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貴州省納雍縣詳細說明
納雍,位於黔西北烏蒙山區,畢節地區中南部,是一塊投資寶地,待開發的熱土。轄25個鄉鎮,幅員2448平方公里,人口80萬。納雍,冬無嚴寒,夏無酷署,清涼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轄內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織納煤田」納雍境內儲量123億噸,馳名於國內外的「納墨玉」大理石儲量為50億立方米,二十餘種礦產資源享有盛譽。盛產烤煙、生漆、核桃、柑桔、茶葉、竹蓀。名貴的中葯材杜仲、銀杏、黃柏、天麻、半夏、黃蓮等與納雍山水同伴,生長在這塊沃土上。
納雍,山海蒼莽,江河清沏,林鳥同居,風光壯麗。
納雍,名洞之鄉,江河長廊,湖水碧波,鳥語花香,著名的「烏江第一漂」山巒重疊,峽深流急,宏偉壯觀。神奇「九洞天」「白龍洞」壯麗奇偉,天外有天,洞中有洞。山水林鳥共居的過獅河、吊水岩、浪綠金波,珍禽奇鳥雲集。中國西部大開發拉開序幕,「黔電送粵」的納雍火電一廠煙囪林立,唱響了煤從空中走的戰歌。
納雍,山水神奇,人文薈萃,風情濃郁,清代萬壽橋,水西征戰猴兒關,紅軍長征路上梯子岩,展示著古人和先輩足跡。戰斗英雄劉興文,打虎英雄苗家兒子羅學方,功勛卓著,名震天下。苗家村寨,原始古樸,二月跳花節,五月瑞午神仙坡,五彩服飾,獨特音樂,拙樸舞蹈「滾山珠」,深受海內外青睞,厚醇的風情,令人陶醉。
納雍,人民勤勞、善良,民風純朴,已迎來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招商政策優惠,環境寬松,發展前景廣闊,熱忱歡迎國內外客商來這里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② 我是貴州張氏,聽爸爸說我們家是從江西遷過來的,我想找一下我們家字輩家譜,和我們家的祖先是誰
答案在裡面
由來: 張姓人口約為7800萬,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一,是當今中國第三大姓。張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傳說。古書上記載黃帝的孫子揮創制出弓箭,這在當時對社會確實有很大貢獻,因此被賜姓張。張姓還有一支形成於春秋時期,是以祖輩的名字中的字作為姓的,韓國的開國者解張,字張侯,他的子孫以張為姓,這一支張姓主要在今河南省境內。此外,居住在雲南的南蠻酋長於三國時被諸葛亮賜姓張,此後其子孫便以張為姓。據《三國志》記載,張遼原本姓聶,後改為張姓,世代居住在許昌,成為大姓。晉代有中原張姓遷至福建,唐朝年間,張姓人氏又隨陳政、王潮等人居入福建,此後河南光州張姓遷往廣東,從清初開始,廣東、福建的張姓又遷入台灣,從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張姓以北方人居多,主要是漢族。張姓繁衍昌盛,人丁興旺,支脈眾多,在全國許多地方發展成為名門望族。張姓自古為英才輩出的姓氏。如戰國時有政治家魏國人張儀;西漢最著名的張姓人物是張良和張騫;東漢也有兩個最傑出的張姓人物-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和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東漢時,張道陵在四川創立道派,被稱「張天師」,張角、張梁、張寶創立太平道起義,稱為「黃巾軍」,張修、張魯創立天師道;三國時大將張飛,張遼;西晉文學家張華;南北朝時期,農民起義領袖張鳳,畫家張僧繇(you);唐朝張說、張九齡又是宰相,又是文學家,名將張巡,書法家張旭,小說家張讀,詩人張若虛、張繼、張志和;五代時農民起義首領張遇賢;北宋有農民起義領袖張余、張海;南宋大將張憲、張俊;元代有大將張弘范;明代政治家張居正,畫家張路,醫學家張景岳,著名道士張三豐,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清代有「天下第一清官」張伯行,捻軍首領張宗禹,洋務派首領張之洞,北洋軍閥張作霖,張敬堯,張宗昌等。 海外張姓華人傑出代表有林肯大學校長張道行,哈佛大學教授張光直,宇航員張福林,華盛頓世界銀行總會計師張展成,遺傳生物學家張覺明,著名畫家張玉良、張融,航空與太空總署宇宙航空高級總工程師張雲樵,香港十大富翁之一張榮發等等。
姓氏起源:
關於張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少昊子揮造弓箭,姓源啟自黃帝賜
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家乘譜牒
河北:南皮張氏東門家譜不分卷、南皮張氏族譜、南皮張氏西門家譜、張氏族譜不分卷、南皮張氏四門弟十八支家譜。
山西: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宗陽張氏家譜四卷、定陽張氏家譜四卷。
遼寧:廣寧張氏家譜不分卷、順天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
海:申浦張氏宗譜六卷、奉賢張氏家譜六卷首一卷、雲間張氏家譜一卷、雲間張氏家譜續卷一卷、南塘張氏族譜八卷。
江蘇:張氏宗譜十卷、銅山張氏家傳、張氏族譜二卷、張氏家譜六卷、淮陰張氏宗譜九卷。
浙江:清河張氏支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甬上張氏宗譜、清河張氏宗譜二十二卷。
聚集地:
遷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張氏,大體上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
河東張氏,出自晉司空張華裔孫吒子,自范陽徙居河東張氏;始興(今廣東韶關市東南蓮花嶺下)張氏,亦出自晉司空張華之後,隨晉南遷,至君政,因官居於韶州曲江;馮翊(今陝西大荔縣)張氏,出自東漢司空張皓少子綱,東漢時任廣陵太守;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張氏,出自張嵩第四子睦,東漢時任蜀郡太守,始居吳郡;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張氏,出自漢留侯張良裔孫司徒張歆,歆第協,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內徙清河,傳自彝,為後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樂;河間(今屬河北)張氏,為漢北平文侯張倉之後,世居中山義豐;魏郡(今河南安陽市)張氏,世居平原。
晉代有中原張氏遷至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唐僖宗中和年間,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後被封為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為鑒湖、金坡、板橋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張氏在台灣僅次於陳、林、黃三姓,是第四大姓。台灣的張氏來自福建和廣東。台灣張姓曾分金坡派、板橋派等多種。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數為佔全台人數的六分之一。與大陸張姓一樣,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張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輩出,數不勝數,從古至今,歷代皆有張氏的傑出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第一個入台開基的張氏先人是張佑,來自廣東梅豐。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堂號
"百忍堂":
唐朝的時候,張公藝九世同居,這對當時的世風影響很大。唐高宗親到他家請他介紹和睦相處不分家的經驗。張公拿起筆來寫了100個"忍"字呈給高宗。高宗很佩服,獎勵了張公100尺綢緞,
張姓堂號還有"清河"、"金鑒""孝友"、"親睦"、"冠英"、"燕貽"、"敦睦"、"宗岳"、"敬誼"、"源流"等。
歷史名人:
張 良:西漢謀臣,安徽毫縣人。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張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明"渾天儀"、"地震儀"等。
張陵:江蘇豐縣人,東漢末年,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稱張天師。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 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南樂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張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張景岳: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
關於張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少昊子揮造弓箭,姓源啟自黃帝賜 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BR> 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BR> 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BR>家乘譜牒<BR> 河北:南皮張氏東門家譜不分卷、南皮張氏族譜、南皮張氏西門家譜、張氏族譜不分卷、南皮張氏四門弟十八支家譜。<BR> 山西: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宗陽張氏家譜四卷、定陽張氏家譜四卷。<BR> 遼寧:廣寧張氏家譜不分卷、順天張氏家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BR> 海:申浦張氏宗譜六卷、奉賢張氏家譜六卷首一卷、雲間張氏家譜一卷、雲間張氏家譜續卷一卷、南塘張氏族譜八卷。<BR> 江蘇:張氏宗譜十卷、銅山張氏家傳、張氏族譜二卷、張氏家譜六卷、淮陰張氏宗譜九卷。<BR> 浙江:清河張氏支譜不分卷、張氏家譜一卷、甬上張氏宗譜、清河張氏宗譜二十二卷。 </P>
<P>聚集地: <BR> 遷徙分布<BR> 分布在各地的張氏,大體上都有分支始祖及遷徙原因。<BR> 河東張氏,出自晉司空張華裔孫吒子,自范陽徙居河東張氏;始興(今廣東韶關市東南蓮花嶺下)張氏,亦出自晉司空張華之後,隨晉南遷,至君政,因官居於韶州曲江;馮翊(今陝西大荔縣)張氏,出自東漢司空張皓少子綱,東漢時任廣陵太守;吳郡(今江蘇蘇州市)張氏,出自張嵩第四子睦,東漢時任蜀郡太守,始居吳郡;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張氏,出自漢留侯張良裔孫司徒張歆,歆第協,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內徙清河,傳自彝,為後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樂;河間(今屬河北)張氏,為漢北平文侯張倉之後,世居中山義豐;魏郡(今河南安陽市)張氏,世居平原。<BR>晉代有中原張氏遷至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唐僖宗中和年間,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後被封為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為鑒湖、金坡、板橋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BR>張氏在台灣僅次於陳、林、黃三姓,是第四大姓。台灣的張氏來自福建和廣東。台灣張姓曾分金坡派、板橋派等多種。主要居往在彰化、台北、台南、南投等地,彰化有數為佔全台人數的六分之一。與大陸張姓一樣,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得姓較早,源遠流長;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國,到處都有張氏族人在;三是人才輩出,數不勝數,從古至今,歷代皆有張氏的傑出人物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第一個入台開基的張氏先人是張佑,來自廣東梅豐。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堂號 "百忍堂": 唐朝的時候,張公藝九世同居,這對當時的世風影響很大。唐高宗親到他家請他介紹和睦相處不分家的經驗。張公拿起筆來寫了100個"忍"字呈給高宗。高宗很佩服,獎勵了張公100尺綢緞,
張姓堂號還有"清河"、"金鑒""孝友"、"親睦"、"冠英"、"燕貽"、"敦睦"、"宗岳"、"敬誼"、"源流"等。
歷史名人: 張 良:西漢謀臣,安徽毫縣人。劉邦稱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張騫:西漢外交家,陝西城固人。兩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國與中亞各國的友好往來。<BR> 張 衡:東漢科學家、文學家,河南南陽人。他在天文上一改"蓋天說",提出"渾天說",繪制星象圖,發明"渾天儀"、"地震儀"等。<BR>張陵:江蘇豐縣人,東漢末年,在四川灌縣創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稱張天師。 張仲景:東漢醫學家,河南鎮平人。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傷寒雜病論》,造福人民,為後人尊為醫聖。 張 遂:唐朝天文學家,河南南樂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測出子午線的人。張旭:唐代大書法家,江蘇蘇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後乃下筆,逸勢奇絕,連綿回繞,人稱"草聖"。 張景岳:明朝中醫理論家,浙江紹興人。他闡發了醫易相通的中醫理論,對中醫理論的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張德成:清末,中國人民抗擊八國聯軍的義和團首領。
③ 織金縣古代歷史
織金縣縣境在商、周時屬鬼方,春秋時屬牂牁國,戰國時屬大夜朗國。秦時屬巴郡漢陽縣,漢屬益州牂牁郡,蜀漢時屬南中牂牁郡平夷縣,蜀漢後期屬羅甸國。晉時屬寧州牂牁郡地,成漢時屬寧州平夷郡,後秦時屬寧州夜郎郡,宋齊時屬寧州平蠻郡。
梁、陳時屬寧州羈縻州。唐時屬羅甸國,宋時屬紹慶府腪州。元時屬八番順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橋、市北洞長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升貴州宣撫司為貴州宣慰府,宣慰府時屬四川布政使司。永樂十一年(1413年),置貴州布政使司,貴州宣慰府屬之,期間縣境為其轄地。崇禎三年(1630年),改貴州宣慰司為水西宣慰司。
清康熙五年(1666年),以水西宣慰司下轄的隴胯、的都、朵里、阿架四則溪之地始建平遠府,將則溪劃編里甲。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將水西宣慰司下轄四府大定、黔西、平遠、威寧四府調整為大定、威寧二府,平遠府和黔西府均降府為州屬大定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大定府為州,大定、平遠、黔西同屬威寧府。雍正七年(1729年)威寧府降為州,大定州升府,威寧、平遠、黔西三州及畢節縣同屬大定府,雍正十年(1732年)因水城開采鉛礦置水城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將平遠州下轄歲稔、時豐、崇信劃歸水城廳,自此平遠州下轄慕恩、太平、向化、懷忠、興文、敦仁6里直到民國時期。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建制,平遠州改為平遠縣,同時廢里甲設區,下轄6里改為9
織金
個區。民國三年(1914年)改平遠縣為織金縣,屬黔西道。民國四年(1915年)將原劃歸水城崇信里的鮓瓦雞場、白泥塘、狸聾、吹聾、格戛、住烏、扈家河劃歸織金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底全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織金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安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全省再次調整行政區劃,織金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畢節)。民國三十年(1941年)第四行政督察區設置納雍縣,將織金西部部分地區劃歸納雍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織金和納雍兩縣定縣界,自此織金所轄區域基本定形至今。[2-3]
④ 貴卅名人錄歷史上在貴卅的名人
舍人,古代貴州的文化先驅者,漢武帝時代犍為郡敝邑(今貴州遵義)人,西漢時學問家。曾任犍為郡文學卒史,著有《爾雅注》三卷。《爾雅》是春秋到西漢初期,儒家為了解釋經書編輯而成的一部訓詰書籍,將中國古代經傳中難懂的同義詞和各種名物,分別歸類,逐一解釋。它是我國古代解釋次和名物的第一部重要詞書。盡管如此,一般人閱讀起來仍感艱深難懂,不易理解。因此犍為文學卒史舍人特為該書作注,"注古所未訓之經,其通貫百家,學究無人"。此書南朝肖粱時期失傳。
盛覽
盛覽,字長通,漢武帝牂牁郡(今貴州福泉一帶)人。當時著名的辭賦家司馬相如通西南夷,他曾去成都拜司馬相如師,學習辭賦,後被稱為"牂牁名士"。劉向的《西京雜記》中有提到他《列錦賦》和《合組歌》兩篇賦。盛覽學歸故里,積極從事教育,傳播學術文化,促進了古代貴州學術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亡波
亡波,漢牂牁鉤町(今貴州興義和廣西西部一帶)侯。漢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益州廉頭、姑繒民反,殺長吏,談指等二十四邑,凡三萬餘人皆反,朝廷遣水衡都尉發蜀郡、犍為、奔命萬餘人,擊牂牁,大破之。" 鉤町侯亡波率其邑君長人民擊反者,斬首捕虜有功,漢中央朝廷封他為鉤町王。
邯、承
邯,西漢末年牂牁(今貴州福泉一帶)鉤町王,承為其弟。公元9年,王莽篡位,命五威將軍王奇帶著印綬,到各地更改王侯以下各級官吏官名,貶鉤町王為侯。鉤町王邯"怨怒不附",起兵反叛。王莽指示牂牁大尹周歆設圈套誘殺邯。承起兵復仇,殺歆,西南各地群起響應。王莽於公元16年至21年間,先後三次派兵鎮壓,更激起西南各族人民反抗,王莽軍死傷數萬,終未鎮壓下去。
謝暹
謝暹,西漢末年牂牁郡(今貴州福泉一帶)人,任牂牁郡功曹。時逢各地農民大起義,地方豪強紛紛割據,西南大部為公孫述所佔。公元25年劉秀河北稱帝,建立東漢政權。同年(即漢光武帝建武元年)謝暹以牂牁郡功曹身份,聯合本郡龍、傅、尹、董幾家大姓起來"保境為漢",反對公孫述的地方割據,並派遣專使,繞道番禺江北上河北,向漢光武帝劉秀進貢,示忠於漢。劉秀封謝暹"義郎",並世代承襲。
尹珍
尹珍(79-166年),字道真,東漢牂牁郡母斂縣(今貴州正安縣)人。著名學者、文學家、教育家和書法家。他自以生於他自以生於遐裔,深感本地文化落後,沒有學校,未得入庠序求學,遂在東漢桓帝時,乃遠道跋涉數千里,從南方到中原求學,拜經學家許慎學習五經,又向應世叔學習圖讖,通三才。學成回鄉後,在夜郎地區開辦學館,傳授儒家經典知識和文字學,為家鄉辛勤培育學子,傳播文化,是發展夜郎地區文化的先驅,促進了中原與西南邊陲的文化交流。因擅長經術,還受到東漢朝廷的高度重視,在東漢桓帝延熹年間(158-166年),被朝廷以經術選用,歷任尚書承郎,荊州刺史等職。他的老師應世叔當時為司隸校尉,師生並顯一時,是當時全國知名的人物。他還是當時著名書法家。據唐代張顏遠《法書要錄》稱:南北朝王愔《文學志》一書中,列舉了秦漢以來著名書法家一百二十人中,就有尹珍。尹珍對大西南,特別是對貴州學術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為了紀念他"凡屬牂牁舊縣,無不稱先師",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遵義府學教授莫與儔在府學宮創立漢三賢祠,奉祠舍人、盛覽、尹珍,尊敬他們為地方文教楷模。民國時,從正安縣劃出一部分土地,設立道真縣,在道真縣及貴陽市扶風山,都修有尹道真祠。
付寶
付寶,字紀圖,東漢牂牁郡平夷縣(今大方、畢節、織金、黔西一帶)人,歷任尚書郎,長安令、巴郡太守等,有德名。
尹貢
尹貢,東漢時牂牁郡夜郎縣(今安順一帶)人。歷任尚書承郎,長安令,彭城相等,是繼付寶之後被稱為"亦有名德"的人才。
濟火
濟火,彝名妥阿哲,三國時蜀漢牂牁郡西部(今貴州黔西、大方一帶)人,部落首領,為六祖中慕齊齊(即默部)東移貴州水西的第五代彝族君長,他習戰斗,尚信義,善撫其家眾,深受部落的愛戴。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蜀相諸葛亮南征,濟火與其結盟,獻糧通道以迎師。佐諸葛武侯平定西南和擒孟獲。武侯表封他為"羅甸國王",授予"丹書鐵卷",令治理慕胯(今貴州大方、金沙、黔西、織金、納雍、水城一帶),世長其地。後又受劉禪詔,討平普里叛亂。時濟火年見高,劉禪賜銀鳩杖,以表寵異之極。濟火是貴州水西安氏的始祖之一,水西安氏大姓自此發跡一千多年。
爨習
爨習,三國時蜀漢南中(今貴州境內)人。為南中大姓,世為寧州地方豪強,擁有大批部曲。諸葛亮南征時,收為部屬,官至領軍。
謝恕
謝恕,西晉牂牁郡(今貴州福泉一帶)人,任牂牁郡太守。西晉末年,中國出現了分裂混戰的十六國割據局面,李雄在成都建立割據政權,自封成都王,國號大成。東晉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李雄以東晉統治者力量薄弱,無暇顧及西南的時候,派其弟李壽率大軍打敗寧州刺史尹奉,南中地區盡為大成所有,惟有牂牁郡太守謝恕保郡為晉,將李壽擊敗,受到東晉王朝的信任和嘉獎,官至撫夷中郎將、寧州刺史冠軍。東晉還在今貴陽地區置晉樂縣,以表"萬民康樂","長治久安"之意。東晉成帝咸康六年(公元340年)。李壽又派李奕帶兵征牂牁,太守謝恕保城拒守,再次受到東晉王朝的褒獎。
爨瓚
爨瓚,南北朝時梁朝寧州(今貴州境內)人。世為地方豪強,擁有大批部曲。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梁王朝調徐文盛帶兵往荊州勤王,寧州空虛,爨瓚乘機據有其地,並有諸部,延袤二千餘里。梁元帝承聖二年(公元553年),爨瓚以其地降北周,北周授其南寧州刺史,允其子爨翫、爨震承襲,作為羈縻州。
阿台、阿輪
阿台、阿輪,兩兄弟,南北朝北周時東爨(今貴州貞豐一帶)人。為烏蠻人,系三國蜀漢羅甸國牂牁酋長濟火的後裔。阿台時居毋縣地(今貴州興義境內)一帶,北周時(公元561-583年)遙授為樹帥大將,支持他發展地方勢力。阿輪則居漏江縣(今普安縣地)。
爨震
爨震,南北朝時梁朝寧州(今貴州境內)人。世為地方豪強,擁有大批部曲。其父爨瓚於梁元帝承聖二年(公元553年)以其地降於北周,被北周授為南寧州刺史,死後,分東、西爨,爨震稱為東爨,居夜郎縣、談指縣,即今貴州貞豐一帶。隋朝初年(公元581年),南寧州爨震恃遠不附降。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朝廷派韋沖為南寧州總管,以解決地方割據勢力。東爨爨震、西爨爨翫見形勢變化很快,不能觀望,便自動到總管所在地降附於隋朝。
田羅駒
田羅駒,隋朝黔安郡(今貴州沿河一帶)人。黔安蠻起義首領。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田羅駒率眾起義反隋,暴君隋煬帝派武侯驃騎大將軍郭榮帶兵鎮壓。
田思飄
田思飄,隋朝黔安郡(今貴州沿河一帶)人。黔安蠻起義首領,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8年),繼頭年田羅駒起義被鎮壓下去後,田思飄又率眾起義,殺隋將軍鹿願,圍太守蕭造。隋朝行軍總管周法尚率將軍李景、裴仁基等分九路圍剿,攻進清江一帶。黔安一帶的少數民族遭殘酷鎮壓。
謝龍羽
謝龍羽,隋朝末年牂牁郡(今貴州福泉、甕安、余慶一帶)人。為當時土著首領。隋朝末年,政局動盪,天下大亂,"土宇分崩",居住在黔中地區的牂牁郡首領謝龍羽"保境自固",以待定局。唐王朝建立之後,天下大定,於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謝龍羽遣使入朝,率土歸附。唐王朝以其地置牂州,封其為牂州刺史、夜郎郡公。當時牂州與充州、應州、矩州、庄州、琰州等都歸其統治。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謝龍羽親率謝氏各支首領晉京朝貢,唐王朝以其地分數州,以謝氏各支首領分封刺史,封謝龍羽為牂州刺史,轄今甕安、余慶等地,史稱"牂州謝",各支首領分別為"東謝"、"允州謝"、"南謝"、"西謝"、"矩州謝"等。
謝元深
謝元深,唐朝應州(今貴州黔東南一帶)人。為土著酋長。在當地威信很高,其部落的人都尊敬他。謝氏一族,法不育女,自雲高姓不可下嫁。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隨牂州刺史謝龍羽晉京朝貢。他"冠烏熊皮冠,若今之髦頭,以金銀絡額,身披毛帔,韋皮行膝而著履。"朝廷以其地置應州,封他為應州刺史。史稱東謝。
謝元齊
謝元齊,唐朝充州(今古阡、銅仁一帶)人。。為土著首領。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隨牂州刺史謝龍羽晉京朝貢。朝廷以其地置充州,封他為充州刺史。史稱"充州謝"。
謝強
謝強,唐朝庄州(今貴州惠水、長順一帶)人。為土著首領。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隨牂州刺史謝龍羽晉京朝貢。朝廷以其地置南壽州,封他為南壽州刺史。史稱"南謝"。四年後改為庄州。
謝法成
謝法成,唐朝矩州(今貴州貴陽)人,為土著首領。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隨牂州刺史謝龍羽晉京朝貢。朝廷以其地置矩州,封他為矩州刺史。史稱"矩州謝"。曾受唐朝黔州都督府派遣,前往古牂牁昆明羅氏(又稱烏蠻)"招諭",說服昆明比樓等七千戶於唐高宗總章三年(公元670年)歸附唐朝廷。
趙摩
趙摩,唐朝明州(今貴州貞豐一帶)人。土著酋長,有戶萬余。唐太宗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遣使入朝,內附唐朝。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唐朝以其地置明州,封他為明州刺史。史稱"西趙"。
比婁
比婁,唐朝祿州(今貴州畢節一帶)人。彝族君長。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比婁應矩州刺史謝法成招慰,率部落七千戶內附,唐高宗總章三年(公元670年)設祿州、湯望州,由比婁和他弟弟阿七分治。祿州即畢節,湯望州即是後來的郎岱(今六枝)、平遠(今織金)、水城等地。
謝無靈
謝無靈,唐朝矩州(今貴州貴陽)人。唐高宗儀鳳元年(公元676年),謝無靈率眾起義,經過一番戰斗,被黔州都督李子和鎮壓。
田道遠
田道遠,字從善,號世魁,唐朝思州(今貴州務川縣)。唐朝義軍兵馬使田克昌之長子。唐睿宗景雲二年(公斤711年)參加征剿黃土坡%僚有功於朝廷,授義軍兵馬使,為貴州思州田氏五世。
謝疆
謝疆,唐朝庄州(今貴州獨山、惠水一帶)人,土著首領。唐玄宗開元年間(公元713-741年),朝廷許其地為羈縻州,封他為庄州刺史,史稱"南謝蠻",領八縣。
田公榮
田公榮,字子爵,號竹齊,唐朝思州(今貴州務川縣)人,唐朝義軍兵馬使田道遠之子。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貢寶馬方物,授父職義軍兵馬使,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加思州節度使,升中書侍郎。為貴州思州田氏六世。
趙君道
趙君道,唐朝%%(今貴州境內)人。土著大酋長。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曾入朝進貢,獻方物。唐代宗大歷中年(公元772年左右)和唐德宗貞元初年(約公元785年),還數次遣使晉京朝貢。
趙國珍
趙國珍,唐朝充州(今貴州境內)人。為唐朝明州刺史趙摩之後,初任充州刺史謝嘉藝的部屬首領。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南詔王閣邏鳳叛,宰相楊國忠兼劍南節度使,以國珍有方略,授黔中都督。詔其征計南詔。他實力強盛,屢敗南詔,成為唐朝抗拒南詔的大勁敵,護五溪十餘年。唐代宗年間(公元762-779年),擢升工部尚書。其後人取代謝氏為充州酋長,世襲黔中都督到唐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
海通
海通,唐朝貴州人。他是一個和尚,四川樂山大佛就是他開鑿的,他為了募集資金,挖出自己的一隻眼球放在盤子里,托缽化緣,以示自己的決心和誠意。現在樂山大佛後有海通塑像,上書"唐代貴州人"。
宋鼎
宋鼎,唐朝蠻州(今貴州開陽一帶)人。自稱西南番大酋長。曾任正議大夫,檢校蠻州長史。繼襲蠻州刺史,資陽郡開國公。在唐朝的黔中地區為後起之秀,戶口殷盛,人力強大,鄰側諸蕃皆敬憚。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晉京朝貢,同行的有巴江縣(今貴陽市烏當區巴香里)縣令宋萬傳等。朝廷官封依舊。
趙主俗
趙主俗,唐朝牂牁(今貴州境內)人。土著酋長。唐德宗貞元六年(公元790年),晉京朝貢,次年,朝廷授主俗官封,褒獎其"朝貢不絕",其後十一年中,還五次遣使入朝,與唐中央朝廷保持較密切的關系。唐憲宗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又三次入朝,朝廷委官領其使,並"齋國信物,降璽書賜其王"。唐穆宗長慶中年(823年左右),和唐敬宗寶歷元年(公元825年),均有朝貢。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至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1年),凡七次遣使入朝。
阿佩
阿佩,彝族,唐朝明州(今貴州貞豐一帶)人,土著首領。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阿佩以所屬明州地歸附唐朝廷。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36),朝廷封他為羅甸王(簡稱羅王),所領地曰羅甸國(簡稱羅國),治所在令貞豐縣東南的羅王亭,轄地在今貴州貞豐、晴隆,關嶺一帶,世襲爵位。朝廷又封其別帥烏蠻普里部首領為滇王(今貴州晴隆境內某山有滇池而得名,非雲南滇池),後改名普寧郡王,治所在今貴州安順西七十里羊武寨。
羅太汪
羅太汪,羅榮的玄孫,唐朝播州(今貴州遵義縣)人。世襲播州土官。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南詔叛唐,攻陷播州,羅太汪逃到瀘州祖羅仁勇家避住,朝廷命蔡、宋、康、高四經略討之,不克。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朝廷又命總戎太原人楊端率軍討伐。楊取道瀘州、敘永,羅太汪赴軍營獻策,並隨軍收復播州。羅太汪與楊端共領播州,自居副職。
宋朝化
宋朝化,五代後唐時牂牁清州(今貴州清鎮)。當時任清州八郡刺史。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宋朝化率領八郡各刺史和羅甸王、普露靜王等九個昆明大鬼主等153人的使者團晉京朝貢,獻方物。朝廷賜贈銀器等禮品,增進了貴州與中原的聯系。
尹懷昌
尹懷昌,五代後晉時都勻人,土著大酋長。後晉天福八年(公元942元),尹懷昌率其所屬十二部歸附於湖南的楚王馬希范。
莫彥殊
莫彥殊,五代後晉時南寧州(今貴州惠水一帶)人,為當地土著酋長。後晉天福八年(公元942年),率其本部十二州歸附於湖南的楚王馬希范。
張萬凌
張萬凌,五代後晉時牂牁(今貴州境內)人,為牂牁土著酋長。後晉天福八年(公元942年),張萬凌率領所屬的思州、夷州等八州歸附在湖南的楚王馬希范。
田景遷
田景遷,北宋初年珍州(今貴州正安、桐梓一帶)人。土著酋長,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率土歸附宋朝廷,朝廷賜名珍州,封田景遷為珍州刺史。宋太祖開寶元年(公元968年)改名西高州,又稱夜郎郡。領夜郎、麗皋、榮德、樂源四縣。
龍彥滔
龍彥滔(?-971),五代時南寧州(今貴州惠水一帶)人。土著大酋長,為黔南八姓番奉為西南番主。宋太祖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晉京朝貢,宋王朝授其為南寧州刺史、歸德將軍、番落使。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去世,由其子龍漢塘襲南寧州刺史。
普貴
普貴,北宋初年烏蠻(今貴州大方一帶)人。彝族土著首領。北宋初年,其祖父烏蠻豪長羅氏主色入侵矩州(今貴陽市),驅逐矩州領主謝氏,毀其城垣,改名黑羊箐,自己則駐扎石人山(今貴陽市白雲區)控之,自稱"石人部落"。不久羅氏主色退居水西之地,由普貴的父親若藏守石人山和矩州。宋太祖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普貴晉京,以所領矩州之地歸順宋朝廷,土語訛"矩"為"貴",宋太祖趙匡胤予以敕書,文中有"惟爾貴州,元在要服"。"貴州"一詞始見於文獻。宋太祖封普貴為矩州刺史。
宋景陽
宋景陽(?-987),宋朝初年蠻州(今貴州開陽、貴陽市烏當區一帶)人。土著豪長。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景陽奉朝廷派遣平定廣右壯族有功,被授予"寧遠軍節度使、蠻州總管府部管"。從此,宋氏實力大增,遂驅逐烏蠻羅氏,奪得矩州(今貴陽市),設大廳谷落總管府,將羅氏鴨池河以東屬地全部佔領,形成雄長一方的封建大領主,史稱"水東宋氏",宋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宋景陽逝世,贈太尉,謚忠成。朝廷錄其功,俾子孫世爵茲土。
龍漢璿
龍漢璿,北宋南寧州(今貴州惠水一帶)人。南寧州事兼番落使。宋太宗太平天國六年(公元981年),龍漢璿遣牂牁諸州酋長趙文橋率百餘人晉升京朝貢獻方物,並上繳後蜀孟氏所授的印符,於是,朝廷授龍漢璿為歸德將軍、南寧州刺史,以趙文橋等並為懷化司戈。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龍漢璿又遺其弟龍漢興入朝,三年(公元992年),龍漢興及都統龍漢堯、刺史龍光顯、龍光盈等貢馬及硃砂等。
龍漢堯
龍漢堯,北宋南寧州(今貴州惠水一帶)人。南寧州都統,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曾隨南寧州刺史龍漢璿之弟龍漢興、刺史龍光顯、龍光勇等入朝,進貢馬匹及硃砂。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龍漢堯遣使龍光進率西南牂牁各部一龐大的使節團入朝,並帶去一個民族歌舞團,第一次把貴州的歌舞和蘆笙帶到了中原,促進了貴州與中原的文化交流。皇帝詔授龍漢堯為寧遠大將軍,封歸代王,授保順將軍龍光盈、龍光顯並為安化大將軍,授龍光進等24人為將軍、郎將、司階 、司戈,其從者分授甲頭王子、刺史、判官、長史、司馬、長行、兼人等職。宋真宗咸平元年(公元998年),龍漢堯又遺使者龍光腆率牂牁各部千餘人入朝,詔授龍光腆等130人安封。五年(公元1002年),龍漢堯再遣1600人入朝,進貢馬460匹等。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龍光進再次入朝。南寧州龍氏盛極一時,成為黔南的一大望族。
龍光進
龍光進,宋朝南寧州(今貴州惠水一帶)人。南寧州望族,南寧州刺史龍彥滔之後。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年),他受南寧州刺史龍漢堯的派遣,率西南牂牁郡各番主組成的1000多人的一個龐大使節團晉京朝貢。並帶去一個民族歌舞團,在皇帝面前作了藝術表演,一個吹瓢笙,如蚊蚋聲,良久,數十人邊袂宛轉而舞,以足頓地為節,輕歌曼舞,清新而又粗獷的苗族著名"水曲"蘆笙舞響徹整個殿堂。歌舞是貴州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他們抒發感情的一種主要方式,貴州歌舞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民族特色。龍光進第一次把貴州歌舞和蘆笙帶到中原,促進了貴州與中原的文化交流。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龍光進曾再交率使團入朝,進一步加強了貴州與中原的聯系。
田正允
田正允,字成仁,宋朝思州(今貴州務川縣)人。宋朝右僕射平章事田承文之子。宋仁宗慶歷八年(公元1048年)八月收復南邊叛寇王貴千、傳事魯等,初授義軍兵馬使、後升都指揮,封武略將軍。為貴州思州田氏十二世。
田士儒
田士儒,字崇古,寧朝思州(今貴州務川縣)人。宋朝武略將軍田正允之子,初授義軍兵馬使。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2年)春平定廣元之亂,加都指揮使。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征討瀘南叛寇,累加都指揮使,封義勇武略將軍。為貴州思州田氏十三氏。
楊晟台
楊晟台,北宋誠州(今貴州天柱、錦屏一帶)人。農民起義首領。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因宋神宗已死,哲宗上台後,廢除了王安石的改革政策,朝廷又陷入了財政危機中,便於次年罷沅州、誠州、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誠州人楊晟台乘朝廷兵力薄弱之際起義,廣西、湖南比如震驚。朝廷以唐義問為湖北轉運使,帶兵征討。起義軍斷渠陽道,宋軍不得進。唐義問則繞往其背,起義軍防守不及。數千人被屠殺,起義失敗。
趙高峰
趙高峰,北宋桐梓人,曾官至長沙太守。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告歸,敕賜所居名"青蓮院"。著有詩集,惜已亡。等等。。。。
⑤ 貴州有那些名勝古跡
貴州名勝、古跡 跨地區 梵凈山 在江口、印江、松桃苗族自治縣三縣交界處。 大小金頂 在梵凈山巔。 九龍池 在梵凈山上金頂與鳳凰山之間。 定心池 在梵凈山上。 浯陽河三峽# 發源於甕安縣境,經黃平、施秉、鎮遠至湖南黔陽注入沅江。 盤江鐵索橋 在關嶺、晴隆二縣交界的北盤江渡口。 侗寨鼓樓 在黎平、榕江、從江、天柱等縣侗族聚居的村寨中。 百里杜鵑林 在大方、黔西兩縣交界處。 郎德寨 在凱里市與雷山縣交界處,距縣城30餘公里。 赤水河# 在貴州、四川兩省邊境。 安順市 西秀區 寧谷遺址 八番六朝壁畫墓 西秀山石塔 王若飛故居 文廟 在安順市區東黌學街。 安順龍宮# 在安順市馬頭鄉龍潭村。 普定縣 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白岩腳洞古文化遺址 平訟摩崖 馬官鎮: 玉真山寺、翔鳳寺 平壩縣 高峰山 天台山 在平壩縣城西南13公里滇黔公路右側2公里。 城關鎮: 清建鍾鼓樓、西門坡信泉、五里喜客泉 白雲鎮: 飛虎山新石器遺址 夏雲鎮金銀山村: 金銀山漢墓群、觀音洞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犀牛洞 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約1公里東坡山。 扁擔山 在縣城西15公里。 黃果樹瀑布# 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西南15公里白水河上。 天星橋石林景觀 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黃果樹下游6公里。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高寨、格必河、五峰山洞穴群 松山鎮: 印山「仁者壽」石刻、紫雲洞、塔山石塔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灞陵橋瀑布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5公里。 紅岩碑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南10公里龍爪樹後面曬甲山。 關索嶺 在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城東22公里,與「雞公背」對峙。 畢節地區 畢節市 七星關摩崖石刻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 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政治部舊址 抗日救國軍司領部舊址 田壩橋鎮:黑穿洞,長10餘公里、有較高開發價值。 青場鎮: 豬拱箐清代苗族起義遺址、青場新石器古文化遺址 大屯彝族鄉: 余氏土司庄園* 黔西縣 城關鎮: 水西園、觀農台、文筆塔、王三善碑、李世傑墓碑 素樸鎮: 古勝城遺址 大關鎮: 大關鹽號 雨朵鎮扯泥壩: 清乾隆年間兵部尚書李世傑及夫人墓院 甘艷鄉: 甘棠漢墓 沙井苗族彝族仡佬族鄉: 觀音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 百里杜鵑林 大方縣 大渡河橋 在大方縣城東南35公里的大渡河上。 千歲衢 在大方縣城西南20公里白布河右岸。 織金縣 東山 在織金縣城東0.5公里。 織金洞* 在織金縣東北官寨鄉東街口,距縣城23公里。 乾宏洞 在織金縣城東北。 奢香墳* 在大方縣城邊霧籠坡上。 金沙縣 後山古墓 石場敖家墳摩崖 清池鎮: 鍾靈塔、萬壽宮、禹王宮、節孝坊 後山鄉: 宋代古墓群 赫章縣 可樂古人類文化遺址 輔處漢墓 六曲河鎮: 拉樂漢墓 可樂彝族苗族鄉:可樂古墓群,近年先後發掘出土新舊石器時代人類化石、石器及秦漢時期文物2,000餘件。鎮內經考古發掘,疑為秦漢陽縣治,是當時西南大城市之一,至隋而衰。 古達苗族彝族鄉大石板村:石板古彝文「弧耳岩碑」有漢、彝文碑2方,記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漢、彝族人民勘山開道事跡。 納雍縣 六沖河九洞天風景區 樂治鎮:明建宣慰府第,為貴州宣慰使行轅。 維新鎮: 清建萬壽橋 董地苗族彝族鄉烏路開村:沙落宣慰洞,深達4公里。 董地苗族彝族鄉沙落村:沙落硅化木-森林化石,生長年代距今約1.5億年。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草海 在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縣城附郭。 銅仁地區 銅仁市 東山 在銅仁市區東南隅。 九龍洞 在銅仁市區東17公里麻龍溪。 德江縣 木葉鄉馬蘭底「都軍萬戶侯」張義源墓 煎茶溪宋墓群 潮砥「黔中砥柱」石刻 梅林寺清咸、同起義遺址 江口縣 白水洞地下河 梵凈山 思南縣 瓮溪鎮荊竹園 楊家坳岑頭蓋清咸同農民起義軍遺址 石阡縣 石阡溫泉 在石阡縣城南隅松明山下。 松桃苗族自治縣 梵凈山原始森林 城東雲落屯西晉懸棺葬 長興虎渡口古文化遺址 永安紅三軍軍部舊址 甘龍鎮: 麻兔(烏羅長官司副司)土司故城 萬山特區 城郊仙人洞古代汞礦坑道遺址 中華山 米公山佛教廟宇遺址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烏江洪峰標記石刻 毛渡唐務州故城遺址 麻竹溪唐城樂縣故城遺址 洪渡鎮唐洪杜縣城遺址 蠻王洞、觀音崖、龍頭山摩崖 土地灣「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 石坡蘇聯紅軍金角洛夫墓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紅二、六軍團會師紀念碑 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木黃左側將軍山腰,前臨橫河。 玉屏侗族自治縣 玉屏風光 在玉屏侗族自治縣湘黔鐵路玉屏站附近。 貴陽市 文昌閣 在貴陽市東門月城上。 東山 在貴陽市東門外。 扶峰山 在貴陽市東門外。 甲秀樓 在貴陽市南明塘。 地下公園 在貴陽市南小車河畔。 森林公園 在貴陽市區南約2.5公里。 黔靈山 在貴陽市西北角,距市區約1.5公里。 宏福寺 在黔靈山頂。 麒麟洞 在黔靈山麓。 花溪 在貴陽市城南17公里。 清鎮市 紅楓湖# 在清鎮市區附近,距貴陽市33公里。 百花湖鄉: 百花湖、雲歸山 開陽縣 畫馬崖摩崖 雙流鎮: 民國鍾昌祚墓 馬場鎮谷坪村: 唐代楊威將軍墓 宅吉鄉: 曙雲洞 米坪鄉: 響水洞、觀音洞、麻娘洞 修文縣 陽明洞 在修文縣城北1.5公里龍崗山。 三潮水 在修文縣城北2公里觀音山下。 息烽縣 息烽集中營舊址*(包括玄天洞、貓貓洞) 息烽溫泉 在息峰縣東北天台寺山下,距縣城40公里。 永靖鎮陽郎壩村: 息烽集中營舊址*(包括玄天洞、貓貓洞) 九庄鎮: 多繽洞 西山鄉底寨村: 文昌閣、水口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興義市 魯布革風景區 貓貓洞 張口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劉氏庄園 查氏宗祠碑 「西南屏障」石刻 魯屯石牌坊 馬嶺河峽谷* 在興義市境南盤江支流馬嶺河。 望謨縣 平繞老屯 桑郎雙鼻洞 董萬洞 興仁縣 交樂漢墓群 雨樟鎮交樂:交樂漢墓群,1987年在此發掘出土銅車馬、搖錢樹、瑪瑙、陶器、巴郡守丞鎏金銅印和巨王侯印等大批珍貴文物。 普安縣 銅鼓山古文化遺址 白沙烽火台 青山清真寺 江西坡碧雲寺 冊亨縣 燕子洞 郭家洞 晴隆縣 蓮城鎮明代「天塹驚虹」碑 大廠鎮石膏晶洞 貞豐縣 清代「馬二元帥府」 文昌宮 明代定頭城 三岔河 安龍縣 十八先生墓 在安龍縣城北關馬場。 招堤 在安龍縣城北門。 六盤水市 鍾山區: 龍鳳地宮、硝灰洞古人類文化遺址、劍齒象化石遺址 水城縣 高家渡鐵索橋 盤縣特區 碧雲洞 在盤縣城關。 六枝特區 郎岱木城碑記 平寨鎮: 桃花公園、桃花洞古人類文化遺址 落別布依族彝族鄉納罵村: 納罵洞 牛場苗族彝族鄉: 安健墓 牛場苗族彝族鄉上官寨:清以前為安氏土司官邸,土司碉樓尚存。 遵義市 桃溪寺 在遵義市西郊,距城5公里。 湘山寺 在遵義市城邊。 遵義會議會址 在遵義市老城子尹路。 中共中央負責人遵義寓所 在遵義新城古式巷。 赤水市 十丈洞瀑布 在赤水市東南38公里黎明鄉境內。 葫市摩崖造像 在赤水市赤水河戎市灘右岸石壁上。 仁懷市 鹿鳴塔 懷陽洞摩崖石刻 紅軍「四渡赤水河」茅台渡口紀念碑 中樞鎮: 鹿鳴塔 壇廠鎮:懷陽洞為仁懷名勝之一。 茅台鎮:紅軍「四渡赤水河」茅台渡口紀念碑,在仁懷市赤水河畔。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第三次由茅台渡口通過。 茅台古井 遵義縣 揚粲墓* 在遵義縣龍坪永安鄉皇墳嘴,北距遵義市約10公里。 禹門山 在遵義縣東禹門鄉。 海龍囤 在遵義縣太平鄉龍岩山東。 婁山關 在遵義縣大婁山中。 綏陽縣 寬闊水風景區 洋川鎮神仙洞 桐梓縣 夜郎壩宋墓 周市石棺墓 蟠龍洞摩崖石刻 張學良囚禁地 婁山關鎮: 天門洞、小西湖、蟠龍洞、周西城祠 九壩鎮九壩街村: 岩灰洞古人類遺址 婁山關鎮蒙渡村: 清黎純齋書「蒙渡」摩崖石刻 夜郎鎮: 太白故宅、望月台、懷白台、白碑台等遺跡 習水縣 望鄉台摩崖造像 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河」土城渡口紀念碑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在土城鎮渾溪渡口搶渡赤水河(即著名的四渡赤水第一渡)。 三岔河鄉三岔場: 袁綿道墓 鳳岡縣 太極洞 文峰塔 龍泉石刻 正安縣 新州「尹道真務本堂」 宋武略將軍墓 魚塘摩崖 余慶縣 他山 在余慶縣南松煙鋪的蒲村。 湄潭縣 金橋宋墓群 水源洞瀑布 清虛洞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舊城鎮明真安州城垣 復興崖墓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瓮溪橋 濯水萬壽宮 大坪漢墓 金銀洞宋墓 燕龍山明墓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凱里市 香爐山 在凱里市西15公里。 施秉縣 雲台山# 在施秉縣城30公里沅陽河北岸。 從江縣 增沖侗寨鼓樓* 在鼓樓頂部懸有皮鼓,鼓聲一響,全寨皆聞,村民立即趕來,共商族中大事。增沖鼓樓有「鼓樓之王」的美譽。 西山鎮陡寨村:陡寨風雨橋,保存著侗族古代建築的藝術特色。 往洞鄉信地村: 信地鼓樓 錦屏縣 飛山廟 龍大道烈士故居 鎮遠縣 青龍洞* 在鎮遠縣城東中和山。 新橋聾子河大溶洞 在鎮遠縣,距青龍洞約4公里。 麻江縣 碧波鄉平田寫字岩摩崖石刻 杏山鎮千河山養鵝土司界碑 台江縣 施洞口 在台江縣城北30公里清水江畔。 天柱縣 「石柱擎天」 三棒岩 金鳳山洞穴 九龍山 鍾鼓洞 黃平縣 岩門司古城 飛雲崖 在黃平縣城東10公里東坡山。 榕江縣 紅七軍「五一」集會舊址 紅七軍軍部舊址 劍河縣 南明鎮「天河洗甲碑」 翁座鄉南加「例定千秋碑」 三穗縣 永寧山文筆塔 武筆塔 雷山縣 雷公山 雷公坪清咸同起義遺址 西江「千戶」苗寨 報德鄉郎德村: 古城堡、碉卡 黎平縣 地坪風雨橋 在黎平縣城南110公里地坪上、下寨與甘龍之間。 岑鞏縣 回龍寺 文筆塔 中木召古庄園遺址 明代思州宣慰司副使墓 丹寨縣 打鼓井 金瓜洞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都勻市 張翀摩崖 在都勻市東北角紅葉山左之石壁上。 福泉市 竹王城 在福泉市楊老驛,距市區23公里。 貴定縣 仰望抗貢碑 甘塘鄉規碑 牟珠洞摩崖石刻 惠水縣 羨塘燕子洞 羅甸縣 拉來寨崖墓 董當鄉大、小井洞穴群 甕安縣 偏岩摩崖 江界河紅軍搶渡烏江遺址 玉華山咸同起義遺址 高庄冷少農故居 雍陽鎮天生橋 荔波縣 樟江風景區# 在荔波縣境。 小七孔 在荔波縣西南30公里樟江風景名勝區。 龍里縣 城南蓮花洞 城內冠山紫虛宮 平塘縣 者密鎮: 喀斯特地貌洞穴 長順縣 白雲山 在長順縣廣順東20公里。 獨山縣 上道神仙洞 三都水族自治縣 都江鎮布仰摩崖 引朗石板墓群 九阡水族起義遺址
⑥ 誰知道貴州穿青人,穿青人的歷史怎麼來的
關於穿青人的族源由來,學術界向來有多種說法:
1、土著說
認為穿青人和歷史上的僚人一樣,是發源於貴州的原生民族,這種觀點以貴州部分民族研究專家為代表,穿青人內部的一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士也持該觀點。
2、漢族分支說
穿青人是漢族的一支,是明朝朱元璋派傅有德、沐英征討雲南時從江西,江蘇等省隨軍遷移到貴州的。戰爭結束後,大軍就地墾戍,這部分隨軍漢人(包括軍人和他們的家屬)留居當地,和當地土著通婚融合,天長日久就成了今天的穿青人。
穿青人自己的家譜和祖先傳說也多為此說。
⑦ 畢節這個名字的歷史由來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年)二月置畢節衛,為畢節之名之始,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畢節衛置畢節縣,以後沿用。畢節是彝族語地名,彝族語讀作"比躋"為彝族一個家支頭人的名字。
《畢節縣志》載:畢節為"順元路亦奚不薛路地,平遲安得長安所,屬湖南,置畢節驛。建置之初時逢除夕,故曰畢節",這段話似有望文生義之嫌。
而《夷書》說法則較為恰當:"畢節稱比躋,系白羅羅之名,因好其地為"比躋",久之叫著畢節,……漢人為除夕之證,彝族人作人名之稱,其矢一也,其地則皆今之畢節。"由此看來,畢節之名源於彝族某一家之後被用作地名,最後用漢語音寫作現名。
(7)貴州納雍歷史名人擴展閱讀
畢節,川、滇、黔、渝結合部區域性中心城市,西南地區區域性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珠三角連接西南地區、長三角連接東盟地區的重要通道。
畢節,礦產資源儲量巨大,已探明礦產60多種,磷礦儲量名列全國前茅,煤炭遠景儲量居於長江以南之冠,鐵礦、銅礦、鉛礦、稀土礦儲量處在貴州第一。
生物資源多樣,動植物資源2800多種,有全國、全省如馬鈴薯之鄉、白蒜之鄉等眾多「地理標志」;水能資源豐富,河湖水系縱橫交錯,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0條。
畢節是古夜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中國南方古人類文化發祥地。
畢節風光景色旖旎,被譽為「洞天湖地、花海鶴鄉、避暑天堂」;畢節氣候清涼宜人,是避暑旅遊城市觀測點。
畢節是三省紅都,長江以南最後一塊革命根據地,厚重歷史文化,在全國都具有唯一性。
⑧ 織金泉用歷史人命名叫什麼好
織金縣縣境在商、周時屬鬼方,春秋時屬牂牁國,戰國時屬大夜朗國。秦時屬巴郡漢陽縣,漢屬益州牂牁郡,蜀漢時屬南中牂牁郡平夷縣,蜀漢後期屬羅甸國。晉時屬寧州牂牁郡地,成漢時屬寧州平夷郡,後秦時屬寧州夜郎郡,宋齊時屬寧州平蠻郡。梁、陳時屬寧州羈縻州。唐時屬羅甸國,宋時屬紹慶府腪州。元時屬八番順元宣慰司亦溪不薛地的雷坡、磨坡、高橋、市北洞長官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升貴州宣撫司為貴州宣慰府,宣慰府時屬四川布政使司。永樂十一年(1413年),置貴州布政使司,貴州宣慰府屬之,期間縣境為其轄地。崇禎三年(1630年),改貴州宣慰司為水西宣慰司。清康熙五年(1666年),以水西宣慰司下轄的隴胯、的都、朵里、阿架四則溪之地始建平遠府,將則溪劃編里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將水西宣慰司下轄四府大定、黔西、平遠、威寧四府調整為大定、威寧二府,平遠府和黔西府均將府為州屬大定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大定府為州,大定、平遠、黔西同屬威寧府。雍正七年(1729年)威寧府降為州,大定州升府,威寧、平遠、黔西三州及畢節縣同屬大定府,雍正十年(1732年)因水城開采鉛礦置水城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將平遠州下轄歲稔、時豐、崇信劃歸水城廳,自此平遠州下轄慕恩、太平、向化、懷忠、興文、敦仁6里直到民國時期。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州建制,平遠州改為平遠縣,同時廢里甲設區,下轄6里改為9個區。民國三年(1914年)改平遠縣為織金縣,屬黔西道。民國四年(1915年)將原劃歸水城崇信里的鮓瓦雞場、白泥塘、狸聾、吹聾、格戛、住烏、扈家河劃歸織金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底全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區,織金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安順),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全省再次調整行政區劃,織金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畢節)。民國三十年(1941年)第四行政督察區設置納雍縣,將織金西部部分地區劃歸納雍縣。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織金和納雍兩縣定縣界,自此織金所轄區域基本定形至今。1949年12月織金解放,隸屬畢節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70年畢節專區改為畢節地區,織金隸屬之。2011年底撤銷畢節地區和縣級畢節市設立地級畢節市,織金縣屬畢節市。1996年,織金縣轄11個鎮、13個鄉、8個民族鄉,2007年末,轄11個鎮、13個鄉,8個民族鄉,556個行政村、27個居委會。2013年7月29日,織金縣金鳳、雙堰、文騰、八步、綺陌、三甲6個街道事處正式掛牌成立,撤銷城關鎮,設置金鳳、雙堰、文騰3個街道事處;撤銷八步鎮,設置八步街道事處;撤銷綺陌鄉,設置綺陌街道事處;撤銷普翁鄉、三甲鄉,合並設置三甲街道事處;撤銷貓場鎮、營合鄉,設置新的貓場鎮。2016年1月22日,撤銷馬場鄉、少普鄉、熊家場鄉、白泥鄉、黑土鄉、板橋鄉、中寨鄉建制,分別設置馬場鎮、少普鎮、熊家場鎮、白泥鎮、黑土鎮、板橋鎮、中寨鎮,撤鄉設鎮後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⑨ 郭華的人物履歷
1981.09 -- 1985.07 貴州財經學院貿易經濟系貿易經濟專業學習
1985.07 -- 1992.10 貴州省經貿委貿易處科員
1992.10 -- 1996.12 貴州省經貿委貿易處副主任科員
1996.12 -- 2000.09 貴州省經貿委綜合處主任科員
2000.09 -- 2004.05 貴州省經貿委對外經濟貿易協調處副處長 (其間:2001.04--2003.04掛職任貴州省玉屏縣科技副縣長)
2004.05 -- 2004.07 貴州省國資委統計評價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處副處級幹部
2004.07 -- 2004.10 貴州省國資委統計評價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處副處長
2004.10 -- 2006.04 貴州省國資委統計評價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處處長
2006.04 -- 2007.01 貴州省納雍縣委副書記、副縣長、代理縣長
2007.01 -- 2012.01 貴州省納雍縣委副書記、縣長
2012.01 — 2013.05 貴州省納雍縣委副書記、縣長 ,納雍縣產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理委員會主任(兼)
2013.05 — 2015.01 貴州省納雍縣委書記,納雍經濟開發區黨的工作委員會書記(兼)
2015.01—2015.02 貴州省畢節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中共納雍縣委書記,納雍經濟開發區黨的工作委員會書記(兼)
2015.02—貴州省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納雍縣委書記,納雍經濟開發區黨的工作委員會書記(兼)。
⑩ 我想成為中國名人納雍劉顯懷青族之父行嗎
可以勒嘛.
相關資料可以到愛心納雍論壇民族版塊查詢
www.axny.g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