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兩袖清風一詞最早出自誰的故事
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詩:「兩袖清風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
❷ 兩袖清風一詞最早出自誰的故事
「兩袖清風」典出何處
人們經常用「兩袖清風」一詞來比喻為官廉潔。關於這一成語的出處,流傳最廣的說法是出自於明代廉吏於謙的《入京》詩:「絹帕蘑菇並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癌閻話短長。」
其實早在元朝文學家魏初的《送楊季海》一詩中就已出現了「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魏初,字太初,號青崖,著有《青崖集》五卷,曾任元朝中書省掾吏、監察御史、南台御史中丞等官職,品性清廉,頗有政聲。
此外,元朝陳基在《次韻吳江道中》一詩中也有這樣的句子:「兩袖清風身欲飄,仗藜隨月步長橋。」只不過當時這一詞語還沒有與為官清廉這一意思聯系在一起。到了明朝吳應箕的筆下,「兩袖清風」這一成語就已被用來表達清貧之意了:「入計時,止於兩袖清風,欲送其老母歸楚,至不能治裝以去。」從此以後,「兩袖清風」(亦作「清風兩袖」)才逐漸演變成為官清廉的意思。如明朝另一位清官況鍾(1383~1443年)在出任蘇州知府任滿赴京考績時,為拒收群眾送的禮物,就曾作詩雲:「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綿。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❸ 逼上樑山 兩袖清風哪一個是歷史故事
逼上樑山是水滸傳的故事。豹子頭林沖,是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他為人忠厚正直、安分守己。一天,林沖帶著妻子去岳廟進香。途中遇見花和尚魯智深在耍六十多斤重的渾鐵禪杖。眾人齊聲叫好,林沖也被吸引過去觀看。魯智深與林沖兩個好漢一見如故,結義為兄弟。正在這時,侍女錦兒慌忙報信說,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攔截。林沖急忙向魯智深告辭,去岳廟追趕歹徒。林沖抓住歹徒舉拳要打時,發現此人原來是他的頂頭上司、奸臣高俅的義子高衙內。高衙內一夥一看那女子是林教頭的妻子,害怕打起來不是對手,便假惺惺地勸解:「衙內不認得,多有沖撞。」說罷將高衙內擁走。這時,魯智深也急忙趕到,聽明情況便要去追打高衙內,被林沖勸阻。林沖忍下了這口惡氣。
高衙內逃走以後仍不死心,還想霸佔林妻。他與高太尉一起設計,以看刀為由將林沖騙進高府,誣陷林沖持刀闖入白虎堂,將他下獄拷打。高俅一夥不便在京公開殺害林沖,便將林沖發配滄州(今屬河北省)充軍,買通差人,陰謀在路經野豬林時將他殺害。魯智深暗中保護林沖,大鬧野豬林,高俅的陰謀未能得逞。
到滄州後,林沖被分配看管大軍草料場。高俅父子賊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滄州,放火燒草料場。這樣即使林沖不被燒死,也會因草料場失火而被處死。當草料場起火燃燒時,林沖聽到高俅的心腹們得意地談論暗害自己的計謀,他再也按捺不住心頭的怒火,將仇人一個個殺掉。以後,林沖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
兩袖清風。明人都穆的《都公譚纂(zuǎn)》記載了下面的故事。
於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他曾先後擔任過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尚書等職。於謙作風廉潔,為人耿直。於謙生活的那個時代,朝政腐敗,貪污成風,賄賂公行。當時各地官僚進京朝見皇帝,都要從本地老百姓那裡搜刮許多的土特產品,諸如絹帕、蘑菇、線香等獻給皇上和朝中權貴。
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以權謀私,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於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於謙笑著舉起兩袖風趣地說:「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❹ 兩袖清風來自什麼寓言故事
1、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愚公移山 兩袖清風 解鈴須用系鈴人
2、來源於歷史故事的:五十步笑百步 三顧茅廬 東施效顰 聞雞起舞 賠了夫人又折兵
3、來源於民間神話故事的: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 精衛填海
❺ 兩袖清風出自哪個名人
兩袖清風與為官清廉這一意思聯系在一起出自於謙。
典故:
一、
其實早在元朝文學家魏初的《送楊季海》一詩中就已出現了「交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一束詩」。魏初,字太初,號青崖,著有《青崖集》五卷,曾任元朝中書省掾吏、監察御史、南台御史中丞等官職,品性清廉,頗有政聲。
二、
此外,元朝陳基在《次韻吳江道中》一詩中也有這樣的句子:「兩袖清風身欲飄,仗藜隨月步長橋。」只不過當時這一詞語還沒有與為官清廉這一意思聯系在一起。到了明朝吳應箕的筆下,「兩袖清風」這一成語就已被用來表達清貧之意了:「入計時,止於兩袖清風,欲送其老母歸楚,至不能治裝以去。」從此以後,「兩袖清風」(亦作「清風兩袖」)才逐漸演變成為官清廉的意思。如明朝另一位清官況鍾(1383~1443年)在出任蘇州知府任滿赴京考績時,為拒收群眾送的禮物,就曾作詩雲:「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綿。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酒注如泉。」
三、
古往今來,凡為官清廉、不貪錢財者,常以「兩袖清風」自譽。說起它的由來,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明人都穆的《都公譚纂(zuǎn)》記載了下面的故事。
於謙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詩人。他曾先後擔任過監察御史、巡撫、兵部尚書等職。於謙作風廉潔,為人耿直。於謙生活的那個時代,朝政腐敗,貪污成風,賄賂公行。當時各地官僚進京朝見皇帝,都要從本地老百姓那裡搜刮許多的土特產品,諸如絹帕、蘑菇、線香等獻給皇上和朝中權貴。
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以權謀私,每逢朝會,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白銀,巡撫於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於謙笑著舉起兩袖風趣地說:「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貪官的嘲弄。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他曾作過《入京詩》一首:
絹帕蘑菇與線香,
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
免得閭閻話短長。
這首詩的意思是說,絹帕、蘑菇、線香這些東西本是供人民享用的,可是因為貪官污吏的搜刮,它們反而給人民帶來了災難。所以我什麼也不帶,只帶兩袖清風去朝見天子(古時,人們把隨身的錢物放在袖中),免除百姓的不滿。這首詩嘲諷了進貢的歪風,表現了於謙為官清廉、不願同流合污的錚錚風骨。
❻ 寫出下列歷史典故成語中的人物夢筆生花逼上樑山兩袖清風
諸葛亮
紀少瑜
包拯
祖逖
武松
❼ 成語「兩袖清風」的典故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這個成語源自明代於謙。
於謙(1398.5.13-1457.2.16),字廷益,號節庵,官至少保,世稱於少保,漢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樂十九年進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十四年召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國,擢兵部尚書。於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師,身自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太上皇得歸。天順元年謙以「謀逆」罪被冤殺。弘治謚肅愍,萬曆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於謙與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於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於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只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手(絹)帕蘑(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兩袖清風」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閭閻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說長道短。此詩寫成後遠近傳誦,為一時佳話。於謙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極度不滿。
❽ 程門立雪 兩袖清風 精忠報國 歷史典故 成語中的人物
調虎離山:(不清楚)
嘔心瀝血:(李賀)
鞠躬盡瘁:(諸葛亮)
圖窮匕劍:(荊軻)
破釜沉舟:(項羽)
寧為玉碎,不為瓦回全:(元景安答)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魏徵)
口蜜腹劍:(李林甫)
鑿壁借光:(匡衡)
兩袖清風:(於謙)
程門立雪:(楊時,游酢,程頤)
精忠報國:(岳飛)
鶴立雞群:(嵇紹)
赴湯蹈火:(嵇康)
東山再起:(謝安)
千金一諾:(季布)
車載斗量:(趙咨)
東床快婿:(王羲之)
一身是膽:(趙雲)
單刀赴會:(關羽)
請君入瓮:(來俊臣)
刺骨懸梁:(蘇秦)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對牛彈琴:(牟融)
❾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指哪個歷史人物
應該是於謙,兩袖清風說的是於謙。兩袖清風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內英雄,名叫容於謙,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過不小的官。當時官場黑暗,營私舞弊貪贓受賄成風,於謙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志向,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奉公,頗有政績。
據說,於謙當「兵部侍郎「時,有一次巡撫河南。其時朝中宦官王振專權,驕橫跋扈,貪贓納賄,無所不用其極。地方官進京或京官奉差外出回京,都須向他獻納金銀珠寶等貢品禮物,如若不然,就會遭到種種非難、打擊和排擠。於謙對王振的不法妄為,早已十分厭惡。這次回京之時,有人私下勸他帶些絹帕、蘑茹、線香之類的土特產品?送給權貴們作個人情。於謙聽了哈哈一笑,當即展紙揮毫,賦詩一首:
絹帕茹蘑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然後,他果然不帶一物,兩袖清風地上路了。由此,「清風兩袖「 (或曰「兩袖清風「 )這個成語便常常被用來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
❿ 程門立雪,投筆從戎和兩袖清風是不是歷史故事
是歷史故事,這三個故事的主人公楊時,班超,於謙歷史上都確實存在的。
程門立雪梗概:北宋大學問家楊時和游酢去拜會當時著名的理學家程頤。程頤正在閉目養神,楊時、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長時間。程頤醒來,門外已雪深一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有學問的長者要尊敬。
投筆從戎梗概:東漢班超家境窮困,在官府做抄寫工作,曾經擲筆長嘆說,大丈夫應當在邊疆為國立功,像傅介子張騫一樣,哪能老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於是就參軍了。
兩袖清風梗概:明代的地方官進京見皇帝時,要送禮物給皇帝及權貴,以博取他們的歡心。兵部侍郎於謙對此事非常反感,他從外地進京時,不但沒有帶西,還做了一首詩以表示自己的態度。詩中說,雖然當地有絹帕、麻菇、線香等土產,但它們是百姓的生活依靠,當官的要是去搜刮,那百姓可就遭殃了。所以他見皇上什麼都不帶,只有兩只袖管里的風。這個成語比喻為官非常清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