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班隊活動歷史故事會開場白和結尾
主持人A:各位同學大家好!古往今來,許多著名的人物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榜樣。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氣節,司馬遷遭受宮刑,沒有絕望,書寫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傳奇,貝多芬失聰,但他扼住命運的喉嚨,創作出著名的命運交響曲,魯迅棄醫從文的愛國情操。張海迪頑強不屈的意志,無不讓我們欽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名人,了解名人的世界。
(一)講述名人故事(我在網上找了范仲淹的故事,如果你覺得不適合可以自行變更)
B: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給後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受到了人們的贊譽。可是他幼年卻很不幸,出身貧寒,無力上學,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間僧房中去讀書。
在寺廟讀書期間,他將自己關在屋內,足不出戶,手不釋卷,讀書通宵達旦。
由於家貧,生活得也十分艱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後,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沒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飯。生活如此艱苦,但他毫無怨言,專心於自己的讀書學習。
後來,范仲淹的一個同學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艱苦仍好學不輟,就回家告訴了父親。同學的父親聽說後,被范仲淹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貧窮處境,於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魚肉等好吃的東西,叫兒子帶給了范仲淹。
那個同學將做好的魚肉送給范仲淹,說:「這是我父親叫我送給你的,趕快趁熱吃吧!」
范仲淹回答說:「不!我怎麼能夠接受你的東西呢?還是帶回去吧!」
那個同學以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辭,連忙放下東西,就回家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同學又來到范仲淹的住所,發現上次給他送的好吃的東西絲毫未動,已經變壞了。就責備范仲淹說:「看,叫你吃你不吃,東西都變壞了,你為什麼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說:「並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經過慣了艱苦的生活,如果吃了這些美味佳餚,以後再過這種艱苦的生活就不習慣了,所以我就沒有吃。感謝你父親的一片好意。」
那個同學回家,將范仲淹的話如實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誇獎說:「真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日後必定大有作為呀!」
范仲淹正是憑著「斷齏畫粥」這股苦讀的勁頭,最後終於成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
A:聽了這則故事,你有什麼感想?
(學生自由談感想,可請一些同學回答。)
(二)小品表演《司馬光砸缸》
B:司馬光是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散文家。你們知道,司馬光小時候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嗎?下面我們一起欣賞小品《司馬光砸缸》。
(提供故事給你,你自己去設計一下對白啊)
故事: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
A:小品真是太精彩啦,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遇到問題時不要慌張失措,而是要冷靜下來,思考解決的辦法。問題就能迎刃而解了。
(三)歌曲表演
B:有這么一個人,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中去,不求回報,默默奉獻。他曾說過一句話:人的生命是無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為人民服務中去。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同學們答雷鋒)
A:雷鋒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好榜樣。他做的好事數不勝數,後人為其創作了很多歌曲。今天我們就請XXX同學為我們唱一首《學習雷鋒好榜樣》,掌聲歡迎!
(播放伴奏,然後通過幻燈片介紹雷鋒生平事跡)
(四)名言大比拼
B: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同學們一定收集了不少名人的格言。現在我們來一次格言大比拼,全班分為4組,看哪個組同學回答的次數最多,給予獎勵!
(同學們激烈競爭……)
競爭完後,在幻燈片上出示一些名言。
(五)我最敬佩的名人
A:每個名人都是偉大的。同學們最敬佩的名人是誰呢?為什麼敬佩?請一些同學來說說。
結束詞了。
B:名人是偉大的,每個名人都是我們的榜樣。
A:這次班會,我們了解了很多名人,陶冶了情操。
B:願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也能有所作為!
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2. 關於歷史知識的社團可以舉辦哪些活動
一)報告會、故事會
歷史報告會或故事會的內容很多,如,結合教材某一部分內容或
歷史上的某一重大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的紀念日及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的需要,都可以舉行專題報告會或故事會。報合或故事的中心可以歷史事件為主,穿插人物活動,如舉行「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太平天國」專題報告會,報告的內容是以近代中國歷史上兩次革命高潮為主題,並於其中穿插孫中山、黃興、洪秀全、楊秀清等一大批歷史人物的事跡,這樣既交待了這兩次歷史事件的基本過程,又能使事件與人物生動具體,有血有肉。報告或故事也可以歷史人物為主,帶出歷史事件的過程或當時時代的概貌。如以「抗金愛國名將岳飛」為主題的故事會,便以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的生平事跡為主題,帶出了南宋社會的政治形勢以及宋金的和戰關系;再如,在毛澤東同志、周恩來同志、劉少奇同志、朱德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誕辰紀念日,組織介紹他們革命活動和事跡的報告會、故事會,不僅能夠使學生深刻了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業績,還可以進一步掌握中國革命發展進程中的某些重要內容,這樣,既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又使其受到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 (二)課外閱讀
歷史課外讀物也是學生歷史知識的重要來源之一。供學生課外閱讀的歷史讀物主要有歷史通俗讀物和歷史文學作品等。歷史通俗讀物,如吳晗同志主編的《歷史小叢書》,林漢達同志編著的《中國歷史故事集》,中國青年
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史常識》、《中國近代史常識》、《中國現代史常識》等等。歷史文學,如中國古典歷史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中國現代歷史文學作品《李自成》、《戊戌喋血記》,世界歷史文學作品《雙城記》、《戰爭與和平》、《九三年》,等等。 (三)編輯歷史牆報
編輯歷史牆報也是一項經常性的歷史課外活動。通過出刊歷史牆報,不但可以鞏固、加深和擴大學生課堂學習的知識,而且能夠鍛煉、發展他們對歷史知識的文字表達能力,提高其學習興趣和端正學習態度。歷史牆報的內容有歷史專題論述、歷史常識介紹、歷史資料簡輯、歷史小故事,等等。除去文字部分,還可以配以歷史照片、圖畫、地圖、剪報和圖表,取得圖文並茂之功。就其形式看,也是生動活潑、多種多樣的,如有「歷史園地」、「歷史之窗」、「歷史傢俱樂部」等等。歷史牆報可以配合重要紀念日出專刊,也可以經常結合教學進度,而不斷更換其刊出內容。教師還可以把歷史牆報作為日常刊登學生歷史作業、學習心得及優秀試卷等交流學生學習體會、成績的園地。
(四)觀看歷史電影、歷史電視節目和歷史戲劇
觀看歷史電影、歷史電視節目和歷史戲劇是學生喜愛的一項課外活動。由於電影、電視節目和戲劇的直觀性很強,學生看後,彷彿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起到打破時間限制,直接回到過去歷史時代的效果。它不但有益於學生直觀地認識歷史,而且往往能夠對其思想感情起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作用。目前,我國拍攝和上演的歷史題材電影、電視節目(電視片、電視劇等)和戲劇很多,電影中如《成吉思汗》、《甲午風雲》、《林則徐》、《火
燒圓明園》、《垂簾聽政》、《非常大總統》、《孫中山》、《風雨下鍾山》、《中國革命之歌》等;電影節目中如電視片《中州大觀》、《古城西安》、《絲綢之路》等;電視劇《努爾哈赤》、《黃興》、《少帥傳奇》等;戲劇中如話劇《蔡文姬》、《王昭君》、《大風歌》以及一些歷史題材的京戲、地方戲等等。,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好電影、電視節目和戲劇的內容,在觀看之前,教師要向學生介紹影視片或戲劇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及其所反映的歷史基本史實,還可以根據其內容,給學生提出幾個思考問題。觀看後,教師也要注意總結,幫助學生把從歷史影片和歷史戲劇中獲得的形象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抓住其中心思想,把影視和戲劇內容與學習過的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在總結時,教師還應該指出影視片或戲劇中,屬於藝術誇張、虛構與不符合歷史史實的地方。教師這方面的指導,往往很重要,它可以避免學生把歷史影視片和戲劇中的藝術虛構與歷史真相相混淆,產生錯誤的認識,以提高觀看效果。 (五)歷史知識競賽
歷史教師擬定歷史知識競賽題後,可以讓學生筆答或口頭搶答;可以組織一個班的學生進行競賽,也可以由各班選出代表在全年級范圍內進行競賽。歷史知識競賽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與其它學科混合在一起進行,如「史地知識競賽」、「文史知識競賽」等。進行競賽的題,應該包括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和歷史教科書以外的歷史知識。難易程度要適中,避免太偏太難的題,應該在一個班或一個年級中,經過學生努力,大多數題目可以回答出來。歷史知識競賽如果組織得好,可以鞏固、擴大學生的歷史知識,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望採納 謝謝!!
3. 如何開展初中歷史課外活動課
很多年來,歷史學科在初中階段是一門不被重視的學科,由於在中考中所佔的分值只有30 分(還要看是否被抽考),與生物、地理一起被當成了「被抽考」的學科,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其實歷史不應成為「副科」,歷史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有著不可低估的社會價值,列寧同志說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充分體現了歷史的社會重要性。但是由於應試教育根深蒂固的影響,許多學生的學習帶有強烈的功利性:中考要考的就學,不考的就不感興趣。為了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也為了學生終生發展,為了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我們必須努力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非智力因素,但對智力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學生對某一學科興趣如何,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各學科教師都很注意學生興趣的培養和發展問題。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希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想方設法啟動學生的內驅力。只有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了興趣,形成了內在的需要和動機時,教學目標的實現才有保證。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分析和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採取各種措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我在歷史教學中,除了精心准備每一次的課堂教學,採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外,還開展了多種多樣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與活動,置身於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背景和事件中,把抽象地傳授變成直觀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學習情境中去感受、去體會、去發現,使歷史知識的抽象學習成為一種實際嘗試或「模擬」。為了參與活動並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表現自我,學生會主動通過各種途徑去收集活動所需的歷史材料,這樣就極大在增強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學習歷史的興趣會十分高漲。下面是我開展歷史課外活動的幾點做法,請老師們指正:
1、活動安排要緊扣現行歷史教材,為歷史課的學習服務
開展歷史課活動是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其主要目的是為教學服務的,活動的安排不能脫離現行歷史教材。我對教材進行認真的分析,找出教材中適合開展活動的內容,精心制定活動計劃和時間安排。例如:初一階段除教材上已經有的活動課以外,我還安排了以下活動內容: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相互走訪(目的是掌握農耕文明的主要內容),商鞅舌戰群儒(目的是掌握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秦始皇功過的辯論會(目的是掌握秦始皇統一的功績和鞏固統一的措施以及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另外還有學期末的歷史人物表演(目的是對全學期所學的歷史人物及主要歷史事件進行復習)等……;初二階段我安排了以下活動內容:火燒圓明園歷史電影觀看(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一課的內容並適當在情感價值觀方面拓展),長征組歌演唱(目的是掌握紅軍不怕遠征難及配合活動課「重走長征路」),參觀「八一起義」紀念館(目的是掌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及培養學生愛熱愛南昌),家庭相片展(目的是充分認識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初三安排了古代文明之光小報編輯活動(鞏固中外古代文明成就方面的知識),近代世界藝術作品欣賞課等;組織學生進行以慶祝建國六十周年為主題編寫手抄報等……。
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活動准備中充分學習課標要求的有關歷史知識,學習興趣較濃,對提高學生初中歷史課的學習效果是很有幫助的。
2、活動要充分考慮初中學生的特點,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
初中生的觀察、記憶、邏輯思維等能力進一步發展,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推理的能力和抽象地表達事物本質特徵的能力,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興趣廣泛、思想活躍、敏感,與成人相比較少有保守性,他們喜歡進行奇特的幻想,在許多方面都都有創新的見解並且願意和渴望以一定的方式表現自己,自我實現的慾望強烈,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為此,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採用了多種活動方式:如開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舉行歷史故事會,舉辦歷史講座,進行歷史方面的社會調查,參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考察歷史遺址和遺跡,采訪歷史見證人,編演歷史劇,撰寫歷史小論文,寫家庭簡史、社區簡史和歷史人物小傳,編輯歷史題材的小報,觀看影視劇、舉辦小型歷史專題展覽等活動,我力求活動進行得豐富多彩。如「商鞅舌戰群儒」活動中,讓一位學生扮演商鞅,再找幾位學生扮演反對他的守舊大臣,一場商鞅舌戰群儒的場面就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就會有身臨其境之感,活動有聲有色,學生對有關歷史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再如,歷史人物表演活動中,我精心布置會場,讓學生置身於一個良好的表演環境中,感受到老師對表演活動的重視和對表演者的尊重,他們會認真地對待這次活動。活動中,學生做了充分的准備,自己製作了道具、服裝,還查閱大量資料收集所扮演的人物的故事、言行等,編寫台詞,甚至把頭發做成古人模樣,表演栩栩如生,令人嘆服。我還給活動全程錄相,活動後回放給學生看,大家歡聲笑語,興趣盎然。又如,在「我的家庭影展」活動中,同學們紛紛拿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自己的相片,按時間先後排序,有的同學還認真編寫了相片說明,標注拍攝時間、地點、人物及當時的歷史背景等,活動讓學生切實認識到幾十年來我們國家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愛國之情油然而生;……。
靈活多樣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從枯燥的「背歷史」中解放出來,能更好地保持學生學習興趣,對歷史學習極為有利。
3、活動一定要注重實際效果,避免只有形式而無內容
一次有效的歷史課外活動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教育活動的結束,必須及時鞏固和深化活動的成果。在這方面,我們通過讓學生寫日記,做作文、開座談會、辦壁報等方式,幫助他們從思想上總結自己的感受。總之,要把學生在歷史課外活動上引發的感情沖動、形象的感染,上升為歷史的反思、理論的思維,逐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和覺悟程度,達到深化教育效果的根本目的,真正為歷史教學服務。歷史課外活動課要促使每一個學生提高歷史素質,必須確保每一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積極地參加歷史課外活動,為此,在安排活動時,我力爭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活動,決不是僅僅讓一部分學生在「活動」,而大部分學生袖手旁觀。如:歷史人物表演中,我要求大家盡量扮演不同的歷史人物,既提高了參與率,又豐富了內容,增強了活動的實效性。觀看了歷史記錄片《南京》後,我讓學生寫出觀後感,學生紛紛表達了觀看影片後的感受,大家對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累累罪行義憤填膺,都表示要好好學習,為建設一個強大的中國而努力。……
歷史課外活動既要生動活潑,又切實有效。歷史課外活動無疑應該做到具體形象、活潑有趣,讓學生喜聞樂見,學得輕松愉快,但又決不能因此而片面追求活動形式的趣味性、生動性,而忽略了切實有效的指導形式。進行扎實的歷史學習,教師特別要考慮什麼樣的歷史教學內容適宜採用什麼樣的活動形式、怎樣的活動過程對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有促進作用,使活動課既有聲有色,又實實在在,讓每個學生既樂意參加,又都各有收獲。
總之,開展好歷史課外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加強了對教材的理解,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歷史課外活動,廣大學生認識到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古代文明,我們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自豪,從近代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中,領悟到落後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要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抓住機遇,加快改革,迎接世界的挑戰;有利於提高歷史教師的整體素質,歷史課外活動中教師起主導作用,每次活動中要求教師要參閱大量的資料,要在如電腦、音像、美術等多方面進行准備,必定會提高歷史教師的整體素質;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學生在活動中,要自主查閱資料,整理出對活動有用的信息,有時,還需要幾位同學一起完成活動 ,這對學生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團隊合作意識都有極大的提高。
4. 班隊活動,歷史故事會,求開場和結束
同學來們,我們中華文源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裡,處處都有動人的故事激起無數的美麗浪花,下面請大家每人講一個自己所了解的歷史故事。 ……………………好了,同學們都講了自己所了解的歷史故事,都非常精彩,有的故事感人至深,有的故事罪人奮進,希望同學們從歷史故事裡吸取營養,努力學習……
5. 淺談歷史課堂怎樣開展教學活動 詳細
淺談歷史課堂怎樣開展教學活動[基礎教育教學] 房小娟 約3240 字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正在不斷的涌現。而在新的教學理念中, 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教學正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視。舊課程過於注重歷史知識的傳授,而新課程強調的是「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維目標,要實現三維目標、發展學生個性,就勢必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即是創新的一種。那麼在歷史教學中應如何開展教學活動來取得實效呢?本文在實踐基礎上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初步探析。 關鍵詞歷史課堂 教學活動 誤區 實效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中學歷史教學是基礎教育教學的組成部分之一,它在我國未來人才培養和國家的全面建設和發展進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 中學歷史教學的改革也在逐漸地深入發展,並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在當前的中學歷史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活動越來越受到重視,活動的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 舉辦歷史故事會、編演歷史劇、知識競賽、編輯歷史小報、動手製作教具、舉辦歷史文物展覽、參觀歷史遺址等等,花樣層出不窮。新的教學理念特別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學科能力和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活動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為目的,正是對這一理念的實踐。由於活動教學引入課堂,過去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帶來的消極影響,比如學生對學習歷史沒有興趣,認為歷史只是一門可學可不學的學科,認為學習歷史不需要思考只要記憶就可以「背多分」,這些情況都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但是在活動教學取得進步的同時,我們也發現,在新課改實施的過程中,大家對教學中「學生活動」的認識和設置還存有許多誤區和問題,甚至於不少地方出現了,學校人為規定歷史課堂上必須挪出多少時間來組織學生活動的現象。經過筆者的初中歷史教學實踐和觀察,存在的問題主要歸結為三個方面: 1 過分重視活動本身,忽視學生的思維活動 這一點也可以表述成為了活動而活動,忽視學習知識這一主要目的。 現在歷史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式、方法的運用上,如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的閱讀、討論、回答問題等,與教師的講授及其它教學方式進行恰當的組合, 就可以設計出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樣式。並且,「從活動本身來分類,又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動手活動;一類是動腦活動。雖然這兩類活動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其各自又帶有很強的獨立性,在本質上也具有很大的差異,不能相互替代。」對於這一方面,教師應該要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在歷史教學實踐中不可以把它二者隨意混淆。基於以上要求,教師在開展歷史課堂教學中,在設計學生的活動時,就必須依據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在這兩類活動中進行科學的選擇和恰當的運用。眾所周知在歷史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活動才是活動的核心部分,因此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動手活動應該是為學生動腦,也就是思維活動的展開服務。 在目前的中學歷史課堂上,很多所謂的學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形式,並且有逐漸向模式化方向發展的傾向。其中特別應該引起我們關注的是,有不少這樣的實例正被當作歷史課堂教學改革的範例而加以推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即開展的學生活動,能夠有益於全面落實教學目標,而不是純粹為了活動而活動。還有一點也要注意,在歷史課堂上調動學生動手活動要遵循適度原則,要和教師的講解及其它教學方式方法相互配合。教師應該給予詳細的點評,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和縱向聯系。 歷史這門課是一個非常講究前後連貫性的學科,一味強調活動,忽視學生在活動中對於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忽視講解,容易造成學生知識鏈的斷裂,這和過去的「一言堂」同樣不可取。同時,這種純粹為了教學方式創新而活動的教學活動,已經流於表面,失去其實效了。 2 教師備課不充分,課堂控制力低 教師准備充分,有能力掌握課堂控制權,是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實際教學中, 很多教師由於對活動氣氛和發展情況的預期失誤和活動前准備不足,導致無力控制課堂氣氛, 出現放得出、收不回的尷尬局面。在課堂上既要充分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又要使活動的開展不偏離主題,操作起來是有一定的困難。 在中學實習時,我曾遇到過這種情況。那位老師規定每堂課上課前用五分鍾時間,由學生先講一個與本課有關的小故事。結果班上部分同學性格活潑口才極佳,講的故事引人入勝,超過五分鍾。再加上別的同學總是會進行辯論,這就導致這位老師的課常常被佔用超過十分鍾, 當然也無法完成一課時本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這就是教師本身的課堂控制能力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反思和改進。 此外,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還常常有這種情況出現。有一次去聽一位年輕老師上《鴉片戰爭》這一課,她沒有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而是通過表演歷史短劇的形式。(下轉第181 頁)(上接第178 頁)安排兩個同學做講解員,其餘同學分組表現其中的一段。這一課被她編成了幾段短劇,由林則徐上書道光帝這一幕開始,然後隨著林則徐的述說切換到英國大量走私鴉片以及鴉片戰爭帶來的危害,接下來依次是虎門銷煙、英軍入侵,直到英軍抵達南京下關江面,簽訂南京條約。從她的設想看來這節課確實新穎有吸引力,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卻因為准備不充分,屢屢出錯, 整堂課支離破碎。 俗話說:「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為了課堂教學活動朝預期的軌跡發展,為了學生在活動中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就必須對教學活動進行周密的設計,講知識點合理地鑲嵌進活動過程中,這樣的一堂既有趣又達到灌輸知識目的的活動課,才是我們所應該追求的境界。 3 活動設計缺乏針對性、啟發性 教師設計活動的時候,不能只注重娛樂性和氣氛,必須要明確進行學生活動的目標,即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寓教於樂,在活動中領悟知識。具體來看主要有三個要求, 即針對性、啟發性和科學性,符合這兩個要求的教學活動才是成功的。 首先,所謂針對性是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在設計活動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活動流程,還要針對歷史教材的實際,譬如針對歷史事件爆發的背景和意義,針對歷史人物的功與過等涉及教材重難點的地方。同樣以上文《鴉片戰爭》一課為例,關於鴉片戰爭背景的場景設計還是不錯,顧及到了教材的重點。除了針對教材之外,還要針對學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疑問和實際水平。比如課堂問題討論,如果教師提出超出學生知識儲備的問題,必然造成「冷場」,或者出現「胡答亂猜」的情況,拖延教學進度,影響課堂效果。 其次,所謂啟發性是指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最簡單的課堂問題討論為例,教師不能過多地設計學生回答「是」與「不是」這種簡單的問題。或者是提出來的問題只需學生復述教材上的某段內容就可以解決。這將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新思維的發展和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諸如圍繞「結合蘇聯社會經濟改革失敗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重大成就,對比分析其原因,並理解社會主義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與曲折性」這種開放式、有一定深度的問題開展活動,會取得更好的成效。 總的說來,筆者是支持在歷史課堂上加強學生的活動的。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學過程中大量學生活動的增加,符合青少年時期身心發展的特點,大大改變了過去歷史教學中教師注重說教、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的現象, 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前許多歷史課堂上的學生活動確實存在著明顯局限,在我們實施「學生活動」這一教學模式時,往往過分注重形式的花哨,而忽視了教學的實效,這不得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馬衛東.談談對當前中學歷史教學改革中幾個熱點問題的認識[J].歷史教學,2002(1):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