武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難兄難弟 · 南轅北轍
· 天真料漫 · 千變萬化 · 七步之才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 曲高和寡 · 曲盡其妙 · 千金市骨 · 千鈞一發
· 千里鵝毛 · 黔驢技窮 · 千慮一得 · 巧取豪奪
· 七擒七縱 · 杞人憂天 · 曲突徙薪 · 千萬買鄰
· 犬牙交錯 · 千人所指 · 千載難逢 · 氣壯山河
· 日不暇給 ·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 人給家足 · 如火如荼
· 人傑地靈 · 日暮途窮 · 入木三分 · 人琴俱亡
· 人棄我取 · 忍辱負重 · 任人為賢 · 人人自危
· 如釋重負 · 入吾彀中 · 人心如面 · 如魚得水
· 人言可畏 · 孺子可教 · 手不釋卷 · 士別三日
· 死不旋踵 · 師出無名 ·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 死而不朽 · 傷風敗俗 · 三顧茅廬 · 雙管齊下
· 死灰復燃 · 十行俱下 · 四海之內皆兄弟 · 屍居余氣
· 司空見慣 · 水落石出 · 三令五申 · 四面楚歌
· 三遷之教 · 三人成虎 · 殺身成仁 · 水深火熱
· 識時務者為俊傑 · 三生有幸 · 屍位素餐 · 塞翁失馬
· 上下其手 · 上行下效 · 隨月讀書 · 守株待兔
· 三折其肱 · 土崩瓦解 · 同仇敵愾 · 同仇敵愾
·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 同甘共苦 · 同工異曲 · 天經地義
· 天下無雙 · 天涯海角 · 天衣無縫 · 一夔已足
· 窮兵黷武 · 莊周夢蝶 · 曾參殺人 · 以強凌弱
· 完壁歸趙 · 韋編三絕 · 無出其右 · 為虎作倀
· 刎頸之交 · 無可奈何 · 望梅止渴 · 五日京兆
· 危如累卵 · 萬死不辭 ·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 五色無主
· 亡羊補牢 · 未雨綢繆 · 妄自尊大 · 下筆成章
· 下車泣罪 · 先發制人 · 興高采烈 · 心曠神怡
· 朽木不雕 · 休戚相關 · 先聲奪人 · 小巫見大巫
· 小時了了 · 小心翼翼 · 一敗塗地 · 有備無患
· 一不做、二不休 · 一傅眾咻 · 一傅眾咻 · 以強凌弱
· 飲醇自醉 · 一代楷模 · 一發千鈞 · 約法三章
· 以古非今 · 葉公好龍 · 以管窺天 · 言過其實
· 一國三公 · 以規為滇 · 愚公移山 · 一鼓作氣
· 一揮而就 · 與虎謀皮 · 異軍突起 · 有腳陽春
· 以卵擊石 · 以鄰為壑 · 夜郎自大 · 一毛不拔
· 一鳴驚人 · 一木難支 · 以貌取人 · 羽毛未豐
· 有名無實 · 一諾千金 · 一暴十寒 · 一竅不通
· 一錢不值 · 予取予求 · 一丘之貉 · 一日千里
· 一日三秋 · 一絲不拘 · 一身是膽 · 以身試法
· 一事無成 · 一網打盡 · 義無反顧 · 一問三不知
· 一誤再誤 · 月下老人 · 憂心如焚 · 一衣帶水
· 一意孤行 · 一葉障目 · 有志竟成 · 一字千金
· 有恃無恐 · 飲鴆止渴 · 自慚形穢 · 專橫跋扈
Ⅱ 寫一些含有歷史故事的成語 (三個)
太公釣魚
商朝的末代君主紂王,暴虐無道,荒淫無度,驕奢淫逸,爛殺百姓。紂王手下有個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見紂王如此胡作非為,便棄官而走,隱居在渭水之濱。
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范圍。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懷大志,求賢如渴,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邊「釣魚」。一般人用彎鉤釣魚,彎鉤上掛著魚餌,然後把魚鉤放入水中,誘騙魚兒上鉤。可是姜子牙用的魚鉤是直的,上面不放魚餌,而且離開水面足有三尺高。他一邊高舉釣竿,他一邊釣一邊說:「魚兒呀,願意的就上鉤吧!」
在水邊釣魚的姜子牙七十歲時,巧遇在渭水河邊出獵的姬昌。姬昌同他交談,談得非常投機,文王了解姜尚確有真才,便讓姜尚與他同車而歸。
姜子牙入朝後,被姬昌封為太公。姬昌曾問姜子牙:「怎麼樣才能得到天下呢?」姜子牙說:「王者之國,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國,使士富裕;僅存之國,使大夫富裕;無道之國,國庫富裕。這叫做上溢而下漏。」
後來,姜子牙連續輔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紂王的統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年代最長久的周朝。
「太公釣魚」比喻心甘情願上圈套。
(出自《武王伐紂平話》)
太公釣魚的意思是:比喻心甘情願地中別人設下的圈套
紙上談兵
公元前264年,秦國攻打韓國,沿著黃河北岸向東挺進,兩年後(公元前262年),把韓國與其北方領土上黨郡隔開。上黨郡郡守,向趙國投降。趙國接收了上黨郡。
秦國當然不願已到手的土地被別人搶去,兩年後(公元前260年),向上黨進攻,等到趙國大將廉頗率援軍到達時,上黨已經陷落。而秦軍仍銳不可當地向趙國進攻,廉頗節節失利,最後退到長平關(山西高平),構築營壘,堅守不出。廉頗認為秦軍遠來,一定不能持久,他將等到秦軍撤退時,再行出擊。秦國看出,如果不去掉廉頗,就不可能殲滅趙軍。
秦國派人在趙國首都邯鄲(河北邯鄲)散布流言說:「廉頗太老了,已經喪失了銳氣,所以屢戰屢敗。他自知不是秦國的對手,已成為一個懦夫,不敢出戰。秦國最害怕的是趙括,只要趙括不出來當統帥,秦國一定贏。」趙王聽信流言了把廉頗免職,任命趙括繼任。
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有絕頂的聰明和口才,自以為他的軍事才能天下無雙。趙奢在世時,父子間談論兵法,父親往往被兒子駁得啞口無言。有人說:「將門虎子,真是不錯。」但趙奢不以為然地說:「戰爭是關乎生死的大事,他說起來如此輕松,一旦擔任大將,必定失敗。」
所以當趙括被任命為總司令後,老母立刻上書給趙王說:「趙括不是大將之才,請不要派遣。」趙王以為老母謙讓,老母說:「他父親領兵時,所得到的賞賜,全部分給部下。命令發布的當天,就住進軍營,跟士兵同甘共苦,不再過問家事。遇到困難,必定徵求大家意見,從不敢自以為是。可是趙括剛被任命為總司令就威風凜凜,軍營之中,沒有人敢對他仰視。賞賜給他的財物,全運回家。他父親死時曾一再囑咐,無論如何,不可讓趙括作大將。」趙王還是不肯改變任命,老母請求道:「如果一定要用他,萬一喪師辱國,但求赦免我們全家。」趙王允許。
秦王得到趙括當大將的消息後,任命各國最畏懼的白起作大將。唯恐白起的威名使趙括恐懼,不敢出戰,那就捕捉不到趙軍的主力了,秦王下令,有敢泄露白起姓名者,立即斬首。
趙括就任之後,撤除防禦工事,親自率領精銳,採取突破戰術向秦軍最弱的營壘進攻,白起下令退卻。趙括突破秦軍陣地之後,仍保持猛烈的攻勢以擴大戰果,白起下令再退,然後派出部隊切斷趙括的退路。於是趙國的大軍被分割為二,趙括和精銳部隊被隔在前方,留守的軍隊仍在長平關陣地。接著白起又切斷趙軍的糧道,趙軍糧食開始短缺。
趙括發動數次最猛烈的攻擊,希望沖出包圍圈,但全部失敗。趙括那些說起來頭頭是道的軍事理論,全部失效,他不得不效法廉頗的辦法,改攻為守,等待援兵。可是現在的形勢改變,兵力既被分開,糧草又盡,守已不可能。趙括勉強支持了四十六天,彈盡糧絕被迫作最後的沖刺,分兵四隊,輪流突圍,但還是失敗, 自己也死在亂箭之下。趙軍還剩有四十萬人,全部投降。
白起命這四十萬降卒,進入長平關附近一個深谷中,把深谷兩端堵塞。預先埋伏在山頂上的秦軍,拋下土石,四十萬人全被活埋。趙國從此沒落。
把趙括打仗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卻一敗塗地的事歸納成了一個成語「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指只懂理論卻不會實際應用。
趙括的父母為何知道趙括不是將才呢?趙奢身經百戰深知打仗需要慎之又慎,趙括毫不謹慎所以知他領兵必敗,想來趙括不謹慎冒進輕敵這一點一定早就出了名,不然秦國也不會挑趙括做對手。趙母不懂軍事,但卻從趙括不能和下屬同甘共苦這一小處知道兒子不是將才。看來將才必是知兵法,慎對敵,拘小節之人。趙王察人不明,臨陣換將,不聽規勸,終致大敗,可謂咎由自取。
白起濫殺降卒,幾年之後被秦王賜死,不得善終,真是惡有惡報。在民間傳說里白起現在還在地獄里受苦呢。
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說:「請陛下看清楚,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故事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成語「指鹿為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混淆黑白。
指鹿為馬的意思是: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紙上談兵的意思是: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Ⅲ 歷史故事的成語有(三個)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成語「唇亡齒寒」,比喻雙方關系密切,相互依存。
故事出內自《晉書祖容逖傳》。·「枕戈待旦」出自劉琨《與親故書》,形象地寫出了劉琨隨時准備殺敵報國的決心。後來用作成語,形容時刻警惕敵人,准備作戰。
故事出自《史記·汲鄭列傳》。成語「後來居上」,往往指後起的可以勝過先前的。和汲黯說這話的原意,大不相同。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Ⅳ 三個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至少寫3個。謝謝!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 --請採納,謝謝!
Ⅳ 寫出三個有關歷史故事的成語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1、十面埋伏:意思是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2、單刀赴會: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蜀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東吳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贊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3、才高八斗:比喻人極有才華。
4、初出茅廬:茅廬:草房。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5、驚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6、鞠躬盡瘁: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7、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8、多多益善:益:更加。越多越好。
9、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10、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11、退避三舍: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
12、破釜沉舟: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13、投筆從戎: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14、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15、煮豆燃萁:燃:燒;萁:豆莖。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間自相殘殺。
16、馬革裹屍: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17、蕭規曹隨:蕭何創立了規章制度,死後,曹參做了宰相,仍照著實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規辦事。
18、窮圖匕見: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
19、完璧歸趙: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20、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21、懸梁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22、毛遂自薦: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23、諱疾忌醫:諱:避忌;忌:怕,畏懼。隱瞞疾病,不願醫治。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的缺點和錯誤。
24、一字千金:增損一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25、七擒七縱: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26、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27、一飯千金:比喻厚報對自己有恩的人。
28、封金掛印:指不受賞賜,辭去官職。
29、卧薪嘗膽: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30、紙上談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31、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32、言過其實:實:實際。原指言語浮誇,超過實際才能。後也指話說得過分,超過了實際情況。
33、殺妻求將:春秋時,吳起殺掉妻子以求得到魯國的信任和重用。比喻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滅絕人性的事。
34、千金買骨: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視人才。
35、約法三章:原指訂立法律與人民相約遵守。後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
36、一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37、暗渡陳倉:渡:越過;陳倉:古縣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也隱喻男女私通。
38、圍魏救趙: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39、老當益壯: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40、一鼓作氣: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41、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42、寶刀不老: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並沒減退。
Ⅵ 來自歷史故事的成語(3個):
1、老牛舐犢
讀音:lǎo niú shì dú,意思是指父母疼愛子女。
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楊彪傳》:「子修為曹操所殺,操見彪問曰:'公何瘦之甚?'對曰:『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譯文:楊修被曹操殺死後,楊彪非常傷心。曹操問他說:「楊公為什麼會這般消瘦啊?」楊彪嘆氣說:「我自己覺得慚愧呀,我預先沒有料到我兒子會有這樣的結果,現在還有一種像老牛舔著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愛子之心。」
2、四面楚歌
讀音:sì miàn chǔ gē,意思是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譯文:劉邦等人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
3、老嫗能解
讀音:lǎo yù néng jiě,意思是每作一首詩就念給老年婦女聽,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們能懂,形容詩文明白易懂。
出自: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白樂天每作詩,問曰解否?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易之。」
譯文:「白居易每次作新詩要讓老婦人也能理解。老婦人說理解了,他才定稿抄錄出去; 老婦人說不理解,他就進行修改,直到老婦人說理解了方才罷休。」
(6)三個歷史故事的成語擴展閱讀
其他歷史成語故事
1、老生常談
讀音:lǎo shēng cháng tán,意思是老書生經常說的話,比喻人們聽慣了的沒有新鮮意思的話。
出自:晉·陳壽《三國志·魏書·管輅傳》:「此老生之常談。」
譯文:「這都是些老生常談,沒啥意思。」
2、出人頭地
讀音:chū rén tóu dì,意思是指高人一等,形容德才超眾或成就突出。
出自: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譯文:「蘇軾的文章實在是好,我應當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
Ⅶ 寫三個和歷史故事有關的成語
雞鳴狗盜
望梅來止渴 (曹操):比源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ě][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我說姊姊不過,只得~了。(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十二回) ]
Ⅷ 寫出三個與歷史故事有關的成語
紙上談兵、三顧茅廬、掩耳盜鈴
Ⅸ 寫三個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
四面楚歌 聞雞起舞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