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愛國歷史人物故事600字以上

愛國歷史人物故事600字以上

發布時間:2021-03-07 07:48:22

① 抗戰愛國名人故事作文600字

旱河上,巨大的橋型暗堡中向外噴吐著罪惡的火舌;橋型暗堡下,一個全副武裝的年輕戰士巍然挺立,單手托舉著炸葯包,導火索燃燒著,冒著青煙哧哧作響,戰士高聲呼喊著:「為了新中國,沖啊!」這喊聲,震撼山河;這喊聲,穿透硝煙,成了千萬人的呼喊;這喊聲,至今還回盪在我們的耳邊。
董存瑞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劉胡蘭
1946年秋天,國軍隊大舉進攻陝甘寧邊區,住文水一帶的八路軍調往晉西作戰,閻錫山趁機掃盪晉中平川,形勢惡化。為了保存革命力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中共文水縣委根據上級指示,決定留少數幹部組織「武工隊」,堅持敵後斗爭,大批幹部轉移上山,劉胡蘭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經過鍛煉逐漸成熟起來的劉胡蘭,想到自己年齡小易於隱蔽,敵後工作更需要她,請求留下來堅持斗爭,上級批准了她的請求。在艱苦的環境里,她深入敵區;收集情報,發動群眾,開展斗爭。經常出入「青紗帳」,隱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隊」打擊敵人,協助「武工隊」鎮壓了雲周西村罪大惡極的反動村長石佩懷。
黃繼光
攻打上甘嶺的戰斗是1952年10月14日開始的。主力部隊是我們45師的134團和135團。黃繼光當時是135團二營六連的通信員。
上甘嶺戰役打響後, 他被抽到營部當通信員。六連的戰斗任務是依次收復六號、五號、四號和零號陣地。拿下了前面的三個陣地後,六連的90多人只剩下十來個人了。19日凌晨,連長萬福來把剩餘的戰士編成三個爆破小組,對零號陣地的幾個地堡實施爆破。結果,三個爆破組輪番上陣,全部傷亡殆盡。
正在這時,黃繼光、吳三羊和肖登良沖了上去。他們三個人交替掩護爆破,很快炸掉了三個小地堡,只剩下最後一個大地堡了。這時,吳三羊犧牲了,肖登良也重傷後奄奄一息。指導員在敵照明彈的光亮上看見只剩黃繼光一個人帶著傷在運動時,連忙爬過來用機槍掩護黃繼光。黃繼光拖著受傷的腿,慢慢爬到地堡前,然後奮力投出一顆手雷。不料這個大地堡很堅固,手雷爆炸後只炸塌了地堡的小小一角。敵人的機槍依然瘋狂噴吐著火舌。這時,黃繼光的身體向機槍射孔果斷移動,用身體堵住了那條熾烈的火舌……
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八女投江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趙一曼
趙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個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奮好學,從小就向封建習俗示威。她逃脫了裹小腳的惡習,她還帶頭把長辮子剪了,從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趙一曼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件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東山省。在這緊急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派出大批優秀幹部到東北發動人民抗日戰爭。趙一曼就是其中的一員。在復雜的對敵斗爭中趙一曼經受了種種挑戰。為了便於工作,她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鄉下,一直到犧牲,她一直沒見過自己的孩子。
1935年趙一曼在白雪茫茫的山林中被捕了。敵人用用盡了殘酷的手段,也無法使趙一曼開口。1936年8月2日,敵人用子彈取了趙一曼年輕的生命。

② 名人愛國故事600字 快

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就我國火箭、導彈事業的組織方案、發展計劃和具體措施發表了精闢的見解。《意見書》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不久,錢學森受命負責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這正是錢學森回國一周年的日子,國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錢學森被任命為院長。新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由此開始了艱難的征程。新事業起步,千頭萬緒。錢學森首先給剛剛分配來的156名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讓這些從未見過導彈的技術人員了解最基本的專業知識。他擬定了空氣動力學、發動機等有關專業的學習計劃,並指導建立了導彈總體、空氣動力學、發動機、彈體結構等研究室。

酒泉發射場。錢學森和普通科技人員一樣,睡帳篷、吃粗糧,組織導彈試驗的測試、計算、分析、研究。在前蘇聯突然撤走全部專家的困難條件下,他帶領著中國科學家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於1960年11月5日,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一枚導彈飛行試驗。在現場的聶榮臻高興地說:「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1966年10月27日,錢學森又參與組織了我國第一枚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爆炸試驗,即原子彈、導彈「兩彈結合」試驗。核彈頭在預定地點上空成功實現了核爆炸,此舉震驚了世界。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又一次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作為一代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目光總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後不久,錢學森就組織有關專家就我國地地導彈的發展道路展開討論,形成《我國地地導彈發展途徑的意見》,提出了我國中近程、中程、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的長遠發展規劃。隨後,地空導彈、海防導彈,以及固體發動機、固體導彈、反導系統和運載火箭等項目,也在他組織和協調下陸續上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報告,建議早日制訂我國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工程代號由此被定為「651工程」,錢學森擔負「星———箭———地面系統」總的技術協調和組織實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遨遊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國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

(二)

錢學森是中國軍事高科技的奠基人之一。他不僅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也對我國軍事科學研究提出了高層次的重要思想和觀點,並直接倡導了軍事系統工程和軍事運籌學學科的建立與發展。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錢學森就深刻地闡述了「戰爭是一門科學」的思想。他指出:「我們要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研究戰爭的規律,研究戰爭這一門科學,這就形成了現代軍事科學。」

經過潛心研究,錢學森在1998年的一次書面發言中,對軍事科學體系作了完整的論述。他指出:「在軍事科學,基礎理論層次是軍事學,技術理論層次是軍事運籌學,應用技術層次是軍事系統工程。」他將軍事系統工程的作用和功能定位為「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更好地去解決貫徹執行軍事路線、軍事戰略中的實際問題」,並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歸納為:作戰模擬;武器裝備系統的設計方案論證、戰術技術指標的確定與效能評估;後勤系統的組織管理;作戰指揮體系的設計;戰略問題的定量分析和戰爭模擬。

1978年5月,在錢學森等人的建議下,我軍開始了軍事運籌學和系統工程的研究試點工作,軍事科學院成立了第一個軍事運籌研究分析機構。如今,軍事運籌學和軍事系統工程已經在我軍戰略戰術、部隊編制體制和兵力結構研究等各個方面得到廣泛運用,取得累累碩果。

關於我國的國防戰略,錢學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建議。他在20世紀80年代就指出,局部地區的「小仗」可能是我們到21世紀初主要的戰爭樣式,要搞一些平時必須保留的、精銳的、可以馬上打仗的部隊,應認真從軍隊編制、裝備上解決這一問題。這些建議受到軍隊領率機關高度重視,如今已在實踐中得到體現。對我國國防戰略和軍事工業改革發展,他也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議。他還提出軍工企業要實行「軍民結合」,而民用企業要實行「民軍結合」的觀點,以及用「柔性自動化生產系統」改革軍工企業的觀點,為我國軍工企業的改革和民用企業的戰時動員准備提供了重要思路。

錢學森在晚年還特別強調了軍事科學要開展跨學科研究的問題。1999年,他對前去看望他的總裝和軍事科學院領導同志指出,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各學科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借鑒。國防建設是個大系統,在實踐中遇到的都是大問題,而專家們往往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看問題,帶有很大的局限性,應提倡各學科間的互相交流和討論。

(三)

謀求中國軍事高科技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長遠發展,是錢學森畢生的夙願。因此,他以科學家的超前目光,對國防和軍隊科技人才培養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見解。自1985年以來,錢學森曾多次談起關於「科技帥才」的話題。錢學森說:「現在要求培養一批科技帥才,即是一批工程師加科學家加思想家的人才」;「當帥才的,在領導實現一個明確的目標時,應該從基礎應用到工程實踐,都能夠考慮到」。錢學森支持新學科,扶植邊緣學科,每一種創新的觀點和設想都能得到鼓勵。他說:「要提倡創新思維,正確與否交給實踐去檢驗。」

早在1986年,錢學森就認為,高技術革命必將帶來軍事技術的迅速發展,軍隊將成為知識密集的部門。未來戰爭將廣泛使用各種先進武器系統,戰場情況錯綜復雜,從而對指揮人員的科技文化和軍事素養提出更高要求。他在分析外軍與我軍軍官的文化水平後敏銳地指出,為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軍隊幹部應逐步達到大學以上文化水平,師職幹部應是碩士,軍職幹部應是博士,戰士的文化水平也要相應提高。他的遠見卓識受到中央軍委、總部的高度重視。

今年已90高齡的錢學森,仍時刻關心著國防高科技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進展,他對前來看望他的軍委領導同志說,要抓緊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記者在錢老家中看到,在他卧榻正對面書架上最顯眼的地方,擺放著一尊「神舟號」航天飛船的模型。透過飛天的神舟,他那智慧的目光將永遠注視著祖國騰飛的未來。

③ 岳飛愛國故事600字

岳飛彈琴感刺客
南宋愛國將領岳飛,善書法,也精琴棋。每當他心中煩悶的時候,總要彈古琴,以抒發心中的憂憤。公元1141年,岳飛抗擊金兵,連連取勝,兵進朱仙鎮,岳家軍將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決心打到金兀術的老窩黃龍府。
這天,岳飛正和部將們商議出兵的事,南宋的投降派丞相秦檜促使宋高宗一連下了十二道金牌,召岳飛火速回京。他要把岳飛騙回京城加以殺害。
這天,岳飛離京城臨安不遠了,突然對面來了幾個校尉攔住岳飛說:「聖上有旨,命你城外安歇,沒有聖旨,不得進城。」
晚上,岳飛就住在一座寺院里。心中實在郁悶,夜不能寐,在院內踱步,望著滿天星斗,連連搖頭嘆息。回到屋裡,見牆上掛古琴一張,伸手摘下來,定了定音,伏案彈奏了起來。
秦檜實行的第一招刺殺岳飛的計劃,是讓人從監獄里提出一個身強力壯的死囚,告訴他去城外刺殺一個奸細,事成以後,不僅可赦免死罪,還要嘉獎。
這個犯人聽說是刺殺奸細,又可免死得賞,高高興興的出了城,秦檜的得意打算是:叫死囚行事,免他死罪,他必然賣命去干;刺死岳飛,再把他抓起來殺人滅口,神不知,鬼不覺,萬無一失。秦檜心裡美滋滋的,靜等刺客的迴音。
刺客來到寺廟院內,躲在一棵老槐樹的後面,他聽見岳飛在屋裡嘆氣,就躡手躡腳來到了窗下,在岳飛轉身摘古琴時,閃身進了屋內,躲在屏風後面,提著氣,踮著腳,向前移了幾步,正要行刺,這時琴聲響了,刺客馬上把刀縮了回去。原來這個刺客是郾城人,老爹是個有名的彈琴藝人,能作曲彈琴,在民間賣藝糊口。前年秦檜為討好金兀術,硬把中原能歌善舞、撫琴作畫的藝人抓了起來,准備送給金兀術尋歡作樂。他爹不願去為金兀術效勞,被逼無奈,抱琴跳水而死。爹死了,他懷著滿腔仇恨,到了京城,闖到秦檜相府拚命,被抓進監牢,判了死刑。
岳飛手中的牛角琴撥,在琴弦上彈撥的琴聲飛揚,或柔或剛,或緊或慢,時而高亢,時而低沉,高亢時,像千軍萬馬在疆場馳騁,拼殺金兵;低沉時,像唉聲嘆氣,憂國憂民。
刺客忽然想起老爹爹的琴聲,所以把剛要刺殺岳飛的刀縮了回去,他猶豫了,心想:「這是誰呢?如果是金人,咋能彈這樣好的琴呢?」他用一隻眼睛從屏風的細縫中仔細看:彈琴的人一身朝服,臉色白潤,分明是中原人吶!
「管他是誰,趁他一心一意彈琴,我一刀刺死他就是了。」刺客心一橫,剛要下手,只聽琴聲突然停住了。刺客渾身的肉緊縮了一下,差一點把手裡的刀落在地上。這時,只聽岳飛一聲長嘆:「唉!何時收復舊山河呀!」琴聲又陡然驟起。刺客聽了聽,咦!這曲調為什麼這樣熟呢?這不是我爹譜作的《送軍行》嗎?
琴聲綿綿不斷,刺客的腦子里閃過幾個月前的事情……
金兵佔領了郾城,金兀術設慶功宴,把老爹抓去彈琴助興。爹爹不彈不奏,怒目而立,在金兀術面前把琴弦完全撥斷,被關進了營中。後來岳元帥到了郾城,打跑了金兀術,救出了老爹。老人家一高興,就譜作了這首《送軍行》的琴曲,到處彈奏,贊揚岳家軍的抗金事跡。一天,岳元帥親自來到家裡,爹爹一見如故。岳元帥請老爹教他彈奏《從軍行》……
那刺客想著想著落淚了。
他的心被琴聲捲走了,隨著琴聲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慷慨,竟忘了自己是來行刺的。
「嘭」的一聲,把他嚇了一跳,琴弦斷了。岳飛默默地站了起來,自言自語說:「我岳飛抗金大業未成,何以報答父老鄉親!」刺客聽到「岳飛」二字,頭「轟」的一下漲得斗大,鋼刀「當啷」一聲掉到地上,一下子從屏風後面轉了出來,叫了一聲:「岳元帥!」撲通跪倒在地,淚水嘩嘩地流了下來,泣不成聲的說:「岳元帥!我對不起您呀!」
岳飛被他嚇了一跳,看著面前跪著的人,問道:「你是誰?」刺客把行刺的事仔細的說了一遍。岳飛怒火沖天,雙眉倒豎,鋼牙緊咬,大罵秦檜老賊。他把刺客拉了起來,安慰了一番,給他一些銀兩,讓他逃走,自謀生路。這個死囚萬分感激,給岳飛磕了個頭,說:「岳元帥,多多保重。」拾起鋼刀轉身走了。

④ 關於愛國人的故事600字 急

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就我國火箭、導彈事業的組織方案、發展計劃和具體措施發表了精闢的見解。《意見書》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不久,錢學森受命負責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這正是錢學森回國一周年的日子,國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錢學森被任命為院長。新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由此開始了艱難的征程。新事業起步,千頭萬緒。錢學森首先給剛剛分配來的156名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讓這些從未見過導彈的技術人員了解最基本的專業知識。他擬定了空氣動力學、發動機等有關專業的學習計劃,並指導建立了導彈總體、空氣動力學、發動機、彈體結構等研究室。

酒泉發射場。錢學森和普通科技人員一樣,睡帳篷、吃粗糧,組織導彈試驗的測試、計算、分析、研究。在前蘇聯突然撤走全部專家的困難條件下,他帶領著中國科學家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於1960年11月5日,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一枚導彈飛行試驗。在現場的聶榮臻高興地說:「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1966年10月27日,錢學森又參與組織了我國第一枚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爆炸試驗,即原子彈、導彈「兩彈結合」試驗。核彈頭在預定地點上空成功實現了核爆炸,此舉震驚了世界。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又一次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作為一代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目光總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後不久,錢學森就組織有關專家就我國地地導彈的發展道路展開討論,形成《我國地地導彈發展途徑的意見》,提出了我國中近程、中程、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的長遠發展規劃。隨後,地空導彈、海防導彈,以及固體發動機、固體導彈、反導系統和運載火箭等項目,也在他組織和協調下陸續上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報告,建議早日制訂我國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工程代號由此被定為「651工程」,錢學森擔負「星———箭———地面系統」總的技術協調和組織實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遨遊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國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

(二)

錢學森是中國軍事高科技的奠基人之一。他不僅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也對我國軍事科學研究提出了高層次的重要思想和觀點,並直接倡導了軍事系統工程和軍事運籌學學科的建立與發展。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錢學森就深刻地闡述了「戰爭是一門科學」的思想。他指出:「我們要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研究戰爭的規律,研究戰爭這一門科學,這就形成了現代軍事科學。」

經過潛心研究,錢學森在1998年的一次書面發言中,對軍事科學體系作了完整的論述。他指出:「在軍事科學,基礎理論層次是軍事學,技術理論層次是軍事運籌學,應用技術層次是軍事系統工程。」他將軍事系統工程的作用和功能定位為「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更好地去解決貫徹執行軍事路線、軍事戰略中的實際問題」,並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歸納為:作戰模擬;武器裝備系統的設計方案論證、戰術技術指標的確定與效能評估;後勤系統的組織管理;作戰指揮體系的設計;戰略問題的定量分析和戰爭模擬。

1978年5月,在錢學森等人的建議下,我軍開始了軍事運籌學和系統工程的研究試點工作,軍事科學院成立了第一個軍事運籌研究分析機構。如今,軍事運籌學和軍事系統工程已經在我軍戰略戰術、部隊編制體制和兵力結構研究等各個方面得到廣泛運用,取得累累碩果。

關於我國的國防戰略,錢學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建議。他在20世紀80年代就指出,局部地區的「小仗」可能是我們到21世紀初主要的戰爭樣式,要搞一些平時必須保留的、精銳的、可以馬上打仗的部隊,應認真從軍隊編制、裝備上解決這一問題。這些建議受到軍隊領率機關高度重視,如今已在實踐中得到體現。對我國國防戰略和軍事工業改革發展,他也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議。他還提出軍工企業要實行「軍民結合」,而民用企業要實行「民軍結合」的觀點,以及用「柔性自動化生產系統」改革軍工企業的觀點,為我國軍工企業的改革和民用企業的戰時動員准備提供了重要思路。

錢學森在晚年還特別強調了軍事科學要開展跨學科研究的問題。1999年,他對前去看望他的總裝和軍事科學院領導同志指出,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各學科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借鑒。國防建設是個大系統,在實踐中遇到的都是大問題,而專家們往往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看問題,帶有很大的局限性,應提倡各學科間的互相交流和討論。

(三)

謀求中國軍事高科技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長遠發展,是錢學森畢生的夙願。因此,他以科學家的超前目光,對國防和軍隊科技人才培養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見解。自1985年以來,錢學森曾多次談起關於「科技帥才」的話題。錢學森說:「現在要求培養一批科技帥才,即是一批工程師加科學家加思想家的人才」;「當帥才的,在領導實現一個明確的目標時,應該從基礎應用到工程實踐,都能夠考慮到」。錢學森支持新學科,扶植邊緣學科,每一種創新的觀點和設想都能得到鼓勵。他說:「要提倡創新思維,正確與否交給實踐去檢驗。」

早在1986年,錢學森就認為,高技術革命必將帶來軍事技術的迅速發展,軍隊將成為知識密集的部門。未來戰爭將廣泛使用各種先進武器系統,戰場情況錯綜復雜,從而對指揮人員的科技文化和軍事素養提出更高要求。他在分析外軍與我軍軍官的文化水平後敏銳地指出,為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軍隊幹部應逐步達到大學以上文化水平,師職幹部應是碩士,軍職幹部應是博士,戰士的文化水平也要相應提高。他的遠見卓識受到中央軍委、總部的高度重視。

今年已90高齡的錢學森,仍時刻關心著國防高科技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進展,他對前來看望他的軍委領導同志說,要抓緊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記者在錢老家中看到,在他卧榻正對面書架上最顯眼的地方,擺放著一尊「神舟號」航天飛船的模型。透過飛天的神舟,他那智慧的目光將永遠注視著祖國騰飛的未來。

⑤ 歷史愛國名人作文600字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雲孫,字天祥。選中貢士後,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寶佑四年(1256年)中狀元後再改字宋瑞,後因住過文山,而號文山,又有號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傳後世,受俘期間,元世祖以高官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生平事跡被後世稱許,與陸秀夫、張世傑被稱為「宋末三傑」。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漢族,山東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與俞大猷齊名。率軍之日於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歷十餘年,大小八十餘戰,終於掃平倭寇之患,被現代中國譽為民族英雄,卒謚武毅。世人稱其帶領的軍隊為「戚家軍」。有多部軍事著作及詩作傳世,戚繼光紀念館現為福建省愛國教育基地。另有,電影電視劇《戚繼光》上映聯播。
明嘉靖四十一年,戚家軍攻克橫嶼,凱旋迴師。戚將軍和全軍將士一同賞月,當時軍中無酒,戚將軍即席口述《凱歌》一首,教全軍將士一起唱和,以歌代酒激勵士氣。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鬥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岳飛(1103-1142)字鵬舉,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一。漢族。北宋相州湯陰(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
駐軍盆珠 雲屯壁壘夜鳴錚,帳擁珠崗翠色縈。 但使狐鼪乞一活,何須血刃下孤城。 日連旗影蠶洲暗,光拂劍花遂水橫。 虔吉未平歸未得,何時廓字罷天兵?

希望有所幫助

⑥ 愛國人士事跡600字

黃繼光,戰斗英雄,四川省中江縣人。1931年1月8日出生在一個貧農家裡。他幼年喪父,家境貧苦。
1952年10月14日,美軍開始向上甘嶺597.9和537.7北山高地發動進攻。上甘嶺位於朝鮮中部五聖山上,它是志願軍中線的大門,也是扎進敵人心窩的一把鋼刀。尤其是上甘嶺地區北山的兩個高地,像楔子一樣打入敵人陣地前沿,給敵人造成極大威脅。敵人在這不到4平方公里的上甘嶺小高地上,動用了兩個多師的兵力,在大量的飛機、坦克和大炮配合下,連續向537.7高地和597.9高地瘋狂進犯,月夜炮聲隆隆,硝煙彌漫,志願軍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黃繼光在戰鬥打響後,擔負在炮火下送信,傳達命令,接電話線,背傷員的任務。連續在敵人的炮火封鎖下度過了4天4夜。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第6連奉命事先奪下6號陣地,再奪取5號、4號陣地,必須在天亮以前拿下0號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戰斗開始後,進展情況比預想的要順利。這時,突然發現山頂上有一個敵人的集團火力點,使志願軍部隊受到壓制不能前進。營參謀長立即命令第6連必須炸掉它,同時組織爆破組。從黃昏7時30分到夜晚10時30分,6連已經向敵人發起了5次沖鋒,仍未催毀敵人的火力點,許多戰士都壯烈犧牲。這時離天亮只有40多分鍾了,不拿下0號陣地,就等於沒有按計劃完成戰斗任務,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就會受到影響。在這關鍵時刻,站在參謀長身旁的黃繼光站出來堅定地要求: "把任務給我把,只要我有一口氣,我保證完成任務。" 參謀長非常信任地說:"黃繼光,這次任務就交給你,現在我命令你為第6連第6班代理班長。一定要完成任務!" 接受任務後,他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友向敵人的火力點爬去。他們趁照明彈的亮光巧妙地前進,開始敵人沒有發現他們,當離敵人火力點只有30多米的時候,兩名戰友相繼倒下了。黃繼光的左臂和左肩中了兩彈,血流如注,但他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敵人中心火力點前進。只剩下八九米的時候,他挺起胸膛,舉起右手向敵人投去手雷,但由於火力點太大,只炸毀了半邊,未被炸毀的兩挺機槍,又從殘存的射擊孔里伸出來,死命地吼叫著,志願軍的沖鋒又受到阻止。黃繼光再次受傷倒下。這時天就要亮了,40分鍾的期限就要到了,黃繼光躍身而起,沖著那狂噴火舌的槍口,沖著那侵略者的頑固堡壘,挺起胸膛,張開雙臂,撲了上去……正在噴吐的火舌突然熄滅,正在死命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他那年輕的生命,開辟了志願軍勝利前進的道路。
剎時,但任攻擊任務的戰友們,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高聲呼喊"沖啊!為黃繼光報仇"!他們踏著黃繼光爬行的道路,很快佔領了0號陣地,守在高地上面的敵軍兩個營--1200多人,全部被殲滅。
為了表彰黃繼光的偉大精神和不朽功勛,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發布命令,為黃繼光追記特等功一次,並授於" 特級英雄"稱號。中國共產黨志願軍第15軍委員會在追認他為"模範團員"的同時,追認黃繼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黃繼光"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追授他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⑦ 關於名人愛國故事500字

陸游愛國故事

陸游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歷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銳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游出生後的第二年,金國佔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亡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權之後,不但不發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漢奸秦檜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皇帝自稱臣子,並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敵人的威脅壓榨下苟延歲月。後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一向反對民族壓迫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一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而陸游則是他們在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陸游一生經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於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言論的啟發教育,陸游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復仇的種子。此後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陝前線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閑居,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挺干、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並且終於結滿豐碩的果實。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中有一段話,說得十分概括,他說:
放翁十餘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於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後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臨南鄭,瞻望鄠、杜,志盛氣銳,真有唾手燕、雲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後,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後,……是固無復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舊事》雲:「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雲:「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志可見矣。

⑧ 名人愛民或愛國的故事600字,急求啊!!

剛剛沖破美國當局阻撓回到祖國的錢學森,來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參觀。院長陳賡大將問他:「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錢學森說:「外國人能乾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能幹?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

就這一句話,決定了錢學森從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生涯。40多年過去了,如今錢學森已90高齡。他以其對中國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乃至整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奠基性貢獻,為我軍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寫下了精彩絢麗的篇章。

(一)

1956年2月17日,錢學森經過深思熟慮,提出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就我國火箭、導彈事業的組織方案、發展計劃和具體措施發表了精闢的見解。《意見書》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不久,錢學森受命負責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10月8日———這正是錢學森回國一周年的日子,國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錢學森被任命為院長。新中國的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由此開始了艱難的征程。新事業起步,千頭萬緒。錢學森首先給剛剛分配來的156名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讓這些從未見過導彈的技術人員了解最基本的專業知識。他擬定了空氣動力學、發動機等有關專業的學習計劃,並指導建立了導彈總體、空氣動力學、發動機、彈體結構等研究室。

酒泉發射場。錢學森和普通科技人員一樣,睡帳篷、吃粗糧,組織導彈試驗的測試、計算、分析、研究。在前蘇聯突然撤走全部專家的困難條件下,他帶領著中國科學家們攻克了一道道難關,於1960年11月5日,成功進行了我國第一枚導彈飛行試驗。在現場的聶榮臻高興地說:「這是我國軍事裝備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1966年10月27日,錢學森又參與組織了我國第一枚裝有核彈頭的中近程地地導彈飛行爆炸試驗,即原子彈、導彈「兩彈結合」試驗。核彈頭在預定地點上空成功實現了核爆炸,此舉震驚了世界。我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又一次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作為一代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目光總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後不久,錢學森就組織有關專家就我國地地導彈的發展道路展開討論,形成《我國地地導彈發展途徑的意見》,提出了我國中近程、中程、中遠程和洲際導彈的長遠發展規劃。隨後,地空導彈、海防導彈,以及固體發動機、固體導彈、反導系統和運載火箭等項目,也在他組織和協調下陸續上馬。1965年1月,他又向中央提出報告,建議早日制訂我國人造衛星的研究計劃並列入國家任務。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工程代號由此被定為「651工程」,錢學森擔負「星———箭———地面系統」總的技術協調和組織實施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遨遊太空,向世界宣告新中國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

(二)

錢學森是中國軍事高科技的奠基人之一。他不僅為「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也對我國軍事科學研究提出了高層次的重要思想和觀點,並直接倡導了軍事系統工程和軍事運籌學學科的建立與發展。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錢學森就深刻地闡述了「戰爭是一門科學」的思想。他指出:「我們要用現代科學技術來研究戰爭的規律,研究戰爭這一門科學,這就形成了現代軍事科學。」

經過潛心研究,錢學森在1998年的一次書面發言中,對軍事科學體系作了完整的論述。他指出:「在軍事科學,基礎理論層次是軍事學,技術理論層次是軍事運籌學,應用技術層次是軍事系統工程。」他將軍事系統工程的作用和功能定位為「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更好地去解決貫徹執行軍事路線、軍事戰略中的實際問題」,並將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歸納為:作戰模擬;武器裝備系統的設計方案論證、戰術技術指標的確定與效能評估;後勤系統的組織管理;作戰指揮體系的設計;戰略問題的定量分析和戰爭模擬。

1978年5月,在錢學森等人的建議下,我軍開始了軍事運籌學和系統工程的研究試點工作,軍事科學院成立了第一個軍事運籌研究分析機構。如今,軍事運籌學和軍事系統工程已經在我軍戰略戰術、部隊編制體制和兵力結構研究等各個方面得到廣泛運用,取得累累碩果。

關於我國的國防戰略,錢學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建議。他在20世紀80年代就指出,局部地區的「小仗」可能是我們到21世紀初主要的戰爭樣式,要搞一些平時必須保留的、精銳的、可以馬上打仗的部隊,應認真從軍隊編制、裝備上解決這一問題。這些建議受到軍隊領率機關高度重視,如今已在實踐中得到體現。對我國國防戰略和軍事工業改革發展,他也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議。他還提出軍工企業要實行「軍民結合」,而民用企業要實行「民軍結合」的觀點,以及用「柔性自動化生產系統」改革軍工企業的觀點,為我國軍工企業的改革和民用企業的戰時動員准備提供了重要思路。

錢學森在晚年還特別強調了軍事科學要開展跨學科研究的問題。1999年,他對前去看望他的總裝和軍事科學院領導同志指出,科學的發展離不開各學科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相互借鑒。國防建設是個大系統,在實踐中遇到的都是大問題,而專家們往往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看問題,帶有很大的局限性,應提倡各學科間的互相交流和討論。

(三)

謀求中國軍事高科技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長遠發展,是錢學森畢生的夙願。因此,他以科學家的超前目光,對國防和軍隊科技人才培養提出了高屋建瓴的見解。自1985年以來,錢學森曾多次談起關於「科技帥才」的話題。錢學森說:「現在要求培養一批科技帥才,即是一批工程師加科學家加思想家的人才」;「當帥才的,在領導實現一個明確的目標時,應該從基礎應用到工程實踐,都能夠考慮到」。錢學森支持新學科,扶植邊緣學科,每一種創新的觀點和設想都能得到鼓勵。他說:「要提倡創新思維,正確與否交給實踐去檢驗。」

早在1986年,錢學森就認為,高技術革命必將帶來軍事技術的迅速發展,軍隊將成為知識密集的部門。未來戰爭將廣泛使用各種先進武器系統,戰場情況錯綜復雜,從而對指揮人員的科技文化和軍事素養提出更高要求。他在分析外軍與我軍軍官的文化水平後敏銳地指出,為應付未來可能發生的戰爭,軍隊幹部應逐步達到大學以上文化水平,師職幹部應是碩士,軍職幹部應是博士,戰士的文化水平也要相應提高。他的遠見卓識受到中央軍委、總部的高度重視。

今年已90高齡的錢學森,仍時刻關心著國防高科技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進展,他對前來看望他的軍委領導同志說,要抓緊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記者在錢老家中看到,在他卧榻正對面書架上最顯眼的地方,擺放著一尊「神舟號」航天飛船的模型。透過飛天的神舟,他那智慧的目光將永遠注視著祖國騰飛的未來。

⑨ 愛國勵志故事600字。。。。。

在黨的陽光下成長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只記得木村拓哉、聖鬥士、魔法美少女,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記得9.18、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哈日、哈韓成為了流行時尚,甚至還有人穿著日本軍裝,舉著三八大蓋照相留戀的!也許再過十年,很多人會忘記楊靖宇、狼牙山五壯士和千千萬萬倒在侵略者屠刀下得生靈……當我讀了《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增添了我不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和我軍英勇抗戰的事跡。
1941年8月,日軍在華北方面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該地進行毀滅性的「大掃盪」第一區分區第一團第七連奉命掩護機關,部隊和群眾向老君堂方向轉移,該連依託山地地形巧布雷陣,運用麻雀戰狙擊和迷惑敵人,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馬寶玉等人擔負後衛狙擊,掩護全連轉移,5位勇士堅定沉著,從25日拂曉一直打到中午,擊退了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餘人。他們邊打邊撤,來到一個岔路口:往右的路通往老君堂,如果走這條路,敵人必定跟蹤而來,主力部隊和群眾就暴露無疑;往左走的路是懸崖,無路可走,但可保證主力部隊和群眾的安全。馬寶玉迅速下定決心: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把敵人引向絕路!他們沿著坎坷的小路,向懸崖攀去,敵人誤認為咬住了八路軍的主力,跟蹤追去。5名戰士一直堅持戰斗到黃昏。在戰斗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狙擊。子彈打完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張深得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五壯士的英勇舉動,讓我忍不住吟誦起張志真的詩句:「登上烽火台,遙望狼牙山。鐵血五鬥士,喊殺震猶天!」
我是懷著敬佩之情讀完這篇文章,其中有個讓我最為感動的地方:「五位戰士喊著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跳下了山崖。說實話,這篇課文第一次讓我有了身臨其境的感受,,我彷彿看到了五壯士跳下山崖的感人情景,聽到了他們驚天動地的吶喊,此時,一股股敬佩之情和憤恨之情油然而生。是如毒蛇般惡毒的日本人把他們閉上了絕路,而懷有堅強意志的中國人並沒有選擇屈服,而是選擇另一種方法,那就是死。他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換來了轉移部位的安全,換來了這次戰斗的勝利。
「起來!不願做努力地人們!「這時,在我耳邊想起了曾經激勵過無數人們去奮斗的國歌。是啊,不願做日本人奴隸的中國人站起來吧,讓我們一起為中華人民的奔放事業而奮斗吧。今天,我們的科技碩果累累,我們的教育日新月異,我們的體育突飛猛進,我們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這些都在向所有人昭示:我們的祖國是騰飛的蛟龍!我們的祖國是屹立的巨人!我們有過苦難,我們有過磨礪,我們有過苦澀的追求,我們的挺過了,祖國的脊樑更堅強了!回憶烽火歲月,現在的新中國是多少位想五壯士這樣為國捐軀的人們建起來的,正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鮮血,才換來了今天的和平。
讓我們牢記1947年秋日的這一天吧,狼牙山五壯士給我們一、樹立了榜樣,讓我們在他們的照耀下、熏陶下成長吧!

⑩ 愛國的名人故事,讀後感!!! 600字以上.

tcivfudbgr

閱讀全文

與愛國歷史人物故事600字以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