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曹錕

歷史人物曹錕

發布時間:2021-03-08 01:04:33

Ⅰ 黎元洪 、馮國璋、徐世昌、曹錕、段祺瑞等人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何地位、影響和貢獻(可以分開進行分析)

中國民國早期的政治軍事人物其中
黎元洪、徐世昌作為民國的北洋政府總統
馮國璋、徐世昌、段回祺瑞為視為北洋三傑答
馮國璋、曹錕、段祺瑞為武人,軍事將領為主要身份,曹錕也通過賄賂當選「總統」
段祺瑞兩次當選北洋政府總理,控制皖系勢力,手下有徐樹錚
曹錕控制直系,手下有吳佩孚參與內戰,爭權奪利。
黎元洪和徐世昌主要是文官,對於官場的腐敗和內政的混亂負有責任。
因為民國時期,這些官僚軍閥出於自己派系的利益而置國家利益不顧,總體說來弊大於利。
同時這些派系相互牽制和利用也促使了中國在一段時期內思想和文化的在社會上傳播。
以上資料來源杭州圖書館,希望有助於你的問題解決。

Ⅱ 民國時期比較著名的歷史人物

孫中山(1866~1925)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名文 ,字德明 ,號日新,後改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

黃興
黃興是中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革命家,於1874年10月25日出生於湖南善化縣龍喜鄉涼塘村,原名黃軫,號杞園,字廣午,曾自署名竟武、琴五、近午、慶午等。黃興這個名字是他在從事革命活動後改的,字克強,被後人沿用至今。

袁世凱
袁世凱,字慰庭,號容庵。河南項城人。年輕時兩次鄉試未中,遂決計棄文就武,依靠淮軍統領吳長慶。1882年(光緒八年)8月,朝鮮發生「壬午兵變」。當時朝鮮和中國有宗藩關系,吳長慶受命前往鎮壓,袁世凱由李鴻章奏舉,任駐漢城清軍「總理營務處,會辦朝鮮防務」。至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化裝逃出漢城,回到天津。1895年12月,袁世凱由榮祿、李鴻藻等奏派擴練駐天津小站的定武軍,更名為「新建陸軍」,並引用和培植一批私人親信,以加強對全軍的控制。

蔡鍔

蔡鍔(1882-1916),中國軍事家。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邵陽人。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入長沙時務學堂,從梁啟超學習。 1900年參加自立軍起兵,失敗後留學日本士官學校。1904年歸國,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雲南訓練新軍。1911年(宣統三年)擢雲南三十七協協統。武昌起義爆發,與雲南講武堂總辦李根源在昆明舉兵響應,建立軍政府,任雲南都督。並派唐繼堯進軍貴州,由唐接任貴州都督。1913年被袁世凱調至北京,暗加監視。1915年11月潛出北京,12月在雲南組織護國軍起兵討袁,與袁軍激戰於四川瀘州、納溪。袁世凱死後任四川督軍兼省長,因病赴日本就醫,不治逝世。有《蔡鍔集》、《蔡松坡集》。楹聯主要收於《蔡松坡先生聯語》。

張作霖

張作霖,字雨亭,奉天海城人。奉系軍閥首領。早年投身綠林。1902年被官府收編。武昌起義後,仍效忠清廷,任「奉天國民保安會」軍事部副部長,打擊革命力量。後被袁世凱任命為第27師師長,鎮壓反袁的國民黨人。袁稱帝,被封為子爵、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袁死後,被北京政府任命為奉天督軍兼省長、東三省巡閱使,在日本幫助下控制了遼吉黑三省,成為奉系首領。此後,張作霖以東北為基地,向關內擴張勢力。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前,與直系共同把持了北京政府。直奉戰爭失敗後撤回關外,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宣布東北三省「獨立」、「自治」。1924年9月挑起第二次直奉戰爭,占據山東,一度擴展到蘇、皖,直至上海。他聯合吳佩孚、閻錫山、張宗昌等,合力對馮玉祥的國民軍作戰,重占天津、北京。1926年,任安國軍總司令,宣言「反共討赤」,封閉進步報館,殺害李大釗等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1927年6月在北京成立安國軍政府,自稱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企圖以黃河為界南北分治。1928年初,蔣介石統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各路軍北上,直逼京、津。張作霖眼看大勢已去,於5月30日下總退卻令。因懾於東北人民的反日浪潮,對日本的侵略要求未予全部承諾,而激怒日本軍方,6月4日清晨,張乘車由北京回奉天經過沈陽西郊皇姑屯車站附近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葯炸成重傷,當日逝世。

張學良
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偉大的愛國者,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之長子,國民黨軍陸軍一級上將,西安事變的組織者。1901年6月4日出生於遼寧省台安縣。1919年3月,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一期炮科,畢業後歷任奉軍營、團、旅、師、軍、軍團長、空軍司令等職。1928年6月,其父被日本關東軍炸死後,由奉系元老推為首領,出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12月,不顧日本和親日派的阻撓,宣布東北「易幟」,服從南京國民政府,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等職。1930年10月,就任中華民國陸海空軍副司令職。

馮國璋

馮國璋(1859~1919),中國直系軍閥首領。字華甫(符)。河北河間人。1890年在武備學堂畢業,留堂任教習。1893年入淮軍將領聶士成幕府。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曾隨軍參加抗擊日軍。後出使日本,他留心考察日本軍事,編成兵書數冊。1896年回國後,將所編兵書送呈袁世凱,頗受重視,袁任用其負責訓練新軍,興辦軍事學堂。經馮之手,培養了一大批有北洋派系觀念的軍官。袁世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馮統領禁衛軍兼充總統府軍事處處長,雖支持袁世凱的獨裁統治,但對袁帝制心存疑慮,並借口有病拒不進京就任參謀總長。袁世凱死,黎元洪繼任大總統。10月國會選舉馮為副總統,當時北洋軍閥集團分化為直系和皖系,馮為直系首領。1917年7月黎元洪去職,馮以副總統代理大總統,就任後與皖系首領、國務總理段祺瑞間的權力之爭日漸加劇。皖系控制的安福國會以馮代理總統期滿,於1918年10月選舉北洋元老徐世昌為總統 ,將馮攆下政治舞台。徐世昌為了平息馮的不滿,特准馮仍節制北洋第15、16兩師。次年12月,馮國璋卒於北京。

曹錕
曹錕(1862~1938),中國直系軍閥首領。字仲珊。天津人。生於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卒於天津。1885年入天津武備學堂。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中隨軍去朝鮮,戰後投袁世凱,次年升管帶。武昌起義後,移駐京郊南苑附近。1912年2月,曹錕縱兵嘩變,焚掠北京內外城,為袁世凱製造拒絕南下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借口。1915年袁謀稱帝,曹上書請求改變國體,被授虎威將軍,再封一等伯。護國討袁軍興,曹率軍入川鎮壓,1916年3月與護國軍戰於敘(州)瀘(州)間,受創敗退。9月任直隸督軍。1917年7月張勛復辟,曹任西路討逆軍總司令。孫中山南下護法,曹錕曾通電附和段祺瑞反對恢復舊國會、反對護法軍政府。1918年2月曹南下漢口,以吳佩孚代理第三師師長兼前敵指揮,率部入岳州、占長沙、取衡陽。1919年12月馮國璋病死,曹錕被奉為直系首領。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戰爭起,直系勝,曹錕與吳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1923年10月,曹錕以賄選手段當上了總統。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直系失敗,曹錕被軟禁。1926年4月,馮玉祥軍將領不滿北洋政府臨時執政段祺瑞與奉系勾結,發動驅段兵變,將曹錕釋放。

吳佩孚
吳佩孚(1871~1939)中國北洋軍閥直系首領。字子玉。山東蓬萊人。1939年12月4日卒於北平。光緒二十四年(1898)投淮軍。日餓戰爭爆發,赴東北刺探俄軍情報,因「功」以幫統記名。1906年任北洋陸軍曹錕部管帶,頗得器重。後升任旅長。護國討袁運動興起,隨營入川鎮壓蔡鍔領導的雲南護國軍。1917年7月,任討逆軍西路先鋒,參加討伐張勛復辟。同年孫中山組成護法軍政府。段祺瑞派曹錕、張懷芝帶兵南下討伐,吳任第三師代理師長兼前敵總指揮。因湖南督軍席位為皖系張敬堯所得,吳僅獲空銜,十分氣憤,遂發出罷戰主和通電。

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中國皖系軍閥首領。原名啟瑞,字芝泉。安徽合肥人。1885年考入天津武備學堂炮兵科。1889年畢業後赴德國學習軍事。次年回國。1896年調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陸軍炮隊統帶兼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1903年清廷成立練兵處,段成為袁世凱擴編北洋軍的重要幫手。段與馮國璋、王士珍被人們稱為北洋三傑。1909年調充第六鎮統制。次年調任江北提督,加侍郎銜,駐江蘇清江。

黎元洪
黎元洪(1864-1928)字宋卿,湖北黃陂縣夏店(今屬大悟縣)人,寄籍江夏縣(今武昌縣),祖籍江西南昌。

張勛
張勛(1854-1923)北洋軍閥。字紹軒,江西奉新人。行伍出身。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投靠袁世凱,任管帶。1899年後任副將、總兵等職,1911年升為江南提督,率巡防營駐南京。武昌起義後,在南京屠殺民眾數千人,頑抗革命軍,敗後退至徐州一帶。為表示忠於清王朝,所部禁剪辮子,被指為「辮子軍」。1913年奉袁世凱命,進攻討袁軍,重佔南京。因縱兵搶掠,誤傷外僑,調往徐州,任長江巡閱使。1916年袁世凱死後,在徐州成立北洋七省同盟,不久為安徽督軍,繼而擴充至十三省同盟,陰謀為清室復辟。1917年6月率兵入京,解散國會,逼走總統黎元洪,7月1日與康有為宣布復辟。至12日為皖系軍閥段祺瑞所擊敗,逃入荷蘭公使館,被通緝。後病死天津。
徐世昌(1855~1939)
中國清末官僚,北洋政府總統。字卜五,號菊人,又號?齋。直隸(今河北)天津人。1879年徐與袁世凱結為盟兄弟,得袁資助北上應試。先中舉人,後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1897年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成為袁的重要謀士,此後累獲擢升。1907年東北改設行省,徐被任命為東三省總督,曾多所舉措,冀能鞏固清政府在東北地區的統治。1911年5月,清廷設皇族內閣,徐任協理大臣。辛亥革命爆發,徐力主起用袁世凱鎮壓革命。同年11月袁組織責任內閣,徐改任軍諮大臣,加太保銜。1912年3月,袁世凱繼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徐力辭太保,觀望時局變化。1914年5月袁世凱任命徐世昌為國務卿,次年袁公開推行帝制,徐以局勢難卜求去,退居河南輝縣水竹村。1916年3月袁被迫取消帝制,恢復民國年號,起用徐為國務卿。徐在公私兩方面為袁盡力。因要求討袁護國軍停戰議和遭到拒絕,徐任職僅一月即力薦段祺瑞繼任。11月,徐以北洋元老資格應邀抵京,先調解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間的權力斗爭,後又調解直系首領馮國璋和段祺瑞的矛盾。1918年10月徐世昌經皖系操縱的安福國會選舉為總統。他標榜偃武修文,下令對南方停戰,次年2月召開南北議和會議,但無結果。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徐被迫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以緩和全國輿論的反對。為了阻止新文化運動的高漲,徐極力鼓吹尊孔讀經以為抵制。在北洋軍閥各派系的斗爭中,徐世昌慣以元老身分和居間調和者的角色因勢操縱。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後,直系控制了北京政府,曹錕、吳佩孚逼徐去職。徐被迫回天津。晚年,藉助僚友門客編撰書籍20餘種。
蔣介石
蔣介石(1887~1975)中國國民黨當政時期的黨、政、軍主要領導人。名中正,字介石,學名志清。1887年10月31日生於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卒於台北。
汪精衛
汪精衛(1883-1944)原中國國民黨副總裁,親日派首領,後為漢奸。名兆銘,字季新。生於廣東三水。 1903年官費赴日本留學。 1905年參與組建同盟會。一度主編《民報》。 1905-1906年資產階級革命派與改良派論戰期間,發表一系列文章,宣傳革命主張,抨擊清政府和改良派,產生了積極影響。 1907年隨孫中山赴南洋。 1910年3月,謀炸清攝政王載灃,事泄被捕,被判處終身監禁。

Ⅲ 中國近代歷史人物都有誰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林則徐,關天培,魏源,曾國藩,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林鳳祥,李開芳,賴漢英,秦日綱,陳玉成,李秀成,洪仁玕,曾國荃,慈禧,左宗棠,曾紀澤,李鴻章,丁汝昌,鄧世昌,愛新覺羅·奕(xīn),崇厚,張之洞,馮子材,劉永福,鄭觀應,愛新覺羅·載湉(光緒帝),愛新覺羅·奕劻(慶親王),鐵良,姚瑩,徐繼畲(yú),沈葆楨,徐壽,鄺(kuàng)榮光,華蘅芳,劉銘傳,左寶貴,葉志超,林永生,聶士成,徐驤,王德標,龔振麟,李善蘭,王韜,陳寶箴,張維屏,李寶嘉,吳沃堯,曾樸,林紓,任伯年,吳昌碩,高劍父,嚴復,容閎,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黃遵憲,梁信芳,劉光第,楊銳,林旭,楊深秀,康廣仁,詹天佑,趙三多,張德成,曹福田,章炳麟,鄒容,陳天華,黃飛鴻,霍元甲,薩鎮冰,辜鴻銘,袁世凱,孫中山,黃興,張謇,宋嘉樹,陳其美,唐國安,張勛,廖仲愷,宋教仁,溥儀,蔣介石,汪精衛,宋慶齡,宋美齡,陳獨秀,李大釗,夏明翰,徐錫麟,秋瑾,焦達峰,譚延闓,伍廷芳,陸征祥,楊度,周學熙,榮宗敬,榮德生,王士珍,馮國璋,段祺瑞,蔡鍔,唐繼堯,徐世昌,曹錕,趙炳均,段芝貴,徐樹錚,曹汝林,章宗祥,陸宗輿,張作霖,黎元洪,馮玉祥,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孫殿英,陳炯明,唐紹儀,陸榮廷,李烈鈞,馮如,劉靜庵,劉道一,顧維鈞,王國維,魯迅,齊白石, 徐悲鴻,傅斯年,瞿秋白,楊昌濟,毛澤東,賀子珍,楊開慧,何叔衡,李達,張聞天,張國濤,王明,方誌敏,王稼祥,張學良,郭松齡,陳果夫,陳立夫,宋子文,宋靄齡,宋美齡,孔祥熙,孫科,侯德榜,童第周,周恩來,朱德,夏斗寅,許克祥,朱培德,張太雷,湯薌茗,楊靖宇,趙尚志,傅作義,盛世才,劉湘,楊森, 葉挺,劉峙,馬佔山,俞明震,易順鼎,佟麟閣,趙登禹,李家鈺,郭沫若,聞一多,陶行知,李公朴,郁達夫,徐志摩,黃節,陳去病,夏敬觀,高旭,馬君武,蘇曼殊,柳亞子,梁思成,林徽因,老舍,周作人,陳寅恪,李濟琛,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錢玄同,林彪,彭德懷,陳毅,曹禺,杜月笙,韓復榘,陳佈雷,顧祝同,胡宗南,陳誠,王家烈,龍雲,湯恩伯,張靈甫,黃維,黃百韜,何應欽,張自忠,孫立人,孫連仲,馬步芳,鄭洞國,左權,賀龍,彭雪楓,張大千,吉鴻昌,衛立煌,馬本齋,薛岳,何健,王耀武,戴笠,毛人鳳,楊杏佛,項英,聶耳,王若飛,沈鈞儒,朱自清,章伯鈞,陳建功,華羅庚,李四光,竺可楨,吳有訊,茅以升,茅盾,田漢,冼星海,黃炎培,徐特立,戴望舒,趙九章,顧頡剛,林語堂,熊十力,張愛玲,張恨水,彭雪楓,陳昌浩,段德昌,李天佑,陳明仁,杜聿明,廖耀湘,馮友蘭,冰心,鄒韜奮, 傅雷,梅蘭芳,許光達,吳宓,孫伏園,沈雁冰,成仿吾,陳源,夏堅白,蕭紅

Ⅳ 天津的歷史名人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是戊戍變法主要成員之一,與康有為齊名,近代史稱「康梁變法」。辛亥革命後曾先後出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幣制局總裁、財政部長等職。 張自忠,字藎忱,山東臨清人。生於光緒十七年(1891),宣統三年(1911)考入天津法政學堂,1914年從軍,曾先後任西北軍團、旅、師長,開封軍官學校校長。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侵犯長城,二十九軍奮起抵抗,張氏率三十八師在喜峰口、羅文峪大敗日軍。七七事變後,張又化裝出走後方,任五十九軍軍長,在臨沂、台兒庄戰役中功勛卓著,後升為三十三集團軍司令,轉戰鄂西、豫南等地。1940年5月在湖北宜城、襄河一線截擊日軍主力,身陷重圍,壯烈犧牲。張氏在任天津市長期間,於1936年8月以慶安堂名義購得英租界倫敦道厚德堂川記空地一塊,計4.356市畝,建成樓房一所(成都道60號)。主樓三層,後樓二層,共16間,院內另有平房14間,建築總面積1400餘平方米。主樓一樓有會議室;二樓設兩座平台;三樓有屋頂平台;後樓一樓為餐廳,二樓為書房。進大門右側平房也設有會議室,左側平房為傭人住房及門房。這所住宅現為天津市民政局辦公用房。 李叔同生於天津,祖籍浙江平湖人,出身富商兼書香門第。自幼酷愛文學藝術,以擅長書法、繪畫、音樂、篆刻而聞名中外。後來他目睹北洋軍閥禍國殃民,心灰意冷,出家為僧,法號弘一,世人尊稱「弘一法師」。李叔同故居位於海河岸邊的河北區糧店後街60號院內。這座呈「田」字形的清代建築距今已有150餘年的歷史。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紀念這位生長在天津的中國近代文化大師,1990年10月23日李叔同書法碑林河北區宙緯路揭幕。碑林系古典園林式建築,鐫刻著大師中晚期書法80多件,一座1.2米高的大師銅塑像巍然矗立其間。碑林還刻有眾多著名書法家的詠懷之作。

Ⅳ 曹錕是怎樣從一個販布青年,成長為民國總統的

【年輕時販布的曹錕,是怎樣成為民國總統的?其晚節是怎樣保住的?】

三國時期,劉備以織席販履的身份,建立三分天下的蜀漢政權,成就了一番令人津津樂道的基業。在民國時期,也有一位出身類似於劉備的政治人物。他早年販布為生,最後成為威震一方的實力軍閥,直至攀上民國總統的職位,這個人就是曹錕。

縱觀曹錕一生,他奉行利己主義,周旋於各派官僚之間,縱橫捭闔,要盡各種權術,乃至於與各系軍閥頭子們稱兄道弟,結親聯姻,他又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甚至用戰爭手段攫取權勢。但歷史最終跟他開了個玩笑,讓他從最高寶座上跌落下來。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直系第三軍總司令馮玉祥從熱河前線回師北京,控制全城,曹錕被軟禁,成了階下囚。後來在軍閥混戰的過程中,失去權勢的曹錕在天津英租界落下腳。日本侵華後,曾計劃拉曹錕出來為其效力,在其夫人劉氏的勸阻下,曹錕保持住了晚節,最後,曹錕在76歲時病逝於天津,還受到國民政府的表彰,被追授為陸軍一級上將。在北洋軍閥時期五任大總統中,曹銀的結局是最耐人尋味的一個。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可提醒刪除

Ⅵ 曹錕的人物評價

曹錕在歷史上名聲不好,為了過把總統癮,不惜花大把銀子賄賂選舉者,留下回了「賄選總統」的惡名答,這也是他的人生污點。不過他卻有著最低的底線,那就是不當漢奸——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華北淪陷。曹錕的老部下紛紛落水,出任漢奸政權要職。日本侵略者還千方百計地拖曹錕出來當俘虜,年邁的曹錕在劉夫人勸導下,立誓寧肯喝稀粥,也不給日本人辦事。總體講,有功有過。
曹錕在執掌北京政府期間,授意公布了《中華民國憲法》,完成了自1913年以來的民主制憲,並把當時各種政治力量的「地方自治」要求寫進了憲法;在處理「臨城劫車案」和完成中蘇建交談判的過程中,基本上堅持了民族主義的立場,維護了國家主權。因此,對曹錕的執政活動應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

Ⅶ 於歷史人物的:

1917年馮國璋出任代理大總統後,認為前陝督陸建章堪為利用,就任命他為總統府高等顧問、將軍府將軍。陸入馮幕後,很快便成為馮的重要助手和直系的幕後軍師,秉承馮意,奔走南北,務求扳倒皖系段祺瑞。 是年冬,段祺瑞和徐樹錚派馮玉祥率部援閩。馮玉祥率部開至浦口即停止前進,背後就有陸建章為其策劃。不久,段祺瑞改派馮玉祥率部援湘。馮率部開至湖北武穴停止前進,於1918年2月14日發表主和通電,又系陸建章促成。陸和馮的關系非同尋常。早在1902年,當馮在袁世凱武衛右軍當兵時,就與陸建章相識。是陸最先「發現」及培養了他,帶他沿著軍階向上攀升。1907年,陸把內侄女劉氏許嫁與他,給他安了個溫暖的家,馮從此該呼陸為「姑父」。陸對馮有著極大的影響力。1917年底至1918年春,陸建章還與馮玉祥以及直系干將、江蘇督軍李純密謀,共同討伐主戰派干將倪嗣沖,以期從安徽打開一個倒段的缺口。顯然陸建章的上述活動已嚴重威脅皖系軍閥的統治,威脅北軍對南軍作戰的局勢,威脅主戰派的整體地位。這是段祺瑞和徐樹錚所不能容忍的。 1918年4月下旬,段祺瑞適在武漢巡視軍隊。一天,曹錕設宴招待段祺瑞及隨行大員們,徐樹錚亦在座。席間,某督軍報告陸建章擾亂山東狀,請示處分。段大為震怒的問:「有電報(國務)院嗎?!」「有。」回答說。於是,段口傳軍令,飭各軍協拿,就此正法,且申言說:「朗齋(陸建章的字)北洋老袍澤,不如是,將法曲於情。」在座者連稱遵命。段祺瑞回京後,進一步指示徐樹錚等,密切注意陸建章的活動,設法將其緝捕究辦。再說陸建章,這時期更為活躍起來,他奔走於黃河上下與大江南北,為進一步打擊段方作積極的准備。6月11日,倪嗣沖、曹錕、張懷芝和各省軍事長官代表齊集天津,擬召開軍事會議。馮國璋暗中將此信息轉達給時在上海的陸建章,請陸趕到天津,設法說服曹錕重新回到直系,與李純合作,使這次會議有利於馮而不利於段。陸建章認為機不可失,遂即由上海到達天津。倪嗣沖對陸早已恨之入骨,得知陸回到了天津,便認為這是除掉陸的好機會,於是就找徐樹錚下手。6月14日,徐樹錚與倪嗣沖及奉軍參謀長楊宇霆密商之後,即寫信派人請陸到駐津奉軍司令部(天津城內的河北中州會館)晤談。陸建章接到徐的邀請信,雖然也覺得情況有點不妙,但自恃為現任總統府高等顧問、陸軍上將和北洋派中的長輩,他的兒子陸承武夫婦又是徐樹錚夫婦留日期間的同學,也就欣然應約而往。 當陸建章來到時,徐樹錚正在吃飯。楊宇霆聽到陸來請見,就對徐說:「此人十分可惡,把他殺掉算了。」見徐樹錚沒有吭聲,楊又順口罵道:「老混蛋又來找死!」陸進屋後,見徐正在吃飯,便問:「為何這時才吃飯?」徐答:「從外邊剛回來。」陸又問:「從何處回?」徐答:「自丹忱(倪嗣沖)處回來。」陸與倪形同水火,聞此,即面有不悅之色。楊與陸先到客廳說話。沒過多久,徐即請陸到花園里去。當陸走進花園時,就覺有人從後面用槍頂住後背。他知今日已難逃噩運,似乎呻吟一般地對徐所安排的左右人員說:「丹忱屢欲殺我。丹忱欲殺我,誠情理中應有之事,亦不足怪。又錚為何要殺我?又錚要殺我,就讓他殺我好了。」話剛說完,背後就傳出兩聲悶響。陸建章踉蹌了兩下倒了下去。臨咽氣前,又喃喃地說道:「不意如此而死。」 徐樹錚命令人將陸槍斃後,亦感事關重大。當即向國務院及陸軍部報案,歷數陸該死之罪,並請追褫陸之軍職。緊接著,又分別致電奉天張作霖、浙江楊善德、福建李厚基、湖南張敬堯、湖北王占元、山西閻錫山、陝西陳樹藩、河南趙倜、吉林鮑貴卿、察哈爾田中玉、熱河薑桂題等督軍、都統,及淞滬鎮守使盧永祥、江蘇省長齊夑元等,對於在津的倪嗣沖、曹錕、張懷芝等,則分別抄送電文,報告殺陸之情況,以取得諒解和支持。同時,徐樹錚考慮到正在援湘途中的馮玉祥是陸的親戚,並且是陸一手提拔起來的親信,因此,又立即致電向馮通報了殺陸的情況。但對吳佩孚等重要戰將及其他各旅旅長則無通報。顯然,徐樹錚對馮玉祥是不放心的。他向馮玉祥通報,即含震懾又寄希望諒解之意(亦為日後馮玉祥報仇埋下了隱患)。 陸建章的被殺,對馮國璋的震動亦很大。段祺瑞為善後,派秘書曾毓雋去見馮國璋,以探聽他的口氣。馮說:「又錚在芝泉(段祺瑞)左右,一向是為所欲為,今天這事未免太荒唐了。所好是責任內閣,你回去告訴芝泉,他怎麼辦,我就怎麼用印好了。」6月15日,段祺瑞召開國務會議,報告殺陸問題,並說必須向外宣布罪狀。有人提出質問,段很不高興的回答:「是我令又錚殺的!」於是,會議未經多少討論,即通過宣布罪狀的決定。據此,國務院秘書長方樞擬就一道命令,請馮國璋蓋印發表。馮雖內心不情願,但又覺得自身也處於危險境地,遂蓋印發表。 這樣,轟動一時的「殺陸建章案」就似為合法了,段祺瑞為徐樹錚殺陸承擔了責任,馮國璋也有予以承認的責任。

Ⅷ 無心法師中的大帥是誰啊,馮國璋曹錕

不可能是馮國璋 和曹錕 這大帥一看就是奉軍 你看軍裝都是奉軍的 應該是張宗昌 要麼是版湯玉麟 奉軍就權只有這兩個人在天津駐軍 張作相不可能取這么多姨太太 孫烈臣很早就死了 吳俊升在黑龍江 就算二次奉直打完 楊宇霆在安徽 姜登選在江蘇 李景林也在南方 最符合這個大帥的就只有張宗昌和 湯二虎

Ⅸ 曹錕是中華民國第幾任總統

曹錕(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字仲珊,出生於天津大沽口(天津市塘沽),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直系軍閥的首領。駐軍保定,被稱為「保定王」。

1890年,於天津武備學堂畢業後任毅軍哨官;1919年被擁為直系軍閥首領。1923年6月,曹錕將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買議員,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拒絕日本出面組織新政府的要求。

1938年5月17日,曹錕病逝於天津。1939年12月,曹錕被國民政府追封為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中文名

曹錕

別名

曹仲珊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天津

人物關系

曹鍈

弟弟

快速
導航

主要成就 軼事典故 人物評價 親屬成員 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62年(同治元年)農歷十月二十一日,曹錕出生於天津大沽一個貧窮造船工曹本生家裡。曹錕的父親曹本生,在大沽的一個船行當排工,成年累月給人家造木船,以維持這個10口人之家的生活。盡管曹家經濟拮據,但曹本生性子憨直,為人要強,他寧願自己勒著腰帶,也要供孩子們識幾個字。因此,曹錕兄弟幾個,多在幼年讀過幾年私塾。[1]

曹錕16歲時,父親讓他學造木船,曹錕不肯,叫他學做農活,他也不依,曹本生只好讓他去賣布。因家中貧窮,買不起一輛手推車,曹錕便把布匹搭在肩上四處叫賣。父母見曹錕不成器,便在他17歲那年託人說媒,將西大沽一家姓鄭的姑娘娶過來。鄭氏長於曹錕兩歲,相貌平平,但為人通情達理,過門後上敬公婆,下疼小叔小姑,對曹錕更是十分體貼,小兩口和和睦睦,很少口角。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曹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