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裕姓歷史名人

裕姓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9 02:49:54

① 後姓的後氏歷史名人

戰國末年,後勝任齊王建的宰相,秦知道後勝貪財,便派人送重金給他。後勝的賓客、仆從也經常收受秦國的金錢。於是他們共同力勸齊王不要出兵援助其他諸侯國,致使秦得以將其他諸侯國各個擊破。
後朵兒只班
藏族,波忒國(古指西藏自治區)三疊人。西北著名土司——岷州後土司家族土司制的奠基人。後 安
藏族,後朵兒只班之子,二十六年(1393年),掌本衛,事征交河,陣亡。 藏族,又名後班丹扎釋,生於明朝(1377年),十五歲時出家為僧,屬岷州地區家世顯赫的後土司家族之人,在西藏、安多藏區享有盛譽,深受信教群眾愛戴。二十八歲時到南京朝見永樂皇帝,即留在京城任職。1457年明代宗景泰八年、明英宗天順元年圓寂,享年80歲。後 能
藏族,後安之子,其父陣亡,由襲職指揮同知,升指揮使。宣德三年(1428年),征松潘羌誇有功,升陝西都指揮僉事。正統元年(1436年),奉勅鎮守岷州。後 泰
藏族,後能之子,襲指揮使職。成化五年(1469年),征羌叛有功,升陝西都指揮僉事,勅守備岷州。後成功
藏族,後安之孫,與後泰同輩。後光基
藏族,後安第四代孫,尋奉勅,鎮守本衛臨洮地方,後勅命討賊陣亡。後良儒
藏族,後光基之子,本衛指揮同知,掌衛印,光基子,嘉靖二年(1523年)襲任。後永亨
藏族,後良儒之子,岷庠增廣生員,萬暦二十一年(1593年)承襲任。 裕政堂:明時陝西市政司參議後敏,放寬政策,採取富民政策,使人民康樂。裕政是寬、開拓、富民的政治。他為人忠厚和樂,愛民如子。深受人民愛戴。
東海堂:以望立堂。

② 查找以下姓氏的古代名人

、查:查
2、任 :任弼時
3、盛 :
盛 吉:字君達,東漢會稽郡人。官廷尉,每至冬節,囚犯當斷,妻夜秉燭,吉持冊筆。夫妻相向垂泣而決斷。視事二十年,天下稱有恩無怨。
盛 度:字公量。宋朝餘杭人。奉使陝西,因覽疆域,參質漢書故地,繪為西域圖以獻,真宗稱其博學。盛度一生好學,居家外出,手不釋卷,善於作文,曾奉沼編續《通典》、《文苑英華》。著有《愚谷》、《銀台》、《中書》、《樞中諸集》等書。以疾致仕,卒溢文肅。
盛 懋:字子昭,元代後期著名畫家,生卒年不詳,嘉興武塘(今浙江省嘉興)人,此地人傑地靈,振妙一時,當時吳鎮的墨竹、岳彥高的草書、章文茂的文筆以及盛懋的山水,被人們譽為「武塘四絕」。傳世作品有《秋林高士圖》、《秋江待渡圖》、《松陰高士圖》、《松石圖》等。其父盛洪(字文裕)於宋元初為職業畫家,其侄盛著在明初被召入內廷。
盛彥師:唐朝虞城人。少仕俠,隋未李密有功封葛國公,授武衛將軍。平王世充,徐園朗反,詔為安撫大使,戰敗被執。園朗令作書招其弟舉虞城叛,彥師不從,園朗壯而置之,後得還。以他罪誅。
盛宣懷:字杏蓀,號愚齋,江蘇常州人,1870年入李鴻章幕府。他在參與創辦中國第一個大型民用航運業輪船招商局後,主持創辦的企業、學校有:中國第一家電信企業天津電報局、第一家內河航運公司山東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國內第一條南北干線蘆漢鐵路、第一家國人自辦的中國通商銀行、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第一個理工科大學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以及湖北煤鐵開采總局、華盛紡織總廠和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等。他通過辦洋務大事而成為全國首富,有人估稱他的財產達白銀2000萬兩。並逐步達到做高官目的,曾先後任天津海關道、大常寺少卿、會辦商務大臣、郵傳部尚書等職。由於他擔任高官,他的社會活動在內部不得不受制於清廷,在外部不得不受制於列強,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環境使他蒙上了多重歷史色彩。他首倡「東南互保」,企圖穩定長江流域不受義和團運動影響,又曾因推行鐵路國有政策,激起四川保路風潮,成為辛亥革命導火線,並因此被清廷革職「永不敘用」。曾出走日本,後病逝於上海。
盛延棋:字白沙,江蘇省儀徵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考入南洋水師學堂,後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策動下關海軍起義。民國2年(1913年)在煙台參與海軍討袁起義密謀,事泄未遂。民國4年冬,在上海參加中華革命黨人發動之奪取肇和軍艦,炮擊江南製造局之反袁起義。民國5年5月,孫中山自日本回國,在滬謁孫中山。被以索晌為名鬧事之魯藉水兵伐擊,蹈海殉義。年29歲,民國13年12月,大元師帥令追贈為海軍中將。1985年江蘇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盛世才:字晉庸,原名振甲,字德三。陸軍中將加上將銜。他從不甘屈就國民黨軍參謀部作戰科長轉而進入新疆圖謀升遷,經幾年施展權謀,攝取了新疆最高統治權,獨裁專斷,稱霸新疆達十二年之久。
4、單 :單雄信,唐代濟陰郡人,為李密將,能馬上用槍,軍中號"飛將"。單父,宋代人。字仲儒。種牡丹,能變易千種,人呼為"花師"。單仲升,元代增城人。養母至孝。母卒,蔬時水飲,不事家業,廬墓三年,人稱孝子。

5、華 :華佗
6、樂 :樂毅
7、仇 :漢代游俠仇景,元代詩人仇遠,清代作家仇兆鰲
8、燕 :燕青
9、和 :和珅
10、強 :強 鉏:春秋時鄭國大夫。當時鄭國大夫祭伸專政,厲公派雍糾去殺他,後來事情敗露,強鉏與公子閼的同黨祭仲殺死了雍糾。厲公即位後,追查原來的事,強鉏被判刖刑(把腳砍掉)。君子說強鉏不能衛其足。
強 伸:金朝人,膂力過人。天興初任中京元帥府簽事,剛到任三日,就有敵兵來圍,東西北三面皆樹起了大炮。強伸用衣帛作成旗幟立在城上,率士兵赤身而戰,領壯士5000人往來救應,所至必捷。監守3個月後,因糧盡兵散,城不能守,轉戰至偃師,力盡被俘,不屈而死。
強 至:錢塘(今浙江省杭州)人,北宋學者。是當時十分受到宰相韓琦之見重的學者,他為文簡異而不徇俗,曾作到祠部郎的高官。到了他的第二代,強家的榮耀達於巔峰,5個兒子相繼登第,並且都做到顯官,老大強獻明當到工部架閣,老二強浚明高拜尚書郎,老三強淵明做到翰林學士,老四強偉明和老五強陟明,則歷次外任都有治績,真可以說是一門的榮華富貴,光采異常。
強行健:清朝人,幼時家貧,好學不倦,後又行醫,藉所得以養親。後又工詩書,尤精篆刻。著有《印論》、《印管》、《醫案》、《傷寒直指》等書。
此外,還有唐代有處士強蒙,宋代有進士強至,明代有廣昌尹強仕等。
11、蓋:蓋 延:東漢虎牙將軍。身長8尺,彎弓300斤。彭寵為太守時,任營尉。後與吳漢歸光武,拜偏將軍,從平河北。光武即位,封蓋延為虎牙將軍。

蓋 勛:東漢代人,為人正義耿直,那時董卓勢大作亂,蓋勛絕不去奉迎。

蓋寬饒:漁陽人,漢代文官,他極為剛正,看到朝廷中有不正之風,就不管得罪什麼人,都要在上朝時向皇上說個明白,於是朝中人人小心風氣也清廉一時,皇親國戚也都小心翼翼。

蓋文達、蓋文懿:唐朝的兩位學者,研究儒學,當時稱為「二蓋」。

蓋方泌:清朝人。以拔貢任陝西州判。喜慶年間,任商州知府。時匪徒屢擾商州,方泌募兵出擊、群匪逃竄,不敢再入商州境,使當地居民安居樂業,以功升遷台灣知府。所至有聲望,史稱良吏。

蓋叫天:現代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宗法京劇武生李春來而有所發展,注意造型優美,講究表現人物精神氣質,形成了 武戲文唱的蓋派藝術風格。擅長的劇目有《武松》、《三岔口》、《一箭仇》等。
12、解 :解 揚:或作解陽,解氏始祖解良之子,與弟解獵兩人都在晉國做官,是當時很有名望的貴族,食邑於解(在今山西省運城縣),因以為氏晉國大夫。本書《鄭世家》謂其字子虎,霍人,蓋司馬遷別有所本。「執解揚」,解揚奉命出使宋國,被鄭人拘執而獻給楚國。
解 獵:解氏始祖解良之子,與兄解楊兩人都在晉國做官,是當時很有名望的貴族。
解 潛:宋代鎮撫使,在紹興作官時大力發展農業,招募人來耕種荒田,收成很好,紹興的屯田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後來因為疾病而死。
解 縉:明代翰林學士。洪武進士,擔任中書庶吉士,曾經上書萬言,針砭時政,皇帝很欣賞他的才能,升遷為御史。永樂初年任翰林學士,主編《永樂大典》,這是世界上最完備的一部網路全書,另有著作《文毅集》。
解 開:明代學者,字開元,吉水人。他和弟弟解闔一起隱居在山中,他們的文章都寫得很好,被稱做二解。
解處中:五代時期南唐畫家,江南人。擅長於畫竹,尤其喜歡畫雪中的竹子,經常冒著風雪到野外寫生。人們對他所畫的竹子評價甚高。
解楨期:明朝時期書法家,書法好,被認為天下第一。後來在朝廷做官,職務為中書舍人。
解學龍:字言卿(1582-1645),號石帆。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進士,歷任太子太保、都察院副都御史(都堂)、江西巡撫,反對閹黨魏忠賢專政,支持東林黨的主張。南明時,官刑部尚書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初九日,南京城破,投江殉國。著有《五垣諫草》、《撫江奏牘》、《用兵紀》等。
13、於 :於 琳:宋朝人。為本州防城保甲,盡忠職守。建炎初,陳通叛亂,於琳隨浙東安撫使討伐陳通,戰敗被俘,陳通欲刺面降之,於琳罵不絕口,寧死不屈而遭殺害。
於 敖:明朝人。正德年間進士。嘉靖年間,駐汾州,分守冀南。當時強宗內亂,胡虜外侵,軍民慌亂不安,莫知所措。於敖指揮軍民趕築外城及四方堡壘,加強防禦,盜賊不敢犯。官至巡撫都御史。
於清言:南宋晉陵(今江蘇省武進)人。嘉定年間(1208-1224)專畫荷花草蟲,獨步一郡,世號「荷」,寧宗朝(1195-1224)以荷花障進,特旨授承節郎,浙西安撫司、計議官。按圖繪寶鑒作於清年,一作青年,似為一人,待考。著有《圖繪寶鑒》、《毗陵志》、《畫史會要》、《歷化畫史傳》等。
於竹屋:明代的畫家,他以擅長畫墨竹而聞名於世。著有《畫史會要》、《明畫錄》。
14、寧:寧 俞:衛國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衛武子,賢明忠勤,於衛文公有道之時,無事可見,當衛成公無道之日,卻不避艱險,被孔夫子極口贊美為「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寧 戚:春秋初期衛國人,修德不用而商賈,宿於齊國的東門之外。有一天,率先稱霸諸侯的齊桓公夜出,聽到他飯牛扣牛角而歌,從歌詞中,知道他的賢德,就命管仲迎拜為齊國的上卿,表現得果然高明,後來還進一步繼管仲為齊相,千古垂名。
寧 越:戰國時中牟人。他家世代種田為生,但他感到種田太辛苦。便問朋友說:「怎樣才能免除種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說:「如果你能立志求學,苦讀30年,就不用再種田了。」他說:「別人休息的時候,我不休息,別人睡覺的時候,我不睡覺,我苦讀15年,應當有所成就。」他刻苦讀書15年,因為品學兼優,周成公就聘他為師。終於實現了他的志願。
寧 成:西漢官吏,南陽穰縣(今河南省鄧縣)人。他任濟南都尉時,執法嚴厲。後來任關都尉時,出入關的人都哀嘆:「寧見乳虎,無直寧成之怒」。後辭官回鄉經營,果然大富大貴,家族昌盛。
15、應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16、干:干將
17、過 :過 源:字道源,號浩齋,宋代江蘇省無錫人。少穎異,篤志聖賢之學。曾說「人終身只是一個窮理,元不分知行,行之至知之極也。」嘉佑間只為國直講,不赴卒,學者稱「浩齋先生」。
過 勗:過浩齋先生的後裔,字紹古,博覽能文,性至孝,有《至孝通神集》。除此外,浙江海鹽、嵊縣等地均有過姓人物。然最出名的還是無錫、蘇州一帶的過家。
過 龍:字雲從,明代蘇州人、名醫,與祝枝山、文徵明關系契合,他知識面廣,精醫道,著有《針灸要覽》、《十四經發揮》等。
18、翟 :翟 橫:戰國時魏國大臣。出身權貴之家,曾為魏國相,曾舉薦吳起、樂羊、西門豹等人於魏文侯,皆受重用,並有功績。魏襄王時,欲聯合齊秦抗楚,而與樓鼻發生矛盾。曾欲殺張儀,因張儀施計而未遂。
翟 公:西漢時人。初為廷尉,賓客盈門;被貶後,門庭冷落;後復職,賓客又欲前往。翟公於是在大門張貼告示說:「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翟 酺:廣漢雒人,東漢官吏、學者。四世傳《詩》,好《老子》,尤善圖緯天文歷算,試策第一。歷官酒泉太守、京兆尹、將作大匠,曾上疏安帝任用外戚,擊斬叛羌,威名大震。有《援神錫命解詁》。
19、區:
區純 〔晉〕衡陽(今湖南衡陽)人,大興(三一八至三二一)中甚有巧思。
區大 〔現代〕清末民初廣東石灣著名陶工。
20、朴 : 朴又許 〔清〕以字行,宛平(今北京市)人。精鑒金石、書、畫,設古玩肆於北京琉璃廠,交遊多知名士。
21、佘 :佘 欽:歷史上第一個佘姓名人是唐代太學博士佘欽,他的籍貫就是南昌,由此判斷,從安徽繁衍到南昌的余氏,因某種緣故使自己的姓氏變成佘氏,極為可能。
佘太君:原名佘金花,是河北省義安人,《楊家將》中人物,也稱楊令婆。北宋名將楊老令公楊繼業之妻,精通韜略。其八子及一孫,多數殉國。在西夏侵擾時,她已百歲高齡,仍身掛帥印,率領楊家十二寡婦征西,集中地體現了楊家將的愛國精神。她以一老婦人而享有高度的威望,是古典作品中少見的人物,在民間廣為流傳。
22、冼 :
冼 勁:字元吉,號景忠,晉代廣東南海人,自幼讀書尚節操,為廣州中兵參軍。晉安帝元興三年(404年)十月,盧循起事圍困廣州,冼勁率揚威兵500人出戰,城陷被執。盧循欲釋而用之,冼勁不屈,遂遇害。刺史吳隱之上奏其事,義熙中追贈始興太守曲江縣侯,謚忠義。郡人思其德,崇祀鄉賢祠。清《志》廣東人物咸推冼勁功績,故世稱南海冼族,位居嶺南人物一流。
冼 英:冼夫人冼英是嶺南歷史上一位傑出的人物,她生於南北朝時期,是廣東高涼郡(今陽江一帶)人。她的家族「世為南越首領,部落十作萬家」(《北史•譙國夫人洗氏傳》),她本人15歲時就成為部落酋長。當時的羅州(今廣東省化州縣一帶)刺史馮融是朝遷派遺的官吏,因「他鄉羈旅」,故「號令不行」。馮融只得運用聯婚的方法,籠絡越人中的上層人物。他親自登山向冼氏求親。冼氏少年酋長冼英遂與其子馮寶成婚。從此,「俚人始相率受約束」。馮寶任高涼太守,冼夫人使協助他處理政務,「政令有序,人莫敢違」,人民安居樂業,「蕉荔之墟,弦誦日聞」。
23、曾:曾國藩
24、菅 :
25、夏侯 :夏侯嬰:西漢沛縣人,與劉邦是少時的朋友,從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
夏侯玄:三國魏人。弱冠為散騎黃門侍郎。曹爽輔政,玄為爽姑子,任魏徵西將軍,掌管雍涼州軍事。司馬懿殺爽,玄亦被廢黜。後與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謀殺司馬師,事泄被殺,夷三族。玄規格局度,負一時重望,臨斬東市,顏色不變,舉動自若。
夏侯敦:三國魏人,曹操手下大將,自曹操陳留起兵起,便跟隨征伐,歷任東郡、陳留、濟陰太守、河南尹等職;在曹操出兵征討之時,夏侯敦總是負責防守後方,曾親自搬運泥土修太壽陂,鼓勵將士種田,發展農業,多有功勞。濡須口之戰後,夏侯敦留守居巢,統領26支軍隊,為魏國東線主帥。曹操對夏侯敦格外親近,經常邀請他一起乘車外出,並允許他自由出入自己的卧室,其他將領都得不到這種待遇。曹丕繼位後,夏侯敦被封為大將軍,不久病逝。
26、諸葛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省襄陽西),留心世事。劉備三顧茅廬,他向劉備提出了占據荊(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兩州,聯合孫權、對抗曹操,統一全國的建議(即「隆中對」),從此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幫助劉備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佔領荊、益兩州,建立了蜀漢政權。劉備稱帝,他任丞相。劉備死後,受遺詔輔佐後主劉禪。建興元年,以丞相封武鄉侯,兼領益州牧。他志在攻魏以復中原,乃東和孫權,南平孟獲,而後出師北伐,六齣祁山,與魏相攻戰者累年,後病死於五丈原(今陝西省勉縣西南)軍中,葬定軍山,終年54歲。有《諸葛武侯集》、《出師表》為其名篇。

諸葛瞻:三國蜀漢人,字思遠,蜀漢景耀四年(261年)後主劉禪任瞻為行都護衛將軍。兩年後魏鄧艾由陽平、江油入蜀,遣書誘降,諸葛瞻父子督軍拒艾於綿竹關,父子雙雙英勇陣亡。
27、歐陽 :
28、上官 :上官桀:漢朝人,武帝時任太僕。武帝臨終時,任上官桀為左將軍,與霍光同受遺詔輔佐少主,封為安陽侯。後來上官桀密謀欲廢昭帝,但事情敗露,被誅族滅。
上官儀:字游韶(約608-664),唐朝詩人,尤其善於做五言詩,在技巧上獨樹一幟,許多人都很贊賞,也有人模仿他的這種五言詩。當時這種寫法稱為「上官體」。上官儀舉為進士後做官,但因反對武則天而冤死獄中。
上官洎:號惠安,唐僖宗乾符末鎮將,與其子上官蘭剿黃巢俱戰死,封贈忠勇將軍,敕建專祠名「惠安祠」。
29、尉遲 :尉遲迥:字薄居。北周孝閔帝時,因平蜀有功,封蜀公,駐益州。他素有大志,好施愛士,政績卓著,為時人銘碑所頌。
尉遲綱:字婆羅,蜀國公尉遲迥之從兄。是宇文泰一手培植出來的將領,驍勇而有膂力,善騎射。卒於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享年五十三歲,謚周太保吳武公。
30、司馬 :司馬遷,司馬相如
31、端木 :端木賜
32、呼延 :呼延謨:南北朝時,前趙名臣。他大公無私,深受百姓頌揚。他在當太守時,曾親自為一名婦女平冤,影響很大,國人傳為佳話。
呼延贊:宋代驍雄軍使。他渾身滿刺「赤心殺賊」四字,為國打仗,不計生死,敵皆畏之。淳化時官至康州團練使。有評書《黑虎傳》(也叫《呼家將》)寫呼延贊之子呼延丕顯遭龐文陷害,其後人呼延慶後來大鬧京城,報仇雪冤的故事。
33、東方:東方朔:漢代滑稽家,出入宮廷,文學修養很好,通曉世事,常借說笑話來勸諭皇上,深受上人們贊賞。據說他矮小,所以後人畫東方塑都畫成矮個。
東方虯:唐朝史官、詩人,唐代武後時任左史,工詩。武後游洛南龍門時,命隨從文官賦詩,東方虯最先作好,武後賜他錦袍。
東方顯:唐代學士,為開元中舍象亭十八學士之一。
34、皇甫 :皇甫冉:唐朝天寶時狀元。性聰敏,十歲即能文,張九齡呼為小友。與弟曾皆負詩名。著有《皇甫冉集》。

皇甫涍:明代詩人。好學工詩,與兄沖及弟汸、濂,皆有才名,時稱皇甫四傑。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其後同里人張鳳翼、燕翼、獻翼並負才名,吳人因有"前有四傑,後有三張"之語。
35、令狐 : 令狐邵:字孔叔,太原人,三國時期魏國弘農太守。父仕漢,為烏丸校尉。建安初,袁氏在冀州,邵去本郡家居鄴。九年,暫出到武安毛城中。會太祖破鄴,遂圍毛城。城破,執邵等輩十餘人,皆當斬。太祖閱見之,疑其衣冠也,問其祖考,而識其父,乃解放,署軍謀掾。仍歷宰守,後徙丞相主簿,出為弘農太守。所在清如冰雪,妻子希至官省;舉善而教,恕以待人,不好獄訟,與下無忌。是時,郡無知經者,乃歷問諸吏,有欲遠行就師,輒假遣,令詣河東就樂詳學經,粗明乃還,因設文學。由是弘農學業轉興。至黃初初,徵拜羽林郎,遷虎賁中郎將。
令狐愚:字公治,三國時期魏國人,是王浚的外甥,黃初年間出任和戎護軍,後任曹爽府長史、兗州刺史。曾經與王浚一起密謀廢除曹芳,事未行而病卒。後來此陰謀敗露,令狐愚被開館暴屍。
36、軒轅

③ 歷史上姓萬的名人有哪些

1、萬章

萬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隨孟子,為孟子所喜愛。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為博興伯,從祀於孟廟西廡。萬章是最早揚名於歷史的萬姓先人。萬章對整理、編著《孟子》一書有一定貢獻。後人為紀念萬章為其修建了享殿陵園。

2、萬全

萬密齋,醫聖。原名萬全,號密齋。生於羅田大河岸,是我國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與李時珍齊名的著名醫學家,被國家中醫管理局評定為明清時期30位著名的醫學家之一。他治學嚴謹,醫德高尚,行醫五十多年,以兒科、婦科、痘診科享有盛譽。

在養生保健理論和實踐方面獨樹一幟,譽滿鄂、豫、皖、贛,名噪明隆慶萬曆年間,後被康熙皇帝嘉封為「醫聖」。所著《萬密齋醫學全書》對臨床醫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子目有《萬氏兒科》、《婦科發揮》等10多種,108卷。

3、萬勝

萬勝,,元末義軍領袖,明夏政權右丞相。元代德安府黃陂縣(今武漢市黃陂區)人。初從明玉珍起義,後任明玉珍所建大夏政權之司馬,因功升右丞相。

夏主寵愛之妻以弟婦故稱為明三。玉珍去世後,萬勝與知樞密院事張文炳之間存有隔閡,萬勝暗中派人殺死張文炳。張文炳曾善待明玉珍的養子明昭,所以明昭又假託太後彭氏旨意,弔死萬勝。

4、萬表

萬表,字民望,號九沙山人、鹿園居士,浙江鄞縣人,祖籍定遠。生於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卒於世宗嘉靖三十五年,年五十九歲。曾任明朝的都督同知。

表通經術,著書亦富,有《海寇前後議》、《濟世良方》、《灼艾集》、《經濟文錄》、《玩鹿亭稿》八卷等,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5、萬斯同

萬斯同,清初著名史學家。字季野,號石園,門生私謚貞文先生,浙江鄞縣人,師事黃宗羲。康熙間薦博學鴻詞科,不就。

精史學,以布衣參與編修《明史》,前後十九年,不署銜,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歷代史表》、《紀元匯考》、《儒林宗派》、《群書辯疑》、《石園詩文集》等。

④ 歷史上有哪些姓段的偉人

1、段秀實(719年-年)

安定邊境

段秀實又叫段太尉,或段忠烈,是唐代中期有名的武將,大約生活在「安史之亂」前後。祖籍是陝西隴州人,隴州是我的家鄉,現稱隴縣。

他在「安史之亂」中立下很多功勞,尤其在涇原任節度使時,在平定邊境的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受人敬仰。到唐德宗時,官至禮部尚書。

2、段克己(1196~1254)

金代文學家。字復之,號遁庵,別號菊庄。絳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與弟成己並負才名,趙秉文目之為「二妙」,大書「雙飛」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時與其弟段成己先後中進士,但入仕無門,在山村過著閑居生活。

金亡,避亂龍門山中(今山西河津黃河邊),時人贊為「儒林標榜」。蒙古汗國時期,與友人遨遊山水,結社賦詩,自得其樂。元憲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於詞曲,有《遁齋樂府》。

3、段玉裁

他是江蘇人,清代著名文學家和經學家,博學多才,祖籍江蘇,是清代著名詩人龔自珍的外公。是歷史上徽派「朴學」大師代表。

4、段祺瑞

段祺瑞是安徽人氏,生活在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社會活動家,是皖系軍閥的領導人,曾官至中華民國國務總理。

5、段德昌

中國工農紅軍傑出指揮員,軍事家。字裕後,號魂,1904年8月19日生,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6月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1933年犧牲,年僅29歲。

1952年,毛澤東又親自為段德昌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烈士證書。1994年,中央軍委將段德昌列為共和國歷史上的36位軍事家之一。

⑤ 歷史上呂姓名人有哪些

1、呂尚: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姜姓,呂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單呼牙,別號飛熊,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於呂,故以呂為氏,也稱呂尚。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稱「太公望」。

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勛,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2、呂雉:字娥姁(xū),通稱呂後,或稱漢高後、呂太後等等。碭郡單父縣(今山東菏澤市單縣)人,後世把她與唐朝的武則天並稱為「呂武」。呂雉是漢高祖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後,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3、呂岱:字定公,廣陵海陵(今江蘇如皋)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將領。呂岱本為郡縣吏,因避亂而南渡。受孫權賞識,遂仕於孫氏政權。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督軍校尉之職,與蔣欽等領兵平定呂合、秦狼等叛亂,獲授昭信中郎將。建安二十年(215年),隨孫權進取長沙三郡,擊降安成等四縣,成功平定三郡。後討平吳碭、袁龍叛亂,升為廬陵太守。

4、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人。原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歸附董卓,與董卓誓為父子,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又被袁紹猜忌,依附張楊。

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趁曹操攻打陶謙時與陳宮等聯絡而進入兗州,占據濮陽,與曹操血戰兩年,曾使曹操數戰不利,但最終被曹操擊敗轉而去依附徐州劉備。

5、呂范:字子衡。汝南郡細陽縣(今安徽太和)人。漢末至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呂范年輕為汝南縣吏,後避難壽春,結識孫策。

此後隨孫策、孫權征伐四方,對穩固孫氏在江東的統治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孫權將其比之於東漢開國元勛吳漢。吳國建立後,呂范累官至前將軍、假節、揚州牧,封南昌侯。

⑥ 歷史上姓盛的名人有哪些

1、盛度

盛度(公元968~1041年),字公量,世居應天府(今河南商丘)人,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縣志曰真宗祥符七年(1014年)]進士,補濟陰尉。

歷官試學士院直史館、遷尚書屯田員外郎。宋仁宗天聖(1023-1032年)間,入翰林學士,加史館修撰。景祐二年(1035年),拜參知政事。遷知樞密院事行宰相權。

數度起落,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贈太子太保,謚文肅。契丹寇邊,從幸大名,數上疏論邊事。奉使陝西,因覽疆域,先後繪《西域圖》、《河西隴右圖》以獻,真宗稱其博學。

謫降洪州,建請復賢良方正科,又請建四科以取士,既而朝廷置六科。嘗受詔與御史中丞王隨議通解鹽,聽商旅入錢算鹽。尋進承旨,召問邊計,退而條十事上之。

他好學,家列圖書,歸不釋手。嘗奉詔同編《續通典》《文苑英華》,注釋御集。詔掌起居箋奏及留司章奏,有《愚谷集》《銀台集》《中書集》《樞中集》四集。

以及《中書制集》《翰林制集》二集。盛度以清廉聞名,家有不少藏書,每當公事閑暇,即埋頭讀書,手不釋卷。曾與李宗諤等一起編纂《續通典》、《文苑英華》等書。

2、盛懋

盛懋,元代畫家,字子昭。嘉興(今屬浙江)武塘人。生卒年不詳,但知與吳鎮同時代,且為鄉鄰,「比門而居」,約在至正年間。父盛洪,臨安(今杭州)人,寓魏塘,業畫。

懋承家學,善畫人物、山水、花鳥。早年並得畫家陳琳指點,畫山石多用披麻皴或解索皴,筆法精整,設色明麗。

盛懋是元季專業畫家,當時被稱作「畫工」。因技藝高超,並能接受元代文人畫家的影響,其作品頗合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情趣。

但是他的畫與元四家的畫明顯不同,文人畫是寫胸中之逸氣,而他則是一個民間畫家,比較適合老百姓的欣賞。其畫山水、花鳥、人物俱精,名聲很大,「四方以金帛求子昭畫者甚眾」。

3、盛彥師

盛彥師,宋州虞城(今河南虞城)人,隋末唐初將領。因斬李密功,封為葛國公,授武衛將軍(約公元618年),平王世充,徐圓朗反。

詔為安撫大使,戰敗被執,令作書招其弟舉虞城叛,彥不從,徐圓朗稱之為豪傑而置之,後平圓朗,得還,被唐高祖以他罪誅。

4、盛宣懷

盛宣懷(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蓀,又字幼勖、荇生、杏生、號次沂、又號補樓、別署愚齋、晚年自號止叟。漢族,祖籍江蘇江陰,出生於江蘇常州,死後歸葬江陰。

清末官員,秀才出身,官辦商人、買辦,洋務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中國商父」、「中國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懷創造了11項「中國第一」:第一個民用股份制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個電報局中國電報總局;第一個內河小火輪公司;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

第一條鐵路干線京漢鐵路;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師范學堂南洋公學(今交通大學);第一個勘礦公司;第一座公共圖書館。

第一所近代大學北洋大學堂(今天津大學);創辦了中國紅十字會。他熱心公益,積極賑災,創造性地用以工代賑方法疏浚了山東小清河。盛宣懷一生經歷傳奇,成就不凡。

創辦了許多開時代先河的事業,涉及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紡織、教育諸多領域,影響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後世。

5、盛延棋

盛延棋:字白沙,江蘇省儀徵人。清宣統二年(1910年)考入南洋水師學堂,後加入中國同盟會,參與策動下關海軍起義。民國2年(1913年)在煙台參與海軍討袁起義密謀,事泄未遂。

民國4年冬,在上海參加中華革命黨人發動之奪取肇和軍艦,炮擊江南製造局之反袁起義。民國5年5月,孫中山自日本回國,在滬謁孫中山。

被以索晌為名鬧事之魯藉水兵伐擊,蹈海殉義。年29歲,民國13年12月,大元師帥令追贈為海軍中將。1985年江蘇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⑦ 歷史上有哪些李姓名人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李耳:楚國苦縣人,東周守藏室史官員。《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即李耳,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著道德經。唐高宗在乾封元年,追封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天寶二年,追封他廟號大聖祖,謚號玄元皇帝;天寶八年則冊封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上尊號為大聖祖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李冰:戰國時期秦國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曾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法家始祖,戰國初期魏國丞相。李悝在魏國主持變法,使魏國富強,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悝所著《法經》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末年著名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西挫強秦,北破匈奴,封武安君。

李斯:戰國時上蔡人,秦朝開國丞相。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輔佐始皇帝贏政滅六國、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故有「千古一相」之名。

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秦朝名將李信之後。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箭法出眾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朱秋德在他的文章中說:「李白作為淪落民間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劇是命定的,是誰也無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脈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為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間首鼠兩端。他的一生就是在這種矛盾中,在祖先留下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枷鎖中度過的。他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人,而這鐐銬世人看不見,只有他自己知道。」

⑧ 歷史上姓申的名人有哪些

1、申伯

申伯(西周厲王至宣王時期人),周宣王之元舅也。西周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申國(今河南省南陽市)開國君主。

西周宣王(前827年~前782年)時,為了遏制「南土」楚國勢力的崛起,又能「封建親戚以蕃屏國」,宣王於公元前827年或稍後改封其舅申伯於南陽,建立申國。

南陽,原為西周謝國封地。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從淮夷前線調至南陽,「於邑(城垣)於謝」,「定申伯之宅(宮室)」,營建先王「寢廟」,劃定「申伯土田」。

申伯就國的時候,宣王為其舉行了盛大的歡送儀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詩歌詠其事,此篇後收入《詩經》。申伯就國南陽後,改進石、陶生活用具,發展金屬生產工具。

擴大黃牛飼養,鼓勵國人墾荒。同時調整防禦思想,加強戰車與水軍建設,有效地阻止了楚國勢力的北進,為南陽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宣王中興」作出了貢獻。

申國地圖西周末年,周幽王廢申後所生之子宜臼,立褒姒之子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申伯之子)的不滿。申侯與繒國、西戎聯合伐周,導致西周的滅亡。

公元前770年,申侯立太子宜臼為周王(周平王),遷都洛邑,再次充當了扭轉乾坤、開辟新時代的角色。

2、申佑

申佑(1425-1449年),字天錫,明仁宗洪熙元年出生於貴州務川縣火炭埡,即今務川自治縣大坪鎮龍潭村,正統十年(1445)乙丑科進士,三甲四十七名,後官至四川道御史。

明英宗北伐時,身陷重圍,申佑代替英宗殉難於土木堡。景泰元年(1450)代宗朱祁鈺繼位,表揚忠烈,為申佑殉國褒顯,賜恤蔭,建祠於思南府(今思南縣)和務川。

3、申時行

申時行,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姓富商之子,其生母據傳是一名尼姑,後為蘇州知府徐尚珍所收養。

申時行祖父從小過繼於徐姓舅家,故時行幼時姓徐,中狀元後歸宗姓申。長洲文化興盛,名士輩出;商業繁榮,商賈雲集。

申時行自幼天資聰慧,生性好學,既有文人的才學,又有商人的機敏。在其養父嚴格的教育下,順利通過鄉試,並取得進京會試的資格。萬曆十九年八月,申時行回到了故鄉長洲。

這年,他年五十有七。他在老家度過了23年。萬曆四十二年,他年滿八旬,神宗遣使存問。詔書到了申府大門,申時行咽氣。神宗詔贈太子太師,謚號「文定」。

4、申佳胤

申佳胤六歲喪父而孤,家庭貧困,無所仰賴供給,其母靠紡織維生,有時一日只食一餐。申佳胤自幼便以節操剛正自勵,面對他人從不顯露飢寒的神色,他人無法看出其境況。

萬曆四十八年(1620)補生員。天啟元年(1621)辛酉鄉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辛未科第三甲第九十五名同進士出身。六年(1633),授河南開封府儀封縣知縣。

儀封民風勤謹簡朴易於治理,申佳胤減省繁苛的教條,打算與民休息;儀封縣原本多盜賊,申佳允嚴格實行保甲法,使盜賊無處容身,治安漸佳。

遇到大雨不止,黃河決口,申佳胤親自冒著怒濤乘船組織民工堵塞決口;縣內有大土豪,奸詐狡猾而擾亂治安,申佳胤將之捕捉處刑,縣境內為之震憾。

清順治十三年(1656)下詔褒揚甲申死難諸臣,賜謚端愍。申佳胤死後,名士陳子龍為其作《申節愍公傳》、殷岳為其作《行狀》,子申涵光、申涵煜、申涵盼編有年譜。

5、申啟賢

申啟賢體察民情,辦事精細,忠於職守。在任監察御史時,曾兩次上書皇帝,建議地方官員要經常「巡歷鄉村,化導士庶,體察輿情」,並要求官員本身應「崇簡去奢,以培民氣。

嚴禁賭博,以靖民風」。這些建議均為皇帝所採納。更可貴的是,申啟賢目睹當時朝野吸食鴉片成風,沿海各省出洋販運,內地州縣煙館遍地,白銀外流,財政困難,深感痛心。

嘉慶十八年(1813年),他擬就《禁鴉片法》奏呈皇上,提出禁止鴉片四條措施,經皇帝諭准後,訊即曉諭各州縣貫徹執行。

申啟賢的《禁鴉片法》比林則徐道光十八年(1838年)提出禁煙主張早25年,為後來的禁煙運動開了先河,被後人譽為「禁煙先驅」。

申啟賢不但自己為官清正,勤政恤民,對家人更是要求嚴格,絕不允許家人仗勢欺人。據傳,申啟賢老家與另一李姓人家中間隔一小胡同。

有一次兩家因地界發生糾紛,其弟派人持信進京求哥幫助。申啟賢看信後,當即回信一封:「千里馳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其弟看信後,深感慚愧,遂拆牆退後三尺重建。其鄰見狀深受感動,亦拆牆退後三尺重建。原先狹小的胡同遂變成了一條寬敞的大路。

為弘揚這種禮讓之風,當時的延津知縣將這條胡同命名為「仁義胡同」。多少年過去了,當年申李兩家的高牆亦不復存在,「仁義胡同」的美名卻代代相傳。

閱讀全文

與裕姓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