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五穀雜糧的歷史故事

五穀雜糧的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7 21:29:47

① 五穀畫的歷史淵源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初起於唐,盛於清,清乾隆時期曾經一度成為重慶府敬獻皇帝之貢品。五穀糧食畫起源於盛唐,盛唐時期生產力水平較高,文化文明程度較高。
杜甫在《憶昔》中描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於是就有市坊之間悄然興起的五穀糧食畫製作,寓意並慶賀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五穀」因流傳區域不同,其具體種類也略有不同,但皆為糧食的總稱。而且其具體功用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所闡述:「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民之所依的「五穀」,上靠天時,下依地利,往往人類不能自主,尤其是在農耕文明時代,所以就有從宮廷到漢族民間的祭祀活動:「春時東耕於藉田,引詩先農,則神農也」(《漢儀》);「壇於田,以祀先農」。(《五經要議》)在生產力普遍低下的農耕文明中,祭祀往往是一種人與天地進行溝通的儀式,而祭品也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祭祀中發生變化,「五穀祭祀」便在種種條件下,成為與「三牲祭祀」並列的祭品,然而五穀總有先民尚饗之意,後逐漸在全盛時代演變成一種藝術品,既不脫離祭祀本體,又可提升其審美價值,但五穀糧食畫形成並能廣為流傳的前提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所以,民間五穀糧食畫的形成與發展不及寺廟強大。
在我國歷史中,寺廟經濟一直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實體,在宗教儀式中,因教義關系,「五穀祭祀」的地位極高,五穀被視為奪天地之精華的吉祥物,祭祀之餘,將祭祀所剩之五穀拼綴成畫的可能性更大。
不論基於何種原因,關於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起源出現在清朝流傳下來的一則故事裡:清乾隆朝元年,即公元1736年),江浙大旱,後波及全國半數以上省份,劉墉的父親劉統勛曾將所見繪成《千里餓殍圖》,呈報乾隆,乾隆下令,從天府之國四川運糧救急,可運糧賑災過程中,下級官員中飽私囊,朝廷大員、州縣衙門與地方勢力勾結,欺壓百姓、剋扣國糧,全國上下糧食再次緊缺。乾隆皇帝十分憤怒,派欽差大臣前去調查,欽差大臣路過四川重慶府,老百姓得知欽差到此,便向欽差申訴官員如何剋扣官糧、欺壓百姓。欽差聞言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寫萬言書由他轉呈乾隆皇帝,為了更加體現糧食的金貴和引起皇帝對糧食問題的深度重視,欽差讓民間藝人用五穀雜糧做成萬言書。這份特殊的萬言書轉呈皇帝後,承辦貪官、開倉濟民,乾隆並將此萬言書妥善保存。
這是關於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起源具體的故事記載。此後,五穀糧食畫在西南地區,尤其是重慶十分興盛,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形成了諸多流派。
五穀糧食畫藝術總與大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關,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批「文革糧食畫」相繼產生,從此業已流傳近千年,失傳百年的五穀糧食畫又再現民間,真正有體系的傳承也重新開始。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第三代、四代傳承人唐述清和唐幫東開始恢復祖業,繼續從事五穀糧食畫創作於研究,唐述清老先生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依然指導、從事五穀糧食畫創作,並開始注意總結五穀糧食畫的創作方法和藝術規律。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真正開始新的藝術起步是從第五代傳承人唐大焱開始,作品《五穀豐登》,在中國第十屆工藝美術大師博覽會上獲獎,標志著五穀糧食畫的藝術創作得到了業內的重新肯定與認識。
「五穀文化」源遠流長,五穀糧食畫藝術是中國五穀文化的一個縮影,說明在漫長歷史演變中,人們對於五穀的認識程度和價值辨別已經提升到一種藝術美學的高度。

② 粗糧的歷史故事

故事核心是讓人們不要浪費資源;
傳說,大禹王治大水鎖住了淮河水神後,洪澤湖一帶,老子山腳下一馬平川,變成個好地方。年年人畜興旺,五穀豐登,麥子、高粱、穀子起根到梢都長滿穗子。家家戶戶,大囤滿,小囤流,吃不清,用不盡,下雨下雪都變成白面糖水。
人不知足,生活好了就奢費,白面饅頭處處拋,拿著大餅給小孩墊屁股。有一天,水母娘娘到洪澤村賣水,有點餓了,她變個乞丐老婦人,想討點飯吃。走過一家,走過兩家、三家,家家把饅頭喂豬喂狗也不給她。她又到一家,主人拿出幾塊大餅,她剛伸手去接,哪曉得那大嫂竟轉手把大餅墊在小孩屁股底下,說:"給小孩當尿布,軟軟和和,給你吃管什麼用?"水母娘娘一氣,上蒼就把這事告訴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派五穀神下界,叫把麥子、高粱、穀子等穗子統統櫓光!下面改下雪,下糖水改下雨。這下九夷之地要臨大難了。
在五穀神擼莊稼穗子那一天,小貓、小狽、小兔子都跪在地上求。小狽豎起了尾巴說:"給我留下尾巴大的一穗就夠我吃一輩子了!"五穀神就給它留下一穗高粱;小貓也豎起了尾巴說:"也給我留下點吧!"五穀神就給它留個谷穗;小兔子翹起那禿尾巴說:"也給我留這么大!"五穀神就又留個麥穗。那時小老鼠只顧吱吱叫,胡打鬧,稻子見五穀神來了,嚇得躲在水底。玉米剛被五穀神掰下幾個棒子,就逃到一個山上去了。輪到擼豆子了,那大豆、小豆角子戳手、五穀神說:"凡是豆子都不櫓了吧!"所以,各種豆類至今還起根到梢長滿角子。
有一天,小貓、小狽、小兔子、小老鼠在一起比功勞。小狽說:"我求的高粱穗子最大,我勞苦功高!"小貓說:"我求的谷穗比麥穗大,功勞也不小!"小兔子說:"我還求個小麥穗,小老鼠什麼也沒求呢!'比著,比著,吵起來了,結下冤讎,狗就攆兔子,貓去逮老鼠,貓見狗嗤鼻子,狗見貓怒視睛,它們之間一直不和好。

③ 100字民族故事

100字民族故事:

1、相傳在天地初分之際,太陽有兩個女兒。有一天,太陽的女兒駕著輕舟來到了山清水秀的神州大地。姐姐嫁到南方,妹妹嫁到北方。

第二年,姐姐生下一個嬰兒,嬰兒降生時,手裡握著一塊土地。他長大後種五穀雜糧,成了農業民族的祖先。他名叫"海特斯 ", 意為"漢族"。妹妹生的兒子取名"蒙高樂",即蒙古族。這便是蒙古祖先由來的傳說,她的歷史跟漢族一樣源遠流長。

2、岳飛,南宋軍事家,民族英雄。字鵬舉,相州湯陰(今屬河南)人。少時勤奮好學,並煉就一身好武藝。岳飛青少年時先後向周同、陳廣學習射箭、槍技,成為全縣武藝最高強的人,但因家境貧困,後到相州。19歲時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

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開始了他抗擊金軍,保家為國的戎馬生涯。傳說岳飛臨走時,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這成為岳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3、641年,唐太宗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為了排除邊境後患,答應了松贊干布的求婚,將自己遠氏宗親之女封為文成公主,入嫁西藏。文成公主自幼飽讀詩書,同時信奉佛教。攜帶了大量物品和親同時,對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唐蕃關系的加強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松贊干布還專門為文成公主修建了小昭寺,作為對她信奉佛教的尊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這段姻緣,不僅對唐朝和吐蕃都有好處,更重要的是,兩人的這段婚姻也為唐朝和吐蕃打開了友好交往的大門。

4、成吉思汗南征北戰。有回來到戈壁,斷了水,鹼水無法喝下去,很多士兵,幾乎脫水。遠在深山裡的一個士兵聽說後,裝了一皮囊袋水。快馬加鞭,一天一夜的送到了大汗面前。大汗很高興。 喝了個痛快。並大加贊賞。士兵走後,他把水囊送給部下們喝,但部下們都吐了出來。

原來那送來的水,因長時間在皮囊里。已經發酵有味兒。無法喝下。部下們很驚奇。 大汗笑著說:「因為,這是士兵真心送來的,我也是真心喝的,所以沒有感覺到水發霉了。」

5、誇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

他想去喝北方大澤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誇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誇父追日的神話,曲折地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向大自然競勝的精神。


(3)五穀雜糧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中國少數民族歷史故事》是1988年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松茂。本書主要介紹中國各少數民族的歷史故事。內容包括:使用「楛矢石砮」的肅慎人、東北的夫余族、靺鞨族與渤海、遼代的五國部等。

這本書在編寫方法上有以下一些特點:

1、在時間上,原擬按中原王朝的朝代來編排,但不少少數民族的歷史跨越幾個朝代,如按朝代編排,則看不出一個少數民族歷代發展的過程,因而確定基本上按民族來編排。

2、在地區上,原擬部分細些,但考慮到不少少數民族遷徙頻繁,如鮮卑族從東北遷到華北,一部分甚至遷到西北,如分得過細,不便編排,而不分地區,又眉目不清。因此確定分為北方、南方兩大部分。

3、雖為歷史部故事,但歷史事實均有史料根據,為使內容生動,也採用了一些民間傳說故事,但引用時均加以說明,使讀者能夠獲得可靠的歷史知識

4、不少歷史故事讀物,均側重於寫政治史方面的故事,本書由特別注意編者諸如文學史、文字史、藝術史、建築史等方面的故事,比較活潑、生動。

④ 關於團結的歷史故事

1、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漢、滿、蒙等各族將士為著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互支援,並肩作戰。1841年1月初,英軍發動突然襲擊,攻佔大角、沙角炮台,土家族將領陳連升、陳舉鵬父子及土家、苗族守台官兵600多人全部壯烈犧牲。

在近代中國抗擊外國侵略者的斗爭中,陳連升是第一位為國捐軀的少數民族將領。1842年7月,英軍進攻鎮江,副都統海齡(滿族)率4000餘名滿、蒙、漢族將士殊死抵抗,終因力量懸殊,全部戰死。

恩格斯在贊揚鎮江守軍的英勇精神時指出:「如果這些侵略者到處都遭到同樣的抵抗,他們絕對到不了南京。」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少數民族將領還有定海三總兵之一的鄭國鴻(回族)、兩江總督裕謙(蒙古族)等。

為國捐軀的漢族將領更多。這說明反抗西方列強的侵略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神聖事業。在此後的其他幾次大的反侵略戰爭如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抗擊八國聯軍戰爭中,都活躍著各民族將士的身影,也都有各民族將士流血犧牲。

尤其是台灣各族人民,自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就多次抗擊過外國侵略者的侵犯。中日甲午戰爭,以中國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而結束。

當台灣各族人民獲悉清政府已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的消息後,「驟聞之,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

他們相繼鳴鑼罷市,抗議清政府的賣國行徑。在保衛台灣的戰斗中,不畏強暴的台灣各族人民在外援盡失的艱苦條件下,先後戰斗100多次,抗擊日本三個近代化師團和一支海軍艦隊,打死打傷日軍32000多人,直至因彈盡糧絕而失敗。台灣各族人民為保衛祖國神聖領土,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頁。

2、元鼎二年(前115年)隨張騫至長安的烏孫使者回國,報告漢王朝的強盛後,增強了烏孫王昆莫對漢王朝的信任。

他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表示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請求與漢和親。元封六年(前105年),漢武帝把江都王劉建之女細君作為公主嫁給昆莫,並賜乘輿服御物,為備官屬宦官侍御數百人。

細君死後,漢王朝又將楚王劉戊之女解憂公主嫁給烏孫王岑陬。這兩次和親,對於鞏固漢與烏孫的友好關系,使烏孫成為漢在西方牽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發展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3、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晉時,為避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君。西漢晚期生於南郡興山縣(今湖北省秭歸縣)。因聰慧麗質,漢元帝時入宮為待詔。

西漢晚期,漢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長期的戰亂,恢復了和親關系。漢元帝竟寧元年(公元前33年),西漢王朝答應匈奴呼韓邪單於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親。從此出現了漢匈和好、民族和睦相處的局面,受到歷代人民的稱贊。

王昭君自願出塞,遠嫁異族,表現了一個弱女子不顧邊塞荒涼,不畏北地風寒和氈帳之苦的非凡膽識和勇氣。昭君出塞和親,是當時漢匈雙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後60年,是漢匈和睦相處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區在內的整個漠南和平發展的60年,出現了牛馬布野人民熾盛的繁榮景象。飽經戰亂之苦後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漢匈各族人民,深深地愛戴著王昭君。

民間傳說,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韓邪單於。她出塞時,和呼韓邪單於走到黑河邊上,只見朔風怒吼,飛沙走石,人馬不能前進。昭君款款地彈起了她所帶的琵琶,頓時狂風停止呼號,天上彩霞橫空,祥雲繚繞,地下冰雪消融,萬物復甦。

一會兒,遍地長滿了鮮嫩的青草,開遍了絢麗的野花。遠處的陰山變綠了,近處的黑水澄清了。還飛來了無數的百靈、布穀、喜鵲,在她(他)們頭頂上盤旋和歌唱。單於和匈奴人民高興極了,於是就在黑水邊定居下來。

後來,王昭君和單於走遍了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裡,哪裡就水草豐美,人畜兩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劃,地上就會出現一條玉帶般的河流和片片綠茵茵的嫩草。昭君還從一個漂亮的錦囊里取出五穀種子,撒在地下,於是就長出了五穀雜糧。

昭君去世時,遠近的農牧民紛紛趕來送葬,他們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壘起了昭君墓。傳說昭君墓一日三變,晨如鋒,午如鍾,酉如樅。就是說,昭君墓早晨猶如一座山峰,中午猶如一座鼎鍾,黃昏時猶如一棵雞樅(傘菌科圓錐形菌綱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團結友好的象徵,她的功績也得到後世的尊重。

4、古時候,有一位勤勞聰明的老獵人,家裡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吵嘴、打架,平時好吃懶做,除了自己,他們誰也瞧不起,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有本事。

當兩個兒子打架時,另一個兒子不僅不勸架,還在旁邊看熱鬧,家裡被他們搞得亂七八糟,日子也越來越艱難。老獵人常常搖頭嘆息道:真是作孽喲,養了三個兒子,不爭氣,只顧自管自,這樣下去日子可怎麼過喲!

老獵人決定想個辦法來教育他們,他先叫三個兒子每人折一根筷子,兄弟三個輕輕一折就斷了,老獵人又叫每人折一捆筷子,兄弟三人用盡全身力氣,臉漲得通紅,怎麼也折不斷。

老獵人意味深長地說:「就向你們剛才折筷子一樣,你們三兄弟,認也離不開誰,大家團結起來,就好比一捆筷子,合起來誰也折不斷,如果你們都自以為了不起,那就什麼本事也沒有。」

兄弟三人明白了折筷子的道理,從此他們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共同勞動,日子過得很幸福。

5、唐朝的時候,郭子儀和李光弼同時在朔方節度使安思順手下當副將,一天兩人之間發生了矛盾,此後見面很少說話。

後來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朝廷提拔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這樣一來郭子儀就成了李光弼的頂頭上司,緊接著朝廷又令郭子儀帶兵征討安祿山。

李光弼感到自己的處境很危險,怕郭子儀整到他們全家,就硬著頭皮去郭子儀那裡去賠禮去說:「過去是我做的不好,太不對了,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您怎麼處罰我都行,只要您放寬我的父母和家人就可以了……」

其實郭子儀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見李光弼這樣說,趕緊從座上下來抱著他說:「您說哪去了?,我怎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再說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能都怪你……現在,國家正處在動亂之機,我們更應該緊密團結,共同對敵才對啊。」

從此兩人解除了前嫌,有事共同研究處理。

⑤ 關於民風民俗的小故事

一、貼春聯——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為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

(5)五穀雜糧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可以簡單概括為民間流行的風尚、習俗。

由來

民俗是人民傳承文化中最貼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種文化——勞動時有生產勞動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傳統節日中有傳統節日的民俗,社會組織有社會組織民俗,人生成長的各個階段也需要民俗進行規范——結婚人們需要有結婚典禮或儀式來求得社會認同。

在人的精神意識領域也有民俗——許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許掃地,如果進行打掃就會破壞來年的財運。

民俗文化是流動的、發展的、它在社會的每個階段都會產生變異,並在變異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當中國社會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民眾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必然表現為民俗文化的變化上,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

尋找民俗文物,留下民眾生活的歷史,已成為一個嚴肅的課題。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國,民俗文化不僅是歷史的延續,而且還將會繼續延續下去。

正是這種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造就了中華民俗的精神傳統和人文性格,因此弘揚中國民俗文化傳統,對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⑥ 八寶粥的歷史是什麼

臘月初八被佛教界奉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紅棗、香菇、蓮子等八種食物合煮「八寶粥」,邀請周圍山民共進聖餐,並施捨給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對佛祖的敬奉。其後漸成民間自煮八寶粥(稱臘八粥)食用的習俗。

陰歷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也即現今的"八寶粥"。

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於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臘八粥在古時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
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

食臘八粥的風俗流傳至盡,臘八粥早已經不只是臘八日的食品,罐裝的八寶粥成為了人們日常的營養食品。

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又能夠能增福增壽呢。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臘」,本是我國遠古時代一種祭禮的名稱。

《風俗通.祀典》:「禮傳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蠟,漢改曰臘。』」「臘」「蠟」「獵」三字在古人們去野外獵取禽獸,用於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的儀式,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 ,家人平安、吉祥,稱之為臘祭。

由於臘祭活動常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但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自南北朝始,據傳臘祭之神有八種,於是臘月初八便成了固定的祭日。古稱「臘日」,俗稱臘八節。

東漢初年,佛教傳入我國,相傳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這天也是佛教節日,叫做「成道節」。

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而另一項古老的臘八習俗——吃「臘八粥」,則相當普遍地衍傳至今。 吃臘八粥,已成為臘八特有的節日飲食文化。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是以各種米、豆、乾果等做成。由於它的起源與佛教有關,是佛教的施齋供品,故又稱「佛粥」「福德粥」。臘八粥早在宋代即已出現,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明代,臘八粥已成為皇帝賞賜朝臣的節令食品。清代,此俗更為普遍。臘八節那天,宮里用大鍋煮臘八粥,請僧侶們誦經,帝後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們賜粥。寺院僧侶們這天要舉行隆重的育經及剃度活動,以慶祝釋迦牟尼得道成佛。同時以雜糧乾果等熬臘八粥供佛並饋贈來參加盛會的俗眾。

在北京的雍和宮中,至今仍保存著當時熬粥用的大銅鍋。 臘八粥的用料因地區與口味的不同而略有差異。近代多添加珍珠米、薏仁米、麥仁、黑米,有的還放白果、百合、蓮子、桂圓、綠豆、花豆等,再配以蜜餞食品。這種粥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香甜可口。

臘八粥的製作方法比較簡單。先把大麥米及各種豆洗凈,煮成半熟再加入大米、小米,最後放紅棗、栗子、蓮子、桂圓和糖,用旺火煮熟後,再用文火熬成糊狀。煮好後,先盛出幾碗,擺在供桌上,祭祀祖先。然後再裝在食盒內分贈親友,時間不得遲於中午。最後全家一起吃臘八粥。

在北京,連家中養的馬、牛、羊、雞、狗、豬等六畜也要喂幾勺粥。因傳說,天廷要在臘日派管理六畜的牛魔王、弼馬溫及豬八戒等下凡,查訪各家六畜的生活情況。這樣做,可使六畜壯實多產。有的地方還要在果樹的樹乾和花枝上也塗一些粥,以祈求明年的果實滿枝。還有的地方做完臘八粥後,要冷凍一部分,以後逐日取食,直到臘月二十三祭灶止,取來年有餘的好兆頭。

伴隨吃臘八粥的習俗,民間流傳有多種傳說。最普遍的說法是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據傳他本是迦毗羅衛國的王子,為尋求人生真謗,毅然舍棄王位出家修行。一天,他來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國,此地人煙稀少,一片荒涼。他又累又餓,酷熱難熬,昏倒在地。幸虧一牧女從此路過,用自己所帶的雜糧加上野果,煮成乳糜樣的稠粥喂他,才未被餓死。獲救後,他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創立佛教。故佛教徒稱臘月初八為「成道節」,並於此日吃臘八粥以示紀念。

漢朝時,每年農歷十二月必定要舉行年終臘祭,因此農歷的十二月又叫「臘月」或者「蠟月」。在臘月初八日所煮的粥,就取名叫「臘八粥」。

對於「臘八粥」的來歷和傳說很多,各地說法不一。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關紀念釋迦牟尼成佛的故事。 傳說釋迦牟尼逃出王宮到迦嘟山當了和尚以後,學習經典,在深山之中苦度了6年。他學經完畢的時候,正是臘月初八日,也就是一般的佛教所說的「釋迦牟尼得道日」。

又根據《因果經》記載,釋迦牟尼因6年苦行,無暇顧及個人衣食,每天只吃一些麻麥,常年不得溫飽。在他學習期滿時,已是衣杉襤履,瘦骨嶙峋,容貌好似枯木一般。 他疲憊不堪地走下迦嘟山,坐在河畔,向村人乞討。

村中一牧牛女子,用缽盂煮牛奶給釋迦牟尼吃,使釋迦牟尼很快恢復健康。佛教興盛以後,為了紀念這件事,就規定這個日子為古印度人民「齋僧」和救濟窮人而施捨飲食的日子。

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臘月初八施捨這件事逐漸變成了熬煮「臘八粥」的習俗。我國一些佛教寺廟里熬煮「臘八粥」,就紀念尼連河畔牧牛女子救濟釋迦牟尼的故事。

隨著佛教的興盛,臘八粥也流行到民間。有錢人家的臘八粥要用幾十種米豆果料熬成,親朋好友之間還互相贈送。窮人也要在這一天用小米紅棗熬一鍋粥應應時令。傳說「臘八不喝粥,明年會更窮」。

清朝時,皇宮里喝的臘八粥是雍和宮的喇嘛熬好後進貢的。

一過臘八,也就開始過年的准備了,但對窮人來講,還債的日子也逼近了,因為從這時候開始,討債的會陸續上門。

⑦ 五穀糧食畫的歷史淵源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初起於唐,盛於清,清乾隆時期曾經一度成為重慶府敬獻皇帝之貢品。五穀糧食畫起源於盛唐,盛唐時期生產力水平較高,文化文明程度較高。
杜甫在《憶昔》中描述「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於是就有市坊之間悄然興起的五穀糧食畫製作,寓意並慶賀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五穀」因流傳區域不同,其具體種類也略有不同,但皆為糧食的總稱。而且其具體功用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所闡述:「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民之所依的「五穀」,上靠天時,下依地利,往往人類不能自主,尤其是在農耕文明時代,所以就有從宮廷到民間的祭祀活動:「春時東耕於藉田,引詩先農,則神農也」(《漢儀》);「壇於田,以祀先農」。(《五經要議》)在生產力普遍低下的農耕文明中,祭祀往往是一種人與天地進行溝通的儀式,而祭品也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祭祀中發生變化,「五穀祭祀」便在種種條件下,成為與「三牲祭祀」並列的祭品,然而五穀總有先民尚饗之意,後逐漸在全盛時代演變成一種藝術品,既不脫離祭祀本體,又可提升其審美價值,但五穀糧食畫形成並能廣為流傳的前提是「五穀豐登,國泰民安」,所以,民間五穀糧食畫的形成與發展不及寺廟強大。
在我國歷史中,寺廟經濟一直是自給自足的經濟實體,在宗教儀式中,因教義關系,「五穀祭祀」的地位極高,五穀被視為奪天地之精華的吉祥物,祭祀之餘,將祭祀所剩之五穀拼綴成畫的可能性更大。
不論基於何種原因,關於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起源出現在清朝流傳下來的一則故事裡:清乾隆朝元年,即公元1736年),江浙大旱,後波及全國半數以上省份,劉墉的父親劉統勛曾將所見繪成《千里餓殍圖》,呈報乾隆,乾隆下令,從天府之國四川運糧救急,可運糧賑災過程中,下級官員中飽私囊,朝廷大員、州縣衙門與地方勢力勾結,欺壓百姓、剋扣國糧,全國上下糧食再次緊缺。乾隆皇帝十分憤怒,派欽差大臣前去調查,欽差大臣路過四川重慶府,老百姓得知欽差到此,便向欽差申訴官員如何剋扣官糧、欺壓百姓。欽差聞言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寫萬言書由他轉呈乾隆皇帝,為了更加體現糧食的金貴和引起皇帝對糧食問題的深度重視,欽差讓民間藝人用五穀雜糧做成萬言書。這份特殊的萬言書轉呈皇帝後,承辦貪官、開倉濟民,乾隆並將此萬言書妥善保存。
這是關於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起源具體的故事記載。此後,五穀糧食畫在西南地區,尤其是重慶十分興盛,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形成了諸多流派。
五穀糧食畫藝術總與大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關,直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批「文革糧食畫」相繼產生,從此業已流傳近千年,失傳百年的五穀糧食畫又再現民間,真正有體系的傳承也重新開始。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的第三代、四代傳承人唐述清和唐幫東開始恢復祖業,繼續從事五穀糧食畫創作於研究,唐述清老先生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依然指導、從事五穀糧食畫創作,並開始注意總結五穀糧食畫的創作方法和藝術規律。
重慶五穀糧食畫藝術真正開始新的藝術起步是從第五代傳承人唐大焱開始,作品《五穀豐登》,在中國第十屆工藝美術大師博覽會上獲獎,標志著五穀糧食畫的藝術創作得到了業內的重新肯定與認識。
「五穀文化」源遠流長,五穀糧食畫藝術是中國五穀文化的一個縮影,說明在漫長歷史演變中,人們對於五穀的認識程度和價值辨別已經提升到一種藝術美學的高度。

⑧ 粥的歷史

粥的歷史

粥在我國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了,可謂淵源流長。自古就有將粥喻作「滋生育神丹」、「滋養胃氣妙品」、「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唐代令狐德棻主編的《周書》中有「皇帝始,烹谷為粥」(意思是相傳從皇帝開始,最早是蒸谷,形成了粥)的記載,這是關於粥的最早的記載。

中國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為食用,2500年前始作葯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有西漢名醫淳於意(倉公)用「火齊粥」治齊王病,謂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且能逐熱,一飲汗盡,二飲熱去,三飲病已。

進入中古時期,粥的功能更是將「食用」、「葯用」高度融合,進入了帶有人文色彩的「養生」層次。大文豪 、美食家蘇東坡在食粥後寫下了「深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形容粥味美,使人身心顛倒)的著名詩句。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也極力推薦食粥養生,認為能延年益壽,曾作《粥食》詩一首,膾炙人口的「只將食粥致神仙」(只把吃的粥送的神仙就可以了,意指粥品味極高)的詩句。從而將世人對粥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有極細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意思是每日食粥一大碗,空腹時胃較虛,粥極細膩,與腸胃相宜,調理飲食的好辦法。)

可見,粥與中國人的關系,正像粥本身一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粥作為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8)五穀雜糧的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劃粥斷齏的歷史故事

范仲淹的母親謝氏,身世坎坷,吃盡許多苦頭,飽嘗過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的家境已經比較窘迫,范仲淹心知肚明。

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的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而且帶的數量,出人意料的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說:「我有數,不少。」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製作,隨寺院的鍾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

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鍾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的廚僧或小和尚眼看著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為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點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

第二天清早起來,鍋里的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的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的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

在寺院周圍的大山之中自然生長著野韭菜、野蔥、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的野菜。范仲淹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蔥、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的菜便成了。這就是「斷齏」。

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著「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的生活。隨著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台上光輝業績的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的專用成語。

⑨ 古代名醫的故事

1、心理療法

華佗善於應用心理療法治病,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華佗去看他。郡守讓華佗為他診治,華佗對郡守的兒子說:

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淤血吐出來,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沒命了。你能把你父親平時所做過的錯事都告訴我嗎?我傳信斥責他。

郡守的兒子說:如果能治好父親的病,有什麼不能說的?於是,他把父親長期以來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訴了華佗。

華佗寫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後,大怒,派捕吏捉拿華佗,沒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

2、扁鵲換心

魯公扈、趙齊嬰二人有輕病,就一起請扁鵲治病,扁鵲對公扈說:「你的志氣強身體卻很弱,有計謀卻並不果斷,齊嬰你的志氣弱身體卻很好,沒有謀慮卻過於執著。如果把你們的心臟互換,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扁鵲讓二人喝了葯酒,他們昏死了很多天,剖開他們前胸找到了心臟,將它們互換放置好,然後給他們吃了神葯,於是二人過了一會便醒了,就像剛開始一樣的健康,後來二人就向扁鵲告辭回家了。

3、起死回生

一次扁鵲到了虢國,聽說虢國太子暴亡不足半日,還沒有裝殮。於是他趕到宮門告訴中庶子,稱自己能夠讓太子復活。中庶子認為他所說是無稽之談,人死哪有復生的道理。

扁鵲長嘆說:「如果不相信我的話,可試著診視太子,應該能夠聽到他耳鳴,看見他的鼻子腫了,並且大腿及至陰部還有溫熱之感。」中庶子聞言趕快入宮稟報,虢君大驚,親自出來迎接扁鵲。

扁鵲說:「太子所得的病,就是所謂的『屍厥』。人接受天地之間的陰陽二氣,陽主上主表,陰主下主里,陰陽和合,身體健康;現在太子陰陽二氣失調,內外不通,上下不通,導致太子氣脈紛亂,面色全無,失去知覺,形靜如死,其實並沒有死。」

扁鵲命弟子協助用針砭進行急救,刺太子三陽五會諸穴。不久太子果然醒了過來。扁鵲又將方劑加減,使太子坐了起來。又用湯劑調理陰陽,二十多天,太子的病就痊癒了。

這件事傳出後,人們都說扁鵲有起死回生的絕技。

4、對症下葯

張仲景在醫學上出了名,還虛心地為同行醫病,不失時機地向別的郎中學習。

從前,一些郎中們,只把醫術傳給自己的子孫,一般都不外傳。那時南陽有個名醫叫沈槐,已經七十多歲了,還沒有子女。他整天惆悵後繼無人,飯吃不下,覺睡不著,慢慢憂慮成病了。

當地的郎中們,來給沈槐看病,都縮一頭。老先生的病誰也看不好。越來越重了。張仲景知道後,就奔沈槐家來。

張仲景察看了病情,確診是憂慮成疾,馬上開了一個葯方,用五穀雜糧面各一斤,做成丸,外邊塗上硃砂,叫病人一頓食用。

沈槐知道了,心裡不覺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穀雜糧面做成的葯丸,掛在屋檐下,逢人就指著這葯丸把張仲景奚落一番。

親戚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葯方。誰見過五穀雜糧能醫病?笑話!笑話!」

朋友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葯方,誰一頓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

同行的郎中來看他時,他笑著說:「看!這是張仲景給我開的葯方。我看幾十年病,聽就沒聽說過,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這件事可笑,憂心多慮的事全拋腦後了,不知不覺地病就好了。

這時,張仲景來拜訪他,說:「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學生斗膽。」沈槐一聽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慚愧。

張仲景接著又說:「先生,我們做郎中的,就是為了給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無子女,我們這些年青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嗎?何愁後繼無人?」

沈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內心十分感動。從此,就把自己的醫術全部傳授給了張仲景和其他年輕的郎中。

5、「堂」的來歷

張仲景在任長沙太守期間,正值疫癘流行,許多貧苦百姓慕名前來求醫。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爺作風,對前來求醫者總是熱情接待,細心診治,從不拒絕。

開始他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在後堂或自己家中給人治病;後來由於前來治病者越來越多,使他接應不暇,於是他乾脆把診所搬到了長沙大堂,公開坐堂應診,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他的這一舉動,被傳為千古佳話。

後來,人民為了紀念張仲景,便把坐在葯店內治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這些醫生也把自己開設的葯店取名為「××堂葯店」,這就是中醫葯店稱「堂」的來歷。

閱讀全文

與五穀雜糧的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