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平無戰事》中哪些人物是真實的
劇中的人物並非都是「建豐同志」這樣的真實歷史人物,也有一些是經過編導加工的,有些有真實原型,甚至還有將兩個人物的經歷糅合在一個人身上的,而有些人物則沒有原型。
❷ 北平無戰事主要人物結局要詳細的
方孟敖帶著何孝鈺,方步亭,小媽去台北了。而木蘭死了,姑爹留在北平。孟偉帶著崔嬸和崔嬸倆孩子去香港了,並在香港上學。曾可達自殺了,徐鐵英最後沒趕上方大隊長飛台北的飛機。
《北平無戰事》改編自劉和平同名小說,由孔笙、李雪執導,劉和平編劇、總製片,劉燁、陳寶國、焦晃、倪大紅、等人聯合主演。該劇講述了1948年,潛伏於國民黨空軍的中共地下黨員方孟敖,為和平解放北平,在千鈞一發的時刻,為人民的幸福與安寧,做出艱難抉擇的故事。
(2)北平無戰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故事構架宏大而聰明,看似描述牽連不清的眾生相,實際都是為了以國民黨視角審視反腐,人文情懷深厚值得研究。該劇將偌大的政治風雲聚集在1948年至1949年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平鋪整個時代的歷史背景,在編劇構建的宏大精神格局劇中講述了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最後的潰敗過程。
明線反腐暗線潛伏,劇中軍政商互相牽連,光國民黨組織就涉及到通訊局、保密局、國防部、作戰部、警察局、剿總、民食調配委員會、中央銀行、揚子公司、鐵血救國會等。故事環環相扣,過程又險象重生。
故事方面,第一,《北平無戰事》選擇的是1948年這個大眾並不太了解的歷史時期,整體劇情的時間跨度不足兩個月,鮮少被影視劇還原的特殊歷史時期極大地引發了觀眾的好奇心,它所承載的極厚重主題一定意義上涉及了禁區探討為故事提供了懸念。
第二,劇情節奏沖突性強,各方勢力輪番登場,懸念層層展開。除了像蔣經國代表的國民黨改革派、孔令侃等代表的國民黨貪腐派、林大濰等代表的共產黨、謝木蘭代表的熱血青年等,劇中幾乎7成以上主要演員都有兩種身份狀態,不停地在國民黨和共產黨之間切換。
策反與反策反,潛伏與反潛伏的劇情設置很好的增加了劇集的耐看性,為觀眾奉獻了高智商故事,稍不留神就會有看不懂的現象。
第三,故事構架宏大而聰明。《北平無戰事》涉及金融運作、青年選擇、特工潛伏、看似牽連不清的眾生相,實際都是為了以國民黨視角審視反腐,通過展現國民黨組織內腐敗滋生導致的利益不均進而暗含反腐教育。
❸ 北平無戰事謝培東身份歷史原型是誰
影視虛構的
《北平無戰事》應該是劉和平王朝三部曲的最後篇章,他把歷史的聚焦拉到了1948--1949年北平的經濟戰爭,和前兩部王朝劇一樣,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高度統一具有濃郁的文化品質,短短幾個月的敘事中,國民黨大動盪時代多個人物、多股勢力激烈角逐,殊死較量。而近日來的劇情發展也可謂漸入佳境,《北平》的劇情也成了廣大觀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❹ 北平無戰事徐鐵英的原型是誰
1947年成立的國民黨黨通局在局本部共有6個處,包括了黨派調查處、黨政調查處、特種經濟調查處、統計處、總務處和交通管理處,並沒有劇中出現的「聯絡處」,從歷史人物里,是很難找出徐鐵英在中統內對應的原型人物。
不過,如果從北平警察局的角度來看,倒是有個人物可與之相比,1948年北平市警察局長共有過兩任,7月30日之前為湯永咸,之後為楊清植。楊清植並非出身中統,但曾擔任軍統特務團團長、河北站(設在保定)的站長。
從出身特務這一點來說,徐鐵英和楊清植倒是有幾分相似之處:抗戰勝利後,楊清植就在北平保定一帶活動,策劃過不少針對地下黨和進步人士的陰謀,曾經一次就在保定逮捕了20多人,株連近百名進步人士。任北平市警察局長後,曾參與過北平解放前夕針對各學校學生運動領袖的「八一九」大逮捕。
1948年12月北平解放前夕,他畏罪逃跑。
在徐鐵英看來,他在北平雖然也貪錢,但對黨國來說,這是常事,有什麼要緊的?
徐鐵英對方步亭方行長很尊重。他知道,眼看著黨國大廈將傾,方行長想的不過是保全身家。徐局長對這種做法顯然十分理解,而且他本人也這么幹了,他的老婆孩子不在北平也不在南京,已經去了台灣。
但對馬漢山,徐鐵英就沒那麼尊重了。一開始相互利用,互惠互利,但從內心來說,顯然兩個人誰也看不上誰。徐局長認為馬局長就是個官場混混,貪墨枉法,動不動就找社會上的流氓無賴。在馬漢山眼裡的徐鐵英也好不到哪裡去。
為了保命,把他心愛的一幅古畫要拿去送給徐局長了,對著古畫無限惋惜地說,小寶貝兒,沒辦法了,只能把你送給一個大俗人。換句話說,在馬局長眼裡,徐局長雖然看著威嚴,實際上也不過就是個徇私枉法的俗人而已。
歷史宏篇巨制《北平無戰事》中的頭號反派角色,虛偽善變的徐鐵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黨員通訊局(簡稱黨通局,前身為中統)聯絡處主任,因調查北平民調會貪污案出任北平市警察局局長。他是國民黨集團貪污腐敗、玩弄權術的典型存在。
❺ 《北平無戰事》人物原型是誰
方孟敖雜糅了很多人的縮影,國民黨空軍先後有100餘人駕駛42架飛機起義,基本上每個人身上都能找到方孟敖的影子。從筧橋航校軍官的出身看,「方孟敖」的原型應來自解放戰爭時期兩位著名的國民黨空軍起義人員。
?
❻ 北平無戰事主要人物的結局求分析
方孟敖和父親、孟偉、程姨、孝玉飛赴台灣,何襄理留在北平迎接解放,徐鐵英、王站長、孫秘書被方孟敖拋棄在北平機場,曾可達自殺,馬漢山被南京槍斃。
具體情節:
謝培東卻找到曾可達,傳達了方步亭希望蔣經國放過方孟敖的意見,曾可達最終答應他,盡快答復。可曾可達聯系不到蔣經國了,他只好向陳方匯報,陳方並沒有明確表態,只說會請示總統。行政院經濟委員會來電報,要求飛行大隊赴天津急運物資。
曾可達前往飛行大隊軍營,但任憑他勸說,方孟敖大隊飛行員們堅決不配合,還主動要求遣送南京接受審判。曾可達一時沒了辦法,直到見到王蒲忱,他才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是蔣經國安排的對他的考驗。
王蒲忱重申了蔣經國命令——全力保證「孔雀東南飛」行動。「孔雀東南飛」行動原來旨在保障華北剿總五十萬大軍能夠有充足的後勤軍需,出關呼應東北,南下呼應中原和山東,行動的關鍵是美國的援助和央行的配合,重用方孟敖和梁經綸的目的就在這里。
北平城工部會議,下達了中共中央的指示,對於「孔雀東南飛」計劃,不幹涉,不阻止,對於這個計劃,中央有更大更深的韜略,希望國民黨充分保證傅作義的後勤軍需補給,將傅作義穩定在北平。
(6)北平無戰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一、主要人物簡介:
1、方孟敖 演員劉燁
方孟敖是國民黨空軍筧橋航校上校教官,實際是具有進步思想的中共地下黨員,外表有著世家公子的玩世不恭,但同時也有著歷經苦難的堅韌豁達,能力卓越,唯精唯一是蔣經國給予的評價。
2、徐鐵英 演員陳寶國
徐鐵英是國民黨中央黨員通訊局聯絡處主任,城府極深。從國民黨中央黨員通訊局聯絡處主任到北平市警察局局長,他是國民黨集團貪污腐敗、玩弄權術的典型存在。
3、何其滄 演員焦晃
何其滄是國府經濟顧問,對時局看得通透。在他身上有俠客的豪放也有學者的耿介更有赤子的天真。身為國府經濟顧問,被不少激進的教授學生腹誹,內心不是不苦悶,但在學潮中也是他用一把老骨頭擋在學生前面,用他的影響力對當局施加壓力,保護進步勢力。
4、謝培東 演員倪大紅
謝培東是特工,深深潛伏在敵人內部。表面上,他長於金融運作卻不理世事,私底下,他卻是中共地下黨北平經濟戰線負責人,潛伏在至愛至親身邊,游刃有餘地佔據著敵人的核心機構,為摧毀敵人立下了汗馬功勞。
5、方步亭 演員王慶祥
方步亭是中央銀行北平分行經理,方孟敖十年不認的父親,有著經濟學家的頭腦和資深政客的手腕,深知任何形態的政治斗爭都是嗜血的,因此不相信孤臣孽子能救國,也不信階級革命能換得大同,所作所為只是出於保護家中小兒女們,亂世中求自保而已。
二、《北平無戰事》簡介:
《北平無戰事》改編自劉和平同名小說,由孔笙、李雪執導,劉和平編劇、總製片,劉燁、陳寶國、焦晃、倪大紅、王慶祥、程煜、廖凡、董勇、沈佳妮和祖峰等人聯合主演。
該劇講述了1948年,潛伏於國民黨空軍的中共地下黨員方孟敖,為和平解放北平,在千鈞一發的時刻,為人民的幸福與安寧,做出艱難抉擇的故事。
❼ 《北平無戰事》中哪些人物有原型呢
北平戰士中有很多戰士的原型我覺得北平戰事北平無戰事中大部分都是吧我是這么感覺的但是事實上我就不知道了沒有去查過這個東西
❽ 北平無戰事人物介紹 北平無戰事曾可達原型是誰
國防部預備幹部局少將督察、鐵血救國會核心成員曾可達,原型為國民黨陸軍上將王升(1917-2006年),原名建楷,又名修階,字化行,江西省龍南縣人。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16期畢業,中央幹校研究部第1期結業。曾任江西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視導員、贛縣政府軍事科科長、青年軍第208師政工處上校科長、蔣經國秘書、國防部預備幹部局督察、「戡建」大隊大隊長、大上海青年服務總隊總隊長、國民黨江西省黨部書記長。1949年到台灣後,歷任台灣「國防部」政 工幹部學校校長、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台灣駐巴拉圭「大使」。1991年任台灣「總統府」戰略顧問 。是國民黨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常委,第十四屆中央評議委員。2000年被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從在贛南時期起,就是蔣經國的左膀右臂。
❾ 北平無戰事主要人物結局
1、方孟敖
原本是國民黨空軍筧橋航校(即國民黨空軍軍官學校)上校教官,實際是中共地下黨員,因涉嫌通共並「違抗命令」案被送上軍事法庭,後被蔣經國特赦,重新任命為國防部北平運輸飛行大隊兼經濟稽查大隊隊長,奉上級命令於北平解放前夕隨國民黨撤往台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平無戰事
❿ 北平無戰事的真實歷史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該劇遵循「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創作原則,其中既有歷史的真實,又有藝術的虛構。本文透過該劇創作的歷史背景,介紹一些1948年前後北平真實存在的人和事,以饗讀者。
令人發指的「七五」慘案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以「七五」慘案為導入線索,展開跌宕起伏的宏大故事。歷史上真實的「七五」事件是這樣的。
1948年春天,東北解放軍解放了東三省的廣大地域,把國民黨軍隊圍困在長春、沈陽、錦州等幾個大城市。在國民黨政府的欺騙威脅下,這些城市中的部分大中學校學生1.2萬多人,隨校遷至北平。到達北平後,國民黨政府對這些學生採取冷漠、拖延、欺騙的態度,東北學生被安排住在寺廟、火車站、城門樓、防空洞等處,每頓只能吃上兩個小窩頭、幾塊鹹菜,正常的學習生活根本無法保證。
7月3日,國民黨北平市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通過了所謂的《北平市參議會關於救濟東北來平學生辦法案》,規定對東北學生予以嚴格的軍訓,東北國立、公立學校停辦,停發經費。
7月5日,流亡北平的東北15所大、中學校5000餘名學生,在西長安街北平市參議會門前、北長街李宗仁門前、東交民巷1號院北平市參議會議長許惠東家門前請願。
下午5時許,北平市警備司令陳繼承從西苑調來青年軍208師的兩個連,在搜索營營長的帶領下,把東交民巷許惠東家門前的學生分割成兩段。兩輛裝甲車守在許宅門前,兩輛裝甲車堵住西邊學生的退路。士兵排成兩道封鎖線,槍口對准了學生。為避免沖突,學生們仍忍耐著坐在地上,等候進入許宅談判的代表的消息。
下午6時55分,當協議達成、學生們准備撤離時,東交民巷東口響起了槍聲,一些學生中彈倒地。槍聲停歇後,當學生救護傷者時,槍聲又起,又有一些學生中彈倒地。
在這場慘案中,被屠殺的東北學生8人、北平市民1人,受傷130餘人。7月6日,大批軍警闖入東北大學等校學生的住所,又逮捕了37人。
城工部三部地下電台設在哪裡?
《北平無戰事》中倪大紅飾演的中共北平地下黨的領導、中央銀行北平分行襄理謝培東,在緊急時刻就會取出電台秘密向城工部發報,情節十分緊張。那麼,城工部在北平有幾部地下電台、都在哪兒、怎麼使用呢?
早在1942年,城工部部長劉仁就著手籌建北平城內地下電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城工部決定在北平秘密建立地下電台,以便加強解放區與北平地下黨之間的通訊聯絡。1947年5月,北平地下電台開始和城工部電台互相發報。經過近5年的准備,城工部北平地下電台終於建立起來了。
城工部在北平設了3部地下電台,隸屬地下黨「學委」,由崔月犁領導,李雪負責技術指導和日常工作。
舊鼓樓大街118號(老門牌)、帽兒胡同12號、西交民巷兵部窪91號、洋溢胡同36號、牛街沙欄胡同、宣武門外西草場12條等地都曾經是地下電台的掩護地點。
除了安頓好「家」,作為地下黨的核心機要部門,劉仁還為地下電台的同志制訂了嚴格的紀律。
1.一律停止黨的組織生活;
2.杜絕一切社會關系,不許和親友往來;
3.不允許到公共場所活動,不許上電影院;
4.不許讀進步書籍;
5.「安分守己」,深居簡出。
城工部系統的三部地下電台,始終沒有被敵人發現,創造了一個奇跡,實際上這個奇跡是經過地下電台的同志們周密策劃實現的。
發報量不大時,三部電台輪換使用,收、發報時間錯開,來往的電文也都很短。這樣,敵人很難發現電台的活動規律,即使偵測到可疑信號,也會很快消失,再也找不到了。
為了避免敵人破獲電報內容,城工部地下電台一律使用密碼,劉仁親自參與編制密碼。從1946年起,他們先後搜集了若干個版本的字典,苦心研究幾套密碼,不斷變換。進城以後,譯電員方亭在西單買了兩套言情小說《惜分飛》,自己留一套,送組織一套。把小說當作密碼底,雙方商量好怎麼譯,實際上就是自創了一套密碼。
每一部地下電台工作人員由報務員、譯電員、交通員組成。電碼只是一組組的阿拉伯數字,報務員根據電碼收、發電報,但根本不知道電報的內容,只是將一組組的電碼抄在小而薄的紙上,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與交通員交接。交通員只是負責傳遞,根本不懂得電碼,即使遇到情況,也不會發生問題。譯電員負責將情報譯成電碼或將電碼譯成情報,也是在預定的時間和地點與交通員交接。因此,不會出現一個人看著情報直接發報的情況。城工部地下電台只是在北平解放前夕,由於電報業務量太大,形勢變化太快,報務員艾山、王超向和譯電員方亭曾經短時間住在一起,這屬於特例。
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是個啥機構?
《北平無戰事》中提到的「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主管北平市民的糧食配給,貪腐成風,被劉燁飾演的方孟敖整得夠嗆。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個機構?又是個啥機構呢?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國民黨政府接管北平,從此時起,直到北平解放,糧食供應一直是一大難題。
1946年2月20日,北平市成立糧價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成立後,共評定糧價12次,查處違反限價糧商58家,將各家存糧都按8折廉售處理。但北平鄰近地區並無限價,限制了糧源,此辦法形同虛設,很快廢止。
1947年10月,國民黨政府與美國簽訂協議,利用聯合國救濟總署提供的18.6萬噸糧食,在南京、天津、北平、上海、廣州實行糧食配售,北平市於1948年3月相應成立民食調配委員會。
該會是北平市民食配售的決策機構,成立之初為6組1室,至1948年4月27日增加為6組4室,員工由108名增加到138名。主任由市長何思源擔任,溫崇信、凌志斌為副主任委員,另有行政院處理聯合國救濟物資委員會、糧食部、市參議會成員等為委員。
配購證管理組負責全市20個區發證所的管理工作。全市20個區,每區設發證所一個,各區區長任發證所所長,另設專職副所長1人及幹事2人,20個區分388保,由北平市政府工作隊隊員協助各保辦事人員發放票證。城區各保均設配售店1—3個,郊區配售以各區合作社為主。從1948年4月份起,採取「一戶一證,一口一票」及「繳款登記」辦法開始配售,每口每月15斤。
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發行金圓券,限制物價。不久,市場上即出現結隊搶購商品的風暴,糧食業因損失過重,無力繼續營業,社會更顯混亂。10月31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令:糧食依照市場價格自由購銷,六大城市之配售糧食,仍由政府辦理。事實上,早在10月初,北平市場的麵粉價格已由8月份的七八元一袋猛漲到100元(金圓券)一袋,上漲10多倍。由於配售價格與市場價格相差懸殊,配售麵粉所收回的款項不能買回所需原料的十分之一,使得購麥磨面均感困難,「配售辦法」形同虛設。民食調配委員會雖然預收了市民的配售糧款,卻付不出糧食。許多承辦配售的糧店每天售糧僅以30人為限,而且每人只許買1斤。每天清晨4時,糧店門前擠滿購糧群眾,有些市民跑三四天竟買不到1斤糧食,怨聲載道,釀成搶米騷亂。貧民與工人曾於11月中旬先後砸毀了廣安門大和恆、東珠市口德聚永及安定門天德等糧店,並與趕去鎮壓的憲警發生搏鬥。
金圓券的出籠與收場
金圓券是南京國民黨政府為支撐其崩潰局面而發行的一種本位貨幣。
國民黨政府由於發動內戰,引起財政赤字直線上升和物價瘋狂上漲,國統區社會經濟一片混亂,惡性通貨膨脹,法幣急劇貶值。1948年8月19日,國民政府發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規定自即日起以金圓券為本位幣,發行總限額為20億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幣300萬元摺合金圓券1元、東北流通券30萬元摺合金圓券1元的比率,收兌已發行的法幣及東北流通券;限期收兌人民所有黃金、白銀、銀幣及外國幣券;限期登記管理本國人民存放國外之外匯資產。
發行金圓券的宗旨在於限制物價上漲,但這一政策造成商品流通癱瘓,一切交易轉入黑市,整個社會陷入混亂。
1948年10月1日,國民黨政府被迫宣布放棄限價政策,准許人民持有金銀外幣,並提高與金圓券的兌換率。限價政策一取消,物價再度猛漲,金圓券急劇貶值。10月11日,國民黨政府又公布《修改金圓券發行辦法》,取消發行總額的限制。至1949年6月,金圓券發行總額竟達130餘萬億元,超過原定發行總限額的65000倍。票面額也越來越大,從初期發行的最高面額100元,到最後竟出現50萬元、100萬元一張的巨額大票。
金圓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廢紙,國民黨政府財政金融陷於全面崩潰,老百姓拒用金圓券。
1949年4、5月,南京、上海相繼解放,人民政府在6月起宣布停止金圓券流通,以金圓券10萬元兌換人民幣1元的比率,收回後銷毀。
劇中的「馬漢山」與歷史上的馬漢三
有哪些不同?
《北平無戰事》程煜飾演名為「馬漢山」的大貪腐,劇中的身份是軍統北平站前站長、北平市民政局局長、北平市民食調配委員會副主任。他的原型之一應該是馬漢三。
馬漢三是北平市大興縣龐各庄人(今北京市大興區龐各庄鎮),早年參加馮玉祥的西北軍,是一名下級軍官。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後,中共地下黨員宣俠父在西北軍中從事統戰工作。在宣俠父的影響和教誨下,馬漢三接受了一些革命思想,參加過一些抗日救亡運動。1933年長城抗戰失敗後,經宣俠父安排,馬漢三在偽蒙疆政府中從事地下工作,以偽蒙疆政府駐北平辦事處的名義,往來於北平、張家口、歸綏、包頭等地,搜集日偽及偽蒙疆政府的情報。也是在這一時期,馬漢三通過宣俠父的關系,與軍統在西安的負責人馬志超相識(宣俠父與馬志超同為黃埔一期的同學)。1938年夏天宣俠父遇害後,馬漢三與共產黨失去了聯系。
通過馬志超的關系,馬漢三加入了軍統,歷任軍統陝壩工作組組長、軍統蘭州站站長、第八戰區調查室主任、寧夏緝私處處長、軍統局本部布置處處長、軍統華北實驗區區長。
1940年11月29日9點50分左右,在東皇城胡同14號(老門牌)美國教會遠東宣教會門前,軍統北平區行動組的麻景賢(即麻克敵)、邱國豐(又名邱裕豐)刺殺了日本天皇的特使高月保、乘兼悅郎。之後,日偽特務搜查了馬漢三在北平的住所(西城缸瓦市附近),恰好馬漢三去了張家口,躲過了這一劫。而馬漢三的叔叔馬德明恰好由大興縣龐各庄鄉下背了一袋子白薯進城看望馬漢三,被「蹲坑」的日本憲兵逮捕,後來被拷打致死。馬漢三被通緝後,在平綏一帶無法安身,隻身南下,輾轉逃亡香港。
抗戰勝利後,馬漢三先後任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肅奸委員會主任委員、北平行轅軍警督察處處長、軍統華北辦事處主任、北平特別市民政局局長(1947年2月—1948年6月)等職。
由於軍統高層特務大多是浙江江山人,北方人很少,當初戴笠重用馬漢三,也是無奈之舉,戴笠形象地比喻說:馬漢三就是我的一本字典,在北方要找誰,一查字典就行了。
1948年3月29日,國民黨在南京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即所謂的「行憲國大」,選舉總統、副總統。當時李宗仁任國民政府北平行轅主任,馬漢三暗地裡支持李宗仁。選舉結果,李宗仁當選。馬漢三投靠李宗仁,但得罪了蔣介石。
1948年7月1日晚,保密局局長毛人鳳在燈市口大街秘密抓捕了馬漢三與軍統北平站站長喬家才,關進了炮局監獄。7月9日上午,馬漢三和他的秘書劉玉珠(男)被押解南京特設監牢。9月27日,馬漢三在南京被國防部保密局行動員李希成執行槍決。
馬漢三1948年7月1日就被抓捕了,他不可能參與「七五」事件之後的那些事了。可見,「馬漢山」是一個藝術創作的人物,只不過他的身上有一些馬漢三的歷史影子罷了。
劇中的「方孟韋」,歷史上的白世維
《北平無戰事》中王凱扮演的「方孟韋」是方步亭的兒子、方孟敖的弟弟,北平市警察局副局長兼北平警備司令部偵緝處副處長。歷史上,北平市警察局有一位副局長叫白世維,「七五」慘案時他就在東交民巷現場。
白世維,字子廉,山東蓬萊人,在北平已落戶多年,黃埔軍校七期畢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被派到河北撫寧縣任黨務宣傳員,兼臨榆、撫寧民團教官,組織了1000多人的民團,襲擊長城沿線的日軍,後來受聘為東北義勇軍第27路軍司令,當了8個月無糧、無餉、無補給的義勇軍司令。1932年成為「復興社」特務處北平站的特務,化名「劉詩白」。
1933年初,日本關東軍參謀長板垣征四郎打算組織一個傀儡政權,任命原北洋皖系軍閥首領之一的張敬堯為「平津第二集團軍總司令」。5月,張敬堯化名「常石谷」,由天津來到北平,住進東交民巷六國飯店,開始了一系列漢奸活動。「軍統」天津站、北平站決定刺殺張敬堯。
5月7日12點左右,白世維和「軍統」天津站站長王天木來到六國飯店訂房時,王天木無意間發現二層甬道左首一排房間中,有間房敞著半扇窗子,一個人側身坐在床沿上,仰頭對著窗子,手裡還擺弄著一個小物件。仔細一瞧,這個人就是張敬堯。
白世維隨著王天木的視線也瞧見了張敬堯,轉頭與王天木眼神交匯的一剎那,王天木用手往房裡指,嘴裡小聲說:「就是他。」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王天木快步向樓梯口走去,白世維站穩腳步,撩起夾袍,抽出手槍,對准剛剛站起半個身子的張敬堯胸部連開3槍,擊斃了張敬堯。
刺殺張敬堯成功後,時年24歲的白世維受到嘉獎,晉升為北平站行動組組長、中校軍銜,並被保送到中央陸軍大學深造。
1945年10月,白世維隨平津區鐵路局警務處處長吳安之來到平津,擔任該處副處長,並與原北洋政府賄選總統曹錕的長孫女曹繼英結婚。1947年4月,陳仙洲調沈陽,保密局派白世維任稽查處長。1947年9月,白世維調任北平市警察局副局長。天津解放前,白世維逃到台灣,後來曾擔任過高雄市警察局局長。
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王蒲忱」
與王蒲臣
《北平無戰事》中有一位身體羸弱、愛抽煙的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王蒲忱」,而歷史上的保密局北平站站長的名字與之只有一字之別—王蒲臣。
王蒲臣,號壬初,浙江江山縣人,與軍統頭子戴笠是江山縣文溪高小的同學,與保密局局長毛人鳳是浙江省立一中的同學。
王蒲臣加入軍統後,先為戴笠辦理機要,後任南昌和貴陽辦事處主任;1940年入成都軍分校高教班受訓,畢業後任局本部外事秘書、軍統川康區副區長、第8戰區調查室少將主任、軍統機要室主任。
1946年,戴笠為了對付馬漢三,調王蒲臣任軍統華北總督察,秘密調查、監視馬漢三及其同黨在平津的所作所為。初到北平時,他受到馬漢三的猜忌懷疑。後來他改變手法,表面上與馬漢三等人同流合污,花天酒地,吃喝玩樂,無所不為。慢慢地,馬漢三將他列為可以爭取的「自己人」,警惕就放鬆了。結果卻被王蒲臣將馬派小集團的內幕活動打聽得一清二楚,報告毛人鳳記錄在案。戴笠死後,王蒲臣幫助毛人鳳剪除了保密局華北辦事處主任馬漢三、保密局北平站站長喬家才,之後接任保密局北平站站長。
1949年1月22日,傅作義在「華北剿匪總部」召集華北特務頭子講話,宣布決定起義。會後,王蒲臣電請國防部保密局,要求保密局北平站長職務由徐宗堯接替。毛人鳳當然不能讓同學加親信的王蒲臣白白送死,馬上批准。1月24日,王蒲臣等人乘最後一架飛機,離開北平南逃重慶。1949年底飛往台灣。2008年7月,在台灣去世,享年10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