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名人故事(越多越好)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學習需要勤奮。勤奮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無數與勤奮有關的事例歷來為人們稱道,車胤「螢入疏囊」是勤奮;孫康「雪映窗紗」是勤奮;匡衡「鑿壁偷學」是勤奮;蘇秦「懸梁刺股」是勤奮;祖逖「聞雞起舞」也是勤奮,勤奮使他們最終都成就了一番偉業。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通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學習要有主見,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要迷信權威。
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
洛德·盧瑟福是英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因對元素裂變的研究獲得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斷言:「由分裂原子而產生能量,是一種無意義的事情。任何企圖從原子蛻變中獲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談妄想。」但數年後,用於發電的原子能就問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經成為主要的發電新能源。在法國,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佔各種能源的40%。無獨有偶,在科學大發現的時代——19世紀,當牛頓發現宇宙定律,倫琴發現X射線後,有科學家曾斷言:科學的路已走到頭了。以後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盡量使實驗做得更精確一些。但不久,愛因斯坦就發現「相對論」,給了科學界一個新視野。
中華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實學;認定的成才之路,是發憤學習。中國人重視讀書、勤奮好學,已成為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中國民間有許多關於學習的格言,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活到老,學到老」等,也流傳著很多古人珍惜時間、發憤苦讀的故事。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戰國時的蘇秦,夜以繼日地讀書,實在太累了,就用錐子刺腿來使頭腦清醒;
漢代的孫敬,為了防止讀書時瞌睡,便用一根繩子把自己的頭發系在房樑上,只要一打磕睡就會被扯醒。這就是歷史上「刺股懸梁」的故事。
晉朝的車胤、孫康、匡衡,家裡都很窮,連點燈的油都買不起。夏天的晚上,車胤用紗布做成一個小口袋,捉一些螢火蟲裝進去,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光亮看書;孫康在嚴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讀;匡衡在牆上鑿了個小洞,「偷」鄰居家的一點燈光讀書。成語「囊螢映雪」和「鑿壁偷光」所講的就是這幾個故事。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里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了一池墨水。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池塘稱為「墨池」。王羲之通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稱為「書聖」。
明朝著名散文家、學者宋濂自幼好學,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寫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贊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很愛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刨根問底。有一次,宋濂為了搞清楚一個問題,冒雪行走數十里,去請教已經不收學生的夢吉老師,但老師並不在家。宋濂並不氣餒,而是在幾天後再次拜訪老師,但老師並沒有接見他。因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凍得夠嗆,宋濂的腳趾都被凍傷了。當宋濂第三次獨自拜訪的時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當宋濂幾乎暈倒在老師家門口的時候,老師被他的誠心所感動,耐心解答了宋濂的問題。後來,宋濂為了求得更多的學問,不畏艱辛困苦,拜訪了很多老師,最終成為了聞名遐邇的散文家!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的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理論家。
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每看一本書,不是一上來就從頭至尾地去讀,而是對著書本閉目沉思,猜想書中寫了些什麼。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後再打開書。如果書的內容與自己的猜想一致,他就不再讀了;如果與猜想的不同,他就認真地去讀。華羅庚的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且培養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終於成為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有一次,他想買一部明代的笑話書《謔浪》,跑遍北京城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時值冬日,他頂風冒雪,連續十八天跑到圖書館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童第周小時候的好奇心十分強,看到不懂的問題往往要向父親問個為什麼。父親每次都不厭其煩地耐心給他講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階上整整齊齊地排列著一行小坑坑,他覺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便去問父親:"父親,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誰敲出來的?是做什麼用的呀?"父親看到兒子這么好奇,高興地說:"這不是人鑿的,這是檐頭水滴下來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還能把堅硬的石頭敲出坑?父親耐心地解釋說:"一滴水當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長日久,點點滴滴不斷地敲,不但能敲出坑,還能敲出一個洞呢!古人不是常說'滴水穿石'嘛!就是這個道理。"父親的一席話,在小童第周的心裡激起了一陣陣漣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階上,望著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由於農活比較多,童第周對學習有些失去興趣,不想讀書了。父親耐心地開導,童第周說:"你還記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嗎?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堅持不懈,能把堅硬的石頭敲穿。難道一個人的恆心不如檐水嗎?學知識也要靠一點一滴積累,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為了更好地鼓勵童第周,父親書寫了"滴水穿石"四個大字贈給他,並充滿期望地說:"你要把它作為座右銘,永誌不忘。"
從此後童第周就把「滴水穿石」的精神貫注到他的求學中去。他決心要考取當時很有名氣的寧波效實中學,他一絲不苟地進行備考,一家人也全都動員起來,支持他。童第周終於考取效實中學,可是他的成績全班倒數第一。一天深夜,教數學的級任陳老師辦完事情回到學校,發現在昏黃的路燈下有個瘦小的身影在晃動,陳老師想:"深更半夜的,誰還不回寢室就寢呢?"陳老師帶著疑問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童第周正在借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這么晚了你怎麼還不回寢室休息呢?""陳老師,我要抓緊時間把功課趕上去,我不要倒數第一名。"陳老師望著童第周瘦小的身軀,關心地勸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讀了起來。陳老師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氣,為自己有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 期末考試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關注的對象。他終於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績都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後來童第周回憶自己童年的時候感慨地說:"在效實的兩個'第一',對我一生有很大影響。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著名女作家茹志娟的家中掛著一張條幅,上面寫有「煮書」兩個大字。她說:「書,光看是不行的,看個故事情節,等於囫圇吞棗,應該精讀。然而還不夠,進而要『煮』。」要「煮」得爛熟,自然不是一遍兩遍就能奏效的。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據說在他結婚那天,家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當迎親的花轎快到家門時,卻找不到新郎了。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只見他仍穿著舊袍,全神貫注地在讀書。
現任美國國務卿、黑人女性康多利扎·賴斯出生在種族隔離制盛行的伯明翰,小名康迪。很多人聽說她在伯明翰長大,便推測她的童年沒有受到過很好的教育。
母親在康迪幼年時對她進行了孜孜不倦的音樂教育。康迪四歲時,掌握了一些曲子,開了第一個獨奏會。賴斯家相信這樣一條嚴峻的真理:只有當孩子們做得比白人孩子高出兩倍,他們才能平等;高出三倍,才能超過對方。父母告訴她,在伯明翰以外有更多的機會,如果她勤奮學習,力爭上游,就會得到回報。「你可能在餐館里買不到一個漢堡包,但也有可能當上總統。」 康迪相信父母的判斷,她向著「加倍地好」這個目標繼續努力——首先是在運動方面。除繼續學習鋼琴外,她還開始學習網球和花樣滑冰,玩得都很出色。她每天早上4:30就起床,去溜冰場練習步法,從旋轉、側滑、前沖、穿越、踮腳到組合動作和雙人滑冰。
就在春季學期的某一天,她發現了新的目標。那門課是「國際政治概況」,那節課主要講的是斯大林,教授是前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的父親約瑟·考貝爾。「這一課程撥動了我的心弦,」她後來說,「這就像戀愛一樣……我無法解釋,但它的確吸引著我。」考貝爾博士被她的聰明和激情所感染,鼓勵她到該校國際關系學院讀書。考貝爾成為康迪生活中的「智力父親」。
康迪開始學習政治科學和俄語,但並沒有關上學習音樂的大門。這種背景使她最終成了一個為數不多的學音樂出身的政府高官。俄語被稱為「需要十年才能學會的語言」,
1977年夏,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康迪進行了一次國內旅行。她第一次有機會開始了解美國軍事結構。她到華盛頓,在國防部擔任實習生,在五角大樓工作了數周。此後又去蘭德公司做實習生。蘭德公司十分適合有關國際安全問題的學習,其研究領域包括世界政治、軍事和經濟發展趨勢,潛在的地區沖突原因以及美國安全面臨的潛在威脅。
康迪的勤奮為她進入白宮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通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洛德·盧瑟福是英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因對元素裂變的研究獲得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斷言:「由分裂原子而產生能量,是一種無意義的事情。任何企圖從原子蛻變中獲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談妄想。」但數年後,用於發電的原子能就問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經成為主要的發電新能源。在法國,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佔各種能源的40%。無獨有偶,在科學大發現的時代——19世紀,當牛頓發現宇宙定律,倫琴發現X射線後,有科學家曾斷言:科學的路已走到頭了。以後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盡量使實驗做得更精確一些。但不久,愛因斯坦就發現「相對論」,給了科學界一個新視野。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② 名人事跡
從白手起家到百萬富翁 [添加故事]
最近一期的美國《財富》雜志刊載了11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自述的發家史。他們分布在金融、IT、傳媒、零售、快遞、體育等各個行業,親身創下的企業如今都已成為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公司。細讀他們的故事發現,這些了不起的創業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是靠點子起家,憑著自己的奇思妙想,敢想敢做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並且執著於自己的信念。他們創造了百萬、億萬的財富,甚至對某些行業和領域的發展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從挖掘第一桶金的大膽決策到企業快速擴張過程中的經營戰略,這些傑出的領袖式人物在創造財富過程中的表現也許會帶給人們更深層次的啟發。
不放棄偶發的靈感
當全球其他的電腦製造廠商正在經歷著銷售低迷的痛苦時,戴爾電腦繼續著繁榮。當它遍及世界的出貨量在2002年第二季度增長18%時,其他廠商的出貨量則下降了4%。37歲的邁克爾·戴爾至今已經在其創立的戴爾計算機公司里擔任了將近20年的首席執行官。戴爾計算機在1984年成立時注冊資金只有1000美元,而到了2001年,它的銷售額達到310億美元,在全球擁有3.6萬名員工。2002年《財富》雜志的全球500強中,戴爾公司排名第131位。
戴爾公司為何能夠保持如此快速的發展?直接面向顧客銷售的「直接模式」和對顧客進行分類的「市場細分」方式是其兩大法寶。但實際上,這都取自其創始人——邁克爾·戴爾少年時的偶發靈感。
當邁克爾·戴爾還是20世紀70年代的一個孩子的時候,他的父母在飯桌上談論的都是通貨膨脹、石油危機一類的話題,這使他從小就對生意場發生了興趣。在他12歲那年,進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生意冒險——為了省錢,他不想再從拍賣會上買郵票,而是通過說服鄰居把郵票委託給他,然後在專業刊物上刊登賣郵票的廣告。出乎意料地,他賺到了2000美元。這讓邁克爾 戴爾第一次感受到「直接接觸」的力量及收獲,即沒有中間人的好處。同時他體會到,如果有好的點子,絕對值得採取一些行動。在嘗到少年時直接銷售的甜頭後,邁克爾 戴爾在稍大後的創業嘗試中,把這一「直接模式」發揮得淋漓盡致。
初中時,邁克爾·戴爾擁有了一台蘋果電腦,並迅速將興趣轉移向電腦背後的商機。不久,他注意到了商業用途更多的IBM個人電腦。他熱切地學習一切有關電腦的知識,利用賣報紙所賺到的錢來購買電腦零部件,將電腦改裝後賣掉,獲取利益,接著再改裝另一台。這期間,他發現電腦的售價和利潤空間很沒有常規。一台售價3000美元的IBM個人電腦,零部件可能只要六七百美元就能買到。而且,大部分經營電腦店的人不太懂電腦,並不能為顧客提供技術支持。而他當時已經買進了一模一樣的電腦零件,並把電腦升級後賣給認識的人。於是,邁克爾 戴爾涌現了一個想法:只要自己的銷售量再多一些,就能夠跟那些店去競爭,因為沒有中間商,所以自己改裝的電腦不但有價格上的優勢,還有品質和服務的上的優勢,即能夠根據顧客的直接要求提供不同功能的電腦。
在他開著用賣報紙的錢賺來的白色寶馬車,後座載著三部電腦,成為得克薩斯大學一名另類的大一學生後不久,他認識到電腦將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工具,自己正在面臨一個很大的機會。當時,電腦界包括蘋果電腦和IBM等所有的大廠家都選擇通過經銷商來銷售電腦,但邁克爾 戴爾則想憑借直接銷售這種更有效率的方式為顧客提供更好的價值及服務,並希望藉此成為這一行的佼佼者。1984年,邁克爾·戴爾從學校退學,在奧斯汀一個約93平方米的辦公室開設了自己的公司,命名為「戴爾計算機公司」。
支撐學生時代的邁克爾·戴爾鼓搗計算機的資金,來自於他從16歲開始的一份賣報紙的業余工作。那年夏天,他負責為《休斯敦郵報》爭取訂戶。報社交給他一個厚厚的電話號碼本,讓他打電話去向顧客推銷。但邁克爾 戴爾不久就在推銷中發現,有兩種人幾乎一定會願意訂閱報紙:一種是剛結婚的,另一種則是剛搬進新房子的。接著,他調查後發現,情侶在結婚時一定會在法院登記地址,另外有些公司會按照住房貸款額度整理出貸款申請者的名單。於是,他想辦法搞到了周圍地區這兩種人的資料,直接給他們寄信,提供訂閱報紙的資料。通過這種方式,邁克爾 戴爾當年掙到了1.8萬美元,這不但使他有能力購買更多的計算機,也啟迪他日後創造了「比顧客更了解顧客」的市場細分戰略。
創造強有力的團隊
正如邁克爾·戴爾在解釋公司緣何能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成長時所說的那樣,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最重要的資產和最大的威脅都來自員工。在挖掘了第一桶金後,團隊精神的強弱成為影響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樣,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也是通過對「人」的管理,來經營著聯邦快遞(FedEX)的品牌。
1971年,出身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退役後開始了他的快遞運輸事業,盡管這一事業起初並不被人們看好。但是如今,聯邦快遞已經建立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快速交付網路,業務遍及全球211個國家,擁有超過660架貨機及約9.5萬輛貨車,並且在全球聘用超過21.5萬名員工和獨立承包商,每天平均處理500萬件貨件。弗雷德 史密斯創造性的舉動是開創了隔夜交貨的速遞方式,因此被譽為是「創造了一個新行業的人」。聯邦快遞公司創建以來,許多航空公司、電信公司、金融企業也紛紛效仿。
在弗雷德·史密斯看來,聯邦快遞的品牌管理秘訣是萬事以「人」為主。在聯邦快遞內部,無論是新來的速遞業務員還是高級的管理階層,都一律稱呼他們的董事長為弗雷德,在聯邦快遞中國公司,這一稱呼是充滿了中國味道的「施偉德」。 弗雷德 史密斯認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必須做到能夠與員工順暢地交流。他說:「我可不想讓員工整天盤算著怎樣做最少的工作而又不被解僱。我希望他們想的是怎樣盡全力把工作做得最好,能達到這一目的的關鍵是溝通和反饋。
員工們想知道公司對自己的期望和自己應該怎樣去做。他們必須擁有鑒定表,而且他們希望知道那裡面記載了什麼,以及那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因此我們制定了許多獎勵計劃、許多利潤分成,以及許多的內部提升。 這些事情都很簡單,只是為了告訴員工他們幹得不錯。 同時你也必須與你的員工溝通,並且保證他們理解他們正做的事情的意義。 我們總是告訴我們的雇員:你所從事的是歷史上最重要的商業,你每天在不停遞送著的物品不是沙子和瓦礫,它可能是某個心臟病患者的起搏器、治療癌症的葯品、F-18飛機的零部件,或者是決定一件案子審判結果的法律證據。」 他認為完善的企業制度正幫助他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我相信雇員的奉獻精神,是來自機構的管理層對其下屬承擔義務的言傳身教。」弗雷德 史密斯身體力行,用四分之一的時間解決人事問題。他主要的目標是盡可能授權雇員處理及決定一切事宜。他說:「當雇員知道自己被公司寄予厚望、成績突出者會受到獎勵、相信公司會接納他的建議並允許將自己的想法實施於工作中的話,我相信雇員的工作成果一定會是不同凡響的。」為了讓雇員知道公司對他們的期望,弗雷·史密斯倡導公司為全體員工提供培訓課程,每時每刻,聯邦快遞都有百分之三到五的員工在接受培訓,它在員工培訓方面的花費每年約有1.55億美元,成為美國在培訓方面投入最大的企業之一。
此外,弗雷德·史密斯非常重視從內部提升人才,那些自信能做好自己工作的員工通常都能成為傑出的經理。在聯邦快遞內部,原來從事卸貨員、機械維護員、貨件分發員、速遞業務員、司機以及檢查員工作,由於表現出色被提拔為管理層的員工比比皆是。1976年以兼職形式加入公司的戴維·羅伯特,由於熱情肯干、全心投入的精神而不斷被提升,至今已是美國操作部的高級副總裁。他凡事親力親為,也很清楚下屬6萬員工所做的工作范圍。他說:「我一直設身處地,這使我在做決定時能顧及員工們的感受。」
除了平等而廣泛的提升機會,聯邦快遞還設立了一系列的獎勵制度。每個員工都明白,只要努力工作,就有得到獎勵的機會。此外,弗雷德 史密斯還發明了一個最受員工歡迎的節目,就是聯邦快遞所有的飛機都以員工的孩子來命名。員工們為了將他們寶貝兒子或女兒的名字噴塗在飛機上,把自己寶寶的名字交給公司,每次有新飛機加入飛行隊伍時就會抽簽決定以哪個寶寶命名飛機。
弗雷德 史密斯深諳管理之道,他懂得依靠全體員工的力量來壯大和發展公司,並且,他成功地在聯邦快遞內部營造出了一個大家庭的溫暖和凝聚力。2002年,聯邦快遞公司以上年營業額196億美元的成績,在《財富》雜志2002年全球500強中排名第246位。曾經擔任美國田納西州參議員的HOWARD H。BAKER JR。評價道:「聯邦快遞的空前成功有賴於多種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所有員工所表現出來的群策群力的精神和態度。」
執著於與眾不同的觀點
成為超級富翁的另一個必備要素是不但要有與眾不同的觀點和目光,更要有堅持己見的執著精神。快樂羅蘭(Pleasant Rowland)所創立的快樂公司(Pleasant Company)是第一家認為7到12歲的女孩市場存在服務空白的公司,同時,它也製造了讓各種膚色兒童都喜歡的黑色和西班牙娃娃。 快樂公司對世界的貢獻在於,它清楚地證明了知識與顧客口味之間的聯系,並通過捆綁銷售娃娃與相關系列叢書使學與玩的結合變得時髦。隨著羅蘭的業務增長,在20世紀90年代,你可以看到12歲之前的女孩子們不但成為書和娃娃的中堅消費者,而且廣泛涉獵音樂和娛樂業。
也許有人會認為,如果玩布娃娃的話,45歲已經太老了。但是這對於快樂羅蘭卻是一個歷史性的開始。羅蘭中年發起的向兒童玩具業的進軍,不但使她成為全美小女孩心中的英雄,更讓她變成了一位玩具業的巨人。每個人都認為,小女孩在超過6歲後就會拋棄洋娃娃。但是羅蘭不這么想,她認為7到12歲之間的女孩是一個被玩具商忽視的消費群,而這裡面蘊藏著數十億美元的巨大商機。在推出面向這一年齡段女孩的娃娃和書的配套系列——「美國女孩」後,「美國女孩」以8200萬個娃娃和700萬本書的銷量成為美國市場上僅次於芭比娃娃的第二大暢銷玩具。快樂公司2001年銷售額:3.5億美元。
但是羅蘭堅持認為是這些書開啟了「美國女孩」的成功之門。8個「美國女孩」娃娃中的每一個都有配套的6本書來講述她的故事。在殖民地美國的幸福生活的細節、在經濟蕭條時期教授女孩怎樣長大……這些書和娃娃的絕妙搭配,給女孩們帶去了另一個世界。在熱銷的同時,羅蘭創辦的「美國女孩」雜志也擁有了超過65萬的訂戶。「一塊富含維生素的巧克力蛋糕」——羅蘭這樣形容這段雜志、歷史和利潤的奇妙組合。她深諳母親們正在期望這樣一種產品,既能吸引女孩作為孩子的興趣,又能容許女孩將小女孩的時光稍微延長一些。
羅蘭在她45歲創辦快樂公司之前,曾經做過小學教師、電視台記者、教科書的撰稿人以及一本小雜志的出版商。她這樣描述這一後來影響了一代美國女孩的事業的開始:「1984年,我和丈夫參加在殖民地威廉斯堡舉行的一個傳統活動。本來我以為這只會是一個小小的愉快的假期,但事實上,它成了我生命中一段最寶貴的經歷之一。我喜歡坐在教堂的高背長凳上,回想喬治·華盛頓曾經到過這里,派瑞克 亨利也在這里發表過演講。我喜歡那裡的服裝、家庭、每一天的生活——所有這些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我記得自己坐在樹蔭下的長椅上,情不自禁地想到,學校給孩子們上的歷史課是多麼的乏味,不能讓更多的孩子來參觀這里活生生的歷史教室,該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我問自己能為這件事做些什麼。
在接下來的聖誕節,我想給自己兩個8歲和10歲的侄女買個娃娃。但讓我震驚的是,洋白菜補丁娃娃充斥了整個聖誕節市場。我覺得它們很醜,但芭比娃娃又不是我想要的那種。我相信在那個聖誕節我不是唯一感到沮喪的美國婦女。我的威廉斯堡經歷與此時的沮喪結合在一起,一個念頭突然在腦海里誕生了。我立刻給我最親密的朋友寫了一張明信片——它至今仍保存在快樂公司的檔案室。我寫道:你覺得怎麼樣,為9歲的女孩製作一套講述不同歷史時期的書,同時配備穿著不同時代服裝的娃娃,以及一些可以讓孩子們演出的附屬玩意兒?我並不做新的玩具,只是把殖民地威廉斯堡的美好回憶微縮到讓孩子一直喜歡的書和娃娃身上。」
在羅蘭這個想法成型後,她立刻用一周的時間製作了一份包括系列圖書、娃娃服裝樣式、生產線等規劃的內容詳盡的商業計劃書。之後,雖然羅蘭的想法如此的與眾不同,但她的這一商業創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之後的4年裡,只憑借郵寄廣告目錄和口口相傳,「美國女孩」的品牌價值就上升到了7700萬美元。為了擴大品牌,羅蘭和她的快樂公司又推出面向更年輕的女孩的嬰兒娃娃和配套圖書,應孩子們的要求創造了更時髦的娃娃、《美國女孩雜志》,以及講述怎樣進行人際交往等知識的書籍。在隨後的5年裡,「美國女孩」的營業額以每年5000萬美元的速度增長,最終達到了3億美元。
在目睹自己的商業計劃一步步得到成功實施後,羅蘭在1998年以7億美元的價格將快樂公司賣給了MATTEL。現在,功成名就的快樂羅蘭正在家裡享受著她當初大膽的嘗試和果斷的決定所帶來的安逸的退休生活。
參考資料:http://www.mybetter.cn/renwu/story/38.html
③ 尋求一篇歷史名人故事
抗美援朝英雄
邱少雲(1931年——1952年)四川銅梁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
屬虎,重慶市的銅梁縣的關建鄉人。23歲那年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兵,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任志願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
1952-10-11日,邱少雲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並奉命於夜間在距敵60m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雲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當晚反擊部隊順利攻佔391高地,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
戰後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志願軍領導機關為他追記特等功,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英雄的名字被永遠鐫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萬古留存。
英雄差點白死
40多年來,邱少雲的英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們卻不知道,這樣一位驚天地、泣鬼神的戰斗英雄,卻差點成了無名英雄。
幾十年來,許多介紹邱少雲事跡的文章,都迴避了他當過國民黨兵的這段歷史。其實,邱少雲曾當過一年零四個月的國民黨兵。
邱少雲幼年失去雙親,孤苦無依。13歲時他就開始了僱工生活,後來被川軍劉義的18團抓去當了兵。
1949年12月,解放軍揮師入川,進軍大西南。
成都戰役後,川軍瓦解。邱少雲被補進了當時的人民解放軍第10軍29師87團9連。兩年後,29師入朝作戰。
1952年10月,著名的上甘嶺戰役打響了,10月11日,邱少雲隨所在部隊奉命到離敵人僅300m的地方完成潛伏任務。
次日中午時分,敵人向潛伏區打來幾發燃燒彈,烈火燒著邱少雲的衣服、鞋襪,直至燒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動不動。
犧牲時,他年僅26歲。
戰斗結束後,連隊給邱少雲報請了三等功,此事似乎也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過去了。
據邱少雲生前戰友林炳遠後來回憶說,那次戰斗半個月後進行戰斗總結,他和邱少雲的指導員王明世一同到師里去匯報。當時,一位組織部門的幹事要求王指導員舉個具體的人或事來談談。
王指導員於是提到了邱少雲。並說,在執行任務前進行戰前動員時,戰士們很激昂,紛紛表了態,可邱少雲卻悶不吭聲,因此連里對他很不放心。於是我找邱少雲談心,給他講了許多革命道理,他也向我表了態:就是被敵人的子彈打中了,也不暴露目標,暴露目標就是革命的罪人。
第二天,他向黨支部交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在申請書中他表示:為了戰斗勝利,願貢獻自己的一切。
可不曾料到,第二天他便犧牲了,真的用年輕的生命換來了戰斗的勝利。
那位幹事聽了王明世的介紹,非常感動地說:這樣的英雄行為,太感人了,三等功不行,應報特等功!
於是,29師政治部立即上報邱少雲特等功的報告,報請志願軍司令部批准。
報告引起了志願軍司令部領導的重視。
起初,個別領導認為:邱少雲不過是戰時特殊死亡,算不上英雄,三等功就可以了。但更多的同志認為他嚴守紀律,為了整體犧牲自我的精神難能可貴。
後來,意見終於統一了,少數服從多數。
1952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追授邱少雲為特等功臣。
同年底,一位名叫鄭大藩的隨軍記者就邱少雲的死提出了兩個問題:
一是燃燒彈落在什麼地方?是打中頭部死亡還是一點一點燒死的?二是他身邊有無水溝?誰看見了邱少雲犧牲的全過程?
後來,邱少雲的戰友李川虎回憶說:「我和柯大才、李元興各自伏在他的左、右、後三個位置。那火燒得可真邪乎,從腿上一直燒到他的身上。燃燒彈打在邱少雲前方2m左右,燃燒液濺到了他的身上,是一寸一寸燒過來的,從頭燒到腳,當時我伏在他身後5m左右,親眼見到大火一點一點把邱少雲活活燒死。當火把他的頭發燒著時,他還活著,他的頭在吱吱地響,在燃燒中不停地抖動著。我看到他把頭抬起來,看了我一眼,那眼中閃著我從沒見過的一種光,然後便把頭沉沉地埋下去了。」
李元興和其他戰友還證明,邱少雲右面3m處有一條小水溝,如果邱少雲願意,只需側向滾即可活命。
面對這些證明材料和見證人的描述,記者鄭大藩感動了,他含著眼淚奮筆疾書。
1953年5月18日,《人民日報》用整版篇幅發表了他那篇著名長篇通訊《偉大的戰士邱少雲》。此文一出,隨即在國內外引起強烈的反響。
1953年6月10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領導機關再次授予邱少雲「一級戰斗英雄」稱號,並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還授予他「模範共青團員」的稱號。
烈火金鋼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部隊接受了一件光榮又艱巨的任務:在平康、金化之間的「391」高地上,消滅李偽匪軍,將戰線向南推進。391高地位於上甘嶺右翼鐵源東北十餘km處,山勢險要,狹長孤立,南北兩峰相對,全長1,200m。高地上防守著敵人一個加強連,他們在高地上修築了大量的碉堡,布上了層層鐵絲網。
奪取391高地,最大的困難是,從我軍陣地到該高地有3,000m的開闊地。在這樣長的開闊地上沖擊必然會造成突擊力量過多的傷亡,影響戰斗的勝利。為了拔掉這顆毒釘,消滅391高地上的李偽軍,我志願軍某部領導機關派出偵察小組,對該高地上的地形地物、敵人的火力配備等情況摸得一清二楚。在此基礎上,我軍領導機關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研究,決定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夜裡,將數倍於敵人的兵力潛伏到敵人的前沿。
上級把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某部三營,邱少雲所在的這個營。上級的決定傳到了連隊,九連的幹部個個喜出望外,人人要求當尖兵。
10月11日傍晚,絢麗的晚霞染紅了半邊天。在朵朵紅霞的映照下,全副武裝的三營指戰員集結在蔓山區,隨著師長的一聲令下,潛伏部隊像離弦的箭一樣,直朝著敵人的前沿陣地射去。戰士們經過了20km的行程,於22時到達了預定潛伏區。24時,部隊秘密地潛伏就緒。570多名志願軍戰士成線網狀密布在「三九一」高地前的草叢中。九連潛伏哨已前進到了距敵碉堡前500m處。邱少雲潛伏在391高地東邊距山腳只有60m的一條雜草叢的土坎邊。
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在敵人的火力圈內,以高度的警惕性,保守潛伏的秘密。他們從頭到腳都披掛上了偽裝草。微風吹來,偽裝草和野草一起飄動,使敵人難以發現。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夜裡又濕又冷,到了白天,草叢里又悶又熱,各種蟲一個勁地從戰士用布扎住的褲筒往裡鑽,癢得使人難受。這當兒,只見邱少雲瞪著他那對烏溜溜的大眼睛,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一會兒,他又仰頭看看太陽。部隊攻擊的時間是在太陽落山。就是說,要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度過整個白天。這時間該是多麼漫長、多麼難熬啊。可是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都一動不動地卧在齊胸深的草叢里,等待著攻擊的命令。
12日上午10點多鍾,突然意外的情況發生了:李偽軍的一個班躬著身、貓著腰竄出了戰壕,向山下搜索來了。他們急匆匆地朝邱少雲和他的戰友們潛伏的位置走來了。他們邊走邊盲目地往草叢中打槍。突然,前邊那個敵人突然打了個趔趄,一腳踩到九連戰士李川虎的手。他再仔細一看,只見周圍伏著一片志願軍戰士,嚇得驚叫一聲,轉身向後退了幾步,胡亂向草叢中的志願軍開了槍。他後邊的幾個人一時沒弄清怎麼回事,一看大個兒子嚇成這樣,也就不顧一切地向回猛躥。
千鈞一發,戰士們的心懸到了嗓子眼。大家清楚,敵人已發現了潛伏的志願軍,如果讓他們回去,這片開闊地頃刻就會成為一片火海……
前敵指揮所早就在監視著這些敵人。敵人往回躥的時候,早已瞄準他們的直瞄火炮,已經發射出膛。幾十發炮彈撲向三九一高地,在敵陣地前沿形成一道道嚴密的火牆。剎那間,三九一高地半山坡上的烈焰滾騰,火光沖天,岩石炸裂,泥土翻滾,五個敵人全部被烈焰吞噬了。
不久,山上的敵人向草叢中扔了兩發指示目標的煙幕彈,濃煙剛起,敵人就亂扔燃燒彈。立刻,潛伏地區燃起幾處大火,野草噼噼啪啪地燃燒起來,火越燒越大。這時,敵機又扔下了一排燃燒彈,有一顆落在離邱少雲2m遠的地方,四散飛迸著汽油燃燒液,濺在邱少雲的腿上。轉眼間,他腿上插的偽裝燒著了,火苗騰騰地往上冒,很快地變成了一團烈火把他包了起來。
邱少雲的身後是一條水溝,他只要後退幾步,在泥水裡打幾個滾,身上的火就滅了。可是,只要他一動,敵人就會發覺。這時候,靠近邱少雲的小李、小張和老王緊張起來。他們三人望著全身被燒著的邱少雲,心裡十分難受。烈火燒在邱少雲的身上,就像燒在他們的心裡。他們真想撲過去,幫助戰友把火撲滅呀。但是,他們克制住了極度的痛苦,沒有那樣做。因為敵人正從望遠鏡里觀察著這片燃燒的土地,只要有絲毫的動靜,敵人就會發現。這樣,不僅救不了邱少雲,潛伏計劃也要落空,更多的戰士的生命就要受到威脅。他們以邱少雲為榜樣,嚴守著潛伏紀律,等待著貢獻時刻的到來。
這時候,烈火從腿上已經燒到了邱少雲的頭上。他忍受著烈火燒身的難以想像的痛苦,立即把手中的爆破筒遞給了身旁的小李。
10分鍾過去了,邱少雲還是一動不動地伏在那裡,兩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像一塊優質的金鋼一樣任火冶煉,像一塊千斤巨石緊貼地面,嚴格地遵守著革命紀律,一直到犧牲的最後一秒鍾,他沒有發出一絲響動。
④ 初中歷史人物小傳1000~2000字。。謝謝
人物生平躬耕南陽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牧劉表。 建安二年(197),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病逝;諸葛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幹。人稱「卧龍」。他與當時的荊州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黃承彥曾對諸葛亮說:「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聽到你要選妻,我家中有一醜女,頭發黃、皮膚黑,但才華可與你相配。)」諸葛亮應許這頭親事,立即迎娶她。當時的人都以此作笑話取樂,鄉里甚至作了句諺語:「莫作孔明擇婦,正得阿承醜女。」 「隆中對」 當時,劉備依附於劉表,屯兵新野。後來在一次拜訪司馬徽時聽過他說:「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那些儒生都是見識淺陋的人,豈會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能了解當世的事務局勢才是俊傑。此時只有伏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後又受徐庶推薦,想徐庶帶他來引見,但徐庶卻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這人可以去見,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將軍宜屈尊以相訪)。」 劉備便親自前往拜訪,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劉備便叫其他人避開,對諸葛亮提問道:「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通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現今漢室衰敗,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被迫多次遷都,蒙受風塵。我沒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與能力的能力,想以大義重振天下,但智慧、謀略短小、不夠,所以時常失敗,直至今日。不過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沒有計謀可以幫助我?)」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諸葛亮向劉備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分析了曹操不可取(挾天子以令諸侯),孫權可作援的形勢;又詳述了荊、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擁有此二州才可爭勝,即說明了此奪取二州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更向劉備講述了攻打中原的戰略。這篇論說以後便被稱為隆中對(隆中一地仍有爭議,一說草廬對),而劉備聽後更加大贊,於是諸葛亮開始仕於劉備。 劉備常常和他議論天下大事,關系也日漸親密,關羽、張飛等都不高興,劉備向他們解釋道:「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關羽、張飛等便不再抱怨。 赤壁大戰 赤壁大戰示意圖當時,劉表之子劉琦後母讒言相加,劉表對劉琦漸漸不悅。劉琦數次向諸葛亮請教自安之術,但諸葛亮每每推辭,劉琦便在一次飲宴時用上屋抽梯的辦法令諸葛亮說出解決辦法,諸葛亮便反問劉琦:「君不見申生在內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你不見到春秋時期申生在內而有危險,但重耳(指的是晉文公)在外卻可得安嗎?)」當時黃祖被東吳殺害,劉琦便上薦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聽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劉備在樊城知道後,率軍隊和百姓南逃,曹軍在當陽長坂追上劉軍,徐庶之母被曹操軍隊捉住,徐庶只好投降曹操。 劉備到達夏口,而孫權之前又派魯肅到來觀察情況,並向劉備建議向孫權求救,諸葛亮便自薦到柴桑作說,與魯肅結為朋友;到達柴桑後,諸葛亮面見孫權,先用二分法給孫權兩個選擇「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果能以吳、越的軍力與中原之國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斷交)」;另一個選擇則是激將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認為不能抵擋,為何不停止軍事行動,向北方稱臣呢!「北面」在這里有雙重含義:其一是曹操當時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見面時,臣子通常面向北方。)」 孫權卻反問諸葛亮,劉備又何解不投降。諸葛亮便提高劉備身價,說劉備有氣節,絕不投降,以向孫權顯示劉備的決心。孫權大怒,誓言不會向曹操投降,但卻有所擔心,劉備還有多少兵力戰斗。諸葛亮最後才分析兩軍的情況,先說出自軍散兵歸還和關羽水軍有萬人,加上劉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萬人,再說出曹軍遠來疲弊,追劉備時,又用輕騎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而且北方人不習水戰,荊州百姓又是被逼服從曹操,不是心服;最後肯定地說曹操必定可打敗。孫權十分高興,後又受到魯肅、周瑜的游說,決定聯劉抗曹,派周瑜、程普、魯肅等率三萬水軍,與曹操開戰。 諸葛亮隨軍回到劉備處;十一月,曹操率軍在赤壁遭遇孫劉聯軍火攻,軍中又發生瘟疫,故大敗,回師北還。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戰後,劉備於十二月平定荊南四郡,任免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住於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建安十六年(211),益州牧劉璋派法正請劉備助攻張魯。諸葛亮便與關羽、張飛等鎮守荊州。至次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還攻成都。諸葛亮便與張飛、趙雲等入蜀助陣,留關羽負責荊州防務,分兵平定各郡縣,與劉備一起圍成都。至建安十九年(214),劉璋投降,劉備入主益州。 諸葛亮受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並受任為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 每每劉備出兵征伐,諸葛亮便負責鎮守成都,為劉備足食足兵,如漢中之戰就替劉備提供資援。 漢獻帝延康元年(220),曹丕篡漢自立。魏黃初二年(221),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害的消息,勸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劉備不答應,諸葛亮用耿純游說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是劉備才答應,任諸葛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假節;同年張飛被害,諸葛亮領司隸校尉一職。 白帝城託孤 章武二年(222)八月,劉備在東征奪回荊州的途中被打敗,撤退至永安,諸葛亮大嘆可惜法正逝去,否則必能阻止劉備東征之舉。 至章武三年(223)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夠安頓國家,終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劉禪)可以輔助,便輔助他;如果他沒有才幹,你可以自行取度。]」諸葛亮涕泣地說:「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乎!(臣必定竭盡全力,報效忠貞的節氣,直到死為止!)」劉備又要劉禪視諸葛亮為父。 延至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不久,再領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務,劉禪都依賴於諸葛亮,由諸葛亮決定。本來南中地區因劉備大敗而乘機叛亂,諸葛亮因國家剛逝去君主,先不發兵,而派鄧芝及陳震赴東吳修好。 南征 直至建興三年(225)春天,諸葛亮率軍南征,臨行前劉禪賜諸葛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個,前後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後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語:不毛為今天緬甸北境八莫)討伐雍闓、孟獲,諸葛亮採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闓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一定兵源補充後,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北伐 諸葛亮北伐示意圖1、建興六年(228)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穀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今甘肅省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冬,諸葛亮出散關(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圍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斬。 3、建興七年(229)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今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今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今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興八年(230)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今陝西省安康市西北),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今陝西省城固縣東)、赤坂(今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地,魏軍撤退。同年,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今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5、建興九年(231)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今甘肅省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鹵城(今甘肅省天水市與甘谷之間),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領兵與諸葛亮交戰,被諸葛亮大敗逃回,蜀軍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張郃追亮退兵至木門,中箭身亡——此為二出祁山。 6、建興十二年(234)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穀道,據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期間諸葛亮送女人用的頭巾發飾給司馬懿,但司馬懿忍辱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 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由於魏軍主動進攻,蜀軍防守,由於連日大雨,山洪暴發,沖毀棧道,蜀魏並未交戰。 諸葛亮之後代 諸葛亮46歲的時候,他的親生兒子諸葛瞻出生,史書記載,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但他從小就聰慧可愛,擅長書畫,記憶力很強。長大後從低級軍官做起,一直升到他父親曾擔任過的軍師將軍。 後來,諸葛瞻官至衛將軍,一度執掌蜀國朝政。魏國大將鄧艾討伐蜀國時,諸葛瞻率領軍隊前去抵抗,拒絕魏軍誘降,戰死在綿竹。當時他的兒子諸葛尚年僅十七歲,同樣戰死沙場;諸葛瞻殉國之時,他的次子諸葛京還很小,不到參軍打仗的年齡,所以倖存了下來。 晉朝統一三國之後,諸葛京被新的朝廷遷居到中原一帶,徵召為官吏。諸葛京出任過關中地區眉縣的縣令,並把這里治理得很好。想當年,他的祖父諸葛亮多次想攻打眉縣,都未能如願。沒想到歷史與他開了個小小的玩笑,讓他從未謀面的孫子成為這里的縣令。 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早年投效東吳,深得孫權的器重。後來官至大將軍等最高軍職。他的長子諸葛恪更是青出於藍,在吳國權傾朝野,後來死於一場政變,東吳的諸葛家族被滿門抄斬。 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很早就追隨曹操,在魏國擔任一流高官。後遭司馬家族的打擊,其家族也被全部殺光。 如此一來,諸葛家族除了在老家山東琅琊一帶的族人之外,史書上有記載的倖存者就只剩下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了,諸葛京在擔任眉縣縣令之後,繼續升遷,最後官至江州刺史……從此,史書上就不再有諸葛京後人的記載。 那麼,諸葛亮是否有直系後代傳承至今呢?目前,在山東臨沂和浙江蘭溪各有一批姓諸葛的人士,他們都有各自的家譜記載著與諸葛亮的淵源關系。在浙江,諸葛後人幾乎遍布全省各地。但據說,他們都發源於浙江蘭溪市的諸葛村。 從明代起,蘭溪一帶的諸葛族人主要以經營中醫葯業為主。據說這是秉承了「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一祖訓。後來,他們在此行業中逐漸發展壯大。清代中後期,諸葛族人把他們的中醫葯店開到了浙江各地,乃至於全國各大城市,形成「蘭溪葯幫」這一商業幫派,盛極一時。同時也造就了諸葛村今天眾多華麗精巧的民居建築。
⑤ 中學歷史名人故事
我只說經典的
「趙氏孤兒」的這段故事最早見之於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趙世家》。晉景公年間,奸臣屠岸賈欲除忠烈名門趙氏。他率兵將趙家團團圍住,殺掉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等全家老小。惟一漏網的是趙朔的妻子,她是晉成公的姐姐,肚子里懷著孩子,躲藏在宮中。趙朔有個門客叫公孫杵臼,還有一個好友叫程嬰。趙朔死後,兩個人聚到了一起。公孫杵臼質問程嬰:「你為什麼苟且偷生?」程嬰說:「趙朔之妻正在懷孕,若生下來是個男的,就把他撫養成人,報仇血恨,若是個女的,我就徹底失望了,只好以死報答趙氏知遇之恩。」不久,趙妻就分娩了,在宮中生下個男孩。屠岸賈聞之,帶人到宮中來搜索,沒有找到趙氏母子的藏身之處。母子倆逃脫這次劫難後,程嬰對公孫杵臼說:「屠岸賈這次沒找到孩子,絕對不會罷休。你看怎麼辦?」公孫杵臼一腔血氣地問:「育孤與死,哪件事容易?」程嬰回答:「死容易,育孤當然難。」公孫杵臼:「趙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難的事情。讓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恰好程嬰家中也有一個正在襁褓中的嬰兒,程嬰含淚採取了調包之計,將自己的孩子抱上,與公孫杵臼一齊逃到了永濟境內的首陽山中。讓妻子帶著趙氏孤兒朝另一個方向逃去。屠岸賈聞之,率師來追。程嬰無奈只好從山中出來說:「程嬰不肖,無法保生趙氏孤兒。孩子反正也是死,屠岸將軍如能付我千金,我就告訴你孩子的藏身之處。屠岸賈答應了。程嬰領路,終於找到隱匿山中的公孫杵臼和嬰兒。
杵臼當著眾人的面,大罵程嬰,他一邊罵一邊佯裝乞求:「殺我可以,孩子是無辜的,請留下他一條活命吧!」眾人當然不允。程嬰眼睜睜地看著親生兒子和好友公孫杵臼死在亂刀之下。
程嬰身負「忘恩負義,出賣朋友,殘害忠良」的「罵名」,偷出趙氏孤兒來到了山高谷深、僻靜荒蕪的盂山隱居起來。這一隱居就是十五年,就是這片人跡罕至的深山中,穿梭著一老一少的身影;就是這片世外桃源的泉林中,回盪著一老一少的對話;就是這片與世隔絕的溝谷中,積聚了一老一少的復仇力量。趙氏孤兒,終於長成了頂天立地的漢子。蒼天不負有心人,程嬰與趙武,在朝中韓厥的幫助下,里應外合,滅掉了權臣屠岸賈。趙氏冤情大白於天下,程嬰忠義大白於天下,公孫杵臼忠烈大白於天下。最後的程嬰,並未品味勝利的美酒,十數年積聚的喪子之痛,喪君之痛,喪友之痛一並襲上心頭,程嬰自刎而死,趙武為此服孝三年。
⑥ 求中學生必知的歷史人物事跡
分中外兩個分類了.中國的從古代到現當代: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大禹治水.共工治水.精衛填海.然後是老子,孔子,戰國七雄人物,秦始皇時代.項羽和劉邦,西漢時代,東漢時代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司馬遷,班固等.三國時期的幾個人物:曹操,劉備,孫權.以及整個三國的興衰史都是必須了解的東西.唐朝的幾個大文學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李商隱,王維,劉禹錫,柳宗元等 .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唐太宗和魏徵的故事,安史之亂的過程.宋代幾個文學家,王安石,歐陽修,蘇軾,秦觀等.元明清主要是幾個戲曲和文學家的故事,關漢卿,湯顯祖等.文學家主要是四大名著的作者以及蒲松齡的<<聊齋>>.現當代主要是魯迅,老舍等文學家.政治家有孫中山,蔣介石和共和國開國元勛們的生平事跡.事件則有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義和團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等.
外國則主要記住一些比較有名的人物和事跡.如希臘的神話故事,古羅馬帝國的興盛,以及基督教文化的幾個經典故事,如耶穌復活,摩西十戒等.文學上主要是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雨果的小說.狄更斯的小說,俄國的幾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普希金等.政治人物主要有拿破崙,卑斯麥,希特勒,邱吉爾,斯大林等.
科學家主要有牛頓,愛默生,愛因斯坦等等.同樓上所言,要了解的東西並不是哪個階段的學生必知,而是每個學生的必知.建議買一本<<上下五千年>>更省事
⑦ 名人故事資料
1、牛頓
牛頓年輕的時候也談過戀愛。有一次,這位年輕的科學家熱情奔放地向一位相識的姑娘求婚。能得到這樣一位青年學者的鍾情,姑娘自然感到幸運。
牛頓輕輕地握著她的手,含情脈脈地望著這位漂亮的少女,她羞澀地低下了頭,兩朵紅雲飛上了臉頰。然而,正在這熱戀的時刻,牛頓的思想忽然跑到另一個世界去了。
滿腦子盡是些符號、公式,完全忘記了身邊的情人。他的手抓著情人的一個手指,誤為捅煙斗的捅條,硬往他的煙斗里塞,痛得姑娘大叫起來。牛頓這才從數學王國里跳出。
明自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趕緊向她道歉說:「親愛的,饒恕我吧!我知道,這是不行了。看來,我是該一輩子打光棍的。」牛頓的一生真應著了他的話,他一輩子是「光棍」。
2、張海迪
在五歲時,這個只能用畫筆來描繪一串串夢想的時候,厄運就無情地降臨在他身上,殘酷的剝奪了她的自由。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癱,從此變成了一個殘疾兒童。
她的美好人生就從此毀滅了嗎?不!我們的張海迪在殘酷的命運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圓了她的輪椅夢!
3、廖昌永
廖昌永——這一響鐺鐺的名字,為我們中國人在世界歌唱家中搏得了地位,你可知道他原來是農民的兒子,廖昌永7歲那年,父親病故了,這對本來就十分貧困的廖昌永來說。
無疑是雪上加霜,上學後,廖昌永漸漸地喜歡上了音樂,他對音樂的最初了解,來自於農村的大喇叭,每天清晨村頭電線桿的喇叭里傳出的歌聲,如同細雨一樣,滋潤著他那顆熱愛音樂的心。
從此,廖昌永不放棄任何學習音樂的機會。雖然他也曾失敗過,但音樂那優美的旋律一次次漫濕了他枯乾的心靈,最終他從陰影中走出來了,成為一個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4、司馬光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
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
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5、喬治·費多
喬治·費多是著名的法國戲劇家,特別擅長於寫滑稽劇,《馬克西姆家的姑娘》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可是該劇在首場演出時卻不被觀眾看好,但該劇演出時卻深深打動了觀眾。
劇院里的喝彩聲此起彼落。費多那天晚上也在看戲,而且也和其他人一樣大喊的叫。「費多,你難道瘋了嗎?」
朋友迷惑不解地問。「沒瘋!」費多解釋說,「只有這樣我才聽不見觀眾謾罵的聲音,使自己不會因此而傷心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