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有(4個)
1、望梅止渴
三國時,曹操帶兵長途行軍,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便說:「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們聽了,嘴裡都流口水,一時也就不渴了。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只好用空想來加以安慰。
2、三顧茅廬
漢末劉備三次到諸葛亮住的茅屋去邀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最後諸葛亮才答應出來。後喻指一再誠心地邀請。
3、四面楚歌
楚漢交戰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項羽吃驚地說:「漢軍把楚地都佔領了嗎?為什麼楚人這么多呢?」比喻四面受敵,處於孤立危急的困境。
4、卧薪嘗膽
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據說他睡覺睡在柴草上頭,吃飯、睡覺前都要嘗一嘗苦膽,策勵自己不忘恥辱。經過長期准備,終於打敗了吳國。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為國家報仇雪恥。
5、毛遂自薦
戰國時,秦軍在長平一戰,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
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選20個文武全才的門客一起去。經過挑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可是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
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就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如今,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聽到贊語,這是因為先生沒有什麼才能的緣故。
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要是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像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會露出來,不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帶毛遂一道前往。
Ⅱ 關於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大全
南轅北轍【nán yuán běi zhé】:南轅北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東施效顰【dōng shī xiào pín】: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醜。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出自《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一鳴驚人【yi ming jing ren】:出自 《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已:罷。)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形容文字價值極高,文辭精彩奇妙。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嚇退百獸。後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餘音繞梁【yú yīn rào liáng】: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語出《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 ,匱糧,過雍門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宋歐陽修》:「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梁之意。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退避三舍是一個漢語成語,是指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三顧茅廬【sān gù máo lú】:
東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草廬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
顧:[1]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去卧龍崗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今襄陽隆中)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葉公好龍【yè gōng hào lóng】葉公好龍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出自 漢·劉向《新序·雜事》。
約法三章【yuē fǎ sān zhāng】約法三章,是一個漢語成語,是指事先約好或明確規定的事。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出自漢·司馬遷的《史記·高祖本紀》。
Ⅲ 中國的歷史四字成語有那些
"退避三舍"、"如火如荼"、"請君入瓮"、"望梅止渴"、"草木皆兵"
Ⅳ 有什麼四字成語的歷史故事
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版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權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Ⅳ 歷史故事的4字成語有哪些
很多,比如背水一戰(韓信)
完壁歸趙(藺相如)
負荊請罪(廉頗)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項羽)
破釜沉舟(項羽)
卧薪嘗膽(勾踐)
紙上談兵(趙括)
指鹿為馬(趙高)
三顧茅廬(劉備)
東窗事發(秦檜)
如魚得水(劉備)
退避三舍(重耳)
初出茅廬(諸葛亮)
圖窮匕見(荊柯)
草木皆兵(苻堅)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胸有成竹(文與可)
Ⅵ 歷史典故成語故事大全
聲名狼藉
秦始皇在世時,十分信任大將蒙恬、蒙毅兄弟。朝中有一個大臣,名叫趙高,此人身體強壯,並對法律很有研究。秦始皇提拔他為中車府令,並命他當自己的小兒子胡亥的老師。
有一次,趙高因為受賄舞弊,犯了大罪,剛好蒙毅受理這個案件,蒙毅對趙高一向有不好的看法,就按照法律判處趙高死刑。可是,秦始皇卻念趙高是個人才,並且教子有功,就赦免了他的罪,還為他恢復了官職。
趙高因此對蒙毅及其兄蒙恬大將軍恨之入骨。後來秦始皇出宮巡遊,在途中染疾病死。此時本應由公子扶蘇即位,可趙高卻乘機串通丞相李斯,立胡亥為秦二世,並用陰謀手段將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害死。
趙高掌握了朝廷大權後,對胡亥說:「先帝在世時本打算立你為太子,蒙毅不贊成。於是立了扶蘇,我看定得除掉此人,否則會有後患。」胡亥聽了,就把蒙毅抓起來,逼蒙毅自殺。
蒙毅知道自己逃不過劫難,便大罵了趙高一通,說道:「從前秦穆公殺了三位良臣殉葬,秦昭襄王殺白起,楚平王殺伍奢,吳王夫差殺伍子胥,這四個國君都因殺了良臣,他們的名聲在諸侯各國間非常壞。希望皇上要引以為戒,不要受奸臣的蒙蔽。」
說完,蒙毅自殺而亡。
畫地為牢
相傳在很久之前的社會里,人們都很自律,道德高尚,如果有人犯了錯誤,就在地上畫個圈把他限制住以示懲罰,即使這樣,哪怕他身邊空無一人,他也決不會提前走出圈子半步.相傳上古時刑律寬緩,在地上畫圈,令罪人立圈中以示懲罰, 如後代的牢獄。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武王伐紂平話》卷中:「扞姬昌呴畫地為牢,刻木為吏;洽政恤民,囹圄皆空。」
《封神演義》第二三回:「文王曰:『武吉既打死王相,理當抵命。』隨即就在南門畫地為牢,豎木為吏,將武吉禁於此間。」後比喻將行動限定在某種范圍內,不得逾越。
撥雲見日
由於殺了無賴牛二,楊志被發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
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很欣賞楊志,有心要抬舉他,恐眾人不服,下令在教場中演武,給楊志機會。楊志高興的說:「小人武舉出身,曾做過殿司制使。這十八般武藝,自小習學。今日蒙恩相抬舉,如撥雲見日一般。楊志若得寸進,當效銜環背鞍之報。」
楊志果然武藝高強,在教場打敗了副牌軍周謹,又和正牌軍索超打得難解難分,看得眾人喝彩,梁中書就將他們兩個都提拔做了管軍提轄使。
「撥雲見日」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裡頓時明白。
(出自《水滸傳》第十一、十二回)
厲兵秣馬的故事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從鄭國派人來告訴秦穆公說:「鄭國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派軍隊來,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對秦穆公說:「調動大軍偷襲這么遠的國家,我們趕得精疲力乏,對方早就有了准備,不會有什麼作為的。而且行軍路線上千里,誰會不知道呢?」穆公不聽,派大軍東行。
秦軍到了鄭國的邊境滑地,遇到鄭國人弦高趕著十二頭牛要到周朝集市去賣。弦高趕快讓人回國報信,自己將牛獻給秦軍作犒勞,說:「我們大王聽說你們要從這里路過,派我來犒勞你們,請不要嫌棄禮物輕薄。」
鄭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見杞子一夥正在整頓盔甲、磨兵器、喂馬,便對他們說:「你們留在我們鄭國時間也長了,我們國小物乏,聽說你們就要離開,就請便吧!」杞子就逃了。秦軍只好退了。
「厲兵秣馬」形容准備戰斗。
出自《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
望洋興嘆的成語故事
在古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灌溉著兩岸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因此黃河被稱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漲,百川都匯進了黃河,黃河變得更加洶涌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黃河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流而下,一直來到北海。他向東望去,卻看不到北海的邊際。於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海神感嘆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廣大,無邊無際,今天我要不來這里,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
北海海神說:「我在天地間也只是大山裡的一個小石頭,四海在天地間也就是糧倉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麼廣大的呢?」
「望洋興嘆」比喻因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無可奈何。
(出自《莊子秋水》)
出人頭地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縣)人。他的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都是北宋有名的文學家,被人們合稱為「三蘇」,而且都一起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蘇軾小時候,天資聰穎,由於書讀得多,字也認得多,再加上文章寫得好,因而受到人們的稱贊。在一片贊揚聲中,蘇軾不免有些飄飄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書房門上手書一聯,以顯示自己的才華,聯文是:讀盡人間書,識遍天下字。對聯貼出之後,有一位老者專程來到蘇家,向蘇軾「求教」,請蘇軾認一認他帶來的書,書上全是寫著周朝時史籀創制的字。蘇軾開始滿不在乎,非常得意,可是接過書一看,書上的字一個也不認識,這對驕傲自滿的蘇軾是當頭一棒,他頓時面紅耳赤,只好向老者道歉。老者也沒說什麼,便含笑而去。蘇軾這時才感到自己太驕傲了,於是將書房門前對聯的上下聯前各添了兩個字,使思想境界為之升華,一幅具有遠大抱負的對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立志讀盡天下書,發憤識遍天下字。」
此後,蘇軾發奮讀書。二十歲的時候,已學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蘇轍一起參加了京城的考試。當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對當時文壇崇尚詭怪奇澀的文風很是反感,一律不加錄取。當他看到一篇《刑賞忠厚論》時,十分高興,便准備取為第一。由於試卷是密封的,歐陽修並不知道那文章是誰寫的。他想了想,覺得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鞏之外,可能不會有別人了。為了避嫌,歐陽修就把蘇軾的卷子判為第二。等到發榜公布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寫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鞏,而是個叫蘇軾的年輕人,心裡便有些過意不去。
歐陽修得知《刑賞忠厚論》不是他的弟子曾鞏寫的,而是初出茅廬的蘇軾所寫,心裡覺得有點對不住蘇軾,竟讓他屈居第二。再看到蘇軾以後送來的文章,篇篇才學橫溢,更是贊嘆不已。於是寫信給當時聲望頗高的梅堯臣說:「蘇軾的文章實在是好,我應當讓路,使他高出我一頭。」成語「出人頭地」就是由此而來的。當時聽說此事的人都不以為然,認為歐陽修誇大了蘇軾的才學,等以後他們看到了蘇軾的文章以後才信服。
後來,蘇軾得到歐陽修等文壇名流的指點,文章越來越好,後來果然出人頭地,和歐陽修等人被後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
——《宋史·蘇軾傳》
四面楚歌
公元前203年12月,韓信把兵馬屯在垓(gāi,今安徽靈璧東南)下,布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個適當的地方,把他圍困起來。韓信故意拿話去激霸王,讓他氣得鼻孔噴火,頭頂冒煙才好。他編了四句話,叫士兵沖著楚營叫喊:「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霸王率領十萬大軍一直沖到垓下,沒碰著韓信,一看四面全是漢兵,楚軍進入了重圍。霸王帶領人馬只管向前沖,誰也抵擋不住。他見了韓信,更不肯放過。韓信一邊作戰,一邊後退。霸王追趕了好幾里地,殺散一批,又來了一批,殺出一層,還有一層。四面八方全是韓信「十面埋伏」的人。霸王轉過身來,跑回垓下大營去了。
夜裡,項羽聽到周圍漢營里的士兵唱的凈是楚人的歌。「四面楚歌」的成語就是從這兒來的。
霸王吃驚不小,他說:「難道楚軍都投降劉邦了,為什麼漢營中的楚人這么多呢?」說著他就在營帳里喝起悶酒來。他留戀他寵愛的美人虞姬,她常常侍候在身邊;還有那匹騎了五年的烏騅馬。想到這兒,霸王再也忍不住了,他悲壯憤慨地唱起自己作的詩歌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首歌的意思是:力氣拔得起一座山,氣魄壓倒天下好漢,時運不利,烏騅馬不肯走。馬兒不跑怎麼辦,虞姬呀虞姬,你可怎麼辦。
項羽一連唱了幾遍,虞姬跟著一塊兒唱。他唱得流下幾行眼淚,伺候他的人全都哭了,不忍心抬頭看他。
霸王跨上烏騅,帶著八百子弟兵,猛虎似的沖出去,突出重圍,往南跑。他打算渡過淮河再往東去。霸王和八百子弟兵沿路殺散了漢兵。韓信、英布、周勃、樊噲他們分頭追趕。霸王拍著烏騅,飛一樣地直跑。等霸王渡過淮河,到了南岸,又跑了一程,就迷了道兒,不知道哪一條道兒可以通到彭城(今江蘇徐州)。
項羽就向一個莊稼人問路。那個莊稼人不願幫他,就說:「往左邊兒走。」霸王跟一百多個子弟兵就往左跑下去,跑了一陣,連道兒也沒了,前邊只是一片水窪地。他們的馬陷在泥濘里,連蹄子都不好拔出來。霸王這才知道受了騙,走錯了道,趕緊拉轉韁繩,再回到三岔路口,漢兵可已經追到了。
霸王往東南跑,到了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點了點人數,一共才二十八個騎兵,追上來的人馬有好幾千。霸王覺得沒法脫身了,就帶著二十八人上了山崗,對他們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八年了,親身作戰七十多次,戰無不勝,成了天下霸王。今天在這兒被圍,這是天數,不是我不會打仗。」
他把二十八個士兵分成四隊,說:「我先殺他們一個大將。你們跑下去到東山下會齊。」他大喊一聲,向一個漢將直沖過去,殺了一個漢將。
霸王到了東山下,那四隊二十八個子弟兵全都到了。漢兵趕來,又展開血戰。霸王專挑漢兵多的地方沖殺。他左刺右劈,又殺了漢軍的一個都尉和不少士兵。漢軍將士不敢逼近楚兵,遠遠地嚷著躲著。霸王點了點自己的人數,僅僅少了兩個。
霸王殺退了漢兵,帶著二十六個子弟兵一直往南,跑到了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烏江亭長盪著一隻小船等在那兒。他知道來的是霸王,就催他馬上渡河。他說:「江東雖小,可也有一千多里土地,幾十萬人口,大王還可以在那邊做王。這兒只有我這只船,請大王趕快渡過河去。」
霸王笑著對亭長說:「當初我跟江東子弟八千人渡過江來打天下,到今天他們全完了,我哪兒能一個人回去呢?就說江東父兄同情我,立我為王,我哪兒有臉見他們吶?」他接著又說:「這匹烏騅馬,我最喜愛,曾經一天跑過一千里地。我捨不得把它殺了。我知道您是個忠厚長者,我很感激您一片好意,這匹馬送給您。」
他和二十六個子弟都拿著短刀步行,跟漢兵交戰。他們殺了許多漢兵,自己也一個一個地倒下。末了只剩下霸王一個人。他身上受了十幾處傷,最後在烏江邊拔劍自殺了。
折沖樽俎
春秋中期,諸侯紛立,戰亂不息,中原的強國晉國謀劃攻打齊國。為了探清齊國的形勢,便派大夫范昭出使齊國。齊景公以盛宴款待范昭。席間,正值酒酣耳熱,均有幾分醉意之時,范昭借酒勁向齊景公說:「請您給我一杯酒喝吧!」景公回頭告訴左右待臣道:「把酒倒在我的杯中給客人。」范昭接過侍臣遞給的酒,一飲而盡。晏嬰在一旁把這一切看在眼中,厲聲命令侍臣道;「快扔掉這個酒杯,為主公再換一個。」依照當時的禮節,在酒席之上,君臣應是各自用個人的酒杯。范昭用景公的酒杯喝酒違反了這個禮節,是對齊國國君的不敬,范昭是故意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試探對方的反應如何,但還是為晏嬰識破了。
范昭回國後,向晉平公報告說:「現在還不是攻打齊國的時候,我試探了一下齊國君臣的反應,結果讓晏嬰識破了。」范昭認為齊國有這樣的賢臣,現在去攻打齊國,絕對沒有勝利的把握,晉平公因而放棄了攻打齊國的打算。靠外交的交涉使敵人放棄進攻的打算,即現在「折沖樽俎」這個典故,就是來自晏嬰的事跡。孔子稱贊晏嬰的外交表現說:「不出樽俎之間,而折沖千里之外」,正是晏子機謀的真實寫照。
成也蕭何 敗也蕭何
韓信經蕭何舉薦被劉邦任為大將軍,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晚年的劉邦最怕在自己百年之後,政權旁落他人,為了劉姓政權的長治久安,必須鏟除隱患。他認為在諸位將領中,功勞最大、才能最強、威望最高的功臣,就是最危險的敵人。因此,韓信首當其沖。可是,除掉韓信談何容易!劉邦明白就是自己出馬也未必能取勝,其他諸將更不是韓信的對手。
劉邦先是用計生擒了韓信。此時的韓信才明白過來,感嘆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劉邦將韓信押回京城後,念其功高且又無罪證,又赦免了韓信,改封淮陰侯。
削去了王位的韓信,心想自己為興建漢室出生入死,最後落得個如此下場,既然你劉邦無情,休怪我韓信無義。韓信私下與被任命為趙國相的陳稀相約,陳稀在北方舉事,韓信在長安響應。
公元前215年(漢高祖十年),陳稀果然舉兵反叛。劉邦親自帶兵平叛,長安空虛。韓信准備在長安舉事,不幸走漏了消息,有人向呂後告發韓信准備謀反。呂後想把韓信召進宮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同蕭何商議。最後,由蕭何出面,假稱北方傳回捷報:叛軍已敗,陳稀已死,邀請韓信進宮向呂後賀喜。韓信哪裡想到極力舉薦自己而且一向過從甚密的蕭何會是殺害自己的主謀。結果韓信剛入宮門,就被事先埋伏好的武士一擁而上,捆綁起來。呂後將這一代名將帶至長樂宮鍾室,殘忍地殺害了。
民間因此有「成也蕭何(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謀)」的說法。後來用「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來比喻事情的成敗、好壞都由一個人造成。不過韓信等一類將領,自以為立有戰功,應當割地稱王,但從人民要求統一的觀點看來,不消滅這些割據者,即使希望戰禍暫停也是不可能的。蕭何協助劉邦臣,削除異己,客觀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因為人民迫切需要休養生息。這是漢高祖劉邦政治上的大成功,也是蕭何輔佐劉邦做出的傑出貢獻。
韓信的成功是由於蕭何的大力推薦,韓信的敗亡,也是蕭何出的計謀。所以民間就由這個故事概括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句俚語。宋人洪邁的《容齋續筆》記錄下這句話,並簡單探討了它的成因。
Ⅶ 歷史故事四字成語大全
1、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2、尊王攘夷
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但齊桓公上台後,看重管仲的才於,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於國富兵強。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於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動兼並戰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管仲輔佐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齊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問鼎中原
據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並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鼎象徵王權,庄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5、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6、胡服騎射
戰國時,趙國國君武靈王決心變革圖強。武靈王見胡人(少數民族)身著窄袖短褂便服,騎著戰馬,邊跑邊射箭,行動迅疾,十分靈活,便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發展騎兵。不到一年功夫,趙國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經過南征北戰,趙國成了當時有數的強國之一。
7、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紙上談兵
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9、三令五申
孫武流寓於吳,吳王想試試孫武的軍事才能,就將180名年輕宮女交給孫武操練。孫武將宮女分作兩隊,讓吳王的寵姬當隊長。孫武向宮女們交代了口令之後擊鼓傳令,宮女們一陣鬨笑,隊伍亂成一片。孫武再一次下達命令,宮女們只覺得好玩,根本不聽命令。孫武說號令既然已經明白又不聽令,這是頭領之罪,下令將兩名隊長處死。吳王急忙叫人傳令不能斬殺王妃,孫武仍然殺了兩個王妃。然後,孫武重新操練宮女,這回沒人敢不聽號令了。
10、圍魏救趙
戰國時,魏軍圍困趙國京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趙國的邯鄲,孫臏主張引兵去圍攻魏國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這樣,不但能解除趙國的圍困,還能使魏軍疲勞不堪。田忌採納了孫臏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軍聞訊急忙撤回圍攻邯鄲的部隊,星夜回軍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齊軍以逸待勞迎擊魏軍。魏軍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Ⅷ 成語故事大全四字
安安穩穩 形容十分安定穩當。
病病歪歪 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的樣子。
抽抽搭搭 形容抵聲哭泣。
大大落落 形容態度大方。亦形容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匪匪翼翼 匪匪:馬行走不停的樣子;翼翼:有次序的樣子。形容車馬行走時陣容整齊、威武。
沸沸揚揚 沸沸:水翻滾的樣子;揚揚:喧鬧、翻動的樣子。象沸騰的水一樣喧鬧。形容人聲喧鬧。
紛紛攘攘 紛紛:眾多;攘攘:雜亂的樣子。眾多且雜亂。形容人群雜亂。
紛紛揚揚 形容雪花飄落。
風風火火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樣子。
風風雨雨 不斷地刮風下雨。比喻障礙重重。又比喻時代動盪,謠言紛傳。
鬼鬼祟祟 祟:古人想像中的鬼怪或鬼怪出而禍人。指行動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浩浩盪盪 原形容水勢廣大的樣子。後形容事物的廣闊壯大,或前進的人流聲勢浩大。
轟轟烈烈 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形容事業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渾渾噩噩 渾渾:深厚的樣子;噩噩:嚴肅的樣子。原意是渾厚而嚴正。現形容糊里糊塗,愚昧無知。
家家戶戶 每家每戶。指所有的人家。
結結巴巴 形容說話不流利。也比喻湊合,勉強。
兢兢業業 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口口聲聲 形容一次一次地說,或經常說。
磊磊落落 一一分明的樣子。也形容胸懷坦盪。
烈烈轟轟 烈烈:火焰熾盛的樣子;轟轟:象聲詞,形容巨大的聲響。形容事業的興旺。也形容聲勢浩大,氣魄宏偉。
林林總總 形容眾多。
落落穆穆 落落:冷落的樣子;穆穆:淡薄的樣子。形容待人冷淡。
明明赫赫 形容光亮奪目,聲勢顯赫。
裊裊婷婷 裊裊: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婆婆媽媽 形容人動作瑣細,言語羅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期期艾艾 形容口吃的人吐辭重復,說話不流利。
千千萬萬 形容為數極多。
卿卿我我 形容夫妻或相愛的男女十分親昵。
三三兩兩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不多。
三三五五 三個一群,五個一夥。
善善惡惡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生生世世 指今生、來世以至永世。
是是非非 把對的認為是對的,把錯的認為是錯的。比喻是非、好壞分得非常清楚。
堂堂正正 堂堂:盛大的樣子;正正:整齊的樣子。原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現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儀表出眾。
陶陶兀兀 形容沉湎於酒,放縱傲慢。
偷偷摸摸 形容瞞著別人做事,不敢讓別人知道。
吞吞吐吐 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唯唯否否 唯唯:回答時表示同意的應聲;否否:別人說否,自己也跟著說否。形容膽小怕事,一味順從。
唯唯諾諾 諾諾:答應的聲音。形容自己沒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順聽從的樣子。
熙熙攘攘 熙熙:和樂的樣子;攘攘:紛亂的樣子。形容人來人往,非常熱鬧擁擠。
蠍蠍螫螫 形容人婆婆媽媽,在小事情上過分地表示關心、憐惜。
心心念念 心心:指所有的心思;念念:指所有的念頭。心裡老是想著。指想做某件事或得到某種東西。
形形色色 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指各式各樣,種類很多。
煦煦孑孑 指小仁小義。
洋洋灑灑 洋洋:盛大、眾多的樣子;灑灑:明白、流暢的樣子。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
影影綽綽 模模糊糊,不真切。
悠悠盪盪 形容搖搖晃晃,飄浮不定。
悠悠忽忽 形容悠閑懶散或神志恍惚的樣子。
魚魚雅雅 形容車駕前行威儀整肅的樣子。
鬱郁蔥蔥 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元元本本 元元:探索原始;本本:尋求根本。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細。後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原原本本 從頭到尾按原來的樣子。指詳細敘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個過程,一點不漏。
戰戰兢兢 戰戰:恐懼的樣子;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發抖的樣子。也形容小心謹慎的樣子。
錚錚佼佼 形容出類拔萃,不同一般。
巴巴急急 指勉強,湊合。同「巴巴結結」。
巴巴劫劫 指心情急切的樣子。
巴巴結結 ①勉強,湊合。②勤懇;辛勞。③形容說話不流利。
白白朱朱 白的白,紅的紅。形容不同種類、色彩各異的花木。
半半拉拉 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半半路路 事物進行的過程中間。
彬彬濟濟 形容人才盛多的樣子。
波波碌碌 奔走忙碌的樣子。
炳炳烺烺 光亮鮮明。形容文章辭采聲韻之美。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黃昏,指短暫的時間。
抽抽噎噎 形容低聲哭泣。
出出律律 象聲詞。
楚楚謖謖 形容風度清雅高邁。
吹吹打打 指各種樂器的合奏。也用以形容故意渲染某種言行或事物,吸引別人注意。
搭搭撒撒 眼皮下垂。引申為沒精打採的樣子。
大大咧咧 形容待人處事隨隨便便,滿不在乎。
眈眈逐逐 貪婪注視,急於攫取的樣子。
顛顛倒倒 ①指神思迷糊錯亂。②指事情不順或言行無條理,不可置信。
嘟嘟噥噥 連續地小聲地自言自語。有時也帶有抱怨的意思。
躲躲閃閃 躲避閃開,以免遇到某些情況。亦形容遮遮蓋蓋,支支吾吾,不坦率,不直爽。
峨峨湯湯 形容樂聲高亢奔放。
峨峨洋洋 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後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
噩噩渾渾 指質朴忠厚的樣子。指上古之世。
沸沸湯湯 水奔騰洶涌的樣子。
紛紛籍籍 紛紛:眾多。籍籍:雜亂的樣子。縱橫交錯。形容眾多而且雜亂的樣子。
紛紛擾擾 凌亂的樣子。也形容思緒紛亂。
紛紛洋洋 形容雪花或似雪花般散片細物紛亂飄揚。同「紛紛揚揚」。
紛紛擁擁 指紛亂擁擠。
風風韻韻 ①形容韻致、意態美好。②聲音悠長婉轉的樣子。
服服貼貼 指讓人信服或物品平整。
乾乾翼翼 勤勉敬慎。
鼓鼓囊囊 軟外皮中塞得圓鼓鼓的;藏物凸起的樣子。
乾乾翼翼 指勤勉敬慎。
赫赫巍巍 顯赫高大的樣子。
赫赫炎炎 形容勢焰熾盛。
赫赫揚揚 赫赫:顯赫的樣子。①光明盛大的樣子。②形容興旺顯赫。
花花綠綠 原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形容顏色鮮明多彩。
浩浩湯湯 猶浩浩盪盪。指水勢壯闊的樣子。
慌慌張張 形容舉止慌張,不穩重。
恍恍盪盪 搖晃不定。
昏昏沉沉 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樣子。
昏昏噩噩 形容糊塗、無知的樣子。
昏昏浩浩 蒼茫浩渺。
昏昏默默 ①看不見聽不到的狀態。指至道難見莫測。②迷糊,不知所以。
混混噩噩 無知無識,糊里糊塗。
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樣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混混沄沄 水流洶涌貌。比喻連續不斷。
哼哼唧唧 形容說話裝模作樣,拿腔拿調。也形容生病時的呻吟聲。
渾渾沉沉 廣大的樣子。
渾渾沌沌 混雜、不分明的樣子,也指糊塗無知的樣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汲汲忙忙 行動急迫或事情繁忙。
汲汲皇皇 急切匆忙。
繼繼承承 指前後相承,延續不斷。
繼繼存存 指前後相承,延續不斷。同「繼繼承承」。
繼繼繩繩 指前後相承,延續不斷。同「繼繼承承」。
兢兢乾乾 指敬慎自強。
兢兢乾乾 指敬慎自強。
兢兢翼翼 形容做事謹慎、勤懇。同「兢兢業業」。
兢兢戰戰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踽踽涼涼 落落寡合的樣子;狷介的樣子。也指獨行的樣子。
侃侃諤諤 侃侃: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諤諤:說話正直。說話正直,理直氣壯。
侃侃誾誾 形容和悅而從容不迫地談話。
哭哭啼啼 不停的哭泣。
款款深深 指情意誠摯深切。
拉拉扯扯 以手牽牽拉拉。借指拉扯私慾關系。
拉拉雜雜 指雜亂無條理。
嘮嘮叨叨 說話羅嗦,一說起來沒個完。
離離矗矗 濃密挺拔的樣子。
歷歷落落 清清楚楚。指零亂不堪、參差不齊的樣子。
踉踉蹌蹌 踉蹌:走路不穩。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兩兩三三 ①指三兩為群。②形容稀疏。
零零星星 零碎的,少量的。形容零散而不完整。
犖犖確確 形容骨節突露瘦硬。
馬馬虎虎 指還過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認真,不仔細。
忙忙碌碌 形容事務繁雜、辛辛苦苦的樣子。
懵懵懂懂 糊里糊塗,什麼也不知道。
迷迷盪盪 晃悠貌,搖盪的樣子。
密密層層 比喻滿布得沒有空隙。
渺渺茫茫 遼闊無際的樣子。亦指模糊;不清楚。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明確無誤;正大光明。
暮暮朝朝 猶言日日夜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萬萬千千 形容數量極多。
扭扭捏捏 行走時身體故意左右扭動搖擺。形容舉止言談不爽快,不大方或故做姿態和。
裊裊娜娜 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同「裊裊亭亭」。
裊裊娉娉 裊裊: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態柔美。
裊裊亭亭 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
囁囁嚅嚅 猶吞吞吐吐。想說,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說。形容說話有顧慮。
七七八八 ①猶言差不多。②猶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樣。
嘁嘁喳喳 低聲議論,搬弄是非。
棲棲遑遑 棲棲:忙忙碌碌不安的樣子。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樣子。忙碌不安,到處奔波。亦作「棲棲惶惶」。
勤勤懇懇 形容勤勞踏實。也形容勤懇的樣子。
攘攘熙熙 喧嚷紛雜的樣子。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灑灑瀟瀟 猶落落大方。
三三四四 猶三三兩兩。形容人數不多。
生生死死 猶言一輩子。指從生至死。
十十五五 ①指十個一群,五個一組。形容錯亂不齊。②指每十里五里。
斯斯文文 形容舉目文雅。
忐忐忑忑 心神不安,膽怯。同「忑忑忐忐」。
滔滔汩汩 滔滔:形容流水不斷;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比喻說話連續不斷。
滔滔滾滾 大水奔流的樣子。常比喻說話連續不斷。亦比喻聲勢浩大。
忑忑忐忐 心神不安,膽怯。
騰騰兀兀 猶言昏昏沉沉;恍恍惚惚。
啼啼哭哭 哭泣不止。
條條框框 被視為固定的、不能變通的條例規定。
巍巍盪盪 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
委委佗佗 雍容自得的樣子。
熙熙壤壤 形容人來人往,喧鬧紛雜。壤,通「攘」。
熙熙融融 親愛和睦的樣子。
星星點點 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許或細碎。
星星落落 形容少而分散。
虛虛實實 假假真真,以假亂真。指軍事上講究策略,善於迷惑對方。也指文藝作品中虛寫、實寫並用,表現方法耐人思索回味。
絮絮叨叨 形容說話羅嗦,嘮叨。
燕燕鶯鶯 比喻嬌妻美妾或年輕女子。
洋洋纚纚 形容盛美而有條理。
搖搖擺擺 ①形容主意不定。②行走不穩的樣子。③坦然自得的樣子。
業業矜矜 小心謹慎的樣子。
業業兢兢 猶兢兢業業。小心謹慎、認真負責貌。
隱隱約約 指看起來或聽起來模糊,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營營苟苟 形容人不顧廉恥,到處鑽營。
營營逐逐 ①忙忙碌碌。②競相追逐。
庸庸碌碌 庸:平庸。指平凡無奇。
鬱郁蒼蒼 猶言鬱郁蔥蔥。草木蒼翠茂盛的樣子。
郁鬱沉沉 深廣的樣子。
鬱郁累累 憂思不絕的樣子。
鬱郁芊芊 猶言鬱郁蔥蔥。①草木蒼翠茂盛的樣子。②氣盛的樣子。
原原委委 原原本本。
源源本本 源頭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嶽嶽磊磊 卓立不群。
嶽嶽犖犖 卓絕貌。
暈暈沉沉 形容眩暈而神志不清。
詹詹炎炎 形容喋喋不休之狀。
戰戰惶惶 戒慎畏懼貌。
戰戰慄慄 戰戰:戒懼的樣子;慄慄:哆嗦,發抖。因戒懼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戰戰業業 戒慎畏懼的樣子。
整整截截 形容端莊嚴肅。
正正經經 ①嚴肅而認真。②形容正大光明。
正正氣氣 正派。
正正堂堂 本指正正的旗號,堂堂的陣容。現形容正大光明。
支支吾吾 指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亦作「支支梧梧」。
支支梧梧 指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同「支支吾吾」。
逐逐眈眈 覬覦的樣子。
孜孜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樣子。
孜孜矻矻 勤勉不懈的樣子。
孳孳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樣子。
孳孳矻矻 孳孳:勤勉的;矻矻:辛勤勞作的樣子。勤勉不懈的樣子。
子子孫孫 子孫後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總總林林 形容眾多。
骯骯臟臟 不幹凈。比喻卑鄙、丑惡。
安安逸逸 安閑舒適,自由自在。
安安靜靜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安安分分 為人規矩老實,做事不敢越軌。
矮矮胖胖 又矮又胖的樣子。
Ⅸ 來自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
1、負荊請罪
【拼音】: 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釋】: 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舉例造句】: 我今特來尋賢弟,負荊請罪。
【典故】: 戰國時期,趙國有兩位重臣藺相如與廉頗,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社稷,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負荊條向藺相如請罪。
2、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釋】: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舉例造句】: 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典故】: 東漢末年,曹操帶兵攻打張綉,行軍途中沒有水,帶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們渴得要命,紛紛停下乘涼,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沒發現水源,曹操急中生智,傳令下去說前邊有一梅林,時下正是產梅子的季節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氣大振而快速前進。
3、破釜沉舟
【拼音】: 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釋】: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舉例造句】: 只要我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就能克服學習上的各種困難。
【典故】: 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4、卧薪嘗膽
【拼音】: wò xīn cháng dǎn
【解釋】: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舉例造句】: 中國足球要想沖出亞洲,必須卧薪嘗膽,刻苦訓練。
【典故】: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5、四面楚歌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解釋】: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舉例造句】: 在這四面楚歌里,憑你怎樣伶牙俐齒,也只得服從了。
【典故】: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攻佔秦都以後,燒殺擄掠,人民怨聲載道。漢王劉邦趁機出擊想衣錦還鄉的項羽,讓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並設下「四面楚歌」之計,項羽以為漢軍已經攻佔楚地,以為天要滅他,只好邊飲酒邊唱歌,悲壯自刎身亡。
Ⅹ 關於歷史故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南轅北轍【án yuán běi zhé】:南轅北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心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出自《戰國策·魏策四》:「猶至楚而北行也。」
東施效顰【dōng shī xiào pín】: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醜。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出自《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一鳴驚人【yi ming jing ren】:出自 《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已:罷。)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動一個字賞賜千金,形容文字價值極高,文辭精彩奇妙。也指書法作品的珍貴。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時代漢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嚇退百獸。後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別人的權勢來欺壓、恐嚇人。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餘音繞梁【yú yīn rào liáng】: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餘音迴旋不絕。也比喻詩文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語出《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 ,匱糧,過雍門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宋歐陽修》:「至若敘事處,滔滔汩汩,累百千言……所惜意隨言盡,無復餘音繞梁之意。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è】:退避三舍是一個漢語成語,是指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三顧茅廬【sān gù máo lú】:
東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草廬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
顧:[1]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去卧龍崗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郡鄧縣隆中(今襄陽隆中)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葉公好龍【yè gōng hào lóng】葉公好龍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出自 漢·劉向《新序·雜事》。
約法三章【yuē fǎ sān zhāng】約法三章,是一個漢語成語,是指事先約好或明確規定的事。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出自漢·司馬遷的《史記·高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