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一鳴驚人的歷史名人

一鳴驚人的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9 14:47:28

『壹』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生前默默無聞死後一鳴驚人

曹雪芹,這個不用詳細解釋,據說兒子都餓死了

卡夫卡,生前默默無聞,死後他的價值才逐漸為人們所認識,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動,並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一股「卡夫卡」熱,經久不衰。被稱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和大師。

安妮·弗蘭克,《安妮日記》作者,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將日記出版問世,拍成電影後轟動世界

梵高,當年畫被別人拿來曬東西,現在每一幅都是高價

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張思德、雷鋒,生前都是普通的戰士

尼古拉·哥白尼,為了避免宗教極端勢力的迫害,直到他臨近古稀之年才終於決定將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出版。1543年5月24日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來的一部他寫的書。

『貳』 一鳴驚人的人物有誰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記不清出自哪部古籍。

『叄』 一鳴驚人的有關的人物是

出 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有關人物:齊國國君齊威王。。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沈迷於酒色,
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
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
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
諫。
其實齊威王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
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於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
策,准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於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
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叫,
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於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
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沈吟了一會兒之後
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於髡說:
「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
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
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
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
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肆』 「一鳴驚人」有什麼典故,講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一鳴驚人」講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的故事,當年楚莊王執政,三年內不發布任何命令,不理朝政,別人假借問三年不展翅、不飛翔的鳥是什麼鳥,來問他這是要幹嘛。楚莊王說,鳥三年不飛翔,是為了生長羽翼,自己三年不執政是為了更好的觀察民意,和朝中各項事情的來龍去脈。只有都摸清楚了,才能制定合理決策。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由此,這個成語就在民間傳播開來

這告訴我們,在認識事物、認識人的時候,不能浮於表面,要深入事物的本質去觀察、去思考。要知道人不可貌相,有時候人的不作為,正是他隱忍不發、養精蓄銳的時候。

『伍』 一鳴驚人跟歷史上哪個人物有關

1. 「一鳴驚人」這則成語源於楚莊王勵精圖治、振興楚國的故事。《韓非子·喻老》記載這件事說:「楚莊王蒞政三年,無令發(1),無政為(2)也。右司馬御座,而與王隱(有所暗指的話稱『隱』)(3)曰『有鳥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4),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將以長羽翼(5);不飛不鳴,將以觀民則(6)。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子釋(7)之,不穀知之矣。』」處半年,乃(8)自(9)聽政,所廢者十,所起(10)者九,誅大臣五,舉(11)處士六,而邦大治。不久,遂霸天下。 (韓非子的記載是這則成語最早的典源。)
2.《史記·滑稽列傳》也載有楚莊王之後同類事:「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12)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13),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於髡(14)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15)王之庭,三年不蜚(16)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蜚則已,一蜚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17)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家》中。

1. 楚莊王當政三年以來,沒有發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有一個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他給楚莊王出了個謎語,說:「臣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只鳥叫什麼名呢?」 楚莊王知道右司馬是在暗示自己,就說:「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這只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沖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放心吧,你不一定了解我啊。」半年以來,楚庄親自處理政務,廢除十項不利於楚國發展的刑法,興辦了九項有利於楚國發展的事物,誅殺了五個貪贓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乾的讀書人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不久,楚國稱霸天下。
2. 齊威王在位時,喜歡猜謎語,又好徹夜宴飲,尋歡作樂無度,陶醉於飲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託給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縱,各國都來侵犯,國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間。齊王身邊近臣沒有一個敢進諫。淳於髡用隱語來規勸諷諫齊威王,說:「都城中有隻大鳥,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飛又不叫,大王知道這只鳥是怎麼一回事嗎?」齊威王說:「這只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沖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於是就詔令全國七十二個縣的長官全來入朝奏事,獎賞一人,誅殺一人;又發兵御敵,諸侯十分驚恐,都把侵佔的土地歸還齊國。齊國的聲威竟維持長達三十六年。這些話全記載在《田完世家》里。
注釋
(1)發:發布
(2)為:處理
(3)隱:用隱語,謎語。  一鳴驚人圖片(4)翅:扇動翅膀
(5)將以長羽翼:將要用這三年的時間長羽毛
(6)則:准則
(7)釋:放下(放心)
(8)乃:就
(9)自:親自
(10)起:興辦
(11)舉:提拔
(12)淫:過分。
(13)並侵:一起侵入,佔有國土。
(14)淳於髡:人名,淳於,雙姓。
(15)止:棲息。
(16)蜚:即「飛」。
(17)誅:責罰,懲罰。

『陸』 「一鳴驚人」是形容那個歷史人物

一鳴驚人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會說話。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
當時齊國的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後,卻沈迷於酒色,
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

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
臨滅
亡的邊緣。
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人都很擔心,但是,卻都因為畏懼齊王,所以沒有人趕出來勸
諫。
其實齊威王室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雖然他不喜歡聽
別人的勸告,但如果勸告得法的話,他還是會接受的。淳於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

策,准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於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陳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其
國有汁大鳥,住在大王的宮廷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飛翔,也不發生名
叫,
只是毫無目的的蜷夫著,大王您猜,這是一隻什麼鳥呢?」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亦聽就知道淳於髡是在諷刺自己,向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
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而他時再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沈吟了一會兒
之後
便毅然的決定要改過,振作起來,做一番轟轟烈烈的是,因此他對淳於髡說:
「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
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而開始整頓國正。首先他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
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結果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
到處
充滿蓬勃的朝氣。
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
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齊威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是「一鳴驚人」呀!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柒』 典故「一鳴驚人」出自哪個歷史人物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於髡的人。身高僅四尺多,個子矮小,但他能言善辯,幽默詼諧,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於接受,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其他諸侯國。

齊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當他即位後,卻沈迷於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士都很擔心,幾次想勸諫齊威王,可又怕弄不好,觸怒了君主,輕則削職罷官,重則腦袋搬家,所以沒有人敢出來勸諫。

其實齊威王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自己的智慧。淳於髡知道這點後,便想了一個計策,准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於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齊國有一隻大鳥,棲在王宮的庭院里已經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飛又有鳴叫,大王您可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淳於髡是在諷刺自己,像那隻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

而他實在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於是對淳於髡說:「嗯,這一隻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淳於髡聽了便笑著說:「多謝大王英明的指點。如今大臣們正等著大鳥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呢。」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於飲酒作樂,開始整頓國家。首先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責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佔的土地,都歸還給齊國。

所以後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捌』 歷史上有哪些名人在受到他人的偏見時,充耳不聞,積攢實力,最後一鳴驚人的

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就是他的故事。

『玖』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事例

楚莊王的一鳴驚人。

楚莊王,為春秋時代楚國著名的賢君,前613年———前590年在位。他少年即位,面臨朝政混亂,為了穩住事態,他表面上三年不理朝政,實則暗地裡在等待時機,人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英雄豪傑平日時運不至,難展宏圖,一旦時來運轉,就會驚天動地。

他在位22年,為了楚國的振興,物色到了一大批忠臣良將,為朝廷所用。他知人善任,廣攬人才,重用了蘇從、伍參、孫叔敖、沈尹蒸,讓他們整頓朝綱,興修水利,重農務商。

在楚莊王的領導下,國家日漸強盛,先後滅庸、伐宋、攻陳、圍鄭,陳兵於周郊,問鼎周王朝。前597年,於今河南滎陽北大敗晉軍。公元前594年,迫使宋訂下城下之盟,並陸續迫使魯、陳、宋、鄭等國歸依,使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9)一鳴驚人的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楚莊王的戰績

公元前611年,楚莊王撇開令尹斗般,乘坐戰車到抗擊庸國的前線,與前方部隊會師,親自指揮,將楚軍分為兩隊:子越從石溪出兵;子貝從仞地出兵,並聯絡秦國、巴國及蠻族部落合攻敵人。

楚王督戰,將士們猛攻庸國。不久,庸國不支,宣告滅亡,楚莊王取得了親政以來的第一場勝仗。楚莊王平亂、滅庸後,統治趨於穩定,產生北上圖霸之志。中原諸侯中仍以晉實力最強,它西抑秦、東制齊,秦、齊雖強卻仍非晉對手。

時晉靈公已親政,然大權依舊把持於趙盾手中。靈公漸長,對內殘害臣民,對外受賂無信,故國內統治不穩,國外威信下降,更與趙盾矛盾異常突出,勢同水火。這就為楚莊王北上提供有利時機,最終出兵稱霸天下。

閱讀全文

與一鳴驚人的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