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洛陽 白馬寺 的由來
白馬寺位於洛陽東郊12公里處,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是佛教傳入我國後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歷來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相傳東漢明帝劉庄夢見一位金人在宮殿上空盤旋,遂派人前往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天竺(今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永平十年,漢使梵僧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回洛陽,翌年建寺。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勞,故取名白馬寺。建成之後,又經宋、元、明各朝重修,才形成今日的規模和布局。白馬寺的由來據說是漢明帝夢見金人,臣圓夢稱佛故派人取經。因為佛經是用兩匹純白的馬馱回來的,寺院建成後,起名為「白馬寺」。
❷ 白馬寺的傳說
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專佛教史上著名的「屬永平求法」緊密相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神頭放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夢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蔡、秦等於是邀請佛僧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樣修建寺院。為銘記白馬馱經之功,遂將寺院取名「白馬寺」。
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歷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
白馬寺建寺以來,其間幾度興廢、幾度重修,尤以武則天時代興建規模最大。白馬寺為長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內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齊雲塔等。游覽白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偉、庄嚴的殿閣和生動傳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領略幾處包含有生動歷史故事的景物。
❸ 白馬寺的歷史傳說
關於白馬寺的傳說有二:
一、白馬禪寺位於白馬寺山上,白馬寺山又名司馬山,相傳魏司馬懿封長平侯曾登臨此山而得名。後山頂建寺,因寺而更名為白馬寺山。總面積約10多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10米。山上森林茂密、灌木叢生、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登山俯瞰,晉城市區一覽無余,令人賞心悅目。
二、相傳唐僧去西天取經,回來的路上經書掉落水中,唐僧曾在此山晾曬經書而建寺。關於白馬又有白馬拖韁的美麗傳說。白馬拖韁:折馬寺山上有一種卵礓石,外堅中空,搖之有響聲,人稱馬鈴石。相傳,古時有一少年,機智而又善良。他每天為財主上山打柴,風雨無阻。盡管如此,卻依然常因柴打少了而遭受財主的毒打。一日,他打柴回來,路遇一老者向他索柴取暖。他看到老人受凍的樣子,不顧柴少挨打的危險,慨然施柴於老人。老人從懷中取出一匹紙馬,送於少年,告訴他,這是一匹神馬,是當年唐僧取經時騎過的小白龍,如有所求,只須找到千年穀草讓它吃下,立刻就能顯靈。少年回家後,突然狂風大作,下了一夜的暴風雪。第二天,財主不顧風雪,威逼著少年進山打柴。少年想起了藏在懷中的紙馬,但千年穀草又去啊里找呢?突然,他想到山上的白馬寺里有一尊千年古佛像毀壞了,他清楚地記得佛佝的骨架是用穀草紮成的。於是他立刻來到寺院,從佛像里取出一支穀草。懷中的紙馬一下就張口吞了下去,搖頭擺尾,突然就成了一匹雪白的駿馬,進山為少年馱炭而歸。財主得知後,就想將神馬占為已有,於是同家丁合謀半夜前去盜馬,結果被白馬踢翻在地。少年從睡夢中驚醒,躍上馬背,與白馬一騰空而去,馬鈴被財主扯落,散了一地,變成了搖之即響的馬鈴石,白馬韁繩拖過的一條山樑至今寸草不生。這就是馬鈴石的來歷及晉城四大名勝之一白馬拖韁的故事。
❹ 洛陽白馬寺的來歷
為紀念白馬馱經,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取名「白馬寺」。「寺」字即源於「鴻臚寺」之「寺」字,後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
(4)洛陽白馬寺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建築格局
白馬寺整個寺廟坐北朝南,為一長形院落,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 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寶殿、接引殿、毗盧閣等,均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雖不是創建時的「悉依天竺舊式」,但寺址都從未遷動過,因而漢時的台、 井仍依稀可見。有五重大殿和四個大院以及東西廂房。
整個寺廟布局規整,風格古樸。寺大門之外,廣場南有近些年新建石牌坊、放生池、石拱橋,其左右兩側為綠地。左右相對有兩匹石馬,大小和真馬相當,形象溫和馴良,這是兩匹宋代的石雕馬,身高1.75米,長2.20米,作低頭負重狀。
山門東側有一座《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石碑,這是元太祖忽必烈兩次下詔修建白馬寺,由當時白馬寺文才和尚撰寫,至順四年(1333)著名書法家趙孟頫刻碑,立於寺內的,人稱「趙碑」。
白馬寺山門採用牌坊式的一門三洞的石砌弧券門。「山門」是中國佛寺的正門,一般由三個門組成,象徵佛教「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的「三解脫門」。由於中國古代許多寺院建在山村裡,故又有「山門」之稱。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 曾重建。紅色的門楣上嵌著「白馬寺」的青石題刻,它同接引殿通往清涼台的橋洞拱形石上的字跡一樣,是東漢遺物,為白馬寺最早的古跡。
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為元、明、清時期的作品。
❺ 洛陽白馬寺在那個地方它的來歷
白馬寺,位於洛陽市老城東約幾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間,是佛教傳入我國內地興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夢金人,身有日光,飛行殿前
❻ 白馬寺的來歷是什麼
被稱為「中國第一古剎」的洛陽白馬寺。「中國第一古剎」這所以叫做白馬寺,從講解員那裡我聽到了一段美麗的歷史傳說----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5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這天夜裡,漢明帝在南宮夢見一個金人,身高六丈,頂佩白光,飛繞殿庭。第二天,他遍訪諸六臣,其間有一名傅毅的人奏道: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形如陛下所夢。漢明帝信以為真,便派大臣蔡扎秦景等十八人,出使西域拜求佛法。漢使西行至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二人並得到佛經和釋迦牟尼佛像。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以白馬馱著佛經、佛像同返國都洛陽。豎年,漢明帝敕令於洛陽城西修造寺院,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功,特命名為「白馬寺「。並專門安排兩位印度高僧長期禪居寺內,譯經傳教。這就是」白馬寺「一名的來歷,自此,佛教才得以在中國傳播開來。
據介紹,白馬寺在唐代時規模很大,香火隆盛。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曾予以重修,大體上奠定今白馬寺的規模和布局。現在面積4萬平方米。分布在南北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清涼台和毗盧閣等。殿內造像以大雄殿內所存之元代夾薴乾漆造像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最為珍貴。此外,還有元、明、清各代的泥塑像;唐、宋、元、明、清各人的經幢碑、刻;古跡有齊雲塔、天竺高僧墓、焚經台等。齊雲塔本稱釋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馬寺塔,在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200米處。東漢永平12年(69年),漢明帝敕建佛塔,定名齊雲塔。今存之磚塔,重建於金大定十五年(1175)。塔為四方形密檐式,13層,通高約25米。第一層塔檐之下飾砌以仿木構式斗拱,頂覆寶瓶式塔剎,外輪廓略作圓弧形,玲瓏挺拔、古雅秀麗。站在白馬寺的清涼台上遠望,但見白馬寺北依邙山,南鄰洛河,綠樹紅牆,梵殿寶塔,白馬寺不愧是禪俗各界瞻仰瀏覽的勝地。
從白馬寺出來,我為洛陽有如此深遠的文化底蘊的古建築深深的震憾著,這猶如一首活的史詩詮釋著洛陽這座九朝古都的魅力。我,作為洛陽人,我驕傲,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更願意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後擔負起我們這代人建設洛陽的重任,使古都呈現現代國際大都市的非凡風貌!
❼ 誰有關於「洛陽白馬寺」的傳說故事,和高僧大德。不要漢明帝夢金人的,不要攝摩騰和竺法蘭的內容!!!!
佛是外來的,先在河洛落地生根,而後廣布華夏,又遠播東亞。這是個歷史的過程,也是一個外來文化在中國重新生根發芽的過程,白馬寺名字的來歷就體現了這點。
說到白馬寺,馬上就會想到白馬負經的故事,更直觀的是白馬寺前的兩匹青石圓雕馬,通體渾厚、圓潤溫馴,給人一種能負重致遠、靈性十足的感覺,這作為白馬寺的象徵真是趣妙天工。在我們心中已充滿了佛的神聖,這石馬就是佛的原物吧。非也!這石馬是宋代大將魏咸信墓前之物,1935年由白馬寺主持浩德法師遷於寺前。原非佛教之物,可以為其所用。這正應了文化發展的規律,任何一種文化要想在異地生根必須要適應新的文化土壤,充分利用原有的母體文化。
理性的歷史講證據,神聖的宗教靠傳說。「白馬寺」一名的由來正暗合著這個簡單的道理。有關白馬寺名字的傳說大致有兩種。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劉庄夜寐南宮,夢見一身長丈六、來自西方的金人,在殿庭里飛繞。翌日,以問群臣,奏對此為西方神佛。於是, 帝「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焉。時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洛陽伽藍記》)。白馬馱經,任重而道遠,功不可沒,立寺為念,這就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白馬負經」的傳說。寺內保存的明代《重修古剎白馬禪寺記》的碑文記載了第二種傳說,漢明帝遣使求佛,「得其書,及摩騰、竺法蘭二沙門以歸。至十年,始立寺。初名招提,後王有欲毀寺者,夜見白馬繞塔悲鳴而止。故更名曰白馬雲。」白馬悲鳴,感動皇帝,護寺有功,於是改招提寺為白馬寺。
這些傳說,似乎在說明漢明帝時已有「白馬寺」名。但歷史並不如此,東漢和曹魏的文獻不見「白馬寺」,只有到了西晉時僧人竺法護的譯經記中才有確切的記載,此後有關「白馬寺」的傳說才大量出現,象南朝的《高僧傳》、北魏的《水經注》和《洛陽伽藍記》、北齊的《魏書·釋老志》都有專門記載。歷史似乎在說明,建寺200年以後才有「白馬寺」之名,即東漢建寺,西晉有名。傳說和歷史產生了誤差,這200多年的誤差該怎麼解釋呢?
佛教充滿著智慧,透露著靈活與乖巧,初到中土,就在積極尋找可供自己依賴的文化之根。就其寺名就體現了這個文化的奧秘。白馬是否是印度佛教的神物,不得而知。但馬在中國文化中卻有著很高的地位,在佛入中土以前,馬在中國人眼中就非常重要了。
馬為六畜之首,在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就曾發現過馬的骨骼。到商周時期,馬就更為重要,成為人們駕車代步的重要工具。《周易》記載:「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到春秋戰國時,對馬的繁殖、飼養和管理已達到了專業化的水平,並出現了許多相馬能手。馬性情溫馴,又通人性,並能負重致遠,於是中國人就把它視為自己最好的夥伴。日久天長,又把它升華為文化精神信仰的象徵。《易經》說卦曰:「乾為馬。」也即是說,馬為陽首。龍是中國最為神異的民族精神象徵物,而國人往往龍馬並提。《禮記·周官》載:「凡馬八尺以上為龍。」即馬之高大體長者就可稱之為龍,「龍」、「馬」原來在古人觀念中是可以相通的,可見「馬」和「龍」一樣的神異。
秦漢流傳的「河圖洛書」傳說,就更有神話色彩。《尚書中侯·握河記》曰:「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伏羲觀之,始作八卦。和中華民族文化靈魂的結合,馬也就具有了更加神異的本領。《宋書·符瑞志》曰:「龍馬者,仁馬也,河水之精。高八尺五寸,長頸有翼,傍有垂毛,鳴聲九哀。」能暢遊河水,翱翔於天,這樣的馬不就是白馬寺傳說中「白馬」嗎?也只有這樣的白馬才會騰空西來,繞塔哀鳴,才能悲愴雄壯地蕭蕭長嘶,這自然也就會感動皇帝了。200年的疑團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天竺泊來的佛教就是在200年中,積極尋覓自己新的根蒂。龍馬背後的文化內涵終於被其發現,並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白馬寺」已不是簡單的詞語了,它融合了兩種文化的蘊義,有關「白馬寺」的傳說和神話不僅是屬於天竺佛教的、而且也是屬於中國的東西了。
佛教藉助了中國的信仰,製造了新的神話,很自然地溝通了不同民族間的心靈連結,於是佛在華夏遍地生根,廣為流布。洛陽「白馬寺」正是藉助了這個文化奧秘,所以不管歷史的興廢,還是洛陽的浮沉,它都能千百年來以「祖庭」、「釋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於超然的地位。中國自此也就有了翠柏掩映、殿閣崢嶸、寶塔聳立的寺院,其間紅燭高照、香煙繚繞、磬嗡木鳴、誦聲如潮,透出無限的神聖與庄嚴。中國文化也就蘊涵了佛的神韻,竹園精舍的雅緻悠遠。歷史有很多的巧合,楊銜之的《洛陽伽藍記》記載僅洛陽一地,西晉永康年間已有佛寺42所,北魏時,城內城外寺院多達1367所,「金剎與靈台比高,廣殿共阿旁等狀」。而此時也是白馬傳說廣為流傳的時代。
行文至此,馬與白馬寺的故事也該講完了。實際上,佛入中土後,與華夏文化也就不分彼此。《西遊記》中,東海龍王三太子所變的小白馬,究竟是中國的神話還是佛教的傳說,已無嚴格的區別,甚至還有人把這個小白馬等同於白馬寺的白馬,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可以原諒的文化心態。至於白馬寺前的石馬是否為佛教的原物也就不重要了。
❽ 給我介紹一下白馬寺的歷史
出洛陽東行十二公里,有一座佛教名剎,在鬱郁蔥蔥的長林古木叢中,隱隱透出崢嶸的殿閣和高聳的寶塔,給人以無限庄嚴、肅穆、神聖之感。這就是我國佛教的發祥地,被稱作「中國第一古剎」的洛陽白馬寺。
它背依雄偉蒼勁的北邙山,面眺歷史上卓有名氣、孕育了古代洛陽文明的洛河。在它的東面三華里處,蒿榛叢莽的古城垣依然斷斷繼繼地殘存在地面上,清晰地勾勒出一座昔日大國京都的宏偉輪廓,使人依稀想見東漢洛陽城的豪華風姿。
一千九百多年來,這里時常紅燭高照,青煙繚繞,不知有多少善男信女在殿前禮拜、誦經,在鍾磐木魚聲中,送去了人世間的寒暑春秋。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鼎相肩隨,是人們所公認的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尤以佛教歷史最悠久,在中國的流布最廣,影響也最深。正像世界佛教起源於印度一樣,中國佛教則始傳於洛陽。而洛陽白馬寺又是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發榮滋長的第一座菩提道場。
白馬寺之於中國,正如竹林精舍、只園精舍之於印度。盡管在後世的長時期里,中國佛教派系繁多,剎廟林立,但佛門弟子們一向公尊洛陽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祖庭」者,祖師之庭院也。「釋源」者,釋教(即佛教——為釋迦牟尼所創)之發源地也。
直到今天,白馬寺保存下來的古代碑刻和供器上,都還留有「祖庭」和「釋源」字樣。這就使洛陽白馬寺和其他任何一座佛寺都有所區別,從而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一種獨特的地位。
佛教雖起源於印度,但發展卻在中國。漢魏之後,中國佛法日隆。由河洛至江漢,由繁華京師至偏鄉僻壤,九州起廟,五嶽樹塔,「金剎與靈台比高,廣殿共阿房等壯」,此皆始於漢明帝之創建白馬寺!
佛教不但對中國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還經由中國逐步傳播到越南、朝鮮和日本(以後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宗教)等國。到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由於其他一些因素,以及隨著一些中國人、日本人的進入歐美,佛教在歐美也有所流傳。
所以,實際上對於諸如越、朝、日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佛教來說,白馬寺也是其「祖庭」和「釋源」。
(8)洛陽白馬寺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兩漢之際,古印度的佛教文明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而其在中國傳播和弘揚的第一站便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洛陽。永平年間,漢明帝降旨於洛陽創建白馬寺,是為佛教在中國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國佛教界尊稱為「釋源」「祖庭」。
《洛陽伽藍記》有雲:「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事物紀原》亦雲:「漢明帝時,自西域以白馬馱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置白馬寺,即僧寺之始也。」
關於白馬寺的創建有一傳說流傳甚廣。相傳漢明帝劉庄夜寢南宮,夢金人身長丈六,項有白光,飛繞殿庭。次日得知所夢為佛,遂遣使臣蔡愔、秦景等前往天竺(古印度)尋求佛法。
蔡、秦等人在大月氏遇上了在該地游化宣教的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於是邀請二位到中國宣講佛法,並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跋山涉水,於永平十年(67)來到京城洛陽。漢明帝熱情歡迎他們的到來,並專門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馬寺」。
❾ 白馬寺的民間傳說
白馬寺的民間傳說如下:
白馬寺歷來香火旺盛,這與它的動人傳說有關。明弘治年間的《桐城縣志》載有這樣一個故事:唐朝某年,桐城百日無雨,縣令張孚卿心急如焚,跪叩西山求雨,其心之誠,感動上蒼。
當他騎白馬去雲霧峰拜見雨神後,頓降甘霖,回衙路經龍眠河,不幸被暴發的山洪捲走,其妻為救夫也葬身河中。雨過天晴,人們將張孚卿夫婦合葬龍眠山口,建廟祭祀,即昔日「境主廟」。
而其坐騎白馬,卻被沖到龍眠河下游十餘里的地方,人們念其功,厚葬之,建「白馬廟」祀之,撰聯於廟門兩側:「惜民勝惜身,萬戶張侯忠莫比;載德亦載力,千秋良驥義能齊。」白馬鄉也因此而得名。
白馬寺齊雲塔的離奇說法:
據說這里原來有一個蛤蟆精危害四鄰,讓百姓不得安寧,後來一個僧人把這個蛤蟆精製服了。佛家慈悲,僧人沒有傷害蛤蟆精的性命,而是讓它馱塔贖罪,於是就有了齊雲塔。
齊雲塔有一個很奇特的地方,你站在塔南約20米處用力擊掌,便可聽到從塔身發出「哇哇」的聲音,好像田野里蛤蟆的叫聲,百試不爽。當地人傳說,這聲音就是那個馱塔的蛤蟆精發出的。
其實這只是一種迴音現象。在當時修塔時,能工巧匠根據聲學原理,把塔修成了「回聲塔」。齊雲塔比著名的迴音建築——北京天壇的明代迴音壁(建於1530年)要早350多年。
齊雲塔遠看近看不一樣,東南西北各個方向看也不一樣。遠看,中間大,上下小;近看,從下往上縮小。從南看,塔往北倒;從北看,塔往南倒;從東看,塔往西倒;從西看,塔往東倒。齊雲塔蘊藏的是佛教的一個道理:你所看到的未必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