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找幾個中國歷史人物簡單點,不要太多 我拿來做手抄報的內容
慕容沖
370年,前燕為前秦所滅後,包括慕容沖及其兄慕容泓在內的眾多鮮卑版慕容部人被遷往關中。慕權容沖且成了前秦天王苻堅的孌童,和其姐清河公主皆被苻堅寵幸,長安因而有歌謠:「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於淝水之戰大敗,對境內各族的控制力減弱。建元二十年(384年)慕容沖之叔慕容垂於河北叛變,慕容泓亦於關中舉兵稱濟北王,因此時任平陽太守的慕容沖也在河東起兵,其後並歸慕容泓,一同西進長安。不久,謀臣高蓋等人認為慕容泓德望不如慕容沖,且用法苛刻嚴峻,於是殺慕容泓,改立慕容沖為皇太弟。385年,慕容沖即皇帝位於阿房宮,改元更始,之後經過一番慘烈的攻防後佔領長安。慕容沖因為畏懼慕容垂的強大,不敢東回鮮卑人的故地,因而軍心思變。更始二年(386年),為左將軍韓延所殺,變軍擁立將軍段隨為燕王。慕容沖後來被謚為威皇帝。
㈡ 中國古代歷史人物簡介,十個就行,大家比較熟悉的,我要辦手抄報,要快!!!!
雄才大略——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西漢第五個皇帝,在位年(前140—前87年),是我國歷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多有建樹的封建帝王。他繼承「文景之治」形成的富強國勢和安定局面,一改舊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改革鼎新,勵精圖治,對內加強皇權,鞏固統一,對外開疆拓土,宣揚國威,把西漢王朝推陳出推向極盛時期,開創了歷史上一個輝煌時代
中興漢室——光武帝劉秀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32年,28歲起兵加入綠林起義軍三十歲稱皇帝。他在兄長被害君主猜疑的緊急關頭,忍辱負重,徐圖大業,化險為夷;在兼並群雄的過程中,以智為上,攻戰為輔,使天下重歸漢室;以柔為道,以文治國,與民休息,善待功臣,中興漢室,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影響頗大的一個帝王。
盛世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世所公認的古代第一明君,他的文治武功和輝煌業績,萬世景仰。李世民十八歲隨父起兵太原,攻克長安,漸露頭角。公元618年,李淵長安稱帝,建立大唐王朝,李世民得封秦王。在隨後的統一戰爭中,功勛卓著,時機成熟,弒兄屠弟,逼父退位,奪取皇帝寶座。他平衡群臣,恩威並重用,寬柔相濟,任賢納諫,修律謹法,以身作則,貞觀大治,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文武雙全一代明主賢君。
智勇雙全——宋太祖趙匡胤宋太祖趙匡胤是北宋的建立者,他智勇雙全,工於心計;把握機遇,應天順人,黃袍加身,穩定臣民;南北用兵,統一全國;中央集權,重文輕武,張弛有度,寬柔有道;遠見卓識,修身正已。燭影斧聲,太祖之死,終成千古之謎。
再造盛世——康熙大帝玄燁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是大清一代最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盛世明君之一。他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大智大勇,除鰲拜,平三藩,收復台灣,三征葛爾丹,平定漠北,親征雅克薩,打敗俄羅斯,穩定疆域,整飭吏治,廣攬人才,重農貴粟,勤勉好學。
風流天子——乾隆大帝弘歷乾隆大帝,愛新覺羅.弘歷是我國最後一個有所作為的封建君主。他在位六十年,實際執政六十七年。他的一生雖然比不上祖父康熙大帝,但憑借其自身的雄心大略,在治國安邦方面也頗有建樹。他好弄文舞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生性風流,不僅嬪妃成群,而且六下江南,踏遍秦淮花巷,嘗盡蘇杭風月。一部清代野史,多半由乾隆風流故事寫就。 才高齊天
謀深如海——秦朝名相李斯 李斯,功過昭著的秦王朝名相,一生都在毫不偽飾地追逐功利權勢,研學帝王術初投秦相呂不韋,後宮幃進言,獻翦諸侯,滅六國,成帝王之策,得秦王嬴政信賴,馳騁於秦都。他以《諫逐客書》,說秦王取消逐客令,挽救了萬千卿客,成就了大秦偉業。批駁分封,倡郡縣制,一統貨幣,度量衡。著《倉頡》篇,創「小篆」,統一文字,有萬世不滅之功。然而李斯也曾助秦始皇焚書坑儒,附趙高沙丘謀逆,最終為小人構陷,一代權謀大師腰斬於咸陽。功高亦李斯,過高亦李斯。
功冠群臣 聲施後世——西漢開國名相蕭何,江初謀略家,漢王朝開國名相。秦末,天下大亂,蕭何乃一刀筆小吏,也能乘勢而起,擁立沛公,反了沛縣。勸劉邦避項羽鋒芒,屈尊漢中王,立穩腳跟,徐圖天下;他慧眼獨具,月下追回韓信,使「漢興三傑」到了劉邦一人手下,乃漢初開國兩件大事,功在蕭何。楚漢相爭,蕭何留守關中,為劉邦大軍提供了充足可靠大後方,首功在蕭何!漢王朝初定,治國安邦,頒法立規,更有「蕭規曹隨」之譽。身居相位,歷時二主,善始善終;「功冠群臣,聲施後世」的盛譽,太史公受之無愧!
奇謀善變 不下三傑——漢初名相陳平,秦末漢初謀略家,始投魏王,繼屬楚王頂羽,後離楚歸漢,佐漢王劉邦,一匡天下,終成漢室名相。漢初三傑,韓信受謗,被擒於雲夢澤,死於鍾室;蕭何遭讒,曾械於牢獄;張良懼禍,託言閑游。陳平卻久居相位,且得善終,足見他官場權謀之老道,遠在三傑之上。陳平之人多奇事:年青俊美,偏納他人之遺孀,為當時笑談。六齣奇計佐漢,助高祖解白登圍,又平定叛亂,使大漢江山天牢地固。陳平之人善謀身:高祖欲殺「連襟」樊噲,一邊是真命天子,一邊是皇親國戚,陳平夾在中間受難,便對靈哭奏,解呂後構陷之心,王陳並相結交周勃,終於翦滅呂後勢力,得了善終。
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房玄齡,大唐開國大臣,貞觀名相,也是唐初居位最長的宰相。他為人多智,有奇謀,人稱「房謀」。隋時,人皆言隋會長久,唯房玄齡慨然而憂,一語道破天下事:「今雖清平,其亡蹺足可待。」雲破日出,便走馬投身秦王李世民,成為幕府謀主,助李世民掃平群雄,一統江山,立下汗馬功勞。玄武門事變,他是主謀,翦除太子黨,助李世民得了帝位,可謂一策定乾坤!作為大唐宰相的房玄齡,貞觀元年,圖治安民,不遺餘力,得太宗殊遇,被譽為「漢之蕭何」,也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終至輝煌,兒子當了附馬,女兒作王妃,如此功績,也不枉其為大唐天下謀盡一生
㈢ 歷史人物小報——扁鵲 內容:(需多)(介紹、故事等......) 圖片:(一張) 謝謝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姬姓,秦氏,名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勃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一說為齊國盧邑(今山東長清)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醢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
目錄
簡介概述
姓名和時代之謎
人物生平簡介
扁鵲拜師
扁鵲遇害
故事傳說
成就發明四診法
醫學思想
預防思想
治療原則
扁鵲學派
《史記》原文
鵲山祠
扁鵲遺址簡介 概述
姓名和時代之謎
人物生平 簡介
扁鵲拜師
扁鵲遇害
故事傳說
成就 發明四診法
醫學思想
預防思想
治療原則
扁鵲學派
《史記》原文
鵲山祠
扁鵲遺址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概述
扁鵲,春秋戰國時代名醫,醫術精湛,所以人們就用傳說中的上古軒轅時代的名醫扁鵲 扁鵲像
的名字來稱呼他。《史記》中記載他是渤海郡的一名大夫,而盧醫則是指他的出生地在盧國。由此可見,「扁鵲」是古代醫術高超者的一個通用名詞。秦越人也被稱為「扁鵲」,按照古人的傳說,醫生治病救人,走到哪裡,就將安康和快樂帶到哪裡,好比是帶來喜訊的喜鵲,所以,古人把那些醫術高超、醫德高尚的醫生稱作「扁鵲」。而這個出生在盧國、名叫秦越人的醫生醫術高明、學識淵博,走 南闖北、治病救人,順理成章地被人們尊敬地稱作「扁鵲」。 扁鵲是中醫學的開山鼻祖。世人敬他為神醫。從司馬遷的不朽之作《史記》及先秦的一些典籍中可以看到扁鵲既真實又帶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扁鵲創造瞭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基礎。扁鵲所處的年代,正是生產力迅速發展和社會發生著激烈變革、動盪的年代,也是人才流動,人才輩出的時代,各國的競爭機制,形成了一個尊重人材,招納賢士的社會風尚。為增強實力,各國都在攏絡有用之材。秦國地處西陲,被中原諸侯以夷翟遇之。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秦國的幾位先公先王,非常重視從東方各國招徠人才。為廣招賢能,秦國採取了兼收並取之法,為各類人才創造了一個各顯其能的用武之地。秦國除重視治理國家的人才外,對醫生也很尊重。《莊子.列禦寇》載:「秦王有病,招醫,破費潰痤者得車一乘,所治癒下,而所得愈多。」給予醫生以極好的待遇,各國名醫紛紛到秦。扁鵲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為秦人的。 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 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中醫理論的奠基人。 因為扁鵲一生游歷四方,所以去過的很多地方.以至於關於扁鵲的籍貫有一些爭議。有古書記載的是渤海莫人(今河北任丘)扁鵲見蔡桓公寫到渤海莫人。唐朝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引《黃帝八十一難》說:「(秦越人)家於盧國,因命之曰盧醫也。」盧國,在今山東長清。「渤海郡」在今山東省中南部和西北部。「鄭」,在今河南省鄭州市一帶。一生創有:《難經》,四診法(即望、聞、問、切)。
姓名和時代之謎
翻開《史記》,會發現扁鵲有三個名字:一為扁鵲。字義上看,扁鵲是指一隻鳥,喜鵲也。「扁」字,一讀biǎn;一讀pian(篇),清代學者梁玉繩在《史記志疑》中說扁鵲之扁是「取鵲飛鶣鶣之意」,即指一隻喜鵲在自由自在地飛翔。二為秦越人。《史記》說:「扁鵲者,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為盧醫。《史記正義》說,扁鵲「家於盧國」又稱盧醫。 分析以上這三個名字,會發現,扁鵲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一位醫生,他到處行醫,治病救人,人們非常尊敬他。因為他所到之處熱心給人治病,解除了人們的痛苦,所以人們就把這個醫生比作一個會給人帶來喜訊的喜鵲。由此可知扁鵲是一個傳說人物。 在山東出土的漢代石刻中,曾有扁鵲的形象,他人手人面,頭戴冠幘、鳥身禽立、拖著一束長尾。人們將扁鵲刻畫成人首鳥身的模樣,既反映了原始鳥圖騰的崇拜意識,也說明扁鵲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神人。 而秦越人,應該說是確有其人,他就是《史記》上說的,在渤海郡鄭的一位醫生。盧醫則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盧國。 可以說,扁鵲原來是個醫術高超的傳說人物,秦越人到處行醫,受到人們的尊敬,因此也被稱為扁鵲。 搞清了扁鵲的姓名之謎,又有一個問題使人困惑不解。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在有關扁鵲的史料中,記載扁鵲活動的時間跨度非常大。如扁鵲最早給蔡桓侯治病的時間是在公元前695年;給虢太子治病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給齊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約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間;《戰國策》記載的扁鵲見秦武公,大約在公元前309年,這是他看的最後一個病人。 如此一算,扁鵲的活動時間范圍在300多年之間,人不可能活這么大歲數。以致人們很難斷定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 我認為,秦越人作為受百姓歡迎的民間醫生,人們對他已經賦予了許多神話的色彩,因此有些活動並非全是他的個人所為,而是後人附加上去的,甚至有張冠李戴的可能。那麼,扁鵲究竟是什麼時代的人呢? 界定扁鵲生活的大致年代,有以下三個方法: 第一,依據《漢書·古今人表》。班固在《古今人表》中,將上古到秦朝間一千四五百人列入表中,依據人物的品格高低排列,把扁鵲和趙簡子、越王勾踐放在同一時代。趙簡子即趙鞅(?—前458年)春秋末年晉國正卿。越王勾踐(?—前456年)越國國君。如此看來,扁鵲應是春秋戰國之際人。 第二,從扁鵲行醫的故事中選擇你認為最可信的一個,界定扁鵲活動的具體年代。不少人認為他到秦國見秦武王的事較為可信,因為他是在秦國被殺害的。因此把扁鵲的生卒年代定在大約公元前407年到公元前310年比較合適。 第三,如果很難准確地考證出扁鵲的活動時間,籠統地說扁鵲是東周(或春秋戰國)人即可,扁鵲診病的故事有真事也有不少是寓言,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不必太較真。
編輯本段人物生平
簡介
扁鵲,戰國時醫學家。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鼻祖,對中醫葯學的發展有著特殊的貢獻。扁鵲(活動期公元前4世紀初)中國戰國時期的醫學家。學醫於長桑君。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總結前人經驗,創立望、聞、問、切的四診法。他遍游各地行醫,擅長各科,在趙國為「帶下醫」(婦科),至周國為「耳目痹醫」(五官科),入秦國則為「小兒醫」(兒科),醫名甚著。後因醫治秦武王病,被秦國太醫令李醯妨忌殺害。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戰國策.卷四秦二》里載有他的傳記和病案,並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據《漢書.藝文志》載,扁鵲有著作《內經》和《外經》,但均已失佚。
扁鵲拜師
扁鵲少年時期在故里做過舍長,即旅店的主人。當時在他的旅舍里有一位長住的旅客長桑君,他倆過往甚密,感情融洽。長期交往以後,長桑君終於對扁鵲說:「我掌握著一些秘方驗方,現在我已年老,想把這些醫術及秘方傳授予你,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外傳。」扁鵲當即拜長桑君為師,並繼承其醫術,終於成一代名醫,先秦時期醫家的傑出代表。扁鵲成名後,周遊各國,為人治病。 據司馬遷記載,扁鵲當時看病可以直接看透人的內臟,如同現在的透視一樣,至於望聞問切都是掩人耳目的。很多反 濟南扁鵲雕像
對中醫學的人藉此攻擊中醫。聶文濤認為,從中醫學文獻上看沒有扁鵲透視眼的記載。這說明,是書所記屬於醫學之外的文化內容。如同牛頓的蘋果落地,本來莫須有,且不符合邏輯,然而也會流傳。文化的傳奇必然覆蓋一切,包括古代和當代的科學發展過程,不能作為評判科學的依據。這種傳奇只能反應了扁鵲醫生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扁鵲具有高明的醫術。他的行醫事跡及醫學成就,可以反映出先秦時期的醫葯水平和醫葯特點。先秦不少著作載有扁鵲的事跡,《史記·扁鵲列傳》: 殷常公,號丘宣。欲覓其徒而傅其術,至邯。邯有姜姓子曰殳,以慧聞名。常公見而欣慶,隨攜之逰。年余至長桑,適逢棄兒於道,以秋深,名曰扁,故擇居長桑,授徒乳子矣。殳隨常公七年,聞之即知,知而能程其事,言對甚得,常公悅之。扁侍常公側,訥而少聲,齡或八歲,公亦任之。 又三年,殳二十有三。常戱於扁曰:『汝貌若獬,聲若鵲,其聞不能知,知無其所謂。後先生去,留之為吾司戶可也』。扁對曰:『汝聞之能知,知,先生少督,非智也。汝知之能辧,辧,先生心懈,非識也。吾貌若獬,父母施也,吾聲若鵲,乃能鳴也』。殳大笑之,言於常公,公笑而已。扁自請之,遂名扁鵲。 異日,常公謂殳曰『十年成汝,今可去矣。吾言於汝:居細無禍,災其自妄;且記』。殳去之,常公望其道問扁曰『汝謂殳之去,可得安乎』?扁對曰『初安,再妄,復牢之』。公詫然曰『行乎?性乎』?扁對曰『兼有也,謂有:爭於勢,不敵者死矣』。自此,扁日奉而夜讀,勤勉而事焉。 又三年,殳因治而涉罪,囚於牢。扁隨侍常公西行,途有不明,告先生,先生所釋,皆能記之。故其傳者,非言止矣,實心領而神會之躍也。扁鵲三十有二,始治於人。先生出而自嘆曰『吾自謂殳之可才,然吾知殳不亟扁。扁常曰不足以治,習耏其心。吾常自嘆其拙,今其學優於吾,安矣』。先生亡於鎬。扁鵲居鎬南守孝三年,靜悟眞髓而不以物動,治疾療人不為利往。四十有四歳名聞天下,曰『長桑扁鵲,神乎其人哉』。然殳之聦,二十有三語謂皆盡其傳。四年而牢,禁其終生。豈非過於知辧之害,而無智識之果者耶?
扁鵲遇害
秦武王與武士們進行舉鼎比賽,不覺傷了腰部、疼痛難忍,吃了太醫李醯(音西)的葯,也不見好轉,並且更加嚴重。有人將神醫扁鵲已來到秦國的事告訴了武王,武王傳令扁鵲入宮。扁鵲看了武王的神態,按了按他的脈搏,用力在他的腰間推拿了幾下,又讓武王自己活動幾下,武王立刻感覺好了許多。接著又給武王服了一擠湯葯,其病狀就完全消失。武王大喜,想封扁鵲為太醫令。李醯知道後,擔心扁鵲日後超過他,便在武王面前極力阻撓,稱扁鵲不過是「草莽游醫」,武王半信半疑,但沒有打消重用扁鵲的念頭。 李醯決定除掉扁鵲這個心腹之患,派了兩個刺客,想刺殺扁鵲,卻被扁鵲的弟子發覺,暫時躲過一劫。扁鵲只得離開秦國,他們沿著驪山北面的小路走,李醯派殺手扮成獵戶的樣子,半路上劫殺了扁鵲。相傳扁鵲是四月二十八日誕生的,人們在他的家鄉建造起「葯王廟」,專門供祠他。每年四月二十八日這天,大家都舉行盛大的紀念儀式。同時,也祈求他保佑人們無病無痛、延年益壽。
編輯本段故事傳說
扁鵲雲游各國,為君侯看病,也為百姓除疾,名揚天下。他的技術十分全面,無所不通。在邯鄲聽說當地尊重婦女,便做了帶下醫(婦科醫生)。在洛陽,因為那裡很尊重老人,他就做了專治老年病的醫生。秦國人最愛兒童,他又在那裡做了兒科大夫,不論在哪裡,都是聲名大振。 根據典記,魏文王曾求教於名醫扁鵲[1]:「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誰是醫術最好的呢?」扁鵲:「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 魏王不解地說:「請你介紹的詳細些。」 扁鵲解釋說:「大哥治病,是在病情發作之前,那時候病人自己還不覺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葯鏟除了病根,使他的醫術難以被人認可,所以沒有名氣,只是在我們家中被推崇備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時,症狀尚不十分明顯,病人也沒有覺得痛苦,二哥就能葯到病除,使鄉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靈。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嚴重之時,病人痛苦萬分,病人家屬心急如焚。此時,他們看到我在經脈上穿刺,用針放血,或在患處敷以毒葯以毒攻毒,或動大手術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緩解或很快治癒,所以我名聞天下。」魏王大悟。 事後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數的事業經營者均未能體會到這一點,等到錯誤的決策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才尋求彌補。彌補得好,當然是聲名鵲起,但更多的時候是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秦武王有病,召請名聞天下的扁鵲來治。一天,太醫令李謐和一班文武大臣趕忙出來勸阻,說什麼大王的病處於耳朵之前,眼睛之下,扁鵲未必能除。萬一出了差錯,將使耳不聰,目不明。扁鵲聽了氣得把治病用的砭石一摔,對秦武王說:「大王同我商量好了除病,卻又允許一班蠢人從中搗亂;假使你也這樣來治理國政,那你一舉就會亡國!」秦武王聽了只好讓扁鵲治病。結果太醫令李謐治不好的病,到了扁鵲手裡,卻化險為夷。在這場技術高低的較量上,扁鵲徹底戰勝了李謐。李謐自知「不如扁鵲」,就產生忌妬之心,使人暗下毒手,便殺害了扁鵲。 一天,晉國的大夫趙簡子病了。五日五夜不省人事,大家十分害怕,扁鵲看了以後說,他血脈正常,沒什麼可怕的,不超過三天一定會醒。後來過了兩天半,他果然蘇醒了。 有一次,扁鵲路過虢國,見到那裡的百姓都在進行祈福消災的儀式,就問是誰病了,宮中術士說,太子死了已有半日了。扁鵲問明了詳細情況,認為太子患的只是一種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屍厥」症,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樣,便親去察看診治。他讓弟子磨研針石,刺百會穴,又做了葯力能入體五分的熨葯,用八減方的葯混合使用之後,太子竟然坐了起來,和常人無異。繼續調補陰陽,兩天以後,太子完全恢復了健康。從此,天下人傳言扁鵲能「起死回生」,但扁鵲卻否認說,他並不能救活死人,只不過能把應當活的人的病治癒罷了。 還有一次,扁鵲來到了蔡國,桓公知道他聲望很大,便宴請扁鵲,他見到桓公以後說:「君王有病,就在肌膚之間,不治會加重的。」桓公不相信,還很不高興。10天後,扁鵲再去見他,說道:「大王的病已到了血脈,不治會加深的。」桓公仍不信,而且更加不悅了。又過了10天,扁鵲又見到桓公時說,「病已到腸胃,不治會更重」,桓公十分生氣,他並不喜歡別人說他有病。10天又過去了,這次,扁鵲一見到桓公,就趕快避開了,桓公十分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說:「病在肌膚之間時,可用熨葯治癒;在血脈,可用針刺、砭石的方法達到治療效果;在腸胃裡時,藉助酒的力量也能達到;可病到了骨髓,就無法治療了,現在大王的病已在骨髓,我無能為力了。」果然,5天後,桓公身患重病,忙派人去找扁鵲,而他已經走了。不久,桓公就這樣死了。 可見,扁鵲的望診技術出神入化,真是「望而知之謂之神」的神醫了。在中醫的診斷方法里,望診在四診當中居於首位,十分重要,也十分深奧,要達到一望即知的神奇能力更是非同尋常。這三個例子都是非常有名的醫學故事,「起死回生」、「諱疾忌醫」的成語也出於此。相傳扁鵲名聲過大,因為受到秦國太醫李謐嫉妒而被其害死了。 中醫學的一部經典之作《難經》相傳為秦越人所作,但從內容上看應該是《黃帝內經》成書以後問世的作品,成書於漢代。其內容深奧,是中醫學不可多得的理論著作之一。因此,古人將該書託名秦越人所著,也表示扁鵲在人們心目中佔有很高的地位,借其名以示書的重要性,也表達了人們對他的尊敬與懷念。
編輯本段成就
發明四診法
扁鵲在診視疾病中,已經應用了中醫全面的診斷技術,即後來中醫總結的四診法:望診(看看他的臉色等)、聞診(聽聽病人最近做了什麼事情後生病)、問診(問問有沒有干可以導致生病的一些事情)和切診(看看他的脈搏),當時扁鵲稱它們為望色、聽聲、寫影和切脈。這些診斷技術,充分地體現在史書所記載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於望色,通過望色判斷病證及其病程演變和預後。如他晉見蔡桓侯時,通過望診判斷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淺,病位還只是在體表腠理的部位。他勸蔡桓侯接受治療,如不治則病情將會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覺良好,拒絕治療。不久,扁鵲再度晉見桓侯時,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進展到血脈,再次勸說其接受治療,以免病情更加發展。桓侯仍然拒絕治療,心中不悅,認為扁鵲在炫耀自己,並以此牟利。當扁鵲第三次晉見他時,認為病情已惡化,病位進入到內部腸胃,如不及時治療,終將難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後一次,扁鵲通過望診,判斷桓侯病情危重,已進入到骨髓深處,病入膏肓,無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齊桓侯不久即發病,終於不治而死。此病例說明扁鵲當時已經能很好應用望診,而且診斷水平相當高。 扁鵲的切脈診斷法也很突出,具有較高水平。《史記》稱贊扁鵲是最早應用脈診於臨床的醫生。先秦時期,中醫的脈診是三部九候診法,即在診病時,須按切全身包括頭頸部、上肢、下肢及軀體的脈。扁鵲脈診及其理論可從虢太子這一病例的診斷中體現出來。當時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鵲通過脈診判斷為「屍蹶」。他認為患者的陰陽脈失調,陽脈下陷,陰脈上沖,也即陰陽脈不調和,導致全身脈象出現紊亂,故患者表現如死狀。其實,患者並未真正死亡,除脈診外,他還觀察到患者鼻翼微動。結合切摸,他發現兩大腿的體表仍然溫暖,因而敢於下此判斷。扁鵲是我國歷史上最早應用脈診來判斷疾病的醫生,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脈診理論。
㈣ 古代歷史人物手抄報,快客
分類
朝代
人物
主要史實
帝王將相
隋朝
隋文帝楊堅
①建立隋朝、統一南北;②勵精圖治、提倡節儉;③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
隋煬帝楊廣
①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交流;②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
帝王將相
唐朝
唐高祖李淵
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唐太宗李世民
①注意吸取隋朝滅亡教訓;②重視發展生產;③注意「戒奢從簡」; ④注意減輕人民負擔;⑤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⑥在位期間,出現了「貞觀之治」 ⑦重視發展科舉,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⑧對各民族一視同仁,被北方各族尊奉為「天可汗」 ⑨在今新疆地區設置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安西都護府。⑩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 。
女皇帝武則天
①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②當政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生產、選拔賢才的政策,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③愛惜人才、破格提拔許多有才能的人;④大力提倡科舉——增設殿試、武舉,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⑤在今新疆地區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北庭都護府。
唐玄宗
①任用熟悉吏治、富於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當宰相,勵精為治;②重視地方吏治,把中央優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職,並親自考核縣令的政績;③命人燒毀宮內一批珠玉錦綉,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決心。④開元年間,政局為之一新,史稱「開元之治」。 ⑤開元年間,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 ⑥唐玄宗統治後期,漸漸貪圖享樂,寵愛楊貴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亂,導致「安史之亂」。唐朝從此日趨衰落。⑦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⑧唐玄宗冊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冊封粟末靺鞨首領為渤海郡王;冊封南詔首領為雲南王。
房玄齡
富於謀略
杜如晦
善斷大事
魏徵
敢於直言,前後向進諫二百多次,是唐太宗時最著名的諫臣。
姚崇
熟悉吏治、富於改革精神
帝王將相
遼(契丹國)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
遼太宗
佔領了幽雲十六州,從此,與中原政權的沖突加劇
帝王將相
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
960年,陳橋驛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宋真宗
澶州之戰中,被迫親征,使得宋軍士氣大振,擊退遼軍。後訂立了澶淵之盟,使遼宋之間保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局面。
宋欽宗
1127年,金軍擄徽、欽二帝等北歸金朝。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寇準
宋真宗時,遼軍大舉攻宋,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宰相寇準力勸皇帝親征,宋軍士氣大振,擊退遼軍。
帝王將相
西夏
大夏國皇帝元昊
①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定都興慶,史稱西夏。②稱帝後,連年與宋交戰,雙方損失很大。後來,雙方議和。議和後,宋夏邊界貿易興旺。西夏設太學,譯漢文書,積極吸取中原文化。
帝王將相
金
金太祖阿骨打
①12世紀初期,女真傑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在會寧稱帝,國號金。②先滅遼,又於1127年滅亡北宋。③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④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今北京)
帝王將相
南宋
宋高宗
①1127年,北宋滅亡。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今杭州),史稱南宋。②宋高宗和權臣秦檜害怕抗金力量的壯大,威脅他們的統治,就向金求和,並令岳飛班師,解除他們的兵權。
抗金英雄岳飛
①從金軍手中收復建康。②在郾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③岳家軍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作戰勇敢。金軍中流傳的一句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④岳飛被秦檜以所謂「謀反」罪殺害。
抗元英雄文天祥
①南宋滅亡後,繼續抗元。不久兵敗被俘。囚禁在大都。他堅貞不屈,最後被殺害。②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等詩句表達了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決心和崇高的氣節。
帝王將相
蒙古國
成吉思汗鐵木真
①鐵木真順應人民的願望和歷史發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組織才能和堅強的性格,組織了一隻強大的軍隊,經過多年征戰,統一蒙古。②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從此,蒙古草原結束了長期混戰不已的局面。③蒙古統一後,成吉思汗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他和他的子孫除對金、西夏和南宋作戰外,還一直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流域。
帝王將相
元
元世祖忽必烈
①1271年,定國號為元,次年定都大都。②
1276年,佔領臨安,俘虜南宋皇帝,滅亡南宋。③重視發展農業,治理黃河,推廣棉花種植,北方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④令人開鑿兩段新運河——通惠河、會通河,與原有運河連通,使糧船可以從杭州直通大都。還開辟規模空前的海運。⑤設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設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使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帝王將相
明
明太祖朱元璋
①1368年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②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主權力——在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直屬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獄和軍政;在中央,廢除丞相,撤消中書省,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③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兼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④改革科舉制度,實行八股取士。⑤為了鞏固統治,分封眾多的子孫到各地做藩王,授予軍事大權。
建文帝
看到藩王的勢力日益膨脹,對自己構成嚴重威脅,下令實行削藩。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史稱「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朱棣稱帝。他就是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
①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史稱「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朱棣稱帝。②1421年遷都北京,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③繼續執行削藩政策,強化君權。④增設特務機構東廠,加強對臣民的監視和偵查。⑤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
帝王將相
後金
女真傑出首
領努爾哈赤
①統一了女真各部。②1616年,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③為反抗明朝的民族壓迫,起兵攻打明朝。奪取明朝遼東七十餘城。④遷都沈陽,後改稱盛京。
帝王將相
清
清太宗皇太極
①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承汗位。②重視發展生產,改革內政,並注意選拔人才,聯合蒙古各部,勢力不斷擴大。③皇太極改女真族名為滿洲。④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皇帝。皇太極就是清太宗。
順治帝
①1644,清軍入關,遷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②接見西藏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賜予「達賴喇嘛」封號。
康熙
①大興「文字獄」,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②賜予另一個西藏佛教首領「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③1684年,設置台灣府,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④為抗擊沙俄侵略,保衛祖國疆土,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並進,圍攻雅克薩。沙俄政府被迫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1689年,中俄雙方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中俄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雍正
①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②大興「文字獄」,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③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大大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乾隆
①大興「文字獄」,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②平定大和小卓分裂祖國的叛亂;③設置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④ 1771年,妥善安置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部眾,促進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農民軍首領
明末清初
闖王李自成
1644年,率領農民軍攻佔北京,推翻明朝。
民族英雄
明朝
戚繼光
①戚繼光抗倭。平息東南沿海倭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英雄。②戚繼光賦詩明志:「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封候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明末清初
鄭成功
1662年初,鄭成功收復台灣,趕走了荷蘭殖民者,使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清朝
渥巴錫
1771年初,渥巴錫率領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科學家
北宋
沈括
①著《夢溪筆談》,此書涉及各學科知識;②創制「十二氣歷」,是當時先進的歷法。③預言石油在未來「必大行於世」。
元朝
郭守敬
①編成《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在通行的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②主持開鑿了通惠河。
明朝
宋應星
①寫成《天工開物》一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②「天覆地載,物數號萬,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遺,豈人力也哉。」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
明朝
徐光啟
①代表作《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網路全書。②書中還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是我國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③徐光啟為中西科技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發明家
北宋
畢升
①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既經濟又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比歐洲早約四百年。②活字印刷術後來陸續傳播到世界各地,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
建築家
隋朝
李春
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七百多年以後,歐洲人才建成類似的橋。
醫學家
唐朝
葯王孫思遜
①傑出醫學家,醫術高明,醫德高尚,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 ②寫成《千金方》,書中記載了八百多種葯物和五千多個葯方,在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明朝
李時珍
①明朝卓越醫葯學家。②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③這部書內容豐富,考訂詳細,附有大量的插圖。被譯為多國文字,是世界醫葯學的重要文獻。
外交家
探險家
旅行家
航海家
唐朝
玄奘
①貞觀初年,玄奘西遊天竺,成為著名的佛學大師。貞觀後期,攜帶佛經回到長安。②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唐朝
鑒真
①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出生入死,甚至雙目失明,至第六次才成功。②鑒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的文化。③鑒真設計的唐招提寺,至今猶存,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④鑒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
元朝時來華
馬可·波羅
義大利旅行家。元世祖時來到中國,在中國居住了十幾年。《馬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明朝
鄭和
①為了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②從1405到1433年,鄭和前後七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③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④評價: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
史學家
北宋
司馬光
①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治學嚴謹,前後用了19年,主持編撰了《資治通鑒》。②《資治通鑒》按年代順序,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是一部編年體通史巨著。對研究古代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③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歷史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所以叫《資治通鑒》。
文學家
詩人
唐朝
「詩仙」李白
①生活在唐朝全盛時期。性格豪放,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②代表作《早發白帝城》《蜀道難》。③詩歌特點:即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
「詩聖」杜甫
①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②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深刻地反映了那個復雜、動盪的歷史時代。代表作「三吏」、「三別」。 ③詩歌特點:語言精練凝重,或氣魄雄渾,或沉鬱悲愴。
白居易
①生活在唐朝中期。②提倡詩歌要更多地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代表作《秦中吟》《新樂府》③詩歌特點:直白如話,通俗易懂。
詞人
北宋
蘇軾
①北宋文學家。對詞的發展有突出貢獻。屬「豪放派」。②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③特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
兩宋之交
李清照
屬「婉約派」。特點: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用口語,清新自然。
南宋
辛棄疾
①南宋傑出詞人。把詞的豪放風格發揚光大。②參加過抗金斗爭,一直胸懷恢復中原的壯志。在詞里,經常傾吐對山河分裂的悲痛。
戲劇家
金末元初
關漢卿
元代最優秀的劇作家。代表作:《竇娥冤》。作者用浪漫的藝術手法,讓竇娥的誓願實現,憤怒地鞭撻了黑暗勢力。
明朝
湯顯祖
明朝後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代表作:《牡丹亭》,作者通過神奇的愛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禮教。
小說家
元末明初
羅貫中
所寫《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書中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錯綜復雜的政治與軍事斗爭,故事情節生動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所寫《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書中描寫了北宋末年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塑造了許多被逼上樑山的英雄好漢,歌頌了農民的斗爭精神。
明朝中期
吳承恩
所寫《西遊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根據民間流傳唐僧取經故事創作。他通過塑造孫悟空這個形象,歌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於反抗的精神。
清朝
曹雪芹、高鶚
《紅樓夢》:曹雪芹寫了前80回,高鶚續寫了後40回。《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藝術家
書法家
由隋入唐
歐陽詢
代表作《九成宮碑》。特點:筆法方圓兼濟,結構嚴謹勻稱
唐朝
顏真卿
創立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代表作《顏氏家廟碑》。
唐朝
柳公權
①博採眾長,別出新意,自成「柳體」。 ②特點:方折峻麗,骨力勁健。代表作《玄秘塔碑》。③柳公權以楷書見長,曾筆諫唐穆宗,「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④後人把柳書和顏書並稱為「顏筋柳骨」。
北宋
「宋四家」
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都是宋代著名的書法家。書法各有新意。
元朝
趙孟頫
其書法勁秀雄健,功力深厚。
明朝
董其昌
其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畫家
隋朝
展子虔
隋朝最有名的畫家。代表作《游春圖》,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山水卷軸畫。
唐朝
閻立本
擅長人物故事畫。代表作《歷代帝王像》、《步輦圖》。
唐朝
吳道子
開後世寫意畫先河,被後世稱為「畫聖」。代表作《送子天王圖》。
北宋
張擇端
他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卞河沿岸的風光和繁華景象,是我國美術史上的不朽作品。
元代
趙孟頫
元代最著名的畫家。當時人稱頌他的畫為「神品」。代表作《秋郊飲馬圖》
明末
徐渭
善用潑墨。代表作《墨葡萄圖》
清朝
「揚州八怪」
一般指活動於江蘇揚州地區的八位清代畫家。其中,成就最為突出的畫家是鄭板橋。他的畫主要以蘭、竹、石為對象,其中蘭竹畫得最出色,蒼勁絕倫。代表作《蘭竹圖》。
㈤ 歷史人物一覽表
夏 後羿,女嬌,妹喜,夏啟,夏桀
商 妲己,伊尹,比干,婦好,商容,西伯侯姬昌,崇侯虎, 聞仲,箕子,微子,伯夷 ,叔齊 ,紂王,還有盤庚。
周 武王,呂尚,周公,幽王,褒姒,郝王
春秋戰國 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孟嘗君,孔子,老子,莊子,孟子等諸子百家,田忌,孫武,伍子胥,孫臏,樂毅,吳起,李牧,白起,屈原,荊軻,龐涓,夫差,勾踐,介子推
秦 嬴政,2勢,趙高,李斯,蒙恬,蒙括,王翦,項羽
漢 劉邦,韓信,蕭何,陳平,張良,呂後,東方朔,王昭君,灌嬰,張騫、衛青、霍去病,李廣,班超,班固,武帝,文帝,景帝,光武帝,霍光,司馬遷
三國 三國人物實在太多,只有復制了
梓潼 龐義
安定 程銀
建鄴 張英 陳橫
北海 孫乾 武安國 王朗 國淵
會稽 周昂 周昕 樊能 虞翻
晉陽 李肅 曹性 郝萌 楊丑 穆順 方悅
天水 華雄
下邳 呂岱 糜竺 曹豹 車胄 陳珪
北平 魏攸 鞠義
薊 蔣義渠 吳巨
武威 賈詡
洛陽 韓浩 蔡琰 韓玄 楊奉
漢中 張魯
長沙 區星
鄴 蘇由 潘鳳 沮授 田豐 審配 呂翔 呂曠
陳留 典韋 夏侯淵 夏侯敦 劉馥 毛玠
長安 傅異 杜畿
南皮 文丑 顏良 高覽 焦觸 逢紀 李孚 季雍 晆元進 韓呂子
濮陽 董昭 於禁 程昱 陳宮 李豐
宛 黃忠 許攸 張勛 韓胤 紀靈 楊弘 俞涉 樂就 梁綱 橋蕤 婁圭
襄平 公孫度
汝南 袁胤 許靖 袁渙 雷薄
吳 嚴白虎 嚴興 許貢 凌操
平原 華歆 崔琰
許昌 鍾繇 荀彧 戲志才 辛評 郭圖 荀椹
小沛 劉勛
江州 嚴顏
廬江 周泰
許昌 荀彧 陳群 郭嘉 戲志才 鍾繇 許褚
長安 張既 傅異 金旋
南皮 牽招 焦觸 李孚 張南
壽春 劉繇
吳 嚴白虎 嚴興 許貢
下邳 車胄
襄陽 向朗 杜畿
成都 張任 張松 王甫 吳蘭
洛陽 盧植 韓玄 徐晃 蔡琰 司馬朗
濮陽 程昱 王忠 伊藉
平原 崔琰
陳留 梁習 滿寵 毛玠 劉馥
襄平 國淵
北海 孫乾
薊 鄒靖 徐藐 吳巨
晉陽 郝萌 楊丑 卞喜 張燕 韓遁
鄴 趙范 趙雲 呂翔 呂曠 蘇由
宛 黃忠 陳震 婁圭 李嚴
汝南 程秉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呂范 袁渙 李通
吳 凌操 嚴畯
會稽 賀齊 董襲 虞翻 樊能 周昕
建鄴 呂岱
天水 王異
建鄴 陳橫 張英
洛陽 徐晃 韓玄 楊修 蔡琰 楊奉
柴桑 蔣干 呂蒙
武陵 潘浚
長沙 桓玠
濮陽 王累
陳留 梁習
長安 皇甫嵩 金旋
壽春 蔣欽 劉馥
成都 秦宓 王甫
襄陽 向朗 杜畿
鄴 趙范
南皮 郭援 李孚
長安 張既 傅異
平原 崔琰
零陵 劉度 刑道榮
建寧 李恢
襄平 國淵
晉陽 王凌 卞喜 張燕 韓遁
下邳 糜氏 陳矯 車胄
廬江 魯肅 宋謙 大喬 小喬 周泰
北平 閻柔
汝南 魏延 張閻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李通
北海 孫乾 程秉
薊 徐藐
宛 甘寧 婁圭 李嚴
汝南 周倉 廖化 劉辟 何儀 裴元紹 龔都 趙雲 陳到 魏延
壽春 張閻 陳蘭 雷薄 步騭
長沙 桓玠
宛 婁圭 李嚴
天水 王異 楊肁
安定 韓德
成都 秦宓
建鄴 呂岱 謝旌
濮陽 胡班
洛陽 司馬懿 賈逵 司馬孚 關平
建寧 李恢
武陵 鞏志
鄴 樊氏
薊 田予 徐藐
晉陽 張燕 王凌
小沛 溫恢
武威 蔡琰
北海 吳質
廬江 魯肅
襄平 國淵
武陵 廖立
零陵 程秉 刑道榮
晉 衛瓘,王羲之,王獻之,司馬炎,謝安,謝玄
隋 楊堅,楊素,楊廣,宇文化及,楊玄感,竇建德
唐 李淵,李世民,魏徵,李建成,李元吉,房玄齡,李隆基,楊貴妃,李白,杜甫,秦瓊,尉遲恭,武則天,郭子儀,安祿山,史思明,韓愈,柳宗元
宋 趙匡胤,趙光義,楊業,佘賽花,徽宗,欽宗,趙構,岳飛,宗澤,韓世忠,李綱,蔡京,高俅,童貫,岳雲,王安石,3蘇,司馬光,歐陽修,
元 鐵木真,忽必烈
明 朱元璋,朱棣,朱允文,常遇春,徐達,劉伯溫,戚繼光,鄭成功,李自成,朱由檢,劉瑾,魏忠賢,石謙
清 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乾隆,紀昀,和珅,鰲拜,明珠,索額圖,陳廷敬,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洪秀全,石達開,慈禧,光緒,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李光地,施琅,吳三桂
手打不容易,有用就採納吧
㈥ 我要辦一張歷史小報,需歷史人物2位,及其歷史事件,最好能有他的名句或介紹他的對聯,謝謝
【基本介紹】
曹操 cáo cāo (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恢復了中國北方的統一,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生平詳述】
曹操出生於一個顯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一員,漢相國曹參的後人。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
靈帝熹平三年(174),二十歲的曹操被舉為孝廉,入洛陽為郎。不久,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洛陽為東漢都城,是皇親貴勢聚居之地,很難治理。曹操一到職,就申明禁令、嚴肅法紀,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殺之」。皇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圖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
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合軍進攻潁川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隨之遷為濟南相。濟南相任內,曹操治事如初。濟南國(今山東濟南一帶)有縣十餘個,各縣長吏多依附貴勢,貪贓枉法,無所顧忌。曹操之前歷任國相皆置之不問。曹操到職,大力整飭,一下奏免長吏八名,濟南震動,貪官污吏紛紛逃竄。「政教大行,一郡清平」。當時正是東漢政治極度黑暗之時,甚至有了買官制度。朝廷封曹操為議郎,曹操不肯迎合權貴,遂託病回歸鄉里,春夏讀書,秋冬弋獵,暫時隱居了。
中平五年(188),漢靈帝為鞏固統治,設置西園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為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
中平六年(189),董卓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後及少帝,自稱相國,專擅朝政。曹操見董卓倒行逆施,不願與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師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曹操到陳留後,「散家財,合義兵」。組織起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准備討伐董卓。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正月,關東州郡牧守起兵討伐董卓,共推袁紹為盟主。曹操以行奮武將軍的身份,參加討董軍。二月,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陽抵禦關東軍。董卓之涼州軍驍勇善戰,關東軍十餘萬人駐酸棗(今河南延津北)一帶,無人敢向洛陽推進。曹操認為董卓「焚燒宮室,劫遷天子,海內震動」,應趁機與之決戰,遂獨自引軍西進。曹操行至滎陽汴水(今河南滎陽西南),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因為士兵數量相差大,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回至酸棗,曹操建議諸軍各據要地,再分兵西入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圍困董卓,關東諸將不肯從。
關東諸軍名為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意在伺機發展自己勢力。不久,諸軍之間發生摩擦,相互火並。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與呂布在長安定計殺掉董卓,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攻陷長安,殺王允,進攻呂布,關中也陷入戰亂。是時,州郡牧守各據一方,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
初平三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郡縣,陣斬兗州刺史劉岱。濟北相鮑信等迎曹操任兗州牧。曹操和鮑信合軍進攻黃巾。鮑信戰死。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擊敗。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
獻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進兵徐州(治郯,今山東郯城),向東南擴展勢力。徐州牧陶謙退守郯縣。不久曹操軍糧將盡,撤圍回軍。次年夏,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東海。曹操征徐州期間,所過大肆殺戮,一路上「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曾參加討董卓之戰的陳留太守和曹操部將陳宮對曹操不滿,遂叛操,迎呂布為兗州牧。呂布為當時名將,先為董卓部將,曾與王允定計誅殺董卓。
當時只有鄄城(今屬山東)和東郡的范(今山東范縣東南)、東阿(今山東陽谷東北)兩縣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別由司馬荀彧和壽張令程昱、東郡太守夏侯敦等堅守,形勢異常危急。曹操從徐州趕回,聽說呂布屯於濮陽,遂進軍圍攻濮陽。二軍相持百餘日,蝗災大起,雙方停戰,曹操軍還鄄城。
興平二年(195)夏,曹操整軍再戰呂布,於巨野(今山東巨野南)大破呂布軍,呂布逃往徐州投靠劉備。
曹操從陳留起兵到興平二年將呂布、張邈趕出兗州,經過六年的經營,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塊根據地。曹操起兵之初,僅有數千人,出任東郡太守前後,他陸續延攬一些擁有宗族、部曲等家兵的豪強地主歸附自己,後擊潰青州黃巾軍,又收其精銳組成「青州兵」。這樣,曹操又有了一支頗具戰鬥力的軍隊。根據地和軍隊,是曹操得以成事的基本條件。
獻帝劉協自被董卓劫至長安後,一直處於顛沛流離之中。建安元年七月,獻帝終於回到洛陽,洛陽經董卓之亂,已是一片廢墟。百官沒有地方居住,「披荊棘,依丘牆間」,洛陽也沒有糧食,「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采穭,或飢死牆壁間」。
早在初平三年(192),曹操的謀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的戰略性建議,曹操深以為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親至洛陽朝見獻帝。隨即挾持漢帝遷都許昌。從此,曹操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
漢魏之間,社會生產遭受嚴重破壞,出現大飢荒。這一時期,糧食供應成為各軍事集團最大的問題,因軍糧不足而無敵自破者不可勝數。
建安元年,曹操採納部下棗只等人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在許下募民屯田,當年即大見成效,得谷百萬斛。於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設置田官,興辦屯田。屯田有效地解決了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所以曹操說:「後遂因此大田,豐足國用,摧滅群逆,克定天下」。
在興置屯田的同時,曹操採取各種措施,扶植自耕農經濟。針對當時人口流失,田地荒蕪的情況,曹操先後採取招懷流民、遷徙人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檢括戶籍等辦法,充實編戶,恢復農業生產。此外,曹操還陸續頒布法令,恢復正常租調制度,防止豪強兼並小農。建安五年(200),曹操頒布新的徵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確:「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得擅興發。」曹操前後實行的這一系列措施,使瀕於崩潰的自耕農經濟不斷得到了恢復和發展。這成為曹操集團的雄厚經濟基礎。
通過以上二項措施,曹操統治區的農業生產迅速恢復。這是曹操在經濟上的一大成功。
迎獻帝、遷都於許和恢復農業生產是曹操得以成功的兩個重要條件。
從建安二年起,曹操利用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東征西討,開始了他翦滅群雄,統一北方的戰爭。
其時,在曹操的北邊,是佔有冀、並、幽、青四州的袁紹;南邊,是占據揚州的袁術;東南,是占據徐州的呂布;正南,是占據荊州的劉表;西邊,是關中諸將。此外,董卓部將張濟之侄張綉投降劉表後,屯駐於宛縣(今河南南陽),對許都形成威脅。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東征徐州,進攻久與他為敵的呂布。在曹軍攻勢之下,呂布軍上下離心,十二月,呂布將侯成、宋憲等生擒呂布謀士陳宮歸降曹操。呂布見大勢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將呂布、陳宮處死,收降呂布將臧霸、孫觀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見劉備已取得益州,而漢中是益州門戶,「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劉備必然要攻取漢中。於是曹操搶先一步,率十萬大軍親征漢中張魯。七月,曹操大軍進至陽平關(今陝西沔縣西北)。張魯聽說陽平關失守、逃往巴中。曹操進軍南鄭,盡得張魯府庫珍寶。十一月,張魯出降曹操,漢中遂為曹操所有。
曹操主力退出漢中後,劉備隨後向漢中發動進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至陽平關,夏侯淵等人與劉備夾關對峙。七月,曹操親率大軍趕往關中,坐鎮長安,以便隨時指揮漢中戰局。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自陽平關南渡沔水(今漢水),依山而進,駐軍於定軍山(今陝西沔縣東南),夏侯淵出兵與劉備爭奪地勢,被黃忠殺掉,曹軍大敗。曹操遂放棄漢中,軍隊全部撤回長安。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曹操剛剛從漢中撤出,劉備大將關羽就從荊州向他的東南防線襄、樊一帶發動了進攻。曹操聞知,立刻派大將於禁率兵往救樊城。八月,關羽乘洪水泛濫之機,大破於禁所統七軍,禽於禁,斬龐德乘勢進軍,將樊城圍住。時樊城曹軍只有數千人,城被水淹,水面離城樓僅有數尺,曹仁率軍死守。曹操又派徐晃領兵去救樊城。十月,曹操從關中趕到洛陽,親自指揮救援樊城。
孫權因關羽處其上游,很不願意讓關羽勢力發展,而且他早已有攻取荊州之心,於是聯結曹操,准備以大將呂蒙偷襲荊州要地江陵。曹操接信後,將這一消息通知曹仁,命他繼續堅守,自己進至摩陂(今河南郟縣東南),臨近指揮,又派兵十二營增援徐晃,命他反擊關羽。不久,呂蒙偷襲江陵得手。關羽撤兵,路上被孫權軍擒殺。
曹操在孫權擒殺關羽、取得荊州後,表孫權為驃騎將軍、荊州牧。孫權遣使入貢,向曹操稱臣,並勸曹操代漢稱帝。曹操將孫權來書遍示內外群臣,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機向曹操勸進。曹操自己還不想廢獻帝自立,他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死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這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短歌行(二首)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萍。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其二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
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隆。
崇侯讒之,是以拘系。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
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
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車。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嘆,並稱夷吾,民受其恩。
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
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禾巨〕鬯彤弓,
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
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作於建安十二年秋)
龜雖壽
神龜雖壽,尤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史書評論】
史書評論曹操:「明略最優」,「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作於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摯。曹操感性地說:「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事實的確如此。
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裡面,因為文學上的需要,而表現出明顯的貶曹筆法。然而《三國志》對他的評價,是魏蜀吳三國君主之中最高者,陳壽評價曹操為「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後世學者認為,這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有意歪曲事實,並沒有正確評價曹操。曹操唯才是用,軍事上戰術戰略靈活多變。他對東漢末年中國北方的統一,經濟生產的恢復和社會秩序的維系有著重大貢獻。在內政方面,曹操創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減輕了東漢末年戰時的糧食問題。
【眾人評說】
《曹瞞傳》評價曹操:「太祖為人佻易無威重,好音樂。」
孫權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裴松之評價曹操:「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於操為甚。」——《三國志(注)》
唐太宗說曹操:「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唐玄宗常自比「阿瞞」。
元稹評價曹操:「曹瞞篡亂從此始。」——《董逃行》
劉知幾評價曹操:「罪百田常,禍於王莽。」——《史通·探賾》
司馬光評價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強伉,其蓄無君之心久矣。乃至沒身不敢廢漢而自立,豈其志不欲哉?猶畏名義而自抑也。」——《資治通鑒》
洪邁評價曹操:「曹操為漢鬼蜮,君子所不道。」——《容齋隨筆》
王夫之評價曹操:「曹操父見殺而興兵報之,是也;阬殺男女數十萬人於泗水,徧屠城邑,則慘毒不仁,惡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術也,非道也。」——《讀通鑒論》
古人評價曹操:「曹氏雖功濟諸華,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辯亡論》
顧炎武評價曹操:「孟德既有冀州,崇獎跅馳之士,觀其下令再三,至於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於是權詐迭進,奸逆萌生。」
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王沈:太祖御軍三十餘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魏書》
鍾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
許子將: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魏書》
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毛澤東寫詞贊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易中天評價曹操:「曹操是可愛的奸雄,他的奸與雄統一於雄。」
李本濤評:曠世之奇才,有治國用兵之能,而無仁慈愛民之心。軍之神而民之魔者。
李賀
李賀(790~816)
注音:lǐ hè
中國唐代詩人。字長吉。號詩鬼。祖籍隴西,生於福昌(今河南宜陽)昌谷,後世稱李昌谷。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但家已沒落。青少年時,才華出眾,名動京師。父名晉肅,因避父諱(晉、進同音),終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鬱,體弱多病,只做過3年奉禮郎,卒時僅27歲,後人稱其為詩鬼。李賀一生以詩為業,其詩可分為4類。①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此類詩有的直陳時事,有的借古諷今。名作有《雁門太守行》、《老夫采玉歌》等。這類詩中,五古、七古較少,多為樂府詩。或借舊題,或創新題 ,大都凝練絢麗。也有的含義隱晦,如《金銅仙人辭漢歌》。②個人發憤抒情。這類詩有個人失意困頓、疾病纏身的消沉和時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悲嘆,也有「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和「世上英雄本無主」,「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豪情壯志。③神仙鬼魅題材。這類詩曲折表現他對現實的厭惡和否定。後人因此稱他為鬼才。④詠物等其他題材。這類詩總的表現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李賀詩想像豐富奇特,幽深奇譎,句鍛字煉,色彩瑰麗,富有浪漫氣息 。但也有少數明白易懂的詩,他擅長短篇,《天上謠》、《夢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其代表作,被稱為長吉體。他多寫古詩與樂府,近體很少,無七律。他的詩借鑒了齊梁宮體詩的詞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由於太注意雕琢,有的詩往往詞意晦澀,堆砌詞藻。李賀曾自編其集。有《李賀詩歌集注》。生平見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閑鼓吹》,《摭言》。
李賀一生,以詩為業。《高軒過》贊韓愈作賦「筆補造化天無功」,也可以作為他的自我評贊。他的詩,包括四方面內容:
①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他寫這類作品,有一定的現實基礎。早年家居昌谷,其地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征調運輸所必經,達官貴人所往來,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了解,給早熟的詩人提供了創作素材。後來旅遊南北,出仕王朝,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污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一步激發詩人的憤慨。李賀所寫這一類詩篇,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其中諷刺唐朝宮廷酣歌宴舞, 夜以繼日的佚樂生活的,如《秦王飲酒》;隱約反映宮廷事變的,如《漢唐姬飲酒歌》;批判憲宗求仙的,如《仙人》、《昆侖使者》;反對藩鎮分裂所造成的災禍和歌頌削平藩鎮叛亂的,如《猛虎行》、《雁門太守行》、《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反映權門貴族飛揚跋扈、驕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榮華樂》、《秦宮詩》、《牡丹神曲》、《夜飲朝眠曲》、《貴公子夜闌曲》、《嘲少年》、《梁台古意》;諷刺宦官當權、賢才失志的,如《呂將軍歌》、《感諷六首》其三、其四、《綠章封事》;反映邊塞敵人侵擾、抗敵士兵的艱苦生活的,如《摩多樓子》;揭露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的剝削迫害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諷五首》其一;同情宮廷失寵妃嬪的悲苦生活的,如《宮娃歌》、《堂堂》;反映少數民族軍事反抗活動的,如《黃家洞》;反映險惡的吃人社會、正直之士遭殃的,如《公無出門》、《艾如張》;抨擊科舉制度不能選拔真才的,如《送沈亞之歌》、《仁和里雜敘皇甫□》等等。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相當廣闊。這些詩篇少數用五、七言古詩,而大量運用樂府形式,或借用舊題,或自創新題,大都凝煉而絢麗。有的含義隱晦,如《金銅仙人辭漢歌》、《還自會稽歌》,杜牧以為「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間,亦殊不能知之」(《李長吉歌詩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王」兩派樂府外,李賀詩別開境界,獨樹一幟。王夫之《唐詩評選》說:「長吉於諷刺,直以聲情動今古。」毛先舒《詩辨坻》說:「大歷以後,解樂府遺法者,惟李賀一人。設色□妙,而詞旨多寓篇外。刻於撰語,渾於用意。」這是李賀詩最重要的部分。
②個人發憤抒情。李賀有積極用世的政治懷抱,雖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纏身,存在「我當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謝如枯蘭」(《開愁歌》)的消沉情緒,但如《崇義里滯雨》、《贈陳商》、《浩歌》、《致酒行》、《春歸昌谷》、《南園》其五等篇中,反映了在官時的生活感受,對「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的不滿,表現了 「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但又不甘沉淪,發出「世上英雄本無主」,「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雲」的豪言壯語,滿懷著「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這又是李賀詩思想感情基本的一面。而在《日出行》、《苦晝短》、《天上謠》、《夢天》、《相勸酒》、《官街鼓》等篇中,則表現了悲慨時光迅速、人生短促的消極一面。
③寫神仙鬼魅的題材。李賀是一個青年詩人,但在他作品中出現的「死」字卻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反映了他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將進酒》),表達了他對現實人生無可奈何的心情;「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二月》),則透露了他對未來光明的憧憬。他在兩者的矛盾中,探索擺脫死亡的途徑,於是產生了對神仙境界的奇妙幻想。王母、嫦娥等神話人物,銀浦、月宮等天國風光,出現在《天上謠》、《夢天》等名作中,極奇麗譎幻之觀。而在《古悠悠行》、《拂舞歌辭》、《官街鼓》、《神□》等作品中,則寫到神仙的虛誕和滄桑的變化。既然死亡無法逃避,於是又出現了對另一種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燈如漆點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灑空草」(《感諷五首》其三)、「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秋來》)、「百年老□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 (《神□曲》)。幽靈出沒,陰森可怖。宋人錢易、宋祁等因此稱李賀為鬼才。杜牧說:「梗莽邱隴,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 (《李長吉歌詩序》),是對這類詩篇的總評。
④詠物等其他題材。其中如《李憑箜篌引》、《申鬍子□篥歌》、《聽穎師彈琴歌》等,通過「石破天驚」的奇特想像和比喻等手法,描繪音樂家的高超技藝和動人的音樂美,並抒發了作者的懷抱,給人以很深的感受。《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贊頌了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手工藝。《羅浮山人與葛篇》,描寫織布老人織雨剪湘的絕技。還有《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借詠筍以贊美青春的活力;《馬詩二十三首》,借詠馬以反映現實政治,抒發作者的憤激心情。後兩組詩並且運用了李賀不常用的絕句形式。這類詩總的表現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頭歌》一類作品,則暴露了作者對貴族婦女生活的欣賞態度。
李賀詩的藝術特色,是想像力非常豐富奇特,慘淡經營,句鍛字煉,色彩瑰麗。如「羲和敲日玻璃聲」、「酒酣喝月使倒行」(《秦王飲酒》)、「銀浦流雲學水聲」(《天上謠》)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湘妃》等,是後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他也有少數明白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一、《京城》、《嘲少年》等。他較多地寫古詩與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七律詩一首也不寫,表現了他不滿於當時詩風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又受齊梁宮體詩的影響,借鑒了它們的詞采,也沾染了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因為過於注意雕琢,有的作品也有詞意晦澀和堆砌詞藻的毛病。但從基本成就方面看,則正如他所贊賞韓愈的作品那樣,是「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高軒過》)的。在唐代,李商隱、溫庭筠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辟的道路。宋人劉克庄、謝翱,元人薩都□、楊維楨,清人黎簡、姚燮,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宋代刻本《李長吉文集》
詩論家對李賀詩的評價,有褒有貶。杜牧贊之為「騷之苗裔」(《李長吉歌詩序》),高□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匯》),王夫之說他「真與供奉(李白) 為敵」(《唐詩評選》),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谷集注凡例》)。貶李者則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 (潘德輿《養一齋詩話》)。
李賀詩集,自編為四編本授予沈子明,收詩223首。北宋以來流傳的《李賀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數與自編的相同,而篇數不同,編次也很零亂,並非准確編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4卷外加上《外集》1卷,詩23首,與4卷合計,共242首,篇數也和李賀自編的不同。5卷本今有汲古閣校刻的北宋鮑欽止本、董氏誦芬室及蔣氏密韻樓兩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傳,集名為《李賀歌詩編》。又有《續古逸叢書》影印的南宋本,集名為《李長吉文集》,無外集。又有鐵琴銅劍樓、《四部叢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賀歌詩編》。後兩種原書今藏北京圖書館。
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吳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通行本流傳。後有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選錄了吳正子、劉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餘光、姚□、姚文燮各家的評或注。還有陳本禮《協律鉤玄》、黎簡評本和吳汝綸評注本。1977年出版的《李賀詩歌集注》,是將王琦《匯解》、姚文燮注及方世舉批註三種評注本匯編、加以校點而成。另外,錢仲聯有《讀昌谷詩札記》和《李長吉詩永貞詩史發微》,考訂詩的本事有新見。1984年出版的錢仲聯《李賀年譜會箋》,是兼年譜與詩注性質的新著,解詩與舊注多有不同。
李賀生平,有李商隱《李賀小傳》、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閑鼓吹》、《摭言》,還有朱自清的《李賀年譜》和錢仲聯的《李長吉年譜會箋》、《李賀年譜會箋》可資參考。
雁門太守行
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台上意, 提攜玉龍為君死。
南 園
【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
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
若個書生萬戶侯?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同沈駙馬賦得御溝水
入苑白泱泱,宮人正靨黃。
繞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
別館驚殘夢,停杯泛小觴。
幸因流浪處,暫得見何郎。
出城寄權璩、楊敬之
草暖雲昏萬里春,宮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漢劍當飛去,何事還車載病身?
㈦ 求一份歷史人物的歷史小報
咱們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名人啊, 比如你寫岳飛吧 寫他精忠報國,英勇善戰最後去死風波亭,揭露黑暗社會 等等 ,小寶不難做啊
㈧ 歷史上的十位英雄人物的一張手抄報(8開白紙)
1林則徐 2袁崇煥 3岳飛 4曾國藩 5譚嗣同 6黃繼光 7李世民 8曹操(我本人覺得他是)9鑒真10鄭和
㈨ 有關於中國古代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謎語60個!!!!!急
1)說盡心中無限事(打一近代皇帝)- 道光
(2)夕照街(打一近代皇帝) 道光
(3)普遍富起來(打一近代皇帝) 咸豐
(4)會診(打一近代皇帝) 同治
(5)陳玉成(打一字) 瑛
(6)天生麗質難自棄(打一近代人物) 楊秀清
(7)秋收暴動(打一歷史名詞) 金田起義
(8)爺爺奶奶爸媽我,全家都是營業員(打一歷史名詞) 五口通商
(9)指揮車輛停駛(打一歷史名詞) 紅燈照
(10)正義的回答(打一歷史人物) 嚴復
(11)一路平安(打一我國地名) 旅順
(12)身體好才能工作好(打一歷史人物) 康有為
(13)太白全集(打一歷史人物) 李鴻章
(14)管見(打一歷史人物) 張之洞
(15)人說生男生女都一樣(打一歷史人物) 譚嗣同
(16)威加海內兮歸故鄉(打一歷史人物) 劉光第
(17)張家口(打一歷史名詞) 門戶開放
(18)巴士之廣告(打一歷史名詞) 公車上書
(19)人人談改革(打一著作) 變法通議
(20)苦戰能過關(打一歷史名詞) 強學會
(21)苦孩子出來鬧翻身(打一歷史名詞)
辛亥革命
(22)雲開霧散,重見天日(打一近代革命團體) 光復會
(23)智(打一近代革命團體) 日知會
(24)為祖父代筆(打一近代人物) 孫文(孫中山)
(25)軍人盛世(打一近代名城) 武昌
(26)湘雲筆錄(猜一中國古代史學名著) 《史記》
(27)捷報(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陳勝
(28)江蘇原野(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吳廣
(29)遙望南嶽(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張衡
(30)一顆白菜沒有葉(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劉邦
(31)下筆如有神(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杜詩
(32)游覽手冊(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陳勝
(33)妙手回春(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霍去病
(34)保護幼苗(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衛青
(35)持久和平(猜一古代地名) 長安
(36)耶(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重耳
(37)試金石(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鑒真
(38)五穀豐登(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粟裕
(39)聶 (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重耳
(40)唐三彩 (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李時珍
(41)來信收到(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達爾文
(42)碲(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王安石
(43)春來也(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柳青
(44)旭日東升(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徐光啟
(45)皖(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道光
(46)內當家(猜一外國科學家) 居里夫人
(47)喬遷啟示(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白居易
(49)異香撲鼻(猜一外國著名人物) 達芬奇
(50)倜(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周樹人
(51)妻子占理(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夫差
(52)寶玉求婚(猜一外國總統) 林肯
(54)漢朝天下(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劉邦
(55)冬花競放(猜一中國著名戲劇人物) 梅蘭芳
(56)東晉滅亡(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司馬光
(57)喜歡奉承(猜一外國總統) 戴高樂
(58)黑孩(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墨子
(59)只有張三(猜一中國科學家) 李四光
(60)蜂窩(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黃巢
(61)目不斜視(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張居正
(62)看層林盡染(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顧正紅
(63)御碑(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王安石
(64)見賢思齊(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張學良
(65)囚禁張學良(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關漢卿
(66)村落(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莊子
(67)口才絕倫(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陳獨秀
(68)爺爺打先鋒(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祖沖之
(69)放之四海(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施洋
(70)佛教代表團(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僧一行
(71)文革(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左權
(72)韜奮遺像(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鄒容
(73)農夫(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田漢
(74)強盜的法則(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寇準
(75)兼聽(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聞一多
(76)封山育林(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衛青
(77)天子重禮儀(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王崇倫
(78)川幣(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巴金
(79)保護莊稼(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衛青
(80)勝利毋忘苦(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成吉思汗
(81)看稈(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張衡
(82)東坡踏翠(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蘇步青
(83)太白惜光陰(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李時珍
(84)開封(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茅盾
(85)慢慢走來(猜一近代歷史人物) 徐向前
(86)十八子聚會(猜一古代歷史人物) 李自成
㈩ 記錄歷史人物的報刊有哪些
《國家人文歷史》——探討人類的終極關懷和價值訴求
2.《歷史研究》——全國歷史類期刊中居專首位屬的核心期刊
3.《看歷史》——成長最快的社會性人文歷史類雜志
4.《探索歷史》——最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歷史雜志
5.《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權威歷史學術雜志
《看歷史》以「古今見識·天下情懷」為辦刊宗旨,為追尋明智之自我的思想者提供高品位的休閑歷史閱讀;肩負普及大眾歷史的責任,為讀者配一副看清歷史的眼鏡,使讀者知史明理,看清自我與當下;保持高端歷史品位,構建大歷史格局,激發個人的精英意識與擔當意識,超越歷史,關照現實。 2013年,在積淀了五年之久的品牌基礎上,《看歷史》進行全面改版,擴大內容領域,覆蓋文化史、經濟史、工業史、教育史、軍事史、政治史、改革史等。同時,在視野上保持廣角,為廣大歷史愛好者拓展更寬的閱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