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關於順平縣歷史故事

關於順平縣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9 07:20:27

『壹』 關於花木蘭的歷史背景

目前有兩種主要的民間說法是:

第一種說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專加了北魏破屬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且表現突出,但卻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戰爭結束後,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被她婉言拒絕。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勛。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拓展資料:

花木蘭,出生於公元412年卒於公元502年,至於年限有存在較大爭議,出生在現在的河南一帶,花木蘭因為代父從軍女扮男裝12年而出名,花木蘭是歷史上有名的女英雄,還是民族英雄,她是歷史上寥寥無幾的女軍人之一。

人們根據花木蘭的資料,寫了很多文學著作,特別是現在的電視劇,情節也是出自歷史上真實的花木蘭的資料。花木蘭的故事從古代文學作品花木蘭的詩可以看出,花木蘭的故事影響的一代又一代人,是個正面的積極的教材。

花木蘭的故事,也有口頭傳頌的。花木詩的詩《木蘭辭》很受民間喜歡,通俗易懂,《木蘭詩》被列入中學教課書。

『貳』 順平縣的歷史沿革

順平縣歷史悠久。縣境蘇家疃出土的石斧和縣磚廠出土的陶甑等文物證實,順平縣有4000多年的歷史。
夏及商代,今順平縣為一諸侯國,都逆畤邑(安陽鄉境內)。
春秋戰國時置縣,名曲逆縣,治在大王、子城,屬燕國。此後由於征戰交錯,朝代更替,縣名更動頻繁,曰縣,曰軍,曰州。
公元5年(西漢平帝元始五年),王莽改曲逆為順平縣。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又將順平縣改為曲逆縣。公元88年(漢章帝章和二年)又將曲逆縣改為蒲陰縣。
556年(南北朝北齊天寶七年)蒲陰縣改為北平縣,縣城仍在大王、子城一帶。
736年(開元二十三年),縣城搬至蒲陽鎮。
1042年(北宋慶歷二年)改北平縣為北平軍。北宋末年金國佔領北平縣,金改北平縣為永平縣。
1214年(金宣宗貞祐二年)永平縣升為完州。
1369年(明洪武二年)降完州為完縣,此名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1958年—1961年由於區劃調整,曾叫完滿縣,完縣區,清苑縣。1961年12月恢復完縣建制。199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完縣改名順平縣。 1995年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並,順平縣屬保定市。 順平縣建置沿革一覽表時期 公元紀年 名稱 隸屬 夏、商 —— 逆畤邑 春秋 —— 逆畤邑 晉國 戰國 —— 曲逆縣 燕國 秦 政二十五年 前222年 曲逆縣 邯鄲郡 始皇二十六年 前221年 曲逆縣 上谷郡 西漢 高帝 前206年 曲逆縣 中山郡 漢景帝三年 前154年 曲逆縣 中山國 平帝元始五年 公元5年 順平縣 冀州常山國 東漢 光武帝 —— 曲逆縣 冀州刺史部中山國 建武十四年 38年 曲逆縣 冀州刺史部中山郡 章和二年 88年 蒲陰縣 冀州刺史部中山郡 三國 太和六年 232年 蒲陰縣 冀州中山國 東晉 —— 蒲陰縣 冀州中山尹 南北朝 孝昌二年 526年 蒲陰縣 北平郡 天寶七年 556年 北平縣 隋 開皇元年 581年 北平縣 鮮虞郡 開皇三年 583年 北平縣 定州 大業三年 607年 北平縣 博陵郡 大業九年 613年 北平縣 高陽郡 唐 武德元年 618年 北平縣 定州 貞觀元年 627年 北平縣 河北道定州 萬歲通天二年 697年 徇忠縣 定州 神龍元年 705年 北平縣 定州 天寶元年 742年 北平縣 博陵郡 至德二年 757年 北平縣 定州 五代 後長興三年 932年 燕平縣 易州 北宋 慶歷二年 1042年 北平軍 定州 政和三年 1113年 北平軍 中山府 南宋 金 —— 永平縣 中山府 天會七年 1129年 永平縣 定州 貞祐二年 1214年 完州 中山府 元 至元二年 1265年 完州 真定路 至元十一年 1274年 完州 順天路 至元十二年 1275年 完州 保定路 明 洪武元年 1368年 完州 保定府 洪武二年 1369年 完縣 保定府 清 —— 完縣 直隸省保定府 民國 2年 1913年 完縣 范陽觀察使 3年 1914年 完縣 保定道 17年 1928年 完縣 河北省 25年 1936年 完縣 博野督察區 26年 1937年 完縣 第一督察區 27年 1938年 完縣 晉察冀邊區冀西區 29年 1940年 完縣 晉察冀邊區第四專區 30年 1941年1月 完縣 北嶽區四專區 33年 1944年6月 完縣 北嶽區三專區 35年 1946年2月 完縣 冀晉行政公署三專區 36年 1947年11月 完縣 北嶽區行署第五專區 37年 1948年9月 完縣 華北北嶽區行署第五專區 38年 1949年1月 完縣 察哈爾省易水專區 38年 1949年8月 完縣 河北省保定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58年9月 完滿縣 河北省保定專區 1958年11月 完縣區 保定市 1960年8月 清苑縣 保定專區 1961年6月 完滿縣 保定專區 1961年12月 完縣 保定專區 1970年 完縣 保定地區 1993年8月 順平縣 保定地區 1994年底 順平縣 保定市

『叄』 順平縣的歷史

建置沿革
編輯
夏及商代,今順平縣為一諸侯國,都逆畤邑(安陽鄉境內)。
春秋戰國時置縣,名曲逆縣,治在大王、子城,屬燕國。此後由於征戰交錯,朝代更替,縣名更動頻繁,曰縣,曰軍,曰州。
西漢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改曲逆為順平縣。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又將順平縣改為曲逆縣。
東漢章和二年(88年)又將曲逆縣改為蒲陰縣。
三國魏太和六年(232年),蒲陰仍屬中山國。
西晉,蒲陰縣屬冀州中山郡。咸寧三年(277年),中山郡升國,蒲陰縣屬冀州中山國。
南北朝北齊天寶七年(556年),蒲陰縣改為北平縣,縣城仍在大王、子城一帶。
隋開皇三年(583年),北平縣改屬定州。開皇六年(586年),北平縣析置望都縣。大業初年,望都縣並入北平縣。大業三年(607年),初罷州置郡,北平縣改屬博陵郡。
唐二十三年(736年),縣城搬至蒲陽鎮。
五代後唐長興三年(932年),北平縣更名燕平縣,後屬易州。
北宋改置北平軍,金初改置永平縣,屬中山府。慶歷二年(1042年)改北平縣為北平軍。北宋末年金國佔領北平縣,金改北平縣為永平縣。
金宣宗貞祐二年(1214年)永平縣升為完州。
元代,完州屬中書省保定路。至元二年(1265年)完州降為縣,並復名永平縣,不久,復升為完州,改屬真定路。至元十一年(1274年)完州改屬順天路。至元十二年(1275年)順天路改名保定路,完州屬保定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保定路為府,完州屬保定府。洪武二年(1369年)降完州為完縣,此名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清代,完縣屬直隸省保定府。
民國十七年(1928年),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完縣直屬河北省。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完縣屬河北省保定專區。
1958年—1961年,由於區劃連續調整,曾叫完滿縣,完縣區,清苑縣。
1961年12月,恢復完縣建制。
1970年,保定專區改為保定地區,完縣屬保定地區。
199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完縣改名順平縣。
1994年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並,順平縣屬保定市。

『肆』 有關賢德的故事

1.唐堯 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堯山南有慶都山 , 傳為堯母慶都出生地 , 慶都逝後葬於望都 , 望都之名即由登堯山望都山而來。據《史記·五帝本紀》和其它一些古代典籍記載 , 堯是黃帝的後代 , 為上古五帝之一的帝嚳的兒子 , 本名放勛。帝嚳去世後 , 放勛的長兄摯繼承其帝位 , 在放勛十五歲時封為唐侯 , 他在唐地與百姓同甘共苦 , 發展農業 , 妥善處理各類政務 , 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條 , 不僅受到百姓的擁戴 , 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首領的贊許。可是帝摯卻沒什麼突出的政績 , 各部族首領也就親放勛而疏遠摯。帝摯九年 , 摯親率官員到唐將帝位禪於放勛 , 放勛即帝位 , 帝號堯 , 因初封於唐 , 即以唐為朝代號 , 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號 , 後人稱其為唐堯。唐堯即位後 , 順應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 為政勤慎儉朴 , 定歷法 , 施德政 , 抗天災 , 建國制 , 選賢能 , 政績卓著。

唐堯當政初期 , 天文歷法還很不完善 , 百姓經常耽誤農時 , 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 , 令羲、和兩族掌天文 , 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 , 測定了四季 , 又以月亮一周期為一月 , 太陽一周期為一年 , 一年定為三百六十 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我國最早的歷法 , 奠定了我國農歷的基礎 ; 堯當政後生活依然非常儉朴 , 住茅草屋 , 喝野菜湯 , 穿用葛藤織 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 , 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 一張 " 欲諫之鼓 ", 誰要是對他或國家提什麼意見或建議 , 隨時 可以擊打這面鼓 , 堯聽到鼓聲 , 立刻接見 , 認真聽取來人的意 見。為方便民眾找到朝廷 , 他還讓人在交通要道設立 " 誹謗之木 ", 即埋上一根木柱 , 木柱旁有人看守 , 民眾有意見 , 可以向看守人陳述 , 如來人願去朝廷 , 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於能及時聽到民眾的意見 , 堯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 堯當政時 , 發生 過嚴重的水災 , 洪水把山陵都吞沒了 , 四處泛濫 , 他讓禹治水 , 疏導九河 , 戰勝了洪水 ; 堯執政初期 , 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 , 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 , 非常鬆散 , 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 , 所以 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 , 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 , 其中很 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 , 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 , 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堯年老後 , 為找到繼任的賢者 , 到處尋訪 , 四岳薦舜 , 謂舜至孝 , 對迫害他的父親、繼母仍孝順無二心 , 與鄰里相處和睦。堯以二女妻舜觀其內 , 使九男與處觀其外 , 以考察舜的品行。又 " 納於百揆 , 賓於四門 ", 試驗他的才能 , 最後叫他 " 入於大麓 ", 讓烈風驟雨和虎狼蟲蛇考驗他的勇氣 , 舜逐一通過了考驗 , 堯放心地把國君之位讓給舜 , 卻割捨了不肖之子丹朱 , 成為歷代賢君之美談。傳說堯讓位後居養老城 ( 今順平縣陽城 ) 。

2.虞舜 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因曾任有虞氏首領,故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叫瞽叟,沒有知識,又喜歡妄作妄為。他的生母名叫握登,很賢德,可是早早就亡過了。他的繼母為人不知禮儀,口裡不說忠信的言語。他的弟弟名叫象,性子很傲慢。他們常常想要謀害舜: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舜就像孩子般的呼叫哭泣,同窮苦的人沒有歸處一樣。事後舜毫不嫉恨,舜以為父親、母親、弟弟這樣對待自己,都是自己侍奉不得法,不能夠得到爹娘弟弟的喜歡,過在自己,不在他們,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有一次舜在厲山地方耕種,天帝就派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虞舜(約生卒於原始社會末期),姓姚,名重華.據《史記》記載,堯讓位於舜,踐帝位39年。
孟子說:"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卒於鳴條,東夷人也"。(見《孟子·離婁下》)。
現代史學家範文瀾經過考證後即採用孟子所言。舜號有虞氏。《孟子·離婁篇》說'舜生於諸馮(音ping平,山東諸城縣),……卒於鳴條(河南開封附近),東夷人也'。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任密州(今山東諸城)知州時,曾登常山廣麗亭作詩一首,詩中有"西望穆陵關,東望琅琊台;南望九仙山,北望空塵埃;相將呼虞舜,遂欲歸蓬萊。"其詩的後兩句,意思是與虞舜一同去蓬萊仙境。可見,這位大文豪也認為虞舜是諸城人。
在明代的《職方地圖》上諸城境內,還特別註明了虞舜的出生處。
清乾隆《諸城縣志o古跡考》雲:"縣人物以舜為冠,古跡以諸馮為首。"
舜,相傳為中國歷史上的先賢,是堯之後古帝王,部落聯盟首領,是禪讓制的代表,以受堯的"禪讓"而稱王於天下,當時,國號為"虞",故稱"虞舜"。虞舜待繼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視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範。
按照儒家所列世系,虞舜即位於公元前2255年,在位48年,崩於南巡途中的蒼梧之野,享年110歲。相傳虞舜執政時,天下太平,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而,舜的時代,成為儒家理想社會的黃金時代,並以葬為樂正,·造二十三弦之琴,正六律,和五音,創《九韶》、《六列》、《六英》之歌以頌舜德。

3.大禹 帝堯時,中原洪水為災,百姓愁苦不堪。鯀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時間,洪水未平。舜巡視天下,發現鯀用堵截的辦法治水,一點成績也沒有,最後在羽山將其處死。接著命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務以後,立即與益和後稷一起,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視察河道,並檢討鯀失敗的原因,決定改革治水方法,變堵截為疏導,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拿著工具,從西向東,一路測度地形的高低,樹立標桿,規劃水道。他帶領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據標桿,逢山開山,遇窪築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為了治水,費盡腦筋,不怕勞苦,從來不敢休息。他與塗山氏女名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後來,他路過家門口,聽到妻子生產,兒子呱呱墜地的聲音,都咬著牙沒有進家門。第三次經過的時候,他的兒子啟正抱在母親懷里,他已經懂得叫爸爸,揮動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兒揮了揮手,表示自己看到他們了,還是沒有停下來。禹三過家門不入, 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

禹亦關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見一個人窮得把孩子賣了,禹就把孩子贖了回來。見有的百姓沒有吃的,他就讓後稷把僅有的糧食分給百姓。禹穿著破爛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簡陋的席篷,每天親自手持耒鍤,帶頭干最苦最臟的活。幾年下來,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脫光了,手掌和腳掌結了厚厚的老繭,軀體乾枯,臉龐黧黑。經過十三年的努力,他們開辟了無數的山,疏浚了無數的河,修築了無數的堤壩,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終於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剛退去洪水的土地過於潮濕,禹讓益發給民眾種籽,教他們種水稻。

在治水的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規劃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禹還規定:天子帝畿以外五百里的地區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朝政教。
由於禹治水成功,帝舜在隆重的祭祀儀式上,將一塊黑色的玉圭賜給禹,以表彰他的功績,並向天地萬民宣告成功和天下大治。不久,又封禹為伯,以夏(今河南萬縣)為其封國。禹在天下的威望達到頂點。萬民稱頌說:「如果沒有禹,我們早就變成魚和鱉了。」帝舜稱贊禹,說:「禹啊禹!你是我的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我想為民造福,你輔佐我。我想觀天象,知日月星辰、作文綉服飾,你諫明我。我想聽六律五聲八音來治亂,宣揚五德,你幫助我。你從來不當面阿諛背後誹謗我。你以自己的真誠、德行和榜樣,使朝中清正無邪。你發揚了我的聖德, 功勞太大了!」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將禹推薦給上天,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往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今山西夏縣)為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歷日,以建寅之月為正月。又收取天下的銅,鑄成了九鼎,作為天下共主的象徵。

當了天子的禹更加勤奮地為萬民謀利,誠懇地招攬士人,廣泛地聽取民眾的意見。有一次,他出門看見一個罪人,竟下車問候並哭了起來。隨從說:「罪人幹了壞事,你何必可憐他!」帝禹說:「堯舜的時候,人們都和堯舜同心同德。現在我當天子,人心卻各不相同,我怎能不痛心?」儀狄造了些酒,帝禹喝了以後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給儀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說:「後代一定會有因為酒而亡國的。」
禹繼帝位不久,就推舉皋陶當繼承人,並讓他全權處理政務。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後又推舉伯益為繼承人,負責政務。

帝禹在位第十年南巡。過江時,一條黃龍游來,拱起大船,船上的人很害怕。帝禹仰天嘆息道: 「我受命於天。活著靠上天的佐助,死了要回到天上去。你們何必為這一條龍擔憂?」龍聽到這一席話,搖搖尾巴,低下頭就不見了。帝禹到塗山,在那裡大會天下諸侯,獻上玉帛前來朝見的諸侯竟達萬名之眾。

帝禹在位十五年後逝世,葬於會稽(今浙江紹興),終年一百歲。

自己宿短!!!!!!!

『伍』 急需保定歷史故事演講(3至5分鍾的)

你是要革命歷史還是更加久遠的,我從頭給你排一下,由古至今:
保定的由來,與戰事有關。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約燕、齊滅中山。燕趙重新劃定疆域,現保定市區的地域范圍劃歸燕國,以南為趙國地。據明弘治版《保定郡志》記載,燕昭王曾於今保定城東五里建廣養城,俗稱空城,為放牧戰馬之城。保定始有燕南趙北之稱。由上可見,保定最初出現城鎮,就是為保衛燕國安全所設的戰備城市。
960年,因宋太祖趙匡胤祖陵在河北西路清苑縣境,清苑又為宋朝的北部邊塞重地,所以宋朝於清苑縣置保塞軍,取保衛邊塞之意。做為政區名稱兼地名的「保」字,首次出現。又因燕昭王所築黃金台位於保定地區境內,亦稱金台頓。保塞軍和清苑縣治在今保定市。981年,保塞軍升為保州,以寓永保安定之意。清苑縣改名保塞縣,並將滿城南境劃入保塞縣,以加強保州勢力。保州治所在保塞縣。}
1127年,北宋滅亡,金兵陷保州,仍沿宋制,稱保州,又名金台驛。1129年於保州設順天軍,保州為順天軍節度使駐地。保州曾轄清苑、滿城、遂城三縣。
1213年,元兵攻陷保州,焚屠三天,使其變為一片廢墟。1217年,金將張柔投降蒙古軍,駐滿城。1227年,蒙古軍兵馬都元帥張柔率軍由滿城移駐保州,畫市井,定居民,置官廨,重建城池。遂使保州成為「燕南一大都會」。此為現保定築城之始,當時已有一定規模。1239年,元朝改順天軍為順天路,寓「順應天命」之意,保州為路治。因為保州為元代大都的南大門,1275年順天路改為保定路,寓「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之名自此始有。保定路轄清苑、滿城、唐縣、慶都(今望都)、行唐、曲陽、新安、博野、易州(含易縣、淶水、定興)、祁州(含蒲陰、深澤、束鹿)、雄州(含歸信、容城、新城)、安州(含葛城、高陽)、遂州(今遂城)、安肅州(今徐水)、完州(今順平縣)等州縣。
1386年,明朝改保定路為保定府,又稱金台郡,因保定城位於保定府河之陽,故又有保陽郡之稱。此為保定設府之始,轄3州17縣。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始為直隸省省會。直隸省轄順天(今北京)、永平(治盧龍)、保定、正定、河間、順德(治邢台)、廣平(永年)、大名八府。1724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署,轄區增口北道宣化府、熱河廳承德州、張家口廳。1748年,直隸總督署下屬轄區達11府(123縣)六州(含17縣)三廳(張家口、獨石口、多倫諾爾)。清代,保定市為省、府、縣三級官府所駐地。
1912年,直隸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今保定城仍為保定府和清苑縣二級官府駐地。1935年,河北省始以保定城為省會。1937年9月24日,保定被日軍佔領,河北省政府遂成為流亡政府。1946年6月14日,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由北平遷至保定。由於當時保定四周各縣基本解放,因而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於1947年10月10日開始由保定遷回北平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12月6日成立保定市人民政府。這是保定建市之始。保定市轄一、二、三、四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宣告成立,決定保定市為河北省省會及保定專署駐地。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由保定市遷往天津市。1967年河北省省會又遷回保定市,次年2月3日河北省會遷往石家莊市。1968年8月18日,建立保定地、市革命委員會。1982年7月19日,保定市革命委員會改為保定市人民政府。1983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保定市又升格為河北省轄市。
保定是一座軍事重鎮,歷為兵家必爭。春秋戰國時期,保定為燕、晉、中山、齊、趙等國角逐的戰場。戰國後期,中山國滅亡後,燕趙重新劃分疆界,今保定市區重新歸屬燕國,成為燕國南部的邊防重地。今保定市南大街的「列國石」,俗稱「保定府的大裂瓜」,即為燕南趙北的分界石。|
保定第一次做為軍事重鎮,是宋遼之際。石敬塘割讓燕雲16州,泰州、清苑成為後晉北部的邊沿城市。宋朝建立後,太祖、太宗一直把收復幽燕作為一大戰略目標,對河北軍事防禦十分重視。960年清苑縣置保塞軍,981年保塞軍升為保州。隨之,清苑縣改為保塞縣,並將滿城南境劃入保塞縣,以加強保州勢力。保州與雄州(今雄縣)、霸州(今霸州市)等地同為北邊重地,形成一道由西南向東北的軍事防線。宋朝常在此屯兵駐將,把保州做為北部邊防要塞。宋朝著名將領呼延贊、楊嗣等曾駐保州。1000年,抗遼名將楊延昭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1003年升為保州防禦使,鑿河渠為障,防敵騎入侵。遼帝隆緒同其母蕭氏傾巢南犯,宋守將魏能、石普敗其先鋒。敵再趨保州,楊延昭固守並設伏出奇兵,敵軍敗潰,延昭獲其將,函首以獻。
1125年,金兵攻陷保州北部城鎮之後,直趨保州,未陷。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因保州防守嚴密,易守難攻,金兵為避免在保州消耗過多實力,繞過保州直趨宋都東京(今開封)。1127年,金兵破開封,俘徽宗、欽宗二帝北上,並乘勢攻破保州。
1213年,蒙古軍陷涿、易等州後,乘勢襲保州。由於保州防禦堅固,連攻數日不破。於是蒙古軍改變戰術,填城壕,造雲梯,竭力強攻。由於蒙古軍攻陷保州付出很大代價,於是焚屠三日,保州變為一片廢墟。
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對抗建文帝。第二年四月,保定知府雒僉降燕王。此後,保定成了朱棣南下奪取政權的主要軍事基地。1403年,朱棣稱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復名大寧都司,移駐保定,轄前、後、中、左、右五衛和紫荊關、茂山衛,其常駐保定的軍馬約數萬,成為保衛北京的專門駐兵之地。

清代,保定仍為京畿重地。清廷對保定的軍事地位非常重視,乾隆皇帝六次巡視江南,都在保定駐蹕。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林鳳祥、李開芳北上,出臨洺關,由趙州、晉州、藁城等地東趨深州。京師震動,清政府急命僧格林沁統禁兵進駐保定,以守門戶。L4>j.
1912年,直隸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今保定城仍為保定府和清苑縣二級官府駐地。1935年,河北省始以保定城為省會。1937年9月24日,保定被日軍佔領,河北省政府遂成為流亡政府。1946年6月14日,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由北平遷至保定。由於當時保定四周各縣基本解放,因而國民黨河北省政府於1947年10月10日開始由保定遷回北平。rq

1948年11月22日保定解放,12月6日成立保定市人民政府。這是保定建市之始。保定市轄一、二、三、四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宣告成立,決定保定市為河北省省會及保定專署駐地。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由保定市遷往天津市。1967年河北省省會又遷回保定市,次年2月3日河北省會遷往石家莊市。1968年8月18日,建立保定地、市革命委員會。1982年7月19日,保定市革命委員會改為保定市人民政府。1983年11月15日,經國務院批准,保定市又升格為河北省轄市。
保定是一座軍事重鎮,歷為兵家必爭。春秋戰國時期,保定為燕、晉、中山、齊、趙等國角逐的戰場。戰國後期,中山國滅亡後,燕趙重新劃分疆界,今保定市區重新歸屬燕國,成為燕國南部的邊防重地。今保定市南大街的「列國石」,俗稱「保定府的大裂瓜」,即為燕南趙北的分界石。|%x1C

保定第一次做為軍事重鎮,是宋遼之際。石敬塘割讓燕雲16州,泰州、清苑成為後晉北部的邊沿城市。宋朝建立後,太祖、太宗一直把收復幽燕作為一大戰略目標,對河北軍事防禦十分重視。960年清苑縣置保塞軍,981年保塞軍升為保州。隨之,清苑縣改為保塞縣,並將滿城南境劃入保塞縣,以加強保州勢力。保州與雄州(今雄縣)、霸州(今霸州市)等地同為北邊重地,形成一道由西南向東北的軍事防線。宋朝常在此屯兵駐將,把保州做為北部邊防要塞。宋朝著名將領呼延贊、楊嗣等曾駐保州。1000年,抗遼名將楊延昭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1003年升為保州防禦使,鑿河渠為障,防敵騎入侵。遼帝隆緒同其母蕭氏傾巢南犯,宋守將魏能、石普敗其先鋒。敵再趨保州,楊延昭固守並設伏出奇兵,敵軍敗潰,延昭獲其將,函首以獻。>

1125年,金兵攻陷保州北部城鎮之後,直趨保州,未陷。1126年,金兵再次南下,因保州防守嚴密,易守難攻,金兵為避免在保州消耗過多實力,繞過保州直趨宋都東京(今開封)。1127年,金兵破開封,俘徽宗、欽宗二帝北上,並乘勢攻破保州。Vm

1213年,蒙古軍陷涿、易等州後,乘勢襲保州。由於保州防禦堅固,連攻數日不破。於是蒙古軍改變戰術,填城壕,造雲梯,竭力強攻。由於蒙古軍攻陷保州付出很大代價,於是焚屠三日,保州變為一片廢墟。#

1399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變」,對抗建文帝。第二年四月,保定知府雒僉降燕王。此後,保定成了朱棣南下奪取政權的主要軍事基地。1403年,朱棣稱帝,定都北京。北平行都司復名大寧都司,移駐保定,轄前、後、中、左、右五衛和紫荊關、茂山衛,其常駐保定的軍馬約數萬,成為保衛北京的專門駐兵之地。u4
清代,保定仍為京畿重地。清廷對保定的軍事地位非常重視,乾隆皇帝六次巡視江南,都在保定駐蹕。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林鳳祥、李開芳北上,出臨洺關,由趙州、晉州、藁城等地東趨深州。京師震動,清政府急命僧格林沁統禁兵進駐保定,以守門戶。

在歷史上,保定曾是一座著名的文化城市,素有「文化古城」和「學生城」之稱。宋代,保定就建有最早的官學,即「州學」。明清兩代,保定的儒學教育一直比較發達,三所官學(府學、衛學、縣學)同時並立於一城之內,達幾百年之久。另有社學26所、義學30所。還有金台書院、上谷書院和蓮池書院等教育機構。清政府對蓮池書院十分重視,乾隆皇帝曾六次來此視察,並親筆題詩,勉勵學生。光緒年間,書院大盛。我國歷史上最末一名狀元劉春霖就是蓮池書院的學生。
清末,「停辦科舉以廣學校」。保定推廣新學,首先是從軍事學校開始的。1902年,袁世凱在保定訓練新軍,先後建立將弁學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前身)、陸軍速成學堂、參謀學堂、測繪學堂等等。保定有高等學校十餘所。同時,保定府立中學堂、直隸女子學堂、直隸第二師范學堂、清苑中學、育德中學等等中等學校也大量出現。故保定當時有「學生城」之稱。1917年,育德中學開設留法勤工儉學預備班,李維漢、李富春等為第一班學員。1918年,劉少奇等入校為第二班學員。在中國近代史上有許多高級軍事指揮官,是從保定軍事學校培養的,如我黨著名軍事將領葉挺,辛亥革命骨幹李濟深,寧都起義領袖趙博生、董振堂。國民黨的許多高級軍政首腦,如蔣介石、張群、白崇禧、陳誠等,還有北洋軍閥吳佩孚等,也都是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或保定軍校的學生。

『陸』 河北古代名人及主要事跡

1、酈道元

酈道元(約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他自幼博覽群書,年輕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人物掌故、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酈道元。

酈道元一生獵奇涉險,不畏險阻,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把一生獻給祖國的大江小河,所著的《水經注》是我國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著作詳細介紹了一千五百多條河流,書寫了他壯麗的如水年華。

北魏之後,《水經注》成為歷代統治者和治水官員的必修課目。明清兩代,對《水經注》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專門的學科,名為「酈學」。

2、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

東漢漢靈帝末年,劉備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漢末政治舞台,三顧茅廬後始得諸葛亮輔佐。

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與孫權將周瑜等大勝曹操於赤壁,其後得到荊州五郡,後又奪取益州。奪取漢中擊退曹操後,劉備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為漢中王。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時曹丕已於去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讓皇帝位,蜀中又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劉備遂於成都武擔之南即皇帝位,年號章武。次年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

3、趙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再次派遣大軍南攻,當時劉表剛死,其子劉琮繼位,派遣使者向曹操請降。劉備措手不及,於是率軍向南逃往江陵,但是劉備不願放棄自願跟隨他的人民,每天僅能行走十幾里,曹操便派輕騎兵快馬追趕,一天之中追襲了三百里,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

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數十騎向南逃逸。當時,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便用手戟打那告狀的人說:「子龍不會棄我而去。」

不久之後,趙雲果然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到劉備身邊。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江南之地。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范,兼任桂陽(今湖南郴縣)太守。趙范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有國色之貌,趙范欲將她許配給趙雲,意欲和趙雲結親。但是趙雲堅持不同意,並說:「我們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

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趙雲回答說:「趙范是被迫投降,心不可測,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趙范果然借機逃走,而趙雲也就因此不受到影響。

4、祖沖之

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范陽遒縣(今河北省淶水縣)人

在天文學方面,祖沖之創制了中國歷法史上著名的新歷——《大明歷》。在《大明歷》中,他首次引用了歲差,是我國歷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他還採用了391年中設置144個閏月的新閏周,比古代發明的19年7閏的閏周更加精密。 祖沖之推算的回歸年和交點月天數都與觀測值非常接近。

在數學上, 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的真值應該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

在機械製造上,曾製造了銅鑄指南車、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能日行百里的「千里船」和計時儀器漏壺、欹器等。

5、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

勵精圖治,整頓軍事、政治、經濟,嚴明軍紀,賞有功,斬臨陣退卻者,檢閱禁軍,汰老弱,留精銳,募天下壯士。詔群臣直言,撰《平邊策》,禁官吏貪污。

停廢大批寺院,收購民間銅器佛像鑄錢。頒《均田圖》,均定河南等地60州田賦,減免租稅,招撫流散,興修水利,發展經濟。擴建京城,恢復漕運,修訂刑律,改訂歷法,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遺書、雕印古籍等。

『柒』 順平的革命地和簡介

順平縣位於河北省西部,保定市西郊,太行山的東麓,東經114°50′-115°17 ′、北緯38°45′-39°07′。總面積714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順平地處太行山東麓,洪積沖積扇平原中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多山與丘陵, 平原約佔2/5。唐河、逆河為長年河。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均溫12.2℃,年降水量578毫米。順神公路、京廣鐵路,西線公路過境。名勝古跡有龍潭湖風景區、伊祁山(太子庵)堯帝廟遺址、花木蘭將軍廟遺址。[1]
順平縣歷史悠久。縣境蘇家疃出土的石斧和縣磚廠出土的陶甑等文物證實,順平縣有4000多年的歷史。
夏及商代,今順平縣為一諸侯國,都逆畤邑(安陽鄉境內)。
春秋戰國時置縣,名曲逆縣,治在大王、子城,屬燕國。此後由於征戰交錯,朝代更替,縣名更動頻繁,曰縣,曰軍,曰州。
公元5年(西漢平帝元始五年),王莽改曲逆為順平縣。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又將順平縣改為曲逆縣。公元88年(漢章帝章和二年)又將曲逆縣改為蒲陰縣。
556年(南北朝北齊天寶七年)蒲陰縣改為北平縣,縣城仍在大王、子城一帶。
736年(開元二十三年),縣城搬至蒲陽鎮。
1042年(北宋慶歷二年)改北平縣為北平軍。北宋末年金國佔領北平縣,金改北平縣為永平縣。
1214年(金宣宗貞祐二年)永平縣升為完州。
1369年(明洪武二年)降完州為完縣,此名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1958年—1961年由於區劃調整,曾叫完滿縣,完縣區,清苑縣。1961年12月恢復完縣建制。199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完縣改名順平縣。[3]1995年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並,順平縣屬保定市。

『捌』 河北保定順平騰家莊村名的由來及歷史

滕家莊村

地址:保定市順平縣

順平縣位於河北省西部,保定市西郊,太行山的東麓,東經114°50′-115°17′、北緯38°45′-39°07′。總面積714平方千米。總人口30萬人(2006年)。順平地處太行山東麓,洪積沖積扇平原中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多山與丘陵,平原約佔2/5。唐河、逆河為長年河。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年均溫12.2℃,年降水量578毫米。順神公路、京廣西線公路過境。名勝古跡有龍潭湖風景區、伊歧山(太子庵)堯帝廟遺址、木蘭將軍廟遺址。1930年這里爆發了五里崗暴動,同時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22軍,韓永祿任軍長。

『玖』 順平家鄉文化調查報告。

順平縣歷史悠久。縣境蘇家疃出土的石斧和縣磚廠出土的陶甑等文物證實,順平縣有4000多年的歷史。
夏及商代,今順平縣為一諸侯國,都逆畤邑(安陽鄉境內)。
春秋戰國時置縣,名曲逆縣,治在大王、子城,屬燕國。此後由於征戰交錯,朝代更替,縣名更動頻繁,曰縣,曰軍,曰州。
公元5年(西漢平帝元始五年),王莽改曲逆為順平縣。劉秀建立東漢政權後,又將順平縣改為曲逆縣。公元88年(漢章帝章和二年)又將曲逆縣改為蒲陰縣。
556年(南北朝北齊天寶七年)蒲陰縣改為北平縣,縣城仍在大王、子城一帶。
736年(開元二十三年),縣城搬至蒲陽鎮。
1042年(北宋慶歷二年)改北平縣為北平軍。北宋末年金國佔領北平縣,金改北平縣為永平縣。
1214年(金宣宗貞祐二年)永平縣升為完州。
1369年(明洪武二年)降完州為完縣,此名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1958年—1961年由於區劃調整,曾叫完滿縣,完縣區,清苑縣。1961年12月恢復完縣建制。199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完縣改名順平縣。[3] 1995年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並,順平縣屬保定市。

順平——順平縣萬頃桃源農庄民俗文化園(伊祁山景區) 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位於順平縣城西伊祁山,距保定市區47公里。伊祁山是上古帝王堯的出生地,山上有古老的洞穴、眾多廟宇、殿堂、亭台,至今依然可以看到原始氏族群居殘留的遺址。景區面積17.5平方公里,仲春時節,是遊人尋根祭祖,觀景賞花的理想之地,集中了古順平八景中的「西山晴雪」、「馬耳雙峰」、「曲水春風」、「柿林紅葉」等景觀。
順平縣唐河漂流景區 唐河漂流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西北,由保淶路可達,距保定市區62公里,是水上游樂活動景區。唐河漂流全程10公里,導游、安全員、救生設備等服務設施齊全。漂流之時,遇險灘急流似烈馬奔騰,入平緩水面又如盪漾湖中,途中既可領略太行山之雄壯,又能感受江南水鄉之柔美,堪稱「華北第一漂」。
順平縣杏唐溝景區 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西北2公里處,距保定市區60公里,是旅遊休閑的理想場所。景區原為道教聖地,全長10餘華里,溝內野花遍布,蜂飛蝶舞,林木茂盛,鳥飛蟬鳴,各種野果伸手可取。谷地溪水潺潺常流不斷,飛瀑深潭錯落其間,水質清澈,魚蝦可見。在溝的深處,有宋代佛寺、尼姑庵、鍾鼓樓、舍利塔、碑林石刻等多處遺跡。
順平縣腰山王氏庄園博物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景區,位於保定市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從保定北口下道沿保阜路到腰山鎮可達,距保定市區25公里。庄園佔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建有成套院落50餘套,各類房屋500餘間,由北園、中園、南園、場院構成,是一處城堡式建築,為華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明末清初民居建築群,影視拍攝的重要外景地。
順平縣天(龍潭)湖自然風景區 位於保定市順平縣神南鄉境內,由保阜路轉順神路或由保淶路皆可達,距保定市區80公里,是山水自然風光景區。天湖景區總面積80平方公里,湖水清澈透明,沙石松軟,鳥語花香;仙界峽,峰奇溝深;北龍峽千峰競秀,又有楊成武將軍梯子溝突圍紀念碑亭,紫竹山雲繞山頂,虛幻縹渺;「堯母祭天」為景區內的代表性景觀,既有南國山水的柔媚,又有北方山水之雄渾。

『拾』 河北省有哪些 故事

河北省古今名人:

1、堯,據傳說中國上古五帝之一的唐堯出生在順平縣 ( 原完縣 ) 的伊祁山 , 因此伊祁山就又稱作堯山。後人稱其為唐堯。
2、伯夷,不食周粟的河北(盧龍)人。
3、叔齊,伯夷之弟,與其兄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4、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丘市),春秋戰國時代名醫。
5、公孫龍,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公孫龍,字子秉,趙國人。
6、趙武靈王(約前340年—前295年)名雍,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軍事改革家。
7、趙奢,馬服君,漢族「馬」姓起源。趙國人,與趙王室宗,當屆貴族。戰國後期趙國名將。
8、藺相如,戰國名相,河北曲陽縣人,英勇大義,智慧宏達,千古佳談。
8、廉頗,戰國四大名將,慷慨重義,以勇氣聞於諸侯。生於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
9、樂毅,趙國人,戰國名將,領五國之兵連下齊國七十二城。
10、李牧,趙國柏人(今河北隆堯)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其功績自不必說。
11、毛遂,趙國賢士,毛遂自薦,出使不辱使命,為官造福於民。
12、趙姬,秦始皇生母,今河北邯鄲人。
13、徐福,據傳為日本天皇老祖,秦時齊人徐福(滄州戰國時屬齊,安陽內黃戰國時屬趙)率三千河北兒女東渡日本。
14、趙佗,嬴姓,趙氏,名佗,秦朝恆山郡真定縣人(今中國河北省正定縣)。秦朝著名宗室將領,華夏族(漢族先民),南越國創建者。是南越國第一代王,公元前207年[1]至前137年在位,號稱「南越武帝」。
15、毛亨,西漢學者,河北河間人,「毛詩學」的開創者。
16、毛萇,西漢詩學「毛詩學」的傳授者,河北邯鄲人,《詩經》,就是毛萇注釋的「毛詩」。
17、韓嬰,西漢詩學「韓詩學」的開創者(註:詩經傳承有齊魯燕趙四家,後惟趙毛萇一家流傳至今)。
18、董仲舒,漢初大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始作俑者,西漢廣川(今河北棗強縣廣川鎮)人。功罪千秋評說。
19、李延年,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漢武帝時造詣很高的音樂家。 代表作《佳人曲》。
20、李夫人,漢武帝妃子,李延年之妹,死後被追封為孝武皇後,有「傾國傾城」之貌,其兄曾贊其「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1、竇太後,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人,漢文帝的皇後,漢景帝的母親。自她之後,把漢王朝推上了強盛的高峰。
22、王政君,漢元帝劉?#93;的皇後,正定人,一生經歷七朝,享年84歲,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後。
23、甄宓,河北省無極縣人,廟號文昭甄皇後。是中國歷史上極賢的美女之一。後人稱其為洛神。
24、張角,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漢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 。
25、劉備,河北涿州人,蜀漢皇帝。
26、趙雲,河北正定人,三國名將。
27、張飛,河北涿州人,三國名將。
28、祖逖,范陽遒(今河北省淶水縣)人,西晉名臣,聞雞起舞和中流擊楫由他而來。
29、劉琨,河北無極東北人。西晉詩人。少年時即有「俊朗」之美譽,以雄豪著名。聞雞起舞的另一主角。
30、祖沖之,今河北淶水縣, 是中國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生於未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
31、酈道元, 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2、孫伏伽,隋河北清河人,歷史上第一位狀元。
33、李春,河北邢台臨城人,隋代造橋匠師,中國古代著名建築學家,趙州橋的設計者。
34、竇建德,河北故城東北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李家統一中國的最大挑戰者,當時是鹿死誰手未可知。
35、劉黑闥,貝州漳南(今河北故城東)人,隋末河北義軍首領。
36、李淵,唐朝開國皇帝,甘肅成紀人,其祖乃趙郡隆慶(河北隆堯)人。
37、魏徵,唐初名相,巨鹿人,中華鐵膽直臣。
38、盧照鄰,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人。
39、高適,字達夫,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唐著名邊塞詩人。
40、賈島,字閬仙,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著名詩人。
41、韓愈,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42、柴榮,河北邢台人,著名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周世宗。
43、趙匡胤,祖籍河北涿州,生於洛陽,常年居住在開封,死後葬於鄭州鞏義的宋陵。
38、三蘇(蘇洵/蘇軾/蘇轍),四川人,祖籍河北省欒城縣,蘇轍有《欒城集》,以念其祖。
44、懷丙,(生卒年月不詳),真定僧人,北宋高僧、著名科學家。精於建築工程技術。
45、武松,河北清河人,因殺人逃入陽谷縣。
46、郭守敬,河北邢台人,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
47、關漢卿,河北保定安國人,元曲大家。
48、白樸,元曲四大家之一,正定人。
49、蘇大年,河北正定人。元代翰林編修,人稱蘇學士。最擅長畫竹石等,能詩文。
50、梁夢龍(?—1592),真定(今正定)人,明朝政治家、軍事家。
51、樊騰鳳,河北邢台人,明末清初音韻學家,著有《五方母音》。
52、紀曉嵐,河北滄州人,清名臣,《四庫全書》主編。
53、曹雪芹,祖籍河北,偉大的文學家。
54、張之洞,河北滄州南皮人,洋務運動重臣。
55、劉春霖,字潤琴,號石雲。直隸肅寧人,清光緒30年(1904年)甲辰科狀元,亦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名狀元,所謂「第一人中最後人」。
56、霍元甲,河北東光縣人,著名武術家,燕趙俠士,民族英雄。
57、趙三多,河北威縣人,義和團領袖,首先在山東率領義和團起義。
58、大刀王五,王正誼,回族,河北保定人,燕趙豪傑,京城俠士,為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復仇,參加義和團運動,被八國聯軍槍殺於前門。
59、燕子李三,河北滄州人,俠義大盜,名震中華。
60、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縣大黑坨村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
61、韓蔭亭,永年田寨人,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一代英豪,傳奇名將。
62.董振堂,邢台新河人, 紅軍名將,原紅五軍軍長,為河北省參加革命以來犧牲的職務最高的將官
63、張作霖,東北王,遼寧海城人,祖籍河北。
64、張勛,大軍閥,鞭子軍首領,長江巡查使,江西人,祖籍河北。
65、馬鳳圖,河北滄州人,回族,據八極、劈掛等加以總結與改進而成通臂劈掛拳。
66、裴文中,河北省豐南縣人。史前考古學、古生物學家,北京人發現者。
67、王士珍,河北正定人,北洋三傑之龍,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
68、馮國璋,北洋三傑之豹,河北河間人,著名笑星馮鞏的曾爺爺。
69、馮玉祥,祖籍安徽,生長於河北保定,保定土話保持一生。
70、佟麟閣,中國抗日將領,民族英雄。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
71、張愛玲,祖籍河北豐潤,近代上海著名女作家,功罪任評說。
72、楊露禪,永年人,楊氏太極宗師。
73、馮至,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教授。直隸涿州(今河北涿縣)人。
74、孫犁,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
75、郭小川, 現代詩人。河北豐寧縣人。
76、董存瑞,河北張家口市懷來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6、馬本齋,河北滄州人,回族,中華抗日英雄。
77、戎冠秀,河北平山人,中共黨員,抗日英模,榮獲「子弟兵的母親」光榮稱號等。
78、狼牙山五壯士,河北張家口蔚縣人,民族英雄,燕趙遺風。
79、小兵張嘎,河北保定安新縣人,少年抗日英雄。
80、王二小,河北保定淶源縣上庄村人,少年抗日英雄。
81、於敏,核物理學家,中國氫彈之父。
82、蓋叫天,京劇武生,號燕南,葬於杭州西湖。
83、鄧麗君,河北大名人,生於台灣,著名歌唱家,一代歌後。
84、王蒙,前文化部長,著名作家、紅學家。
85、鐵凝,著名作家,現任中國作協主席。
86、裴艷玲,原名裴信。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兼演京劇,工武生,祖籍河北肅寧。
87、崔永元,籍貫河北省衡水市武邑縣,出生於天津,央視著名主持。
88、楊公驥,教授,是我國著名社會科學家、著名學史研究專家,河北正定人。
89、葛優,籍貫河北饒陽縣,出生於北京,著名演員。
90、姜文,著名演員、導演。
91、高圓圓,祖籍河北唐山豐潤,著名影星,《南京,南京》女主角
92、張鐵林,著名影星,祖籍唐山人畢業於英國。
93、張梓琳,出生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第57屆世界小姐選美大賽總決賽冠軍,中國首位國際選美大賽總冠軍
94、米露,籍貫河北滄州,第八屆cctv模特大賽總冠軍
95、錢紅,河北保定人,女子游泳運動員,奧運冠軍,獲51個世界冠軍,「蝶泳皇後」。
96、郭晶晶,河北保定人,跳水運動員,奧運冠軍。
97、范瑋琪,台灣歌手,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祖籍河北省石家莊市深澤縣
98、周穎超,祖籍河北唐山,生於河北唐山,內地當紅網路明星。
99、王寶強,1984年出生,河北省邢台市南和縣人著名演員,代表作《天下無賊》《士兵突擊》
100、李想,河北石家莊人,80代表人,北京泡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101、韓喬生,河北邯鄲人,中央電視台著名體育節目主持人.
102、龐偉,河北保定人,射擊運動員,奧運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第二金獲得者。
103、竇文濤,籍貫山東,出生於石家莊,鳳凰衛視主持人。
104、吳德,唐山市豐潤區人。曾擔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市革委會主任,北京衛戍區第一政委等黨和國家的重要職務。
105、郭威,邢台人,後周的建立者,為後周太祖
106、孟知祥,邢台人,五代後蜀國的建立者
107、李世民,李淵第二子,唐太宗,祖籍邢台隆堯,耗時17年在隆堯修建了唐祖陵,規定邢州刺史春秋兩祭。
108、尚小雲,邢台南宮人,京劇四大名旦之一
109、趙忠祥,邢台寧晉人,央視著名播音員和主持人
110、陳強,邢台寧晉人,著名電影藝術家和喜劇演員
111、劉秉忠,邢台人,元朝的開國元勛和丞相,元朝國號的擬定者,北京城的修建者,是著名的元代政治家、元曲作家、陰陽風水學家和建築專家。
112、宋璟,邢台南和人,唐代四大名相之一,大唐開元盛世的奠基者
113. 董海川 生於清代清嘉慶三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塢村人。一般認為是八卦掌拳術的董海川創始人和主要傳播者.
114. 高歡 (496-547年).祖籍渤海蓨(今河北景縣南).著名軍事家.對建立東魏起決定性作用和實際統治者.其子高洋建立北齊後,追其為神武帝.
115. 蘇味道. (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屬河北欒城)人。先後三度為相達七年之久,深得武則天賞識。蘇味道死後葬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為其後。
116. 吳樾,籍貫河北張家口,著名動作演員,曾獲中國武術最高級別「武英級」。
117.哈攀龍,回族,清朝名將。

閱讀全文

與關於順平縣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