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直言進諫的人物,高分
1、魏徵
魏徵,現作「魏徵」(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貞觀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現晉州市)。
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
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謚號「文貞」。葬禮從簡。 同年入凌煙閣。
《群書治要》總編、《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2、觸龍
觸龍,舊作觸詟。戰國時趙國大臣。官左師。趙孝成王新立,太後掌權,秦急攻趙。趙求救於齊。
齊國說:「必須用長安君作為人質,才出兵。」趙太後不同意,大臣極力勸諫。太後明確告訴左右:「有再說讓長安君做人質的,我老婆子一定朝他的臉吐唾沫。」
觸龍在太後盛怒、堅決拒諫的情況下,還是選擇了直言進諫,他說:「禍患來的早的就殃及到自己身上,禍患來的晚的延及子孫身上。」太後為其所動。即譴長安君到齊為質。
3、關龍逄
關龍逄(前1713年—前1620年),生於夏廑19年,卒於夏桀32年,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名相,因為進諫忠言而被殺,享年93歲,做了發、桀兩代夏王的相。故里在今惱里鎮龍相村。
古時此地稱龍城,原有一座大墓,墓前有祠,那就是夏朝末年中國第一位以死諫君的忠臣關龍逄的陵墓。此地松柏遮陰,庄嚴肅穆。可惜後來連年戰亂,加上黃河水淤積,到清末竟盪然無存。
4、黃權
黃權(?-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閬中縣(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曹魏將領。
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益州牧劉璋召為主簿。曾因直言進諫劉璋不要迎接劉備,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
劉璋敗,才降劉備,被拜為偏將軍。建計取漢中,拜護軍。劉備為漢中王,仍領益州牧,以黃權為治中從事。及劉備稱帝,將伐吳,黃權勸諫而不納。以其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進攻。
劉備伐吳敗還,而歸途隔絕,黃權不得歸,無奈之下率部降魏。被魏文帝所賞識,拜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使同車陪乘。後領益州刺史,進駐河南。景初三年(239年),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正始元年(240年),黃權去世,謚號「景」。
5、汲黯
汲黯(?-前112年),西漢名臣。字長孺,濮陽(今河南濮陽)人。漢景帝時因為父親的原因任太子洗馬。漢武帝時期,初為謁者,後來出京做官為東海太守,有政績。被召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
汲黯為人耿直,好直諫廷諍,漢武帝劉徹稱其為「社稷之臣」。主張與匈奴和親。後犯小罪免官,居田園數年,召拜淮陽太守,卒於任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魏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觸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關龍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汲黯
B. 宋朝以文治國,宋仁宗時期的官員數目,為何是宋朝初立時的整整10倍呢
宋朝時商業繁榮經濟發達,百姓安居樂業,一派歌舞昇平的太平景象,可惜在靖康年間被金人南下打破了虛幻的繁榮,滿朝文武大臣並宗室都被金人擄走,史稱「靖康之恥」。
宋仁宗趙禎
但是隨著小冰河時期的到來,北方的蠻族南下,而這些還未開化的野人是不懂什麼叫做「楊柳岸曉風殘月」的,他們「只識彎弓射大雕,西北望,射天狼」,「秀才遇上兵」大概就是宋朝碰到女真人和蒙古人的真實寫照吧。
C. 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文武雙全的名人有哪些
李世民,
隨其父李淵晉陽起兵後統率兵馬四處征戰,用李淵的話講叫做內百戰百勝,容洛陽虎牢關之戰為經典之戰,3000多騎兵正面迎戰援助洛陽的河北竇建德部十萬人,結果一戰而定,擒竇建德、降王世充,一戰定天下。即位後決心以文治國,開創「貞觀之治」。本人擅長騎射,能拉硬弓,喜好書法。
D. 1800以前的中國歷史上哪些皇帝是「以文治國」,哪些是「以武治國」。 求學術解
以文治國復主要是比較出名的是漢文帝制、漢景帝、漢宣帝、王莽、章帝、漢明帝,司馬睿、宋文帝、陳文帝、唐高宗李治,唐玄宗、唐宣宗、趙太宗趙光義、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明宣宗、雍正、乾隆這些人物。
以武治國秦始皇、劉邦、劉備、孫權、曹操、還有就是五代十國的那些國君,成吉思汗、朱元璋。
在歷史,其實一般的帝王都是文治和武治雙管齊下的比較出名:漢武帝、劉秀、劉裕、陳霸先、唐太宗、唐憲宗、宋孝宗、永樂帝、康熙這些人。
E. 歷史上,文武雙全的辛棄疾為什麼那麼不受統治者的待見呢
對於胸懷大志的人來說,生不逢時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哀。對文武雙全的辛棄疾來說,生在金人統治下的“敵占區”,長於積貧積弱的南宋,更是生錯了時代。雖然他親手斬敵首級,星夜南奔,可空留刀鋒上的宏願;雖然他做過南宋的地方官,政聲卓著,奈何也是空把欄桿拍遍;雖然他留下鏗鏘豪邁的六百多首詞,眾里尋他千網路,對他本人來說,更多是徒呼奈何的生命謂嘆!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丑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當年辛棄疾閑居江西上饒時,對朝廷還充滿了希望。可又過去這么多年,當辛棄疾決定徹底從朝廷上歸隱的時候,胸中曾經燃燒的火焰終被冰冷的現實澆滅,從前的失望與感嘆全且能當作不知愁滋味的強說愁,可如今那些從內心深處泛起的絕望,已然將理想凍結成冰。面對苟且偷安不斷衰敗的南宋,這個鐵骨錚錚硬漢眼淚無聲落下,直至落入塵埃再無蹤跡可覓!
F.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簡介,十個就行,大家比較熟悉的,我要辦手抄報,要快!!!!
雄才大略——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五個皇帝,在位年(前140—前87年),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多有建樹的封建帝王。他繼承「文景之治」形成的富強國勢和安定局面,一改舊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改革鼎新,勵精圖治,對內加強皇權,鞏固統一,對外開疆拓土,宣揚國威,把西漢王朝推陳出推向極盛時期,開創了歷史上一個輝煌時代
中興漢室——光武帝劉秀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32年,28歲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三十歲稱皇帝。他在兄長被害君主猜疑的緊急關頭,忍辱負重,徐圖大業,化險為夷;在兼並群雄的過程中,以智為上,攻戰為輔,使天下重歸漢室;以柔為道,以文治國,與民休息,善待功臣,中興漢室,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影響頗大的一個帝王。
盛世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世所公認的古代第一明君,他的文治武功和輝煌業績,萬世景仰。李世民十八歲隨父起兵太原,攻克長安,漸露頭角。公元618年,李淵長安稱帝,建立大唐王朝,李世民得封秦王。在隨後的統一戰爭中,功勛卓著,時機成熟,弒兄屠弟,逼父退位,奪取皇帝寶座。他平衡群臣,恩威並重用,寬柔相濟,任賢納諫,修律謹法,以身作則,貞觀大治,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文武雙全一代明主賢君。
智勇雙全——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的建立者,他智勇雙全,工於心計;把握機遇,應天順人,黃袍加身,穩定臣民;南北用兵,統一全國;中央集權,重文輕武,張弛有度,寬柔有道;遠見卓識,修身正已。燭影斧聲,太祖之死,終成千古之謎。
再造盛世——康熙大帝玄燁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是大清一代最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盛世明君之一。他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大智大勇,除鰲拜,平三藩,收復台灣,三征葛爾丹,平定漠北,親征雅克薩,打敗俄羅斯,穩定疆域,整飭吏治,廣攬人才,重農貴粟,勤勉好學。
風流天子——乾隆大帝弘歷乾隆大帝,愛新覺羅.弘歷是我國最後一個有所作為的封建君主。他在位六十年,實際執政六十七年。他的一生雖然比不上祖父康熙大帝,但憑借其自身的雄心大略,在治國安邦方面也頗有建樹。他好弄文舞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生性風流,不僅嬪妃成群,而且六下江南,踏遍秦淮花巷,嘗盡蘇杭風月。一部清代野史,多半由乾隆風流故事寫就。 才高齊天
謀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功過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偽飾地追逐功利權勢,研學帝王術初投秦相呂不韋,後宮幃進言,獻翦諸侯,滅六國,成帝王之策,得秦王嬴政信賴,馳騁於秦都。他以《諫逐客書》,說秦王取消逐客令,挽救了萬千卿客,成就了大秦偉業。批駁分封,倡郡縣制,一統貨幣,度量衡。著《倉頡》篇,創「小篆」,統一文字,有萬世不滅之功。然而李斯也曾助秦始皇焚書坑儒,附趙高沙丘謀逆,最終為小人構陷,一代權謀大師腰斬於咸陽。功高亦李斯,過高亦李斯。
功冠群臣 聲施後世——西漢開國名相蕭何,江初謀略家,漢王朝開國名相。秦末,天下大亂,蕭何乃一刀筆小吏,也能乘勢而起,擁立沛公,反了沛縣。勸劉邦避項羽鋒芒,屈尊漢中王,立穩腳跟,徐圖天下;他慧眼獨具,月下追回韓信,使「漢興三傑」到了劉邦一人手下,乃漢初開國兩件大事,功在蕭何。楚漢相爭,蕭何留守關中,為劉邦大軍提供了充足可靠大後方,首功在蕭何!漢王朝初定,治國安邦,頒法立規,更有「蕭規曹隨」之譽。身居相位,歷時二主,善始善終;「功冠群臣,聲施後世」的盛譽,太史公受之無愧!
奇謀善變 不下三傑——漢初名相陳平,秦末漢初謀略家,始投魏王,繼屬楚王頂羽,後離楚歸漢,佐漢王劉邦,一匡天下,終成漢室名相。漢初三傑,韓信受謗,被擒於雲夢澤,死於鍾室;蕭何遭讒,曾械於牢獄;張良懼禍,託言閑游。陳平卻久居相位,且得善終,足見他官場權謀之老道,遠在三傑之上。陳平之人多奇事:年青俊美,偏納他人之遺孀,為當時笑談。六齣奇計佐漢,助高祖解白登圍,又平定叛亂,使大漢江山天牢地固。陳平之人善謀身:高祖欲殺「連襟」樊噲,一邊是真命天子,一邊是皇親國戚,陳平夾在中間受難,便對靈哭奏,解呂後構陷之心,王陳並相結交周勃,終於翦滅呂後勢力,得了善終。
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房玄齡,大唐開國大臣,貞觀名相,也是唐初居位最長的宰相。他為人多智,有奇謀,人稱「房謀」。隋時,人皆言隋會長久,唯房玄齡慨然而憂,一語道破天下事:「今雖清平,其亡蹺足可待。」雲破日出,便走馬投身秦王李世民,成為幕府謀主,助李世民掃平群雄,一統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玄武門事變,他是主謀,翦除太子黨,助李世民得了帝位,可謂一策定乾坤!作為大唐宰相的房玄齡,貞觀元年,圖治安民,不遺餘力,得太宗殊遇,被譽為「漢之蕭何」,也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終至輝煌,兒子當了附馬,女兒作王妃,如此功績,也不枉其為大唐天下謀盡一生
G. 我國的歷史重要人物有哪些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一統中國帝王,並且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專制國家,而且還統一了錢幣等,但是他耗盡人力物力修建阿房宮和長城等,讓這位暴君加快了滅亡 秦始皇,掃六合,修靈渠,築長城,統一文字度量衡,建立中央集權的制度,為後世2000多年封建社會寞定基礎 秦始皇對中國的統一,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將影響較大的幾項羅列如下: ⒈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⒉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准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⒋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⒌焚六國史書,客觀來講統一了思想,避免因為歷史問題而導致國家分裂;但是毀掉的各國古籍使得中國相當部分古文化斷層、古代史斷代,這點確是遺憾; ⒍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⒎修建長城,使其成為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⒏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宋太祖趙匡胤作為宋王朝創建者,不在於他開創的武功,而在於文治。他有著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政治手腕,還有寬容的心態、博大的胸懷。他以豪俠之氣,把眾多的英雄團結在自己身邊;又以卓越的軍事家的才幹,東征西伐,南戰北討,用武力消滅了一個個爭雄一方的霸主,結束了五十多年的分裂局面,又一次統一了中國,為這段歷史劃上了一個句號。在統一全國之後,他高瞻遠囑,以宏大的氣魄,鋼鐵般的手腕,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文治國,軍政分開,削弱藩鎮勢力,強化中央集權;建立任期缺席,削除了地方勢力的終身制和世襲制;重視農業,興修水利,鼓勵墾荒,整治運河,整頓稅制,增強國力,制定了一系列優惠農業的政策,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注意培養人才,健全了科舉制度,大興學校,尊重知識;注意發展文化事業,組織官員編纂重要典籍,出版印刷,使宋代的出版事業進入我國歷史上的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整頓吏治,嚴法峻刑,處置了一大批貪贓在法的高官,使社會迅速從亂到治,走上了穩定發展的軌道。這些政治措施,對於結束五代以來的長期混戰割據局面,起了重大作用。 唐太宗 1. 他不拘一格的用人,對人材的使用及領導達到了極高的境遇; 2 .他獨具慧眼,看到了個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認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問世,對大臣的各項進步之言豁達地予以採納; 3 .不獨斷專行、初步確立了三權分立、互相監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規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響國家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門下省審查副署後方可生效發布,保證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時發現並糾正。杜絕了不良政策對國家及人民的違害與影響; 4 .認識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殺的法政政策,規定死刑需三復奏(外地五復奏)復審批准後方可行刑,這就不難認人們想起貞觀四年(630年)全國判死刑才29人、貞觀六年(632年)全國死刑犯290人,太宗審查時令全部290人回家團年、待來年秋收後回來復刑,結果290人均准時到來、無一人逃亡。 5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高麗戰爭上沒有取得戰略勝利外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突厥、吐谷渾、高昌、安西四鎮、漠北薛延陀等),這與當時的國力、軍隊戰鬥力、整體戰略、用人選將與配合默契、過程協調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開的,因此在中華歷史上的名將名相中,貞觀朝佔有相當的比例,在中華軍事史上,貞觀朝的戰例也多被引用; 6 . 氣吞天下的「天可汗」氣質,李世民多次以少嚇多,經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單騎嚇退突厥10萬精騎,就對比宋真宗在寇準一再堅持和請求下才勉強在大軍護衛下到達澶州南城,而又要戰戰兢兢的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別啊! 7 .胸懷大局、四海一統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四海之內只要知道中國的均努力內附,以唐為榮,樂不思蜀,他們不但同唐人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還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思摩、執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齒常之、乃至後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為唐朝做出了傑出貢獻,在他們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輝,現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時那時繁榮富強、威甲四海、文禮之邦的生動寫照; 8 .完善科舉制度、大力興辦學校、重視教育活動、普及官吏選聘、當時的國子學、太學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學校,如此才不難想起當時的教化呢,同時當時的科舉也規范化、考選公平,以進士科最為傑出,如此才有太宗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舉為政治上提供優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詩及經濟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9 .工書法、富文詞,太宗皇帝個人修養及天賦極高,在書法同文詞上也頗有名氣,在他大力宏揚和鼓勵支持下,才有唐代書法、文學、藝術之盛; 10 .倡導廉政、節儉、樸素、重視農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設方面是相當成功的,他並沒有像朱元璋一樣嚴懲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個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中央領導班子、重視地方長官選舉,當時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貧困,溫彥博、戴胄、於志寧、魏徵、張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風氣的宣傳和行政監督,及時預防了官員犯錯,因此當時的官員相當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較注意節儉,不濫用民力、注意與民休息,當時社會形成了一種樸素求實的作風;太宗皇帝也相當重視農業,京官外巡迴京太宗先問及此事,因太子冠禮與農時違背而更改; 11 . 由於社會安定,商業經濟得到發展,全國新興了許多商業城市,城市業有相當的發展,廣州、杭州、揚州、成都、江陵、涼州等城市經濟發展相當迅猛,長安同洛陽作為世界經濟大都會就不言而喻了,這為封建經濟登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 .對玄奘佛學的支持同西遊的肯定,打通並維護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及東聯新羅、日本,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從奴隸制社會邁入封建社會,開發並促進了西藏的發展; 綜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文學家、書法家、卓越的領袖、影響中華乃至世界進程的傑出人物,他為中華民族同人民做出了傑出貢獻,留下了輝耀千古的豐功偉業及精神財富,因此受到人們的崇敬;也正如築東陽先生所說「他是繼孔子之後中國數一數二的偉人」。
H. 歷史上,有沒有文武全才的人
中華五千年文明,人才輩出!
既然有「文武全才」這個成語,就一定有這樣的人。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文武全才的人物還是比較多的,下面我就列舉一二!
第一:秦始皇!
諸葛亮在劉備一窮二白的時候跟他出山,並和劉備進行了著名的《隆中對》,幫助劉備制定戰略目標。
之後幫助劉備出謀劃策,讓劉備逐漸有了自己的地盤。而且在帶兵打仗,和治理國家方面也很有一套。
我相信諸葛亮的《出師表》大家都能說上一兩句!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中國歷史上文物全才的人實在太多了,要是一一列舉,空白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比如岳飛啊,辛棄疾啊,文天祥啊,於謙啊,王陽明啊,曾國藩啊等等等等,所以也就不在贅述了,最後再說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
在你的心目中,哪一位才是「文武全才」的人,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