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我國抗災救災英雄歷史人物

我國抗災救災英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3-07 13:45:21

A. 抗災救災的英雄故事人物有誰

5.12汶川大地震中英勇獻身的好戰士武文斌英雄就很不錯!

B. 我國歷史的英雄人物

「民族英雄」一抄詞史學界襲一直有爭論,一種觀點站在歷史的角度,以中原為出發點,凡是抗擊外來侵略者的都稱為民族英雄;另一種觀點站在現代的角度,以中華民族為出發點,只有抗擊中華民族之外的侵略者的才稱之為民族英雄。按照第一種觀點,岳飛、文天祥等都可稱為民族英雄,但按照第二種觀點,由於岳飛抗擊的金、文天祥反抗的元,最後都融入了中華民族,這兩個人都不能稱為民族英雄了,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民族英雄就只能是戚繼光了,後來的鄭成功、林則徐、趙一曼等都自然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張自忠
李宗仁
鄭成功
方誌敏
戚繼光
黃繼光
鄧世昌
邱少雲
左宗棠
孫中山

C. 1998年抗洪救災的具體英雄事跡

李向群:真英雄就是在關鍵時刻為了人民利益勇於犧牲什麼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的英雄就是在平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關鍵時刻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勇於奮斗和犧牲!

——李向群

[李向群簡介]

1998年夏那場令人難忘的抗洪搶險中,英雄戰士李向群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置生死於不顧,以其20年的短暫生命和22個月的短暫軍齡,譜寫了壯麗的人生贊歌,被譽為「新時期的英雄戰士」。

1978年出生的李向群生前是廣州軍區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戰士。他家雖有百萬家產,但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選擇參軍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長為合格戰士、優秀士兵和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在1998年長江流域抗洪搶險戰斗中,李向群主動報名參加部隊的搶險突擊隊,他帶病頑強拼搏,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被送進醫院搶救醒來後,又拔掉輸液的針管上堤戰斗,終因勞累過度壯烈犧牲。

為了表達對烈士的深切懷念,災區3萬群眾自發地趕來參加烈士的追悼會,並在烈士生前抗洪的地方樹碑立傳。中央軍委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士」光榮稱號。

[李向群事跡]

抗洪英雄李向群從一名普通的特區青年,成長為一名合格士兵,繼而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伴隨著李向群迷茫中的煩惱和磨礪中的痛苦的,是他一步步攀登和追求的堅實腳印……

1996年冬,團榮譽室迎來一群身著嶄新軍裝的新兵。面對英雄部隊的歷史長卷,和那一張張微微發黃的英雄照片,一位新戰士的眸子中閃爍著羨慕。凝視「群英榜」,他冒了一句:「我也會上去的!」新兵營長一愣:「你叫什麼名字?」「李向群。」「從哪兒入伍?」「海南大特區!」李向群語氣中露著自豪。「像特區的兵,好好乾吧!」營長贊許中含著鼓勵。

當晚,李向群給自己制訂了這樣的目標:「隊列、射擊、投彈……五項訓練全部達到優秀成績。」

真正的藍圖遠非筆記本上就能畫出。半月過後考核,五項課目中,李向群三項不及格,名列新兵連倒數第二。伏在大榕樹上,心比天高的李向群抹起了眼淚。排長周建文使勁拍了他肩頭一掌:「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是塊當兵的料,明天就照著我的樣子練!」

負重20公斤的5公里武裝越野,是體能訓練中最艱苦的一項。周建文讓李向群緊跟著自己。跑著跑著,李向群的步子漸漸慢了,忽地癱倒在地,喘著粗氣說:「我實在受不了了,歇會吧。」

「這就是運動中的極限,站起來,挺過去,超越它!」排長一把扯起李向群,命令道:「牽著我的衣服繼續跑。」

李向群終於跑完了5公里路程。兩個月的新兵訓練,他成績全優。一年之後,他的名字果真上了團里的軍事訓練標兵榜。

磨礪,豈止在訓練場。部隊提倡士兵不吸煙、不喝酒、不進發廊。從前每天要抽兩包煙的李向群,入伍不久就鄭重宣布:「今後誰見列兵李向群抽煙,可罰他一個月津貼。」

這一次,李向群真的感受到了錘煉意志的艱難:每當犯煙癮,他坐立不安,竟將殘留著淡淡煙味的手指放在鼻子上嗅。班長王紹心痛地說:「戒煙有個過程,實在難忍就抽一口吧。」李向群搖搖頭:「定下的事,咋能說變就變。」他把戒煙的圖案用紅漆畫在了右手食指上,再犯煙癮時,抬手看到戒煙的圖案,連指頭也不嗅了。一個月下來,李向群硬是把煙戒掉了。

人生即選擇。「選好目標鋪好路,走好人生每一步」,不斷給自己樹立標桿,在艱苦的磨礪中一步步超越自我,就是李向群的選擇。事實上,放棄經商賺錢機會和家中舒適的生活條件從軍入伍,李向群也正是奔著這種人生的超越來的。

「李向群印名片啦!」不脛而走的傳聞傳到了連長陳海武的耳朵里。陳連長納悶:李向群當過小老闆,有名片不奇怪,可現在是軍人,部隊明文規定不準印名片,難道他?

李向群只好向再三查問的連長拿出了幾個名片盒。打開一瞧,陳海武吃了一驚:一疊疊名片般大小的紙片上,密密麻麻抄記的是訓練要則、軍事知識、法律條文、文學常識、格言警句……

軍營濃厚的學科學文化氛圍熏陶著李向群,也使他深切地感受到了自身文化素養與將要擔負的使命的反差。他在日記中寫道:「21世紀是高科技時代,每個人都要為走向新世紀作準備。」

參軍不到兩年,李向群記下了5萬多字的讀書筆記。就在奔赴長江抗洪前夕,西南軍地兩用人才培訓中心,給他寄來了法律單科結業證書和優秀學員證書;軍營20個月,李向群一步步實現著人生的最大值:兩次被評為全團訓練尖子,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一次榮立三等功……直至成為一名黨員的8天後,永生在大堤上的他被追授「抗洪勇士」,並被追記一等功。

追尋這位同齡英雄走過的路,廣西師范大學的大學生們感慨萬千:「他的人生就像攀登一座山,一步步都在往上走,每一步都走得那麼深沉、那麼堅實。」

作為與改革開放一起長大的新一代,李向群與許多特區青年一樣有著開放的個性,遇事喜歡表達見解。剛入伍那陣子,他對諸如不準留長發、不準進地方歌舞廳娛樂等部隊規定硬是想不通,當眾向連隊幹部提出質疑。一名班長調走,他甚至提出了民主選舉班長的建議。

對李向群這樣性格鮮明的年輕人,部隊沒有採取簡單生硬的強制和說教,而是運用潤物細無聲的辦法循循善誘地加以引導。一次強度訓練小憩,指導員胡春林說:「誰表演個節目,輕松輕松。」「看我的!」李向群跳進大家圍坐的圈子,即興將手中的手榴彈當「話筒」,讓戰友們把沖鋒槍作「吉他」,邊舞邊唱:「咱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戰友們前仰後合,訓練場上爆出陣陣歡笑聲。指導員鼓著掌順勢說:「當兵的人有啥不一樣?有嚴格的紀律、嚴明的規定,因為我們穿著綠色的軍裝啊。」

這件事對李向群震動很大。他逐漸悟出了一個道理:軍隊就是軍隊,只有把開放的個性融入鐵的紀律,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現代軍人。

拉練中不慎碰掉群眾一個桔子,他在樹下的石頭上壓下了身上僅有的兩元錢,擔心不夠,還把地址留了下來;戰友家人遭了欺負,准備回家用拳頭解決,他說服戰友不要意氣用事,並幫助起草了訴訟書,運用法律解決了糾紛。一天中午,連隊積肥。李向群與新戰士溫寶添同一組,沿路扒拉著草叢中的牛糞。烈日當空,臭氣熏人,溫寶添捂著鼻子說:「臟兮兮的,乾脆到老鄉家買一擔交差吧。」李向群擦著臉上汗水說:「連隊規定是撿不是買,再說糞可以買到,艱苦奮斗的精神哪裡買呀?你到樹下透透風,我來撿。」

在軍營大熔爐的不斷冶煉中,烙著鮮明時代特點的李向群,思想和行動變得更加理性。

款式新穎的服裝在遊客紛至的桂林格外搶手,家裡開著兩處服裝廠的李向群對時裝很在行,聊天時不免常常議論一番。戰友們見他談得頭頭是道,好奇地問:你這么有經驗,難道不想幫家裡推銷些服裝?李向群一笑:「想倒是想過,可軍人嚴禁經商,我不能犯紀律呀。」這兩年,過去生意場上的幾個朋友多次讓他在部隊駐地聯系客戶,許願利潤分成。可是李向群反復給他們講部隊紀律,就是沒幫這個忙。

正是胸中裝著鐵的紀律,即使可以通融的特殊時期,李向群也決不違反規定。

戰勝了長江第五次洪峰,團里安排連續奮戰了4天4夜的九連就地休整。班長王紹帶著全班,到南平鎮打掃衛生,李向群負責的那一段正好有一家發廊。見解放軍幫他們做好事,熱情的老闆非要免費給他洗頭,李向群擺擺手。老闆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勸道:「抗洪搶險特殊時期嘛。」盡管好幾天沒顧得上洗澡,頭皮也癢癢的,但部隊紀律不容他半點違犯。他謝絕老闆的一片好意,又埋頭掃了起來。

高建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高炮團225營一連指導員。原為空軍某部飛行員,後因健康原因來到高炮部隊,成為一名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者。1998年8月1日,隨部隊參加抗洪搶險,在湖北省嘉魚縣洲灣地段抗洪時,高建成為搶救戰友光榮犧牲。 1998年8月1日,高建成和戰士們吃過晚飯,正象往常一樣召開有關抗洪搶險的例會。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湖北省防總指揮部命令:洲灣中堡村堤垸發生嚴重管涌,部隊火速趕赴搶險。 接到命令不到3分鍾,168名官兵就踏上5部大型牽引車,向險堤急駛而去。洲灣距武漢市僅120公里,長江在這里來了個急轉彎形成了狀如握拳、面積約15畝的垸,這里居住著兩個鎮的五萬多名群眾。在洪水到來的危急時刻,全體官兵只有一個念頭:盡快趕到險段,救民於危難。 車越往前行,路面上的水越多,車隊兩旁都是成群結隊向後撤退的群眾。高建成看到人群中一位老大爺和一位老大娘互相攙扶著,顫微微挪不動步,立即停車將兩位老人扶上車來。20時30分,車隊距離洲灣堤壩只有100多米時,因多日浸泡變得鬆散的大堤,在管涌的壓力下轟然決口,落差近10米的洪水裹挾著泥沙以排山倒海之勢洶涌而來,沖撞著一部部大塊頭的牽引車。激流中,牽引車劇烈搖晃。高建成高聲叫道:「不要慌!快解背包帶,把車連在一起!」在他的指揮下,戰士們迅速展開自救與互救。突擊隊員脫下救生衣穿在不會水的戰士身上。高建成帶領戰士爬上車頂,解下背包帶與前面一連連長黃順華帶隊的車連在一起。由於高建成所在牽引車已開始傾斜,高建成命令車上的戰士和老百姓順著背包帶迅速轉移到黃連長的車上,高建成最後一個離開後,車子即被洪水吞沒。 此時,黃連長看到高建成臉色發青,知道他幾天來一直帶病扛沙包築堤壩,身體極度虛弱,便不由分說將一件救生衣套在他身上。高建成扭頭看見不會水的新兵趙文源正不知所措,便一把脫下救生

衣套在他身上,並叫過一個會水的班長說:「快帶他到樹上去!」 滔滔激流中,高建成和黃順華帶領戰士們將背包帶拴在一起,大家 向樹上轉移。 肆虐的洪水還在瘋狂上漲,高建成一邊組織疏散戰士,一邊不 斷大聲喊著:「同志們,不要驚慌,有我和連長在,有黨員幹部在, 就一定要保住戰士們的生命,就是犧牲我們也要保住大家。」突然

一陣濁浪涌來,高建成被掀入激流之中。漆黑的夜色中,高建成在 激流中飄游著,多日的勞累和病痛使他疲憊不堪,按他的水性他完 全能夠游到旁邊的樹上求生,但他沒有,考慮到水中可能還有戰友 和群眾,他邊游邊開始尋找,他喊道:「水中有人嗎?」突然,身 邊響起微弱的呻吟聲:「我是一連的劉楠。」高建成奮力游到他身 邊,告訴他:「我是指導員高建成,別慌,跟我來!」一隻大手抓 住了劉楠的胳膊,高建成拖著劉楠游近了樹叢。此時,劉楠已無力 爬到樹上,高建成也筋疲力盡。他和劉楠在水中時沉時浮。高建成 邊游邊鼓勵小劉:「一定要頂住!」正說著,一個浪頭打來,高建 成借勢用肩膀把劉楠頂到樹上。劉楠高喊著:「指導員,太危險, 你也上來吧!」高建成擺了擺手,再次游向激流中尋找落水的戰友。 「救救我!」高建成循聲游去,一把抓住正在下沉的13班戰士何董 華的手,拖著小何不顧一切地游著,一米、兩米……終於游到了一 棵樹旁,虛弱的小何被高建成猛力一推,就勢抓住了樹枝。而小何 回過頭尋找指導員時,只看見他的頭和手露了一下,便被洪流裹挾 而去。 8月3日中午時分,在距洪水決口3公里處,高建成的遺體被打 撈上來。為了抗洪,為了戰友,高建成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33歲 的青春年華。 9月4日,中央軍委授予高建成「抗洪英雄」榮譽稱號命名大會 在京隆重舉行,向烈士的妻子魯蓓頒發了授予高建成的一級英模獎 章,總政治部主任於永波宣讀了江澤民主席簽署的中央軍委授予高 建成同志「抗洪英雄」榮譽稱號的命令。大會還號召全體指戰員向 高建成同志學習

D. 在於自然災害的抗爭中,涌現出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1、「何翠青

何翠青,一位正值花季的少女,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時,年僅歲的她本已跑出寢室,當意識到發生地震後,她又返回寢室去叫醒同學,結果自己被壓在廢墟下長達50個小時。

50個小時後,她憑著巨大的求生慾望和驚人毅力,在救援人員的幫助下獲救。她是木魚中學最後一個被救學生,由於重物長時間擠壓肌肉組織壞死而永遠失去了右腿。

2、武文斌

2008年5月12日,部隊接到緊急趕赴四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的命令,被連隊安排留後的武文斌主動請戰趕往災區,到達災區後,他和戰友們始終奮戰在第一線,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清淤泥搬石頭,疏通引水渠,身上多處被劃傷。

2008年6月17日傍晚,勞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連隊70多名戰友一起,冒雨再次執行8車活動房板材的卸載任務。武文斌和戰友們幹完活後,又去幫助別的班排的戰友卸車。21時許,武文斌因過度疲勞,累倒在救災現場,連隊及時將他送到醫院救治,終因肺部大出血搶救無效而犧牲。

3、楊德文

1998年7月初,湖北省遭受特大洪水災害。德文所在的部隊緊張地進行抗洪准備,他最先向連隊遞交「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就應挺身而出」的請戰書。連里成立搶險突擊隊,他又第一個報名。

連長說:「先考慮黨員和幹部,還輪不到你新兵」。他卻說:「老兵新兵都是兵,新兵更要多鍛煉。」考慮到他水性好,領導特批准了他的請求。不到1個月,他先後參加抗洪11次,排除險情6次,救援群眾36人。

4、楊強

2010年19日凌晨,輝縣市洪洲鄉、黃水鄉、上八里鎮地區普降暴雨,引發特大山洪,造成洪洲鄉上游石門水庫溢洪,洪洲鄉酒精廠、力源沙場、黃水鄉小庄村南水北調料場等地群眾受困。8月19日凌晨,河南省輝縣市人武部正連職參謀楊強在抗洪救災疏散受困群眾中壯烈犧牲,年僅31歲。

5、李向群

1998年抗洪的保衛戰中,李向群帶病堅持搶險,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於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而當時軍齡也才20個月,黨齡8天。

當父母知道李向群犧牲的噩耗後如五雷轟頂悲痛欲絕,但他們夫婦想要替兒子完成未完成的任務,父親李德清換上了兒子的迷彩服,扛著沙包在大堤上揮汗如雨,而母親王立瓊則強忍著悲痛替戰士們洗衣服。

李向群去世後,中央軍委授予他「新時期英雄戰士」榮譽稱號。葬禮那天,南平鎮萬人空巷。三萬人迎著細雨,為李向群送行。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抗洪救災的危難時刻,人民子弟兵從未退縮。

E. 抗震救災英雄事跡

救人都是愛國的表現啊,為人民服務嗎

馬健,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學未能從教室中撤出。下午救援時,馬健和同學發現了被掩埋在廢墟中的向孝廉,一起施救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晚上,他自己冒著大雨,悄悄回到學校,蜷縮著身子鑽進廢墟,用雙手將一塊塊磚頭刨開、運出去,又鑽進去,再鑽出來,匍匐著身體一趟又一趟。手磨破了,腿腳漸漸地不聽使喚,但他沒有放棄。大約四五個小時過去了,雙手血肉模糊的馬健終於把向孝廉從廢墟里刨了出來。緊接著,他又開始尋找其他倖存者。憑著打火機微小的火光,他看到有兩位同學被水泥板壓住,但沒有大型工具無法營救。他立即趕到尚未倒塌的學生食堂,給他們找來水,幫助兩位同學
02 馬小鳳 馬小鳳,女,17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馬小鳳從震後昏迷中醒來,用唯一能動的左手迅速檢查身體,發現後腦勺出血,就立即用書將自己的頭墊起來。做了這些自救,她聽到從廢墟右側的一堵牆壁外傳來同學殷少華呼救的聲音,便立即大喊殷少華,「不能哭,不能浪費能量」。隨後,馬小鳳調勻呼吸,把自己的右手和雙腿從石縫中抽出來,去幫助殷少華。但因斷牆阻隔,未能成功。馬小鳳嘗試著大聲呼救,沒有聽到回應。她摸到了半截課桌腿,不斷敲擊頭上的水泥板,還是沒有回應。她用雙手和這半截課桌腿,在廢墟中艱難地開出道路,一點一點地向前移動了10米,仍無法找到出口。在這期間,她又聽到了同學曹健強、葛軻、薛肖的聲音。馬小鳳不時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勵,要堅持,千萬不能睡覺。經過近75個小時的等待,他們的呼救聲被救援人員聽到,4人被先後救出。
03 王 波 王波,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綿竹市東汽中學高一年級學生。 地震時,在教室中的王波迅速冷靜下來,跨過去拔掉牆上的電源,又快速掰開已變形被卡住的門,讓同學們快速撤出教室,直到教室里最後一個同學離開,他自己才跑出去。隨後,王波投入到營救之中。在學校實驗樓下,他聽到呼救聲,用雙手不停地搬、挖,成功救出一名女生。又有求救的聲音傳來,他順著廢墟的縫隙掏挖,開出一個僅能容身的小洞爬進去,把壓在同學身上的石塊一塊一塊地移走,將這名同學救出。他再一次進入廢墟,又發現了一個女同學。他迅速用腳抵住搖搖欲墜的石塊,用自己的身體擋在同學的上方,脫下上衣包住她的頭,把同學救到安全的地方。在坍塌的教學樓邊上,他發現一個男生被廢墟壓著,只剩下頭和手在外面。王波一邊搬移石塊,一邊高聲喊來附近的群眾,這名同學又被救出。手掌磨腫了,手臂被劃傷,鞋子也被鋼筋穿破,但王波仍堅持營救同學,一刻也不退縮。
04 王 亮 王亮,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時,王亮和另外兩名同學被垮塌的水泥板壓在二樓至三樓的走道間。他發覺左前方有光亮透進來,便和同學一起掙脫水泥板,從縫隙中成功脫險。隨後,王亮就開始尋找和救助其他同學。在救出一名同學後,他發現兩名女生被水泥板壓住,沒有工具,就用手刨,並找來2個群眾,一起將同學救出。他又爬進廢墟,找到了3名被困的女同學,並立即叫來救援人員和醫生,合力將她們解救出來。王亮的背部在營救同學時被嚴重劃傷,一直淌著血,右腳踝也在餘震中受傷。地震當天的整個下午、夜晚,王亮一直跛著腳走路,幫助救人,共發現和幫助多名同學成功脫險。
05 鄧清清
鄧清清,女,14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一年級學生。 當鄧清清被武警部隊的官兵搶救出來時,她還在廢墟里打著手電筒看書。她說:「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餓,只能靠看書緩解心中的害怕!」誠實而又堅強的話語,令在場的所有人為之動容。武警官兵們抱起她說,好孩子,只要你能活著出來,就比什麼都好。
06 申 龍、王佳明 申龍,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王佳明,男,18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 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正在上生物課的申龍、王佳明幫助老師快速組織同學們撤離。隨後他們又組織同學開展營救,用手掏、用木棒敲,很快在廢墟中救出4名同學。為便於救助垮塌教學樓里的師生,他們組織同學在短短的一個小時內開了兩條路,一條專門走擔架,一條供救援人員進入。在王佳明和申龍等同學的努力下,總共救出20多名師生。他們還冒著餘震給被困的同學送水,扶送受傷的老師去安全地帶。晚上八點,同學們自發分組,王佳明為第三組組長,參加運送傷員、遇難者遺體以及氧氣瓶和小型機械等。第二天早上,幫救援部隊抬帳篷、向受災群眾分發食物。向綿陽轉移時,由於所有老師仍在救災,申龍、王佳明擔任了臨時班主任,組織同學們安全抵達目的地。
07 劉 剛 劉剛,男,17歲,四川省綿陽市北川中學高二年級學生。 地震時劉剛正在上歷史課,好多同學開始往走廊里跑。劉剛高喊大家不要驚慌,趕緊用雙手護頭躲到課桌下,他卻被樓上掉下的水泥塊砸暈。醒來後,他首先想到要趕緊弄出一條通道,讓同學們趕緊離開。他爬到教室出口處,用拳頭猛砸堵在此處的水泥塊,終於打開了一個出口。由於出口很小,每次只能爬出去一個人。有的同學已經沒有爬出去的氣力,他就在通道里邊托住同學的身體往外推送,另一個男同學在外接應。最後一名同學被一大塊磚石壓在腰上,劉剛竭盡全力把磚石搬開,抱著她爬出通道。他們剛出去,樓房再次垮塌,掉下的磚石砸在他們挪開的位置上。
08 許中政 許中政,男,9歲,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新建小學三年級學生。 地震後許中政在廢墟下被擠在桌椅架起的空隙里,受了輕微的皮外傷。他和小夥伴們說著話,隱隱聽到同在廢墟下的鄒老師的聲音,她在數「一、二、三」,讓大家一起喊救命。老師的聲音給他們增添了勇氣。許中政勸周圍的小夥伴,不要害怕,周圍這么黑,就當我們在做游戲,看誰勇敢,不怕黑。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慢慢地覺得肚子餓、口渴的厲害。當他因飢餓昏睡醒來時,用嘴去啃那硬硬的桌子,把桌子想像成了方便麵。他帶頭和小夥伴們唱起了《國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歌聲從廢墟中傳出,緊張救援的消防官兵迅速趕過去,從洞口遞進兩瓶礦泉水。許中政卻把水遞給了同學,自己則使勁地舔著乾渴的嘴唇。他們很快得救了。
09 陽玉潔 陽玉潔,女,12歲,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白鹿中心學校六年級學生。 地震時,陽玉潔反應很快。在老師的組織下,同學們迅速向樓外撤離。陽玉潔本可以最先跑下樓,突然看見已經沖出教室的王老師又返回去,她馬上站住,覺得自己應該為老師分憂。這時,強餘震襲來,一片尖尖的玻璃正對著王老師砸去,她跳過去拉住王老師就跑。快到二樓時,她和王老師、還有幾位同學被摔倒在拐角的平台上。陽玉潔的膝蓋受了傷,同學徐敏昏厥過去。陽玉潔下意識地抬頭看了看天花板,已經撕開拳頭大的裂縫。她急忙上前背起了比她高大許多的徐敏,在同學們的幫助下跑到樓外,隨後又沖上樓,扶著老師趕到安全的操場上。

F. 抗洪搶險的抗洪英雄人物及事跡

1、李向群 (抗洪烈士)

1998年8月5日,他隨部隊赴湖北荊州抗洪搶險,14日在抗洪搶險一線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公安縣南平鎮堤段的抗洪保衛戰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於1998年8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0歲。

2、高建成、廖國棟(抗洪英雄)

1998年特大抗洪搶險戰斗中,225營誕生了以高建成為代表的17名英雄。高建成被中央軍委授予「抗洪英雄」榮譽稱號;空軍追認田華、朱任堂等13人為革命烈士,追記一等功;追認廖國棟等3人為革命烈士、中共黨員,追記二等功。

空軍授予該營「抗洪英雄營」榮譽稱號。10年來,該營四個連隊均榮立集體一等功或二等功。

3、楊德文(革命烈士)

1998年7月初,湖北省遭受特大洪水災害。德文所在的部隊緊張地進行抗洪准備,他最先向連隊遞交「我們是人民子弟兵,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就應挺身而出」的請戰書。連里成立搶險突擊隊,他又第一個報名。

連長說:「先考慮黨員和幹部,還輪不到你新兵」。他卻說:「老兵新兵都是兵,新兵更要多鍛煉。」考慮到他水性好,領導特批准了他的請求。不到1個月,他先後參加抗洪11次,排除險情6次,救援群眾36人。

4、楊強(抗洪救災烈士)

2010年19日凌晨,輝縣市洪洲鄉、黃水鄉、上八里鎮地區普降暴雨,引發特大山洪,造成洪洲鄉上游石門水庫溢洪,洪洲鄉酒精廠、力源沙場、黃水鄉小庄村南水北調料場等地群眾受困。8月19日凌晨,河南省輝縣市人武部正連職參謀楊強在抗洪救災疏散受困群眾中壯烈犧牲,年僅31歲。

5、張義昌(抗洪英雄)

張義昌,龍南縣東江鄉大穩村黨支部書記。2006年7月26日,受5號台風「格美」影響,龍南縣遭遇嚴重洪災。張義昌不顧自身因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左腿疼痛加劇,立即組織群眾轉移,不幸被洪水沖走,獻出了年僅43歲的寶貴生命。8月中旬,張義昌被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G. 為國犧牲的英雄人物及事跡。

  1. 邱少雲 (革命烈士)

    中國人民解放軍(簡稱:人民解放軍、解放軍,英文:People's Liberation Army of China,英文縮寫:PL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主要的武裝力量。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後留存的部隊中國工農革命軍,經過五次反圍剿的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在1949年合並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日聯軍等部隊陸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軍事機關為中央軍事委員會,現役部隊由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戰略支援部隊組織而成。現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總人數約200萬人,是世界上現役兵員最多的國家軍隊之一。中國的國防軍費在2011年為9230億人民幣,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佔世界各國國防預算總額的8.2%,居世界第二位。



    H. 抗震救災英雄事跡(詳細)

    一場突襲巴蜀的7.8級大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牽動了整個神州。這些天,我們無不為抗災一線奮不顧身的幹部群眾子弟兵所感動,我們無不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踴躍捐助而欣慰,我們無不為深處困境積極自救互助的災區人民所震撼。在強震中,災區人民雖然有失去家園、親人的痛苦和淚水,但他們更有與無情天災抗衡拼搏、與苦難同胞共度難關的堅毅和真情。在我們向災區人民表達關切慰問、行使救援義舉時,讓我們向災區人民表達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所謂震災無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災區人民身體力行涌現出的一幕幕鏡頭,讓我們深受感動,充滿敬意,熱淚盈眶。
    ——500多次餘震把400多萬成都市民逼上了街頭,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卻是個充滿溫情和關愛的特別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更沒有人吵鬧。當晚深夜,前來武侯區林蔭街獻血屋獻血的人排隊站滿整條街。
    ——「我們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黨和政府各種救災物資才能到來。」元茨頭村,是甘肅重災區文縣境內受破壞最嚴重的村莊之一。震災後,村民相互幫助搭起各種臨時避難棚;上至60多歲的老人下至10多歲的孩子,都扛著鐵鍬钁頭到村口搶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還是會在政府的幫助下自救,開展生產。」13日中午,面對被巨石砸爛、房頂坍塌的民房,水富縣復興村村民老楊如是說。水富縣是雲南省受震災最為嚴重的縣城,鄉村道路路基塌方、牆體斷裂、涵洞受損、泥石流頻發。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災區人民臨危不亂、平穩有序、從容樂觀的精神狀態,也看到了他們積極主動自救抗災、為國分憂為政府解難的拼搏熱情。災難並不可怕,怕的是沉浸於喪親之痛難以自拔,怕的是飽受苦難之後無法振作,怕的是迷茫於驚嚇之中慌亂以對。面對嚴重的災情,災區人民沒有被嚇跨倒下,沒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們正擦乾淚水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明天。中華民族自強不惜、頑強拼搏的精神在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向這些純朴、勤勞、勇敢的災區人民表達敬意呢?
    ——「以後你要好好報答你爸爸哦,沒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時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學學生王克出現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王克父親當日不顧自己安危,雙腿跪地,經過4小時的努力,用雙手狠命地從夷為平地的教學樓里挖出了兒子。
    ——「我不行了,你快離開這里!照顧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老公,不要放棄,馬上就會有人來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鳳鄉政府家屬區里,朱芙蓉流著淚朝廢墟里呼喊,鼓勵丈夫譚剛義堅持下去。地震發生20小時後,譚剛義被武警官兵從廢墟中刨了出來。
    ——「我們會不會死?」「不會。」「我們要盡量活下去。肯定有人來救我們的。」12日地震後,被埋在廢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學初三一班學生黃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學張楊的手,互相鼓勵,兩只手緊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點左右被救出來。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深深體會了災區人民身邊親情、愛情、友情的真摯溫暖和巨大力量,因為有「情」,我們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因為有「情」,我們真心依靠,共度難關;因為有「情」,我們互相勉勵,生死相連。毫無華麗辭藻的話語,毫無驚天動地的壯舉,一個「情」字卻讓我們潸然淚下,讓我們由衷地敬佩眾多災區人民展現出的人性光輝。「不拋棄、不放棄」,這句曾在熱播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被億萬中國人熟知的經典語錄,我們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體會和感觸呢?
    ——「我意識到可能是地震,准備出門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慶合川南津街書園的21歲木工劉世偉,在地震發生的七、八分鍾之內,主動將樓內近10名退休老職工背下樓逃生。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13日22時12分,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的遺體從廢墟中扒出來,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
    ——「病人在,我們在!」12日下午2時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過去,川大華西醫院第一住院部11樓重症監護室(ICU)病房恢復安寧,該科30多名護士、10多名醫生立下誓言。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則讓我們看到了災區內鄰里、師生、醫患之間關系的和諧,沒有鄰里間的小肚雞腸,有的是尊老愛老救人危難的熱心扶助;沒有對無良師德的拷問,有的是大愛無聲的永恆記憶;沒有醫患關系的緊張,有的是以病患安危為中心的高度責任感。強震突襲,災區人民用行動讓和諧的真諦更加完美真實,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操守熠熠生輝。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這患難之中見真情的和諧,有什麼理由不為災區人民危難之中顯現出的人格魅力而傾倒呢?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類似的鏡頭還有很多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眾多的災區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實舉,書寫一部展現中華民族人性光芒、與災害斗爭的抗爭史。「房子裂了、塌了,我們還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們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戰勝這場重大自然災害。」溫總理在都江堰災區現場的話語,依舊回盪在我們耳邊。讓我們真誠地為災區人民祈禱,向災區人民致敬!
    詩人艾青有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只不過是一個為生計而忙碌的小民,沒有詩人那種偉大的境界,但這幾天,一股莫名的情緒在我心裡流動,令我不自覺地惦念著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芸芸眾生。5月12日,一個令所有中國人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蒼天無情,成千上萬人再也仰望不到當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陽。看到無數條鮮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間消失,看到倖存者失去親人後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熱淚沖破自己塵封已久的眼睛,奪眶而出。在殘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風中搖擺的蘆葦,是如此的脆弱。對同胞災難中的感同身受,讓所有感性的中國人掉下了哀傷的眼淚。
    「他們的災難,是為而你發生。」這句哲人說的話,在安定年代人們或許未能深明其中真義,但在多災多難之秋,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便會驟然閃耀,指引著人們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舉國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們看到了一種力量,在全國民眾身上凝聚,我們看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在全國民眾心裡蔓延。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其他雜音,只有逝者默念,為傷者祈禱,為生者祝福的聲音;這個時候,神州大地處處都在重復著同一種動作,傳遞著同一種心聲,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受難同胞獻上一點愛心。而在災區發生的一個個感人的細節,更是讓我淆然淚下,這一次是因感動而流淚。
    深夜的德陽市漢旺鎮,冷雨凄厲,悲聲四處。在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救援人員發現一位教師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在他身下的是四名還活著學生,望著已經遇難的教師而哭泣。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位老師的名字——譚千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災難,譚老師卻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抵擋塌下的天花板,把生命留給學生,把死亡留給自己。他心中的愛,正如他的名字那樣,千秋流淌。
    在綿陽的一個援救現場,一所學校的主教學樓坍塌了大半,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戰士們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幾乎等於送死。但幾個戰士還是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那幾個往裡鑽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一個戰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這樣的催人淚下的故事,在那片神傷的天空中吹奏出一曲曲感人的樂章,而在同一片天空下,神州大地上全國民眾守望相助的悲憫情懷、以及傳遞著溫暖的行動,同樣令人觸動。災難後,我們看到平時錙銖必較的計程車司機們,放下手中生意,自發地奔赴災區幫助救災;我們看到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工來到獻血屋前排隊,「抗震救災人人有責,沒有錢就『出點血』。」;甚至以拾垃圾為生的老婆婆都要為災區捐上自己辛苦賺來的一元幾角錢……誰說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減弱,誰說我們的國民意志力薄弱,看看溫總理那悲切而堅定的臉容,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充滿溫情而又堅毅性格的最好體現。有了這種性格,我們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麼災難不能戰勝的呢?
    我們生活的世界正如我們棲居的地球那樣,表面堅冷,內心炙熱。發生在災難背後的一幕幕溫情故事,告誡著我,不要再為自己的冷漠,找個「世界冷漠」的理由;不要再讓自己的麻木,找個「生活奔波」的理由。因為這個世上有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就像太陽,不管晴天雨天,都會從東方升起。我們唯一要做的,是撥開天空的烏雲,把陽光當成溫暖我們每一顆心靈的永恆力量。讓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盡情閃耀吧!無論是安定年代,還是災難年代。
    1.從重慶趕來北川的王川,原本來尋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卻驚喜得知妻子已經平安無事回到家中。但看到這番悲慘的場面後,王川想:「反正都來了,就幫忙做點事情。」於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個及時伸出援手的人。他從已經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來千斤頂,一個人來到曲山小學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來自重慶的特警趕來的時候,王川還在被困學生李月身旁忙活著
    抗震救災的感人事跡
    一,地震瞬間老師拽出最後一個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歲的都江堰新建小學謝老師在一片廢墟中,扒出了裝有學生聯絡方式的U盤。「5·12」地震使這個小學遭遇巨大不幸,數百名學生被埋在倒塌的樓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學里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家長不敢回憶倒塌場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時,距離災難發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於市區中心的新建小學時,通往校舍的那條泥濘小路格外顯眼,黃色的濕土插著一幅油畫。畫里是潔白的小花。走進校舍,空氣中有股異味刺鼻。這是生命曾經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進原來的校舍,正對著大門的四層教學樓只殘留約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場很大,還有籃球架。能夠想像,在災難驟然來臨前,這里曾經歡聲笑語,生龍活虎。如今,只有幾個家長還回到學校看看。他們不太敢詳細描述教學樓轟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兒身入險境的場面。
    新建小學共有學生600多人。經現場初步清點,安全撤離到操場的學生有近400人。不過,地震發生時,學校的17個智障學生、26個聾啞學生全部倖存。
    這是一個奇跡。
    危險瞬間教師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區,通訊仍時斷時續。輾轉之間,終於找到了負責新建小學特殊教育班的老師謝罡。後者今年31歲,有個8歲的男娃。在他的教師生涯中,有15年給了這些智障生和聾啞學生。
    「地震發生時,盲啞班正在教學樓旁邊一棟平房上課。」謝罡回憶,正是這樣增加了學生脫險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樓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學生有時間逃生。」他說,當時自己一轉身,背後的教學樓就垮了,「很快!」
    學校老師見狀,趕緊讓學生出來。其中智障生問題很大。謝罡還記得最後一個智障生小馬脫險的場面。劇烈搖晃的那一刻,小馬還坐在教室里。「那時有個老師大叫,小馬,趕緊出來。」
    不過,小馬還是沒有反應。謝罡就沖進去,一把把小馬拽了出來。地震後,為了保護倖存的學生,老師們自發圍成了一個圓圈。
    在一片廢墟中,「圓心」是學生,外圍是老師。情況一穩定,聾啞學生和智障生的家長被告知,帶孩子們回家吧。有幾個沒有家長接的,老師們護送他們去了各自的親戚家。
    為方便重逢,廢墟里挖資料
    接下來幾天,謝罡和其他老師們一直在新建小學的廢墟里尋找,日日夜夜。男老師24小時日夜待命,女老師則要求每天固定時間集合,應對突發事件。
    昨天上午,謝罡又去了一趟學校。在一片廢墟中,他扒出了一個U盤。那裡存著他的一些個人資料,還包括所有特教學生的聯系方式。
    謝罡說,雖說學生們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區里,找到他們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聯系方式,那麼,今後新建小學重建後,師生彼此的「重逢」就會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個老師都這么想。」謝罡說。
    二,北川縣委辦樓坍塌3名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縣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北川縣縣長稱,該縣許多幹部在地震中遇難或失蹤。北川抗震救災總指揮、綿陽市委副書記易傑介紹,北川有1萬餘人在地震中喪生,向外轉移災民1萬多人,尚有數百人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縣城裡,有近4000人的救援隊正在展開救援。北川中學附近區域及縣城救援現場的移動通信信號已經恢復,大大方便了各級指揮和救援機構的通訊。
    北川縣公安局折損2/3
    北川縣6名副縣長中,3人遇難,3人失蹤。縣醫院的160名醫護人員,僅存4人。縣級機關幼兒園的孩子至今還壓在河邊那座垮塌的房屋裡。
    北川縣縣長經大忠家中的6個親人,3人遇難,3人下落不明,他從廢墟中爬起來後,立即投入前線指揮中心。
    事發當天,北川縣中隊看守所有42名戰士、35名服刑人員瞬間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幾名在哨位上倖存的戰士和武警北川縣中隊的司務長李遠志一起,將有生命危險的25名服刑人員迅速向外地輸送。沿途見到受傷的群眾,他們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眾,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獲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廳公布,原本擁有144人的北川縣公安局,僅倖存47人,他們大多都失去了親人。
    3幹部喝尿熬過75小時
    昨天下午5時13分,北川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周凱被成功解救出來,與張周凱同時獲救的還有北川縣政法委副書記李貴川、北川縣綜治辦主任崔代全,此時距地震發生已近75小時。
    地震發生後,5層高的北川縣委辦公大樓瞬間整體坍塌,張周凱和數十名同事被壓在了廢墟中。
    昨天下午1時40分,救援人員在縣委辦公樓廢墟搜索的時候,聽見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馬上通過細小的縫隙將一些水和食物塞進去,並確認了現場有3名倖存者。
    經過4個小時的救援,17時13分,張周凱等3人被成功救出。現場的醫護人員檢查發現,3人均沒有重傷,身體狀況較好。
    被解救上來的3人褲子幾乎全被撕裂,不過除了滿身塵土和一些輕微外傷之外,幾乎沒有什麼重傷, 思維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說話。「我們一直在積極自救!」李貴川說,12日下午1時30分時,他和崔代全到張周凱4樓的辦公室商量事情,地震發生後,因為辦公室是整體傾斜,他們3人被一塊較大的預制板遮擋了一下。
    被掩埋後,3人隨即開始自救。「我們一直在不斷扒土,3個人就到了一起,扒著扒著摸到了飲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貴川說,在純凈水喝完之後,「我們就喝尿,還是繼續扒, 聽見有人走過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災感人故事:總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淚
    作者:挖範文 更新時間:2008-5-16 8:45:12
    被壓在廢墟下的300多名學生很危險,在一次營救失敗後,溫總理冒雨攀上瓦礫堆,組織再次營救。10時20分,即時報道突然顯示,「啊!總理摔倒了!」,「老爺子的手臂受傷出血了,他把要給他包紮的醫務人員推開了。」(5月15日 《廣州日報》)
    讀到這里,我不由得熱淚盈眶,深為溫總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動。
    溫總理,抗震救災的一線總指揮,一位年屆六十多歲的老人,在餘震不斷的救災現場,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礫成堆的廢墟上奔波,甚至急得親自動手救人。摔倒了、爬起來,手臂受傷出血也不讓醫生包紮,而是讓醫生去搶救受傷災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讓我們為之感動。倘若是我們自己的父母,哪一個兒女不為之揪心?!
    從災情發生的那一天起,溫總理便在第一時間抵達災區,在臨時搭起的帳篷中指揮抗震、救災、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學廢墟旁,總理用嘶啞、哽咽的話語,向廢墟中的孩子喊話。一位在現場的記者通過QQ發出即時報道稱:「年過花甲的總理已經哭得不成樣子了。」其實,不是溫總理不堅強,而是心繫人民的總理為眼前的災難而心痛,這是熱愛人民的好總理此時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裡災民最多,哪裡險情最嚴重,溫總理就指揮到哪裡。我們看到在抗震救災最嚴峻的時刻,各路救援隊伍,克服千難萬險,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災區,震區已有6萬多人被救出。我們感受到了抗震救災的勇氣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國人民不會被這一重大災情所嚇倒,更不會被眼前出現的悲情所摧垮。我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全國各族人們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災一定會取得勝利!
    四,災區戰士「三過家門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媽,不要哭了!還有我嘛!」14日晚上,從重慶趕回家的大一學生宋輝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礫上和媽媽相擁在一起,泣不成聲。距離地震發生近3天後,宋輝第一次和失去聯系的母親見了面。
    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完全改變了這里的模樣。宋輝的家變成了一片廢墟,「連一間房都沒有剩下。」宋輝父親工作的礦山所在地「兩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親至今生死不明。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大地震的宋輝,從學校趕回家尋找自己的父母。
    綜合新華社、央視、人民網消息,劉海健、何濤、竇豐昌、吳波、陳鑫欣、陸勇報道
    14日6時30分,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大一學生宋輝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輝的家在四川省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災區之一。
    震後3天無法聯系
    7時50分,宋輝坐上了從重慶北開往成都的特快列車。和宋輝同行的還有另外兩名同學,他們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災區。
    14日11時50分,宋輝到達了成都市火車站。火車站廣場上熱鬧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車站的廣場上。宋輝沒有停留,連忙趕到了昭覺寺汽車站,買到了去四川省德陽市的大巴車票。這是宋輝回家必須要經過的一站,到了德陽市後,他才能再轉車去綿竹市。
    在等車的時候,宋輝吃了一點東西。車站里了聚集了大量從各地趕回四川的人,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親人是否安全,看看家變成了什麼樣子。
    13時40分,宋輝趕到了德陽市長途汽車站,同樣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備趕回家的人。趕到德陽的宋輝得到了一個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親人已經被接到德陽市的黃許鎮,他又准備趕往黃許。
    傍晚時分,在黃許國家糧食儲備庫內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著搭帳篷,宋輝83歲的老奶奶剛剛被接到了這里。在這里,宋輝得到了家人進一步的消息,母親仍然守在已經變成了廢墟的家裡。
    19時,宋輝決定要趕回家,奶奶叮囑了他一句,「記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從德陽市往綿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災情不斷呈現在宋輝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嚴重。「我心情挺緊張的,不知道會是什麼情況。」
    父親沒有任何消息
    晚21時,宋輝終於到了自己的家綿竹市拱星鎮柏樹村,宋輝的家位於村裡的一個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輝一家人外,宋輝父親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這是一個家族的大家庭。
    誰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輝離家上學僅3個月後,他再次回來時,家已經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廢墟。宋輝踩著一片瓦礫進入家,整個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間房都沒有剩下。
    母親突然聽到了宋輝的喊聲,有些慌張地踩著磚塊跑了過來,母子倆頓時抱頭痛哭。在此次大地震發生後,一連三天宋輝和母親都沒有對方的消息,而此時還有一個更壞的消息傳來,由於地震,宋輝的父親宋彥忠工作的地點清平鄉的磷礦所在地「兩個山峰已經撞在了一起」,宋彥忠至今沒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幾個親戚看來,宋彥忠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大了,「我們只是不敢當著她老婆的面說,怕她傷心。」
    五,17歲男孩廢墟中挖掘30多小時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檔案
    馬志成,17歲
    地點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醫院的患者都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艱辛。17歲的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運兒。地震發生當天,家住彭州市銀廣溝的他跟隨家人到汶川走親戚,在親戚家中,災難發生了。
    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個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處時,被壓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親人發現,他被埋在了廢墟中。
    親人們的呼喊很快引來了劫後餘生的人們,驚恐之中,人們迅速開始用手刨挖,據說天上當時下著暴雨,馬志成親戚家的房屋在山腳下,剛挖開一點,山上的泥沙就不斷被雨水沖刷下來。
    人們在雨中挖了30多個小時,雨越下越大,隨時有發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強行將馬志成的親人拖離現場。
    5個小時後,雨水漸弱,人們再次返回現場,卻驚訝地發現——馬志成已經自己爬出了廢墟,躺在了泥水中。據馬志成自己說,被掩埋後,房梁雖然壓住了他,但形成了一個小空間,他能夠活動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幾個小時後,他開始一點點朝一個方向挖掘,一直不斷地用手挖,最後竟然爬了出來。在爬出來的那一刻,他感覺再也沒有了力氣,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後估算,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個小時。
    馬志成出來時,武警官兵已經徒步翻山越嶺趕到了汶川。當地已經沒有條件對馬志成進行醫療救治,人們決定將他抬到就近有條件的地方治療。沿途53名官兵接力,經過兩天兩夜不間斷地奔跑,期間又經歷了數次餘震,馬志成終於被抬了出來,送到了最近的一個醫院,最後被送到了成都市龍泉驛區航天醫院。
    看著馬志成,很多醫護人員都流淚了,面對每一個被送來的患者我們都不能不動容,必須全力以赴救助他們
    10

    下一條回答
    大家都在搜
    2008抗災英雄
    劍破蒼穹
    末世求生
    附近傢具城
    好玩的回合制手游
    太原別墅
    比心app
    提取文字的軟體

    為您推薦
    抗震救災英雄事跡
    馬健,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發生後,馬健的班上有6名同學未

    245 瀏覽65442017-11-26
    有關抗震救災英雄事跡的請告訴譚若月
    01 馬 健 馬健,男,14歲,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初三年級學生。 地震

    1 瀏覽1264

    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跡[簡潔的]
    在四川汶川的救援中,一個熱血軍人的兩句話。 戰友不讓他進一座廢墟中搶救傷員,因為他才為了妻

    77 瀏覽17702018-05-13
    抗震救災的英雄事跡
    1 地震感人事跡 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

    瀏覽1424

    怎麼寫抗震救災英雄事跡
    以不同的人稱寫。可以自己扮演一個武警官兵,或志願者,醫療人員,寫奔赴災區後,發生的泣人,感人,動人的

    15 瀏覽1198

    抗震減災

    關於防震減災的童謠

    38個問題735,448人瀏覽

    救災-天眼一下
    m.ti

    I. 1998年抗洪救災英雄人物事跡

    1、李向群

    李向群(1978--1998)新時期英雄戰士。海南省瓊山市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1集團軍121師361團9連戰士。1996年12月參軍。共產黨員、在1998年偉大的抗洪搶險斗爭中英勇獻身。

    1978年出生的李向群生前是廣州軍區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戰士。他家雖有百萬家產,但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選擇參軍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長為合格戰士、優秀士兵和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在1998年長江流域抗洪搶險戰斗中,李向群主動報名參加部隊的搶險突擊隊,他帶病頑強拼搏,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被送進醫院搶救醒來後,又拔掉輸液的針管上堤戰斗,終因勞累過度壯烈犧牲。

    為了表達對烈士的深切懷念,災區3萬群眾自發地趕來參加烈士的追悼會,並在烈士生前抗洪的地方樹碑立傳。中央軍委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士」光榮稱號。

    2、高建成

    湖南省湘陰縣人,1965年10月出生於湘陰縣南湖鎮一個農民家庭。自幼熱愛學習,品學兼優。1984年9月湘陰縣四中畢業,被選入空軍飛行學院讀書,畢業後分配到武漢空軍某高炮團。

    歷任排長、助理工程師、連副指導員、指導員等職,被授予上尉軍銜,是人民軍隊新時期軍事政治建設中涌現出來的一名優秀基層幹部。

    在14年軍旅生涯中,他學習刻苦,工作扎實,作風優良,品德高尚,先後3次受到部隊嘉獎,6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

    1998年夏,長江流域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7月27日,他所在的空軍某高炮團奉命奔赴湖北咸寧地區執行長江干堤搶險護堤任務。

    出發之前,他在寫給老母親的信中說:「媽,我馬上就要帶兵執行抗洪搶險任務了,現在家裡置了新房,等我抗洪勝利回部隊後,便利用休假的機會接您老人家來住,讓您老人家和我們一起生活,享受晚年幸福。」

    他率領戰士們按時奔赴指定位置,立即投入嘉魚縣邱家灣抗洪搶險戰斗。他不顧連續幾天高燒不退,身先士卒戰斗在第一線。8月1日晚,他率部轉戰牌洲灣參加搶險戰斗。

    急行軍中,長江大堤突然決口,連隊突遭洪水襲擊,四五米高的巨浪撲面而來。在緊急關頭,他不顧個人安危,沉著鎮定,迅速組織搶救遇險群眾和官兵。

    救生器材不夠,他立即脫下救生衣硬塞給新戰士趙文源穿上。被迫棄車轉移時,他堅持最後一個離開。

    在與洪水搏鬥的兩個多小時里,他連續不斷地進行現場鼓動,高喊:「有黨員和幹部在,我們一定能夠沖出去!」

    他奮不顧身,先後救出8名群眾和戰士。8月1日夜裡21時以後,洪水越來越大。他和連長決定,把兩顆樹留給幾位體弱的戰士,而把死亡的危險留給他們自己。

    他用盡力氣將正在水中掙扎的新戰士劉楠推到一棵大樹邊,自己卻被一個巨浪捲走,壯烈犧牲。

    3、張國興

    1972年張國興出生於河北晉州普通職工家庭,1989年初中畢業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報名參軍。父親因心疼兒子怕受苦一直反對,為此,張國興絕食抗議,一周後,父親只好成全兒子,自此張國興踏上了從軍的道路。

    1998年,長江發生了自1954年以來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全國共有29個省(區、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受災面積3.18億畝,成災面積1.96億畝,受災人口2.23億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達1666億元。

    當初九江城決口,張國興所在集團軍222名突擊隊員被緊急調遣飛赴九江,張國興做為運用「鋼木土石組合壩」的技術骨幹,指揮全連44名官兵運用「鋼木土石組合壩封堵決口技術」 經過連續4天4夜奮戰,成功封堵了江西九江決口。

    創造了中國抗洪史上的奇跡,當時的國務院朱總理站在大壩合龍處,高度贊揚這支堵口技術突擊隊,「在關鍵的時候,發揮了關鍵的作用!」「向廣大官兵致敬」。

    4、彭榮華

    1998年,暴雨一場接一場。黃陂縣橫店鄉的梅包子灣河水猛漲。到晚上,有些人家裡已開始進水。怎麼漲這么快?梅包子灣組長彭榮華到村民彭志東的店裡買煙時發現了險情:村裡一座石墩橋的橋孔被洪水裹挾的水草樹枝堵塞!

    彭榮華對彭志東說:「如果橋不倒,上游的村民就要受淹;如果橋一倒,下游的村民將要受淹。快,你幫我來疏通!」

    彭榮華和彭志東來到橋下,彭榮華讓彭志東在岸上幫忙。他自己跳進急流里,倚靠在阻水墩上用手一把一把地清除樹枝和雜物。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橋孔基本疏通,水也漸漸退下。

    彭志東的妻子見二人半天沒回,就打手電筒來到橋上。她對彭榮華喊:「華子,危險!」話音未落,彭榮華抱著的石墩突然斷裂。彭榮華隨石墩被急流捲走。

    彭志東跳入河中,但沒有抓住彭榮華。一整夜,村裡的男子在水退後的下河進行拉網式打撈;婦女們則在岸上呼喊,仍沒有找到彭榮華。直到第2天下午才在離石橋30米的下游找到穿著雨衣纏著水草的彭榮華的遺體。

    彭榮華的犧牲使梅包子灣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在外打工的村民都紛紛趕回村裡為他送葬。

    5、嵇琪

    嵇琪,是一名中國軍人,同時也是一位抗洪英雄。他在1995年12月報名參軍入伍,後來因在抗洪中的突出表現,2000年2月21日下午,南京軍區授予某部修理連戰士嵇琪「新時期硬骨頭戰士」榮譽稱號,戰友們則稱他為「抗洪鐵人」。

    嵇琪是在1998年10月從長江抗洪前線凱旋不久被診斷為惡性腦瘤晚期的。在與那場特大洪水搏鬥的40多個日日夜夜裡,這位硬骨頭戰士曾10次暈倒在大堤上,5次被抬進臨時救護所。

    每次從昏迷中醒來,他總是不顧勸阻,繼續投入搶險戰斗。抗洪中,嵇琪是連隊唯一一個在「水線」入黨的戰士,並榮立三等功。

閱讀全文

與我國抗災救災英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