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西平遙古城名人有哪些
文藝界現在比較有名的郭蘭英,閻維文。快不用比名人了,沒意思的。
等到中央一台把電視劇《平遙往事》拍出來並播放後,雷履泰跟毛鴻翙就有名了
㈡ 平遙名人的作文300字
我的家鄉十分美,猶如天上的美景。我的家鄉到處生機勃勃,大樹開出一片片的葉子,遍地都是小草。早上,農民們都早早的起了床,來到田裡幹活了。早上的景色十分美,漫天的大霧,好像跟連綿起伏的高山合為一體,呈現出一幅美麗的霧中仙境的畫。到了下午,我獨自在屋頂躺著,往下一看,綠油油的小草開滿六七里,想綠毯一樣,讓人看了就會感到很舒服。遠遠望去,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每當孩子們放學的時候,小溪必定會熱鬧起來,許多孩子把書包扔在小溪的旁邊,馬上脫下鞋襪,跑到小溪里玩耍。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打水戰,有的在捉螃蟹,有的在撿石子……傍晚,我走在路邊,看見一大群人在榕樹下乘涼,有的在說笑,有的把飯拿出來吃……晚上,寂靜籠罩著我的家鄉,家鄉有沉沉的入睡了……我的家鄉雖然沒有城市那麼繁華,雖然沒有高樓大廈,但我的家鄉有著美麗的風景,有新鮮的空氣,這里的人們很樸素。我的家鄉有著許多城市沒有的特點,要我選擇住在哪裡,我一定會選擇住在我的家鄉。我的家鄉呀,你是多麼的美麗啊!!!
㈢ 太原有什麼歷史名人
1、郭淮
郭淮(?—255年2月23日),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山西太原)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東漢末年,郭淮被舉為孝廉,先後任平原郡府丞、五官中郎將門下賊曹、丞相兵曹議令史、征西將軍司馬。
征西將軍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與杜襲共推張郃為主將,得以穩定局勢。曹魏建立後,獲封關內侯,又任鎮西長史。諸葛亮伐魏時,郭淮料敵准確,多立戰功。
正始元年(240年),擊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嘉平二年(250年),升任車騎將軍,進封陽曲侯。正元二年(255年),郭淮去世。追贈大將軍,謚號「貞」。
㈣ 關於平遙古城的傳說和樣子還有名人寫的詩句有哪些
何日平常心,千年逍遙游。
㈤ 平遙古城的名人
程玉英、郭蘭英、雷履泰、閻維文、高王氏等。
1、程玉英
程玉英(1920年-2015年),女,晉劇青衣,20世紀30年代末,又與丁果仙等人進京聯銜演出,受到馬連良大師的指點,演藝大進,被北平觀眾譽為「山西兩個女戲王」。
之後,因戰亂輟演。1949年,受平遙縣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擁戴,出任本縣群眾劇團團長。1953年,又隨團榮調到榆次專署,任專署晉劇團團長。
2、郭蘭英
郭蘭英1930年12月生於山西平遙,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晉劇表演藝術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民族聲樂教育家。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3、雷履泰
雷履泰(1770--1849)平遙縣龍躍村(原細窯村)人。創立了第一家票號——日升昌,並擔任總經理職務,為日升昌的發展傾注了畢生的精力。對中國金融業發展貢獻頗大。
4、閻維文
閻維文,1957年8月26日生於山西省平遙縣,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男高音歌唱家。
5、高王氏
高王氏,(1901-1946),女,乳名金牛,平遙縣魚市村人,出身貧苦農家。15歲經人介紹嫁與三家村農民高秀士。抗日戰爭時期,三家村是平介縣抗日民主政府的一個地下活動點,人稱「小延安」。
㈥ 古代平遙有哪些名人
尹遵黨 馬文釗 李樹森 田祥喜 邱金蘭 任桂仙 劉攀棟 梁奔前 李超伯 郭振山 閻守慶 郝維靖 張政
㈦ 山西平遙有什麼名人事跡
文藝界現在比較有名的郭蘭英,閻維文。快不用比名人了,沒意思的。 等到中央一台把電視劇《平遙往事》拍出來並播放後,雷履泰跟毛鴻翙就有名了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東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型大小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滋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於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號創建於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遺址佔地2324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百年滄桑,業績輝煌,執全國金融之牛耳,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日升昌票號創立後,先後有介休、太谷、祁縣相競效仿。 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條蚰蜒巷,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標志,例如衙門街、書院街、校場巷、賀蘭橋巷、旗桿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於祠廟,例如文廟街、城隍廟街、羅漢廟街、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真武廟街、五道廟街等;有的得名於當地的大戶,例如趙舉人街、雷家院街、宋夢槐巷、閻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馬家巷等;古城東北角有一座相對封閉的城中之城,類似於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條街道也就被命名為東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還有一些街巷則已經無法探究名稱來歷了,例如仁義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蘆肚巷等。 平遙古城民居,為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檐下樑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平遙民居之所以大多為單坡內落水,流傳最廣的說法稱之為「四水歸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處乾旱,且風沙較大,將房屋建成單坡,能增加房屋臨街外牆的高度,而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禦風沙和提高安全系數。而院內緊湊的布局則顯示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廟位於城東南的的城隍廟街,由城隍廟、財神廟、灶君廟三組建築群構成。城隍神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城隍廟的宣傳詞「皇帝有難上天壇,縣官有難到此來」不知出自於何處,但在歷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職確實高於縣令,明太祖詔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廟,與縣衙署對稱設置,「陰陽各司其職」,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確反映。 清虛觀位於東大街東段,創建於唐,鼎盛於元,現存主體建築是明代遺物,為山西省重點文保單位。 【古城簡介】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汽車在黃土高原上賓士,兩邊白楊樹,像肩並肩,甩頭報數的士兵,一個個迅疾向後離去,我們告別了平遙小城。陽光依舊燦爛,柳絲依舊青青,灰黑城牆與暗紅的燈籠,在默默地注視著我們。短暫的平遙之旅,心裡沉甸甸的,我給好友發了條簡訊:在這塊生你養你的土地上,感受到的只有兩個字:厚重。 走進平遙城,就像打開了一本厚重的歷史書。那是一本活生生的歷史,保留得完好的歷史風貌,青磚灰瓦,亭台樓閣,甚至是百姓人家,也都原貌原樣地保持著遠古風范,是活生生的歷史教材。據說為了這么好的保持這座古城,平遙人可算是用心良苦:住在平遙城裡的百姓,不能動其一磚一瓦,即便你很有錢,你也不得翻蓋房子,你要住新房子,就得搬到城外去住。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平遙人為此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可想而知。 這才有了這座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文化名城。 置身於平遙,你無不感受到的是這里的文化底蘊的厚重。 從平遙城牆,街市格局,商賈鋪號,到民居院落,佛寺廟宇,無不向你展示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平遙人的智慧與才能。這里小到一個扶手的雕花,大到城門的布局,都有故事與內涵。如「日升昌」票號的「日升昌「三個字,正讀是日日昌盛興隆,反讀也是日日升。 而城門呈對角而開,而不是貫通直下,據說是:一來為了防止風沙的長驅直入,二是為了阻止敵寇進城的速度,另還有一層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家,可謂用心良苦。像這樣的的「用心良苦」,幾乎隨處可見。在日升昌票號:從管理制度,到衣食住行,從第一張匯票的匯兌,密押的精巧設置,到庫房的位置的擺布,再到用人制度中體現的相互監督與相互鉗制的方法,無不體現出平遙人的精明與智慧。沒有人會想到密押會藏匿在詩句里,沒有人會想到金庫設在會客廳。 在平遙,聽講解員講解景點,就像聽一部情節生動,環環相扣的小說。從進門第一個景物,到出門最後一個物件,故事完整,結局明了。如日升昌票號,從伙計入門,到最終衰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情節,有推理,構思縝密,引人入勝。 從日升昌的興隆到衰敗,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票號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史。 在雙林寺,那些泥塑彩繪的菩薩,精巧的工藝,大膽的構思,會讓你由衷感嘆。多少年過去了,那眼珠奕奕有神,那神態逼真自然。那坐佛怡然自得的樣子,會讓你覺得更人性,更親切。 在縣府內,你可以看到牢獄中,那些讓人毛骨悚然的刑具:釘子馬,釘子床,鐵枷鎖;你也可以看到,科舉考試的全過程的流程圖,去體驗一下古代人,是怎樣一步步,跳躍龍門,高中皇榜的。同時還可看到古代人作弊手段的高超,那些小到可以藏匿到頭發里的「小書」。 你可以親眼看到皇上圈閱的狀元郎的答卷,感受那工整的蒼頭小楷里,一氣呵成的功力,與謹小慎微避開文字獄的機敏。你才知道,范進如何在中年後,聽說中舉後,會一下子瘋掉的緣故。 如果說,景點也占天時地利人和的話,平遙沒有高山與名川,它不佔天時;它地利位置也不顯赫,甚至有點閉塞,它也不佔地利。它所佔的,所擁有的,是人和。是人的智慧與才能,是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為從園林與盆景的故鄉走來的人,有人問我,平遙的景色,與江南園林的異同。我說,如果說江南園林,是纖秀的女子,那麼平遙古城,就是一位偉丈夫。如果說江南的園林,在於一個巧字上,那麼平遙古城,就落在一個重字上。 還記得那天天色朦朧中,看到的第一眼的古城,那些次第展開的店輔,也記得擠窄了門道,擠瘦了的人群,古城是醒了。可是,我依舊記得,自己幾年前從周庄歸來,寫過一篇《周庄的悲哀》。從平遙回來,我不寫悲哀,我寫的是厚重。因為心裡沉甸甸的。 沉甸甸的,也包括平遙人的情誼。
㈧ 平遙古城的人文價值、歷史價值、典故和名人軼事
【城內概況】
平遙古城的交通脈絡由縱橫交錯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條蚰蜒巷構成。
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東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型大小與傳統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商業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滋街」。
西大街,西起下西門(鳳儀門)、東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東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著名的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就誕生於古城西大街,被譽為「大清金融第一街」。
日升昌票號創建於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遺址佔地2324平方米,用地緊湊,功能分明。百年滄桑,業績輝煌,執全國金融之牛耳,開中國民族銀行業之先河,並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其分號遍布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日升昌票號創立後,先後有介休、太谷、祁縣相競效仿。
東大街,東起下東門(親翰門)、西和南大街北端相交,與西大街呈一條筆直貫通的主街。
北大街,北起北門(拱極門)、南通西大街中部。
八小街和七十二條蚰蜒巷,名稱各有由來,有的得名於附近的建築或醒目標志,例如衙門街、書院街、校場巷、賀蘭橋巷、旗桿街、三眼井街、照壁南街、小察院巷等;有的得名於祠廟,例如文廟街、城隍廟街、羅漢廟街、火神廟街、關帝廟街、真武廟街、五道廟街等;有的得名於當地的大戶,例如趙舉人街、雷家院街、宋夢槐巷、閻家巷、冀家巷、郭家巷、范家街、邵家巷、馬家巷等;古城東北角有一座相對封閉的城中之城,類似於古代城市中的坊,附近的四條街道也就被命名為東壁景堡、中壁景堡、西壁景堡和堡外街;還有一些街巷則已經無法探究名稱來歷了,例如仁義街、甜水巷、豆芽街 、葫蘆肚巷等。
平遙古城民居,為磚牆瓦頂的木結構四合院為主,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尊卑有序。大家族則修建二進、三進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院落之間多用裝飾華麗的垂花門分隔。民居院內大多裝飾精美,進門通常建有磚雕照壁,檐下樑枋有木雕雀替,柱礎、門柱、石鼓多用石雕裝飾。
民間有句俗語:「平遙古城十大怪」,其中一條是「房子半邊蓋。」平遙民居之所以大多為單坡內落水,流傳最廣的說法稱之為「四水歸堂」或「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地處乾旱,且風沙較大,將房屋建成單坡,能增加房屋臨街外牆的高度,而臨街又不開窗戶,則能夠有效地抵禦風沙和提高安全系數。而院內緊湊的布局則顯示對外排斥,對內凝聚的民族性格。
城隍廟位於城東南的的城隍廟街,由城隍廟、財神廟、灶君廟三組建築群構成。城隍神是古代漢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城隍廟的宣傳詞「皇帝有難上天壇,縣官有難到此來」不知出自於何處,但在歷史上尤其是明代,城隍受封的官職確實高於縣令,明太祖詔令各地必需要建城隍廟,與縣衙署對稱設置,「陰陽各司其職」,這是古代「人神共治」思想的明確反映。
清虛觀位於東大街東段,創建於唐,鼎盛於元,現存主體建築是明代遺物,為山西省重點文保單位。
【古城簡介】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汽車在黃土高原上賓士,兩邊白楊樹,像肩並肩,甩頭報數的士兵,一個個迅疾向後離去,我們告別了平遙小城。陽光依舊燦爛,柳絲依舊青青,灰黑城牆與暗紅的燈籠,在默默地注視著我們。短暫的平遙之旅,心裡沉甸甸的,我給好友發了條簡訊:在這塊生你養你的土地上,感受到的只有兩個字:厚重。
走進平遙城,就像打開了一本厚重的歷史書。那是一本活生生的歷史,保留得完好的歷史風貌,青磚灰瓦,亭台樓閣,甚至是百姓人家,也都原貌原樣地保持著遠古風范,是活生生的歷史教材。據說為了這么好的保持這座古城,平遙人可算是用心良苦:住在平遙城裡的百姓,不能動其一磚一瓦,即便你很有錢,你也不得翻蓋房子,你要住新房子,就得搬到城外去住。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在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平遙人為此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可想而知。
這才有了這座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文化名城。
置身於平遙,你無不感受到的是這里的文化底蘊的厚重。
從平遙城牆,街市格局,商賈鋪號,到民居院落,佛寺廟宇,無不向你展示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平遙人的智慧與才能。這里小到一個扶手的雕花,大到城門的布局,都有故事與內涵。如「日升昌」票號的「日升昌「三個字,正讀是日日昌盛興隆,反讀也是日日升。
而城門呈對角而開,而不是貫通直下,據說是:一來為了防止風沙的長驅直入,二是為了阻止敵寇進城的速度,另還有一層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家,可謂用心良苦。像這樣的的「用心良苦」,幾乎隨處可見。在日升昌票號:從管理制度,到衣食住行,從第一張匯票的匯兌,密押的精巧設置,到庫房的位置的擺布,再到用人制度中體現的相互監督與相互鉗制的方法,無不體現出平遙人的精明與智慧。沒有人會想到密押會藏匿在詩句里,沒有人會想到金庫設在會客廳。
在平遙,聽講解員講解景點,就像聽一部情節生動,環環相扣的小說。從進門第一個景物,到出門最後一個物件,故事完整,結局明了。如日升昌票號,從伙計入門,到最終衰敗,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情節,有推理,構思縝密,引人入勝。
從日升昌的興隆到衰敗,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票號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史。
在雙林寺,那些泥塑彩繪的菩薩,精巧的工藝,大膽的構思,會讓你由衷感嘆。多少年過去了,那眼珠奕奕有神,那神態逼真自然。那坐佛怡然自得的樣子,會讓你覺得更人性,更親切。
在縣府內,你可以看到牢獄中,那些讓人毛骨悚然的刑具:釘子馬,釘子床,鐵枷鎖;你也可以看到,科舉考試的全過程的流程圖,去體驗一下古代人,是怎樣一步步,跳躍龍門,高中皇榜的。同時還可看到古代人作弊手段的高超,那些小到可以藏匿到頭發里的「小書」。
你可以親眼看到皇上圈閱的狀元郎的答卷,感受那工整的蒼頭小楷里,一氣呵成的功力,與謹小慎微避開文字獄的機敏。你才知道,范進如何在中年後,聽說中舉後,會一下子瘋掉的緣故。
如果說,景點也占天時地利人和的話,平遙沒有高山與名川,它不佔天時;它地利位置也不顯赫,甚至有點閉塞,它也不佔地利。它所佔的,所擁有的,是人和。是人的智慧與才能,是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為從園林與盆景的故鄉走來的人,有人問我,平遙的景色,與江南園林的異同。我說,如果說江南園林,是纖秀的女子,那麼平遙古城,就是一位偉丈夫。如果說江南的園林,在於一個巧字上,那麼平遙古城,就落在一個重字上。
還記得那天天色朦朧中,看到的第一眼的古城,那些次第展開的店輔,也記得擠窄了門道,擠瘦了的人群,古城是醒了。可是,我依舊記得,自己幾年前從周庄歸來,寫過一篇《周庄的悲哀》。從平遙回來,我不寫悲哀,我寫的是厚重。因為心裡沉甸甸的。
沉甸甸的,也包括平遙人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