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象棋中的棋子都代表什麼人物
象棋中的民族性格
社會學家研究指出,象棋能代表一個民族的性格。例如東西方民族都強調國家領袖於國於民的重要性,所以中國象棋和國際象棋都以「王」的存亡作為戰局輸贏的標志。
不同的是,國際象棋多了個法力無邊的「王後」,左沖右突,英勇無比,是權力地位與才能的高度統一,這是西方民族 固有的婦女觀和權力觀的體現。
與中國象棋遵循官越大越無能的傳統不一樣,國際象棋中的「丞相」不是一個只會圍著皇帝腳跟轉的儒士,而是頗有能力沖鋒陷陣的勇士。國際象棋中的每個成員的自由度和整個棋局的激烈度,都要比中國象棋大。這在一定意義上代表著西方民族自由、奔放、動盪的性格。而中國象棋則比較雍容、莊重、典雅,因此不懂得中國哲學中那套以柔克剛、以近致遠、動靜有致的奧秘,而只會蠻沖硬打者,肯定是下不好中國象棋的。
如果說中國象棋是中華民族「以靜制動」傳統性的象徵,那麼西方民族則比較尊重個人奮斗的意義。正因為此,在國際象棋中,一個小小的士兵奮戰到對方底線時,可以隨意成為任何一位權威,這對權力地位「先天命定」的中國象棋而言,顯然是難以想像的。
象棋中的東西方文化差異
象棋產生於封建時期,它全息地映射著封建的社會秩序和等級倫理 。由於各自植根的沃壤不同,中國象棋的藝術和棋理折射著以儒家思想 為正統的東方民族文化精神;國際象棋的內蘊則體現著宗教籠罩下的西 方民族文化精神。
君王是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以奪取對方君王為勝利成了象棋藝 術的靈魂。這一點東西方不謀而合。細微的區別是,中國象棋的王稱「 帥(將)」,是忌諱"犯上"的緣故;國際象棋沒有此類顧慮,文字上自 由得多。中國象棋的"帥(將)",不能出"九宮",且有"士、象"充當專 職護衛力量,始終扮演著幕後指揮的角色,這些對"帥(將)",的特殊 保護是"率士之濱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君王至上的寫照。君 王是國家的基石,是國家穩定的前提。國際象棋唯有"王車移位"的特點 關照,稍不留神還會失去該權利,"王"可在棋盤上任何一格自由往來, 隨時可能御駕親征,對"王"的保護通過其自身靈活機動的躲閃來實現。 這與中世紀歐洲頻繁的民族征戰遷徙相關。中國象棋的"帥(將)"不能 "對面",可洞察出儒家禮義的熏染;國際象棋的"王"可以面對面廝殺決 斗,隱見血親復仇的烙印。
古代中國,妃嬪媵嬙處於被玩弄的地位,故中國象棋根本沒有「皇 後」、「王妃」的位置;國際象棋則不然,"王"的旁邊是僅低於王的、 地位顯赫的"後","後"是最靈活、最有力、活動范圍最大、威脅最強的 棋子,表現出在西方"後"對國家的內政、外交、軍事、文化等往往起著 僅次於王的作用。
中國象棋的"士"是宮廷衛士,司"九宮"安全,不離"帥(將)"左右; "象"是臣相,只能於本土飛來飛去。如此寵大的護衛部隊削弱了攻擊的 力量,另一方面卻增強了防禦體系,即使前線戰士全部馬革裹屍還,也 可能殺和敵軍的騷擾,這些反映出中國君王傳統的求穩怕亂的心理和習 慣。國際象棋沒有後勤人員的設置,它的"象"是指教士,分黑的格象, 能滿盤飛舞,黑格角的格象各司職互不相交,暗示著東正教、天主教對 中世紀歐洲的影響。
中國象棋的"兵(卒)"只能一步步向前走,不能後退,雖有" 過河 小卒當小車"之說,但它終究是"卒",到頭無非一"老卒"而矣,隱喻著"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的愚民信條。國際象棋的"兵"雖然也只能前進, 但它走到對方底線可開格為"王"之外的任何一子,這展現了西方進取、 升遷的慾望和機會。
象棋有法度森嚴的精神,中國象棋對棋子的限制尤為突出,區區十 六個子有五個不能過河,"士、象"有法定的路線,"馬"有拐腳之制約, 縱是千里馬一旦受制也難以縱橫馳騁,表現著壓抑個性的封建體制。國 際象棋沒有對棋子的過多約束,反射著西方豪邁不羈、自由奔放的個人 發展。
象棋尚剛,要求積極拼殺作戰,棋子運動能力越強越有優勢。道家 思想的融匯,中國象棋戰法中發揚了陰柔的一面,像善守的反宮馬屏風 馬即是。西方文藝復興運動及現代意識的滲透,國際象棋向著多元化發 展,如浪漫主義學派、局面開派、俄羅斯學派、蘇聯學派、現代主義學 派等。
近聞有人發明了中國國際象棋,在中國象棋的主幹上嫁接國際象棋 的枝葉。這能否是東西方文化趨於"大同"的力證?
我國象棋源遠流長,歷史悠久。但究其源頭,眾說紛壇,尚難斷論。戰國時期宋玉所著《楚辭》招魂篇里有"蓖蔽象棋,有六博些"說法,提到了象棋。從那時到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但當時的"象棋"指的是象牙做的六博棋,不是現代形制的象棋。
六博棋由兩人對弈,每方六子,有梟、盧、雉、犢、塞五種棋子,前四種棋子雙方各一枚,最後一種棋子"塞"各兩枚。梟為首,即主帥。《說苑》載有" 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燕居則斗象棋而舞鄭女"。可見那時在達官權貴和士大夫中已流行下象棋,甚至影響到門客了。北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曾制《象經》,並集合百官在朝廷進行講解。文學家庾信曾作《象棋經賦》及《進象棋經賦》。那時期,"象戲"在宮廷和文人中很盛行,但也不是現代形制的象棋。
唐代以前,象棋只有將、車、馬、卒四個乒種,唐代以後,火器開始用於軍事。據《唐書》記載,以機發石為攻城,號將軍炮。所以那時的炮字還是"石" 為偏旁的。軍事上火器的發展給模仿戰斗場面的象棋帶來了新的發展,使象棋逐漸改革成為擁有將、車、馬、炮、士、象、卒七個兵種,這就和現代象棋的兵種基本相似了。唐《續藏經》載:"昔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牛僧儒用車、馬、將、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由此可見,唐牛僧儒的時代以前,象棋沒有炮,加炮以後,才成現代象棋的雛型。但牛僧儒《玄怪錄》中岑順夢幻所見和挖掘古墓所發現的象棋,只有王、上將(象)、軍師(士)、輜車、天馬、六甲(步卒)等六個兵種,還沒有炮。其時為唐代宗寶應元年,故後人稱之為"寶應象棋"。
宋晁無咎(公元1053-1110年)的"廣象棋",棋子32個,與現制象棋的棋子總數相同,棋盤縱橫各11路,比現制象棋盤大一點。廣象棋把兩炮放在車的外側,棋子名稱和著法與現制象棋相同,但沒有說明棋盤中間有無河界。有河界的象棋盤見於北宋末。北宋末女詞家李清照的《打馬圖經序》中刊有打馬戲和象棋兩用的局戲圖,它所表示的象棋盤圖形與現在的完全一樣。另外宋顥關於象棋詩詞中有"河外尖斜步卒輕"的描述。由此可見,北宋前的象棋盤沒有河界,棋盤有河界的象棋是在北宋末定型的。
象棋子現在是平面字形的,但早先曾是立體象形的。《玄怪錄》中所述的出土古墓,前有金床戲局,列馬滿枰,皆金銅成形,說明唐朝"寶應象棋"的棋子是銅質象形立體子。後來,北宋古墓出土的象棋文物中,見有圓形銅質的平面棋子,直徑大小不等。正面有車、馬、炮、將、士、象、卒字樣;反面則是各種不同形狀的圖文。將是坐著的將軍,腰懸長劍;士是女將,上著戎裝,下穿裙子;象是一隻大象;車是帶有飛輪的輜車;馬是飛躍的馬;炮是飛石;卒是手執長矛的士兵。以後,圖枰的棋子逐步為字形棋子代替。宋徽宗趙佶的《宮詞》有"白檀象戲小棋枰,牙子金書字更明",說的就是白色的檀木棋盤和象牙制的金書字形棋子
❷ 中國象棋」楚河漢界「跟那兩個歷史人物有關
中國來象棋中的楚河漢界與劉邦自和項羽有關。
楚河漢界是歷史典故,秦末楚漢爭霸時期,公元前205年夏,項羽在彭城(今徐州)大敗漢軍,劉邦退到黃河南岸重鎮滎陽,楚軍乘勝追擊,在滎陽一帶互相攻伐長達兩年之久。
地理位置
「楚河漢界」指的是中原地區今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溝口寬約800米,深達200米,是古代的一處軍事要地。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僅在滎陽一帶就爆發了「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因種種原因項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現在鴻溝兩邊還有當年兩軍對壘的城址,東邊是霸王城,西邊是漢王城。
❸ 象棋中的」楚河漢界」,與其相關的兩個歷史人物分別是
劉邦和項羽
【「楚河漢界」來源】
「楚河漢界」是指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溝口寬約800米,深達200米,是古代的一處軍事要地。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僅在滎陽一帶就爆發了「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因種種原因項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現在鴻溝兩邊還有當年兩軍對壘的城址,東邊是霸王城,西邊是漢王城。
「楚河漢界」的由來
中國象棋棋盤上有「楚河漢界」,這是怎麼來的呢?「楚河漢界」指的是河南省滎陽市黃河南岸廣武山上的鴻溝。溝口寬約800米,深達200米,是古代的一處軍事要地。西漢初年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僅在滎陽一帶就爆發了「大戰七十,小戰四十」,因種種原因項羽「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鴻溝便成了楚漢的邊界。現在鴻溝兩邊還有當年兩軍對壘的城址,東邊是霸王城,西邊是漢王城。
❹ 中國象棋」楚河漢界「跟那兩個歷史人物有關
劉邦、項羽
❺ 中國象棋中棋盤代表什麼和戰爭有什麼關系
棋盤代表戰爭場地
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象棋的形制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游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斗的一種游戲。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幸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系。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志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面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家澈戶曉",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庄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和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1956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項目。以後,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1962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40多年來,由於群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推動,象棋棋藝水平提高得很快,優秀棋手不斷涌現,其中以楊官璘、胡榮華、柳大華、趙國榮、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等最為著名。
❻ 象棋的歷史
象棋的歷史:
中國象棋具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期,已經有了關於象棋的正式記載 ,如:《楚辭·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 分曹並進,遒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說苑》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由此可見,遠在戰國時代,象棋已在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據上述情況及 象棋的形制推斷,象棋當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紀)前後產生於中國南部的氏族地區。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游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斗的一種游戲。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幸取勝的成分。
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 ,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系。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序 》,庚信寫《象戲經賦》,標志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 762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結合現在能見到的北宋初期飾有"琴棋書畫"四樣圖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間的棋盤來表示棋的蘇州織錦,和河南開封出土的背面繪有圖形的銅質棋子,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 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
經過近百年的實踐,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 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南宋時期,象棋"家澈戶曉", 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李清照、劉克庄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和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 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 元明清時期,象棋繼續在民間流行,技術水平不斷得以提高,出現了多部總結性的理論專著,其中最為重要的有《夢入神機》、《 金鵬十八變》、《桔中秘》、《適情雅趣》、《梅花譜》、《竹香齋 象棋譜》等。楊慎、唐寅、郎英、羅頎、袁枚等文人學者都愛好下棋 ,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現,顯示了象棋受到社會各階層民眾喜愛的狀況。 新中國建立之後,象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1956年,象棋成為國家體育項目。以後,幾乎每年都舉行全國性的比賽。1962年成立了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下屬組織——中國象棋協會,各地相應建立了下屬協會機構。40多年來,由於群眾性棋類活動和比賽的推動, 象棋棋藝水平提高得很快,優秀棋手不斷涌現,其中以楊官璘、胡榮華、柳大華、趙國榮、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等最為著名。
圍棋的歷史
圍棋是一個智力游戲,起源於中國。
相傳,上古時期堯都平陽,平息協和各部落方國以後,農耕生產和人民生活呈現出一派繁榮興旺的景象。但有一件事情卻讓帝堯很憂慮,散宜氏所生子丹朱雖長大成人,十幾歲了卻不務正業,游手好閑,聚朋囂訟鬥狠,經常招惹禍端。大禹治平洪水不久,丹朱坐上木船讓人推著在汾河西岸的湖泊里盪來盪去,高興地連飯也顧不上吃了,家也不回了,母親的話也不聽了。散宜氏對帝堯說:「堯啊,你只顧忙於處理百姓大事,兒子丹朱越來越不像話了,你也不管管,以後怎麼能替你干大事呀!」帝堯沉默良久,心想:要使丹朱歸善,必先穩其性,娛其心,教他學會幾樣本領才行。便對散宜氏說:「你讓人把丹朱找回來,再讓他帶上弓箭到平山頂上去等我。」
這時丹朱正在汾河灘和一群人戲水,忽見父親的幾個衛士,不容分說,強拉扯著他上了平山,把弓箭塞到他手裡,對他說:「你父帝和母親叫你來山上打獵,你可得給父母裝人啊。」丹朱心想:射箭的本領我又沒學會,咋打獵呢?丹朱看山上荊棘滿坡,望天空白雲朵朵,哪有什麼兔子、飛鳥呢?這明明是父親母親難為自己!「哼,打獵我就是不學,看父母能把我怎麼樣!」衛士們好說歹勸,丹朱就是坐著動也不動。一夥人正吵嚷著,帝堯從山下被詩人攙扶著上來了,衣服也被掛破了。看到父帝氣喘吁吁的樣子,丹朱心裡不免有些心軟,只好向父帝作揖拜跪,唱個喏:「父帝這把年紀要爬這么高的山,讓兒上山打獵,不知從何說起?」帝堯擦了把汗,坐到一塊石上,問:「不肖子啊,你也不小了,十七、八歲了,還不走正道,獵也不會打,等著將來餓死嗎?你看山下這么廣闊的土地,這么好的山河,你就不替父帝操一點心,把土地、山河、百姓治理好嗎?」丹朱眨了眨眼晴,說:「兔子跑得快,鳥兒飛得高,這山上無兔子,天上無飛鳥,叫我打啥哩。天下百姓都聽你的話,土地山河也治理好了,哪用兒子再替父帝操心呀。」帝堯一聽丹朱說出如此不思上進、無心治業的話,嘆了一口氣說:「你不願學打獵,就學行兵征戰的石子棋吧,石子棋學會了,用處也大著哩。」丹朱聽父帝不叫他打獵,改學下石子棋,心裡稍有轉意,「下石子棋還不容易嗎?坐下一會兒就學會了。」丹朱扔掉了箭,要父親立即教他。帝堯說:「哪有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東西,你只要肯學就行。」說著拾起箭來,蹲下身,用箭頭在一塊平坡山石上用力刻畫了縱橫十幾道方格子,讓衛士們撿來一大堆山石子,又分給丹朱一半,手把著手地將自己在率領部落征戰過程中如何利用石子表示前進後退的作戰謀略傳授講解給丹朱。丹朱此時倒也聽得進去,顯得有了耐心。直至太陽要落山的時候,帝堯教子下棋還是那樣的盡心盡力。在衛士們的催促下,父子們才下了平山,在乎水泉里洗了把臉,回到平陽都城。
此後一段時日,丹朱學棋很專心,也不到外邊遊逛,散宜氏心裡踏實些。帝堯對散宜氏說:「石子棋包含著很深的治理百姓、軍隊、山河的道理,丹朱如果真的回心轉意,明白了這些道理,接替我的帝位,是自然的事情啊。」孰料,丹朱棋還沒學深學透,卻聽信先前那幫人的壞話,覺得下棋太束縛人,一點自由也沒有,還得費腦子,犯以前的老毛病,終日朋淫生非,甚至想用詭計奪取父帝的位置,散宜氏痛心不已,大病一場,怏怏而終。帝堯也十分傷心,把丹朱遷送到南方,再也不想看到丹朱,還把帝位禪讓給經過他三年嚴格考察認為不但有德且有智有才的虞舜。虞舜也學帝堯的樣子,用石子棋教子商均。以後的陶器上便產生圍棋方格的圖形,史書便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今龍祠鄉晉掌村西山便有棋盤嶺圍棋石刻圖形遺跡。
今日,在亞洲的圍棋人口有數千萬人,在歐美國家也有不少人會下圍棋。
圍棋的規則十分簡單,卻擁有十分廣大的空間可以落子,使得圍棋變化多端,比中國象棋更為復雜。這就是圍棋的魅力所在。下一盤圍棋的時間沒有規定,快則五分鍾,慢則要幾天,多數時候下一盤棋需要一到二個小時。
下圍棋對人腦的智力開發很有幫助,可增強一個人的計算能力、記憶力、創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斷能力,也能提高人對注意力的控制能力。下圍棋也會對小孩子起到積極作用,使他們能更好的分析事物。
中國圍棋的發展
被人們形象地比喻為黑白世界的圍棋,是我國古人所喜愛的娛樂競技活動,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一種棋戲。由於它將科學、藝術和競技三者融為一體,有著發展智力,培養意志品質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思想意識的特點,因而,幾千年來長盛不衰,並逐漸地發展成了一種國際性的文化競技活動。
圍棋,在我國古代稱為弈,在整個古代棋類中可以說是棋之鼻祖,相傳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世本》所言,圍棋為堯所造。晉張華在《博物志》中亦說:「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舜是傳說人物,造圍棋之說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圍棋起源之早。
【春秋、戰國時期】
圍棋已在社會上廣泛流傳了。《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曾記載了這樣一件事,公元前559年,衛國的國君獻公被衛國大夫寧殖等人驅逐出國。後來,寧殖的兒子又答應把衛獻公迎回來。文子批評道:「寧氏要有災禍了,弈者舉棋不定,不勝其耦,而況置君而弗定乎?」用「舉棋不定」這類圍棋中的術語來比喻政治上的優柔寡斷,說明圍棋活動在當時社會上已經成為人們習見的事物。
【秦、漢、三國時期】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有關圍棋的活動鮮有記載。《西京雜記》卷三曾有西漢初年「杜陵杜夫子善弈棋,為天下第一人」的記述,但這類記載亦是寥如星辰,表明當時圍棋的發展仍比較緩慢。到東漢初年,社會上還是「博行於世而弈獨絕」的狀況。直至東漢中晚期,圍棋活動才又漸盛行。1952年,考古工作者於河北望都一號東漢墓中發現了一件石質圍棋盤,此棋局呈正方形,盤下有四足,局面縱橫各17道,為漢魏時期圍棋盤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實物資料。與漢魏間幾百年頻繁的戰爭相聯系,圍棋之戰也成為培養軍人才能的重要工具。東漢的馬融在《圍棋賦》中就將圍棋視為小戰場,把下圍棋當作用兵作戰,「三尺之局兮,為戰斗場;陳聚士卒兮,兩敵相當。」當時許多著名軍事家,像三國時的曹操、孫策、陸遜等都是疆場和棋枰這樣大小兩個戰場上的佼佼者。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一王粲,除了以詩賦名著於世外,同時又是一個圍棋專家。據說他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對圍棋之盤式、著法等瞭然於胸,能將觀過的「局壞」之棋,重新擺出而不錯一子。 我國圍棋之制在歷史上曾發生過兩次重要變化,主要是在於局道的增多。魏晉前後,是第一次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魏邯鄲淳的《藝經》上說,魏晉及其以前的「棋局縱橫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這與前面所介紹的河北望都發現的東漢圍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石室發現的南北朝時期的《棋經》卻載明當時的圍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表明這時已流行19道的圍棋了。這與現在的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當時的圍棋已初步具備現行圍棋定製。
【南、北朝時期】
由於南北朝時期玄學的興起,導致文人學士以尚清談為榮,因而弈風更盛,下圍棋被稱為"手談"。上層統治者也無不雅好弈棋,他們以棋設官,建立"棋品"制度,對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與棋藝相當的"品格"(等級)。當時的棋藝分為九品,《南史·柳惲傳》載:"梁武帝好弈,使惲品定棋譜,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見棋類活動之普遍。現在日本圍棋分為"九段"即源於此。上述這些變化,極大地促進了圍棋游藝技術的提高,為後來圍棋游藝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和向國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
【唐、宋、元時期】
唐宋時期,可以視為圍棋游藝在歷史上發生的第二次重大變化時期。由於帝王們的喜愛以及其他種種原因,圍棋得到長足的發展,對弈之風遍及全國。這時的圍棋,已不僅在於它的軍事價值,而主要在於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增長智慧。弈棋與彈琴、寫詩、繪畫被人們引為風雅之事,成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藝娛樂項目。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第187號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弈棋圖》絹畫,就是當時貴族婦女對弈圍棋情形的形象描繪。當時的棋局已以19道作為主要形制,圍棋子已由過去的方形改為圓形。1959年河南安陽隋代張盛墓出土的瓷質圍棋盤,唐代贈送日本孝武天皇、現藏日本正倉院的象牙鑲鉗木質圍棋盤,皆為縱橫各19道。中國體育博物館藏唐代黑白圓形圍棋子,淮安宋代楊公佐墓出土的50枚黑白圓形棋子等,都反映了這一時期圍棋的變化和發展。唐代"棋待詔"制度的實行,是中國圍棋發展史上的一個新標志。所謂棋待詔,就是唐翰林院中專門陪同皇帝下棋的專業棋手。當時,供奉內廷的棋待詔,都是從眾多的棋手中經嚴格考核後入選的。他們都具有第一流的棋藝,故有"國手"之稱。唐代著名的棋待詔,有唐玄宗時的王積薪、唐德宗時的王叔文、唐宣宗時的顧師言及唐信宗時的滑能等。由於棋待詔制度的實行,擴大了圍棋的影響,也提高了棋手的社會地位。這種制度從唐初至南宋延續了500餘年,對中國圍棋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從唐代始,昌盛的圍棋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逐漸越出國門。首先是日本,遣唐使團將圍棋帶回,圍棋很快在日本流傳。不但涌現了許多圍棋名手,而且對棋子、棋局的製作也非常考究。如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來唐入貢的日本國王子所帶的棋局就是用"揪玉"琢之而成的,而棋子則是用集真島上手談池中的"玉子"做成的。除了日本,朝鮮半島上的百濟、高麗、新羅也同中國有來往,特別是新羅多次向唐派遣使者,而圍棋的交流更是常見之事。《新唐書·東夷傳》中就記述了唐代圍棋高手楊季鷹與新羅的棋手對弈的情形,說明當時新羅的圍棋也已具有一定的水平。
【明、清時期】
明清兩代,棋藝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現之一,就是流派紛起。明代正德、嘉靖年間,形成了三個著名的圍棋流派:一是以鮑一中(永嘉人)為冠,李沖、周源、徐希聖附之的永嘉派;一是以程汝亮(新安人)為冠,汪曙、方子謙附之的新安派;一是以顏倫、李釜(北京人)為冠的京師派。這三派風格各異,布局攻守側重不同,但皆為當時名手。在他們的帶動下,長期為士大夫壟斷的圍棋,開始在市民階層中發展起來,並涌現出了一批"里巷小人"的棋手。他們通過頻繁的民間比賽活動,使得圍棋游藝更進一步得到了普及。 隨著圍棋游藝活動的興盛,一些民間棋藝家編撰的圍棋譜也大量涌現,如《適情錄》、《石室仙機》、《三才圖會棋譜》、《仙機武庫》及《弈史》、《弈問》等20餘種明版本圍棋譜,都是現存的頗有價值的著述,從中可以窺見當時圍棋技藝及理論高度發展的情況。 滿族統治者對漢族文化的吸收與提倡,也使圍棋游藝活動在清代得到了高度發展,名手輩出,棋苑空前繁盛。清初,已有一批名手,以過柏齡、盛大有、吳瑞澄諸為最。尤其是過柏齡所著《四子譜》二卷,變化明代舊譜之著法,詳加推闡以盡其意,成為傑作。 清康熙末到嘉慶初,弈學更盛,棋壇涌現出了一大批名家。其中梁魏今、程蘭如、范西屏、施襄夏四人被稱為"四大家"。四人中,梁魏今之棋風奇巧多變,使其後的施襄夏和范西屏受益良多。施、范二人皆浙江海寧人,並同於少年成名,人稱"海昌二妙"。據說在施襄夏30歲、范西屏31歲時,二人對弈於當湖,經過10局交戰,勝負相當。"當湖十局"下得驚心動魄,成為流傳千古的精妙之作。
五子棋的歷史
五子棋起源中國,發展於日本,在日本和歐洲國家相當普及,如今在中國也逐漸有星火燎原之勢.在07年,中國棋院承認中國五子棋棋手的職業身份!並在國慶期間在天津舉辦了全國第一屆錦標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名棋手參與了角逐.其實早在多年前,五子棋在京滬浙江福建地區已經有了相當的群眾基礎和研究底蘊,現已以其短、平、快的特點容易被群眾接受並更利於人在閑暇之時對弈。五子棋的復雜度相對圍棋似乎不是同個檔次,其實不然,關於五子棋的計算和局面的窮盡遠遠未成熟,它是一種易學難精的棋種,配合規則可以變化萬千,蘊涵了中國陰陽太極相剋相生的深奧棋理,對人的大局觀和計算力的挑戰也遠遠讓軟體望塵莫及。五子棋的魅力在於它的一擊必殺,從開局到終局都不允許雙方的退讓和鬆懈,因此戲劇性的局面經常出現在對局中。
五子棋段級位是經北京市棋類運動協會批准,北京市棋類運動協會五子棋委員會頒發專業等級證件。
段級位無論是在國際還是在國內都是每一位棋手為之奮斗一生的目標。所以段級位在任何一個五子棋成員國及地區的管理都是很嚴格的,雖然各國、各地區雖然認定方式不同,但是認定目的是一樣的。
五子棋段級位認定辦法是參考了國際連珠聯盟段級位考評辦法,並以國內相關政策法規為依據的一項符合我國國情的考查方式。
五子棋段級位認定辦法大體分為以下幾種:
1、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比賽產生。
2、通過與專業棋手對弈、筆試取得。
3、通過國內、國際等級分取得。
4、對有突出貢獻如連珠相關技術研究相關管理等,在段位審查委員會半數以上投票產生。
5、名譽段位。
段級位審查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有:審查長1人,副審查長3人,常委10人,委員若幹人。主要工作是對棋手的棋力、棋理研究、定式開發做評定,審查棋手是否符合其段位、級位。
段位和級位的劃分:段位共分九個等級,最高是九段,以下分別是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級位共分10個等級,最高是1級、以下分別是2級、3級、4級、5級、6級、7級、8級、9級、10級。
五子棋段級位具體評定標准:
一、級位資格評定標准:
級位是對具有一定專業技術水平人士的資質認定。
10級:專業開局的基本認識,如猜子、布局、三手交換、五手兩打、基礎禁手知識及二十四開局名稱。
9級:了解專業對局的方式方法,子力的基礎圖形。
8級:在專業對局基礎上有更深了解、對禁手的判斷能力、各種陣法的了解、相應水平習題解答不少於10道。
7級:對五子棋歷史及規則有初步了解,相應水平習題解答不少於20道,並有與專業5級以上棋手對弈三次以上的實戰經驗。
6級:有一定的對弈分析能力,對於VCF、VCT習題有一定解答能力,相應級別練習題解答不少於30道,並有與專業3級以上棋手對弈不少於五次的實戰經驗,至少參加過一次經有關部門審批的級位賽。
5級:在掌握以上各級位知識的同時,有更深的理解,有基礎的自我研棋能力,與專業1級棋手對弈七次以上的實戰經驗,相應級別習題解答40道以上。
4級:對世界五子棋史、中國五子棋史有較大的了解,有初步的理論知識,與專業1級棋手對弈十次以上的實戰經驗,解析相應級別習題50道以上。
3級:解析相應水平習題60道以上,與專業初段對弈十五局以上,並獲得棋力肯定,參加過經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高級位賽至少兩次,對浦月、花月開局有初步認識。
2級:有較高的實戰能力,解析相應習題80道以上,參加過經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地市級或相應級別賽獲得前八名以上成績,對浦月、花月開局有一定的了解。
1級:級位棋手中綜合水平最高的專業化棋手,解析相應級別習題100道以上,對浦月、花月開局有較好的分析能力,參加過經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地市級或相應級別賽獲得前三名以上成績。
二、段位資格評定標准:
是對棋手棋技戰術水平高超的技術肯定,入段也是由普通愛好者成為專業棋手的明顯轉變。
初段:熟知浦月、花月開局,對其他開局有一定認識,相應水平習題解析200道以上,有很好的實戰經驗,對五子棋歷史非常了解,並有簡單製作習題能力,對於3級以下棋手實力判斷能力,有簡單外語基礎,參加過經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市級或相應級別賽兩次並取得前六名以上成績。
二段:對於五手兩打有一定的認之,除浦月、花月以外對其它一、兩種開局也有很強的研究,有較強的實戰、自我分析能力,相應水平習題解析300道以上,非常了解規則、等級分使用,並有一定的外語基礎,參加過經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市級或相應級別賽事中取得前三名以上成績。
三段:對於各種開局的基本定式、五手兩打非常了解,有很強的實戰對弈、實戰分析、理論研究能力,有較好的外語語言能力,參加過經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地市級或相應比賽三次,全國級比賽前八名。
四段:有相當豐富的比賽經驗,極強的理論研究能力,參與或獨立出版過相關著作,發表過相關理論文章,有很好的外語水平,參加過經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全國級賽事上取得前七名成績兩次以上。
五段:有極強的實戰能力、豐富的理論經驗,對五手兩打、各開局定式有很深的研究,高超的計算能力,至少發表過某一種開局學術著作一本以上,有良好的外語翻譯能力,參加過經有關管理部門審批的全國賽B組中獲得過冠軍或A組前三名。
六段:合作翻譯、獨立發表五子棋著作三本以上,對各開局有極強的研究,至少對七個以上開局作過專門的學術研究,極高的實戰能力及實戰經驗,有非常專業的外語知識,在全國A組賽或同等級賽事上至少兩次獲得亞軍,洲際比賽前五名,世界盃賽B組前八名,經北京市棋類協會段級位審查委員會考核通過。
七段:五子棋技術及專業外語專家,獨立發表多部相關專著,至少對12個以上開局做過專門的學術研究,在全國A組賽或同等級賽事上至少三次獲得冠軍,洲際比賽前三名,世界盃賽B組前五名或取得A組賽資格,經北京市棋類協會段級位審查委員會考核通過。
八段:對所有開局變化、五手兩打、定式做了極詳細的學術研究,發表過大量專著,洲際比賽冠軍,世界盃賽B組前三名、A組賽前六名,經北京市棋類協會段級位審查委員會考核通過。
九段:最高段位,在達到以上段位標準的同時,世界盃A組賽取得前三名成績三次以上,具有極強的影響力,經北京市棋類協會段級位審查委員會考核通過。
❼ 象棋源於哪個歷史故事
中國象棋的起源
我國的傳統棋種象棋,十分古老,關於它的起源。雖然目前說法不一,還沒有定論,但有一點卻是肯定的,它充滿了智慧的趣味,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要求弈棋者鬥智鬥巧,是一種模仿戰爭的游戲。
據考證,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於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最後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
《說苑》亦記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意即勸孟,不妨也像「燕」國一樣,斗象棋觀歌舞,逍遙一二。 由此可見,初創時期的我國象棋原本是一種華貴的游戲。遠在戰國時期,它就已在當時的貴族階層中流行開來了,但是我國學術界對象棋的起源還存在爭議。有人認為,象棋從誕生初期就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諸如兵制),它原創於中同;也有人以為。據此就斷定象棋誕生於我國,證據還不足,認為它是「舶來品」,是從國外「引進」的等等,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歸納一下,其主要說法有:
一是「起源中國」說。其理由除去上述提到的以外,還根據古代的一個傳說,認為象棋是舜(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史稱虞舜)發明的。說舜的弟弟很壞,他因幾次想謀害舜而被舜幽禁於密室(此傳說《孟子》中曾有記載)。但舜作為兄長,出於同胞手足的考慮。又怕弟弟幽禁寂寞,故而製作了象棋,供他消遣度日,並說象棋中的「象」字,就代表舜的弟弟。因此認為象棋起源於我國。
二是「起源緬甸、印度等國」說。其理由是當時我國的疆域並不產象,這「象」字又從何而來?認為上述舜發明象棋的傳說,原本發生在產象國家,它是從外國流入我國的。而且象棋中的「象」,也並不是指舜的弟弟,而是指我國以南產象地區的某個領袖。說當時的象與舜曾結成兄弟聯盟,戰
勝了其他部落,並還就此推斷出了一條象棋傳人我國的路線圖。因此歷史上我國華南人學會象棋要比中原人士來得早,道理就在於此。
三是「神話附會」說。在有關象棋起源的傳說中,也還穿鑿附會許多神話的色彩。據說,迷於「六博棋」的周穆公曾到天界瑤池與西王母下過棋,並最終成為仙人。漢魏著名詩人曹植也寫過「仙人攬六箸,對博泰山隅」的句子。此類仙人下棋的傳說在漢魏十分流行,至今尚能在漢代畫像磚中見到「仙人六博圖」。
當然,將象棋的起源與神話搭上關系,只能是「姑妄言之,姑妄聽之」,不足為信。但不管如何,將象棋的發源地鎖定在中國或緬甸、印度等產象國家,卻是不會錯的,而且由此延伸到西方,並派生出了各種不同的象棋(如國際象棋即是一例),也是不會錯的。
中國象棋的發展
此處單說我同象棋的發展。我國的象棋由最先的每方6枚棋子發展到今天的模式,曾經歷了一個「從簡到繁,由粗到精」的漫長過程。據《辭海》介紹,象棋的逐漸定型與迅速發展是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弈棋時,雙方在棋盤上各放16枚棋子,即將、士、象、車、馬、炮、卒等兵種各子走法不同,而棋盤則由九根直線和十根橫線組成,中間劃定河界,共有90個據點(博弈雙方各占其半)。弈棋時以把對方「將死」為勝,不分勝負為和。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象棋在原有的基礎上變得更加變化莫測、趣味無窮。象棋作為一門高超的藝術,既要比試智慧,又要較量耐力,自始至終波瀾起伏、險象環生,充滿著復雜而微妙的矛盾斗爭。對弈者必須把握好全局,運用嚴密的科學思維,處理好進攻與防守、舍棄與取得的
關系,以高超的技藝去一步一步地奪取勝利。因此,象棋作為一項健康有益的娛樂活動,對人提高智慧、磨煉意志、增強體質、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古以來,它被文人列為「四藝」(即琴、棋、書、畫)之一,素有「棋運興,國運興」的說法,深受我國人民的廣泛歡迎而歷久不衰……
記不起是什麼人曾用優美而充滿哲理的語言,對象棋作過高度的評價和贊美:「在人們發明的各種游戲中只有這一種游戲,它的勝負不決定於任何刁鑽的偶然性,它只給智慧戴上桂冠!」這話說得一點也不為過。象棋確實是一門具有高度思維性、趣味性和戰斗性的藝術,是供給智慧者的一種游戲。其中的行兵布陣,難以預料:對弈時的角力對抗,也不可預測。所以執子下棋,興趣盎然;以棋會友,其樂無窮。一句話。象棋充滿了無窮的魅力,令人沉醉其間而愛不釋手……
❽ 中國象棋的象棋歷史
象棋起源於中國 。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國科學文化史》中明確提出,象棋是中國人的創造。他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古代游戲-六博與天文、象術、數學的關系,他說:「只有在中國,陰陽理論的盛行促使象棋雛形的產生,帶有天文性質的占卜術得以發明,繼而發展成帶有軍事含義的一種游戲。」接著陸續有蘇聯學者發表文章,批駁印度起源說。1972年南斯拉夫歷史學家比吉夫的專著《象棋-宇宙的象徵》斷定象棋首先出現在公元569年的中國(象戲),然後才逐漸傳播開來。
象棋一詞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楚辭·招魂》中就對其形制以及玩樂方法作過專門記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營並進,道相迫些;成梟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說,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當於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顆;比賽的方法是分曹並進。(指必須兩人或兩組對局聯賽),相互進攻,逼迫對方於死路;最後是贏者「牟」(指成倍)取勝利。擊敗了敵兵(春秋時兵制,以5人為伍),而發出了勝利的歡呼。
漢劉向《說苑·善說》亦記載,雍門子周以琴見孟嘗君說:「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則斗象棋而舞鄭女。」意即勸孟,不妨也像「燕」國一樣,斗象棋觀歌舞,逍遙一二。所有這些,說明在戰國時代「象棋」已經成為一項經常的活動了。因此象棋產生的時間,當在戰國之前。
關於象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一、起源於傳說時代的黃帝。北宋晃補之《廣象戲格·序》說:「象戲兵戲也,黃帝之戰,驅猛獸以為陣,象,獸之雄也。故戲兵以象戲名之。」
二、起源於傳說時代的神農氏。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歷代通載》中說:「神農以日月星辰為象,唐相國牛僧孺用車、馬、士、卒加炮代之為機矣。」
三、起源於舜的時期。傳說舜的同父異母的弟弟叫象,象為人懶惰,好玩耍。現代學者常任俠《中印藝術因緣》一書中說:「象因桀驁不馴,舜把他禁居起來,又恐他寂寞,所以為他製作棋局,使他有所娛樂。因其名象,故稱象棋。」
四、起源於周武王伐紂時。明代謝肇淛《五雜組》雲:「象戲,相傳為周武伐紂時作,即不然,亦戰國兵家者之流,蓋彼時重車戰也。」
五、起源於春秋時期。象棋的「象」,是「象徵」的意思,而與動物象無關。象棋可能是模仿春秋兵制而產生的。象棋各子的名稱正好與春秋時期的兵制,即將、帥、車、馬、士、兵、卒等相吻合。不過,象棋也可能是因為棋子是由象牙製成而得名。
六、起源於戰國之時。《潛確居類書》載:「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斗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
七、起源於楚漢相爭時期。象棋的棋盤的中間寫著「楚河漢界」,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這種說法比較可信。 也有人認為是韓信發明的。清梁同書《淵深海闊象棋譜序》:「又聞象棋始於韓信,朱子雲博局紅也。」現代周家森《象棋源流考》:「韓信伐趙時,作象棋和葉子戲以如士卒,因年終士卒思鄉,一得博具,則相聚共戲,錢財輸盡,樂而忘歸。」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種器具組成。兩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別為:梟、盧、雉、犢、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當於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種方形的棋盤。比賽時,「投六箸,行六棋」,鬥巧鬥智,相互進攻逼迫,而制對方於死地。春秋戰國時的兵制,以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共六人,當時作為軍事訓練的足球游戲,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見,早期的象棋,是象徵當時戰斗的一種游戲。在這種棋制的基礎上,後來又出現一種叫塞的棋戲,只行棋不投箸,擺脫了早期象棋中僥幸取勝的成分。 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的中國,國家戰亂紛揚,烽火狼煙四起,象棋就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軍事戰爭與體育競賽相比較,有很多顯而易見的相似之處。例如,都是以獲得勝利為最終目的,對抗過程都是通過技戰術進行表現。既有謀略主旨,又有戰術手段。象棋作為模擬古代戰爭的智力游戲,每一局都在咫尺棋盤上演繹著金戈鐵馬、兵戎相見。棋盤上的車、馬、炮、兵就是古代的戰車、戰馬、火炮(或者投石車)和士兵的象徵。相比其他體育運動項目,象棋與古代軍事有著最為直接的內在聯系,其戰略思想和戰術特徵受到了古代軍事思想的影響。
隨著時代變遷,象棋日趨完善的同時,也不離軍事戰爭和兵法的宗旨,有很多棋局精妙的戰術構思及戰術組合都諳合兵法之道。在排局古譜中,如《淵深海闊》、《梅花譜》、《橘中秘》、《適情雅趣》等等,很多排局就是以兵法、三十六計、三國演繹典故和戰爭名稱等命名的,它們不僅構思精巧,與所命名的歷史典故名稱也十分契合。
一、六博——象棋的萌芽時期
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棋戲是六博和圍棋,並稱博弈。春秋以前的圍棋活動已無從查證,據可靠的記載,遲至春秋時期才有人以弈喻事。六博的出現比圍棋略早,《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曾跟進公下了三天六博棋角勝負,至春秋時代博弈已並行於世。《論語·陽貨》載:「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孔子認為空閑時行六博下圍棋是有益有娛樂活動,比無所事事要好。可見孔子時代,博弈已成為日常游戲的一部分。六博亦作六簿。《楚辭·招魂》說:「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可知六博亦即簿,蓖蔽象棋,這是我國象棋一名的最早出典。自先秦至唐,各種博戲多有涌現,盛行於世,可以找到若干中國象棋萌芽的諸因子,因此,可將這一時期稱之為象棋史上的萌芽時期。
文獻所記載最早的六博是兩位君主,商代的帝武乙和穆王滿。《史記·殷本紀》載:「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與之博,令人為行。天神不勝,乃謬辱之」;《穆大子傳》載:「(穆王)北入郵,與井公博。三日而決」,上述記載雖然並不一定可靠,但這樣的傳說至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西漢或戰國時的人都認為六博的產生早於春秋時代,是十分久遠的事。而據研究表明,秦代六博棋是象棋的鼻祖。
《莊子·駢拇篇》有「博塞以游」之語,對此成玄英疏雲:「投瓊曰博,不投瓊曰塞」。可見塞戲是由六博發展而來,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擲骰行棋。從西漢墓中出土的塞戲棋具看,棋盤的形制與六博大致相同。 塞戲在春秋戰國時已十分流行。而到秦漢時期,塞戲頗為盛行,當時又稱塞戲為「格五」。從湖北雲夢西漢墓出土的塞戲棋盤和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出土的彩繪木俑塞戲,可以映證漢代邊韶《塞賦》中對塞戲形制的描寫。
二、象戲——象棋的雛形時期
三國時期,象棋的形制不斷地變化,並已和印度有了傳播關系;至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經》,王褒寫《象戲·序》,庚信寫《象戲經賦》,標志著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象戲的首次記載出現在二十四史。《北史》卷十,天和四年有「五月己丑,帝制《象經》成,集百僚講說」,《周書》卷五所記相同。
隋唐時期,象棋活動穩步開展;唐代中期,象戲進一步向現制象棋靠攏。史籍上屢見記載,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禮居叢書》載《梁公九諫》中對武則天夢中下象棋頻國天女的記敘和牛僧孺《玄怪錄》中關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岑順夢見象棋的一段故事。據《梁公九諫》記載,武則天竟做了一個與天神大羅天女下象棋的夢,還被天女戰敗,此夢竟使她深感疑惑:不知吉祥否?夜寐夢下棋,必與她平日嬉戲象棋入迷有關; 汝南人岑順在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的一天晚上,夢見金象國與天那國兩軍交戰,請岑順觀戰。金象國的軍師向其國王匯報作戰計劃:「天馬斜飛度三止,上將橫行系四方。輜車直入無迴翔,六甲次第不乖行」。岑順夢醒後,其家人在屋內發掘出一座古墓,「前有金床戲局,列馬滿秤,皆以金銅成形」,這才知道夢中那位軍師所言,「乃象戲行馬之勢也」。從這則故事可以知道,寶應年間的象戲已有將、車、馬、卒等兵種,而且車、馬、卒的步法與現在已沒什麼兩樣,而將可以滿盤行走又類似今天國際象棋中的王。
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國際象棋頗多相似之處。當時象棋的流行情況,從詩文傳奇中諸多記載中,都可略見一斑。而象棋譜《樗薄象戲格》三卷則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唐代,象棋在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有「將、馬、車、卒」4個兵種,由黑白相間的64個方格組成。後來又參照我國的圍棋,把64個方格變為90個點。這種象戲被稱為「寶應象棋」,至今日本還將它作為象棋的代稱。
三、宋代象棋——象棋的發展和定型時期
宋代,中國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葯的發明增加了「炮」之外,還增加了「士」、「象」。即在使用帶有九宮的棋盤基礎上,吸收和借鑒其他棋類的棋子種類並將其中三個兵升級成一個士及兩個炮,以符合當時人的趣味。另外宋晁無咎的「廣象棋」有棋子32個,與現代象棋棋子總數相同,但是不知道棋盤上有沒有河界。宋、元期間的《事林廣記》刊載了兩局象棋的全盤著法。宋代是象棋廣泛流行,形制大變革的時代。北宋時期,先後有司馬光的《七國象戲》,尹洙的《象戲格》、《棋勢》,晁補之的《廣象戲圖》等著術問世,民間還流行「大象戲」。
明代,可能為了下棋和記憶的方便,才將一方面的「將」改為「帥」。明清時期,象棋有了很大的發展,並涌現出了不少象棋名手和論述象棋的專著。明代象棋專著有《金鵬十八變》、《夢入神機》、《橘中秘》等,而由徐芝精選的《適情雅趣》是象棋古譜中最系統、完整、實用的一種。《橘中秘》譜多為和棋,個別排局已經涉及古代象棋規則問題,利用規則當中的「將」、「殺」等戰術手段而達到和棋的目的。不難看出,在明代,象棋技術水平和技術理論的發展己經開始趨向精細化,棋手和愛好者對象棋的要求也不再僅僅滿足在排局構思巧妙和殺法精彩的層面。象棋的理論發展與技戰術融合又邁進了重要的一步。
清代是中國象棋發展的全盛時期,名家輩出,名譜眾多。有關象棋著作有《梅花泉》、《韜元機略》、《心武殘篇》、《竹香齋象戲譜》、《百變象棋譜》等。其中王再越著《梅花譜》是中國象棋史上一部帶有劃時代意義的棋譜,它因戰例豐富、變化精微而著稱, 開創了迄今三百餘年「馬炮爭雄」的歷史篇章。不僅如此,象棋著名的四大排局「七星聚會、野馬操田、千里獨行和蚯蚓降龍」也都是在清代完成的。這四個排局各具特色,但都是圍繞車、馬、炮、兵相互配合而展開,這些排局迄今為止仍然是公認的難度最高,最為復雜的。可以說清代是古代象棋發展理論和技術戰術水平達到巔峰的歷史階段。 經過封建社會的洗禮,象棋作為「藝」的一種,形成了特有的行業「江湖」。特別是進入民國時期,很多象棋高手在酒肆茶樓靠下「彩棋」為生。這種「彩棋」就是通過下棋贏得一些「彩金」的博彩,來糊口謀生。這些彩棋名目繁多,有讓先,讓子,甚至於讓雙馬、讓士象等等。在下棋的過程中也暗藏玄機,有的人其中這種文化現象的溯源,可以從古代的巫、醫、百戲算起,行當也涉及「五花八門」。象棋江湖比較其他的江湖門派來說,同樣具有流動性和欺騙性。所謂流動性,可以解釋為當年的象棋棋手通常通過尋訪名師、名士,高手過招而成名,以地域為界,劃分門派。而欺騙性,一方面是下棋的棋手故意隱藏自己的水平,俗稱「釣魚」,待彩金達到滿意的程度再一舉得之。另外還有合作配合的,我們至今仍然偶爾能看到的街頭擺「江湖殘局」的人,用大家看似簡單但實際復雜的棋局來誘使愛好者下注騙錢。這些手段總歸是不夠光明正大,難登大雅之堂的,但是朗朗乾坤,早已放不下一張棋桌,為了謀生,象棋棋手「淪落江湖」也是難免的。
當時象棋水平最高,棋風盛的地方是華北、華東和華南三個地區,而北京、上海和廣州就分別成為了活躍地區當中的核心,其中香港的象棋高手也常聚集在廣州,棋手對弈的場所也多在茶樓進行。民國時期,北京出了著名棋手張德魁、那健庭等,上海以謝俠遜最有影響力,而廣東則以黃松軒、鍾珍和曾展鴻「粵東三鳳」為代表。當時棋手多有綽號,例如:「揚州三傑」、「棋壇趙子龍」、「二十八宿」、「無敵中炮」等等,既有以地域門派為標簽,也有以棋藝風格來取名的,象棋高手不自覺地形成了一個相對既流動又固定的小環境,象棋江湖名不虛傳,有一定的社會影響。雖然棋手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沒有得到有效的認可,但是象棋行業的生命力在困頓的條件下也顯示出了特有的張力。在這個階段,象棋的賽事活動多以擂台賽和循環賽的形式進行,為建國以後的象棋競賽形式奠定了基礎。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體育運動的發展,把「提倡國民體育」寫入了全國政協的綱領中。此後「改善人民健康狀況,增強人民體質」被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國家發展體育事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也被寫入了憲法。
建國後,象棋在現代體育項目當中一直具有其特殊的社會屬性,也在不同階段發揮出了象棋運動特有的作用。例如,1950年為支援「抗美援朝」象棋棋手們積極組織活動,表達愛國之情,在北京就舉辦了「四名手義賽」(侯玉山、謝小然、竇國柱和張德魁)。1956年,國家體委(現國家體育總局)將象棋列入第一批體育項目之中,當年北京就舉行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的象棋比賽一一全國象棋錦標賽。有30人代表不同省份參賽,可以說是盛況空前。這次賽事的舉辦,也標志著象棋從傳統文化中的「藝」向競技體育發展的一個正式轉折。象棋是這次比賽當中棋類項目唯一的正式比賽項目,錄取前6名,而圍棋和國際象棋都作為了表演項目不計算名次。同年,象棋第一本期刊類雜志《象棋》出版發行。1956年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重要時刻,也是標志著象棋從「江湖」到「廟堂」的重要轉折點。散落於民間難登大雅的文化瑰寶,從此有了正式的歸屬。此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行業體協的專業隊相繼組成,在最多的時候有20多支,參賽隊伍最多時達到30支左右。
1966年開始,象棋比賽於當年4月舉行。此後,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象棋比賽從1967年開始停辦,直到1974年7月才在成都正式恢復了比賽,前後一共7年停賽。盡管文革期間正式的全國比賽不能再舉辦下去,但是在民間這項運動並沒有被禁止。因為文革期間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相當單調,象棋反而因為價格便宜,場地便捷,在當時成為了最普及的一項活動。空閑的時候,在街頭巷尾擺上幾局,圍觀者眾眾,反倒成就了象棋在這個階段群眾當中極大程度的傳播。
進入八十年代,象棋運動開始嘗試由各地舉辦不同規模和形式的賽事活動,但隨著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增加,廣大人民群眾對豐富文化生活內容的需求程度的不斷提高,娛樂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逐漸體現出多元化的特徵,成就了諸如胡榮華、柳大華、李來群、呂欽、趙國榮等一大批優秀的象棋棋手,得到了社會廣泛的認可。在全國所有的體育項目當中,是較早地開始組織、舉辦獨立邀請賽和杯賽的項目,並開始嘗試對優勝名次給予獎勵或獎金。比如最早在1981年由霍英東先生贊助創辦的第1屆「五羊杯全國象棋冠軍賽」,按規定冠軍獎金不能超過50元人民幣,這和今天動輒幾萬到幾十萬的獎金實在無法比擬。此後連續舉辦了二十七屆,五羊杯不僅成為全國乃至東南亞最有影響力的比賽,也是迄今為止辦賽持續時間最長的商業比賽。
如今,中國象棋已流傳到十幾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象棋已有亞洲和世界組織,在日本、菲律賓還成立了中國象棋協會;單年世界象棋聯合會舉辦個人賽,逢雙年亞洲象棋聯合會舉辦團體賽。古老的東方游戲走向世界。 象棋在國外,尤其是東南亞的僑胞和外籍華人中也廣泛流傳。許多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把象棋看作是僑胞與祖國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把開展象棋活動看作是炎黃後裔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近幾十年來,隨著貿易和文化交往的不斷發展,象棋在英、美、法、加拿大、德國等國家也發展了不少的愛好者。象棋正從它的發源地,經過亞洲,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從亞洲來看,不僅港澳等地棋風很盛,而且在泰國、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日本等國的華僑和外籍華人中,象棋也很普遍。那些地區和國家每年都舉行象棋比賽,而且都已分別成立了象棋總會或象棋協會。
交流
1978年11月間,在東南亞一些地區和國家的僑胞名流和棋界人士的發起和合作下,亞洲象棋聯合會應運而生。如今,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印尼、中國、汶萊、馬來西亞和香港、澳門地區都是「亞象聯」成員。香港名流霍英東先生出任本屆會長。
自從「亞象聯」成立以後,亞洲地區的象棋活動更加活躍,亞洲各國和地區之間的象棋交往和比賽活動逐年增多,棋手水平普遍提高,涌現出不少有前途的青年棋手。新加坡、菲律賓和泰國等還專門培養了一些女棋手,女子下象棋的也逐漸增多起來。體現亞洲棋手友誼和水平的「亞洲杯象棋錦標賽」現已舉辦五屆。亞洲城市名手邀請賽從1981年創辦,現已舉辦三屆。第4屆亞洲城市名手賽據悉將在澳門舉行。「亞象聯」還多次舉辦各會員國和地區之間的友誼賽和互訪。
發展
近些年,象棋在歐美人中間有了可喜的發展。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紛紛成立象棋協會或象棋社。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家的國際象棋大師也下起中國象棋來了,像我國一些中國象棋手一樣,成了兩項象棋都擅長的「雙槍將」。
為了進一步促進象棋的國際化,吸引更多的歐美人下象棋,使東方的棋道推向全球,以便全世界人民都能分享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從中取得無窮的樂趣,「亞象聯」委託中國象棋協會舉辦「七星杯」國際邀請賽,每兩年一次,現已舉辦兩屆。第2屆「七星杯」國際邀請賽有菲律賓、泰國、美國、加拿大、聯邦德國、西柏林、法國、中國、香港、澳門等10個國家和地區的20名棋手參加比賽。據悉,參加「七星杯」賽的各國和地區象棋組織將通過今後幾屆比賽醞釀籌組象棋國際聯合會,以進一步促進象棋的國際化。
為了鼓勵和吸引非華人血統的外國人積極參加象棋活動,提高象棋技藝,香港霍英東先生懸賞50萬美元的巨額獎金,准備獎給在有「十連冠」胡榮華參加的國際性中國象棋比賽中榮獲冠軍的非華人血統的外國人。另外,「亞象聯」已籌集了三百萬港市的推廣象棋基金,准備以每年的利息翻譯棋書,舉辦教練員和裁判員訓練班,以利在純粹的外國人中發展象棋愛好者,把象棋推向世界。
1978年,成立了亞洲象棋聯合會。象棋在歐美人中間也有了可喜的發展。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等國,紛紛成立了象棋協會或象棋社。一些國際象棋大師也下起了中國象棋。
1988年,為了推動象棋的國際化,在此基礎上,「中國中國象棋聯合會籌委會」於在北京成立。
1990年,第1屆世界盃象棋錦標賽在新加坡舉行。
❾ 中國的《象棋》記錄著歷史上的哪兩個人物
項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通常被稱作項羽,中國古代傑出軍事家及著版名政治人權物。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秦末起義軍領袖。漢族。下相(今江蘇宿遷)人。秦末隨項梁發動會稽起義,在前207年的決定性戰役巨鹿之戰中大破秦軍主力。秦亡後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後在楚漢戰爭中為漢王劉邦所敗,在烏江(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項羽的勇武古今無雙(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他是中華數千年歷史上最為勇猛的將領,「霸王」一詞,專指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