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張衡主要成就

歷史人物張衡主要成就

發布時間:2021-03-07 07:23:16

㈠ 張衡的成就有

張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學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學、地震學、機械技術、數學乃至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
1.天文學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有兩項最重要的工作——著《靈憲》,作渾天儀.此外,在歷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靈憲》是張衡有關天文學的一篇代表作,全面體現了張衡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和發展.原文被《後漢書·天文志》劉昭注所徵引而傳世.
《靈憲》作為一篇傑出的古代天文學著作,當然仍會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各點外,比如文中還把嫦娥奔月的神話當作事實記載在內,甚至說嫦娥入月後化成了蟾蜍.至於文中流露的種種星占術思想,那是當時整個時代的風氣,倒也不必去苛求張衡.總之,盡管《靈憲》有一些缺點,但是它在天文學史上的意義並不因此而遜色.梁代劉昭贊頌張衡是「天文之妙,冠絕一代」,其評價的主要根據之一就是《靈憲》這篇傑出的著作.
製做渾天儀
張衡所做的渾天儀是一種演示天球星象運動用的表演儀器.它的外部輪廓有球的形象,合於張衡所主張的渾天說,故名之為渾天儀.這架渾天儀在《晉書"天文志》中有三處記載.
關於歷法工作
張衡曾參加過一次東漢王朝的歷法大討論,這件事發生在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據《漢書"律歷志》記載,張衡當時任尚書郎之職.這次大討論的起因是,有人從圖讖和災異等迷信觀念出發,非難當時行用的較科學的東漢《四分歷》,提出應改用合於圖讖的《甲寅元歷》.又有人從漢武帝「攘夷擴境,享國久長」出發,認為應該倒退回去採用《太初歷》.張衡和另一位尚書郎周興對上述兩種意見提出了批駁和詰難,使這二宗錯誤意見的提出者或者無言以對,或者所答失誤,從而為阻止歷法倒退做出了貢獻.
2.地震學
張衡的另一個有傑出貢獻的科學領域是地震學.他的代表作就是震爍古今的候風地動儀的發明.
3.機械技術
從上面所介紹的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的構造即可得知,張衡掌握了很高明的機械技術.他的朋友崔瑗在為他寫的墓碑中贊道:「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前一句是道他數學天文學知識之淵博,後一句則是贊他製造的各種器物之神奇.其實,神奇是由於他巧妙地運用各種機械技術的結果.
傳說他當時還製做過兩件神奇的器物.一件是有三個輪子的機械,可以自轉;一件是一隻木雕,能在天上飛翔.
4.數學
《後漢書"張衡傳》中提到,張衡寫過一部書叫《算罔論》.此書至遲到唐代已經失傳,以至唐代的章懷太子李賢懷疑張衡沒寫過這部書,而是因為《靈憲》是網路天地而算之,故稱《靈憲算罔論》.從《九章算術"少廣》章第二十四題的劉徽注文中得知有所謂「張衡算」,因此,張衡寫過一部數學著作是應該肯定的.從劉徽的這篇注文中可以知道,張衡給立方體定名為質,給球體定名為渾.他研究過球的外切立方體積和內接立方體積,研究過球的體積,其中還定圓周率值為10的開方,這個值比較粗略,但卻是我國第一個理論求得π的值.另外,如果按照錢寶琮先生對《靈憲》的校勘:「(日月)其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廣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則當時π值等於730/232=3.1466,較10的開方有精密了.
5.其他方面的成就
張衡曾被唐代人看作是東漢時代的大畫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卷三記有:「張衡作《地形圖》,至唐猶存.」這幅《地形圖》中是否還有地理科學上的意義,現已無可考了.當時還流傳有他用腳畫一隻神獸的故事.故事雖然神化了,但也反映出張衡有很高的畫技.
他當過太史令,因而對史學也有許多研究.他曾對《史記》、《漢書》提出過批評,並上書朝廷,請求修訂.他又對東漢皇朝的歷史檔案作過研究,曾上表請求專門從事檔案整理工作,補綴漢皇朝的史書.這些上書均無下文.
他還研究文字訓詁的學問,著有《周官訓詁》一書.當時崔瑗評價說:廣大學者都對它提不出異議來.
他又是個大文學家,他的《二京賦》曾花了10年的創作功夫,可見其創作態度的嚴肅.這篇賦不但文辭優美,膾炙人口,而且其中諷刺批評了當時統治集團的奢侈生活,其思想性也是比較高的.他在河間相任期時創作的《四愁詩》受到文學史家鄭振鐸先生的高度評價,稱之為「不易得見的傑作」.他的《思玄賦》中有大段文字描述自己升上了天空,遨遊於眾星之間,可說是一篇優雅的科學幻想詩.除了上述諸文外,遺留至今的還有《溫泉賦》、《歸田賦》等20多篇,都是辭、義俱佳的力作.

㈡ 張衡博物館的張衡成就

地震學方面:張衡發明創造了「地動儀」(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測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文學方面;著有《二京賦》、《南都賦》、《四愁詩》等30餘篇。地理學方面: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數學方面: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氣象學方面:他製造出了「侯風儀」,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機械學方面:他製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製造有指南車、計里鼓車、土圭、活動日歷等。藝術方面,他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六大畫家之一。
張衡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張衡在20世紀50年代就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1953年、1955年、2006年中國先後發行了印有張衡畫像及其發明創造的郵票;1960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用多種文學出版發行了他的《二京賦》;1970年,聯合國將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張衡山」;1977年把太陽系中一顆編號為1802年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2003年,又把編號為9092的小行星命名為「南陽星」。張衡名字上了太空,和天地共存,與明同輝。
1956年10月,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1990年5月,原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濟慈題詞道:「精儀揭天地、科聖著千秋」。1996年9月原中國科學院院長盧嘉錫題詞道:「張衡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座巍巍豐碑」。李鐵映、彭清源、趙東宛、袁寶華、錢偉長等原黨和國家領導人及眾多社會知名人士也紛紛題詞或撰寫文章盛贊張衡,表達對科聖的景仰之情。

㈢ 張衡的成就都有什麼

張衡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科學家。他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學、地震學、機械技術、數學乃至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
1.天文學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有兩項最重要的工作——著《靈憲》,作渾天儀。此外,在歷法方面也有所研究。
《靈憲》是張衡有關天文學的一篇代表作,全面體現了張衡在天文學上的成就和發展。原文被《後漢書·天文志》劉昭注所徵引而傳世。
《靈憲》作為一篇傑出的古代天文學著作,當然仍會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除了前面已經提到的各點外,比如文中還把嫦娥奔月的神話當作事實記載在內,甚至說嫦娥入月後化成了蟾蜍。至於文中流露的種種星占術思想,那是當時整個時代的風氣,倒也不必去苛求張衡。總之,盡管《靈憲》有一些缺點,但是它在天文學史上的意義並不因此而遜色。梁代劉昭贊頌張衡是「天文之妙,冠絕一代」,其評價的主要根據之一就是《靈憲》這篇傑出的著作。
製做渾天儀
張衡所做的渾天儀是一種演示天球星象運動用的表演儀器。它的外部輪廓有球的形象,合於張衡所主張的渾天說,故名之為渾天儀。這架渾天儀在《晉書"天文志》中有三處記載。
關於歷法工作
張衡曾參加過一次東漢王朝的歷法大討論,這件事發生在漢安帝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據《漢書"律歷志》記載,張衡當時任尚書郎之職。這次大討論的起因是,有人從圖讖和災異等迷信觀念出發,非難當時行用的較科學的東漢《四分歷》,提出應改用合於圖讖的《甲寅元歷》。又有人從漢武帝「攘夷擴境,享國久長」出發,認為應該倒退回去採用《太初歷》。張衡和另一位尚書郎周興對上述兩種意見提出了批駁和詰難,使這二宗錯誤意見的提出者或者無言以對,或者所答失誤,從而為阻止歷法倒退做出了貢獻。
2.地震學
張衡的另一個有傑出貢獻的科學領域是地震學。他的代表作就是震爍古今的候風地動儀的發明。
3.機械技術
從上面所介紹的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的構造即可得知,張衡掌握了很高明的機械技術。他的朋友崔瑗在為他寫的墓碑中贊道:「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前一句是道他數學天文學知識之淵博,後一句則是贊他製造的各種器物之神奇。其實,神奇是由於他巧妙地運用各種機械技術的結果。
傳說他當時還製做過兩件神奇的器物。一件是有三個輪子的機械,可以自轉;一件是一隻木雕,能在天上飛翔。
4.數學
《後漢書"張衡傳》中提到,張衡寫過一部書叫《算罔論》。此書至遲到唐代已經失傳,以至唐代的章懷太子李賢懷疑張衡沒寫過這部書,而是因為《靈憲》是網路天地而算之,故稱《靈憲算罔論》。從《九章算術"少廣》章第二十四題的劉徽注文中得知有所謂「張衡算」,因此,張衡寫過一部數學著作是應該肯定的。從劉徽的這篇注文中可以知道,張衡給立方體定名為質,給球體定名為渾。他研究過球的外切立方體積和內接立方體積,研究過球的體積,其中還定圓周率值為10的開方,這個值比較粗略,但卻是我國第一個理論求得π的值。另外,如果按照錢寶琮先生對《靈憲》的校勘:「(日月)其徑當天周七百三十分之一,地廣二百三十二分之一」,則當時π值等於730/232=3.1466,較10的開方有精密了。
5.其他方面的成就
張衡曾被唐代人看作是東漢時代的大畫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卷三記有:「張衡作《地形圖》,至唐猶存。」這幅《地形圖》中是否還有地理科學上的意義,現已無可考了。當時還流傳有他用腳畫一隻神獸的故事。故事雖然神化了,但也反映出張衡有很高的畫技。
他當過太史令,因而對史學也有許多研究。他曾對《史記》、《漢書》提出過批評,並上書朝廷,請求修訂。他又對東漢皇朝的歷史檔案作過研究,曾上表請求專門從事檔案整理工作,補綴漢皇朝的史書。這些上書均無下文。
他還研究文字訓詁的學問,著有《周官訓詁》一書。當時崔瑗評價說:廣大學者都對它提不出異議來。
他又是個大文學家,他的《二京賦》曾花了10年的創作功夫,可見其創作態度的嚴肅。這篇賦不但文辭優美,膾炙人口,而且其中諷刺批評了當時統治集團的奢侈生活,其思想性也是比較高的。他在河間相任期時創作的《四愁詩》受到文學史家鄭振鐸先生的高度評價,稱之為「不易得見的傑作」。他的《思玄賦》中有大段文字描述自己升上了天空,遨遊於眾星之間,可說是一篇優雅的科學幻想詩。除了上述諸文外,遺留至今的還有《溫泉賦》、《歸田賦》等20多篇,都是辭、義俱佳的力作。

㈣ 古人張衡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精儀揭天地 科聖著千秋

張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夏村),曾任尚書和河間相等職。他「天資氵睿哲,敏而好學,如川之逝,不舍晝夜。道德漫流,文章雲浮,數術窮天地,製作侔造化,奇技偉藝,磊落煥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發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學文化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巍豐碑。
在地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地動儀」(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及方位的儀器,比歐洲早1700多年。在天文學方面,他發明創造了「渾天儀」(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動的大型觀察星象的天文儀器,著有《渾天儀圖注》和《靈憲》等書,畫出了完備的星象圖,提出了「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的科學論斷。在文學方面,他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顆光輝燦爛的明星。名著《東京賦》和《西京賦》,合稱《二京賦》,描寫了東漢時期長安和洛陽的繁華景象,諷刺了官僚貴族荒淫無恥的寄生生活。《南都賦》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南陽郡的社會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間風俗。此外還著有《定情賦》、《同聲歌》、《思玄賦》、《歸田賦》、《四愁詩》等30餘篇。在地理學方面,他繪制有完備的地形圖,並研製出了「記里鼓車」、「指南針」等。在數學方面,他著有《算罔論》,並計算出圓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間。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圓周率雖稍有誤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這樣精確的計算,不能不使人們感到驚嘆。他的這一成果比歐洲早1300多年;在氣象學方面,他製造出了「候風儀」,是一種預測風力、風向的儀器,比西方的風信雞早1000多年;在機械學方面,他製造的「獨飛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飛行器,還製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動日歷等;在藝術方面,他居東漢時期著名的六大畫家之首。張衡在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方面所做出的傑出貢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和驕傲,也是留給整個人類歷史的寶貴財富。張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奪目的科學和文學的雙子星。1956年10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曾題詞道:「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

㈤ 張衡的三項主要科學成就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縣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

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後世稱張衡為木聖(科聖)。張衡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南陽)人。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

㈥ 張衡有哪些成就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人。東漢時期傑出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蜀郡太守張堪的孫子

舉孝廉出身,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擔任尚書。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獲封西鄂縣伯。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已經散佚。明代學者張溥輯有《張河間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後人譽為「木聖」 (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發明

㈦ 張衡都有哪些具體成就,用他的成就寫一遍人物小傳記

張衡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誕生於南陽郡西鄂縣石橋鎮一個破落的官僚家庭(今河南省南陽市城北五十里石橋鎮)。祖父張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漁陽太守。張衡幼年時候,家境已經衰落,有時還要靠親友的接濟。 正是這種貧困的生活使他能夠接觸到社會下層的勞動群眾和一些生產、生活實際,從而給他後來的科學創造事業帶來了積極的影響。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 張衡[1]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 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 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 後世稱張衡為木聖。

㈧ 張衡有哪些傑出的成就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 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張衡共著有科學、哲學、和文學著作三十二篇,其中天文著作有《靈憲》和《靈憲圖》等。為了紀念張衡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面的一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將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小行星」。20世紀中國著名文學家、歷史學家郭沫若對張衡的評價是:「如此全面發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見,萬祀千齡,令人景仰。」後世稱張衡為木聖(科聖)。張衡字平子。南陽郡西鄂縣(今河南南陽)人。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張衡主要成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