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關歷史故事的兩篇文章長點
小人物之馬車夫羊斟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經常是你敲我一榔頭,我打你一棒槌,軍事行動比演習都多。有一年,宋國大夫華元率軍攻打鄭國,夜宿某地。由於第二天就要和鄭軍交戰了,為了鼓舞士氣,華元吩咐炊事員給大夥加餐,每人分一大塊羊肉。當晚,士兵們興高采烈地捧著肉骨頭大啃特啃,只有華元的馬車夫羊斟在一邊喝涼水。原來華元軍務繁忙,忘了交代人分給羊斟一份。羊斟見其他人吃得滿面紅光,不禁氣不打一處來,決定以牙還牙,第二天要華元好看。
第二天,宋鄭兩軍相遇,雙方擺開陣勢,互相廝殺起來。就在兩軍激戰正酣的時候,羊斟忽然一甩鞭子,駕著馬車風馳電掣般向鄭軍的營地駛去。車上的華元大驚,對羊斟喊道:「你昏頭了嗎?那邊是敵營啊!」羊斟回過臉答道:「我的地盤我做主,昨晚你有權不給我羊肉吃,今天我就有權讓你當俘虜。」就這樣,羊斟駕著指揮車徑直到了鄭軍大本營。可憐華元研究了一晚上的兵法計謀還未施展,就稀里糊塗地成了戰俘。
民以食為天,所以不給人吃飽飯帶來的後果還是非常嚴重的。
小人物之謀士許攸
小人物不僅能夠毀家滅國,他們的厲害之處還在於能夠深刻地影響歷史的走向。
公元199年,袁紹和曹操之間爆發了爭奪北方老大地位的官渡之戰。在戰爭過程中,曹操處於不利的地位,眼看就要彈盡糧絕了,曹操屢次向留守許都(今河南許昌)的寫信告急。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拿不出糧食,只能回信給曹操以豐富的精神食糧,告訴他堅持就是勝利的道理。不久以後,曹軍還真的等來了戰爭的轉機。
唐憲宗決意削藩
元和元年(806年),唐憲宗李純登上了皇位。那時,距安史之亂雖已有三十多年,但朝政紊亂,天下並不太平。尤其是那大大小小的藩鎮,驕橫跋扈,對唐王朝造成了極大威脅。這種情形自然不能被李純所容忍。因此,在主戰的宰相武元衡和裴度的支持下,唐憲宗很快就把目光對准了各地藩鎮。吳元濟的淮西道是當時最大的藩鎮之一,而且,他對朝廷也最不恭順。據統計,從吳元濟干父吳少誠起三十多年中,淮西就一直屢叛屢降,共造反十多次。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吳少誠去世,吳元濟想繼承父親的位置,遭到唐憲宗的拒絕。吳元濟於是縱兵劫掠,他的叛降,能直接影響到其他藩鎮對唐朝廷的態度。元和九年(814年),唐憲宗發兵10萬,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為元帥,舉起了討伐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的大旗。
藩鎮首領製造恐怖
元和九年秋,唐軍四麵包圍了淮西。在此情況下,造反老手吳元濟立即跟以前一樣,一方面派兵抵抗;另一方面向平盧節度使李師道和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發出求援信,請求他們向朝廷上書,赦免淮西。李師道、王承宗雖然都與吳元濟不和,但也都清醒地意識到:若唐王朝滅了淮西,那下一個目標就會是自己。為了自身利益,他們馬上上表「請赦元濟」。但這時的唐憲宗決心已下,斷然拒絕他們的請求。此情形自然引起了李師道和王承宗的恐慌與不滿。為了迫使唐政府從淮西撤兵,他們決定對唐政府採取恐怖行動。那時,各地藩鎮為了自身利益,都養著幕僚。根據幕僚獻策,元和十年春,李師道和王承宗等人向唐王朝統治地區派出許多無賴盜匪,這些人殺人掠貸,搶劫財物,到處製造恐怖氣氛。其中在對河陰轉運院的一次行動中,他們就「殺傷十餘人,燒錢帛三十餘萬匹、谷二萬余斛」,造成了極大的人、財損失。更嚴重的是,由於李師道等在行動時並不只限於軍政目標,很多平民也無辜受累,因此在民間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唐王朝被迫調用許多兵力來加強治安,因而對淮西的壓力也就減輕了。鑒於此,許多唐臣紛紛請求暫罷征淮兵。但唐憲宗認為這樣正好中了吳元濟等的奸計,堅決不允許。他在下令各地嚴密戒備的同時,進一步向淮西增派了兵力。第一步行動沒有奏效,王承宗便根據幕僚的再一次獻策,派刺客刺殺唐朝的宰相。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一天之內,兩位宰相遭襲,一死一傷!這對唐王朝來說,自然是驚天大案。唐憲宗聞訊後,立即強化了反恐怖措施。首先,他下令加強保衛:派士兵拿刀帶弓,守衛在宰相左右。宰相所過之地,行人都得迴避。並增派人力加緊偵破刺殺宰相的案件,還重金懸賞,以期盡快破案。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久神策將軍王士則等查出刺客系王承宗等人派遣並將他們捉拿歸案,唐政府審訊後,將捉拿的5名刺客斬首。但這只是打擊了王承宗的恐怖勢力,李師道的恐怖網路則基本沒有被觸及。
「不恥下問」這話,是孔子講的。說起孔子的家世,那可遠了。他出生在春秋末葉的魯國昌平鄉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姓孔,名丘,字仲尼。至於大家為何都喚他作孔子,這其實是兩千五百多年來人們對他的尊稱。
孔丘的爺老子叫孔紇,其人魁梧雄壯,儀表堂堂,文武雙全,膂力過人,是魯國威名遠播的一員虎將。
這年,孔紇已過六十四歲,雖已有一妻一妾,可正室施氏只生了九個閨女,小妾倒給他生了一個兒子,叫伯尼,但是個跛子,想要一個健全的兒子就成了孔紇的一大心願,決意再娶第三房。新人顏征在進門這天,孔紇大人一門心思只想生兒子,一瞅後晌天氣晴好,就異想天開,命人套好馬車,鋪墊厚實,帶上祭祀用物,載上新人,朝城東尼山興沖沖地駛去。車跑得輕快,尼山隱約在望,半山神廟在綠樹叢中,琉璃瓦頂映著陽光分外耀目。望此孔紇倏然一陣興奮,不由自主地摟住新人;征在顯然尚不習慣這種親密,有些害羞,欲掙脫孔紇的懷抱;然而武將出身的邑宰老而不糠,青藤只得緊傍老樹。孔紇輕聲道:「你沒聽說過?尼山神廟靈得很呢!回頭我倆入廟求子,你可不許有絲毫雜念!」征在面紅無語,默然垂頭。或許是新人的嫩臉嬌熱熨開了孔大人的厚面褶皺,孔紇談笑風生:「……我們孔家世系,上溯有滅夏桀而建立商王朝的成湯子乙。黃帝是我浩浩華夏的始祖聖哲!我孔氏作為黃帝的嫡脈子孫,無上榮光啊!」孔大人說著一臉景仰之情。征在茫然無語。孔紇又開口了:「你可知道,為夫為什麼要帶你來這尼山神廟求子?」征在總算開了口:「你不說誰知道。」孔紇神秘地對新人說:「史說,黃帝的生地就在壽丘,古壽丘就在本邑城東。」「哦……」征在一笑。孔紇更來了興致:「上古時,少典國君有妃附寶,一日她在原野上行走,傍晚時天邊閃電突現,如龍飛繞纏北斗樞星,當即一陣心動腹熱,有了身孕,懷了二十四個月,後在此地生下了至尊至偉的祖聖黃帝……所以,我今與汝誠意來此聖地求子,是喜夫人年少豐盈,天性仁孝,你我貞潔交合,賴祖蔭庇佑,上蒼恩賜,育得碩男,我孔門瓜瓞綿綿,祭祀不絕……」說著車到了山門前……
已經是深夜了,司馬遷通過天牢的小窗,望著那漆黑的夜。幽藍的天幕上,不見星也不見月,幾處烏雲低低地沉著,帶著令人窒息的壓力。暮秋的風裹著寒氣,鑽進每個角落,包括司馬遷那件破舊的長衫。
司馬遷拖動著腳鐐,走回幾塊磚堆成的床。金屬的撞擊聲在死一般靜的夜裡,帶著幾分鬼魅。床上那盞昏黃的油燈跳動著火焰,拖下長長的抖動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然而掛著的一紙官文仍然可見,金色的字,朱紅的印,一切都那麼清晰。
是的,這就是司馬遷的命運。日出之前,他必須做出選擇。是死,用一腔熱血去控訴昏君的無道,用高貴的頭顱去證明自己的清白?還是活著———當然是有條件的活著,從此他將成為不完全的男子。
司馬遷無法遏抑心中騰生的怨怒,昨日朝堂的場景歷歷在目。當漢武帝在歇斯底里的咆哮時,在滿朝文武雙股戰戰時,當李陵一下子從英雄被定性為叛徒時,司馬遷覺得胸中有什麼東西壓著。也許是記錄歷史的職業讓他知道,歷史必須是真實的。於是他,站了出來,———後來的事情證明當時的沖動是致命的。司馬遷與李陵並無交好,為了不相識的人而觸怒龍顏,這沒有人能夠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兒子們在首陽山的遺骸;他想拋棄這個世界,這個昏暗、污濁的世界。絕不能屈辱地活著,做一個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應該是個大丈夫。
但突然,司馬遷在憤怒與激動中沉靜下來。父親臨終時那雙憂怨的眼睛,讓他一下子靜了。他清楚地記得,父親指著案上的書,哽咽著,然後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與意味著的責任,是的,他永遠都不會忘記———他們還沒有自己的史書,屬於大漢的書。
司馬遷在床邊坐了下來,閉上眼,沉默了好久好久,他的胸口在劇烈地起伏,他的手指在不停地顫抖……天明的時候,牢外傳來一聲吆喝:「司馬遷,想好了沒有?」
「想好了,我選擇腐刑。」兩滴清淚滑落臉頰,司馬遷無聲地哭了。
幾千年後,一位詩人說:「真正的勇敢不是為某件事壯烈地死去,而是為某件事卑賤地活著。」於是一陣秋風嗚咽著,吹起《史記》發黃的紙頁。
B. 關於歷史故事的小作文
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它使我感到了當時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軍民的懦弱,更可惡的就是那無恥的英法聯軍!
圓明園被人們譽為「萬園之園」和「人類文明的一大奇跡」。然而,這座舉世聞名的寶庫,卻在1860年被法蘭西、英吉利這兩個無恥的『強盜』劫掠焚毀,淪為廢墟。這座佔地5200餘畝的皇家園林,卻禁不住三天三夜的縱火焚燒,化為一片灰燼。
圓明園是清朝雍正至咸豐五代皇帝在150餘年間所建造經營的一座最宏偉、最幽美的大型皇家宮苑,它在眾多園林中鶴立雞群,匯聚了天下的風景名勝,將中西建築風格融為一體,還集中了華夏民族五前年來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各種奇珍異寶,所以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存在簡直是一個奇跡!
清朝六代皇帝都曾光顧過圓明園,可想它是一個人間天堂。但它讓侵略者瘋狂搶掠、大肆破懷後又付之以炬,這真是清政府的「蓋世功勞」。一昧地求和、賠款,只能帶來更多的侵略,可見這次我民族文化史上的劫難,主要是由一部分中國人造成的,這是一個千古遺恨,至今它還如同用鋒利的鋼刀刻在我們的心裡。
英法聯軍的行為把我氣得咬牙切齒。圓明園是我國的寶庫,卻被他們搶奪一空,可見我們當時的清政府是多麼腐敗無能。圓明園里收藏著各種奇珍異寶,那是我國歷史文化的見證!一個擁有黃河和長江滾滾波濤的民族,一個擁有一億萬雙有力的和億萬雙淚汪汪眼睛的民族,卻只能手握空拳,眼睜睜地望著萬園之園化為灰燼。記憶永遠不能忘懷的一段滄桑史,這恥辱與滄桑回落陰宅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上。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無比的憤恨。外國人看我們中國軟弱無能、好欺負,便輪番攻擊我們;他們看我們並沒有還手之力,在我們的國土上殺人放火,為所欲為,無惡不作。圓明園中十二生肖噴水池中的金馬頭和金牛頭,我們花了巨大的代價才把它們買回來,如今還有十個仍不知去向,這都是侵略者的罪惡啊!
圓明園的毀滅是我國屈辱歷史的一段見證上,它的殘垣斷壁,彷彿在對人們訴說他輝煌的過去,又好像在向人們訴說洋人的殘暴行徑。它的毀滅在我國文化史上,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讀完這篇課文,我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惋惜,為侵略者的罪惡而憤怒。我們國家現在發達了,「神五」、「神六」上了天,「世界屋脊」修上了鐵路,外國人也不敢得罪我們了。
如今,在瓦藍的天空下,那些被荒草埋沒的殘垣斷壁,彷彿時刻在提醒華夏兒女們:「落後就要挨打」
C. 有關於革命歷史故事的作文 600字左右
上下五千年,悠悠中華史。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凝聚力與戰鬥力的有力保證。每一個中國人沒有任何理由忘記黨的歷史,我們應該讓學習黨史的氣息更加濃厚。中共中央今年召開了黨史工作會議並出台了10號文件,強調全國各地都要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史工作,堅持把以史為鑒、資政育人作為根本任務,提高黨史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近日,市委中心組邀請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傑,作題為《從黨的歷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的專題報告。在全黨,全社會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同時,學習黨史的號召又被推向了台前。回溯歷史,前人的教訓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能重蹈覆轍;前人的優良傳統時刻鞭策著我們,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中國人。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了要「學習黨的歷史」,會議強調要「組織黨員、幹部重點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學習黨的歷史」。 這次會議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它對於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建設學習型政黨,吸取歷史智慧,提高執政能力,解決現實問題,有著重大意義。而作為一名黨員,首先應該加強學習,樹立信念。認真學習「三會一課」,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繼承和發揚革命老前輩的關榮傳統,為自己作為中國共產黨當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其次應該加強宣傳,抓好普及。建立愛國教育基地,組織黨員進行參觀學習。在中小學,以及各企事業單位,開展唱紅歌,講革命故事的活動。最後還要加強實踐,以求提升。通過對黨的發展歷程的重溫,增強黨員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工作和生活中弘揚革命精神,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斷的鞭策和完善自我。 明年就是建黨90周年,在這舉國同慶的日子裡,要求全黨上下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黨的歷史,倍加珍惜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善於從黨的歷史中汲取營養智慧和開拓前進的力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
D. 求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讀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這篇文章,我的心靈被深深的震撼了,劉胡蘭是多麼偉大啊,小小年紀就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3歲啊,正是人生中最燦爛的時候啊,她卻在軍營里到處忙活,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我們現在正直13歲,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的是清閑、舒適的日子,我們怎麼能跟劉胡蘭比呢?
劉胡蘭出生在山西文水縣雲周西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小小年紀,便對黑暗的舊社會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從此,她開始逐步了解「人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的道理,積極參加村裡的抗日兒童團。
有一回,八路軍把敵人的一個團給包圍了,縣婦女部長奉命組織民兵擔架隊支援前線,劉胡蘭和幾名婦女想到前線去幫忙,隊里的首長奉勸她們說:「前線正在打仗,很危險,還是不要去的好。」劉胡蘭她們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她們毅然要求到前線上去支援:「那些戰士們為了國家,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不怕,我們也不怕!」首長說服不了她,只得讓她們去幫忙。在戰場上,她們不僅救死扶傷,還幫戰士們運送炸彈,表現的一點也不比那些戰士們遜色,一直忙到天黑才撤軍回營。那時,她才13歲。
後來,劉胡蘭當上了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她就發動群眾與日本主義者斗爭,她經過重重的困難,在1946年6月時終於正式被中央批准為中國共產黨的候補人員。那時,她才14歲。
1947年1月12日那天,劉胡蘭被國民黨軍和地主武裝抓捕了。面對敵人的威脅,她臨威不懼的對敵人說:「怕死不當共產黨!」敵人看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樣子,把劉胡蘭和逮捕的6位革命人士當場鍘死。革命事業必勝的信念永遠的占據著她的心,所以她才能從容的躺在側刀的下面,她那永垂不朽、堅貞不屈的精神依然在激勵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勇往直前。
1947年3月下旬,毛澤東帶領著中國共產黨中央機關轉戰陝北途中,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縱隊司令員任弼時向毛澤東述說了這件令人悲憤的事。悲就悲在劉胡蘭這么小的年紀就英勇的犧牲了,憤就憤在國民黨反動派連這么小的小孩都要殘殺,實在是可惡!毛主席聽完後,悲傷的問:「她是共產黨員嗎?」「是啊,她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共產黨員啊!」任弼時動情的說。毛主席觸景生情,心裡油然而生出一種感慨,揮筆寫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是啊,劉胡蘭在她青春年少的時候,把她的一切都貢獻給了革命,貢獻給了人民,貢獻給了正義!我們為中國有個這樣的英雄豪傑而感到高興,她的名字將永遠留在人們記憶的深處,她的品格將永遠撒撥在那些正義人士的身上,她短暫而又悲哀的青春年華譜寫了一首流傳至今的偉大頌歌!
E. 關於歷史故事作文四百字左右.
中國古代,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如:大禹治水、諸葛亮七擒孟獲、曹植七步成詩等等,這些故事不僅有趣,而且對我們也有很好的啟發作用。我知道,同學們肯定都有自己喜歡的故事,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歷史故事就是「赤壁之戰」,今天就來給大家作一個介紹。
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戰役。它講述了三國時期孫權與劉備聯手,利用諸葛亮的高超計謀,通過黃蓋詐降、巧借東風、草船借箭、火燒連營,最後以少勝多、大敗曹軍的故事。這個故事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我們在嘆服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之時,也應該知道,諸葛亮其實是個博學多才的人物,正因為他的博覽群書,才讓他成為了一個聰明絕頂之人。所以,在座的各位同學們,如果你們也想有諸葛亮那樣的聰明才智,一定要抓緊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在關鍵的時刻,你們才會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因為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經典的故事,所以它也被拍成了電影《赤壁》。電影中決戰的場面非常壯觀,曹軍戰船連成一片,一船起火,另一船也跟著燒起來,火借風力,越燒燒猛,整個敵營火光沖天。曹操的士兵驚惶失措,爭相逃命,可是,這時哪有路可逃啊?結果,很多曹軍都掉到水裡淹死了。此刻孫劉聯軍沖上去,和曹軍打成一片,刀光劍影,相當精彩!看著這壯觀的場面,讓人有種置身於戰場之上的感覺,令人回味無窮!
同學們,聽了我剛才的介紹,現在你知道我為什麼最喜歡赤壁這個故事了吧?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其中精彩而又經典的故事,不只是赤壁之戰這一個,還有很多很多。同學們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讀讀《上下五千年》這本書,它會告訴你很多很多有趣的歷史故事,我也期待著有機會與同學們共同交流
F. 搜集一篇歷史故事作文五百字
一七八五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學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國通覽圖說》一書,共有五張地圖,一張朝鮮,一張琉球,兩張蝦夷,今北海道,一張小笠原島,作者在書的「題初」中對制圖目的作了如下說明,「右三國通覽圖說,非小子敢言經濟,亦非妄玩地理之學,只欲使攜武之人知三鄰之地理耳,之是雖似武藝之餘計,然竊以為卻可言武門之奧旨歟,」。
這些地圖製作精細,與現代制圖法一樣以顏色劃分區域,其中《琉球國全圖》,琉球屬地皆用橘黃色,鄰接琉球的日本部分則用淡綠色,而鄰接的中國部分是用粉紅色來表示,以色區分,國與國之間的分界自然一目瞭然,就在這圖上,也標明了釣魚,黃尾嶼和赤尾嶼的位置,其顏色與中國福建,浙江相同,粉紅色,
而久米山則同琉球一樣為橘黃色,要特別說明的是,《三國通覽圖說》在日本不是一般的地圖資料,內閣文庫,宮內聽書陵部,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大學的圖書館,及一些著名的文庫都有收藏,本人留學日本時,亦曾多次去名古屋市的蓬佐文庫,親自查閱過原版地圖資料,
其中《琉球國全圖》,不僅為眾多的學者所引用,而且,每次舉辦有關琉球沖繩歷史文化的展覽時,都要將此圖作為重要史料向參觀者展示,凡看過此圖的人都有目共睹,不知日本政府為何偏視而不見,
G. 寫一篇歷史故事的作文200個字
《負荊請罪》講的是戰國時期,秦國最強大,常常攻打別的國家。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叫藺相如的人去秦國交涉,藺相如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過人膽識,維護了趙國的利益,為趙王挽回了不少面子,使秦王再也不敢小瞧趙國了。
趙王很高興,見藺相如這么有才,就封他為「上卿」。這可氣壞了趙國大將軍廉頗,認為藺相如沒有真本事,就憑一張嘴,職位反而超過了他,決定好好羞辱他。藺相如知道大將軍廉頗妒忌他,處處讓著他。
藺相如手下看不下去,就問藺相如:「您的職位比他高。為何處處讓著他?」藺相如笑著回答:「秦國不敢攻打趙國,是因為趙國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我們倆如不和,秦國會乘機攻打我國,我這樣做是為了趙國的利益啊!」
這話傳到廉頗的耳朵里,他感到很慚愧。於是,他脫掉上衣,背著一根荊條來到藺相如家,請求藺相如責打他。藺相如不但沒有責打他,而且還原諒了他。從此以後,他們成了好朋友,齊心協力保衛趙國。
(7)有關歷史故事的作文擴展閱讀
在立意方面,如果是給定標題的作文,可以直接按照關鍵詞去立意。如果是材料作文,可以多角度解讀命題者的出題意圖,然後從中選擇一個最為明顯的角度去立意,不要鑽牛角尖,也不要每個角度都有所涉獵,只用一句話去立意即可。
在框架方面,要在動筆之前列一個大綱,知道這篇作文大致要寫幾段,每一段要寫什麼內容。比如寫議論文,第一段提出論點,第二段舉現代事例論證,有理有據,第三段同樣以論據+論證方式展開,可以舉古代例子,第四段則可以舉國外事例論證,最後一段總結全文。寫記敘文則可以按照時間或事件發展等順序去寫。
在素材方面,學寫作文要多背一些作文素材,古今中外名人事例都可以背誦,平時要讀書、多積累素材,留心觀察還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質朴的、感動的瞬間。作文首尾段都是可以背誦的,有很多通用語段可以仿寫。
寫作文提高最快的就是高人指點環節,當自己寫完一篇作文時,可以拿給老師批閱,讓老師指出自己的不足,然後積極去改正,這樣當面指點提高是最快的。此外,個人認為好作文都是「抄」出來的,所以寫作文要善於模仿,多讀多背。
H. 寫一篇關於歷史人物的作文!謝謝!
諸葛亮自古以來就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評論,深受人們的愛戴,出於茅廬的他輔佐實力單薄的劉備成王霸業,忠貞地獻上自己的謀略,為蜀國打拚了一片天下。他的聰明才智和忠貞不虞讓許多人都為之欽佩。
小時侯就聽過有關諸葛亮的故事,也看過一點《三國演義》的電視劇。所以,諸葛亮在我的心中總是神秘的,出神入化,無所不能。他是一個神奇的人,隱居於山中未能與外界接觸,卻能熟知當時的情形,對外界了如指掌。面對劉備的提問,他將時局分析得相當透徹,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那樣的周密,面面俱到。另外,他對於與曹操,孫權的關系方面的把握也做了相當精妙的解析。最後還做出了最為重要的一個謀略——取荊州,作為蜀國的國土,並將荊州的地理環境,人文關系都進行了嚴密的分析。可以說,沒有哪個謀士能像諸葛亮一樣將各個方面都考慮到,對於各個地理環鏡那樣的熟悉。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算準天氣,「呼風喚雨」借東風,對於赤壁之戰的勝利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可真可謂是上知天文,下曉地理。
他的聰明才智是不可估量的。後人一提起他,必將首先想到他的神機妙算與錦囊妙計,是智慧的化生諸葛亮設空城計,下退司馬懿大軍,實行的心理戰術;草船借箭,竟向敵人獲取了戰斗工具。看似不容易做到的,卻如此輕松地在他的計謀中完成。這些計謀都很奇特,令人意想不到,在危難時刻幫了蜀國大忙,挽救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可以說,如果沒有諸葛亮,蜀國絕對不會立足於天下,與魏`吳兩國抗衡。諸葛亮也是相當忠義的一個人,劉備在世時,盡心盡力地出謀劃策,劉備死後也耐心地輔佐劉禪,為後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劉禪卻昏庸無能,不理朝政。諸葛亮非但沒有篡位,背叛,到其他的強國去,反而更加盡心地為劉禪出謀劃策。《出師表》一文中更是表現出了自己的衷心,感人肺腑,正義凜然。這一切都取決於對先主的感激與懷戀。可是我認為,諸葛亮雖然接受了先主劉備的遺命,但是蜀國卻早已不如當年,再怎麼調整也不可能打敗曹操,後主如此地軟弱。也許,他太注重於忠,堅首誓言,盡心盡力去做的只是一件永遠沒有結果的事。最後死在了行軍途中,令人惋惜。如果諸葛亮早日掙拖的束縛,看穿了這一點,他不會活得那麼累。他可以歸隱山居,安度晚年。成為一名隱士。諸葛亮的一生充滿著傳奇色彩,給後人留下了無數啟發和迷團。然而他的聰明才智,忠貞不虞會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千古流傳,永不磨滅。
I. 關於歷史的故事文章
三顧茅廬: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劉備、關羽、張飛自桃園結義後,雖整天東奔西跑,但因缺少謀士,總覺得恢復漢朝天下無望。後來得徐庶幫助,連打勝仗。徐庶為救母無奈去了曹營。臨走推薦了諸葛亮。
一日,劉備帶關羽、張飛來到隆中卧龍岡,想請諸葛亮出山。小僮說:"先生今早出去了。"劉備讓僮子轉告先生說他來訪,然後拉馬悶悶不樂地回去了。又過了數日,劉備控得諸葛亮已回家,便同關、張二次來訪。僮子說:"先生正在草堂看書。"劉備求見後得知不是諸葛亮,而是其弟諸葛鈞。於是留下一封信,表達敬慕之情。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
回到新野不久,劉備想再次去請諸葛亮。關羽勸說:"可能諸葛亮沒本事,怕見我們。張飛則說:你們別去了,我用繩子捆來。劉備忙講了當年文王訪姜子牙的故事。兄弟三人又第三次來到卧龍岡。他們一到,小僮忙說:"先生在睡覺。"劉備一直等到諸葛亮睡醒後更衣相見。劉備不辭勞苦,三顧顧廬,終於請出諸葛亮出山輔佐,共圖大業。
入木三分的故事:
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筆力深入木板三分。形容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恰切。
這個成語來源於唐.張懷瑤《書斷》,晉帝祭北郊,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晉朝時會稽(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書法家,因為他曾經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後人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可以稱得上冠絕古今,他的字秀麗中透著蒼勁,柔和中帶著剛強,後代的許多書法家,沒有一個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學習書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範本。現今在他留下來的書帖中最著名的有《蘭亭集序》、《黃庭經》等。
王羲之的字寫得這樣好,固然與他的天資有關系,但最重要的還是由於他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把字練好,無論休息還是走路、心裡總是想著字體的結構,揣摹著字的架子和氣勢,而且不停地用手指頭在衣襟上劃著。所以時間久了,連身上的衣服也劃破了。
他曾經在池塘邊練習寫字,每次寫完,就在池塘里洗滌筆硯。時間一久,整個池塘的水都變黑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在練習書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據說他很愛鵝,平時常常望著在河裡戲水的鵝發呆,後來竟然從鵝的動作中領悟出運筆的原理,而對他的書法技藝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個道觀去玩,看到一群鵝非常可愛,便要求道士賣給他。觀里的道士早就欽慕他的書法,便請他寫部《黃庭經》作為交換。王羲之實在太喜歡那些鵝了,便同意了。於是王羲之給觀里寫了部《黃庭經》,道士便把那些鵝都送給了他。
還有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辭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贊嘆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四面楚歌的故事: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兒,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後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一步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