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是貴族松桃縣的、隴西堂李氏家譜的先原起世策,萬代詩書香是那一支
湖南麻壠中塘:興奉鋃仁大,禮文子茂長;仙源啟世澤,萬代詩書香;忠志成名繼,富貴永發芳;道義傳祖賢,正良恆榮昌;俊勇建碩功,堪為邦家安;孝廉德善厚,博學耀卓章。
歷史上的「辰州府」地處湖南省中部偏西,明朝的辰州府,隸屬湖廣布政使司所轄,清朝時期的辰州府轄管沅陵、瀘溪、辰溪、漵浦4縣,1913年民國廢辰州府。在這里有支李姓族人,其老祖是李淵第23代李思成的後裔,是明朝奉旨鎮守辰州地域,從江西瑞州府高安縣老鴉堤遷移來的,先是安營紮寨,鎮守邊陲,後到安家落業,繁衍後代。後因戰亂和朝庭的移民政策頒布,迫使其子孫外遷他鄉,支脈之廣,如今,外遷李姓把辰州視為老家,將辰州方言稱之為「辰州話」,將此李姓稱之為「辰州李氏」。 所以,就辰州地域而言,在本地早就流傳著:「『三塘』本是一家」的說法。這「三塘」為:瀘溪的麻壠中塘、得堡後塘、辰溪的社塘。
Ⅱ 邊城的故事梗概
《邊城》故事梗概:
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主人公翠翠和她爺爺老船夫,在端午節去看龍舟賽,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儺送,儺送在翠翠的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哥哥天保也喜歡上了翠翠,並提前托媒人提了親。
兄弟倆沒有按照當地風俗以決斗論勝負,而是採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達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儺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心灰意冷,斷然駕船遠行做生意。
碧溪邊只聽過一夜儺送的歌聲,後來,歌卻再沒有響起來。原來唱歌人是儺送,老大講出實情後便去做生意。幾天後 老船夫聽說老大坐水船出事去世了,不久後爺爺也去世了,翠翠一個人以渡船為生,等待著儺送的歸來。
(2)松桃三陽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故事中邊城的真實地點:
邊城茶峒即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邊城鎮,原名茶峒, 地處湘黔渝三省交界處,「一腳踏三省」。文學大師沈從文的著名中篇小說《邊城》把茶峒優美的風景、善良的風俗和淳樸的人情等融為一體,勾畫出田園牧歌般的邊城風貌,引得國內外無數文人騷客前來觀光采風,從而帶動了當地旅遊業。
2005年茶峒正式更名為邊城鎮 。為與國內其它以邊城為名的地方相區別,媒體常以邊城茶峒指稱該地 。這里西與重慶秀山縣接壤,南與貴州松桃縣接壤,界以一河相隔,以土家族、苗族、漢族人口居多,具有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
參考資料:邊城—網路 邊城茶峒—網路
Ⅲ 松桃苗王城的苗王城的簡介
苗王城位於貴州省松桃苗族治自縣正大鄉境內,距銅仁鳳凰機場9公里,距全區首府銅仁市的火車站32公里,距鳳凰古城39公里 ,境內有迓大二級公路,以及正在修建的杭州---雲南瑞麗的高速公路,松桃境內段,交通十分方便。
苗王城已有600多年歷史,始建於明洪武初年,後經苗王石各野、龍達哥、吳不爾、龍西波、吳黑苗等長期經營,逐步成為臘爾山區南長城外圍的「王者之城」。核心景區10平方公里,集山、水、洞、泉、瀑、峽谷、森林、古樹、原始村寨、軍事巷道、苗族風情為一體,是旅遊、休閑、度假、探險的勝地,被譽為「千里苗疆第一寨」。也是著名的苗歌之鄉,苗故之鄉,民間絕技之鄉。同時也是國家旅遊局定點扶持的村寨景點。
近幾年來,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鄉新寨——苗王城,引起國內諸多學者潛心關注。其修建的確鑿年代至今無法考證,到了明朝宣德五年(公元1431年),經苗王石各野、龍答哥(土司)和後幾十個苗族起義軍領袖的精心修建,到清朝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苗民歸入版圖」後,才停止修建。
苗王城佔地4平方多公里,分為東城和西城。原有城牆2000餘米,頂寬四尺,底寬六尺,高九尺。有4個城門,城內有11條巷道,巷道內有11道寨門。鱗次櫛比的吊腳樓、「歪門邪道」的建築風格等等不僅具有一定的戰爭防禦能力,而且體現了較高的建築水平。每個胡同共用一道大門,大門用厚實的木板鑲成,大刀、斧頭、長矛無法劈開;胡同內每家每戶各自擁有自己的龍門和後門,並且相互連通,可步步為營、層層把關,酷似一八卦迷宮。那裡地勢險峻、山水秀麗,不僅有美麗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有關專家考察後,一致認為:此城設計「既能攻、又能守、也能退」,是一個具有相當軍事構築工事水平的古王城,是中國「南方長城」獨具的風格,是民風民俗保存得比較完整,體現得比較充分的苗鄉建築工藝品,是全國為數不多、保護得較好的古王城之一,有很高的觀賞、保護和旅遊價值。其建築結構、建築攻勢、可以重現幾百年前的歷史。
Ⅳ 貴州歷史名人 及其主要事跡
1、趙旭:
(1812-1866),字石知,號曉峰,清朝貴州桐梓縣人。幼年喪父,青年時代隨其叔至山東騰縣祖父官署居住。先後游學吳楚,閱歷學識極富。回桐梓後,曾九次鄉試不第。長期居家課讀,與"西南世儒"鄭珍、莫友芝情誼深厚。曾任桐梓、荔波教諭。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任荔波縣教諭時,以實績加翰林院孔目銜兼署都勻府教授。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農民起義軍攻破荔波縣城,旭受重傷後投江死。趙旭博學多才,關心桑梓的文化事業,曾采訪桐梓掌故,編成《桐鑒》6卷、《被桐鑒》1卷、又編成《桐梓耆舊詩抄》1卷、《桐梓藝文志》4卷、《文學爾雅注》1卷、《琴鶴堂先澤拾遺》1卷、《蜀碧補遺》6卷。趙旭一生的主要成就是詩歌創作。著有《播川詩抄》8卷,選詩500餘首。又有《播川全集》50集。一生坎坷,長期居住在農村,對貧苦農民的生活較了解。他寫的詩,多反映貧苦老百姓的疾苦,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大膽揭露清軍的腐敗的社會的黑暗。語言朴質無華,通暢明快,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2、汪承潮:
字小瀛,號祖龍坑外人,貴州貴陽人。畫家。工山水人物,能寫真。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曾為麟慶《鴻雪因緣圖記》繪黔中名勝。
3、王立中:
清朝貴州平越(今福泉縣)人。清朝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進士,入翰林院。
4、 安淦辛:
清朝貴州水西人。奢香後裔。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他稟請為奢香立碑於墓前,又修奢香祠於墓側,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柱標志於路旁。
5、陳鈺:
(1814-1869),字二如,號一指山人,清朝貴州貴陽人。貴州籍指畫名家自幼不喜科舉,醉心水墨繪畫,未到中年畫名即已遍黔中,因用心過度,40度後雙目失明,經數年治療,重見光明。擅長指畫,畫人物、山水、花鳥、尤以人物最精。書畫造詣甚高,可惜局於黔疆,無緣與海內外名家交遊,難顯其名聲。陳鈺的人物畫,到民國年間仍有為其族人保存者。計有《一指山人行樂圖》、《十八羅漢冊》等。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有其畫數種,有《鍾馗破扇圖軸》、《墨筆山水花卉散頁》(十頁)等。
6、何德勝:
(1814-1867),字安國,本姓劉,呼為劉二、何二,清朝貴州黃平木老坪人。農民起義軍黃號軍首領。生性倔強,好打抱不平,對清政府濫征捐稅,強行"折征"的政策極為不滿。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在甕安天文組織起義,用黃布扎頭,史稱黃號軍。建立有上大坪、轎頂山等根據地。九年(公元1859年)十月攻入開州,十年(公元1830年)四月擬攻貴陽,已進占烏當,擊斃守備戴雨先,因提督田興增援,遂退至開州、平越、貴定等地與官軍進行爭奪戰。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相繼擊斃後補道趙國澍、守備袁學先、千總孫德勝、副將何顯士、知府戴鹿芝、知縣白婪蟾,游擊商肇淮、郭開貴等文武官員,攻佔修文,與另一農民起義軍潘名傑聯合擬再次攻貴陽,已進兵至小關、茶店等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又攻破長順、長寨、定番、其勢力達到安順、安平,擊斃守備王三錫、游擊田慶宜、黃德正、都司李洪林、唐萬全、千總蘇一相等。同治四至六年(公元1865-1867年),又破清鎮縣,入息峰,擊斃副將葉有貴、倪朝榮等。征戰黔境十三年,縱橫數百里,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人,使清政府為之震懾,視為"腹心之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十月,病逝於轎頂山軍中,其起義隊伍由其妻領導繼續堅持斗爭。由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失敗,清朝廷調集大軍前來鎮壓,黃號起義軍最後失敗。
7、舒光富:
(1814-1855),乳名舒大,民間稱他舒裁縫,清朝貴州遵義人。幼讀私塾,成年隨父業鹽商。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二月參加獨山楊元保農民起義,拉開了貴州咸豐同治年間農民大起義的序幕。起義失敗後回家。是年八月,與桐梓九壩場楊龍喜率千餘人起義,攻佔桐梓縣城,以"除暴安民"為宗旨,建立了以賽波府(九壩場)為中心,包括興州(桐梓)、新開(仁懷)、遵義城周圍的根據地,尊舒光富為江漢皇帝,楊龍喜為都督大元帥,改咸豐四年為江漢元年,開倉賑貧,得到了廣大農民擁護,隊伍發展很快,壯大到兩萬多人。後率軍南下,攻婁山,戰板橋,占仁懷,並准備攻打遵義,並出擊黔西、綏陽、正安等。因朝廷派雲南總督羅繞典率雲南、四川和貴州等地官兵圍剿。起義軍失利,南退歸化(紫雲)、羅斛(羅甸)、都勻、獨山、麻哈(麻江)、平越(福泉)、甕安、余慶、石阡等地。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4月,楊龍喜舉家殉難於石阡的葛彰河邊。舒繼續率隊奔松桃,過思南,回桐梓,後在遵義土窯失敗被俘,壯烈就義。此次起義,對川楚震動極大,為貴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義起到了奠基作用。
8、 諶厚光:
清朝貴州織金人,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進士。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任山西大同府知府,勤奮有為,玉河漲水時他組織修堤護城,平市商限息調劑,其盈虛緩急定為每年三限,商民稱信。至仕歸。
9、胡萬育:
字仁山,清朝貴州黎平人。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貢生。遵義黎柏容為開泰校官時,胡萬育與之唱和頗多。著有《容膝山房詩集》二卷。
10、何開瀛:
字萊仙,清朝貴州清鎮人。書畫家。生活於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曾為貢生,善書畫,尤精蘭竹。
11、趙鍾域
字省三,又字友莪,清朝貴州普定人。畫家。生活於道光年間(1821-1850年),曾為廩生,善畫蛺蝶魚蟲。
12、楊沂秀:
字魯川,貴州鎮遠人。為果勇侯楊芳之侄。系清朝道光年間進士,曾任陝西鄂縣知縣等。其女兒楊林貞工書畫。
13、田溥:
字雪樵,清朝貴州綏陽人。畫家。清道光(公元1821-1850年)年間貢生,工水墨山水畫,師法董、巨。
14、徐樗:
清朝貴州銅仁人。清道光(1821-1850年)中監生。《黔詩紀略後編》錄有其詩,並稱善畫。
15、史荻洲:
字勝書,清朝貴州黔西州(今黔西縣)人。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與黔西詩人、書法家張琚結"桐蔭詩社"。十五年(公元1835年)中舉人。他與清鎮詩人戴粟珍同為黔西知州、著名詩人吳嵩梁之學生,二人結下終身情誼,不僅詩賦文章出類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職,同到吉林大安從政。當地稱詩者,贊譽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上下,交情亦最深"。後來荻洲客死遼寧任上,粟珍安葬荻洲後,每歲必以荻洲名義為荻洲之母致書奉遺金,及至史母仙逝時也不知兒子已死。這種至深至厚的情誼至今傳為美談。史、戴的詩,曾載於都中,後刊於黔。史荻洲著有詩集《秋燈畫荻詩抄》。
16、任必達:
字裴然,清朝貴州清平縣(今凱里)人。生活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年)。初參幕務,後杜門不出,居家著述。著有《清平縣志稿》四卷。又工詩文,書法亦重筆墨外間韻味,遠近識者,無不贊賞。
17、楊開秀:
字實田,號雲卿,貴州綏陽縣人。應鄉試久不中,直到五十歲才中舉人。一生以教書為業。道光末年到遵義禹門寺設私塾,各鄉學生多慕名來讀書,寺中房舍全住滿。黎庶燾、庶番、兆銓、光普和庶昌等都是他的學生。黎庶昌為文,多得力於楊先生。此時的禹門寺私塾盛況足以與乾隆年間黎安理執教時相輝映。晚年力學古文奇字,撰有《古文異訓》,成一家言。惜未完成而逝,終年67歲。
18、郭超凡:
(?-1858),字小袁,貴州清鎮人。幼時聰明好學,十七歲時就很有文名,學者徐光文給他起名"超凡"。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中進士。先在貴州興義府任教授六年,興修試院,擢拔人才,張之洞皆出其門下。鴉片戰爭後,於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調廣東作官,歷任饒平、東莞、香山知縣和廣州知府。他不畏強暴、不懼洋人,平息地方械鬥,擒殺海盜"天公大王",矯正考場弊端,多次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欺凌和攻打,從而使當地的社會秩序得以安定。劉誾譽其為"名儒"、"名將"。只因廣東總督葉名琛忌才,被其壓抑,不能大展雄才。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5月30日,終因積勞成疾,抑鬱早逝。死後,朝廷贈"太僕卿
19、 莫庭芝:
(1817-1890),字芷升,別號青田山人,清朝貴州獨山縣人。"西南世儒"莫友芝之弟。從小受父兄和鄭珍之教,擅長詩詞古文,以教育文學名世。道光廿九年(公元1849年)拔貢生,次年參加京城應禮部試落第。便絕意仕途,專心研究學問。歷任永寧州學正、安順府學訓導、思南府學教授、貴州學古書院山長。一生執教四十年,為貴州文化教育事業作出了貢獻。他和黎汝謙還編輯了《黔詩紀略後編》三十三卷,為貴州清代詩歌總集,與莫友芝所輯的《黔詩紀略》有雙壁之譽。為後世保存了珍貴的歷史文獻。他著有《青田山廬詩鈔》、《青田山廬詞鈔》,黎蒓齋在日本為他刻印,風致真朴。工小篆及八分書,自得天趣,與同時書畫名家孫竹雅、吳茗香相知,故詩詞集中題畫之作亦不少。
20、柳天成:
(1817-1871),清朝貴州都勻府人。農民起義軍領袖。出身貧苦,飽受壓迫,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五月在都勻壩固領導苗族起義,進軍雞賈河,建立根據地,眾推柳天成為王。柳天成足智多謀,勇敢善戰,他領導的義軍活動於都勻、獨山、荔波、都江、八寨、麻哈、大塘、貴定、平越、甕安和羅斛等地。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攻戰麻哈,擊斃提督佟攀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六月,在羊安與貴州提督張文德激戰,殲敵近萬名,使總兵、副將當場斃命,使張文德負重傷,取得了自張秀眉義軍黃飄大捷之後的又一大捷。由於清廷調重兵圍攻,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四月,雞賈河根據地失陷,柳天成退守內外套,不幸被叛徒暗殺身亡,起義失敗。
21、周灝:
字子純,清朝貴州貴陽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舉人,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進士。以知縣分發直隸,先後任沙河、定興(保定)、正定知縣。後因遭彈劾落職講學,昭雪後復職,署甘肅故城。因罹瘟疫,卒於任所。灝性廉愛民,總督劉長佑疏聞,奉旨於正定建專祠。
22、吳寅邦:
字清臣,清朝貴州永寧州(今關嶺縣)人。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拔貢。歷任安順、清鎮、貞豐書院講席,參與纂修了《安順府志》。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秋,曾親到貴州關嶺縣境內紅岩碑古跡岩下,將紅岩碑再拓了一道,分別分送各處,紅岩碑的真面目,始比較容易與社會見面,為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古跡紅岩碑的研究作過貢獻。
23、黃國賓:
號西樵,貴州銅仁人。書畫家。道光十二年(公元1837年)拔貢。善書畫,喜作米家山水畫。
24、付壽彤:
(1818-1887),原名華賡、更昶,字青余,清朝貴州貴築(今貴陽市)人。道光廿四年(公元1844年)舉人,咸豐三年(公元1853年)進士。入翰林院、歷任歸德、南陽、開封知府、河南汝光道、河南按察使等。工書法。著作有《孝經述》、《古音類表》、《孔庭學裔》、《淡勤室詩》、《湘漓別志》、《十六國年表》、《吳越游記》、《吳越歸程記》、《淡語》、《真錄篇》、《古文辭》等。善書法,幼年隨宦粵中,服膺許鄭之學,鄉試時為學使何紹基賞識,何書"實事求是"贈之。壽彤書法師何紹基,四體皆工,中年精研晉草運腕這之妙,尤得道州真傳。晚年居長沙,該地書家甚多,而傅氏書名特彰,求書者應接不暇。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卒於長沙,與妻劉氏合葬於瀏陽南鄉渡頭市淡庄。
25、傅有賡:
貴州貴陽人。學者。他於清朝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撰寫了《三國志音證》。古代南朝劉宋時裴松之編寫了一部《注三國志》,成為人們研讀《三國志》不可缺少的輔助與參考材料,但它亦非完美無缺。傅有賡的《三國志音證》,為其補綴音義之不及,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書。
26、蕭尚卿:
清朝貴州平越(今福泉縣)人。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進士,入翰林院。
27、潘新簡:
(1819-1869),清朝貴州荔波縣人。水族農民起義軍領袖。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三月發動水族農民千人在九阡、莪蒲起義。提出"不繳糧、不納稅、打倒清朝享太平"的口號,他們吸取了太平軍的一些好政策,建立了九阡山根據地,號稱輔德王。他們支持戰斗十多年,義軍發展到四萬人,在太平軍別遺隊余誠義、黃金亮以及都勻柳天成,都江羅光明,張秀眉義軍部將高禾、九松等各路義軍的積極配合下,轉戰於黔桂邊區,控制了大半個荔波縣,曾五占荔波縣城,南窺思恩,北圖都勻、獨山,打死荔波守備更玉麟,千總王代龍等。義軍的強大,引起了清廷的不安,派廣西、貴州清軍圍剿,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九阡失守,因叛徒出賣,潘新簡被俘,犧牲於桂林。
28、胡長新:
(1819-1885),字子和,貴州黎平縣人。幼受業於莫友芝、鄭珍,學有根柢。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舉人,次年進士。以知縣分發江蘇。因受其父被降官職的影響,淡於榮進,棄知縣不就,改任貴陽、銅仁等府教授。學使以學異推薦他,擢升翰林院典簿,又不受。遂辭職還鄉,主講於黎平書院,終老不倦,為家鄉的文教事業作出了貢獻。著有《籀經堂詩鈔》、《籀經堂文鈔》等,校刊《三忠合編》,擅小篆,得秦漢古璽遺意。其《聞升京官》詩,描述了作者聞調升京官消息後思想感情的波動和變化,抒發了作者對升遷官職的淡漠,流露了對官場的厭倦,表現了作者恬淡自守的情操。
29、戴粟珍:
字禾庄,別名吳蘭雪,清朝貴州清鎮縣人。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舉人。他與黔西舉人史荻洲同為黔西知州、著名詩人吳嵩梁之學生,因而結下終身情誼,不僅詩賦文章出類拔萃,而且情同手足,二人同赴京城任職。道光中期,二人到吉林大安從政,當地稱詩者,贊譽戴、史二人"才名不相下,交情亦深"。後來史荻洲客死異鄉,粟珍安葬荻洲後,每歲必以荻洲名義為荻洲之母致書並奉遺金,及至史母仙逝時也不知兒子已死。這種至學至厚的情誼直今傳美談。戴、史的詩,曾載於都中,後刊於黔。粟珍著作有《對床聽雨詩》、《詩鈔》、《補遺》、《南歸草》等。
30、楊元保:
(?-1854),清朝貴州獨山人。布依族農民起義軍首領。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初,楊元保之父帶眾抗捐被捕入獄,慘死獄中。楊元保懷著深仇大恨,在太平軍推動下,於二月份領導布依族、苗族、水族、漢族農民和手工業者數千人在上司起義,提出"順天成道,打富濟貧"的口號,連續擊敗八寨游擊和獨山州牧,攻克都勻平舟司,占據通往獨山、羅甸、大塘和廣西南丹的要道。聲震獨山、都勻和荔波三地。因貴州巡撫蔣蔚遠調集官軍圍攻,力量眾寡懸殊,不到三個月,起義失敗。楊元保在廣西南丹州屬昔里山被俘,在貴陽英勇就義。這次起義點燃了貴州各族人民咸同大起義的烈火。
Ⅳ 重慶秀山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
楊芳(1770——1846),字誠齋,原秀山九江鄉(解放後劃歸松桃)人,土家族,行伍出身,專戎馬五十載,征戰屬十萬里,鎮壓過苗民起義、白蓮教起義,也平定過新疆張格爾叛亂,粉碎英法帝國主義妄圖分裂祖國的夢想,晚年還參加第一次鴉片戰爭,深得滿清皇帝的賞識。歷任總兵、提督,參贊大臣,被封為一等果勇候、太子太傅、建威將軍、榮祿大夫。 糜奇瑜(公元1762年一1827年),字象輿,號朗峰,秀山縣中和鎮人。奇瑜少時,沉默寡言,讀書專注,文思敏捷。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考上拔貢,第二年選為戶部七品小京官。嘉慶三年(1790年)順天鄉試中舉後,歷任戶部主事、軍機章京、員外郎、郎中等職。嘉慶十六年(1811年)。升任福建省台灣兵備道兼督學政,加授按察使銜。 王宏實先生(1887一1968年),名兆榮,秀山縣中和鎮西街人,國立四川大學第一任校長,著名教育家。 李稷勛字瑤琴,四川秀山人。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傳臚,授編修,官郵傳部參議。
Ⅵ 貴州松桃苗族石姓輩份譜一共多少輩
貴族松桃苗族十自備族譜一份多少倍?這個要看他們的具體族譜的很多很多
Ⅶ 苗族的風俗習慣和歷史人物
苗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眾多,分布遼闊,湘西苗族屬其中之一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苗族在服飾、節慶、婚嫁、喪葬、娛樂、禮節、禁忌、飲食等方面,形成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一、服 飾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飾,男女差別很小,一律是「色彩斑瀾」;上身穿花衣,下著百褶裙,頭蓄長發,包赭色花帕,腳著船形花鞋,佩以各種銀飾。
清代雍正年間「改土歸流」,政府指令「服飾宜分男女」之後,變化較大,甚至有很多人全換上漢人服裝。如今天的永順、龍山等縣的苗族,其服飾與漢族已無分別。但在花垣、保靖、鳳凰、吉首、古丈、瀘溪等縣境內,苗族的服飾尚有特色。
苗族男子的衣飾較為簡單;頭纏布帕,身穿對襟衣,衣袖長而小,褲簡短而大,喜包青色裹腳。頭帕有青帕和花帕兩種,帕長一丈以上,有多至三丈的。纏戴時多成斜十字形,大如斗笠,衣服的顏色有花格、全青、全藍等,其中以花格布衣最有特色。衣扣一般為七顆。有的青年男子,為使人欣羨自己的富有和豪爽,穿衣多到七件。最外層的衣服只扣最下邊的一對紐扣,第二層衣服扣下面兩對紐扣……以此類推,一直到扣完最里層的七對紐扣為止。這樣,層層新衣全能由外看出,別有一種情趣。
與苗族男子的簡單衣著相反,苗族婦女的服飾十分精美復雜。
頭帕:苗族婦女的頭帕,因地而異。鳳凰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多加包短帕一珙,長三尺多,由額頭包至腦後,連耳朵都包在內面。花垣等縣境內的苗族婦女喜用黑帕(父母去世者戴白帕),折疊整齊,包得平平正正,不偏不斜,末挽一道,恰齊額眉。吉首縣境內的苗族婦女頭帕較雜,與鳳凰縣相接的地區包花帕,與花垣縣相鄰的地區包黑帕。瀘溪、古丈和吉首東部地區的苗族婦女則包白色頭帕。帕上綉有四對青色花蝶,樸素美觀,獨具風韻。所謂「頭上帕子四個角,四個角上綉飛蛾」,說的就是這種白帕。
首飾:苗族婦女的首飾,造型精美,種類繁多。以製作的原材料分,有金飾、銀飾、銅飾、鋁飾、玉飾等,而以銀飾最為普遍。從佩戴的部位分:有銀帽、銀盆、鳳冠、蘇山耳環、項圈、手鐲、戒指、牙簽、扣絆等,而以手鐲和戒指必須常戴。從造型上分,僅耳環一項,就有瓜子吊耳環、石榴耳環、梅花針耳環、圈圈耳環、龍頭耳環、梅花吊瓜子耳環、耙粑耳環、龍頭瓜子吊耳環等等。
衣褲及其他:苗族婦女的衣服,過腰大而長,衣袖大而短,沒有衣領。袖口之大,約在一尺以上。胸前及袖口,習慣要滾邊、綉花或縷紗,並要加上欄桿花瓣於其問。有的還需在開岔和放擺前後兩面的邊緣刺綉挖雲鉤。衣服式樣一律是滿襟,無對襟式。製作一套苗族婦女的衣褲,縫工、綉工精緻的,需工日數十。褲子較短,褲腳較大。褲筒邊緣的滾邊、綉花或數紗與衣服相同。禮裙長而寬,下腳沿邊滿綉花紋,並滾欄桿及大小花瓣,五光十色,焯耀眩目。鞋子滿綉花,頭尖口大,後跟上耳,以便穿著。
解放後,在一些苗漢雜居地區,苗族服飾受漢族的影響較大,一些青年已改著漢裝。
二、節 慶
湘西苗族的節慶較多,活動規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
1.趕年場。農歷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熱心的是趕年場,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約定。趕年場.那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身著節日盛裝,互相邀約,成群結隊去趕場。年場上,人流如潮,熙熙攘攘,異常熱鬧。人們不但可以進行物資交流,還可以參加或觀看打鞦韆、舞獅子、玩龍燈、上刀梯等活動,青年男女也多利用這種機會,物色情侶,談情說愛。歌郎歌娘更是大顯身手,三五結伴,說古道今,引吭高歌,互相唱和,或盤根,或祝賀,或敘述傳統故事,或即興演唱新詞。唱的人愈唱興致愈高,聽的人愈聽精神愈振。即使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年場也要如期舉行。
2.三月三。這是湘西苗族的傳統歌舞節。這一天,苗族人民自動集中到約定的歌場上,參加對歌、聽歌、跳舞、觀舞,盡情歡樂。
3.趕清明。這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節,又稱「清明歌會」。相傳,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嶺之中,一切日常用品都必須到比較遠的漢區趕場交換,常常受騙上當。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約以清明節這一天作為自己的場期,互相交換物資,同時會見親友。這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會」了。
清明歌會均有傳統的中心會場。吉首市東部的苗族人民趕清明,其中心會場每年都在丹青的清明場上。到時,苗族歌手以手托腮,引吭高歌,你唱我和,喜氣洋洋。有的唱到夜幕降臨仍不肯散會,一直唱到通宵達旦。
4.看龍場。每年從農歷三月穀雨那一天算起,逢辰便是看龍El,習慣稱做看頭龍後十二天又輪轉到辰日,再逢看龍之日,男女老少,均休息一天,踴躍參加。若在這天幹了農活,就屬於犯忌。因此,苗族人民對於「看龍」的事,非常重視。
5.四月八。「四月八」是鳳凰縣落潮井鄉一個小山頭的名稱。傳說古代有一個名叫「亞宜」的苗族首領,領導苗民向統治者進行斗爭。他曾組織各寨苗族頭人在現在的「喝血坳」地方喝雞血,發誓共同聯合,戰斗到底。並約定四月八日在某山頭聚眾起義。起義後,義軍連連獲勝,一直打到了四川、貴州。第二年的四月八日,亞宜不辛戰死在貴陽市的噴水池附近。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便於每年的四月八這一天,舉行紀念活動,追思亞宜的業績,為戰死者掃墓。清代乾嘉苗民起義後,統治者禁止湘西苗族人民舉行這一活動,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個 極其有意義的傳統節日。解放後經國家民委批准,將「四月八」定為苗族統一的節日。
6.六月六。這是遠古遺俗,是苗族人民紀念六個男女祖先,希望自己也能生六男六女,繁衍後代的祭祖活動。每年的農歷六月初六這一天,鳳凰縣落潮井一帶的苗族人民都要在勾良山上舉行盛大歌會。鄰近的花垣、吉首等縣和貴州的松桃、銅仁等地的苗族人民也都前來參加。到會人數常常達兩三萬人之多。
7.七月七。這是苗族的傳統鼓會,以吉首、矮寨坡、古丈穿洞一帶最為流行。每年的農歷七月七日,苗族人民便穿著一新,歡聚鼓場,擊節敲鼓,翩翩起舞,縱情歡樂。
8.趕秋。趕秋是湘西苗族的大型喜慶節日之一。每年的「立秋」這一天,苗族人民都要停止農活,身穿節日盛裝,邀友結伴,興高彩烈地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參加或觀看各種文娛活動。傳統的秋場有吉首縣的矮寨場、花垣縣的麻栗場、鳳凰縣的勾良山、瀘溪縣的潭溪和梁家潭等地。這一天,秋場上人群摩肩擦踵,四周山坡,人影晃動,花團錦簇,歌音裊裊,笑語盈盈,十分熱鬧。
趕秋的由來,有的說是趕「立秋日」,有的說是「趕鞦韆」。相傳很久以前,苗寨有個名叫巴貴.達惹的青年,為人正直,英武善射,深受眾人仰慕。一天,他外出打獵,見一山鷹從空中掠過,便唾手拉弓,一箭射中了那隻山鷹,同時墜下了一隻花鞋。這只花鞋,綉工極為精巧,一看就知道是出自聰明美麗的苗家姑娘之手。巴貴達惹決意要找到這只花鞋的主人,在鄉親的幫助下,他設計、製造了一種可以同時坐八個人的風車形鞦韆,取名「八人秋」。立秋這天,他邀約遠近村寨的男女前來打秋取樂。打鞦韆本是苗族姑娘最喜愛的活動,巴貴達惹想,那個做花鞋的姑娘,一定會來。果然,巴貴達惹的願望實現了。在秋場上,他找到那隻花鞋的主人——美麗的姑娘七娘。他倆通過對唱苗歌而建立感情,結成夫妻,生活十分美滿。從那之後,人們沿襲此例,一年一度地舉行這種活動,擇配佳偶,形成「趕秋」盛會。
9.櫻桃會。苗山多櫻桃樹,每當春季櫻桃成熟之時,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約聚會在櫻桃林中唱和山歌,進行社交活動。此種活動,苗語叫做「柳比娃」,用漢語直譯的意思是「摘櫻桃」。以花垣縣和保靖縣一些苗寨最為盛行。
10.跳香會。跳香會流行於吉首、古丈、瀘溪和沅陵一帶,舉行此會時,以跳舞為主,兼及其它游藝活動。
苗族是一個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民族,自稱「木」、「蒙」、「達木」、「達吉」。他稱有幾種情況,一是以服飾顏色而稱「紅苗」、「花苗」、「白苗」、「黑苗」等;二是以住地或種植的作物而稱「高地苗」、「八寨苗」、「栽姜苗」等;三是舊時代統治者對他們的侮稱,如「生苗」、「熟苗」、「麻布苗」等。新中國成立後統稱「苗族」。廣西的苗族佔全國苗族人口5.5%,占廣西人口1%,在廣西各族人口中排在漢、壯、瑤族之後位居第四。全國苗族的主要分 布地在貴州和湖南,廣西的苗族主要居住在與湖南、貴州、雲南接界的廣西北部、西北 部和西部的山區。苗族最大的特點是盛產各種木材和土特產,保持燦爛古樸的民族傳統文化。
苗族歷史人物
1.屈原(BC340—BC278),中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化名人,楚國政治家。在政治上,力主改革、聯齊抗秦,為饞言所害,鬱郁不得志,其主張不為朝廷所納,反屢遭貶謫和放逐。楚都郢城被秦國攻破之後,投江殉國。主要作品有《離騷》、《天問》、《招魂》、《九歌》等。其創造的文化藝術成就享譽世界、千年不衰。有學者論證屈原是苗族先民,但仍有爭議。
2.楊完者(?—1358),湖南綏寧人。元代農民起義將領,後受招為官,初授千戶,官至元帥。後矜驕日肆,被同僚圍困而自縊。
3.沐英(1345—1392),明初大將。安徽定遠人,籍貫湖南城步。元末參加朱元璋起義軍,任大將軍,討西番、征雲南,屢立戰功。授西平侯,卒,假追封黔寧王。或以為回族。
4.藍玉(?—1393),明初大將。安徽定遠人,籍貫湖南城步。元末參加朱元璋起義軍,戰功顯赫。曾任大將軍、封涼國公。後居功自恣,以謀反罪被誅。或以為回族。
5.吳鶴(?—?),明代苗族儒士、教育家。湖南吉首(鎮溪)人。曾隨大思想家王陽明游學江西,為其著名弟子。耿直不阿,不樂仕途,拒官不就,堅持在鄉里設館辦學。為唐宋以來苗族第一代漢文化知識分子。後人為其建祠立碑,開設「源溪書院」以示紀念。有詩章若幹流傳於世。
6.滿朝薦(1561—1629),湖南麻陽人。是苗族中迄今所知最早的科舉文人,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曾任陝西西安府咸寧知縣、明朝廷刑部郎中、尚寶寺正卿、太僕寺正卿等職。
7.吳八月(1729—1796),湖南鳳凰人。清乾嘉苗民起義領袖。在反抗清朝戰斗中,戰果累累,被公推為「苗王」。起義軍在他的統一指揮下,多次重創清軍。因叛徒出賣被俘,被清廷處以極刑。
8.石柳鄧(1744—1797),貴州松桃人。清乾嘉苗民起義領袖。戰術靈活,屢敗清軍。因叛徒出賣,起義受挫。嘉慶元年在貴魚坡戰斗中壯烈犧牲。
9.石三保(1746—1796),湖南花垣人。清乾嘉苗民起義領袖。高舉「苗王」大旗反清,多次沉重打擊清軍。組織鴉酉大會戰,大敗清軍明安圖部。起義受挫後被俘,押往北京,凌遲處死。
10.龍紹訥(1792—1873),貴州錦屏人。晚清苗族舉人,著名的苗族學者、教育家。有《亮川集》等作品集傳世。
11.張秀眉(1823—1872),中國近代著名的苗族起義領袖。貴州台拱人。1855年在台拱掌梅泥歃血盟誓,被推為大元帥,掀起了長達十八年之久的大規模的反清武裝起義,攻克了貴州東部十餘個縣府,期間曾建立農民政權,創造了著名的黃飄大捷。其起義對清政府的統治形成很大的威脅,對貴州省各地風起雲涌的反抗斗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1872年被俘,殉難於湖南長沙。起義失敗。
12.陶新春(1825—1867),中國近代著名的苗族起義領袖。貴州威寧人。1860年與其弟陶三春在赫章韭菜坪聚眾起義。十數年間,叱吒黔、滇、川三省邊區,曾攻克水城廳、郎岱廳、大定府等廳府,建立了豬拱箐根據地,活動范圍遍及周圍數十個州縣,各族農民群起響應,聲威大震。給封建統治者以沉重打擊。1867年被清軍重兵進剿,被俘就義。1871年起義失敗。
13.楊岳斌(?—?),清朝名將。湖南吉首(乾州)人。原名楊載福。曾隨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革命,累官湖北提督、福建陸師和水師提督、陝甘總督。中法戰爭中,率湘西苗兵協助**作戰,再立戰功。死後,追賜太子太保。
14.項從周(1856—1914),中國近代抗擊外國侵略斗爭英雄。雲南西疇人。武藝高強,曾被當地苗族社區推為苗王。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首興義旗,率領各族群眾抗擊法國侵略者,殲滅法國侵略者二百餘人。與侵略者鬥智斗勇,阻止了侵略者霸佔中國領土的圖謀,保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受到清政府的嘉獎。
15.龍驥(1859—1936),湖南鳳凰人。苗族教育家。曾在湖南省試科舉中奪魁。兩次進京會試,均因「苗籍」而落第。後辭官回鄉,以家為館,一心辦學,創立「棲山書院」,培養了大批苗族人才。有詩作若干傳世。
16.石板塘(1863—1928),原名石皇璽。湘西苗區著名的民間歌師、民間知識分子。湖南花垣人。創制「板塘苗文」,編著《苗文字典》一本。後人搜集並正式出版有《板塘苗歌選》。
17.熊希齡(1870—1937),中國現代傑出的慈善家、政治家、教育家。湖南鳳凰人。曾任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務院總理兼財政部部長,世界紅十字中華部會會長。
18.王憲章(1888—1914),中國現代革命家。貴州興義人。辛亥革命武昌首義領導人之一,同盟會會員。在「二次革命」中,任江蘇江北討袁軍總司令,後組織「鐵血團」與袁世凱當局斗爭。1914年被馮國璋殺害。
19.梁聚五(1892—1977),政治活動家、學者。貴州雷山人。曾在靖國軍、國民革命軍、湘西陳渠珍部、印緬遠征軍等部隊中任職。在新中國,曾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民委副主任委員等職。著有《苗彝民族發展史》等著。
20.歐百川(1894—1970),政治活動家。貴州松桃人。曾為賀龍軍中名將,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曾被委以南京國民黨政府國防部高參,但拒絕赴任。曾任貴州省副省長。1970年被迫害致死。
21.石啟貴(1896—1959),苗族本族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湖南吉首人。解放前,為苗族爭取經濟文化發展權益和政治平等權利奔走呼號。曾任民國政府國民大會代表。著有《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等書,是著名的苗族本族民族學家。
22.吳性純(1898—1979),著名醫生、苗族第一個博士學位獲得者。貴州威寧人。1929年獲華西協合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回到家鄉從事醫療衛生事業,曾任石門坎光華小學校長、昭通福滇醫院內科部主任,後自辦建華葯房。解放後,任昭通地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醫術高明、醫德高尚,有口皆碑,遠近聞名。
23.田渠 (1900—1957),物理學家。湖南麻陽人。獲法國國家天文學博士學位,可能是苗族中最早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者。原西北工業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24.沈從文(1902—1988),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物學家。湖南鳳凰人。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25.朱早觀(1903—1955),中國現代著名政治活動家、軍事家。湖南鳳凰人。曾任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副主任,國防部辦公廳副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
26.滕代遠(1904—1974),中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湖南麻陽人。曾任紅五軍、紅一軍、紅三軍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國務院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
27.雷興翰(1904—1989),醫學家。湖南麻陽人。1935年到美國留學,獲博士學位。原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8.龍咸靈(1911—1993),著名物理學家。貴州錦屏人。原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空間物理研究所所長,原武漢大學物理學教授。
29.任 虹(1911—),原名常學墉。著名口琴演奏家、兒童音樂家。貴州黃平人。曾長期擔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
30.李家文(1913—1980),著名農業科學家。湖南湘鄉人。原山東農業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在美國病逝。
31.楊漢先(1913—1998),民族學家、政治活動家。貴州威寧人。曾任貴州省民委副主任、貴州民族學院院長、貴州大學副校長、貴州省民族研究所所長、貴州省政協第三、四、五屆常委會副主席。是民國時期較有影響的苗族本土民族學家。
32.吳向必(1926—1997),政治活動家、畫家。貴州松桃人,曾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中央民族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民委副主任委員。被列入《世界名人錄》。
33.陳靖(l9l8—),軍隊作家。貴州翁安人,曾任南京軍區炮兵司令部顧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34.李振軍(1920—),軍事家。湖南鳳凰人。曾任湖南軍區副政委、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人民武警部隊政委、總司令。
35.王朝文(1930—),貴州黃平人。曾任貴州省委書記、省長、全國人大民委主任委員。
36.今旦(1930—),原名吳滌平。貴州台江人。曾任貴州民族出版社總編、研究員,苗語專家、民間文藝家。
37.樂黛雲(1931—),貴州貴陽人。北京大學著名教授,中國現代文學和比較文學領域研究專家。
38.鍾哲明(1932—),湖南武風人,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研究專家。
39.孫瑜 (1933—),女,醫學家。湖南沅陵人,湖北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40.黃勇先(1935—),供電裝置專家,廣西平樂人。現為武漢科技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41.李敖 (1935—),台灣東吳大學教授、著名作家。黑龍江哈爾濱生人,祖籍貴州威寧。
42.伍略(1936—),原名龍明伍。貴州凱里人。國家一級作家。貴州省作協副主席,《南風》雜志主編。
43.李廷貴(1936—),貴州凱里人,曾任貴州民族學院代院長、教授,苗族研究專家。
44.潘大金(1937—),科學家。貴州黃平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員。
45.楊光漢(1938—),著名紅學家。貴州台江人。雲南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46.龍清廉(1938—),畫家、書法家。湖南古丈人。現為新疆畫院專業書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
47.李金池(1938—),貴州雷山人。曾任中央民族學院副校長、《民族團結》雜志社長兼總編。
48.楊紹櫚(1940—),作曲家。貴州天柱人。上海電影製片廠專業作曲家。
49.玉珍(1947—),湖南省花垣縣人,女,苗族,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50.王正福(1947—),貴州凱里人,男,苗族。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十六大代表,十五大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十五屆五中全會遞補為中央委員,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
51.凌宇 (1949—),湖南龍山人,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沈從文研究專家。
52.徐新建(1955—),貴陽人,四川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比較文學研究學者。
53.宋祖英(1966—),女,歌唱家。湖南古丈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
54.巴拉河(1974-),男,台江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之一,自由撰稿人。
Ⅷ 松桃苗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
1980年6月文物普查時,曾在松桃虎渡口採集到的磨光石斧及夾沙紅陶片,經省博物館鑒定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遺物,這看出松桃這片土地,早在1萬年至4千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松桃,春秋戰國時期屬黔中,秦屬黔中郡,漢至三國時期均屬武陵郡,南北朝時期屬郢州南陽郡,隋屬源陵郡。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今縣境中部置平土洞,西部置烏羅洞,錄屬思州。唐武後垂二年(686),以辰州麻陽縣地及山洞置錦州,松桃東部屬之。肅宗天寶元年(742),改錦州為盧陽郡,松桃又隨屬之。肅宗乾元元年(758),盧陽復名錦州,領洛浦、渭陽、盧陽、招諭、常豐5縣,今松桃地屬常豐縣。
宋太祖開寶年間(936-975),改平土洞置平頭司,改烏羅洞置烏羅司。其間,西屬思州東仍屬錦州,徽宗政和四年(1114)在今孟溪置龍泉葛澤長官司,兼有麻陽縣地,屬沅州。理宗寶祐元年(1253)置平茶承化軍民府,松桃中西部孟溪、平頭、烏羅屬之,亦屬思州。
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思州宣慰司,隸湖廣行省,烏羅、平頭二司歸其所轄。成宗大德六年(1302),改平頭司為平頭著可通達等處長官司;改烏羅司為烏羅龍乾等處長官司,轄龍泉葛澤長官司;改平茶承化軍民府為溶江之子坪茶等處長官司(治所今秀山龍鳳高秀)。均均思州軍民安撫司。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改烏羅龍乾等處長官司置烏羅長官司;七年(1374),改平頭著可通達等處長官司置平頭著可長官司,隸思州宣慰司;八年(1375),置麻兔洞(今甘龍地)隸酉陽宣慰司;十七年(1384)劃出溶江芝子坪茶長官司直屬四川布政司。永樂三年(1405),置答意、治古(今松桃東部)二第官司,十一年(1413)二月,廢思南宣慰司,以其他置烏羅、思南、銅仁、鎮遠4府。烏羅府設治於烏羅長官司。同年,從酉陽宣慰司撥麻兔洞來屬。此間,烏羅府隸於貴州布政司,英宗正統三年五月七日(1438、5、30),令將答意、治古2長官司永行革除,烏羅府只存3司,不足以立府,遂省烏羅府將烏羅、平頭兩司撥入銅仁府,撥郎溪司屬思南府。
清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六日(1704.9.4),兵部議復升任雲貴廣西總督鄂爾泰疏言,設銅仁理苗同知置正大營廳,以銅仁府副廳長官專理苗務,雍正八年(1730)遷正大營理苗同知至長沖(今老松桃),置松桃廳。十一年(1733),松桃廳由長沖移至蓼皋山下建城(今松桃縣城)。嘉慶二年(1797)十一月初三日,升松桃廳為直隸軍民廳,屬貴東道。以原撥給銅仁府的烏羅、平頭著可2長官司回歸松桃。七年(1802)設石峴衛。至道光十五年(1835),松桃直隸廳轄1衛、2司、14汛,由貴州省直接管轄。
民國2年(1913),改松桃直隸軍民廳為松桃縣,屬黔東道。民國3年,以正大營縣丞轄地置正大營分縣,治正大營;以四十八溪主簿轄地置四十八溪分縣,治堡腳(今普覺鎮),均屬松桃縣。民國16年(1927),令四十八溪分縣移置甘龍口,改為甘龍口分縣,仍屬松桃縣。民國24年(1935),松桃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25年,撤銷正大營、甘龍口二分縣並入松桃。民國26年,松桃縣改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2年以後一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又民國23年6月,賀龍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後恢復紅二軍團建制)在黔東開辟革命根據地,成立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實行土地革命,組織革命武裝。8月在甘龍建立了嚴家坡(今麻陽鄉南)區革命委員會和壩木、渾泉、麻陽、貓山、天堂、鍾鼓坡、大土坪、黃泥堡、五官壩、寨地10個鄉蘇維埃政府。11月撤離黔東,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
1949年11月12日松桃解放,1950年3月1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松桃縣人民政府,屬銅仁地區專員公署領導。1956年9月11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37次會議通過,撤銷松桃縣,改設松桃苗族自治縣。1956年12月31日,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式成立,仍隸銅仁專員公署至今。
Ⅸ 誰能幫我找出明朝到清朝,對貴州和銅仁作過貢獻的歷史人物以及典故歷史人物要具有畫像和簡介
徐廷傑 貴州銅仁人。舉人,紅號軍首領。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11月在銅仁發動起義,起義軍用紅色頭巾,所以稱紅號軍。起義軍先後攻佔銅仁、松桃、思南、石阡、印江、玉屏、清溪,湖南的鳳凰、晃州、沅州和四川的秀山等十餘州縣。咸豐六年(公元1856年)正月,清政府派湘軍進攻銅仁,徐廷傑在戰斗中犧牲。斗爭失敗,余部轉入白號軍中。
梅濟鼎 清朝貴州銅仁人。清道光時(公元1821-1850)舉人。因痛恨苛征,於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10月與徐廷傑在銅仁率眾起義,攻佔銅仁府文武衙門,擊斃知府。隨即與江口劉世美,印江田宗達等相呼應,率眾再次起義。他們以反"折征"為口號,頭帶紅巾,故稱紅號軍,梅為紅號軍首領之一。紅號軍士氣旺盛,連陷松桃、思南、石阡、印江、玉屏、青溪等城鎮,並向湖南進軍,義軍民展到萬餘人。
Ⅹ 在貴州的歷史里出了那些名人,偉人
1、尹珍
尹珍(79-162),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毋斂(今貴州獨山、荔波境內)人,是貴州最早見諸文字,最先走出大山、叩問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學者、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
曾任尚書承郎、荊州刺史等職。尹道真是貴州漢文化的傳播人,西南漢文化教育的開拓者,數千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川滇黔三省皆留其辦校的遺跡,祭祀廟宇香火綿延。
作為貴州文化教育之拓荒人,尹珍那種不甘落後、奮發自強、熱愛家鄉、回報故土的精神便成為了貴州學人的楷模。
2、張之洞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
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
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3、楊粲
楊粲,字文卿,小字伯強,系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入據播州(即今遵義)的楊氏鼻祖楊端之十三代孫。粲為楊軾之子,幼年過繼給伯父楊軫為嗣。
秉性好學,篤信儒家經典,少年即懷大志。宋寧宗嘉泰初年(公元1201年)襲播州安撫使,執掌播事30餘年,是播州史上一位很有作為的中興人物。
4、孫應鰲
孫應鰲(1527年-1586年),字山甫,號淮海,謚文恭。貴州清平衛(今凱里)人。先祖孫華原籍江蘇如皋縣。孫應鰲生於明嘉靖六年(1527年),九歲能作文。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中舉人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年)成癸丑科進士,選庶吉士,改戶科給事中,出京為江西按察司僉事。
歷官陝西提學副使、四川右參政、僉都御史。隆慶六年(1572年)建清平山甫書院,吳國倫提學貴州時,親晤應鰲於山甫書院。官至工部尚書。
5、鄭珍
鄭珍(1806~1864)清代官員、學者。字子尹,晚號柴翁,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長,貴州遵義人。道光十七年舉人,選荔波縣訓導,咸豐間告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
學宗許鄭,治經學、小學,亦工書善畫,還是晚清宋詩派作家,其詩風格奇崛,時傷艱澀,與獨山莫友芝並稱「西南巨儒」。所著有《儀禮私箋》、《說文逸字》、《鄭學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