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辛集市的歷史
據史籍和縣志記載,夏、商屬冀州地,周時屬並州地,春秋屬晉地,戰國屬趙地,秦時鉅鹿郡地,但未設行政建制。
西漢開始建縣,時分為貰、(鼎阝)、安定、樂信、西梁五縣,前四縣均隸鉅鹿郡,西梁縣隸信都國。
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郡國大旱,蝗蟲成災,民多流亡。為安撫民心,改安定為安民縣。此後,曾叫(梟阝)、安國縣、鹿城縣,隸屬疆域時有其變。
(1)辛集市歷史名人的故事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本始元年(前73)封燕刺王之子劉賢為安定戾候。
置安定候國。
後改縣。
神爵三年(前59)封廣川繆王之子劉強為樂信候。
置樂信候國。
後改縣。
神爵四年(前58)封廣川戴王之子劉辟兵為西梁候。
置西梁候國。
後改縣。
元始二年(2)置安定縣,後改為安民縣。
更始元年(23)宋子(今趙縣)人耿純率宗族賓客2000餘人到貰城(今大車城、小車城)迎劉秀。
劉秀命耿純為先鋒,收復宋字。
北魏初年(386)改縣為縣。
北齊年間(550-577)改縣為安國縣,縣治在今安古城。
開皇六年(586)改安國縣為安定縣,縣治在今舊城。
開皇十六年(596)析安定縣,置晏城縣。
開皇十八年(598)改安定縣為鹿城縣。
大業初年(605)廢晏城縣,並入鹿城縣。
武德五年(622)劉黑(竇建德余部)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在鹿城被唐將桑維和打敗。
天寶十五年(756)改鹿城縣為束鹿縣。
後唐清泰三年(936)石敬瑭在契丹貴族幫助下,滅後唐,建後晉,向契丹稱兒皇帝,割燕雲十六州。
其時束鹿縣被契丹統轄。
中國皮都辛集國際皮革城(12張)後周顯德二年(955)周世宗命將領韓通修築束鹿縣城(今舊城鎮),以防外族犯境。
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克東京,兩河失守,束鹿縣被金統轄。
嘉定八年(1215)河北紅襖軍首領周元兒抗金,率起義竣攻佔束鹿縣城(今舊城鎮)咸淳三年(1267)束鹿縣大旱。
元貞二年(1296)束鹿縣大水成災。
大德十一年(1307)趙州、束鹿、隆平等州縣大水。
洪武六年(1307國家外貿基地)朱元璋推行「移民屯田」政策,永樂初年(1403)詔令從山西往河北真定南宮一代移民,洪洞縣白馬寺大槐樹為集送點。
從此,大批山西移民來束鹿縣占產立村。
永樂四年(1406)束鹿縣大旱。
永樂九年(1411)知縣王揖在衙門西建醫學專門學校。
天順元年(1457)縣儒學訓導康翁賓修成《束鹿縣志》內容條析分明,記載周詳。
成化二十三年(1487)縣儒學訓導康紹儒重修《束鹿縣治》。
將天順《束鹿縣志》未載內容增入。
正德六年(1511)文安縣劉六、劉七率農民起義軍攻佔束鹿縣城(今舊城鎮)。
五星專業市場證書嘉靖年間(1522-1566)知縣白鎰續修《束鹿縣志》。
隆慶二年(1568)本縣進士、河南按察司兵備僉事賈衡撰成《束鹿縣志》,知縣武時傑付梓。
萬曆三十四年(1606)大雨,滹沱河泛濫,午夜大水入束鹿縣城(今舊城鎮),深數尺,官衙民舍多癱壞。
崇禎十四年(1641)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自東北來束鹿縣,先以百餘名騎兵沖入束鹿縣城裡,占據西、北二門。
曾於正在家居的陝西寧夏兵備副史耿啟率領的壯丁交戰後農民起義軍撤去。
康熙十年(1671)知縣劉琨,宴請明儒修成《康熙束鹿縣志》。
㈡ 河北歷史名人
1、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趙雲被追謚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2、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型大小不詳,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從小在郭威家長大,謹慎篤厚,成為郭威養子。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沉重寡言。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為政清肅,盜不犯境。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登基為帝。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經濟開始復甦。
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等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顯德六年,商議攻取幽州時候病倒。不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於慶陵。
在位短短的5年間,柴榮清吏治,選人才,修訂刑律和歷法,做出了許許多多超越前人、啟迪後世的非凡之舉。
柴榮辦事謹慎,虛心求諫,他曾極為誠懇地專門下詔要求群臣盡量上書言事,還點名讓20多名翰林學士都寫兩篇文章:《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
這種命題向眾多朝臣徵求治國之策的做法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而且他也絕不是嘩眾取寵,只作作樣子。在認真審讀大臣的建議後,他欣然採納了大臣王朴《平邊策》中「先易後難」的主張,以此制定統一大計,付諸實踐。
3、呂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現廊坊安次區)人。北宋初年宰相、詩人,後晉兵部侍郎呂琦之子、尚書左丞呂餘慶之弟。
呂端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好學上進。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蔭補千牛備身。後周時為著作佐郎、直史館。北宋建立後,歷知成都府。宋太宗時累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出任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門下侍郎、兵部尚書。為政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太宗稱其「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太宗駕崩後,呂端力挫陰謀,扶立太子真宗即位,以功加右僕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
咸平三年(1000年),呂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贈司空,謚號「正惠」。《全宋詩》錄其詩二首 。
在宋太宗傳位真宗的過程中,呂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真宗即位之初的穩定政局也離不開呂端,他在對待擁立趙元佐集團的人的問題上,很穩健老練。他首先讓李皇後之弟李繼隆為使相,表示尊崇,出鎮陳州。
接著,呂端以王繼恩、李昌齡交接請托「泄露宮禁語言」的罪名,對王繼恩較重處分是(安置均州),對李昌齡只是以大幅度貶官(貶為忠武軍司馬)了事。處理秘書監胡旦,只說他起草詔書「頗恣胸臆」,有誹謗言辭,除名流放潯州,處理也是偏重的。
但在處理時,呂端都沒有指明他們是因擁立趙元佐而得罪的,而且除王繼恩以外的諸人,也都得到了從寬處理。
4、酈道元(?~527年),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時期酷吏、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范之子。
幼時隨父訪求水道,博覽奇書,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
為官之後,仕途坎坷,未盡其才,歷任御史中尉、 北中郎將,遷冀州長史、青州刺史 、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轉河南尹,封永寧伯。 執法嚴峻,拜關右慰勞大使。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為叛臣蕭寶夤部將郭子恢殺於陰盤驛,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
酈道元撰有《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成為中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5、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跡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 ,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大將軍武安君李牧」。 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孫臏、田單、廉頗、趙奢、王翦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李牧。
㈢ 辛集市中里廂鄉北孟家莊村,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時期,有哪些突出事跡和人物
辛集市莊裡鄉鄉北孟家。抗戰和解。讓正正時期的突出。十幾號人物。
㈣ 辛集歷史名人
名人如下:
1. 趙望雲
1906年9月30日生於河北束鹿,1977年3月9日卒於陝西西安。初做學徒,1925年到北京,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肄業。1933年在河北農村寫生,作品在天津《大公報》連載。1934~1936年又到山東、江蘇、浙江、河南、河北等地農村寫生,作品描繪了抗日戰爭時農民的貧苦生活,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獲平民畫家的稱號。40年代轉赴西北,描繪西北地區的山川風光和農村風物,並作敦煌之行,臨摹石窟壁畫。1949年後,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北文化部文物處處長、陝西省文化局副局長等職 。
趙望雲擅人物、山水,筆墨蒼厚,作品寫西北山川、人物,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感,畫風自然質朴,為長安畫派的創始人之一。出版有《農村寫生集》、《塞上寫生集》、《黃河寫生冊》、《林區寫生冊》、《 西北旅行畫集》、《埃及寫生畫集》、《趙望雲畫集》 .其子趙季平。
2. 趙季平
是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歌舞劇院院長,國家一級作曲家,被譽為「最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精神和西部特色的作曲家」。 主要作品:電影 《黃土地》、《紅高粱》、《霸王別姬》、《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秦頌》、《荊軻刺秦王》、《漂亮媽媽》、《一聲嘆息》、《回家過年》、《炮打雙燈》等 。電視劇 《水滸傳》、《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大宅門》、《青衣》
3. 任率英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中國連環畫研究會顧問,當代連環畫大師,工筆重彩畫的傑出代表。1911年出生於河北省束鹿縣,30年代拜著名畫家徐燕孫為師,專功工筆重彩人物畫, 1950年起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從事中國工筆畫、年畫、連環畫的創作,與劉繼卣、王叔暉等共同將中國連環畫、年畫創作推向藝術高峰。
他的作品畫風工細,構圖嚴謹,線條優美,色彩絢麗,雅俗共賞。其作品既張貼於百姓陋室,又收藏於博物館殿堂。任率英一生創作了大量藝術精品,連環畫白蛇傳被譽為現代連環畫四大經典之一。年畫嫦娥奔月發行以千萬記數,其照片被美國航天博物館陳列。特別是他晚年創作了大量藝術巨制:工筆重彩八十七神仙卷和百美圖卷堪稱工筆重彩的巔峰之作。
4. 方紀
原名馮驥,著名作家。出生於河北省辛集市佃士營村,著有十幾部中長篇小說和詩歌集。代表作散文《揮手之間》,記錄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毛澤東赴重慶參加國共和平談判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被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抗戰爆發後曾在武漢、長沙、桂林、重慶等地八路軍辦事處工作。1939年到延安,延安時期曾在陝甘寧邊區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中央黨校三部(馬列學院)和《解放日報》社工作。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熱河省文聯主席。解放戰爭中,在前線任隨軍記者。此時,還參加了農村土改,寫下了反映冀中人民抗日和土改運動的長篇小說《老桑樹底下的故事》和中篇小說《不連續的故事》。1949年後曾擔任《天津日報》編委、文藝部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長,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天津市文聯黨組書記、中國作協天津分會主席等職。
5. 李錫銘
1946年後入清華大學先修班、建築系、土木系學習。194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受北京市委青委委派到石景山發電廠從事建團工作並兼石景山發電廠黨總支部宣傳委員。1952年後任石景山發電廠黨總支部副書記、代理書記。1957年任石景山發電廠黨委書記。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0年後先在石景山發電廠生產組協助工作,後任廠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
(4)辛集市歷史名人的故事擴展閱讀:
辛集,省直管市,是河北省中東部地區區域中心城市,位於石家莊市東65公里處,距首都北京22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距雄安新區120公里。辛集市北與深澤縣、安平縣接壤,東與深州市為鄰,南與冀州區、寧晉縣相接,西與晉州市毗連。全市總面積960平方公里,總人口63.5萬,城市建成區面積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萬。轄7鄉8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344個行政村。
辛集市是河北省第一批22個擴權強縣(市)的縣市之一,是全國百家明星縣(市)之一,綜合經濟實力居河北省「十強」縣市,2011年5月,被河北省文明辦評為文明城區、文明縣級市,發展最快的城市,全省排第21位,辛集鎮被譽為「河北省第一大鎮」。
參考資料:網路:辛集
㈤ 河北古代名人及主要事跡
1、酈道元
酈道元(約公元466,469,470或472年-527年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
他自幼博覽群書,年輕時曾隨父親到山東訪求水道,後又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有關的風土民情、歷史故事、人物掌故、神話傳說,撰《水經注》四十卷。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酈道元。
酈道元一生獵奇涉險,不畏險阻,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把一生獻給祖國的大江小河,所著的《水經注》是我國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著作詳細介紹了一千五百多條河流,書寫了他壯麗的如水年華。
北魏之後,《水經注》成為歷代統治者和治水官員的必修課目。明清兩代,對《水經注》的研究已經成為了專門的學科,名為「酈學」。
2、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
東漢漢靈帝末年,劉備因起兵討伐黃巾軍有功而登上漢末政治舞台,三顧茅廬後始得諸葛亮輔佐。
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與孫權將周瑜等大勝曹操於赤壁,其後得到荊州五郡,後又奪取益州。奪取漢中擊退曹操後,劉備於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為漢中王。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時曹丕已於去年十月逼迫漢獻帝禪讓皇帝位,蜀中又傳言漢獻帝已經遇害,劉備遂於成都武擔之南即皇帝位,年號章武。次年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
3、趙雲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再次派遣大軍南攻,當時劉表剛死,其子劉琮繼位,派遣使者向曹操請降。劉備措手不及,於是率軍向南逃往江陵,但是劉備不願放棄自願跟隨他的人民,每天僅能行走十幾里,曹操便派輕騎兵快馬追趕,一天之中追襲了三百里,終於在當陽長阪附近追上了劉備。
劉備便丟下妻兒,僅帶著數十騎向南逃逸。當時,有人對劉備說,趙雲向北投靠曹操去了。劉備聞言便用手戟打那告狀的人說:「子龍不會棄我而去。」
不久之後,趙雲果然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到劉備身邊。之後,劉備便任命趙雲為牙門將軍。
赤壁之戰後,趙雲跟隨劉備平定荊州江南之地。劉備任命趙雲為偏將軍,並取代投降的趙范,兼任桂陽(今湖南郴縣)太守。趙范有一名寡嫂名為樊氏,有國色之貌,趙范欲將她許配給趙雲,意欲和趙雲結親。但是趙雲堅持不同意,並說:「我們是同姓,你的嫂子就像是我的嫂子一樣。」。
當時有人勸趙雲接受這名美女,趙雲回答說:「趙范是被迫投降,心不可測,何況天下女子不少。」不久之後,趙范果然借機逃走,而趙雲也就因此不受到影響。
4、祖沖之
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范陽遒縣(今河北省淶水縣)人
在天文學方面,祖沖之創制了中國歷法史上著名的新歷——《大明歷》。在《大明歷》中,他首次引用了歲差,是我國歷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他還採用了391年中設置144個閏月的新閏周,比古代發明的19年7閏的閏周更加精密。 祖沖之推算的回歸年和交點月天數都與觀測值非常接近。
在數學上, 祖沖之推算出圓周率的真值應該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比歐洲要早一千多年。
在機械製造上,曾製造了銅鑄指南車、利用水力舂米磨面的水碓磨、能日行百里的「千里船」和計時儀器漏壺、欹器等。
5、柴榮
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在位六年。邢州堯山柴家莊(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
勵精圖治,整頓軍事、政治、經濟,嚴明軍紀,賞有功,斬臨陣退卻者,檢閱禁軍,汰老弱,留精銳,募天下壯士。詔群臣直言,撰《平邊策》,禁官吏貪污。
停廢大批寺院,收購民間銅器佛像鑄錢。頒《均田圖》,均定河南等地60州田賦,減免租稅,招撫流散,興修水利,發展經濟。擴建京城,恢復漕運,修訂刑律,改訂歷法,考正雅樂,糾正科舉弊端,搜求遺書、雕印古籍等。
㈥ 河北省辛集市有哪些古代的名人
張 興
王 驥
賈 衡
李 清 平
等等
http://tieba..com/f?z=11918114&ct=335544320&lm=0&sc=0&rn=30&tn=PostBrowser&word=%D0%C1%BC%AF&pn=0
㈦ 辛集的著名人物
公木原名張永年,又名張松甫,現名張松如,筆名有公木、木農等。1910年農歷5月15日出生在今辛集市北孟家莊村一個農民家庭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詞作者,1949年後,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西北文化部文物處處長、陝西省文化局副局長等職 。
趙望雲擅人物、山水,筆墨蒼厚,作品寫西北山川、人物,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感,畫風自然質朴,為長安畫派的創始人之一。
趙季平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歌舞劇院院長,國家一級作曲家,被譽為「最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精神和西部特色的作曲家」。祖籍辛集市周家莊,系趙望雲先生的兒子。
李錫銘(1926—2008)河北束鹿新城鎮南街人。1946年後入清華大學先修班、建築系、土木系學習。194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受北京市委青委委派到石景山發電廠從事建團工作並兼石景山發電廠黨總支部宣傳委員。1952年後任石景山發電廠黨總支部副書記、代理書記。1957年任石景山發電廠黨委書記。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0年後先在石景山發電廠生產組協助工作,後任廠革委會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1975年後任水利電力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電力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81年在國務院國民經濟調整辦公室工作。1982年任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部長、黨組書記。1984年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1993年在第八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中共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於2008年11月10日13時4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邊章五(1900—1954) 又名邊榮浩,曾用名邊慎齋。男,1900年生於河北省束鹿縣(今辛集市)文朗口村。192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在馮玉祥西北軍部隊任職。1931年參加江西寧都起義,加入紅軍。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紅一方面軍第五軍團第四十師、第三十七師師長,中央軍委作戰科科長,軍委一局局長,紅軍大學司令部科長,延安城防司令員,第十八集團軍高級參謀、軍事教官,中共長江局編戰委員會軍政組組長,中共中央情報部第三室副主任,晉冀魯豫國防工業部副部長,軍事調處長春執行分部中共代表,旅大公安總局代局長,遼寧軍區司令員,中國駐蘇聯大使館武官,朝鮮停戰談判中方代表團軍事代表。1954年2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葉劍英委員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對邊章五都有較高的評價。毛澤東主席曾兩次為邊章五題詞表彰。
㈧ 辛集名人故事手抄報圖片大全
王驥(1378年—1460年5月30日 ),字尚德。保定府束鹿(今河北辛集)人。明代名將。王驥剛毅有膽,曉暢戎略。永樂四年(1406年)登進士第,授兵科給事中。明宣宗時累遷至兵部尚書。 正統三年(1438年),與蔣貴分道夾擊,轉戰千餘里,擊破擾邊的瓦剌軍,迫使朵兒只伯遠逃。正統六年(1441年)至正統十三年(1448年)間,王驥總督軍務,三次征討麓川,因功封靖遠伯,與威寧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成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
王文(1393~1457),明朝大臣。字千之,號簡齋,原名王強,京師(北直隸)束鹿人(今河北辛集)。 王文之父王緒,原籍鳳陽府霍邱縣(今安徽省霍邱縣),後入贅束鹿彭家莊(今屬河北辛集市辛集鎮),在村中開辦私塾,並行醫濟人。王強為家中第三子。 王強永樂十九年中進士,授監察御史。人物生平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月,真定衛軍張普祥利用白蓮教「以妖書惑眾」,自稱「七佛祖師」,派遣黨徒在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等處度人,約定「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奪諸城」,形成反朝廷騷動,事敗後被誅。其間,王強受命審理「張普祥案」,結案後,宣德皇帝欽賜王強更名為「王文」。
曹天欽,生物化學家 1920年12月5日生於北平,籍貫河北束鹿(今辛集)。1944年畢業於燕京大學化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51年獲英國劍橋大學生物化學系博士學位,同年被選為該校維爾基斯學院院士。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3年當選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5年1月8日在上海逝世。 歷任中國科學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主任、上海分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㈨ 河北歷史故事
一、趙雲的故事:
趙雲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劉備入川與劉璋決裂後,趙雲與諸葛亮、張飛等帶兵開始了對西川的掃盪行動,在共同攻下巴東郡以及巴郡以後,趙雲與張飛在江州分兵,去平定江陽、犍為兩郡。犍為郡是當時蜀中的大郡,與蜀郡、廣漢郡號稱三蜀,也是蜀中賦稅的主要來源。 趙雲獨自率軍平定蜀中大郡後從成都南面與劉備等完成對成都的合圍。
二、董仲舒的故事:
董仲舒是河北省景縣西南部,景縣、故城、棗強三縣交界處人。西漢哲學家。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
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把儒家思想與當時的社會需要相結合,並吸收了其他學派的理論,創建了一個以儒學為核心的新的思想體系,深得漢武帝的贊賞,使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正統思想,影響長達二千多年。
三、竇建德的故事:
竇建德是貝州漳南(河北故城縣)人。隋朝末年河北農民起義領袖,東漢大司空竇融後代,遼東宣王竇拓玄孫。
竇建德帶領孫安祖進入高雞泊,舉兵反叛,全家坐罪遇害。率部歸順高士達起義軍,先後擊敗魏刀兒、宇文化及、孟海公等,建立夏國,稱雄於河北。
四、酈道元的故事:
酈道元,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時期酷吏、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范之子。
酈道元愛好讀書,並以此聞名於世。在日常生活中,書籍是他不可分離的伴侶。他一生中讀過許多書,尤其是有關地理記述的書籍,他幾乎都讀遍。他讀書非常嚴肅、認真,對書中的記載力求弄懂、弄通。大量地讀書,使他具有淵博的學識,成為當時有名的學者。
五、郭守敬的故事:
郭守敬是邢州邢台縣(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
郭守敬運用他改進、創造的天文儀器,進行了許多精密的天文觀測,從而使《授時歷》的編制有了可靠的觀測基礎。他所從事和領導的觀測項目甚多,如冬至時刻、二十八宿距度和星表、四海測驗、黃赤交角以及一些歷元時刻的測定,其中大部分數據都是中國古代歷法史上最精確的,或近於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