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孫中山歷史故事簡介
孫中山使用來過不少名字,多自數是為了宣揚革命或擺脫通緝而取的,部分則在於表達人生期望。
孫中山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並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認為這是由於孫接受西式教育,不受傳統忠君觀念束縛,才敢於如此自稱;民國時期歷史教科書亦採用此說。
至於「孫大炮」這個當時政治對手揶揄孫文的外號,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粵語「不切實際之人」的意思,暗諷孫文言辭誇大不實。
(1)南京孫中山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個人貢獻
在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復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於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後世紀念
2016年10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即日起陸續發行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3枚,其中金質紀念幣1枚,銀質紀念幣1枚,銅合金紀念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
❷ 關於孫中山的故事(10000字)
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當了臨時大總統。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然而,大門前執勤的衛兵,見來人衣著簡單,便攔住他,並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只有大總統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干什麼?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看見了會動怒, 一定會懲罰你的!」 孫中山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麼知道大總統會生氣的?」一邊說著,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衛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著裝的人竟是大總統。驚恐之下,衛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孫中山急忙扶衛兵起身,並幽默地說:「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打你的。
孫中山故事二
孫中山出生於1866年,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一生喜歡讀書。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
三天以後,這幾個留學生又一起去看孫中山。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說。
「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說。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才來開門。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快請進!」
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奇怪,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
「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
「你應該多買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著說:「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他,最早提出了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統治的主張;他,一生都在為中國革命奔走;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心中惦念的依然是未盡的事業。他就是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名文,1866年生於廣東省山縣翠亨村。他早年就讀於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在澳門、廣州行醫,但祖國的衰敗,讓他痛心疾首,繼而棄醫,投身於革命。1894年,孫中山北上到達天津,上書李鴻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革命政治主張,但遭到冷遇。通過這件事,孫中山明白了「和平方法,無可復施」。從此,孫中山走上了為復興祖國而努力的革命的道路。就在這一年,孫中山在檀香山約集華僑志士建立了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並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命主張。1895年,廣州武裝起義因計劃泄露而流產,但同時因為這件事,資產階級已同清政府徹底決裂,以武裝起義邁出民主革命的第一步。
1905年,到達日本的孫中山與黃興、宋教仁等會晤,商議籌建統一革命政黨問題,並於同年8月成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統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孫中山在後來的《民報發刊詞》中,把自己的思想闡發為「三民主義」,即「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但是,孫中山代表的資產階級自身具有的軟弱性與妥協性使得不能明確提出反帝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革命綱領。孫中山出身於農民家庭,從小同情農民,他在革命過程中感受到了農民力量的強大,「平均地權」的思想就是這樣提出來的。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資產階級革命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
1911年4月,孫中山、黃興等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來,孫中山總結說「事雖不成,而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轟轟烈烈之概,已震動全球,而國內革命之時勢,實以之造成矣」。1911年底,孫中山回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領導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和措施,這些法令和措施對於中國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為了爭取帝國主義的支持,南京臨時政府承認清政府與帝國主義各國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這點再一次說明了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性。1912年春,孫中山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因為袁世凱和帝國主義聯合施壓,南京臨時政府僅存在了3個月。袁世凱趁機奪取革命果實,孫中山被迫對袁世凱妥協退讓,1912年8月,同盟會聯結幾個小黨派,改組為國民黨,孫中山出任理事長。在「宋教仁案」發生後,為了反對袁世凱的野蠻專制,孫中山、黃興掀起了「二次革命」但終因國民黨力量渙散而被鎮壓。1915年底,袁世凱准備元旦登極。孫中山發表了《討袁宣言》號召人民起來,維護共和制度。1916年底,孫中山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號召人民將反袁斗爭進行到底。不光在政治上,在經濟上孫中山也為民主資本主義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1924年初,中國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孫中山以總理身份出任大會主席。同年夏,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致詞:「我們現在開辦這個學校,就是創造自己的軍隊。」
1924年冬,孫中山扶病北上,發表北上宣言。要求「召集國民會議,以謀中國之統一和建設」。孫中山到北京後,繼續為召開國民會議、反對段祺瑞的賣國政策進行斗爭。但因患肝癌醫治無效,於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偉大的愛國者,他全心全意為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因為他,中國革命出現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希望採納。謝謝~
❸ 中山陵的歷史故事
1943年10月,為突顯出中山陵的國家宗廟定位,反擊日偽政權對中山陵的非法佔有及操弄謁陵活動,由考試院長戴季陶在重慶北碚溫泉主持召開禮制討論會,制定了新的更具復古色彩的「國父陵」祭祀與拜謁儀式:
一、典禮開始。
二、全體肅立。
三、主祭者就位。
四、陪祭者與祭者依次就位。
五、奏樂。
六、上香。
七、行三鞠躬禮。
八、行初獻禮:主祭者獻花,行一鞠躬禮。
九、行亞獻禮:主祭者獻茗,行一鞠躬禮。
十、行終獻禮:祭者獻爵,行二鞠躬禮。
十一、恭讀祭告文。
十二、行三鞠躬禮。
十三、奏樂。
十四、禮成。
抗戰勝利後,1945年8月27日,國民黨軍隊一抵達南京,立即奔赴中山陵祭告。海陸空軍將領159人、新六軍前進指揮所52人,「瞻仰國父遺容,恭行三鞠躬禮,並繞棺一周」。
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正式還都,在中山陵前舉行紀念孫中山建立廣州革命政府25周年典禮。
中山陵飄揚著國民黨旗和中華民國國旗,文武大員及各界人士5000多人在蔣介石宋美齡夫婦的帶領下,完成了歷史上登峰造極的一次謁陵儀式。
(3)南京孫中山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中山陵是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鍾山東峰小茅山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平逝世。有遺囑:「吾死之後,可葬於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 遵照孫先生遺願,靈樞暫厝於北平香山碧雲寺內,在南京鍾山修建陵墓。
中山陵由陵墓樣稿得獎者、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施工。1926年1月動工興建,1929年春主體工程完工。建成後呂彥直去世。
1929年4月23日,國民政府以何應欽為「總理奉安迎柩總指揮」。5月26日,靈柩由北平南移;5月28日抵達南京。停靈公祭至5月31日。1929年6月1日舉行奉安大典。
為迎孫先生靈柩,從南京下關碼頭至中山陵修建了迎柩大道,名「中山路」(即今南京的中山北路、中山路和中山東路)。靈柩所過之處都以「中山」、「逸仙」命名,以示紀念。
中山陵祭堂整個墓區平面如鐸形,取「木鐸警世」之意。鍾頂為山下半月形廣場,廣場南端的鼎台(現改為中山先生的立像)為鍾紐,鍾錘就是半球形的墓室。
「鼎」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徵,因此整個大鍾乃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築,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依次為廣場、石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
墓道南端的三門石牌坊,上刻中山先生手書「博愛」兩字。石坊前廣場南端立有孫中山立像,石坊後是長375米、寬40米的墓道。前行為陵門,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為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山陵
❹ 孫中山先生的歷史事跡
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他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第三子,幼名「帝象」,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由於家道貧寒,平時,孫中山還要去撿豬糞。貧寒的幼年生活,使得孫中山對於舊中國的民生疾苦有了切身的體會。
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他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
1881年孫中山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他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胡學院」(Oahu College,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
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於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在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1884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畢業生中第二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港英政府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
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在廣州行醫期間,常常與尤列、陳少白、楊鶴齡、陸皓東等人暢談、批評國事,也常談革命,故廣州人將此四人名為「四大寇」,甚至在文旁邊加上水字旁,成為「汶」,以示貶損。雖然他最初未言革命,但這一期間的社會活動,對他後來的革命事業,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
(4)南京孫中山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孫中山故事:名字
孫中山一生用過上百個名號和化名,據說孫中山出生的時候,母親夢見村廟的神像北帝來報夢,所以孫中山生下的第一個乳名叫「帝象」。九歲,孫中山進村塾讀書,先生給他起名「孫文」,這個名字通常是孫中山在正式場合及公文、函電、題詞中使用的。
而我們也常聽到的」孫逸仙「其實的」孫日新「的粵語諧音,是他自己根據「四書」的《大學》中」苟是新、日日新、又是新」而取的。還有「載之」、「德明」,還有很多化名。
而「孫中山」這個名字其實在他自己的一生中是沒有用過的,他用過「中山樵」這個日本名字,卻從來沒有用過孫中山。1895年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次反清武裝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孫中山流亡海外,1897年,孫中山到日本,日本青年宮崎滔天、平山周十分欣賞仰慕他,他們決心幫助他。為了安全,讓孫先生改住他們安排的旅館。
他們一路經過中山侯爵府邸,來到了名為「對鶴館」的旅舍。住宿要填寫登記表,填到姓名欄時,平山周認為他正在流亡之中,不能公開使用真姓實名,想起剛才路過的中山侯爵府邸。「中山」是日本人最常見的姓,便借來一用。於是,平山周就寫下了「中山」二字。
有了姓,可沒有名,孫先生接過筆,在登記表上的「中山」後面,寫下了一個「樵」字。事後,有人問他為什麼要以「樵」為名。孫中山說:「現在中國到處是榛莽荊棘,我就是披荊斬棘的開山樵夫啊!」就這樣,孫文先生在日本就以「中山樵」這個日本姓名進行革命活動。
而國內盛行孫中山這個名字的,則與章士釗有關1903 年他在翻譯日人宮崎寅寫的一本介紹孫中山革命事跡的《三十三年之夢》一書時,誤將書中孫逸仙與中山樵兩個名字連綴在一起,譯為「孫中山」,從此在國內傳開了
❺ 關於孫中山的故事
1、鎮南關親手炮擊清軍
1906年,孫中山自日本到越南,在河內金碧台街六十一號設立秘密機關,策劃了幾次武裝起義。1907年的鎮南關之役,便是其中孫中山親臨前線,直接參加戰斗的一次。
1907年,孫中山先生任命熟悉鎮南關一帶情況的黃明堂為鎮南關都督,李裕卿(鎮南關附近之憑祥地方土司)為副,何五為支隊長,招募勇悍善戰的廣西遊勇為先鋒隊,計劃襲取鎮南關為根據地。
1907年12月2日,黃明堂率領廣西遊勇八十餘人,循山背間道向鎮南關猛烈襲擊,奪取了鎮南、鎮中、鎮北三座炮台,奪獲大小炮十四門,步槍四百多支。
孫中山隨即於同月4日率黃興、胡漢民等親臨前線,慰勞戰士,鼓舞士氣,並與黃興、黃明堂等坐鎮鎮北炮台,調度指揮,命令李裕卿守鎮中炮台,何五守鎮南炮台。
翌日,清政府嚴令清軍陸榮廷部四千餘人傾巢出動,要奪回三座炮台。孫中山率革命軍固守炮台,並親自發炮轟擊清軍,第一炮即命中六十餘人,清軍陣腳大亂。孫中山先生在戰斗中感慨地說:「反對清政府二十餘年,今日始得親自發炮轟擊清軍。」
據守鎮南關三座炮台的革命軍,在孫中山先生親臨前線的鼓舞下,銳氣倍增,以寡敵眾,屢挫清軍。清政府雖先後調派清軍丁槐、龍濟光等部增援,傷亡數百人,仍然不能越雷池半步。
革命軍堅守陣地,與清軍血戰七晝夜,直至彈葯告罄,糧食不繼,始忍痛撤退。時清軍正向鎮南關四面圍攻,黃明堂率軍殿後,沖圍而出,及至半山,軍中有一小子回顧炮台上軍旗未撤,慮為清軍所得,竟一人冒著清軍炮火重登山巔,取回軍旗。
2、會見張之洞
清光緒年間,孫中山從日本留學回國,有一次,路過武昌總督府,想會見兩廣總督張之洞,便寫了一張便條,讓守門人傳了進去。張之洞見條子上寫的是:「學者孫中山求見張之洞兄」,便問:「什麼人?」
當差的答道:「一個書生。」
張之洞不大高興,提筆在便條上寫:「持三字貼,見一品官,白衣尚敢稱兄弟?」
守門官把條子交給孫中山。孫中山一看,也在便條上寫:「行千里路,讀萬卷書,布衣也可傲王候。」
守門官又把條子傳了進去,張之洞一看,「啊」了一聲,連忙說:「請!」
3、孫中山愛讀書
他在英國留學的時候,有一天,幾個中國留學生一起去看他,發現他的生活很艱苦,幾乎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離開前,這幾個留學生湊了40英鎊,送給孫中山補貼生活。三天以後,這幾個留學生又一起去看孫中山。
來到孫中山的宿舍門口,他們敲了半天門,都沒有人答應。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們下次再來吧。」一個姑娘說。「等一下兒,我來敲。」一個不高不矮的年輕人說。
他用力敲了一會兒,孫中山才來開門。孫中山不好意思地說:「請原諒,我正在看書,沒聽見你們敲門。快請進!」他們走進孫中山的宿舍,看見桌子上擺滿了新書。
大家一算,買這些書大概需要30英鎊。他們覺得很奇怪,問孫中山:「你連吃飯的錢都不夠,還有錢買書?」「這是用你們送給我的錢買的,我還剩下10英鎊呢!」「你應該多買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體搞壞了。」孫中山笑著說:「我覺得買書比買吃的還重要。」
4、中山先生和中山裝
中山裝自1923年誕生迄今,五十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和喜歡穿著的服飾。1923年,中山先生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
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胸式短衫袴,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
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
這樣一來,一件衣服上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
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
孫中山先生設計的褲子是:前面開縫,用暗紐,左右各一大暗袋,前面一小暗袋(表袋),右後臀部挖一暗袋,用軟蓋。這樣的褲子穿著方便,隨身必需品的攜帶也很適用。
協助孫中山先生創制中山裝的助手名叫黃隆生,廣東台山人,原在越南河內保羅巴脫街開設隆生洋服店。1902年12月,孫中山先生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其店購物,相與攀談。
黃隆生獲悉當前顧客即為革命黨領袖孫中山先生,大為傾倒,懇切要求參加興中會,為革命出錢出力,1923年隨孫中山先生在大元帥府任事。孫中山先生設計中山裝時,曾請他幫助和負責縫制,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
當中山先生穿上自己設計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時說:「這種服裝好看、實用、方便、省錢,不像西裝那樣,除上衣、襯衣外,還要硬領,這些東西又多是進口的(當時這些東西多是從外國進口),費事費錢。」
5、改名故事
孫中山使用過不少名字,多數是為了宣揚革命或擺脫通緝而取的,部分則在於表達人生期望。孫中山還用過陳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達生、吳仲等化名,以及杞憂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學生、南洋一學生等筆名。
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不再面臨滿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檔案均以本名「孫文」署名。
此外,孫中山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並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認為這是由於孫接受西式教育,不受傳統忠君觀念束縛,才敢於如此自稱;民國時期歷史教科書亦採用此說。
至於「孫大炮」這個當時政治對手揶揄孫文的外號,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粵語「不切實際之人」的意思,暗諷孫文言辭誇大不實。
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點水部首,貶稱其為孫汶。「汶汶」一詞,出自《史記·屈原列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註解此文的人,或說「汶汶,猶昏暗不明也」,或說「蒙垢塵也」,或說「玷污也」。
❻ 孫中山的事跡
孫中山在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為家中季子。七歲時入私塾接受傳統教育。1879年,十四歲的孫中山受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孫在當地英國國教會開辦的用英語授課的小學「意奧蘭尼書院」(Iolani School)修讀英語、英國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聖經等科目。1881年畢業,獲夏威夷王親頒英文文法優勝獎。之後進入當地最高學府、美國教會學校「奧阿胡學院」(Oahu College)(相當於中學程度)繼續學業。1883年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於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今日之拔萃男書院)。次年進入中央書院(今日之皇仁書院)。1887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屆畢業生中第二的成績畢業,並獲當時之香港總督威廉·羅便臣親自頒獎。之後他在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孫中山最初未言革命,嘗於1894年《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失望之餘,孫中山11月24日赴檀香山茂宜島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了「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企圖以排滿思想為其革命事業鋪路。1895年孫中山到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准備籌劃生平第一個革命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目標。最終同年2月12日,孫中山在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了「香港興中會總會」。其時,楊衢雲、謝纘泰等人已先以「開通民智、改造中國」為宗旨創立「輔仁文社」。孫中山以志業相近,遂與輔仁會社接洽,衢雲等欣然同意舉全社並入興中會;於是租定總會所一處,託名「干亨行」。2月20日,孫中山於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並提到他的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孫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將西洋歐美各家學說綜合整理而來,但是也有少部分見解是「兄弟(我)所獨創」(孫文語)。
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權能區分」;廣興福利,大有為式的「萬能政府」。
人民之權又稱為政權,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種。
政府之能又稱為治權,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在經濟思想方面,提倡社會互助理論,曾說「人類進化之原則與物種進化之原則不同,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似是受到達爾文進化論與俄國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
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復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於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為基礎的區域合作和政治架構:大亞洲主義,以及向國際投資開放的實業計劃。
人生哲學:「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學主張:「知難行易」。
❼ 孫中山有那些故事
孫中山的名字
孫中山使用過不少名字,
多數是為了宣揚革命或擺脫通緝而取的,部分則在於表達人生期望。
孫中山還用過陳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達生、吳仲等化名,以及杞憂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學生、南洋一學生等筆名。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不再面臨滿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檔案均以本名「孫文」署名。
此外,孫中山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並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有人認為這是由於孫接受西式教育,不受傳統忠君觀念束縛,才敢於如此自稱;民國時期歷史教科書亦採用此說。
至於「孫大炮」這個當時政治對手揶揄孫文的外號,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粵語「不切實際之人」的意思,暗諷孫文言辭誇大不實。
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點水部首,貶稱其為孫汶。「汶汶」一詞,出自《史記·屈原列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註解此文的人,或說「汶汶,猶昏暗不明也」,或說「蒙垢塵也」,或說「玷污也」。
(7)南京孫中山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三民主義
孫中山畢生堅持「三民主義」,堅持民族、民主救中國和三民主義救中國的信念與理想。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的「三民主義」理念。
倡導「權能區分」——「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推行「萬能政府」——「廣興福利,大有為式」。
注釋「人民之權」——政權應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項。
注釋「政府之能」——「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闡明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提出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❽ 有關孫中山的故事,簡短的
據說有這樣一個故事: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當了臨時大總統。版有一次,他身穿便服,到權參議院出席一個重要會議。然而,大門前執勤的衛兵,見來人衣著簡單,便攔住他,並厲聲叫道:「今天有重要會議,只有大總統和議員們才能進去,你這個大膽的人要進去干什麼?快走!快走!否則,大總統看見了會動怒, 一定會懲罰你的!」 孫中山聽罷,不禁笑了,反問道,「你怎麼知道大總統會生氣的?」一邊說著,一邊出示了自己的證件。衛兵一看證件,才知道這個普通著裝的人竟是大總統。驚恐之下,衛兵撲倒在地,連連請罪。孫中山急忙扶衛兵起身,並幽默地說:「你不要害怕,我不會打你的。」
❾ 歷史人物孫中山
孫中山(1866~1925)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化名中山樵。誕生於1866年11月12日,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傳統的影響,嚮往太平天國的革命事業。
投身民主革命
1879年(光緒五年),孫中山隨母赴檀香山。他的長兄孫眉資助孫中山先後在檀香山、廣州、香港等地比較系統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中,孫中山目睹清政府的賣國、專制和腐敗,開始產生反清和以資產階級政治方案改造中國的思想,經常發表反清言論,同時與早期的改良主義者何啟、鄭觀應等有所交往。1892年,孫中山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隨後在澳門、廣州等地一面行醫,一面結納反清秘密會社,准備創立革命團體。1894年,孫中山上書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改革主張,但未被接受。
1894年11月,孫中山從上海去檀香山,組織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詞。1895年2月,在香港聯合當地愛國知識分子的組織輔仁文社,建立香港興中會。同年10月,興中會密謀在廣州起義,事泄失敗。孫中山被迫亡命海外。1896年10月,在英國倫敦曾被清公使館誘捕,經英國友人營救脫險。此後,孫中山詳細考察歐美各國的經濟政治狀況,研究了多種流派的政治學說,並與歐美各國進步人士接觸,產生了具有特色的民生主義理論,三民主義思想由此初步形成。1897年,孫中山赴日本,結交其朝野人士。1900年10月,派鄭士良到廣東惠州(今惠陽)三洲田發動起義。義軍奮戰半月,開始頗為得手,後因餉械不繼而失敗。
戊戌變法以後,因日本友好人士的活動,孫中山與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改良派曾商談過合作問題,但因改良派堅持保皇、反對革命,合作未能實現。1904年孫中山在日本、檀香山、越南、暹羅(今泰國)、美國等地對華僑及留學生宣傳革命,1905年在比、德、法等國的留學生中建立了革命團體,在此期間也與國內的革命團體和革命志士建立了聯系。
創建同盟會與改良派作斗爭
1905年8月,孫中山與黃興等人,以興中會、華興會等革命團體為基礎,在日本東京創建全國性的資產階級革命黨同盟會,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他所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採納為同盟會綱領。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發刊詞中,孫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同盟會的成立,有力地促進了全國革命運動的發展。
他派人到國內外各地發展組織、宣傳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間赴東南亞各地向華僑宣傳和募集革命經費,在一些地方創立同盟會的支部。他廣泛傳播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於反清革命。孫中山成為中國革命民主派的旗幟。他領導的對改良派的批判,為辛亥革命的爆發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備。從1906~1911年,同盟會在華南各地組織多次武裝起義,孫中山為起義制定戰略方針,並在海外奔走,為起義籌募經費。1907年12月鎮南關起義時還親臨前線參加戰斗。各次起義都因缺乏群眾基礎、組織不夠嚴密而失敗,但革命黨人前仆後繼,英勇戰斗,給清政府以沉重打擊,給全國人民以極大的鼓舞;特別是1911年4月27日的廣州黃花崗之役,在全國引起了巨大震動。
推翻封建帝制與捍衛共和制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孫中山在美國得知消息後,12月下旬回國,即被17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職,組成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朝宣統帝(溥儀)被迫宣布退位,結束長達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國。孫中山制定和公布一系列改革和進步的法令,3月11日,頒布帶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強大壓力與革命黨本身的渙散無力,孫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後,於1912年2月13日辭去臨時大總統職,讓位於袁世凱,4月1日正式解職。此後一年多,孫中山積極宣傳民生主義,號召實行平均地權,提倡興辦實業;還親自擔任了全國鐵路督辦,力圖籌借外資修築鐵路干線。但因政權落在袁世凱手中,孫中山的努力並未取得成果。1912年8月,同盟會改組成國民黨,孫中山被推舉為理事長。1913年3月,袁世凱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孫中山主張武力討袁。7月發動二次革命,失敗後再度出亡日本。
1914年6月,孫中山在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希望恢復和發揚同盟會的精神。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孫中山於1915年5月初回到國內,繼續為捍衛共和制度而斗爭。旋又返日,10月25日在東京與宋慶齡結婚。1917年7月,因段祺瑞為首領的北洋軍閥解散國會和廢棄《臨時約法》,孫中山聯合西南軍閥,在廣州建立軍政府,被推舉為大元帥,進行護法戰爭。但孫中山在軍政府內備受軍閥、政客的排擠,不得不於1918年5月辭去大元帥職務,經日本赴上海。第一次護法戰爭的失敗使孫中山認識到南北軍閥都是一丘之貉。從1918~1920年,孫中山完成過去已著手撰寫的《建國方略》,對以往的革命經驗進行總結,提出了改造和建設中國的宏偉計劃。
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孫中山於1918年夏致電列寧和蘇維埃政府祝賀俄國革命的偉大勝利。1919年的五四運動,給予孫中山以很大的鼓舞,他高度評價和支持學生運動。孫中山從1920年開始與蘇俄人士接觸,1921年12月在桂林會見共產國際代表馬林,討論建立革命黨和革命武裝問題。1922年4月,又在廣州與蘇俄的全權代表會見,從幻想向帝國主義尋求援助轉而希望聯俄。
1919年8月,孫中山委派胡漢民、朱執信、廖仲愷等人在上海創辦《建設》雜志,大力宣傳民主革命理論。10月,宣布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8月,孫中山指示駐閩粵軍回師廣東,驅逐了桂系軍閥。11月,孫中山回到廣州,重舉護法旗幟。1921年5月,在廣州就任非常國會推舉的非常大總統,接著出師廣西,消滅了桂系軍閥陸榮廷的勢力,准備以兩廣為根據地北伐。掌握廣東軍隊統率權的陳炯明,於1922年6月發動叛亂。孫中山脫險後率海軍反擊叛軍,奮斗50餘日,因待援無望,被迫離開廣州赴上海。
陳炯明的叛變使孫中山陷於極為困難的境地,他決心接受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歡迎李大釗等共產黨人以個人身分加入中國國民黨。1923年1月,與蘇聯代表越飛發表《孫文越飛宣言》,奠定了聯俄政策的基礎,隨即派廖仲愷赴日與越飛談判。1923年1月,表示服從孫中山的滇、桂軍隊將陳炯明逐出廣州,2月,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重建陸海軍大本營,以大元帥名義統率各軍,綜理政務。與此同時,逐步加緊改組中國國民黨的准備工作。8月,派出以蔣介石為首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到蘇聯考察政治、黨務和軍事。10月,聘請蘇聯派來的鮑羅廷為顧問;接著,委任廖仲愷、譚平山等組成新的中國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負責籌備國民黨的改組工作。
對三民主義作新的解釋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主持了大會。大會通過新的黨綱、黨章,在實際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選出有中國共產黨人參加的中央領導機構。在大會通過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孫中山對三民主義作了新的解釋,充實了反帝反封建的內容。中國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1924年5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州島創立陸軍軍官學校,為建立革命軍隊打下基礎。
中國革命民主派的光輝旗幟
孫中山早期曾努力爭取日、英、法、美等國援助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但均無所獲。他在斗爭中認識到,要爭取中國獨立富強就必須努力推翻帝國主義。晚年,他同帝國主義進行了堅決的斗爭。1923年12月,帝國主義各國因廣東革命政府截留粵海關關余和要求收回海關主權,集中大批軍艦到廣州河面對孫中山進行恫嚇。孫中山在關餘事件中態度果斷堅決,迫使帝國主義各國在1924年5月應允照付廣東政府應得的關余。1924年10月,孫中山鎮壓了廣州商團發動的武裝叛亂。
1924年10月,奉系軍閥的張作霖和直系將領馮玉祥聯合推翻曹錕為總統的直系軍閥政權。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事。孫中山接受邀請,並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召開國民會議作為解決時局的辦法。11月,離廣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繞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達北京。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簽署的遺囑,包括《國事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蘇俄遺書》三個文件。在國事遺囑中,他總結了40年的革命經驗,得出結論說:「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發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號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在家事遺囑中,說明將遺下的書籍、衣物、住宅等留給宋慶齡作為紀念,要求子女們繼承他的革命遺志。在致蘇俄遺書中,闡明他實行三大革命政策,堅持反帝愛國事業的堅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1929年,遺體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
孫中山是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在政治上也為後繼者留下珍貴遺產。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