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書上講的都是真實的故事嗎
有真有假,因為新的朝代取代舊的朝代,新統治者為了讓自己顯得名正言順,讓百姓覺得自己是「天子」,往往都會抹黑前一代的統治者。比如說隋煬帝,崇禎皇帝等。
『貳』 歷史書上不敢寫出來的故事
我可以這樣告訴你,歷史不能看帶有主觀思想的書,這樣容易被迷惑。現在有一些書打著真歷史的旗號,其實有些是野史甚至主觀臆造的,我比較推薦呂思勉的《中國通史》他是民國時期的史學家,態度又嚴謹,他對古代史有著很全面的歸納。對學習歷史,並客觀的看待歷史有很大的幫助。
『叄』 有哪些歷史教科書上沒有出現過但是卻很真實、驚人的歷史故事
在西歷1993年5月17日發生了一件真實而又驚人的事情,當天清晨在中國中部,一位中國歷史有名的歷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誕生了,那個人就是我,一位被稱為前無來者,往後幾億年也沒有的智者誕生了。據說我出生時有百龍環繞,萬鳳齊鳴。
『肆』 七年級上冊歷史書里的所有歷史故事(人教版)
1涿鹿之戰:黃帝聯合炎帝打敗蚩尤
2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影響:炎黃部落走向內聯合,容形成了華夏族的主體
3牧野之戰:公元前1046,周武王打敗商紂。特點:以少勝多,反抗暴政。影響: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4城濮之戰:公元前632晉文公打敗楚軍,特點:退避三舍。影響: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
5邲之戰:楚莊王打敗晉軍,特點:問鼎中原。影響:楚莊王成為中原霸主
6桂陵之戰:齊國圍魏救趙
7馬陵之戰:齊國圍魏救韓
8長平之戰:秦國打敗趙國。特點:紙上談兵。影響:從此東方六國無力抵禦秦國的進攻
9巨鹿之戰:公元前207項羽打敗秦軍主力。特點:以少勝多,破釜沉舟。影響:在滅秦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10楚漢戰爭:劉邦打敗項羽。特點:四面楚歌,楚河漢界。影響:西漢建立
11官渡之戰:200曹操打敗袁紹。特點:以少勝多。影響: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12赤壁之戰:208孫劉聯軍打敗曹操。特點:以少勝多。影響:促進了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13淝水之戰:383東晉打敗了前秦。特點:以少勝多。影響:阻止前秦南下使江南地區的開發繼續進行
『伍』 中國歷史名人讀書的故事
范仲淹劃粥而食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戶,但他為了專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屬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腌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斷粥劃齏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著自己的樂趣。
『陸』 初一上冊歷史書中出現的人物寫一篇歷史小故事
華佗的故事
作者 馬執斌
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三國演義》中講述了漢末名醫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的精彩故事。但是,華佗是否真的為關羽治療過箭傷呢?此事已不可考。不過華佗確實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代名醫。
華佗,字元化,名敷,今安徽亳州人。他早年曾經在徐州一帶訪師求學,除精通醫術外,還兼通儒術。華佗熱愛行醫,走南闖北,到處為百姓治病療疾。華佗精通內、外、婦、兒各科,全面地繼承了中華醫學的優良傳統,辨症施治。所謂「辨症施治」,是對中醫斷治療疾病的概括。具體地說,是通過望、聞、問、切的四診法和陰、陽、表、里、寒、熱、虛、實的八條辨症綱要,找出生病的原因,作出診斷,然後根據病情,決定採取汗 、吐 、下、和、溫、清、補、消等八種不同療法治病。這是中華醫學的精華。
有一次,官府中兩個小吏倪尋和李延一塊兒來找華佗治病,兩人的症狀相同,都是頭疼發燒。華佗仔細診斷兩人的病情以後,讓倪尋服用下瀉葯,而讓李延服用發汗葯。當時有人問華佗:「兩人症狀相同,為什麼給他們服用不同的葯呢?」華佗回答說:「倪尋的病是由於吃得太多,消化不了,因停食而引起的,李延的病是因為著涼感冒而引起的,症狀雖然相同,可是病因各異,所以要給他們吃不同的葯。」倪尋和李延服用了華佗所開的葯,結果都是葯到病除。
華佗給人治病,不僅使用針灸葯石,而且使用心理療法。有位郡守病了很久,請過不少大夫診治,病情總不見好轉。華佗為他診斷以後,認為他的病只有經過發怒才能痊癒。於是,華佗故意多收他的醫療費,卻不給他認真治療,幾天後,忽然不辭而別,還留下一封辱罵信。郡守讀信,火冒三丈,大怒不已,命令手下人去追殺華佗。郡守之子已跟華佗溝通,早就知情,暗示手下人勿追華佗。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郡守大呼一聲,口吐黑血,吐完之後,疾病居然痊癒。
華佗對中華醫葯學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用酒內服的「麻沸散」全身麻醉術,為外科大手術開拓了新領域。《後漢書·方術列傳》記載:華佗遇到疾病郁結在體內,而運用針灸葯石力不能及的情況,就讓病人先用酒沖服麻沸散,一會兒功夫,病人就失去知覺,華佗再用手術刀切開病人腹腔或背部,除掉病變部分。如果病變在腸胃,就切開腸胃,革除積聚的污穢物,清洗干凈,然後縫合切口,敷上葯膏,四五天後傷口癒合,一個月後傷病就痊癒了。《華佗別傳》上說:有一位病人肚子很疼痛,十幾天中須眉脫落。華佗診斷是脾臟腐爛所致,但還可以剖腹治療。於是他讓病人飲下麻沸散,仰卧床上,然後切開腹腔,果然脾臟腐爛了一半。華佗颳去腐爛的惡肉,敷上葯膏,縫合傷口,又開了一些飲劑。一百天以後,病人康復了。
麻沸散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羅花。曼陀羅在我國東南至西南地區都有,或野生或栽培。它的葉、花入葯。1805年,日本外科醫生華岡青州使用曼陀羅花為主要葯物作為手術麻醉劑,被譽為世界外科麻醉史上的創舉。實際上,華岡青州使用曼陀羅花作麻醉劑比華陀要晚1600多年。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使用曼陀羅花作為麻醉劑不僅安全可靠,而且效果良好。曼陀羅花有抗休克、抗感染的優越性,是其他麻醉劑所不能比的。因為休克和感染是外科大手術中經常發生的現象,能否解決休克和感染的問題,直接關繫到外科大手術的成敗。
主張預防為主,提倡運動保健,是華佗對中華醫學的又一貢獻。華佗告訴弟子吳普,說:「人必須勞動,但是勞動不要過。勞動能使人吃進的食物得到徹底消化,血脈流通,這樣就不會生病。譬如門的轉軸,由於經常轉動,所以它永遠不會腐朽。華佗四海行醫,聲名遠播。那時候,「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漢大丞相曹操常犯頭風眩暈病,聽說華佗醫術高明,就派人去請。華佗給曹操扎了幾針,病就好了。曹操強留華佗做貼身醫生。華佗為人耿直,淡泊名利,不願專門為曹操一人服務,便以回家取方葯為借口,離開曹操。曹操多次派人催華佗回相府,華佗以妻子有病為托詞,不肯就範。曹操大怒,最終以「欺騙罪」和「不從徵召罪為理由,將華佗殺害。臨死時,華佗拿出一卷竹書交給獄吏,說:「此可以活人。」但是獄吏畏懼法律,害怕受牽連,不敢接受。華佗無奈,忍痛將自己撰寫的醫書燒掉了。這是中華醫學的一大損失。
『柒』 有什麼好看的關於歷史故事的書籍
有難度。。。你同學幾歲,歷史什麼程度。
我是高中生
如果他在看世界版史的初級階段,估計他權已經買了《全球通史》了,那我推薦《巴爾干——被誤解的火葯庫》以及《拜占庭簡史》,這兩本封面和內容都不錯而且價格適中,喜歡歷史的朋友品味都很高,其實世界史國外的書籍敘述方式都很相似。我現在也就是世界史入門階段更深的書有很多。如果研究很深去買中華書局的諸子系列或者商務印書館的譯叢。
如果你同學還沒有去看世界史,中國古代歷史小說可買《東周列國志》,現代歷史小說《大秦帝國》好像不錯。如果是苦心鑽研的可以挑二十四史的任意一卷送。說實話,現在市面上的中國歷史評論都太粗淺了。。還是買名著好。
另:既然生日能送書,那麼絕對不是一般的朋友,不要捨得這么些錢,歷史專業性的書籍都很貴,平均一本在書店至少45,因為歷史比較小眾,如果要20多元的書只有在網上打折買或者買一些講講風花雪月的現代網路歷史評論書籍了。歷史的范圍很廣,不知道你同學是什麼水平,只能推薦到這里了。
『捌』 講述中國歷史故事的書籍有哪些
關於明朝的比較有意思的一本現代人寫的《明朝那些事》,剩下的都是正史了,
01、《史記》西漢·司馬遷(130卷)
02、《漢書》東漢·班固(100卷)
03、《後漢書》南朝宋.范曄(120卷)
04、《三國志》西晉·陳壽(65卷)
05、《晉書》唐朝·房玄齡等(130卷)
06、《宋書》南梁·沈約(100卷)
07、《南齊書》南梁·蕭子顯(59卷)
08、《梁書》唐朝·姚思廉(56卷)
09、《陳書》唐朝·姚思廉(36卷)
10、《魏書》北齊·魏收(114卷)
11、《北齊書》唐朝·李百葯(50卷)
12、《周書》唐朝·令狐德棻等(50卷)
13、《隋書》唐朝·魏徵等(85卷)
14、《南史》唐朝·李延壽(80卷)
15、《北史》唐朝·李延壽(100卷)
16、《舊唐書》後晉·劉昫等(200卷)
17、《新唐書》北宋·歐陽修、北宋·宋祁(225卷)
18、《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150卷)
19、《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74卷)
20、《宋史》元朝·脫脫等(496卷)
21、《遼史》元朝·脫脫等(116卷)
22、《金史》元朝·脫脫等(135卷)
23、《元史》明朝·宋濂等(210卷)
24、《新元史》民國·柯邵忞(257卷)
25、《明史》清朝·張廷玉等(332卷)
『玖』 歷史書上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真的發生過嗎
但在正史抄《三國志》中卻是孫權襲所為。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但「草船借箭」也並非空穴來風,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後,曹操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一天,孫權借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營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孫軍整肅威嚴,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漸漸傾斜即將翻沉。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了當。
這只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一個故事,僅僅是急中生智之舉罷了。他並沒有計劃「借箭」,史書中也沒說是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