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描寫古代歷史人物的散文-要寫的好的-
將本色張揚(永遠的蘇軾)
他將至情流動成筆下四溢的華彩,他將真我交織成理念奔騰的旋律,他將誠摯揮灑成行雲流水的文字,他用生命演繹著本色的張揚。
無需誇耀,不容粉飾,他的名字本身就閃著熠熠光彩:蘇軾,那個在沉醉了幾百年的中華大地上響亮的名字,那份足以讓每一個沽名釣譽矯情偽飾的文人汗顏的性情。
不錯,真的自我向天下告白。最細膩的情感,最傷感的孤獨,最無羈的豪放……臨風長嘯,他心一顫,筆一揮,氣一吐,內心的所有情感便奔涌而出,潺潺流淌,而他的本色也在文字的雕琢中一一展露。
蘇軾是一杯水,溫柔多情,愛懸於胸。「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他不掩飾內心的思念,甚至有時還會有「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的經歷。天人永隔的別離,肝腸寸斷的痛苦,刻骨銘心的思念,在如水般流淌,把本色細細說講。一位至情的文人,不在乎「好男兒志在四方」的勸諫,不理會「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名言,他將靈魂深處那淺淺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訴說著。不理會世俗的眼光,至情的本色由我張揚。
他的文字並非缺乏裝飾與文采,沒有清詞和麗句,只是他將內容看的高於修飾,就好像他把真我看的高於「蠅頭微利,蝸角虛名」一般。不掩飾內心那份「高處不勝寒」的孤獨,他會用清寂的背影留下「撿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絕唱,又或「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的哀怨。他像是一杯茶,略帶清苦又暗香縈繞。寂寞被他用筆渲染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將他那至性的本色默默張揚。
他將瀟灑飄逸的語言服務於思想,他用最華麗的文字去書寫最理性、最智慧的篇章。蘇軾會用他的一句句詩詞、一篇篇歌賦來向你證明:人生那失望、失意、失落的苦膽可以用沖天的豪氣去稀釋,苦難會在闊大的長江、闊大的山川、博大的胸懷前黯然失色。「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他把豪放鋪灑,讓豁達成為生命的一部分,似酒般干冽爽快。「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他把樂觀宣揚,將被貶謫的痛苦蒸發為理性的思索,不讓自己迷失在名利場中。「浮游於天地中,放浪於形骸外」他將自己對於生命的卑微與崇高的思考在一點點訴說,他把自己大徹大悟後的思想向千年古風傳達。不用誇張,他把樂觀理性的本色在張揚。
自古以來人們都說文章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般質朴,卻有一個人將華彩與本色融合得完美無缺。蘇軾,用他那清新而又厚重、悲壯、純正的嘯歌引領著碧波澎湃的文字潮流,為古典的海洋增添了雄渾的樂章,在時空的流轉中永遠都是炫目奪彩、熠熠閃光!
一蓑煙雨任平生
他曾駐足朝廷為國家效力,他曾與佳妻一起共論「花中君子」,他還曾與朋友一起高談闊論,吟詩喝酒。但他也曾經歷了烏台詩案,幾次入獄,險些丟了性命,也曾孤苦伶仃,隻身月下,無人陪伴.最幸福的他曾擁有過,最痛苦的他也經歷過,如今的他,站在千丈高的赤壁前,對著奔流不息的大江,又有何感慨呢?
性格的孤傲使他少朋寡友,心態的叛逆又使他幾遭被貶.他本應該墮落了,折服了,「背繩墨而追曲,竟周容以為度.」杜甫失意,仍舊刻意追求,忠君愛國,韓愈被貶,則悲愁痛苦,無以自持,而他仍處世豁達,毫無灰心喪氣之意.屈原是上下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李白是狂傲不羈:「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他則是曠達自信:「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重重的政治壓力下,在飽受苦難折磨之後,他暢游赤壁,發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感慨英雄時代的英雄;他步入鄉間,沉浸在「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的陶醉中,陶醉這自然界中的自然;他回至家中,與愛妻無賞蘭花「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品質,品質這佳人的「空谷佳人」。
痛苦可以暫時忘卻,但不可終生除去。花前月下,良辰美景是虛設,美酒佳餚,清風明月是烏有.沒有知音,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此時的他,父母已離去,妻子去世已十年,唯一弟弟也已七年未見,只有那一輪明月成了他傾訴的對象.此情此景,有誰不是潸然淚下,看著那圓圓的月亮,端著孤燈思悄然,不由自主問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此時的他,企圖擺脫虛名浮利,世俗偏見,求得心靈的徹底解放。世事真如一場大夢,人生又有幾度新涼,雖遭被貶,雖家人分離,但他的真性情告訴我們「中秋孤光誰與共,把盞凄然北望。」但作者還是心念朝廷,雖處人生的低谷,他並沒有滿腔積怨,滿腔憤懣,而是始終充滿希望,凄涼的看一看月亮,看一看北方。
在他的身上,沒有了高官,沒有了親人,沒有了財富,但在他的筆下卻描繪出了大江南北,他是逆境中依然曠達與眾不同的人,他是佳境中個性叛逆鶴立雞群的人,他可以說是宇宙的夾縫間生長的人,他說一代文豪----蘇東坡.
蘇軾的1074年
吳曉蕾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寧七年。
這一年,對於正當不惑之年的蘇軾來說,是個多事之秋。他在任杭州通判三年之後,改知今日山東諸城的密州。盡管仕途多變,宦海沉浮,但畢竟差一點置蘇軾於死地的湖州「烏台詩案」還沒有發生。總的說來,這一年的蘇軾仍然意氣風發。也就是在這一年,他寫下了幾首名垂千古之作。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公元1074年的中秋之夜,蘇軾懷著復雜的心情寫下了這首《水調歌頭》。催生這首千古名詞的,除了中秋的明月以及「何似在人間」的迴避政治斗爭的想法,恐怕更多的就是他對弟弟蘇轍的思念之情了。蘇軾在這首詞的序中寫道:「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而此時的蘇轍在離密州數百里之遙的齊州(今山東濟南),在交通尚不發達的宋代,中秋之夜,蘇軾只能借月遣懷了。
人間的悲歡離合,有如天上明月的陰晴圓缺,這是人類所永遠無法擺脫的永恆悲劇,難怪近十個世紀前的詩人,對著天上的明月,發出這樣的感嘆。然而蘇軾畢竟是曠達的,在詞的最後,他發出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這祝願跨越時光,千百年來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袒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熙寧七年冬,蘇軾因天旱去常山祈雨,回程時與同官梅戶、曹會獵於鐵溝。此次的密州出行,他寫下這首《江城子》。在給朋友鮮於子駿的信中,他曾頗為得意地說:「數日前獵於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蘇軾的這首《密州出獵》,給花嬌柳媚的宋代詞壇,帶來了一股從未有過的新鮮空氣,豪放而剛勁。據宋人俞文豹《吹劍續錄》記載,蘇東坡在翰林院時,曾問一位幕士他與柳永之詞有何不同,幕士回答說:「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而學士詞,須關西大漢抱銅琵琶,執鐵綽板,唱『大江東去』。」
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因夢而寫此詞,也是在1074年。19歲時,蘇軾與16歲的王弗在故鄉四川眉山結為連理。王弗頗有文學素養,美貌賢惠,伉儷感情甚篤。不料10年後,王弗便在開封和蘇軾永別,歸葬於四川故鄉。蘇軾後來雖娶王弗的堂妹王潤之為妻,但對王弗的懷念始終沒有中斷過,常在夢中與其相逢。又是10年後的正月二十,蘇軾終於在多回舊夢一場新夢後,寫下了這首悼亡詞中的千古絕唱。
一部電影中曾出現了這首詞。影片中的女主角因為感情受到太大的刺激瘋掉了。若干年後,她認識了一個善良的大學生。在同他談到以前的愛人時,她十分興奮,拿出愛人臨走前寫給她的信,眼睛裡閃爍著快樂,「他在信中說他一定會回來接我的,你念給我聽」。大學生接過信,愣住了,因為信是一紙空白。在女子的一再要求下,他緩緩念出了蘇軾的《江城子》。他的聲音低沉而又悲愴,同女主角眼裡流露出的痴迷與幸福形成鮮明的對比。再沒有什麼語言能比這首詞更能准確的刻畫出世間有情人的生離死別。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1074年,作為一名有濟世思想卻又屢遭貶逐的磊落志士64年生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蘇軾的生命中顯得平凡而又獨特,「滿川風雨獨倚欄」,蘇軾把他一生的坎坷滄桑化作了句句詞章。
2. 寫歷史人物的散文
再簡單不過了,你到新華書店裡找一本高考滿分作文,裡面不乏寫歷史人物的文章,而且絕對原文,文采也不錯!
最主要的是有很多篇可共選擇
3. 求幾段描述歷史人物的優美的散文
哦,你打算寫借古喻今,抒情立志的套路文啊?話說高中畢業三年了,當年老師就開始一專個勁兒屬罵我們寫這種模式化文章了…
我記得這種文章五六年前突然一下子火了,一發不可收拾。推薦你看五六年前的高考滿分作文和新概念作文,說實話,這種虛有其表的文章除了那幾年考生用,旦凡有點兒功底的文學愛好者都不樂意寫。你要是側重於女性的話,背洛神賦吧,只要搭起來故事框架,洛神賦里的形容詞往裡套,保管震住你們老師。不過這種文兒早寫爛了,你主題思想要新穎和諧。
4. 求歷史人物散文
梁衡有很多評論古人的文章,比如評價辛棄疾的《把欄桿拍遍》,比如評價李清照的《亂世中的美神》。還有趙劍敏的《竹林七賢》一書,全書都是評價古人的散文。很有文學素養。
5. 有關歷史人物的作文 抒情或散文有題目
項羽橫劍一揮,生命之勁松瞬時枯槁成蕭瑟秋風中的悲壯.我看到,那偉岸英姿劃掠過滴血殘陽,烏江悲鳴,蒼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
余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霸王別姬的千古悲劇,緣於一個男兒對自我認識的太過偏激.當連營掛出了漢家的旗,當垓下響起劉邦的馬蹄聲.我們的英雄惟有以從凋零生命之花來捍衛人活於世的至重尊嚴.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千年,不能飛臨烏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將血刃的劍.輕輕地告訴他「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陽夢;四面楚歌的凄涼,熄滅了男兒曾燃亮過天地的極光.
東坡仰天一嘯,生命之佩瑤瞬時飄溢出盈天漫地的磬香.我看到那飄飄白衣獵獵於蕭蕭風中,風度翩翩風情萬種風華絕代.
這位被林語堂先生譽為「不能為一」卻「難能有二」的曠世奇才,一生顛沛流離的坎坷命運,便是一篇超越狹隘自我,演繹壯麗人生的輝煌篇章.一場莫須有的「烏台詩案」使我們的文豪幾近陷入滅頂之災,吐納珠璣的玉口在嚴刑拷供中凄慘哀號;潑墨風流的秀士在長枷鎖鐵鐐中迎風顫抖,發配荒蠻,風塵滿懷,浪跡四野,身如浮萍.蒼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無定所的漂泊;濤隱隱的故壘邊卻依然響起你震撼蒼穹的凱歌.你認識的自己是曠達的,所以你在煙瘴四布的密州仍「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里卷平岡」;你認識的自己是灑脫的,所以你在凄風苦雨的黃州仍「何妨吟嘯且徐行」不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你認識自己是超然的,所以你在獨處荒僻的瓊州仍摯情的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慈游奇絕冠平生」.苦難歷程中的熱忱不減,贏得了東坡浪漫瀟灑的一生,超越狹隘自我的男兒本色,造就了一段瑰麗的文明.
項羽被突襲的浮雲遮住眺望的慧眼.鴻圖霸業灰飛煙滅於自我的孱弱,而傲岸的蘇子憑借篤定的自我超越,為漫長的歷史,增添了一片經久不衰的絢麗春色.
6. 求有關於古代歷史人物的散文,或者小說人物
《三國演義》里豈不都是的?
另外比如一些史傳文學里的人物傳記方面的文章,三國時期的,應該都符合你的要求吧?
7. 速求一篇描寫歷史人物的散文
2007宜昌中考滿分作文: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8. 關於贊揚古代歷史人物的作文
我眼中的諸葛亮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人對諸葛亮的贊詩,諸葛亮以其不可測度的智慧、鞠躬盡瘁的精神,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意志,雖大志未酬,依然成就一個千古傳頌的人物.
的確,在中國古代許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中,諸葛亮是最為聲名煊赫的.他是一個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歷代不衰、千古傳頌的人物.他是一個突破了階級界限,從帝王將相到市井平民,從文人雅士到白丁俗漢,眾口界碑,婦孺皆知,受到普遍稱贊、歌頌的人物;他是一個超越了地域限制,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范圍內廣為傳頌的人物.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整個三國的歷史是與諸葛亮息息相關的,三國之局系因漢末之亂而來.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諸侯割據.孫堅、孫策占據江東,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赤壁之役,曹操揮軍南下,用意在於消滅割據,一統天下.而曹操的這個企圖,卻被諸葛亮給瓦解了,曹操兵敗,無力統一,江東仍然保有其割據版圖,諸葛亮和劉備方能借勢構成鼎足三分的格局.
最值得回味的是這個格局早在諸葛亮高卧隆中,尚未出仕前已擬就.諸葛亮精熟時勢,洞燭機先,其智不可測,而且這個大戰略純粹是要人在毫無憑借、毫無實力中,創造一種形勢來.也就是說,是現實條件最差的劉備,諸葛亮一方主導了整個格局的發展.這種大智慧豈是小說刻意妝點渲染的「借東風」之類的小機巧所能及?
更何況那種「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修養所給予後人的不只是斷理之精、料事之明,更呈現了一種人格典型,予人無限之嚮往與敬慕.
綜觀諸葛亮的一生,亦不能不在嚮往之中,含有份惋之意,正如杜甫所說「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是諸葛亮自己構畫的.六齣祁山,北伐中原,則系盡力完成他對劉備的責任,以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情景構成了一種悲壯的美感,是孔子所謂「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類型.最終北伐未能成功,星殞五丈原.
諸葛亮「死則死矣」,然而,他的忠貞、濟世、敬業、至公、廉潔、謙虛等品格,無不成為後人學習的榜樣.他對國家、對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等身處世格言,又不知影響了多少人.他的政治、軍事才能,有不知被多少政治家、軍事家所學習和借鑒……
mangreng 2010-02-28 09:30:43
歷史人物
光陰倒轉,恍惚之間我來到了那一天。
莽莽烏江印著如血的殘陽,一如你身上滴下的錚錚鐵水,那立拔山河的氣魄隨激流滾滾而去。
你是一個令我心痛的悲劇,雖然不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凄美,卻是獨具一格的悲壯,天地之間好不蒼涼,千百年來無數文人騷客為你譜下詩篇,如果你聽得到那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那麼你會慚愧嗎?
你是一代英才,但卻從不願從頭再來,你以為大丈夫就要無敵於天下,永立於不敗之地,你以為東山再起會讓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你錯了,錯得很離譜,離譜到根本不配做一個統領大半江山的霸王,只能永遠成為一個為後人留下遐想的神話,再也不能像雄鷹一樣傲視天下了。
你不會知道卧薪嘗膽後的甜美,結局使你註定成為一個為後人「景仰」的懦夫,榮辱成敗,不在一念之間,若當年的一切可以從來,我相信你能夠力挽狂瀾,其實並不是天要敗你,是你敗了你自己,或許這也是你最好的結局,歷史終究是歷史,你已經成為了過去。
你的愛與恨都隨著江水奔騰遠去了,如果你的靈魂真得還會有來世,我願化作你騎乘的駿馬,隨你殺敵而去。
哎,可歷史誰又能更改……
悲——哉——,項羽!項羽,悲——哉——!
對歷史人物的了如指掌才能寫出具有深厚歷史底蘊的佳作來,小作者平時對項羽資料的收集整理讓他在寫作時有了豐富的材料,全文以「悲」的基調來貫穿,悲哉,項羽躍然紙上!
一人在等候 2010-02-28 09:32:23
最近看了電視連續劇《傳奇皇帝朱元璋》,感慨良深。
朱元璋出身佃農,從小放牛,7歲那年,父母、大哥均死於瘟疫;17歲出家當和尚,到25歲那年,寺廟又遭官軍焚毀;朱元璋走投無路,終於參加了反抗元朝統治的起義軍;依靠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再加上一點運氣,朱元璋在義軍中脫穎而出,最後竟至黃袍加身,成為一個布衣皇帝的「傳奇」。
在稱帝前長達16年的艱苦轉戰中,朱元璋做到了深謀遠慮,謙虛謹慎。他在戰略上採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正確方針,同時牢記「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做了不少好事。據清人谷應泰在《明史記事本末》中記載,朱元璋在准備攻取鎮江時,就曾再三告誡部下說:我自起兵以來,從未妄殺無辜,你們一定要體會我的良苦用心,破城之日,千萬不要放火、搶掠、殺人,違反者處以軍法,縱容者也要處罰。佔領鎮江後,朱元璋還特地命徐達訪請當地能人秦從龍,後來又親自到鎮江,「謁孔子廟,分遣儒士告諭鄉邑,勸農桑。」及至做了皇帝以後,朱元璋也採取了一系列減輕百姓負擔、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他曾對劉基說:「寬民必當阜民之財,息民之力。不節用,則民財竭;不省役,則民力困;不明教化,則民不知禮義;不禁貪暴,則無以遂其生。」劉伯溫聽了他的這番話,感動得贊嘆道:「此所謂以仁心行仁政也。」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欲行仁政的皇帝,卻又對孟子主張「民貴君輕」的言論極為反感,卻又非常善於實施陰謀而不動聲色,卻又在懲處官吏時極盡殘暴株連之能事,卻又經常因自己的猜忌多疑和刻薄寡恩而陷入孤獨和痛苦之中。和許多皇帝一樣,他也在登位後立即陷入「殺功臣」的怪圈,把「兔死狗烹」的慘劇演到了極致——只剩下一個湯和,趕緊戰兢兢告老還鄉,才保全了一條小命。在震驚全國的胡惟庸和藍玉兩個大案中,他竟殺了將近四萬人。這種空前的恐怖統治,這種復雜的雙重性格,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動機和情感邏輯所造成的呢?
顯然,這正是在封建專制體制下「權欲」無限膨脹所必然導致的結果。從起初連生存權都得不到保障的一無所有,到登上皇位權傾天下,還要想著為「家天下」的繼承者削除「權杖」上的「芒刺」,這其中的發展規律,必然推動整個極權體制運轉成一部瘋狂的「絞肉機」,使其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包括那些後宮的女人們,毫無例外地無法逃脫要麼「吃人」、要麼「被吃」的命運。
人民大學的毛佩琦教授在「百家講壇」上講到「胡藍兩案」時說,明清兩代都有人懷疑他們的所謂「謀反」實為子虛烏有,而他則乾脆斷言是兩起「冤案」,這就和電視劇中所展現的故事情節大相徑庭了。當然,電視劇如此演繹謀反與平叛的故事也並非毫無根據,因為在《明史記事本末》中,也記載了「胡藍」意欲謀反的種種「蛛絲馬跡」,按照這些線索來編劇,顯然可以加強戲劇性,從而對觀眾有更大的吸引力。
盡管迷失在歷史迷霧中的「胡藍」事件真相難明,但照我看來,他們的「反」或「未反」,並不影響封建統治下君臣關系的本質。在那樣一種非人的制度中,人性都已嚴重地扭曲變形。皇帝對權臣不可能完全放心,勢必經常在信疑之間游移;權臣對皇位也未必毫不動心,只是要看實現篡位的可能性有多大罷了。皇上所謂「愛」卿如命者,臣下所謂「愚」忠至死者,即使真的曾經有過,那也只是個別的現象,「非典型」的現象而已!
陳寶國在這部電視劇中,終於剎住了在《大宅門》中形成的表演慣性,擺脫了「白景琦」的影響,比較成功地塑造了這位傳奇皇帝的復雜形象。演到後來,我看他已經「入戲」很深,感同身受地體驗到專權者「高處不勝寒」的孤獨、疑懼和痛苦了。但徐帆所演的馬皇後,卻成為一個概念化的形象,當然這首先是劇本的問題,不過徐帆的說白也確有毛病,總給人不自然的感覺。後宮的另幾個女人,倒是演得各具特色,尤其是達蘭和金菊,我認為是演得很好的。
平凡65 2010-02-28 09:58:28
秦始皇在位之時,吞並六國,並發兵南征北討,史載「百越之地,盡皆俯首」,「北擴千里」,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范圍擴大了一倍。而且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統治和制度建設,不似其它同時代的征服者如馬其頓的亞力山大,或羅馬只重征服,不重製度建設;因此使統一的土地統治穩固,這才為中國現在的版圖奠定了基礎。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武功方面,排在漢武帝之前,歷史上無出其右。至今,英語中對中國的稱呼China,也是從羅馬語Chin(秦)演變過來的,這在一個側面上表現了秦帝國的影響力。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重視以法治國,秦始皇繼承了這個傳統,十分推崇法家人物韓非,曾自嘆「若與其同游,則無恨矣」。對將領賞功罰罪,皆依法。秦始皇雖專制,認為「朕即天下」,但有秦一代,仍是依法治國。陳勝、吳廣起義,其理由也是「秦法嚴苛」,其罪當死,不得不反,乃是法逼民反。而並非如後世「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般因嚴重腐敗,而官逼民反。後世儒家倡導人治,治國不依法,由君主一言而決,而至今日人治之風,馬屁之風猶在。
秦始皇首創驛站制度,並修驛道。為龐大帝國的政令通達以及由此而來的郡縣制皇權國家奠定了技術基礎。「修驛道,設郡縣」,這是中國能夠採用郡縣制這種先進制度,而非類似西方的分封制的一個必要條件。同時期的羅馬不能有效控制佔領區,只能設權利極大的總督(總督總攬一地的軍政大權,都是貴族,基層組織都依靠當地的原有組織),仍舊類似於分封制,這是羅馬帝國後來分裂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郡縣制是一種平民制度,其軍政首腦都由皇帝任命,依政績軍功可上可下,可平職調動,這就導致了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的出現。職業官僚和職業軍人都可以來自平民,郡縣官僚制有效的保證了平民(布衣)參政議政的權利(如李斯,蒙敖等等都是布衣,依軍功政績才出將入相),相比分封制這種貴族政治,無疑是一大歷史進步。現代國家的文官制度和軍隊制度就是起源於此。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後近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
李白的詩《古風》:「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桑弘羊的論著中肯定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功績。 清代的章太炎在1913年撰寫的秦政記也贊揚秦始皇。
·負面
因為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國」的法家學說,而其後中國歷代統治者都推行以仁愛,中庸為核心的儒家學說。因此,秦始皇常作為負面典型出現在各種散文、史籍中。如賈誼的《過秦論》等。
《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
賈誼《過秦論》: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秦始皇被很多史學家看作是一個暴君,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14]。
萬里長城、秦馳道、靈渠、阿房宮及秦始皇陵等的規模均極為龐大,勞動舉國的人口興修,不少文獻均斥責在工程進行時造成不少人命死傷,但另一方面卻使各地的交通進一步發展,有助日後交通、經貿、以及各民族之融合。故此,一直成為史學家對於秦始皇功大還是過大的爭論點。
9. 關於歷史人物的散文片段
醉易、訪旋
鴻煊 (鴻:大也煊:光明)
10. 關於贊頌革命烈士的散文
董存瑞精神永存
1948年5月,東北解放軍的第11縱隊進行了隆化攻堅戰。在戰斗的關鍵時刻,該縱隊九十六團二營六連六班班長董存瑞,為炸毀敵人據守的橋型暗堡,沖到敵堡下手托炸葯包,以身體當支架,炸毀了敵堡。英雄董存瑞,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用自己英雄的壯舉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贊歌。
1929年10月15日,董存瑞出生在原察哈爾省(今屬河北省)懷來縣南山堡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里。他的童年是在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歲月里度過的。1940年冬,八路軍在東北地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龍(關)、延(慶)、懷(來)聯合縣政府。董存瑞積極投入到抗日救國行列。從此,在黨的培養下,他逐步成長為一名偉大的革命戰士。
1946年6月,在隆化縣舊屯村,我軍圍住了敵人一個騎兵團。戰斗中,敵人隱藏在一堵矮牆後面,用機槍封鎖了我軍進攻道路。董存瑞機智利用地形,躲進火力死角,用雙手抓住敵人火燙的機槍筒,腳往牆上猛一蹬,硬把這挺機槍奪了過來。他馬上掉轉槍口向敵人猛射。我軍主力趁勢沖上前,殲滅了敵人。
1946年秋,國民黨以一個軍的兵力,在大炮、飛機、坦克的掩護下,進攻延慶長安嶺。為保衛冀察解放區,董存瑞所在部隊進行長安嶺阻擊戰。戰斗到第十五天,班長負了重傷。敵人快沖到我方陣地前。這時董存瑞對戰友高喊:「聽我指揮,跟我來!」他端起刺刀帶領戰士沖向敵群。經過激烈搏鬥,打退了敵人,保住了陣地。戰士們無不佩服這位「代理班長」。
董存瑞用青春和鮮血,譜寫了革命戰爭史上一部壯麗的詩篇,鼓舞著幾代人的成長。董存瑞式的革命戰士多次出現,在保衛、建設社會主義祖國中譜寫了一曲曲光輝的篇章。黃繼光、邱少雲、雷鋒、王傑、歐陽海等英雄學習董存瑞無私奉獻精神,在戰爭年代,他們中有的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敵人的槍眼,有的為了戰斗勝利,在烈火中至死不動;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他們有的沖向急馳而來的列車,有的撲向即將爆炸的炸葯……董存瑞的精神,將永遠得到發揚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