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些世界著名戰爭歷史
中文名稱: 希波戰爭
外文名稱: Greco-Persian Wars
發生時間: 公元前492~前449年
發生地點: 布拉底 溫泉關 薩拉米斯 馬拉松
主題關鍵詞: 「提洛同盟」 《卡利亞斯和約》 以少勝多 以弱勝強 保薩尼阿斯 More ...
分類: 外國古代戰爭
洲: 亞洲 歐洲
國家: 希臘 波斯帝國
相關信息
下層事件: 薩拉米斯海戰 馬拉松會戰
相關人物: 地米斯托克利 大流士一世
事件介紹
事件內容
內容文件
內容文件
希波戰爭
公元前492~前449年,希臘諸城邦聯合反抗波斯帝國侵略的戰爭。 前6世紀中葉,波斯帝國侵佔小亞細亞西部希臘城邦。前513年,波斯佔領黑海海峽和色雷斯一帶,直接威脅希臘半島諸城邦的安全和海外貿易。前500年,遭受波斯壓迫的小亞細亞西部希臘城邦以米利都為中心爆發反波斯起義。雅典和埃雷特里亞城邦派25艘戰船支援。起義軍一度攻入小亞細亞的波斯總督府所在地薩迪斯,當地希臘城邦乘機紛紛脫離波斯的統治。前494年,起義被波斯軍鎮壓。早有西侵野心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以雅典和埃雷特里亞曾援助米利都起義為借口,出兵遠征希臘本土,希波戰爭爆發。戰爭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波斯軍遠征連遭失敗(前492~前479)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馬多尼烏斯率陸海軍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沿色雷斯海岸西進。海軍到達阿索斯角時遇到大風暴,300多艘戰船撞毀,2萬餘人失蹤,幾乎全軍覆沒;陸軍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襲擊,出師不利,退回小亞細亞。次年,波斯向許多希臘城邦派出使者,索要「土和水」,要求各城邦降服。斯巴達和雅典處死了波斯使者。 前490年,波斯對希臘發動第二次遠征。老將達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軍約2萬餘人橫渡愛琴海,攻佔並破壞埃雷特里亞城,繼而南進,在距雅典城東北約40公里的馬拉松平原登陸。雅典全城緊急動員,組成約1萬人的隊伍開赴馬拉松迎敵,並派人向斯巴達等城邦求援。斯巴達決定派兵援助,但提出必須月圓時才能出兵。僅布拉底派來援軍1000人。9月12日,雙方展開馬拉松之戰。雅典軍在米太亞得指揮下,利用有利地形,採取靈活戰術,一舉擊敗波斯軍,取得以少勝多的光輝戰績,鼓舞了希臘人反侵略斗爭的必勝信心。此後,雙方積極擴軍備戰。前486年大流士一世死,其子薛西斯一世即位,鎮壓埃及起義後繼續准備出征希臘,下令在聖山半島底部開挖運河,在赫勒斯滂海峽架設浮橋,在色雷斯屯積糧草,並從被征服地區徵集大批兵員。希臘方面,雅典公民大會根據地米斯托克利的提議,決定建造100多艘三層槳戰船,把比雷埃夫斯港擴建成堅固的軍港。前481年,以斯巴達和雅典為首的30多個城邦在科林斯集會,成立軍事同盟,推舉擁有強大陸軍的斯巴達為盟主,組建希臘聯軍,准備抗擊波斯再次入侵。 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軍約10餘萬人、戰船1000餘艘,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分水陸兩路沿色雷斯西進,迅速佔領北希臘,旋南進至溫泉關(德摩比利)。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先期到達的希臘聯軍約7000人扼守地勢險要的溫泉關。斯巴達人歐利比阿德斯指揮希臘海軍控制阿爾泰米西翁角。8月中旬,波斯軍向溫泉關發起進攻,希臘守軍頑強抵抗兩天,波斯軍屢攻不克,損失慘重。第三大,當地一希臘人把波斯軍引到希臘守軍側後。列奧尼達在腹背受敵情況下,命令聯軍撤退以保存實力,自己率領約300名斯巴達勇士頑強抵抗,直至全部陣亡。波斯軍長驅直入,佔領中希臘,撲向雅典城。此前,雅典已將成年男子編入軍隊,將其他居民南撤到特里津城、薩拉米斯島等地;地米斯托克利說服歐利比阿德斯把希臘艦隊撤到薩拉米斯灣,准備決戰。波斯陸軍進占雅典城後,其海軍繞過蘇尼翁角,進入狹窄的薩拉米斯灣。9月下旬在薩拉米斯海戰中,波斯海軍大敗,退回小亞細亞。波斯陸軍在馬多尼烏斯率領下向北退卻。前479年8月中旬,波斯陸軍南下,與希臘聯軍在布拉底決戰。斯巴達統帥保薩尼阿斯率軍約4萬人重創波斯陸軍,殺死馬多尼烏斯,粉碎波斯第三次遠征。與此同時,希臘海軍在米卡利角給波斯海軍以重創。 第二階段,希臘人反攻節節勝利(前478~前449)波斯軍第三次遠征失敗後,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聯軍逐漸轉入反攻,並乘機擴張海上勢力,企圖建立雅典在愛琴海的霸權。前478年,雅典艦隊佔領赫勒斯滂,打開通向黑海的通路。同年,雅典聯合愛琴海沿岸各城邦組成提洛同盟。前476年,希臘聯軍在西門指揮下,攻佔色雷斯沿海地區、愛琴海許多島嶼和拜占庭。前468年在歐里墨東河口會戰中,西門指揮希臘海軍大敗波斯艦隊。前449年,希臘海軍在塞普勒斯以東海域重創波斯軍。同年,雙方媾和。雅典全權代表卡利阿斯到波斯首都蘇薩談判,簽訂《卡利阿斯和約》。和約規定,波斯放棄對愛琴海、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控制,承認小亞細亞希臘諸城邦獨立。希波戰爭到此結束,雅典成為愛琴海地區霸主。 戰爭中,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希臘城邦,為保衛國家的自由和獨立暫時捐棄前嫌,團結對敵;希臘將領正確指揮,靈活運用戰略戰術,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在馬拉松和薩拉米斯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波斯軍隊對外進行侵略戰爭,雖然兵力占優勢,但多為被征服民族強征的士兵,士氣低落,且勞師遠征,補給困難,最終招致失敗。
中文名稱: 亞歷山大東侵
外文名稱: Alexander』s Conquests
發生時間: 公元前334~前324年
發生地點: 中亞 印度 波斯帝國
事件介紹
事件內容
內容文件
內容文件
無
公元前334~前324年馬其頓王國聯合希臘諸城邦對波斯帝國的戰爭。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喀羅尼亞(今譯海羅尼亞)之戰(公元前338)中征服希臘,並在科林斯大會上被推舉為聯軍統帥,議決共同征討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三世即位,他在鞏固盟主地位後,迅即准備東侵。公元前335年秋,亞歷山大三世以馬其頓常備軍為基礎,並從各盟邦徵集步騎兵、弓箭手、標槍手等兵員,組成一支步兵3萬、騎兵5000的遠征軍,愛琴海上還有艦船約160艘。同年底,他授權將軍安提帕特攝政,親率遠征軍從都城派拉出發,公元前334年初渡過赫勒斯滂海峽,戰爭爆發。
波斯帝國是個沒落的軍事奴隸制國家。到大流士三世時內政腐敗,各行省不斷反抗,國勢日衰。波斯雖在小亞細亞部署騎兵2萬,雇傭兵萬余,並有艦船400多艘游弋於希臘、波斯之間的海域,但在馬其頓精銳的步兵、騎兵進攻面前卻處於守勢。
格拉尼庫斯之戰聯軍渡過海峽後,在馬爾馬拉海南岸格拉尼庫斯河遭波斯軍阻擊。波斯軍以騎兵為第一線,沿東岸部署,步兵為第二線,居高臨下,憑岸固守。聯軍沿西岸展開,步兵居中,兩翼為騎兵,亞歷山大指揮右路,以中部先頭騎兵一部佯動,迂迴波斯軍左翼。當面波斯騎兵隨之向南移動,企圖阻止聯軍渡河。波斯軍隊形出現間隙,聯軍乘機過河,楔入敵陣,利用長矛優勢猛烈突擊,直搗中營。雙方騎兵亦展開激戰,波斯守軍陣勢大亂,傷亡甚眾,騎兵千餘被殲,步兵2000餘人被俘,雇傭兵主將門農率殘部逃遁。聯軍僅死百餘,首戰告捷。聯軍乘勝沿小亞細亞南下,亞歷山大三世以「解放者」自命,先後佔領呂底亞、卡里亞、呂基亞等地,然後北上安哥拉(今譯安卡拉),尋殲波斯軍主力,未果。為解除後顧之憂,切斷波斯軍的陸海聯系,聯軍經卡帕多細亞高原進入西里西亞東部的伊蘇斯(今土耳其傑漢附近),准備繼續南下逐個奪取波斯海軍基地。
伊蘇斯之戰 公元前333年10月,大流士三世親率大軍10餘萬隱蔽集結在索契(今伊斯肯德侖東北)附近。聯軍開過伊蘇斯平原後,波斯軍推進至海濱,在皮納魯斯河北岸佔領陣地,欲斷聯軍後路。亞歷山大三世聞訊即刻回師,邊行進邊展開,搶占右側高地;主力騎兵涉水過河,猛烈沖擊波斯軍左翼步兵方陣,直逼大流士三世主營。波斯軍左翼動搖,大流士三世倉皇東逃。聯軍乘勢沖殺,波斯軍大敗,損失步兵、騎兵約10萬人。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被俘,全部輜重丟失。聯軍死450人,傷4500人。此役後,聯軍取得戰爭主動權,打開通往敘利亞、腓尼基的門戶。大流士三世逃過幼發拉底河,收拾殘部,同時派出使者請求割讓幼發拉底河以西之地議和,亞歷山大三世傲慢地予以拒絕,其目的在於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圍攻提爾、加沙 公元前332年初,聯軍到達濱海要塞城市提爾(一譯推羅,今黎巴嫩之蘇爾,該城的主要部分在岸邊一個小島上),遭到堅決抵抗。聯軍無法直接從陸上攻城,遂修築一長堤與小島連接,但仍久攻不克。亞歷山大三世徵集一批船隻,加上投降的波斯海軍艦船,從海上加強圍困,經陸海夾攻於7月間攻陷提爾。8000多提爾人戰死,3萬多人被賣為奴。聯軍死約400人。接著,亞歷山大三世又圍攻加沙達2個月之久,始下,城內男子多戰死。至此,聯軍完全切斷了波斯人的陸海聯系,奪取了地中海東部的制海權。繼而亞歷山大三世和平進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為「阿蒙神之子」(國王)。聯軍在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作為他繼續東征的後方基地。
高加米拉之戰 又稱阿貝拉之戰。聯軍經休整補充,於公元前331年春由埃及出發,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尋波斯軍主力決戰。9月渡過底格里斯河,10月初在布摩多斯河(今大扎卜河)畔高加米拉村以西與波斯軍主力對陣。大流士三世在該地集結的軍隊來自24個部族,號稱百萬,並有刀輪戰車200輛,戰象15頭。聯軍僅有步兵4萬,騎兵7000人,成縱深梯次配置,展開正面不到敵陣正面的一半。波斯軍依仗兵力優勢,先以左翼騎兵實施大迂迴,卷擊聯軍右翼,接著出動戰車和中路騎兵迎擊聯軍步兵方陣和先頭騎兵的正面突擊,一部楔入聯軍隊形,步兵方陣在後跟進。與此同時,波斯軍右翼全線出擊。聯軍緊縮隊形,避敵銳勢,以一線騎兵與敵交鋒,標槍兵以齊射殺傷敵戰車馭手和馬匹,並以部分兵力襲擊迂迴之敵的側後,縱深部隊阻擊迂迴和楔入之敵。雙方進行了激烈的騎兵戰和肉搏戰。聯軍騎兵主力縱隊利用缺口神速楔入敵陣,直逼大流士三世大營。大流士三世遁逃,其左翼動搖。聯軍追殺一陣後返回,配合步兵方陣和左翼部隊夾擊波斯軍右翼。波斯軍潰散。聯軍追殺至阿貝拉(高加米拉東南約25英里)。波斯軍損失數十萬人,其殘部逃往米底山區,從此一蹶不振。聯軍乘勝南下奪取巴比倫,佔領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摧毀了大流士三世政權,掠奪大量金銀和其他戰利品。公元前330年夏,亞歷山大三世引兵北上追擊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被其部將謀殺,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
轉戰中亞和進軍印度 亞歷山大三世率兵由裏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帕提亞(安息)、阿里亞、德蘭吉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里亞(大夏)和粟特。沿途不斷遭到土著部落的襲擊。亞歷山大三世在中亞細亞征戰近3年,殘酷鎮壓粟特人的武裝反抗。公元前327年春末,遠征軍離開巴克特里亞,分兵沿考芬河(今喀布爾河)經開伯爾山口向印度河進軍,沿途攻城奪寨,到達印度河上游與五河地區(旁遮普)。
希達斯佩斯河之戰及班師 公元前326年4月,聯軍由布塞法拉城抵達希達斯佩斯河(今傑赫勒姆河),同波魯斯王國軍隊隔岸對峙,並進行渡河作戰。此役波魯斯損失步兵近2萬,騎兵約3000,戰車全部被毀,波魯斯國王率部投降。聯軍步兵、騎兵損失數百人。聯軍繼續東征,最終進至希達斯佩斯河畔。鑒於官兵厭戰,加上當地氣候炎熱、疾病流行,亞歷山大三世被迫決定撤退。經休整,除留守一支隊伍外,其餘分陸、海兩路向西撤退。將軍奈阿爾科斯率海軍從印度河口西航,亞歷山大三世率陸軍途經格德羅西亞大沙漠西撤。公元前324年,陸軍回到波斯波利斯和蘇薩,艦隊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隨後返抵巴比倫,東侵即告結束。
亞歷山大三世東侵是一次掠奪性遠征。行程逾萬里,歷時整十載,滅亡了波斯帝國。在西起巴爾干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這一廣袤地域,建成幅員空前的亞歷山大帝國。由於缺乏鞏固的基礎,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三世病逝後,帝國迅即瓦解,但它對古代歷史和東西方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亞歷山大三世是古代著名的戰略家,他孤軍深入,以進攻為主連續戰斗,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搶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戰,多次以速決戰制勝優勢之敵。在諸兵種特別是騎兵的運用,陸海軍協同作戰、進軍路線選定、戰斗隊形編成、作戰指揮和後勤保障等方面,為古代軍事學術史寫下了新的一章。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語: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聯合體。其歷史可追溯至羅馬帝國。
從羅馬帝國到法蘭克王國
參看羅馬帝國
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軍事將領凱撒奪取了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期。
公元前1世紀,就有凱爾特人在萊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們也被古羅馬人稱為高盧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國、比利時、義大利一帶,被稱為高盧。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蘇之後、羅馬帝國後來的國家元首愷撒率軍征服高盧,使之成為帝國新的一部分。公元3世紀後,帝國勢力開始衰退。
而在公元前5世紀,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也居住著另外一些部落,他們被古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後來,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闊地區,這一地區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
公元395年,內外交困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廢掉。然而羅馬人在巴黎地區地統治一直持續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蘭克族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克洛維徹底打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國的前身法蘭西亞(Francia)。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到公元800年王國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統治之下達到鼎盛,統一了今法國、德國、低地國家、瑞士、北義大利、奧地利西部、西班牙東北角的領土,史稱查理曼帝國。
[編輯] 凡爾登條約與三分帝國
參看查理曼帝國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訂立凡爾登條約,分全國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長孫洛塔爾(795年—855年)承襲皇帝稱號,並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羅納河流域,至義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稱為中法蘭克王國。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稱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稱為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稱為西法蘭克王國。這些基本上是後來義大利、德國和法國三國的雛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時候的9世紀早期,於5世紀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的日耳曼人盎格魯、薩克遜等部落的後裔也在不列顛島上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編輯] 薩克森王朝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年~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公元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公元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編輯]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參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列表
哈布斯堡王朝時的帝國徽章自奧托一世(奧托王朝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來,每一位德意志國王都希望獲得皇帝名號。在薩克森與法蘭克尼亞兩朝,皇帝擁有實際的權力,並時常因主教敘任權問題與教皇發生沖突。然而隨著德意志各諸侯離心傾向的加劇,皇帝的地位不斷下降。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頒布黃金詔書以後,皇帝實際由選侯選舉產生,形同虛設。十六世紀時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試圖重振皇權的努力,也因歐洲各國的聯合反對而作罷。
[編輯] 與拜占廷帝國的關系
[編輯] 法國大革命與帝國覆亡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公平、自由、熱誠」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准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他卻在這時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國義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崙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義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聯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崙在政變結束後三周發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經結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崙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崙在義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在奧斯特利茨 (Austerlitz)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拿破崙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12月16日,法國和帝國最終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決定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帝國,加入邦聯。此舉嚴重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領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為不快。拿破崙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編輯] 歷史學家的兩種說法
有人認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標志著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然而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那時的帝國應該叫做法蘭克帝國。
1337—1453年,英法兩國間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從而進行長達百年的戰爭。
戰爭的主要原因是,法國力圖把英國人從法國西南部(基思省)驅逐出去,從而消除英在法境內的最後一個堡壘,而英國則力圖鞏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奪回早先失去的諾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國的其它一些地區。英法兩國對佛蘭德的爭奪,加深了它們之間的矛盾。佛蘭德形式上是處於法國國王的統治之下,但實際上卻是獨立的,並且與英國有密切的貿易關系(英國的羊毛是佛蘭德毛紡織業的主要原料)。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覬覦法國王位。德國封建主和佛蘭德站在英國一方,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英軍主要由雇傭兵組成,由國王指揮,其主體是步兵(弓箭兵)和僱傭騎士部隊。法軍主要由封建騎士武裝(見騎士軍)組成。
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1337—1360) 英法雙方爭奪佛蘭德和基思。在斯呂斯海戰(1340)中,英軍重創法軍,奪得制海權。經過1346年8月的克雷西會戰,英軍又取得了陸上優勢,並在長達11個月的圍攻之後佔領了海岸要塞加來港(1347)。此後,兩國休戰將近十年(1347—1355)。接著英國又發動進攻,佔領了法國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戰役(1356)中法軍再次被擊敗。英國人的橫征暴斂和遍及全法國的經濟崩潰,導致了法國人民的起義——艾蒂安·馬塞爾領導的巴黎起義(1357—1358)和扎克雷起義(1358)。法國被迫於1360年在布雷蒂尼簽訂條件極為苛刻的和約——從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領土割讓給英國。
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1369—1380) 為了奪回英佔領區,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編了軍隊,整頓了稅制。他用僱傭步兵取代部分騎士武裝,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B.迪蓋克蘭這位有才略的軍事長官被任命為軍隊總司令,並擁有很大的權力。法軍採用突襲和游擊戰術,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軍退到沿海一帶。法軍對炮兵的使用有利於軍事行動獲得成功。英國為了保住在法國的幾個沿海港埠(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來)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分地區,並鑒於國內形勢惡化,遂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當時,法國國內也開始出現群眾騷動。
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1415—1424) 法國因國內矛盾加劇(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兩個封建主集團發生內訌;農民和市民舉行新的起義)而遭到削弱,英國乘機重開戰端。1415年,英軍在阿贊庫爾戰役中擊敗法軍,並在與其結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佔領法國北部,從而迫使法國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按照和約條款規定,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為法國攝政王,並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於1422年都先後猝然死去。由於爭奪王位斗爭(1422—1423)加劇,法國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處境十分困難。捐稅和賠款沉重地壓在英佔區居民身上。因此,對法國來說,爭奪王位的戰爭已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
百年戰爭的第四階段(1424—1453) 隨著人民群眾的參戰,游擊戰更加廣泛地展開(特別是在諾曼底)。游擊隊給法軍很大幫助:他們設置埋伏,捕捉征稅者,消滅敵小股部隊,迫使英軍在征服地的後方留下大批駐防軍。1428年10月,當英軍與勃艮第派攻下法軍佔領區以外的最後一座堅固要塞奧爾良時,法國的民族解放斗爭愈加高漲。領導這場斗爭的是貞德,在她的指揮下贏得了奧爾良戰役的勝利(1429.5)。1437年法軍攻下巴黎,1441年收復香檳,1450年奪回曼恩和諾曼底,1453年又收復吉耶訥。1453年10月19日,英軍在波爾多投降,戰爭至此結束。
點評:百年戰爭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給法國經濟造成了很大損失,但是,它卻促進了法國民族的覺醒。在趕走了英國人之後,統一法國的歷史性進步過程即告完成。在英國,百年戰爭暫時鞏固了封建貴族階級和騎士階層的統治地位,從而延緩了國家權力集中的進程。百年戰爭展示出英國的僱傭軍優越於法國的封建騎士武裝,從而迫使法國建立了常備僱傭軍。這支僱傭軍效忠於國王,在組織、軍紀和訓練方面均具有正規軍的特點。王權與要求消除封建割據的市民的聯盟,是僱傭軍的政治與財力基礎。戰爭表明,騎士重騎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別是那些能夠成功地與騎兵作戰的弓箭兵的作用則得到了提高。在戰爭中出現的火器雖然還抵不上弓和弩,但卻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種戰役當中去。戰爭性質的改變及其轉化為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使法國擺脫了侵略者的統治。
⑵ 世界上有什麼歷史戰爭故事
不知道你想知道的是那些,先從中國開始
新中國時期戰爭年表
1950年3月至5月 伊吾保衛戰
1950年5月至8月 萬山群島戰役
1950年9月至12月 川滇黔康邊剿匪
1950年9月至11月 黔東北剿匪
1950年10月至11月 湘西鄂邊剿匪
1950年10月至12月 湘西剿匪
1950年10月 昌都戰役
1950年11月至12月 梵凈山剿匪
1950年11月 斗逢沖戰斗
1950年12月至1951年2月 十萬大山剿匪
1950年12月至1951年2月 六萬大山剿匪
1951年1月上旬至2月底 瑤山剿匪
1951年4至5月 桂西剿匪
1951年6月至1966年9月 打擊逃緬國民黨軍竄擾的作戰
1952年至1971年 打擊入侵中國領空的美軍飛機作戰
1952年9月 崇明島九·二零空戰
1953年7月 東山島保衛戰
1954年5月 一江山島空戰
1954年11月至1955年2月 一江山島戰役
1958年7月至1961年12月 炮擊金門
1958年8月 平潭島八·一四空戰
1958年8月 漳州八·二五空戰
1958年10月 金門以南一零·三空戰
1958年10月 龍田一零·一零空戰
1959年3月至1961年底 西藏平叛
1959年5月 恩平五·二九空戰
1959年10月 北京一零·七防空戰
1962年10月至11月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1962年10月 克節朗達旺戰斗
1962年11月 西山口邦迪拉戰斗
1963年6月 贛中六·二零空戰
1963年11月 上饒防空戰
1964年3月至1966年底 打擊海狼艇戰斗
1964年11月 雷州半島一一·一五空戰
1965年1月 包頭一·一零防空戰斗
1965年3月 陵水三·三一空戰
1965年8月 八六海戰
1965年至1975年 抗美援越作戰
1965年9月 雷州半島九·二零空戰
1965年10月 隘店一零·五空戰
1965年11月 崇武以東海戰
1967年4月 板興四·二四空戰
1967年6月 陵水六·二六空戰
1967年8月 板興八·二一空戰
1968年2月 萬寧二·一四空戰
1969年3月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1969年至1973年 援老抗美防空作戰
1974年1月 西沙自衛反擊戰
1974年1月 西沙海戰
1974年1月 收復甘泉珊瑚金銀三島戰斗
1979年2月至3月 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
1979年2月 高平之戰
1979年2月 東溪穿插戰
1984年4月至5月 收復老山者陰山之戰
世界歷史著名戰爭
埃及與赫梯的戰爭(公元前十四世紀)
亞述帝國的征服(公元前十世紀至公元前七世紀)
希波戰爭(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
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
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
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
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
馬其頓戰爭(公元前215年~公元前168年)
斯巴達克斯起義(公元前73年~公元前71年)
羅馬內戰(公元前88年~公元前31年)
阿拉伯帝國的西擴(633年至718年)
阿拉伯帝國東擴和北擴(637年至751年)
諾曼征服(1066年)
十字軍東征(1096年~1291年)
源平合戰(1180年~1185年)
成吉思汗西征(1219年~1231年)
長子西征(1235年~1242年)
旭烈兀西征(1253年~1260年)
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1360年~1571年)
帖木爾的擴張(1380年~1405年)
胡斯戰爭(1419年~1434年)
義大利戰爭(1494年~1559年)
尼德蘭革命(1566年~1609年)
英西戰爭(1587年~1588年)
豐臣秀吉的侵朝戰爭(1592年~1598年)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2年~1649年)
英荷戰爭(1652~1674年)
波俄戰爭(1654年~1667年)
北方戰爭(1700年~1721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
西里西亞戰爭(1740年~1748年)
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2年)
俄土戰爭(1787年~1792年)
法國革命戰爭(1789年~1799年)
拿破崙戰爭(1799年~1815年)
拉美獨立戰爭(1810年~1826年)
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1812~1815年)
卡洛斯戰爭(1833年~1840年,1873年~1876年)
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
美墨戰爭(1846年~1848年)
義大利獨立戰爭(1848年~1870年)
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1856年)
美國內戰(1861年~1865年)
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
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
中曰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
美西戰爭(1898年)
布爾戰爭(1899年~1902年)
曰俄戰爭(1904年~1905年)
巴爾干戰爭(1912年~191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波俄戰爭(1920年)
蘇芬戰爭(1939年~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中國抗曰戰爭(1937年~1945年)
⑶ 關於著名的戰爭故事
歷史上著名的戰爭概況
--------------------------------------------------------------------------------
戰爭名稱
作戰時間
交戰國家
戰爭起因
作戰區域
戰爭性質
戰爭規模
戰爭結局
卡迭石之戰
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埃及與赫梯
爭奪對敘利亞的統治權
敘利亞卡迭石要塞
爭奪地區霸權
埃及軍隊2萬人,戰車2000輛;赫梯軍隊2萬人,戰車2500輛。
埃及軍隊未能奪取卡迭石要塞,被迫撤軍反埃。在此以後的16年中,兩國戰爭不斷,雙方都未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步兵與戰車協同,要塞守備戰與野戰結合,是這次會戰的主要特點。
商周牧野之戰
前1027年(一說前1057年)
中國商、周諸侯國
兼並統一國家
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部)
統一中國的戰爭
周武王參戰兵力:兵車300乘,甲士45000人,並聯合庸、蜀、羌、徽、盧、彭、濮等方國的部落的軍隊大舉討紂。商紂王參戰軍隊17萬人。
周武王大舉伐紂,由於商紂王統治腐敗,十幾萬大軍和奴隸紛紛起義,倒戈一擊,商軍當天「則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紂王自焚而死,殷朝滅亡。周武王乘勝兵分四齣,征伐商朝各地諸侯,包括表示臣服的共652國,結束了商王朝600年的統治,確立了周王對中國的統 治。此戰是中國古代車戰初期的一次著名戰 例。
亞述戰爭
前744—前605年
亞述帝國與烏拉爾圖國等20餘國
爭奪地區霸權
敘利亞、巴比倫、埃及、埃蘭、阿拉伯、米底等地區
爭霸與反爭霸的戰爭
亞述帝國先後對20餘國進行征服,被征服的各國聯合打擊亞述帝國。
亞述帝國於前743年戰烏拉爾圖和北敘利亞六國獲勝,俘敵72950人。前739年征服和將服了敘利亞等19國。前691年埃蘭聯合別國進軍亞述,未成功。前652年埃蘭和聯軍與亞述激戰三年而失敗。前612年加勒底和米底聯軍攻佔帝國首都,亞述國王自焚於宮中,亞述帝國滅亡。
希波戰爭
前492年—前449年
希臘與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軍事擴張
希臘、波斯
侵略戰爭
雙方參戰兵力35萬人,戰船1400多艘。
戰爭第一階段(前492—前479年)波斯軍三次遠征希臘,被希臘軍隊擊退。前490年,波斯軍隊5萬人,戰船近400艘,第二次遠征希臘,雙方進行了馬拉松會戰。希臘軍隊以萬余兵力應戰,殲敵6400人,創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範例之一。前480年波斯軍25萬人,戰船1000艘,第三次遠征希臘。希臘聯軍10萬人,戰船450艘應戰,大敗波斯軍,轉入反攻。戰爭第二階段(前479—449年)希臘轉入進攻,由防禦性的正義戰爭轉變為侵略戰爭,希臘大敗波斯軍。雅典從此成為愛琴海地區的霸主。
秦統一六國的戰爭
前230年—前221年
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諸侯國
為統一中國
齊、楚、燕、韓、趙、魏諸侯國
統一中國的戰爭
秦軍投入作戰的兵力最高時為60萬人。
前230—222年,秦乘燕、趙交戰之機,秦大舉攻趙,將韓、趙國滅亡。前226年乘勝一舉重創燕國;前225年滅亡魏國;前224—223年滅亡楚國;前222—221年滅亡齊國。秦國用十年時間,進行了統一六國的戰爭,獲最獲勝利,結束了500餘年的諸侯割據、各國紛爭的混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統一國家。
陳勝、吳廣起義戰爭
前209—前208年
農民起義軍與秦王朝軍隊
為推翻秦王朝的殘酷統治
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陳縣(今河南淮陽)、滎陽(今河南)、武關(今陝西)、咸陽、臨潼等地區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
農民起義軍數十萬人。
起義軍組織鬆散、缺乏作戰經驗,未建立根據地,過早集中主力與秦軍決戰,被秦軍各個擊破而失敗。但是這次農民起義戰爭,沉重地打擊了秦王朝的統治,為而後項羽、劉邦滅秦創造了條件。
項羽、劉邦滅秦戰爭
前208年—前206年
農民起義軍與秦王朝軍隊
為推翻秦王朝的殘酷統治
巨鹿(今河北平鄉)、碭縣(今河南夏邑)、城陽(今山東鄄城東南)、咸陽(今陝西)等地
農民起義戰爭
巨鹿之站,秦軍投入兵力40餘萬;劉邦軍到霸上時發展到十幾萬人。
巨鹿一戰殲秦軍主力20萬人,秦軍主力覆滅,為劉邦西進創造了條件。劉邦進至蘭田,大破秦軍。前206年10月,劉邦抵霸上(今西安東南)迫子嬰投降,劉邦入咸陽,滅亡秦朝。滅秦戰爭的勝利,完成了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使命,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農民起義軍推翻封建暴政的先例。但勝利後,劉邦又建立了封建王朝。
百年戰爭
1337年—1453年
英國與法國
英爭奪領地;法國為把英軍驅逐出境
法國
侵略與反侵略戰爭
戰爭第一階段英軍入侵,法軍連連敗北,喪失領土,1360年被迫簽定和約,割讓領土給英國。1369年,戰爭第二階段開始,法軍收復大部失地,至1396年締結20年停戰協定。1415年英軍在諾曼底登陸並攻佔巴黎。1420年法被迫簽定喪權辱國的條約。隨後法以游擊戰與正規戰相結合,於1436年收復巴黎,至1453年法取得最後勝利,收復了境內全部失地。
三十年戰爭
1618年—1648年
哈不斯堡王朝同盟(西班牙、奧地利等)和反哈不斯王朝同盟(法國、瑞典、丹麥、荷蘭、德意志等國)
爭奪歐洲的霸權
以德意志為主要戰場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會戰規模一般由雙方兵力3-8萬人進行作戰。此戰是第一次全歐國際性的戰爭。
戰爭經歷四個階段,先後進行20次較大的會戰。以反哈不斯堡集團的勝利結束了這場戰爭。歐洲霸權轉到法國之手。此戰首次運用線式戰術,炮兵成為獨立兵種,並廣泛運用於野戰。
七年戰爭
1756年—1763年
英國、普魯士同盟和少數德意志諸侯國為一方;法國、奧地利、俄國同盟和瑞典、薩克森、西班牙及多數德意志諸侯國為一方。
爭奪殖民地和地區霸權
戰場遍及歐洲、北美、印度和海上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1758年戰局中,反普同盟軍隊31.6萬人;普方軍隊14.5萬人。1759年反普軍隊35.2萬人,英普同盟軍隊22.2萬 人。
戰爭初期法國取勝,並戰勝了英國艦隊。1758年經過佔領加拿大、路易斯安娜一部分和法屬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1762年,俄國退出反普聯盟,將佔領的全部領土歸還普魯士並與普聯盟。此舉使普轉危為安,導致法奧俄同盟瓦 解。各國相繼停戰議和。此戰,英國獲益最大,從此成為海上霸主。
拿破崙戰爭
1792年—1815年
法國為一方;英國、奧地利、俄國、普魯士等國結成的七次反法聯盟為一方。
反法聯盟為鎮壓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法國為在歐洲建立政治經濟霸權
歐洲大陸為主、波及埃及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反法聯盟軍隊先後計用50萬、70萬人對法作戰;法軍60萬人。
第一次反法聯盟英普等七國聯軍入侵法國失敗;第二次反法聯盟解體;第三次反法聯盟破滅;第四次反法聯盟崩潰;第五次反法聯盟消失;第六次反法聯盟獲勝,拿破崙退位;第七次反法聯盟獲勝,拿破崙再次退位。1812年,拿破崙率60萬大軍入侵俄國,曾攻佔莫斯科,至12月底喪失軍隊50萬,以慘敗告終。拿破崙戰爭,從一連串的勝利走向最後失敗。拿破崙戰爭對於向歐洲擴展革命構想,促進舊封建制度的解體,產生了重大的作用,並為歐洲許多國家建立資本主義體系掃清了道路。
克里木戰爭 亦稱東方戰爭
1853年—1856年
俄國與英國、法國、土耳 其、撒丁四國聯盟
俄國爭奪黑海海峽並向巴爾干半島擴張;英、法向中進東擴張。
俄國爭奪黑海海峽並向巴爾干半島和多瑙河、高加索戰區,並波及到波羅的海、白海、勘察家半島。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盟方參戰兵力100萬,俄國參戰兵力70萬。
戰爭中各國損失兵力:俄軍為52.2萬餘人,士軍近40萬人,法軍9.9萬人,英軍2萬人。1856年3月,戰爭雙方簽定《巴黎和約》規定:交戰雙方各自交換佔領的地區;俄、土不能在黑海保留艦隊和海軍基地;俄國拆除黑海沿岸的要塞;放棄對奧斯曼帝國境內東正教臣民的「保護權」,承認多瑙河在國際監督下的通航自 由。俄國的失敗,喪失了在歐洲的優勢地位,加深了農奴制的危機,為60—70年代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准備了條件。
普法戰爭
1870年—1981年
法國與普魯士;義大利志願軍同法國人民抗擊普軍侵略
普魯士為統一德意志並佔領法國戰略資源區阿爾薩斯洛林;法國為住址德意志統一,保持在歐洲的霸權和戰量德意志領 土。
法國、普魯士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參戰兵力:普軍47萬人,法軍22萬人。
法國於1870年7月19日對普宣戰,因未准備好,於8月2日才發起進攻。普軍爭取了准備的時間,於8月4日轉入進攻,越過國境。9月1日,兩軍決戰,法軍大敗。9月2日,法皇拿破崙三世、麥克馬洪元帥及39名將軍率8.3萬士兵在色當向普軍投降。9月4日,法國爆發革命,成立法蘭西第三帝國。9月19日普軍保衛巴黎。巴黎工人階級奮起抗敵。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義成功,成立巴黎公社,後失敗。
日俄戰爭
1904年2月—1905年9月
日本與俄國
日本和俄國為爭奪中國東北和朝鮮,近而爭奪亞太地區霸權
中國遼寧省和渤海為主要戰場朝鮮、日本海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戰爭前夕,日軍20萬人,經動員增至37.5萬人,艦艇80餘艘,26萬噸。俄國常備軍113.5萬人,預備役350萬人,在遠東僅10萬人。遼沈之戰,日投入兵力13.5萬人,俄軍15.2萬人。奉天之戰日軍25萬人,俄軍30萬人。參戰總兵力日軍110萬人;俄軍120萬人。
日俄戰爭是帝國主義第一次規模較大的戰爭。戰爭以日本海軍突然襲擊俄國停泊於旅順口外的太平洋第1分艦隊開始。戰爭中,日軍傷亡。被俘21萬人,損失艦艇91艘,消耗戰費17.2億日元。俄軍傷亡被俘27萬人,損失艦艇98艘,消耗戰費20億盧布。日本戰勝俄國。美國出於自身利益,出面調解,1905年8月,日俄兩國在美國舉行會談,9月5日簽定《朴茨茅斯和約》。戰後,俄國退守中國東北北部,朝鮮和中國東北南部則成為日本的勢力范圍。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以德國、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等同盟國為一方;以俄國、法國、英國、意大 利、美國、日本、中國等協約國為一方。
帝國主義兩大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勢力范圍和霸 權。是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和經濟危機等矛盾加劇導致的戰爭
歐、亞、非三大洲和大西 洋、太平洋、地中海。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先後捲入戰爭的36個國家總人口5億,戰略展開地區407萬平方公里。參戰軍隊約7000萬人,其中同盟國軍隊2285萬人,協約國軍隊4218萬人。
戰爭由同盟國發動,歷時4年又3個月。1918年9月26日協約國發起總攻後,保加利亞、土耳其、奧匈、德國先後在4—46天內投降,協約國獲勝。戰爭中協約國軍隊損失2100萬人,其中死亡515萬人;同盟國軍隊損失1540萬人,其中死亡338萬人。交戰雙方消耗戰費1863億美元。戰爭中首次出現了經濟動員,1917年為戰爭服務的工人數,俄國占工人總數的76%,法國佔57%,義大利佔64%,美國佔31%,德國佔58%,戰爭引起革命,1917年 11月7日,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並宣布退出帝國主義大戰。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1924年—1927年
中國國民革命軍與北洋軍閥軍隊
為達到北洋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三個反革命集團。
中國南部、西部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吳佩孚總兵力20萬,孫傳芳總兵力20萬,張作霖總兵力30萬。北閥軍出師時8個軍10萬餘人。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從廣東出師北閥。1926年9月北閥軍在武漢,先後殲吳佩孚部隊10反餘人;10月佔南昌,12月占福州,至年底,先後佔領了湘、鄂、贛、閩、皖、浙等省的全部或大部,大跨了吳佩孚主力,殲孫傳芳軍隊10萬餘人。1927年初進軍江蘇,逼迫滬、寧、貴 州、四川、山西等地軍閥先後宣布歸順國民征服。革命風暴席捲半個中國,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蔣介石、汪精衛先後在上海、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使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
土地革命戰爭 第二次國內革命革命戰爭
1927年8月1日—1937年7月
中國工農紅軍與國民黨軍隊
為反帝、反封建、推倒三座大山在中的統治
中國南部、中部和西北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中央根據五次反「圍剿」敵我兵力分別為10∶4萬, 20∶3萬,30∶3萬,50∶7萬,100∶8萬。其他蘇區的反「圍剿」敵我兵力最大規模為30∶2萬。
南昌起義後,我黨領導了百餘次起義,至1934年創建了十幾個根據地,紅軍發展到30萬人,粉碎了敵人四次大規模的「圍剿」。由於王明推行「左」傾路線,排擠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未能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圍剿」,除陝北根據地外,各根據地的紅軍被迫進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對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完結了革命和紅軍紅軍長征勝利地到達了陝北會師,為中央在陝北建立大本營,領導抗日戰爭創造了條件。
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1945年9月2日
中國與日本
日本為變中國為日本的殖民地,為而後「南進」或「北進」建立戰略基地,與德意法西斯重新瓜分世界。
中國東北、西北、華北、華東、中南地區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戰爭初期日偽軍37萬人,國民黨軍206萬人,八路軍、新四軍4.6萬人。1945年戰略反攻前,日軍175萬人,國民黨軍250萬人,我軍93萬人,民兵220萬人。
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我軍先後對敵作戰12.5萬多次,消滅日軍52.7萬餘人,偽軍118.6萬餘人,創造了1.2億人口的根據地。抗日戰爭以日本投降,中國勝利而結束。但是,中國人民付出了重大代價,傷亡2258萬人,損失財產和戰爭消耗共計1000多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0年9月—1945年9月
以德、意、日法西斯集團為一方結成軸心國聯盟;以 中、蘇、美、英等為一方,結成反法西斯聯盟。先後參戰國61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世界經濟危機加劇了帝國主義的矛盾, 德、意、日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而導致了這次大戰的爆發。
歐洲、亞洲、非洲和四大洋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是世界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戰爭,61個參戰國,參戰軍隊1.1億人,參戰國人口17 億。戰場面積達2200萬平方公里,波及40個國家和四大 洋。
戰爭歷時6年,以德國閃擊波蘭開始,日本投降結束。戰爭中軍隊死亡人數1690萬(一說5133萬),軍隊受傷人數3500萬人,敵對雙方共消耗戰費11170億美元(一說15000億美元)。消耗彈葯,美為690萬噸。歐洲國家戰爭中損失財產總值2600億美元。在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了核武器。這次大戰的結果出現了一系列的社會主義國家。
解放戰爭
1946年6月—1950年10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
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援助下,國民黨企圖獨吞抗日戰爭勝利的果實,消滅我黨我軍
中國大陸與海南島等島嶼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戰爭初期國民黨軍430萬人,我軍120萬人,兵力對比3.5∶1。戰略決戰開始時,敵軍360萬人,我軍280萬人,敵我兵力對比 1.3∶1。最大規模的戰役遼沈、平津、渡江戰役,敵我參照兵力分別為:55∶100萬,70∶60萬,60∶100萬,45∶120萬。
國民黨企圖在3—6個月內消滅我軍。我黨領導全國軍民,奮起自衛,打倒國民黨政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戰爭在四年作戰中,共消滅國民黨軍隊807萬人,我軍發展到500萬人。解放了除台灣省以外的領土。
朝鮮戰爭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北朝鮮軍隊與南朝鮮軍隊以及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聯合國軍。先後參戰國家16個,另有5個國家派出了醫療隊。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
朝鮮為統一、解放祖國而進行的革命戰 爭。美國介入後,轉化為反侵略戰爭。
朝鮮南部和北部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敵對雙方總兵力最高峰時為300餘萬人,兵力對比為1∶1.4
中朝軍隊在戰爭中共殲滅敵人109萬人(其中美軍39萬人),將敵人打回到三八線,迫使美帝國主義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美消耗戰費540億美元,彈葯278.8萬噸。戰爭中,美軍進行了細菌戰。
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10月19日—1953年7月27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為保家衛國,抗美援朝而進行的戰 爭。
美帝國主義組織聯合國軍入侵朝鮮,越過三八線,企圖消滅北朝鮮,中國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朝鮮南部和北部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聯合軍,共16個國家的軍隊,約110多萬人,還有五個國家派出了醫療隊。戰爭最高峰時,敵對雙方總兵力300餘萬人。敵我兵力對比為1∶1.4
抗美援朝戰爭經歷了放和相持階段。中朝人民軍隊共殲敵109萬人(其中美軍39萬餘人),將敵人打回三八線,迫使美帝國主義簽定了停戰協定,贏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越南抗美戰爭
1961年—1973年1月
越南與美國。南朝鮮、澳大利亞、菲律 賓、紐西蘭、泰國也捲入了這場戰爭。中國政府除給越南武器、彈 葯、糧食、被服、巨款無償援助外,並先後派出防空、工程、鐵道、後勤部隊32萬人支持越南抗美戰爭。
美國支持吳庭艷集團鎮壓南方人民的反獨裁斗爭,陰謀變越南南方為美國的殖民地和軍事基地
越南南、北方,柬埔寨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1964年西貢軍隊35萬人,1965年侵越美軍18.5萬人,1年後增至54.3萬人,1966年美要求南朝鮮出兵4.9萬,泰國出兵1.3萬人,澳大利亞出兵8000人,菲律賓2000人,紐西蘭850人。1967年美偽軍達130萬人。最大規模的進攻,美偽軍65萬人。
越南人民抗美戰爭(1961—1973年),經歷11年1個月。1964年8月,美開始對北越轟炸。1970年美軍入侵柬埔寨,將戰爭擴大到整個印度支 那。在印支軍民的打擊下,美軍於1973年3月、4月間,南方人民發動西原等三大戰役,4月30日解放西貢,戰爭結束。美軍在戰爭中死亡6萬人,傷30餘萬人,損失飛機9000架,消耗彈葯1400萬噸,戰費2000億美元。
第四次中東戰爭 又稱十月戰爭
1973年10月6日—1973年10月24日
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沙烏地阿拉伯、蘇 丹、科威特、突尼西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與以色列
埃、敘為收復失地和擺脫 美、蘇造成的「不戰不和」局面,向以色列開戰
埃及、敘利 亞、以色列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阿聯參照戰兵力52.4萬人,以色列40萬人。以阿雙方兵器對比:坦克1700∶4100(輛)飛機600∶1520(架)裝甲車3000∶4320(輛)大炮570∶2055(門)防空導彈連10∶112(個)艦艇61∶147(艘)
10月6日14時,埃、敘集中優勢兵力對以色列實施了突然襲擊。在北線,當日突破以軍防線;西線也迅速突破巴列夫防線。以軍10日在北線轉入進攻;在西線,14日迫使埃軍撤回進攻出發陣地。24日雙方停火。戰爭雙方損失坦克約3000輛,裝甲車1250輛,飛機573架,艦艇12 艘。消耗戰費100億美元。死亡11370人。
馬島戰爭 馬爾維納斯群島之站
1982年4月2日—1982年6月14日(74天,其中實際戰斗日為36天)
阿根廷與英國
爭奪馬島主權
馬島及附近海域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參戰兵力:英艦艇118艘,飛機270架,地面部隊0.9萬人。阿方艦艇22艘,飛機370架,地面部隊1.3萬人。
4月2日,阿軍4000人在馬島登陸,島上英軍投降;3日阿軍佔領南喬治亞島。英迅速作出反應,3日成立戰時內閣,決定派出特別艦隊重占馬島,5日艦隊主力起航,12日對馬島實施海上封鎖,25日佔南喬治亞島,30日艦隊主力到達馬島海域,5月21日英軍在馬島登陸,6月14日,守島阿軍投降,英軍重占馬島。英損失艦艇18艘、飛機30餘架,傷亡、被俘1200餘人。阿損失艦船5艘,傷6艘,損失飛機100餘架,傷 亡、被俘1.37萬人,英消耗油料50萬噸,彈葯15000噸。
美軍襲擊利比亞 兩次
①1986年3月24日—1986年3月25日 ②1986年4月14日—1986年4月15日
美國與利比亞
美宣稱為「向全球的恐怖分子開戰」的依次懲罰性軍事行動
地中海與利比亞首都、班加亞、西迪比拉爾港
爭奪歐洲的霸權的戰爭
美3個航空母艦編隊和從英國起飛作戰飛機24架,加油機30架。利軍擁有飛機500架,艦艇50艘
第一次襲擊,美起飛艦載機,越過利全部的「死亡線」,誘利還擊後,美開始空襲。此戰利損失導彈艇7艘,防空導彈陣地的主要設備全部被摧毀。第二次空襲,由航母起飛飛機15架,由英國基地起飛作戰飛機24架,加油機30架,10小時往返10000公里,空中加油6次,空襲利總參謀部、總統住宅、機場、恐怖活動總部,訓練基地等目標,炸毀了飛機14架,炸死100多人(含總統女兒),炸傷600餘人。美機被擊落1架。
⑷ 幾個有趣的世界歷史戰爭小故事
義大利人的那些****
在二戰時,義大利是與德、日三國組成的法西斯同盟,號稱「軸心國」,德國對義大利的參戰是抱著一種矛盾的心態的,這種心態反映的就是德國軍事愛好者給予義大利的評語的一個笑話——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就相當於我軍增加10個師的力量;如果義大利與法西斯作對的話,就相當於我軍增加20個師的力量;但義大利要加入軸心國,我軍就必須耗費50個師的力量去保護他!!
看完下面關於義大利的介紹,你就會明白了……
關於「吃貨」
1.1943年盟軍攻到義大利家時,迎戰的是德軍…
2.才加入軸心國,軸心國就哭著向他們道歉。
3.最慘的應該是德國…還是在北非,隆美爾發現了一個關押義大利戰俘的英國戰俘營,就本著同志友愛來進行救援,結果,槍聲一響,義大利人就跟著英國人跑…
4 義大利一個整編師被287個美國人包圍了,德國出動了3輛坦克進行救援,戰勝了冒進的美國人。但在義大利童鞋完美的步坦配合下,美軍跑掉了274個人…
5.德國人對理想戰爭的定義是:用德國的武器,蘇聯出冬季裝備,英國出夏季裝備,美國負責伙食,法國提供娛樂,由芬蘭人掩護側翼,而當面的敵人的是義大利人。
6.沒發現義大利已經參戰的同盟國也不少。
7.義大利對德國最有貢獻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國之後——義大利的裝備被德國洗劫導致德國當年軍工生產達到頂峰。
⑸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戰爭世界歷史上有
埃及與赫梯的戰爭(公元前十四世紀)
亞述帝國的征服(公元前十世紀至公元前七世紀)
希波戰爭(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
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
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十字軍東征(1096年~1291年)
源平合戰(1180年~1185年)
成吉思汗西征(1219年~1231年)
長子西征(1235年~1242年)
旭烈兀西征(1253年~1260年)
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1360年~1571年)
帖木爾的擴張(1380年~1405年)
胡斯戰爭(1419年~1434年)
義大利戰爭(1494年~1559年)
尼德蘭革命(1566年~1609年)
英西戰爭(1587年~1588年)
豐臣秀吉的侵朝戰爭(1592年~1598年)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2年~1649年)
英荷戰爭(1652~1674年)
波俄戰爭(1654年~1667年)
北方戰爭(1700年~1721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
西里西亞戰爭(1740年~1748年)
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2年)
俄土戰爭(1787年~1792年)
法國革命戰爭(1789年~1799年)
拿破崙戰爭(1799年~1815年)
拉美獨立戰爭(1810年~1826年)
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1812~1815年)
卡洛斯戰爭(1833年~1840年,1873年~1876年)
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
美墨戰爭(1846年~1848年)
義大利獨立戰爭(1848年~1870年)
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1856年)
美國內戰(1861年~1865年)
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
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
中曰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
美西戰爭(1898年)
布爾戰爭(1899年~1902年)
曰俄戰爭(1904年~1905年)
巴爾干戰爭(1912年~191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波俄戰爭(1920年)
蘇芬戰爭(1939年~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中國抗曰戰爭(1937年~1945年)
來一些戰爭事件吧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面對強敵而不懼,揚水戰之長,巧施火攻,以弱勝強,創造了輝煌戰績,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曹操在統一北方之後,乘勢向江南進軍,一舉奪占荊州。在此關鍵時刻,本應集中力量,徹底追殲劉備,然後再圖東吳。而他卻驕傲輕敵,同時攻打兩個敵人,以致促成孫劉聯合抗曹,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江南是水網地區,利於水戰,而曹軍長期在北方征伐,不習水戰。曹操在進軍之前雖然訓練了一些水軍,但戰鬥力不強;在進軍中雖然又收降了荊州水軍,但軍心不穩。在這種情況下,要同以水軍立國的東吳進行水上較量,顯然是舍長就短,結果為孫劉所乘,遭到失敗。
官渡之戰 建安三年(198年),袁紹擊敗公孫瓚,佔有青、幽、冀、並四州之地。建安元年, 曹 操把漢獻帝挾持到許昌,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建安二 年(197年)春,袁術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稱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為 名,進討袁術並將其消滅。接著又消滅了呂布,利用張揚部內訌取得河內郡。從此曹操勢力西達關中,東到兗、豫、徐州,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漢以北大部地區,從而與袁紹形 成沿黃河下游南北對峙的局面。袁紹的兵力在當時遠遠勝過曹操,自然不甘屈居於曹操之下,他決心同曹操一決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紹發布討曹檄文,二月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同年十月,袁紹又派車運糧,並令淳於瓊率兵萬人護送,屯積在袁軍大營以北約20 公里的故市(河南延津縣內)、烏巢(今河南延津東南)。恰在這時,袁紹謀士許攸投降曹操,建議曹操輕兵奇襲烏巢,燒其輜重。曹操立即付諸實行,留曹洪、荀攸守營壘,親自率領步騎5000,冒用袁軍旗號,銜枚縛馬口,每人帶一束柴草,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圍攻放火。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又作出錯誤處置,只派一部兵力救援烏巢,用主力猛攻官渡曹軍營壘。哪知曹營堅固,攻打不下。當曹軍急攻烏巢淳於瓊營時,袁紹增援的部隊已經迫近。曹操勵士死戰,大破袁軍,殺淳於瓊,並燒毀其全部糧草。烏巢糧草被燒的消息傳到袁軍前線,袁軍軍心動搖,內部分裂。曹軍乘勢出擊,大敗袁軍。袁紹倉惶帶800騎退回河北,曹軍先後殲滅和坑殺袁軍7萬餘人,官渡之戰就這樣以曹勝袁敗而告結束。
太平天國運動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率眾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3月,太平軍轉戰到武宣東鄉,洪秀全正式稱「天王」;9月,太平軍攻佔永安州。在永安滯留期間,進行了休整補充和制度建設,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國政治制度的雛形。 1852年4月,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圍桂林,克全州,入湖南。在全州戰役中,馮雲山戰死。太平軍轉戰湖南途中,發布了《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等重要文告,闡明太平天國「掃除妖孽,廓清中華」宗旨,號召廣大群眾紛紛響應。湘江上的纖夫、船工;碼頭上的挑夫、搬運工;城鎮中的鐵匠、商販、木匠;以及郴州、桂陽山區的煤礦工人,參加起義,太平軍迅速壯大。1853年1月,太平軍攻克武漢三鎮,隊伍增至50萬,聲威大振。2月,太平軍水陸兼程,沿江東下,連克九江、安慶、蕪湖等重鎮。
鴉片戰爭
「閉關鎖國」後的滿清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貿中,中國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地位。 為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英國開始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獲取暴利。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任後,嚴行查繳鴉片2萬余箱,並於虎門海口悉數銷毀。打擊了英國走私販的囂張氣焰,同時影響到了英國的利益。為打開中國市場大門,英國政府以此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英國國會也通過對華戰爭的撥款案。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Anthony Blaxland Stransham)、駐華商務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t)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雖然這場戰爭只是鴉片戰爭的一部分,但有時也經常把它稱作鴉片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是斷斷續續進行,其間的一系列戰斗和軍事行動相互之間並無關聯。
戰爭前期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沉重打擊英國侵略者,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抵抗不住英國的侵略,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同時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5.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1]英國與法國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所以被英國人稱為「亞羅號戰爭」(The Arrow War)。又稱「英法聯軍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戰爭」(Second Anglo-Chinese War)。
因為這場戰爭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延續,所以也稱「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至今,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
6.火燒圓明園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於10月6日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法軍隊洗劫二天後,向城內開進。10月11日英軍派出1200餘名騎兵和一個步兵團,再次洗劫圓明園,英國全權代表詹姆士·布魯斯以清政府曾將巴夏禮等囚於圓明園為借口,將焚毀圓明園列入議和先決條件。10月18日,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火燒圓明園,這是人們說慣了的一個提法。其實,火燒圓明園的真正概念,不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京西皇家三山五園。焚毀的范圍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這三山五園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靜明園、靜宜園五園。
歷史上侵略軍火燒圓明園曾有兩次。第一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法聯軍到處燒殺搶掠、野蠻洗劫、焚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園內寺廟建築也大多被毀於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本意是將其夷為平地,但是由於圓明園園子的面積太大,景點分散,而且水域遼闊,一些偏僻之處和水中景點倖免於難。據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園內尚存有建築13處。如,圓明園的蓬島瑤台、藏舟塢,綺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
第二次火燒圓明園是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燒圓明園,使這里殘存的13處皇家宮殿建築又遭掠奪焚劫。
7.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指1900年(清光緒26年)在慈禧太後宣戰下,英、法、德、美、日、俄、意、奧(奧匈帝國)等國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鎮壓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而進入中國所引發的戰爭。八國聯軍的行動,直接造成義和團的消滅,以及京津一帶清軍的潰敗,迫使慈禧太後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最終清朝與包含派兵八國在內的11國簽訂《辛丑條約》,付出龐大的賠款,並喪失多項主權。華北大亂之際,東南各省督撫自行宣布中立,從此清中央政府權威低落,漢族權臣抬頭。戰爭也引起了列強在華勢力的變化,並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日俄兩國為爭奪中國東北及朝鮮利益而引發的日俄戰爭。
8.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7月--1918年11月)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時期過渡、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爆發的一場帝國主義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8月開始到1918年11月,歷時4年3個月,戰火席捲歐、亞、非三大洲,參戰國家地區達34個,受戰禍波及的人口達15億以上,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75.5%。雙方動員的兵力達889個師,共計7400多萬人,共有840多萬人陣亡,另有2100多萬人受傷。
9.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是繼一戰之後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仆從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少數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霸世界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球戰爭。
10.美菲戰爭
1899年2月4日,美國和菲律賓共和軍之間爆發戰斗,並迅速升級到1899年的馬尼拉戰役。
1899年6月2日,菲律賓第一共和國正式對美宣戰。這場戰爭在1902年7月4日正式結束。
然而,卡蒂普南組織的成員繼續與美軍戰斗。Macario Sacay將軍也在其中,他是一位資深的卡蒂普南成員並曾經擔任塔拉加共和國的總統。塔加拉共和國是在總統阿基諾被捕後,於1902年宣告成立的。其他的團體,包括摩洛族人和Pulahan信徒,始終保持敵對狀態直到他們在1913年6月15日於Bud Bagsak戰役中失敗。
對這場戰爭的反對啟發馬克·吐溫在1898年6月15日建立了「反帝國主義聯盟」。這場戰爭和美國的佔領改變了菲律賓的文化景觀,大約有34,000-1,000,000人員傷亡,作為國教的天主教會脫離了政府體制(國家政教分離),同時引進英語作為政府和一些企業的主要語言。1916年,美國給予菲律賓自主權並承諾最終成立自治政府,該承諾最終於1934年兌現。194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承認菲律賓獨立並通過了《馬尼拉條約》。
⑺ 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戰爭 越多越好
埃及與赫梯的戰爭(公元前十四世紀)
亞述帝國的征服(公元前十世紀至公元前七世紀)
希波戰爭(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
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
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4年)
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
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
第三次布匿戰爭(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6年)
馬其頓戰爭(公元前215年~公元前168年)
斯巴達克斯起義(公元前73年~公元前71年)
羅馬內戰(公元前88年~公元前31年)
阿拉伯帝國的西擴(633年至718年)
阿拉伯帝國東擴和北擴(637年至751年)
諾曼征服(1066年)
十字軍東征(1096年~1291年)
源平合戰(1180年~1185年)
成吉思汗西征(1219年~1231年)
長子西征(1235年~1242年)
旭烈兀西征(1253年~1260年)
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
奧斯曼土耳其的擴張(1360年~1571年)
帖木爾的擴張(1380年~1405年)
胡斯戰爭(1419年~1434年)
義大利戰爭(1494年~1559年)
尼德蘭革命(1566年~1609年)
英西戰爭(1587年~1588年)
豐臣秀吉的侵朝戰爭(1592年~1598年)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2年~1649年)
英荷戰爭(1652~1674年)
波俄戰爭(1654年~1667年)
北方戰爭(1700年~1721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1714年)
西里西亞戰爭(1740年~1748年)
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
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2年)
俄土戰爭(1787年~1792年)
法國革命戰爭(1789年~1799年)
拿破崙戰爭(1799年~1815年)
(滑鐵盧戰役)
拉美獨立戰爭(1810年~1826年)
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1812~1815年)
卡洛斯戰爭(1833年~1840年,1873年~1876年)
鴉片戰爭(1840年~1842年)
美墨戰爭(1846年~1848年)
義大利獨立戰爭(1848年~1870年)
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1856年)
美國內戰(1861年~1865年)
普法戰爭(1870年~1871年)
俄土戰爭(1877年~1878年)
中曰甲午戰爭(1894年~1895年)
美西戰爭(1898年)
布爾戰爭(1899年~1902年)
曰俄戰爭(1904年~1905年)
巴爾干戰爭(1912年~191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
波俄戰爭(1920年)
蘇芬戰爭(1939年~1940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
中國抗曰戰爭(1937年~1945年)
⑻ 世界著名的戰爭故事
中文名稱: 希波戰爭
外文名稱: Greco-Persian Wars
發生時間: 公元前492~前449年
發生地點: 布拉底 溫泉關 薩拉米斯 馬拉松
主題關鍵詞: 「提洛同盟」 《卡利亞斯和約》 以少勝多 以弱勝強 保薩尼阿斯 More ...
分類: 外國古代戰爭
洲: 亞洲 歐洲
國家: 希臘 波斯帝國
相關信息
下層事件: 薩拉米斯海戰 馬拉松會戰
相關人物: 地米斯托克利 大流士一世
事件介紹
事件內容
內容文件
內容文件
希波戰爭
公元前492~前449年,希臘諸城邦聯合反抗波斯帝國侵略的戰爭。 前6世紀中葉,波斯帝國侵佔小亞細亞西部希臘城邦。前513年,波斯佔領黑海海峽和色雷斯一帶,直接威脅希臘半島諸城邦的安全和海外貿易。前500年,遭受波斯壓迫的小亞細亞西部希臘城邦以米利都為中心爆發反波斯起義。雅典和埃雷特里亞城邦派25艘戰船支援。起義軍一度攻入小亞細亞的波斯總督府所在地薩迪斯,當地希臘城邦乘機紛紛脫離波斯的統治。前494年,起義被波斯軍鎮壓。早有西侵野心的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以雅典和埃雷特里亞曾援助米利都起義為借口,出兵遠征希臘本土,希波戰爭爆發。戰爭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波斯軍遠征連遭失敗(前492~前479)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馬多尼烏斯率陸海軍渡過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沿色雷斯海岸西進。海軍到達阿索斯角時遇到大風暴,300多艘戰船撞毀,2萬餘人失蹤,幾乎全軍覆沒;陸軍也遭到色雷斯人的襲擊,出師不利,退回小亞細亞。次年,波斯向許多希臘城邦派出使者,索要「土和水」,要求各城邦降服。斯巴達和雅典處死了波斯使者。 前490年,波斯對希臘發動第二次遠征。老將達提斯和阿塔非尼斯率軍約2萬餘人橫渡愛琴海,攻佔並破壞埃雷特里亞城,繼而南進,在距雅典城東北約40公里的馬拉松平原登陸。雅典全城緊急動員,組成約1萬人的隊伍開赴馬拉松迎敵,並派人向斯巴達等城邦求援。斯巴達決定派兵援助,但提出必須月圓時才能出兵。僅布拉底派來援軍1000人。9月12日,雙方展開馬拉松之戰。雅典軍在米太亞得指揮下,利用有利地形,採取靈活戰術,一舉擊敗波斯軍,取得以少勝多的光輝戰績,鼓舞了希臘人反侵略斗爭的必勝信心。此後,雙方積極擴軍備戰。前486年大流士一世死,其子薛西斯一世即位,鎮壓埃及起義後繼續准備出征希臘,下令在聖山半島底部開挖運河,在赫勒斯滂海峽架設浮橋,在色雷斯屯積糧草,並從被征服地區徵集大批兵員。希臘方面,雅典公民大會根據地米斯托克利的提議,決定建造100多艘三層槳戰船,把比雷埃夫斯港擴建成堅固的軍港。前481年,以斯巴達和雅典為首的30多個城邦在科林斯集會,成立軍事同盟,推舉擁有強大陸軍的斯巴達為盟主,組建希臘聯軍,准備抗擊波斯再次入侵。 前480年,薛西斯一世率軍約10餘萬人、戰船1000餘艘,渡過赫勒斯滂海峽,分水陸兩路沿色雷斯西進,迅速佔領北希臘,旋南進至溫泉關(德摩比利)。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領先期到達的希臘聯軍約7000人扼守地勢險要的溫泉關。斯巴達人歐利比阿德斯指揮希臘海軍控制阿爾泰米西翁角。8月中旬,波斯軍向溫泉關發起進攻,希臘守軍頑強抵抗兩天,波斯軍屢攻不克,損失慘重。第三大,當地一希臘人把波斯軍引到希臘守軍側後。列奧尼達在腹背受敵情況下,命令聯軍撤退以保存實力,自己率領約300名斯巴達勇士頑強抵抗,直至全部陣亡。波斯軍長驅直入,佔領中希臘,撲向雅典城。此前,雅典已將成年男子編入軍隊,將其他居民南撤到特里津城、薩拉米斯島等地;地米斯托克利說服歐利比阿德斯把希臘艦隊撤到薩拉米斯灣,准備決戰。波斯陸軍進占雅典城後,其海軍繞過蘇尼翁角,進入狹窄的薩拉米斯灣。9月下旬在薩拉米斯海戰中,波斯海軍大敗,退回小亞細亞。波斯陸軍在馬多尼烏斯率領下向北退卻。前479年8月中旬,波斯陸軍南下,與希臘聯軍在布拉底決戰。斯巴達統帥保薩尼阿斯率軍約4萬人重創波斯陸軍,殺死馬多尼烏斯,粉碎波斯第三次遠征。與此同時,希臘海軍在米卡利角給波斯海軍以重創。 第二階段,希臘人反攻節節勝利(前478~前449)波斯軍第三次遠征失敗後,以雅典為首的希臘聯軍逐漸轉入反攻,並乘機擴張海上勢力,企圖建立雅典在愛琴海的霸權。前478年,雅典艦隊佔領赫勒斯滂,打開通向黑海的通路。同年,雅典聯合愛琴海沿岸各城邦組成提洛同盟。前476年,希臘聯軍在西門指揮下,攻佔色雷斯沿海地區、愛琴海許多島嶼和拜占庭。前468年在歐里墨東河口會戰中,西門指揮希臘海軍大敗波斯艦隊。前449年,希臘海軍在塞普勒斯以東海域重創波斯軍。同年,雙方媾和。雅典全權代表卡利阿斯到波斯首都蘇薩談判,簽訂《卡利阿斯和約》。和約規定,波斯放棄對愛琴海、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控制,承認小亞細亞希臘諸城邦獨立。希波戰爭到此結束,雅典成為愛琴海地區霸主。 戰爭中,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的希臘城邦,為保衛國家的自由和獨立暫時捐棄前嫌,團結對敵;希臘將領正確指揮,靈活運用戰略戰術,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在馬拉松和薩拉米斯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波斯軍隊對外進行侵略戰爭,雖然兵力占優勢,但多為被征服民族強征的士兵,士氣低落,且勞師遠征,補給困難,最終招致失敗。
中文名稱: 亞歷山大東侵
外文名稱: Alexander』s Conquests
發生時間: 公元前334~前324年
發生地點: 中亞 印度 波斯帝國
事件介紹
事件內容
內容文件
內容文件
無
公元前334~前324年馬其頓王國聯合希臘諸城邦對波斯帝國的戰爭。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在喀羅尼亞(今譯海羅尼亞)之戰(公元前338)中征服希臘,並在科林斯大會上被推舉為聯軍統帥,議決共同征討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亞歷山大三世即位,他在鞏固盟主地位後,迅即准備東侵。公元前335年秋,亞歷山大三世以馬其頓常備軍為基礎,並從各盟邦徵集步騎兵、弓箭手、標槍手等兵員,組成一支步兵3萬、騎兵5000的遠征軍,愛琴海上還有艦船約160艘。同年底,他授權將軍安提帕特攝政,親率遠征軍從都城派拉出發,公元前334年初渡過赫勒斯滂海峽,戰爭爆發。
波斯帝國是個沒落的軍事奴隸制國家。到大流士三世時內政腐敗,各行省不斷反抗,國勢日衰。波斯雖在小亞細亞部署騎兵2萬,雇傭兵萬余,並有艦船400多艘游弋於希臘、波斯之間的海域,但在馬其頓精銳的步兵、騎兵進攻面前卻處於守勢。
格拉尼庫斯之戰聯軍渡過海峽後,在馬爾馬拉海南岸格拉尼庫斯河遭波斯軍阻擊。波斯軍以騎兵為第一線,沿東岸部署,步兵為第二線,居高臨下,憑岸固守。聯軍沿西岸展開,步兵居中,兩翼為騎兵,亞歷山大指揮右路,以中部先頭騎兵一部佯動,迂迴波斯軍左翼。當面波斯騎兵隨之向南移動,企圖阻止聯軍渡河。波斯軍隊形出現間隙,聯軍乘機過河,楔入敵陣,利用長矛優勢猛烈突擊,直搗中營。雙方騎兵亦展開激戰,波斯守軍陣勢大亂,傷亡甚眾,騎兵千餘被殲,步兵2000餘人被俘,雇傭兵主將門農率殘部逃遁。聯軍僅死百餘,首戰告捷。聯軍乘勝沿小亞細亞南下,亞歷山大三世以「解放者」自命,先後佔領呂底亞、卡里亞、呂基亞等地,然後北上安哥拉(今譯安卡拉),尋殲波斯軍主力,未果。為解除後顧之憂,切斷波斯軍的陸海聯系,聯軍經卡帕多細亞高原進入西里西亞東部的伊蘇斯(今土耳其傑漢附近),准備繼續南下逐個奪取波斯海軍基地。
伊蘇斯之戰 公元前333年10月,大流士三世親率大軍10餘萬隱蔽集結在索契(今伊斯肯德侖東北)附近。聯軍開過伊蘇斯平原後,波斯軍推進至海濱,在皮納魯斯河北岸佔領陣地,欲斷聯軍後路。亞歷山大三世聞訊即刻回師,邊行進邊展開,搶占右側高地;主力騎兵涉水過河,猛烈沖擊波斯軍左翼步兵方陣,直逼大流士三世主營。波斯軍左翼動搖,大流士三世倉皇東逃。聯軍乘勢沖殺,波斯軍大敗,損失步兵、騎兵約10萬人。大流士三世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被俘,全部輜重丟失。聯軍死450人,傷4500人。此役後,聯軍取得戰爭主動權,打開通往敘利亞、腓尼基的門戶。大流士三世逃過幼發拉底河,收拾殘部,同時派出使者請求割讓幼發拉底河以西之地議和,亞歷山大三世傲慢地予以拒絕,其目的在於征服整個波斯帝國。
圍攻提爾、加沙 公元前332年初,聯軍到達濱海要塞城市提爾(一譯推羅,今黎巴嫩之蘇爾,該城的主要部分在岸邊一個小島上),遭到堅決抵抗。聯軍無法直接從陸上攻城,遂修築一長堤與小島連接,但仍久攻不克。亞歷山大三世徵集一批船隻,加上投降的波斯海軍艦船,從海上加強圍困,經陸海夾攻於7月間攻陷提爾。8000多提爾人戰死,3萬多人被賣為奴。聯軍死約400人。接著,亞歷山大三世又圍攻加沙達2個月之久,始下,城內男子多戰死。至此,聯軍完全切斷了波斯人的陸海聯系,奪取了地中海東部的制海權。繼而亞歷山大三世和平進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為「阿蒙神之子」(國王)。聯軍在尼羅河口興建亞歷山大城,作為他繼續東征的後方基地。
高加米拉之戰 又稱阿貝拉之戰。聯軍經休整補充,於公元前331年春由埃及出發,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進,尋波斯軍主力決戰。9月渡過底格里斯河,10月初在布摩多斯河(今大扎卜河)畔高加米拉村以西與波斯軍主力對陣。大流士三世在該地集結的軍隊來自24個部族,號稱百萬,並有刀輪戰車200輛,戰象15頭。聯軍僅有步兵4萬,騎兵7000人,成縱深梯次配置,展開正面不到敵陣正面的一半。波斯軍依仗兵力優勢,先以左翼騎兵實施大迂迴,卷擊聯軍右翼,接著出動戰車和中路騎兵迎擊聯軍步兵方陣和先頭騎兵的正面突擊,一部楔入聯軍隊形,步兵方陣在後跟進。與此同時,波斯軍右翼全線出擊。聯軍緊縮隊形,避敵銳勢,以一線騎兵與敵交鋒,標槍兵以齊射殺傷敵戰車馭手和馬匹,並以部分兵力襲擊迂迴之敵的側後,縱深部隊阻擊迂迴和楔入之敵。雙方進行了激烈的騎兵戰和肉搏戰。聯軍騎兵主力縱隊利用缺口神速楔入敵陣,直逼大流士三世大營。大流士三世遁逃,其左翼動搖。聯軍追殺一陣後返回,配合步兵方陣和左翼部隊夾擊波斯軍右翼。波斯軍潰散。聯軍追殺至阿貝拉(高加米拉東南約25英里)。波斯軍損失數十萬人,其殘部逃往米底山區,從此一蹶不振。聯軍乘勝南下奪取巴比倫,佔領波斯都城蘇薩和波斯波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摧毀了大流士三世政權,掠奪大量金銀和其他戰利品。公元前330年夏,亞歷山大三世引兵北上追擊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三世被其部將謀殺,古波斯帝國及阿契美尼德王朝遂亡。
轉戰中亞和進軍印度 亞歷山大三世率兵由裏海以南地區繼續東進,經帕提亞(安息)、阿里亞、德蘭吉亞那,北上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到達巴克特里亞(大夏)和粟特。沿途不斷遭到土著部落的襲擊。亞歷山大三世在中亞細亞征戰近3年,殘酷鎮壓粟特人的武裝反抗。公元前327年春末,遠征軍離開巴克特里亞,分兵沿考芬河(今喀布爾河)經開伯爾山口向印度河進軍,沿途攻城奪寨,到達印度河上游與五河地區(旁遮普)。
希達斯佩斯河之戰及班師 公元前326年4月,聯軍由布塞法拉城抵達希達斯佩斯河(今傑赫勒姆河),同波魯斯王國軍隊隔岸對峙,並進行渡河作戰。此役波魯斯損失步兵近2萬,騎兵約3000,戰車全部被毀,波魯斯國王率部投降。聯軍步兵、騎兵損失數百人。聯軍繼續東征,最終進至希達斯佩斯河畔。鑒於官兵厭戰,加上當地氣候炎熱、疾病流行,亞歷山大三世被迫決定撤退。經休整,除留守一支隊伍外,其餘分陸、海兩路向西撤退。將軍奈阿爾科斯率海軍從印度河口西航,亞歷山大三世率陸軍途經格德羅西亞大沙漠西撤。公元前324年,陸軍回到波斯波利斯和蘇薩,艦隊在底格里斯河口靠岸;隨後返抵巴比倫,東侵即告結束。
亞歷山大三世東侵是一次掠奪性遠征。行程逾萬里,歷時整十載,滅亡了波斯帝國。在西起巴爾干半島、尼羅河,東至印度河這一廣袤地域,建成幅員空前的亞歷山大帝國。由於缺乏鞏固的基礎,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三世病逝後,帝國迅即瓦解,但它對古代歷史和東西方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亞歷山大三世是古代著名的戰略家,他孤軍深入,以進攻為主連續戰斗,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搶渡江河、圍城攻堅,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戰,多次以速決戰制勝優勢之敵。在諸兵種特別是騎兵的運用,陸海軍協同作戰、進軍路線選定、戰斗隊形編成、作戰指揮和後勤保障等方面,為古代軍事學術史寫下了新的一章。
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 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 拉丁語: 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962年至1806年,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帝國。早期為統一的國家,中世紀後演變為一些承認皇帝最高權威的公國、侯國、伯國、宗教貴族領地和自由市的政治聯合體。其歷史可追溯至羅馬帝國。
從羅馬帝國到法蘭克王國
參看羅馬帝國
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49年,軍事將領凱撒奪取了政權。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期。
公元前1世紀,就有凱爾特人在萊茵河流域西部居住,他們也被古羅馬人稱為高盧人,居住的地方在今法國、比利時、義大利一帶,被稱為高盧。公元前58年到公元前51年,克拉蘇之後、羅馬帝國後來的國家元首愷撒率軍征服高盧,使之成為帝國新的一部分。公元3世紀後,帝國勢力開始衰退。
而在公元前5世紀,在北海和波羅的海周圍的北歐地區,也居住著另外一些部落,他們被古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後來,大部分日耳曼人定居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間的廣闊地區,這一地區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
公元395年,內外交困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土崩瓦解,其皇帝被日耳曼人廢掉。然而羅馬人在巴黎地區地統治一直持續到公元486年,那一年日耳曼人法蘭克族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克洛維徹底打敗了羅馬人,建立了法國的前身法蘭西亞(Francia)。其後法蘭克王國不斷發展壯大,到公元800年王國在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的統治之下達到鼎盛,統一了今法國、德國、低地國家、瑞士、北義大利、奧地利西部、西班牙東北角的領土,史稱查理曼帝國。
[編輯] 凡爾登條約與三分帝國
參看查理曼帝國
公元840年,查理大帝去世,他的帝國也隨之分崩離析。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三個孫子訂立凡爾登條約,分全國為三部分。其中查理大帝的長孫洛塔爾(795年—855年)承襲皇帝稱號,並領有自萊茵河下游以南、經羅納河流域,至義大利中部地區的疆域,稱為中法蘭克王國。而他的弟弟路易(804年—876年),被稱為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萊茵河以東地區,稱為東法蘭克王國。另一個弟弟禿頭查理則領有除此之外的西部地區,稱為西法蘭克王國。這些基本上是後來義大利、德國和法國三國的雛形。
基本上在差不多時候的9世紀早期,於5世紀從歐洲大陸進入不列顛的日耳曼人盎格魯、薩克遜等部落的後裔也在不列顛島上形成統一的英吉利王國。
[編輯] 薩克森王朝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建立
公元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稱帝(962年~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
公元1157年,這一帝國得到了「神聖帝國」的稱號,公元1254年,帝國第一次開始使用頭銜「神聖羅馬帝國」,此後作為官方名稱沿用直至1806年。
[編輯]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參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列表
哈布斯堡王朝時的帝國徽章自奧托一世(奧托王朝第一任皇帝)由教宗加冕以來,每一位德意志國王都希望獲得皇帝名號。在薩克森與法蘭克尼亞兩朝,皇帝擁有實際的權力,並時常因主教敘任權問題與教皇發生沖突。然而隨著德意志各諸侯離心傾向的加劇,皇帝的地位不斷下降。盧森堡王朝的查理四世頒布黃金詔書以後,皇帝實際由選侯選舉產生,形同虛設。十六世紀時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試圖重振皇權的努力,也因歐洲各國的聯合反對而作罷。
[編輯] 與拜占廷帝國的關系
[編輯] 法國大革命與帝國覆亡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妹妹,法國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公平、自由、熱誠」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准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他卻在這時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這個聯盟在1797年,因聯軍被拿破崙所率領的法國義大利方面軍打敗,被迫議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歐洲列強趁法軍猛將拿破崙的軍隊被困埃及的契機,再次發起反法戰爭。這次帝國聯同英國、土耳其、俄羅斯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崙隻身返國,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法國軍政大權,成為法國第一執政。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義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打敗聯軍,帝國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崙在政變結束後三周發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經結束」,令歐洲列強稍微安心,再加上他們的實力受損,因而暫時放棄反法的行動。但拿破崙的野心令歐洲在幾年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崙稱帝。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見到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國諸城邦的分化,擔心法國再次擴張,與神聖羅馬帝國抗衡。因此,他決定糾合英國,俄國,瑞典和那不勒斯,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國在俄軍支援下入侵法帝國盟國巴伐利亞。而那不勒斯則和帝國軍一道,進攻拿破崙在義大利的盟國。不過拿破崙迅速做出反應,自本土揮軍渡過萊茵河。12月2日,法、俄、神聖羅馬三國皇軍,在奧斯特利茨 (Austerlitz)打了一場「三皇會戰」。拿破崙最後不但守住巴伐利亞,更攻入哈布斯堡領地摩拉維亞,更將帝國軍趕出義大利,並在普魯士境內打敗俄援軍。
12月16日,法國和帝國最終簽訂《普勒斯堡和約》。和約簽訂後,拿破崙決定成立以自己為護國公的萊茵邦聯,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區的盟友。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崙的威逼利誘下,16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員邦簽訂了《萊茵邦聯條約(Rheinbundakte)》,脫離帝國,加入邦聯。此舉嚴重削弱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的領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為不快。拿破崙為了吸引更多國家加入邦聯,決定親手終結神聖羅馬帝國。因此他對奧皇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德意志國王的稱號。最後弗朗茨二世於1806年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神聖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編輯] 歷史學家的兩種說法
有人認為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的加冕標志著神聖羅馬帝國的開端,然而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那時的帝國應該叫做法蘭克帝國。
1337—1453年,英法兩國間先為王位繼承問題展開爭權奪利,爾後演變為英國對法國的入侵,法國則被迫進行反入侵,從而進行長達百年的戰爭。
戰爭的主要原因是,法國力圖把英國人從法國西南部(基思省)驅逐出去,從而消除英在法境內的最後一個堡壘,而英國則力圖鞏固它在基恩的地位,奪回早先失去的諾曼底、曼恩、昂茹和法國的其它一些地區。英法兩國對佛蘭德的爭奪,加深了它們之間的矛盾。佛蘭德形式上是處於法國國王的統治之下,但實際上卻是獨立的,並且與英國有密切的貿易關系(英國的羊毛是佛蘭德毛紡織業的主要原料)。戰爭的導火線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覬覦法國王位。德國封建主和佛蘭德站在英國一方,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英軍主要由雇傭兵組成,由國王指揮,其主體是步兵(弓箭兵)和僱傭騎士部隊。法軍主要由封建騎士武裝(見騎士軍)組成。
百年戰爭的第一階段(1337—1360) 英法雙方爭奪佛蘭德和基思。在斯呂斯海戰(1340)中,英軍重創法軍,奪得制海權。經過1346年8月的克雷西會戰,英軍又取得了陸上優勢,並在長達11個月的圍攻之後佔領了海岸要塞加來港(1347)。此後,兩國休戰將近十年(1347—1355)。接著英國又發動進攻,佔領了法國的西南部(基思和加斯科涅)。在普瓦捷戰役(1356)中法軍再次被擊敗。英國人的橫征暴斂和遍及全法國的經濟崩潰,導致了法國人民的起義——艾蒂安·馬塞爾領導的巴黎起義(1357—1358)和扎克雷起義(1358)。法國被迫於1360年在布雷蒂尼簽訂條件極為苛刻的和約——從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的領土割讓給英國。
百年戰爭的第二階段(1369—1380) 為了奪回英佔領區,法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在位)改編了軍隊,整頓了稅制。他用僱傭步兵取代部分騎士武裝,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新的艦隊。B.迪蓋克蘭這位有才略的軍事長官被任命為軍隊總司令,並擁有很大的權力。法軍採用突襲和游擊戰術,到七十年代末已逐步迫使英軍退到沿海一帶。法軍對炮兵的使用有利於軍事行動獲得成功。英國為了保住在法國的幾個沿海港埠(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來)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分地區,並鑒於國內形勢惡化,遂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當時,法國國內也開始出現群眾騷動。
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1415—1424) 法國因國內矛盾加劇(勃艮第派和阿曼雅克派兩個封建主集團發生內訌;農民和市民舉行新的起義)而遭到削弱,英國乘機重開戰端。1415年,英軍在阿贊庫爾戰役中擊敗法軍,並在與其結盟的勃艮第公爵的援助下佔領法國北部,從而迫使法國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喪權辱國的和約。按照和約條款規定,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為法國攝政王,並有權在法王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於1422年都先後猝然死去。由於爭奪王位斗爭(1422—1423)加劇,法國遭到侵略者的洗劫和瓜分,處境十分困難。捐稅和賠款沉重地壓在英佔區居民身上。因此,對法國來說,爭奪王位的戰爭已轉變為民族解放戰爭。
百年戰爭的第四階段(1424—1453) 隨著人民群眾的參戰,游擊戰更加廣泛地展開(特別是在諾曼底)。游擊隊給法軍很大幫助:他們設置埋伏,捕捉征稅者,消滅敵小股部隊,迫使英軍在征服地的後方留下大批駐防軍。1428年10月,當英軍與勃艮第派攻下法軍佔領區以外的最後一座堅固要塞奧爾良時,法國的民族解放斗爭愈加高漲。領導這場斗爭的是貞德,在她的指揮下贏得了奧爾良戰役的勝利(1429.5)。1437年法軍攻下巴黎,1441年收復香檳,1450年奪回曼恩和諾曼底,1453年又收復吉耶訥。1453年10月19日,英軍在波爾多投降,戰爭至此結束。
點評:百年戰爭給法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給法國經濟造成了很大損失,但是,它卻促進了法國民族的覺醒。在趕走了英國人之後,統一法國的歷史性進步過程即告完成。在英國,百年戰爭暫時鞏固了封建貴族階級和騎士階層的統治地位,從而延緩了國家權力集中的進程。百年戰爭展示出英國的僱傭軍優越於法國的封建騎士武裝,從而迫使法國建立了常備僱傭軍。這支僱傭軍效忠於國王,在組織、軍紀和訓練方面均具有正規軍的特點。王權與要求消除封建割據的市民的聯盟,是僱傭軍的政治與財力基礎。戰爭表明,騎士重騎兵已失去了以往的作用,而步兵的作用,特別是那些能夠成功地與騎兵作戰的弓箭兵的作用則得到了提高。在戰爭中出現的火器雖然還抵不上弓和弩,但卻被越來越廣泛地運用到各種戰役當中去。戰爭性質的改變及其轉化為人民解放戰爭的過程,使法國擺脫了侵略者的統治。
⑼ 關於世界上有名的戰爭小故事
滑鐵盧戰役 盧溝橋事變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入侵中華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左宗棠收復新疆 九一八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