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劉良

歷史人物劉良

發布時間:2021-02-05 17:54:37

中國歷史上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英雄人物

原句出自文天祥
還有如
譚嗣同,左光斗等

歷史人物劉秀的祖父母是誰

劉回,是漢朝宗室,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曾孫,漢光武帝劉秀的祖父。父親是鬱林(今廣內西貴港)太守劉容外,在西漢末年擔任巨鹿(今河北巨鹿)都尉,生子劉欽、劉良、劉歙。劉欽就是劉秀的父親 。
劉欽(?--公元3年):漢族,南陽郡白水鄉(今湖北省棗陽市)人。
他是漢高祖劉邦的七世孫、長沙定王劉發的玄孫(四世孫)、舂陵節侯劉買的曾孫、劉外之孫、劉回之子。
在西漢末年,擔任南頓(今河南項城)縣令,娶樊重之女樊嫻都,乃漢光武帝劉秀之父。

㈢ 漢朝有哪些著名人物(姓名)

1、劉邦(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2、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3、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

漢武帝在位期間(前141年-前87年),在政治上,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文化方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設立太學。對外,漢武帝采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又鑿空西域、開絲綢之路,並開辟西南夷。此外,還有創設年號、頒布太初歷等舉措。但他崇信方術、自奉奢侈,兼以窮兵黷武,引發統治危機,晚年爆發巫蠱之禍,後因對外擴張受挫而頒《輪台詔》。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

4、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 ,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5、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㈣ 關於「富貴不能淫」的歷史人物及相關事件簡介(除文天祥)

史可法
崇禎元年(1628)進士。授西安府推官。歷任戶部員外郎,郎中。崇禎八年(1639年),隨盧象升鎮壓各地農民起義。十年,被張國維推薦升任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廣部分府縣。崇禎十四年總督漕運,崇禎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佔北京,弘光政權建立後,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時稱「史閣部」。時議設劉澤清、劉良佐、高傑、黃得功江北四鎮,以可法為兵部尚書,督師揚州。清兵入關後,曾主張與之議和,共討李自成的農民軍。後被馬士英等人排擠,於是督師淮揚,竭力協調江北四鎮將領,以抵禦清兵。

順治二年四月,左良玉率數十萬兵力,由武漢舉兵東下,要清君側,「除馬阮」,馬士英竟詘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只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磯,以致淮防空虛。左良玉為黃得功所敗,良玉嘔血死,全軍降清;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時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史可法遂至揚州,繼續抵抗清兵。順治二年(1645年)5月10日,清豫親王多鐸兵圍揚州,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劉澤清北遁淮安,僅劉肇基等少數兵至,防守見絀。此時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復多爾袞書》拒絕投降。副將史德威史可法追隨有年,可法收德威為義子,托以後事;二十四日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入夜揚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眾人擁下城樓,大呼曰:「我史督師也!」,多鐸勸降,可法表示: 「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後壯烈就義。多鐸因為攻城的清軍遭到很大傷亡,心裡惱恨,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大屠殺延續了十天,死亡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史可法死後十二日,其遺體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將其衣冠葬於揚州城天甯門外梅花嶺。後來全祖望曾寫《梅花嶺記》描述此事。

在圍城期間,多爾袞勸降,史可法寫就著名的《復多爾袞書》:「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卷上西秦,方圖報復。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泄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照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不卑不亢,流傳萬世。另著有《史忠正公集》。

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學生,方苞曾寫《左忠毅公逸事》,述說史可法與其師左光斗之間的提攜情感,自是錚錚鐵骨、有血有淚。

戚繼光
戚繼光(1528~1588)明朝名將,民族英雄,軍事家。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蓬萊人。

其七世祖為河南衛輝府人,六世祖戚祥年幼時與母親為避戰亂,隨舅父一家遷居安徽定遠昌義鄉(「從外氏避亂濠梁,居定遠之昌義鄉」)。五世祖戚斌襲世職登州衛指揮僉事,經六世至戚繼光。

㈤ 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人物

醫學 隋唐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千金要方》 文學 清 曹雪芹 《紅樓夢》
天文 元朝 郭守敬(1231-1316),《授時歷》。
數學 東漢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
農業 明朝 徐光啟<<農政全書》

㈥ 在中國歷史上,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請寫出兩位英雄的名字及他們的英雄事跡。

1、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傑並稱為「宋末三傑」。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沒有吃飯,沒有死,才又吃飯。到達燕京,館舍侍員殷勤、陳設奢豪,文天祥沒有入睡,坐待天亮。於是移送兵馬司,令士卒監守他。當時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員,王積翁說:「南宋人中沒有誰比得上文天祥的」。

於是派遣王積翁去傳達聖旨,文天祥說:「國家亡了,我只能一死報國。倘若因為寬赦,能以道士回歸故鄉,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為顧問,還可以。假如立即給以高官,不僅亡國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負拋棄,那麼任用我有什麼用呢?」

王積翁想與宋官謝昌元等十人一起請釋放文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同意,說:「文天祥放出後,又在江南號召抗元,置我十人於何地?」此事於是作罷。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終不屈,同宰相議論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為借口,結果沒有被釋放。

至元十九年(1282),福建有一僧人說土星冒犯帝坐星,懷疑有變亂。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書信,說某日火燒蓑城葦,率領兩側翼的士兵作亂,丞相就沒有憂慮了。當時大盜剛剛暗殺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馬,於是命令撤除城葦,遷徙瀛國公及宋宗室到開平,元朝廷懷疑信上說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元廷召見文天祥告諭說:「你有什麼願望?」文天祥回答說:「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願賜我一死就滿足了。」然而忽必烈還不忍心,急忙揮手要他退去。有的說應該答應文天祥的要求,詔令可以。不一會兒又下詔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

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對獄中吏卒說:「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後被處死。幾天以後,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屍體,面部如活的一樣,終年四十七歲。他的衣服中有贊文說:「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聖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麼呢?自今以後,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2、張世傑(?—公元1279年),涿州范陽(今屬河北范陽)人。宋末抗元名將,民族英雄。與文天祥、陸秀夫並稱為宋末三傑。

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元軍主帥張弘范等人的軍隊到達崖山,有人對張世傑說:「北兵用水軍堵住海口,我軍就不能進退了,為什麼不先佔據海口。僥幸取勝,這是國家的福份;不能取勝,仍然可以向西撤退」。

張世傑擔心軍隊長時間在海上有離散之心,就說:「連年航行在海上,什麼時候是個了呢?現在應該與敵人決一勝負。」全部燒毀了皇帝臨時駐地的集市,將一千多艘大船連結起來做成水寨,以為死守之計,人人都感到形勢危險。

不久,張弘范的兵開到,占據海口,打柴、汲水的道路全被堵死,宋軍啃干糧啃了十多天,口渴了,向下捧海水來喝,海水味咸,喝了就嘔吐泄肚,宋軍極度睏乏。張世傑率領蘇劉義、方興每天大戰。

張弘范得到張世傑一個姓韓的外甥,給他官做,三次派他前去招降張世傑,張世傑歷數古代的君臣說:「我知道投降了,不僅能生存而且能富貴,但是我為皇帝死的志向是不能動搖的。」二月二十日,張弘范等人攻打崖山,張世傑戰敗,退保衛王所乘坐的船。

元軍接近宋軍的中軍,張世傑才割斷拴船的繩子,帶著十一艘大船沖出港口,其餘的人收軍回到崖山。元軍的劉自立擊敗了他們,降服了他們的將領方遇龍、葉秀榮、章文秀等四十多人。

張世傑還想侍奉楊太後尋求趙氏的後代而立位,再圖後舉;但楊太後在聽聞宋帝趙昺的死訊在後亦赴海自殺,張世傑將其葬在海邊。颶風忽大作,將士勸張世傑登岸,張世傑說了句:「不必了」。

然後登上柁樓,露香祝道:「我為趙氏,能做的事都做盡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現在又亡。我還沒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敵兵退,再另立趙氏以存祀啊。現在到了這個地步,豈非天意啊!」 不久張世傑在大風雨中溺卒於平章山下(約今廣東省陽江市西南的海陵島對開海面)。

3、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海瑞曾根據他在淳安的經驗寫《興革條例》,談論該地區的管理問題。海瑞就任應天巡撫之後,立即頒布《督撫憲約》,規定巡撫出巡各地,府、州、縣官一律不準出城迎接,也不準設宴招待。

考慮到朝廷大員或許仍須稍存體面,他准許工作餐可以有雞、魚、豬肉各一樣,但不得供應鵝和黃酒,而且也不準超過伙食標准。這個標準是:物價高的地方紋銀三錢,物價低的地方兩錢,連蠟燭、柴火等開支也在上述數目之內。

海瑞在應天推行一條鞭法:將過去按地、戶、丁分別徵收實行、征發徭役的賦役制度,改為按土地、人丁徵收貨幣與白銀;將過去由納稅戶輪流徵收解運改為官府自行徵收解運。把田賦、力役和其他雜稅合編為一條,統一按田畝核算徵收。原來按丁戶征役的辦法一並改為攤入田畝。

在對待契約問題上,海瑞不顧明代法律規定與當時的國情,要求爭議的解決必須以書面契約為依據。因為當時農民間是很少使用書面契約來發生借貸關系的,致使法律的執行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

海瑞所批准贖還的僅佔全部典押借貸案件的二十分之一。在海瑞的治下,佃戶不敢向業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貸方還款。

按照當時官場的風氣,新官到任,舊友高升,總會有人來送些禮品禮金,以示祝賀。這些禮品禮金只要數額不大,也是人之常情。

然而海瑞公開貼告示說「今日做了朝廷官,便與家居之私不同」。然後把別人送的禮品一一退還,連老朋友賀邦泰、舒大猷遠道送來的禮也不例外。至於公家的便宜,更是一分也不佔。海瑞臨終前,兵部送來的柴金多算了七錢銀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

4、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憲之,號道鄰,漢族,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祖籍河南鄭州市中牟縣後史庄 ,生於開封府祥符縣(今開封市祥符區雙龍巷)。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鐸兵圍揚州。當時,有謠傳稱許定國軍要來殲滅高家軍,揚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壞城門外出逃命,大小船隻為之一空 。

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劉澤清北遁淮安降清,僅劉肇基等少數兵至,防守見絀。此時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復多爾袞書》拒絕投降。四月十七日,清軍進至距離揚州二十里處下營,次日兵臨城下 。史可法「檄各鎮援兵,無一至者」 。

四月十九日,高傑部提督李本深率領總兵楊承祖等向清豫親王多鐸投降,廣昌伯劉良佐也率部投降;史可法於揚州西門樓寫下四道遺書給他的家人,在他死後,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國,願歸葬鍾山明太祖孝陵之側 。

四二十一日,總兵張天祿、張天福帶領部下兵馬投降,隨即奉多鐸之命於二十四日參加攻取揚州。揚州城裡只有總兵劉肇基部和何剛為首的忠貫營,兵力相當薄弱。

由於城牆高峻,清軍的攻城大炮還沒有運到,多鐸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揚總督衛胤文,遭到嚴詞拒絕。四月二十一日,甘肅鎮總兵李棲鳳和監軍道高歧鳳帶領部下兵馬四千入城,兩人的意思卻是劫持史可法,以揚州城投降清朝。

史可法毅然說道:「這是我殉國的地方,你們打算做什麼,如何想要富貴,請你們自便。」李棲鳳、高歧鳳見無機可乘,於四月二十二日率領所部並勾結城內四川將領胡尚友、韓尚良一道出門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們出城投降恐生內變為理由,聽之任之,不加禁止。

四月二十四日,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入夜揚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眾將攔住。眾人擁下城樓,大呼曰:「我史督師也﹗」被擒住後,史可法拒絕投降而被殺。

清軍佔領揚州以後,多鐸以不聽招降為由,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屠殺延續了十天,死亡逾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屍骨堆積如山,史可法遺體難以辨認,不知下落,一年後,其義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將其衣冠葬於揚州城天甯門外梅花嶺。後來全祖望曾寫《梅花嶺記》描述此事。

史可法殉國後,南明贈謚「忠靖」。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廷贈史可法謚「忠正」。

5、聶士成(1836年-1900年),字功亭,安徽合肥北鄉(今長豐縣崗集鎮聶祠堂)人,清朝將領。幼年父死家境貧寒,與母親相依為命。聶士成自小好行俠仗義,後投身軍旅,開始了四十年戎馬生涯。

先後參與剿捻、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庚子之變,戰功卓著,於庚子之變的天津保衛戰中,中炮陣亡。清廷追贈他為太子少保,謚號忠節。

甲午戰爭爆發後,聶士成隨提督葉志超援朝,駐軍牙山。1894年(光緒二十年)七月,日軍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偷襲擊沉中國運兵船「高升號」,同時從漢城出動陸軍進攻牙山。聶士成根據敵眾己寡、地形不利防守的情況,建議葉志超主動將部隊撤至公州、成歡,利用成歡有利地形伏擊日軍。

他和葉志超各率所部退守成歡、公州。聶士成率部在朝鮮成歡地方與日軍激戰後撤退平壤,因力戰有功賞換剛安巴圖魯勇號。

平壤失陷後,聶士成隨後參加鴨綠江江防之戰,堅守虎山,組織摩天嶺防禦戰,他利用山高路險,設疑疲敵,雪夜奇襲連山關,繼而收復分水嶺,殺敵甚重,擊斃日軍將領富剛三造,取得清軍為數不多的幾場勝利,因功補授直隸提督。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正月,朝廷調聶士成所部八營由遼陽摩天嶺入關回防津沽,作為沿海後路游擊之師,主持天津沿海防務。

甲午戰爭結束後,聶士成在蘆台奉旨以所部武毅軍及功字營為骨幹,從直隸駐防淮練軍中選練及新募馬步隊30營,仿照德國營制,參用西法編練武毅軍,聘請德國和俄國教習教練步隊和馬隊,仿照德國營制操法,指導編訂《淮軍武毅各軍課程》、《武毅先鋒馬隊操練教程》、《武毅軍練兵圖說》等作為訓練教材,創辦開平武備學堂,用近代軍事知識教育軍官,訓練士兵,收效顯著。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五月,聶士成首次入京朝覲。 九月,聶士成率部出山海關剿辦熱河朝陽地區馬賊。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冬,聶士成奉命總統直隸淮練各軍。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朝廷創立武衛軍,聶士成部武毅軍改編為武衛前軍,聶士成以直隸提督兼任武衛前軍總統,仍駐蘆台,扼守北洋門戶。 二月,朝廷以聶士成「公忠篤實,辦事認真」,編練武毅軍三年卓有成效,交部從優議敘。十月聶士成再次進京朝覲, 並賜紫禁城內騎馬。 另於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1898年(二十四年)各賞賜有差。

㈦ 歷史上的上海灘到底出過哪幾個風雲人物,從民國初到解放前

顧竹軒、王亞樵、張嘯林、杜月笙、黃金榮等。

1、顧竹軒

顧竹軒(1885—1956),字如茂,江蘇建湖人。少年時期因家境貧寒,適逢災荒,16歲到上海謀生。在公共租界協記公司拉黃包車,一度入租界巡捕房充當巡捕。20多歲時,躋身上海幫會上層。

徒弟達數百人,有「江北大亨」之稱。20年代初,與人合夥在閘北開辦同慶舞台,不久又開設德勝茶樓、天蟾舞台。1923年起,獨資經營天蟾舞台,聯絡京劇名角,推進京劇演出場所改良。

1932年一二八事變和1937年八一三事變,參加傷兵和難民救濟,派保衛團支援抗戰。抗日戰爭期間,掩護、護送和營救中共地下黨員。

國共內戰時期,掩護和協助中共中央上海局下屬的幫會工作委員會的工作,又多次掩護發電廠地下黨負責人的活動,並為運送物資和醫葯用品去蘇北根據地提供方便。

1947年,任上海市參議會參議員。1949年,作為特邀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1956年7月6日,在上海去世。

2、王亞樵

王亞樵(1889—1936),字九光,抗日誌士,民族英雄。1889年出生於安徽合肥,自幼讀書,聰穎過人,少年時期目睹官吏豪強壓榨人民,恨之入骨。

每與青年志士談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慷慨悲歌,不屈不撓,鄰里友人多贊王亞樵有古烈士風。

1911年王亞樵響應孫中山革命主張,在合肥組織軍政府,宣布獨立。1913年出走上海,研究無政府主義,刻苦鑽研怎樣打倒社會上的一切強權。1916年初宣傳討袁護國運動。

1918年作為南方代表赴上海參加南北議和。1920年赴安慶,反對武人干政,遭通緝,再次亡命上海。1921年創建斧頭幫,斗敗黃金榮、杜月笙,替窮人撐腰。

1923年11月10日暗殺淞滬警察廳長徐國梁,事發後投奔盧永祥,在湖州徵兵,與戴笠、胡宗南結為金蘭兄弟。1926年任安徽副宣慰使,宣傳北伐。

1927年出席南京奠都典禮大會,指責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引起蔣介石不滿。1928年8月18日暗殺安徽建設廳長張秋白,1930年7月24日暗殺上海招商局總辦趙鐵橋,號稱暗殺大王。

1931年6月14日在廬山刺殺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未成,同年7月23日在上海北站槍擊國民黨財政部長宋子文。

1932年日寇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王亞樵組織鐵血鋤奸團刺殺漢奸日寇,同年4月29日暗殺日本派遣軍司令白川義則。

1935年11月1日策劃在南京刺殺汪精衛,同年12月25日暗殺國民黨外交次長唐有壬。1936年10月20日在即將投奔共產黨之際,被戴笠暗殺於廣西梧州。

毛主席評價王亞樵: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

3、張嘯林

張嘯林(1877年—1940年8月14日),浙江慈溪人,原名張小林,舊上海青幫頭目,與黃金榮、杜月笙並稱「上海三大亨」。

早年游手好閑,打架斗毆,與流氓為伍,為杭州地痞。後結識上海流氓季雲卿,隨季雲卿赴上海,拜上海青幫大字輩樊瑾丞為「老頭子」。

1920年,與黃金榮、杜月笙合股開設三鑫公司,販賣鴉片,逼良為娼,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人稱「三色大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指使流氓打手冒充工人,襲擊工人糾察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1932年任上海華商紗布交易所監事。

1937年日寇發動八一三事變,攻陷上海,張嘯林公開投敵,淪為漢奸。大肆鎮壓抗日救亡活動,為侵華日軍收購糧食、棉花、煤炭、葯品等戰略物資,強行壓價甚至武裝劫奪,趁機大發國難財,並籌建日偽浙江省政府,擬出任偽政府省長。

蔣介石指示軍統局長戴笠對張嘯林執行制裁。1940年8月14日,張嘯林被貼身保鏢林懷部擊斃於上海華格臬路張公館。

4、杜月笙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男,原名杜月生,後因章太炎建議而改名鏞,號月笙,江蘇川沙(今上海浦東新區)人,是近代上海青幫中的一員。

1902年,杜月笙進入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

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1929年,杜月笙任公董局華董,這是華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1929年,杜月笙創辦中匯銀行,涉足上海金融業。

1949年4月,杜月笙前往香港。1951年8月16日,於香港病逝,終年63歲。

5、黃金榮

黃金榮(1868年—1953年6月20日),祖籍浙江餘姚,生於江蘇蘇州。舊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幫頭目,與張嘯林、杜月笙並稱「上海三大亨」。

早年在上海城隍廟萃華堂裱畫店當學徒,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直至升為警務處唯一的華人督察長。

後勾結帝國主義、官僚、政客發展封建幫會勢力,成為上海青幫最大的頭目,門徒達1000餘人,操縱賭博等罪惡勾當。

1927年4月組織中華共進會,參與「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同年辭去法租界巡捕房督察長職務。1928年被蔣介石任命為國民政府少將參議、行政院參議。

抗日戰爭時期寓居上海,拒絕出任偽職,保持了民族氣節。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成立「榮社」,勢力遍及全國工商、農礦、文化各界。建國後,曾向人民政府坦白罪行。1953年6月20日在上海黃公館謝幕人生,終年85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顧竹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金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杜月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嘯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亞樵

㈧ 乾隆29個妃子的簡歷

1、孝賢純皇後

孝賢純皇後富察氏(1712年3月28日-1748年4月8日),滿洲鑲黃旗人。乾隆帝的結發妻子,察哈爾總管李榮保之女,太保大學士公傅恆的姐姐。

與乾隆帝少年時成婚,她姿容窈窕,性格恭儉,平居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並將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使得乾隆對她「每加敬服,鍾愛異常」。

乾隆十三年(1748年),隨乾隆帝東巡,崩於德州舟次,乾隆深為哀慟,為其親定謚號「孝賢」,作《述悲賦》悼之。

其子愛新覺羅·永璉(1730—1738),雍正八年(1730年)六月二十六日,富察氏生弘歷次子,雍正帝親自為其命名為永璉,「璉」字,在弘歷看來意味著將來能夠繼承皇位之意。

如此一來,富察氏在弘歷心目中就更受愛重了。弘歷在乾隆元年,把永璉密定為皇太子。

2、繼皇後

清高宗繼皇後(1718年3月11日-1766年8月19日),輝發那拉氏(《清史稿》記載為烏喇那拉氏),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後,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清朝第一位攝六宮事皇貴妃。

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歷,為側福晉。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冊立為皇後。

乾隆三十年(1765年)正月隨駕南巡;

閏二月十八日,乾隆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後輝發那拉氏,由水路先行回京(《上諭檔》記載)(乾隆後稱其忤旨截發);

五月十四日收繳皇後、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十四日薨,下旨以皇貴妃禮葬(實際僅相當於嬪),不舉行國孝三年,可以說是不廢而廢;九月二十八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中。

長子:皇十二子愛新覺羅·永璂,乾隆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出生,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去世,嘉慶四年三月追封多羅貝勒。

幼子:皇十三子愛新覺羅·永璟,乾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去世。

3、孝儀純皇後

孝儀純皇後(1727年10月23日-1775年2月28日),魏佳氏,嘉慶帝生母,內管領、追封三等承恩公魏清泰之女。

乾隆十年封為魏貴人,同年晉封為令嬪;乾隆十三年,晉封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晉封為令貴妃;

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即嘉慶帝);

乾隆三十年晉封為皇貴妃;

乾隆三十八年冬,皇貴妃之子皇十五子永琰被乾隆帝秘密立儲;

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皇貴妃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歲,二月十一日冊謚令懿皇貴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親王永琰為皇太子同時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貴妃為孝儀皇後。經嘉慶、道光兩朝加謚,全謚為「孝儀恭順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聖純皇後」。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七日午時(約中午十一點)生皇十四子永璐,該子於二十五年三月初八日因皇子種痘夭折於天然圖畫,年僅四歲。

十四阿哥出生當日乾隆帝也在圓明園,這一年的正月乾隆帝南巡江浙,魏佳氏隨駕,而南巡途中正是她懷孕的時候,但她仍然被乾隆帝帶在身邊。

乾隆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十四阿哥出生次日,乾隆帝自圓明園啟程動身去熱河。

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丑時(約夜裡一點)於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皇十五子永琰,是為嘉慶帝。三十八年冬至節,乾隆帝密立十三歲的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儲。

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皇十五子永琰大婚,娶喜塔臘氏和爾經額之女為福晉。

乾隆二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丑時(約夜裡一點)生皇十六子,該子於三十年三月十七日因皇子種痘夭折於碧桐書院,年僅四歲。

乾隆二十七年的正月到五月間,乾隆帝南巡江浙,魏佳氏隨駕,並在南巡途中懷孕。

這一年七月乾隆帝按慣例啟程去熱河圍獵,魏佳氏因懷孕已有六個月並未隨駕,但九月十六日乾隆返京還未回到圓明園,只是駐蹕在南石槽行宮時,就把魏佳氏接到身邊並一起用膳。

乾隆三十一年五月十一日子時(約夜裡十一點)生皇十七子永璘,五十四年封多羅貝勒,嘉慶四年晉慶郡王,嘉慶二十五年封和碩慶親王,同年薨,時年五十五歲。

十七阿哥出生於乾隆三十一年五月,而乾隆三十年七月至十月期間,乾隆帝在熱河圍獵,並且檔案記載皇貴妃隨駕,所以魏佳氏這一次依然是在隨駕途中懷孕。

回宮後乾隆帝即命人修繕曾經皇後才有資格居住的養心殿東耳房,更換增添了許多布置,給皇貴妃回宮後居住和養胎所用。

4、慧賢皇貴妃

慧賢皇貴妃(?—1745年),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嬪,乾隆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

雍正年間選為四阿哥弘歷使女(即格格);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將高氏從使女中超拔為側福晉;

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後,詔封高氏為貴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封貴妃高氏為皇貴妃;

正月二十五日皇貴妃高氏薨,謚曰慧賢皇貴妃;

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

未生育子女。

5、淑嘉皇貴妃

淑嘉皇貴妃(1713年-1755年)金佳氏,乾隆帝妃嬪。原為金氏,初隸內務府包衣,後奉旨出包衣,改為金佳氏。

上駟院卿三保女,其兄為官至吏部尚書的金簡,乾隆帝為皇子時,入侍高宗潛邸,雍正十三年,乾隆帝即位,金氏初封為金貴人,乾隆二年五月晉嘉嬪,乾隆四年生皇四子愛新覺羅·永珹;

六年二月十三晉嘉妃,十一年生皇八子愛新覺羅·永璇,十三年七月初一晉嘉貴妃,同年七月初九生皇九子。十七年生皇十一子愛新覺羅·永瑆。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五日,金佳氏病逝,享年四十二歲。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賜謚為淑嘉皇貴妃,棺槨暫安於靜安庄殯宮。乾隆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二葬入裕陵地宮。

㈨ 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人物

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農歷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歷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

2、孫武(約公元前535-?),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著名軍事家。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

3、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正),嬴姓秦氏,又名趙政(趙正。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秦始皇叫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傑出的政治家、軍事統帥。戰國末期秦國君主、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4、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國時代魏國的奠基人和主要締造者,後為魏王。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戰,為全國盡快統一,在北方廣泛屯田,興修水利,對當時的農業生產恢復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抑制豪強,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外,他還精於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作為一代梟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詩歌,抒發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苦難生活,慷慨悲涼。

5、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6、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唐高宗時代曾出現另一個民間起義的女皇帝陳碩真),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㈩ 兩個威武不屈的歷史人物故事

1、文天祥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沒有吃飯,沒有死,才又吃飯。到達燕京,館舍侍員殷勤、陳設奢豪,文天祥沒有入睡,坐待天亮。於是移送兵馬司,令士卒監守他。

當時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員,王積翁說:「南宋人中沒有誰比得上文天祥的。」於是派遣王積翁去傳達聖旨,文天祥說:「國家亡了,我只能一死報國。

倘若因為寬赦,能以道士回歸故鄉,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為顧問,還可以。假如立即給以高官,不僅亡國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負拋棄。

那麼任用我有什麼用呢?」王積翁想與宋官謝昌元等十人一起請釋放文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同意,說:「文天祥放出後,又在江南號召抗元,置我十人於何地?」

此事於是作罷。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終不屈,同宰相議論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為借口,結果沒有被釋放。

2、史可法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鐸兵圍揚州。當時,有謠傳稱許定國軍要來殲滅高家軍,揚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壞城門外出逃命,大小船隻為之一空 。

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劉澤清北遁淮安降清,僅 劉肇基等少數兵至,防守見絀。此時 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復多爾袞書》拒絕投降。

四月十七日,清軍進至距離揚州二十里處下營,次日兵臨城下 。史可法「檄各鎮援兵,無一至者」 。四月十九日,高傑部提督李本深率領總兵 楊承祖等向清豫親王多鐸投降。

廣昌伯劉良佐也率部投降;史可法於揚州西門樓寫下四道遺書給他的家人,在他死後,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國,願歸葬鍾山明太祖 孝陵之側 。

四二十一日,總兵張天祿、張天福帶領部下兵馬投降,隨即奉多鐸之命於二十四日參加攻取揚州。揚州城裡只有總兵劉肇基部和何剛為首的忠貫營,兵力相當薄弱。

由於城牆高峻,清軍的攻城大炮還沒有運到,多鐸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揚總督衛胤文,遭到嚴詞拒絕。四月二十一日,甘肅鎮總兵李棲鳳和監軍道高歧鳳帶領部下兵馬四千入城。

兩人的意思卻是劫持史可法,以揚州城投降清朝。史可法毅然說道:「這是我殉國的地方,你們打算做什麼,如何想要富貴,請你們自便。」

李棲鳳、高歧鳳見無機可乘,於四月二十二日率領所部並勾結城內四川將領 胡尚友、韓尚良一道出門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們出城投降恐生內變為理由,聽之任之,不加禁止。

四月二十四日,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入夜揚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眾將攔住。眾人擁下城樓,大呼曰:「我史督師也﹗」被擒住後,史可法拒絕投降而被殺。

3、蘇武

蘇武在漢朝時,與李陵都擔任侍中的官職。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訪求蘇武。後單於派李陵去北海,為蘇武設酒宴和歌舞。

李陵對蘇武說:「單於聽說我和子卿你交情深厚,所以讓我來勸說你,他真心你能成為匈奴的臣子。你到死也不能歸漢,白白在沒有人的地方讓自己受苦,即使堅守信義又有誰能看見呢?

先前長君(蘇嘉的字)做奉車都尉,隨從聖駕至雍的棫陽宮,皇帝扶輦下除,撞到柱子折斷車轅,被指控為大不敬,伏劍自刎,皇帝賜錢二百萬作為喪葬費。

孺卿(蘇賢的字)隨從聖駕祠河東後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把駙馬推到河裡淹死了。宦騎逃亡,皇帝下詔讓孺卿追捕,沒抓到,孺卿惶恐服毒自殺。

我來的時候,你的母親已不幸去世,我送葬至陽陵。你的妻子年少,聽說已經改嫁了。只有兩個妹妹,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重你離家至今已經十幾年了,是不是還活著也不知道。

人生如朝露一般短,為什麼要讓自己受這么久的苦呢!我剛投降的時候,也痛苦的像發瘋一樣,恨自己背叛了漢朝,加上老母被收留在保宮里。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難道比得過我當初?

況且陛下年齡大了,法令無常,大臣們沒有犯罪就被滅族的有數十家,連自身安全都無法保證,你還顧得上別人么?請聽從我的建議,不要再說別的了。」

蘇武說:「我們蘇家父子沒有什麼功勞,都是因為陛下才能位列將帥,獲爵封侯,兄弟為近臣,我一直都想肝腦塗地來報答他的恩情。現在能夠殺身報恩,即使是上刀山下油鍋,也覺得快樂。

臣子事奉君主,就如同兒子事奉父親。兒子為父親而死沒有什麼遺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說了。」 李陵與蘇武共飲了幾天,又說:「你就聽從我的話吧!」

蘇武說:「我早就已經死了!右校王(李陵在匈奴的爵位)如果一定要讓我投降,就請請停下今日的歡宴,我直接死在你面前!」李陵見蘇武如此真誠。

喟然長嘆道:「真是義士啊!我和衛律的罪過上通於天!」說著流下眼淚浸濕了衣襟,決別蘇武而去。後李陵又到北海。

對蘇武說:「區脫地區捕得雲中的活口,說太守以下的吏民都穿著白衣,說皇帝駕崩了。」蘇武聽了向南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數月之久。

4、伯夷叔齊

周武王滅商後,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齊卻以自己歸順西周而感到羞恥。為了表示氣節,他們不再吃西周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今河北遷安市南,當時為孤竹國地),以山上的野菜為食。

周武王派人請他們下山,並答應以天下相讓,他們仍拒絕出山仕周。後來,一位山中婦人對他們說:「你們仗義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們採食的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

婦人的話提醒了他們,於是他們就連野菜也不吃了。到了第七天,快要餓死的時候,他們唱了一首歌,歌詞大意是:「登上那首陽山哪,採集野菜充飢。西周用殘暴代替殘暴啊。

還不知錯在自己。神農、舜、禹的時代忽然隱沒了,我們的歸宿在哪裡?哎呀,我們快死去了,商朝的命運已經衰息。」於是他們餓死在首陽山腳下。

5、劉胡蘭

1946年12月的一天,劉胡蘭配合武工隊員將反動村長石佩懷處死。閻錫山匪軍決定實施報復行動,大舉進襲文水一帶。為保存實力,中共八地委決定平川地區大部份幹部轉移上山。

她以自己年紀小、熟悉環境為由,主動要求留下來,黨組織同意了她的請求。十二團三營連長王本固負傷,她將王本固隱蔽在一戶軍屬家,用自己平時節省的錢給他買葯治傷。

並精心護理直至痊癒返隊。12月,敵人頻繁出擊雲周西村,並捕走地下工作人員石三槐等,形勢日險。家人勸其撤退但她仍堅持等上級通知。

1947年1月11日夜,上級通知她轉移。次日拂曉,國民黨卻突然包圍了雲周西村,把先期被捕的石三槐押解回村,強令全村群眾到觀音廟集中。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隨同群眾來到會場。

國民黨當場又抓捕了石世輝、陳樹榮、劉樹山、張年成等,並脅迫她出場坦白。審訊中,國民黨千方百計,軟硬兼施,想誘使其供出同黨,並相許給她土地。劉胡蘭百般不從,從容就義。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劉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