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標鐵柱的歷史掌故
公元7世紀中葉,我國西部吐蕃奴隸主政權統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在南方與唐回爭奪四川邊境和答洱海地區,嚴重威脅到唐朝在西南地區的利益和安全。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唐朝派遣唐九征為討擊使,擊毀吐蕃城堡,拆出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大理洱海地區的交通,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唐九征就立鐵柱記功,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唐標鐵柱」典故的出處。史載此鐵柱立於蒼山,今天的漾濞江畔。
② 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分別指哪四位歷史人物(順序顛倒為錯!)
漢習樓船:
據《史記·平淮書》載,公元前120年,漢武帝「大專修昆明池,治樓船……」以操習水軍,屬打通從滇池通往印度的路徑。」
唐標鐵柱:
《新唐書·吐蕃列傳上》,公元707年,吐蕃及姚州蠻寇邊,「九征毀絙夷城,建鐵柱於滇池以勒功」唐朝派遣唐九征為討擊使,擊毀吐蕃城堡,拆出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大理洱海地區的交通,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唐九征就立鐵柱記功
宋揮玉斧:
玉斧為文房古玩,作鎮紙用。《續資治通鑒·宋紀》:北宋初年,「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勢取雲南,以圖獻。帝(趙匡胤)鑒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元跨革囊:
《元史·憲宗本紀》,公元1252年,「忽必烈征大理過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皮筏以渡。」
③ 唐標和韶標鋼材是怎麼回事
公元前7世紀至8世紀初,在今天大理洱海及其周圍地區先後形成六詔和西洱河蠻。「詔」為夷語,意思是部落,也有王、酋之意。六詔皆為烏蠻,即今彝族的先民。其中蒙舍詔居六詔之南,又稱「南詔」。 公元7世紀中葉,我國西部吐蕃奴隸主政權統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在北方與唐王朝爭奪安西四鎮,在南方與唐爭奪四川邊境和洱海地區,嚴重威脅到唐朝在西南地區的利益和安全。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唐朝派遣唐九征為討擊使,擊毀吐蕃城堡,拆出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大理洱海地區的交通,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唐九征就立鐵柱記功,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唐標鐵柱」典故的出處。史載此鐵柱立於蒼山,今天的漾濞江畔。
「南詔鐵柱」現存於彌渡縣太花鄉。已不復存在的「唐標鐵柱"據文獻記載立於點蒼山之喘溪畔。
「唐標鐵柱」後的幾十年間,由於唐王朝內部腐敗,地方官員胡作非為,造成西南洱海地區民族關系惡化,鐵柱在南詔閣邏鳳時期被毀。「唐標鐵柱」事件所發生的地理位置也因為記載殘缺等原因成為千古之謎。「唐標鐵柱」在哪裡?雲南學界比較統一的觀點是:「唐標鐵柱」在洱海地區,具體位置沒有定論。 筆者多年來研讀有關「唐標鐵柱」事件的史籍和大理白族自治州內地方文獻的相關記載,發現「唐標鐵柱」與漾濞有密切聯系,鐵柱遺址應在漾濞。
其一:《大唐新語》、《舊唐書·本紀》、《新唐書·吐蕃傳》等史籍都對這一事件作了描述。其中《大唐新語》較為完整:「唐九征為御史,監靈武諸軍。時吐蕃入寇蜀漢,九征率兵出永昌郡千餘里討之。時吐蕃以鐵索跨漾水、濞水為橋,以通西洱河,蠻築城以鎮之。九征盡刊其城壘,焚其二橋,建鐵碑於滇池,以紀功焉」。當時吐蕃為打通與西洱河部落的聯系,在「漾水」、「濞水」,也就是今天的漾濞江、順濞河上修建鐵索橋,建築城堡派重兵鎮守。唐九征打敗吐蕃後,拆毀城堡,斬斷兩條江上的鐵索橋,用鐵索材料鑄煉成鐵柱紀功。「唐標鐵柱」整個歷史事件的最關鍵階段與漾濞境內這兩條河流有關。加上鐵柱所用材料是兩座橋的鐵索,重量大、體積大,不易於長途搬運,只能是就近就地澆鑄。可以認為,「唐標鐵柱」就建在漾濞境內,在漾濞江和順濞河的附近。
④ 唐標鐵柱背後的故事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郵箱在哪?
⑤ 唐標鐵柱在那裡
公元7世紀中葉,抄我國西部吐蕃奴隸主政權統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在南方與唐爭奪四川邊境和洱海地區,嚴重威脅到唐朝在西南地區的利益和安全。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唐朝派遣唐九征為討擊使,擊毀吐蕃城堡,拆出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大理洱海地區的交通,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唐九征就立鐵柱記功,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唐標鐵柱」典故的出處。史載此鐵柱立於蒼山,今天的漾濞江畔。
⑥ 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分別指哪四位歷史人物(順序顛倒為錯!)
漢習樓船指漢武來帝派源遣人出使西域,南方的一支隊伍來到了雲南洱海,與當地人發生沖突,雙方開打,由於漢軍不識水性,打敗了,回去之後上奏給漢武帝,漢武帝於是派人仿洱海修建了昆明湖,練習水軍。
唐標鐵柱是指唐朝打敗吐蕃,奪回洱海,立下一根鐵柱記載這件事。
宋揮玉斧是說當時趙匡胤滅掉後蜀後,手下問他是否趁機打到雲南那邊去,趙匡胤拿起一把玉斧在地圖上的大渡河敲了敲,說此地以西非吾所有,所以兩宋時期雲南是獨立的。
元跨革囊是指忽必烈滅大理時,渡不過金沙江,當地人告訴他,讓他把牛羊皮做成筏子渡過金沙江。
⑦ 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解釋下
1、漢習樓船
漢武帝初年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報告說在大夏看見邛山出產的竹杖和蜀地出產的細布。當地的人說這些東西是商人從身毒販來的。他認為既然身毒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那大夏一定離蜀地不遠,於是建議開通一條從蜀地通往西域的通道。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去結交身毒。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今天大理洱海附近,被當地的昆明族給擋住了。
因為西漢的士兵大多不習水性,無法征服洱海周圍善於水上作戰的昆明族,於是,征討一失敗告終。漢軍回長安以後,漢武帝在長安按照洱海的形狀開鑿了「昆明湖」,操練水軍,以期能打敗昆明族,征服洱海地區。這就是雲南歷史上有名的「漢習樓船」的歷史典故。
2、唐標鐵柱
公元680年,吐蕃攻佔了安戎後,控制了唐朝通往西南諸蠻的道路。隨後,吐蕃與唐朝在洱海地區展開了爭奪,他們之間的爭奪,其勝負關繫到唐朝政權的生死存亡。
因為吐蕃向東擴張,不僅西北邊陲不得安寧,連中央王朝也受到威脅;吐蕃入犯蜀西及西洱河地區又使唐朝西南邊疆的安全面臨危機。為避免被動挨打的局面,唐必須從洱海地區抗擊吐蕃,與西北相配合,形成對吐蕃的包圍。
因此,鞏固姚州都督府就成為保衛唐王朝全局戰略的重要措施。要鞏固姚州都督府,就必須依靠洱海諸蠻;洱海諸蠻的向背關系著姚州都督府的命運。為此,姚州都督府的首要任務就是隔斷吐蕃與洱海諸蠻的聯系,招撫諸蠻。
為保衛姚州和抗擊吐蕃,唐朝於公元707年派監察御史唐九征為姚雟道討擊使,進討深入到洱海地區的吐蕃。當時吐蕃在漾水和濞水間架設鐵橋,以通西洱河,並在西洱河兩岸構築城堡。唐九征首先摧毀了守橋的城堡,繼而焚毀了兩坐鐵索橋,截斷了吐蕃進入西洱河地區的通道。
戰役結束後,命書記閭邱均在劍川勒石建碑,立鐵柱於洱海北面,以紀念這次戰役的巨大勝利。這個鐵柱是唐對洱海地區實行有效統治的標志。
3、元跨革囊
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軍進攻雲南,計劃先滅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態勢,最後消滅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來到金沙江畔,可是面臨著洶涌的金沙江水,蒙古軍隊無法渡江。正在為難之間,當地少數民族獻策,用革囊做筏子渡江。
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單個革囊縛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也可多個皮囊連綴為筏子。於是忽必烈大軍就用革囊以及皮筏渡過金沙江,滅了大理國,將雲南歸於元的統治之下。
4、宋揮玉斧
「宋揮玉斧」這一典故說的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後,手持玉斧沿地圖的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
這並不是因為宋朝不想要大理國這塊土地,而是因為北宋不像漢唐那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當時北宋國勢貧弱,已無力再進攻雲南;加之宋太祖錯誤地總結唐朝扶持南詔而南詔叛唐的教訓,因此將雲南劃在疆域之外。
(7)唐標鐵柱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元王朝雖然在雲南建立行省,但為了限制行省的權力,又分封蒙古親王鎮守雲南,劃給他們管轄范圍和領地,不受行省約束。
大理國段氏則「世襲大理總管」,管轄大理、善闡、威楚、統矢、會川、建昌、騰越等城,並劃定滇西為其轄地。雲南形成了蒙古親王、行省及段氏總管三家統治的格局。段氏總管時期,洱海地區仍較多地保留著大理國時期的傳統。
「元跨革囊」,促進了忽必烈平大理國和元代的統一,結束了中國歷史從唐末以來的分裂局面。同時也促進了麗江納西族地區政治經濟的發展。表現為:一是麗江納西族結束了長期的各部落分立的局面,實現了全民族的統一;二是統一後的納西族首領得到了中央政權的任命,土司世襲制由此開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習樓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唐標鐵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宋揮玉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元跨革囊
⑧ 唐標鐵柱的介紹
公元7世紀中葉,我國西部吐蕃奴隸主政權統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在南方與唐爭奪四版川邊境和洱海地權區,嚴重威脅到唐朝在西南地區的利益和安全。唐中宗景龍元年(公元707年),唐朝派遣唐九征為討擊使,擊毀吐蕃城堡,拆出了吐蕃在漾水、濞水上的鐵索橋,切斷了吐蕃與大理洱海地區的交通,斗爭取得了重大勝利,唐九征就立鐵柱記功,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里「唐標鐵柱」典故的出處。史載此鐵柱立於蒼山,今天的漾濞江畔。
⑨ 「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誰能解釋下它與大理的關系,特別是經濟方面
「漢習樓船」講得是西漢武帝時的事,而唐標鐵柱是唐朝時的事,宋揮玉斧是宋太祖時北宋與大理間的事情,北宋沒有能力拿下大理,故與大理以金沙江為界。便有了此傳說。元跨革囊是指當年元朝攻下大理的事情
⑩ 雲南歷史典故唐標鐵柱中,在點蒼山與唐朝使團會盟的首領是
南詔王或者說是南詔首領,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