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國演義里「水淹七軍」講的是誰的英雄事跡大神們幫幫忙
關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於禁、龐德救援。龐德預制棺木,誓與關羽死戰。適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漲,困住於禁、龐德。關羽趁機生擒於禁、龐德二人,取得勝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衍)士仁守公安之後,覺得後方沒有什麼問題了,於是就率駐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荊州軍隊,浩浩盪盪地向襄陽、樊城進發,很快將襄陽、樊城分別包圍起來。 當時關羽主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軍隊的進攻,一方面龜縮在樊城不敢出戰,一方面連連向曹操告急求援。
曹操在長安除了指使曹仁拒守樊城不能棄城之外,又急忙派遣左將軍於禁、立義將軍龐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禦關羽軍隊的進攻。
曹操使於禁督率七軍。所謂「七軍」《三國志·魏書·於禁傳》引胡三省注,曰:「太祖征荊州,以(趙)儼領章陵太守,徙都護軍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蓋以襄陽重鎮,故特留重兵以守之。」當時曹仁使於禁、龐德軍駐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今趙家橋)、鏖戰崗、余家崗到團山鋪一帶。這一帶是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由於關羽長期征戰在荊襄地區,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他看到曹軍秋季錯誤地駐扎在低窪地區,於是就命令荊州軍造大船,並調水軍集結待命。
秋八月,時逢大連陰雨連續下了10多天,漢水暴漲溢岸,大水沿著漢江故道河床低窪地帶分三路湧向罾口川、鏖戰崗、余家崗到團山鋪一帶;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溝、黃龍溝、黑龍溝等地的山洪暴發之水,使罾口川、鏖戰崗、余家崗、團山鋪等區域內的水平地五六丈深,於禁等七軍皆被大水淹沒。
於禁與諸將登高望水,一片汪洋,無處躲避。他只好與龐德等將領上堤避水。這時,關羽命令他的水軍乘船猛烈攻擊被大水所圍困的曹軍,並在大船上向曹軍避水的堤上射箭,曹軍死傷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軍覆沒的窘迫情況下,於禁被迫向關羽投降,而龐德卻頑強抵抗,終被擒住,拒不投降,遂為關羽所殺。
史載,水淹七軍之役,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議徙許都以避其鋒,成為關羽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
團山鎮是關羽大戰龐德、水淹七軍、生擒於禁和曹仁死拒關羽的主戰場。這里的關公遺跡最為集中。當年在這里展開了野戰、馬戰、步戰、水戰、陣地戰、地道戰、塹壕戰、心理戰、間諜戰、氣象戰等多種戰斗形式,著名的「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㈡ 關羽的揚名之戰「水淹七軍」淹的是哪七軍究竟淹死多少人
在三國歷史上有一場十分著名的戰役,那就是關羽水淹七軍的故事,關於水淹七軍到底淹的是哪幾支軍隊,具體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水淹七軍「這場戰斗還要追溯到蜀國和魏國之間的爭斗。當時蜀國是著名五虎將之一的關羽帶領軍隊,根據諸葛亮的命令,駐守在江陵一帶。這一帶的地勢特點就是非常多的江以及非常多的河,水資源十分的豐富,但同時也有發洪水的隱患。
到了那一天,曹操底下幾支軍隊開始進攻蜀國的軍隊,但關羽卻不慌不忙地帶領部隊退回了上游一帶。曹操軍隊見到這種情況以為蜀國軍隊怕了,所以他們就帶領十幾萬的軍隊追到靠近河流的地方。這時候蜀國部隊開閘放水,不費吹灰之力滅掉了曹操底下7個部隊全部的兵力。以上便是著名的「水淹七軍」的故事。
㈢ 水淹七軍故事
劉備佔領了益州以後,東吳孫權派人向他討還荊州,劉備不同意。雙方為了荊州幾乎鬧翻。後來聽說曹操要進攻漢中,益州也受到威脅。劉備和孫權雙方都感到曹操是他們強大的敵手,就講和了。把荊州分為兩部分,以湘水為界,湘水以西歸劉備,湘水以東歸東吳。
劉備安下了荊州那一頭,就專心對付曹操,請諸葛亮坐鎮成都,親自率領大軍向漢中進兵,叫法正當隨軍謀士。
曹操聽到劉備出兵,馬上組織兵力,和劉備對抗。曹操也親自到長安去指揮漢中戰事。雙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陽平關一次戰役中,蜀軍大勝,魏軍的主將夏侯淵被殺。曹操不得不退出漢中,把魏軍撤退到長安。
這么一來,劉備在益州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公元219年,劉備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員擁戴下,自立為漢中王。
按照諸葛亮早已設計的戰略,是打算從兩路進攻曹操的。這一次西面的漢中打了勝仗,就得乘這個勢頭,再從東面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
鎮守荊州的是大將關羽。關羽這個人,有勇也有謀,就是驕傲自大。劉備做了漢中王,派人帶了官印封他為前將軍,關羽還不大滿意。後來經人一解釋,說漢中王怎樣看重他,他才樂意地接受了。
這一次,劉備命令關羽進攻,關羽派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趕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於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於禁的軍營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沖來,把七軍的軍營全淹沒了。於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早就抓住於禁在平地上扎營這個弱點。他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隻,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他們先把主將於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於禁被圍在一個漢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地投降了。
龐德帶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向他們圍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
龐德手下有個部將害怕了,對龐德說:「我們還是投降了吧!」
龐德罵那部將沒志氣,拔劍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們看到龐德這樣堅決,也都跟著他抵抗。龐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軍被射死不少。雙方從早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午後。龐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們一起拔出短刀來搏鬥。他跟身邊的將士說:「我聽說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會為了活命而失節。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這時候,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的兵士紛紛投降。龐德趁著這亂哄哄的時候,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兵士中搶了一隻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裡,關羽水軍趕上去,把他活捉了。
將士們把龐德帶回關羽大營。關羽好言好語勸他投降。龐德罵著說:「魏王手裡有人馬一百萬,威震天下;你們的主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敵。我寧可做國家的鬼,也不願做你們的將軍!」
關羽大怒,一揮手,命令武士把龐德殺了。
關羽消滅了於禁、龐德的七軍,乘勝進攻樊城。樊城裡里外外都是水,城牆也被洪水沖壞了好幾處。曹仁手下的將士都害怕了。有人對曹仁說:「現在這個局面,我們也沒法守了,趁現在關羽的水軍還沒合圍,趕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覺得守下去沒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滿寵商量。滿寵說:「山洪暴發,不會很
久,過幾天水就會退下去。聽說關羽已經派人在另一條道上向北進攻。他自己沒有敢進兵,是因為怕咱們截他的後路。要是我們一逃,那麼黃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們的了。請將軍再堅持一下吧。」
曹仁覺得滿寵說得有理,就鼓勵將士堅守下去。這時候,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百姓孫狼發動起義,殺了縣里的官員,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其他響應的人也不少。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魏王曹操到了洛陽,得到各方面的警報,有點著慌。他跟百官商議,准備暫時放棄許
都,避避關羽的勢頭。
謀士司馬懿說:「大王不必擔心。我看劉備和孫權兩家,表面很親熱,實際上互相猜忌得厲害。這次關羽得意了,孫權一定不樂意。我們何不派人去游說孫權,答應把江東封給他,約他夾攻關羽,這樣,樊城之圍自然會解除了。」
曹操聽了司馬懿的意見,真的打發使者到孫權那裡去。
原文關羽進攻樊城,曹操命大將於禁為南征將軍,龐德為先鋒,統帥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關羽、龐德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第二日交戰,二將齊出,並不答話,拍馬交鋒五十回合,龐德撥馬逃走,關羽緊追不舍。龐德取箭,關羽躲閃不及中箭,回營養傷。十日後,箭傷癒合。又聽關平說曹兵移到城北駐扎。關羽不知何意,騎馬登高觀望,看到北山谷內人馬很多,又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遂急命部下准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龐德與眾將商議,山谷不易久留,准備明日將軍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裡,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於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於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不多時,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後被生擒。
總的看來,《三國演義》所述,大的輪廓尚符合史實,而情節間有出入。最大的出入是,綜合《三國志》各傳的記載,水淹七軍是由於漢水突然上漲所致,魏軍是遭受了自然災害,並不是關羽有預謀的決堰所致。當然,關羽多年鎮守荊州,熟悉江漢一帶的地理、氣候、水文等情況,在高處扎營,避免了水患,又利用漢水暴漲的時機消滅了敵人;而於禁等沒有這方面的知識與經驗,扎營於低處,又缺乏警惕性,沒有防禦天災,導致了戰爭的失敗。
從這個角度看,雙方的勝負也並非完全取決於天災,也包含著人謀的作用,也有一個軍事指揮者的主觀能動性問題。但因為天災而水淹七軍和因為關羽的事先謀劃而水淹七軍,從性質上說畢竟是兩回事。對於關羽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僥幸成功;而對於於禁來說,則具有一定的不可抗拒的客觀因素
PS:由於這個故事很長.<三國演義>又和歷史差別有很大差別,而且我不知道你需要哪個部分的故事.所以給你完整的版本`
㈣ 水淹七軍的戰役簡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衍)士仁守公安之後,覺得後方沒有什麼問題了,於是就率駐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荊州軍隊,浩浩盪盪地向襄陽、樊城進發,很快將襄陽、樊城分別包圍起來。
當時關羽主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軍隊的進攻,一方面堅守在樊城不出戰,一方面連連向曹操告急求援。曹操在長安除了指使曹仁拒守樊城不能棄城之外,又急忙派遣左將軍於禁、立義將軍龐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禦關羽軍隊的進攻。
曹操使於禁督率七軍。所謂「七軍」《三國志·魏書·於禁傳》引胡三省注,曰:「太祖征荊州,以(趙)儼領章陵太守,徙都護軍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蓋以襄陽重鎮,故特留重兵以守之。」當時曹仁使於禁、龐德軍駐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今趙家橋)、鏖戰崗、余家崗到團山鋪一帶。這一帶是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由於關羽長期征戰在荊襄地區,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他看到曹軍秋季錯誤地駐扎在低窪地區,於是就命令荊州軍造大船,並調水軍集結待命。
秋八月,時逢大連陰雨連續下了10多天,漢水暴漲溢岸,大水沿著漢江故道河床低窪地帶分三路湧向罾口川、鏖戰崗、余家崗到團山鋪一帶;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溝、黃龍溝、黑龍溝等地的山洪暴發之水,使罾口川、鏖戰崗、余家崗、團山鋪等區域內的水平地五六丈深,於禁等七軍皆被大水淹沒。
於禁與諸將登高望水,一片汪洋,無處躲避。他只好與龐德等將領上堤避水。這時,關羽命令他的水軍乘船猛烈攻擊被大水所圍困的曹軍,並在大船上向曹軍避水的堤上射箭,曹軍死傷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軍覆沒的窘迫情況下,於禁被迫向關羽投降,而龐德卻頑強抵抗,終被擒住,拒不投降,遂為關羽所殺。
史載,水淹七軍之役,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議徙許都以避其鋒,成為關羽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
團山鎮是關羽大戰龐德、水淹七軍、生擒於禁和曹仁死拒關羽的主戰場。這里的關公遺跡最為集中。當年在這里展開了野戰、馬戰、步戰、水戰、陣地戰、地道戰、塹壕戰、心理戰、間諜戰、氣象戰等多種戰斗形式,著名的「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㈤ 簡述 《三國》中 關羽水淹七軍 的故事,並說說關羽的性格特徵。。。
關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於禁、龐德救援。龐德預制棺木,誓與關羽死戰。於禁嫉龐之功,移七軍轉屯城北罾口川;關羽乘襄江水漲,放水淹七軍,生擒於禁、龐德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衍)士仁守公安之後,覺得後方沒有什麼問題了,於是就率駐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荊州軍隊,浩浩盪盪地向襄陽、樊城進發,很快將襄陽、樊城分別包圍起來。 當時關羽主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軍隊的進攻,一方面堅守在樊城不出戰,一方面連連向曹操告急求援。 水淹七軍
曹操在長安除了指使曹仁拒守樊城不能棄城之外,又急忙派遣左將軍於禁、立義將軍龐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禦關羽軍隊的進攻。 曹操使於禁督率七軍。所謂「七軍」《三國志·魏書·於禁傳》引胡三省注,曰:「太祖征荊州,以(趙)儼領章陵太守,徙都護軍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蓋以襄陽重鎮,故特留重兵以守之。」當時曹仁使於禁、龐德軍駐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今趙家橋)、鏖戰崗、余家崗到團山鋪一帶。這一帶是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由於關羽長期征戰在荊襄地區,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他看到曹軍秋季錯誤地駐扎在低窪地區,於是就命令荊州軍造大船,並調水軍集結待命。 秋八月,時逢大連陰雨連續下了10多天,漢水暴漲溢岸,大水沿著漢江故道河床低窪地帶分三路湧向罾口川、鏖戰崗、余家崗到團山鋪一帶;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溝、黃龍溝、黑龍溝等地的山洪暴發之水,使罾口川、鏖戰崗、余家崗、團山鋪等區域內的水平地五六丈深,於禁等七軍皆被大水淹沒。 於禁與諸將登高望水,一片汪洋,無處躲避。他只好與龐德等將領上堤避水。這時,關羽命令他的水軍乘船猛烈攻擊被大水所圍困的曹軍,並在大船上向曹軍避水的堤上射箭,曹軍死傷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軍覆沒的窘迫情況下,於禁被迫向關羽投降,而龐德卻頑強抵抗,終被擒住,拒不投降,遂為關羽所殺。 史載,水淹七軍之役,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議徙許都以避其鋒,成為關羽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 團山鎮是關羽大戰龐德、水淹七軍、生擒於禁和曹仁死拒關羽的主戰場。這里的關公遺跡最為集中。當年在這里展開了野戰、馬戰、步戰、水戰、陣地戰、地道戰、塹壕戰、心理戰、間諜戰、氣象戰等多種戰斗形式,著名的「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㈥ 簡述關羽水淹七軍的經過100字左右
水淹七軍,三國演義中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關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於禁、龐德救援。龐德預制棺木,誓與關羽死戰。適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漲,俊髯想出了水淹七軍的妙計謀,放水淹沒了於禁七軍以及龐德和曹仁。關羽乘坐戰船生擒於禁、龐德二人,取得完勝勝利,並且威震華夏。
戰役簡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在安排好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將軍傅(衍)士仁守公安之後,覺得後方沒有什麼問題了,於是就率駐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荊州軍隊,浩浩盪盪地向襄陽、樊城進發,很快將襄陽、樊城分別包圍起來。
當時關羽主攻的是樊城,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軍隊的進攻,一方面堅守在樊城不出戰,一方面連連向曹操告急求援。
曹操在長安除了指使曹仁拒守樊城不能棄城之外,又急忙派遣左將軍於禁、立義將軍龐德前去樊城援助曹仁,抵禦關羽軍隊的進攻。
曹操使於禁督率七軍。所謂「七軍」《三國志·魏書·於禁傳》引胡三省注,曰:「太祖征荊州,以(趙)儼領章陵太守,徙都護軍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蓋以襄陽重鎮,故特留重兵以守之。」當時曹仁使於禁、龐德軍駐扎在樊城北十里之地的罾口川(今趙家橋)、鏖戰崗、余家崗到團山鋪一帶。這一帶是漢江改道的低窪地區。
由於關羽長期征戰在荊襄地區,了解當地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他看到曹軍秋季錯誤地駐扎在低窪地區,於是就命令荊州軍造大船,並調水軍集結待命。
秋八月,時逢大連陰雨連續下了10多天,漢水暴漲溢岸,大水沿著漢江故道河床低窪地帶分三路湧向罾口川、鏖戰崗、余家崗到團山鋪一帶;再加上唐河、白河、小清河及西北的普沱溝、黃龍溝、黑龍溝等地的山洪暴發之水,使罾口川、鏖戰崗、余家崗、團山鋪等區域內的水平地五六丈深,於禁等七軍皆被大水淹沒。
於禁與諸將登高望水,一片汪洋,無處躲避。他只好與龐德等將領上堤避水。這時,關羽命令他的水軍乘船猛烈攻擊被大水所圍困的曹軍,並在大船上向曹軍避水的堤上射箭,曹軍死傷落水被俘者甚多。在全軍覆沒的窘迫情況下,於禁被迫向關羽投降,而龐德卻頑強抵抗,終被擒住,拒不投降,遂為關羽所殺。
史載,水淹七軍之役,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議徙許都以避其鋒,成為關羽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
團山鎮是關羽大戰龐德、水淹七軍、生擒於禁和曹仁死拒關羽的主戰場。這里的關公遺跡最為集中。當年在這里展開了野戰、馬戰、步戰、水戰、陣地戰、地道戰、塹壕戰、心理戰、間諜戰、氣象戰等多種戰斗形式,著名的「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㈦ 關雲長水淹七軍這個典故喜愛三國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請問這個「七軍」指的是什麼規模有多大
這個七路大軍其實指的是來的於禁統領的部隊。其實就是左中右三軍,左右再各版分兩權軍。
具體沒有記載,那個時候的人本來就少,曹操南下的時候都是十萬號稱百萬。。
唐初李靖兵法說,「諸大將出征,且約授兵二萬人,即分為七軍」,「中軍四千人」,「左,右虞候各一軍,每軍務二千八百人」,「左、右〔兩〕廂各二軍,〔每〕軍務二千六百人」(《通典》卷148,《武經總要》前集卷6)。
兩萬可以分七軍,曹操給於禁的部隊應該也不會過四萬。
㈧ 關羽水淹七軍的故事是真的嗎
是真的,關羽雖然是一個武將,但是他是富有謀略的,在劉關張三兄弟裡面他是屬於那種靠腦子打仗的,而且還是經常打勝仗那種,不像劉備一身征戰只要他是主帥的基本上都輸了,張飛打仗靠的是勇武,稍微有計謀的一戰還是在打四川的時候。
樊城之戰關羽之名威震天下,他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名將之一,遠在許都的曹操聽說關羽的戰績之後,都想遷都避難了,只不過這一戰也是關羽的絕筆,之後再進攻樊城時被曹仁一箭射傷,關羽只好帶兵回到荊州養傷。
雖然關羽養好了箭傷,但他的武力卻受到了限制,已經不能再像以前那樣鏖戰三軍了,傷好了之後,關羽再次北伐,但是他錯估了東吳的野心,呂蒙白衣渡江奇襲荊州,關羽前後受敵被馬忠所抓,關羽被孫權所殺,樊城之戰是關羽一生中戰績最大,影響最廣的一場戰役,水淹七軍則是這場戰役的關鍵點。
㈨ 三國演義 水淹七軍簡介
劉備佔領了益州以後,東吳孫權派人向他討還荊州,劉備不同意。雙方為了荊州幾乎鬧翻。後來聽說曹操要進攻漢中,益州也受到威脅。劉備和孫權雙方都感到曹操是他們強大的敵手,就講和了。把荊州分為兩部分,以湘水為界,湘水以西歸劉備,湘水以東歸東吳。
劉備安下了荊州那一頭,就專心對付曹操,請諸葛亮坐鎮成都,親自率領大軍向漢中進兵,叫法正當隨軍謀士。
曹操聽到劉備出兵,馬上組織兵力,和劉備對抗。曹操也親自到長安去指揮漢中戰事。雙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陽平關一次戰役中,蜀軍大勝,魏軍的主將夏侯淵被殺。曹操不得不退出漢中,把魏軍撤退到長安。
這么一來,劉備在益州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公元219年,劉備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員擁戴下,自立為漢中王。
按照諸葛亮早已設計的戰略,是打算從兩路進攻曹操的。這一次西面的漢中打了勝仗,就得乘這個勢頭,再從東面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
鎮守荊州的是大將關羽。關羽這個人,有勇也有謀,就是驕傲自大。劉備做了漢中王,派人帶了官印封他為前將軍,關羽還不大滿意。後來經人一解釋,說漢中王怎樣看重他,他才樂意地接受了。
這一次,劉備命令關羽進攻,關羽派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
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趕快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於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面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於禁的軍營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沖來,把七軍的軍營全淹沒了。於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早就抓住於禁在平地上扎營這個弱點。他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隻,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他們先把主將於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於禁被圍在一個漢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地投降了。
龐德帶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向他們圍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
龐德手下有個部將害怕了,對龐德說:「我們還是投降了吧!」
龐德罵那部將沒志氣,拔劍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們看到龐德這樣堅決,也都跟著他抵抗。龐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軍被射死不少。雙方從早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午後。龐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們一起拔出短刀來搏鬥。他跟身邊的將士說:「我聽說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會為了活命而失節。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這時候,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面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的兵士紛紛投降。龐德趁著這亂哄哄的時候,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兵士中搶了一隻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裡,關羽水軍趕上去,把他活捉了。
將士們把龐德帶回關羽大營。關羽好言好語勸他投降。龐德罵著說:「魏王手裡有人馬一百萬,威震天下;你們的主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敵。我寧可做國家的鬼,也不願做你們的將軍!」
關羽大怒,一揮手,命令武士把龐德殺了。
關羽消滅了於禁、龐德的七軍,乘勝進攻樊城。樊城裡里外外都是水,城牆也被洪水沖壞了好幾處。曹仁手下的將士都害怕了。有人對曹仁說:「現在這個局面,我們也沒法守了,趁現在關羽的水軍還沒合圍,趕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覺得守下去沒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滿寵商量。滿寵說:「山洪暴發,不會很
久,過幾天水就會退下去。聽說關羽已經派人在另一條道上向北進攻。他自己沒有敢進兵,是因為怕咱們截他的後路。要是我們一逃,那麼黃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們的了。請將軍再堅持一下吧。」
曹仁覺得滿寵說得有理,就鼓勵將士堅守下去。這時候,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百姓孫狼發動起義,殺了縣里的官員,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其他響應的人也不少。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魏王曹操到了洛陽,得到各方面的警報,有點著慌。他跟百官商議,准備暫時放棄許
都,避避關羽的勢頭。
謀士司馬懿說:「大王不必擔心。我看劉備和孫權兩家,表面很親熱,實際上互相猜忌得厲害。這次關羽得意了,孫權一定不樂意。我們何不派人去游說孫權,答應把江東封給他,約他夾攻關羽,這樣,樊城之圍自然會解除了。」
曹操聽了司馬懿的意見,真的打發使者到孫權那裡去。
㈩ 水淹七軍是誰的故事
關羽
水淹七軍,是一場經典的戰役,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成為關羽歷史上最輝煌的一段生涯。
在《三國演義》中,水淹七軍是非常著名的一次戰斗,反映的則是關羽除勇武外,指揮作戰能力也很強。三國演義中對這次戰斗的描寫如下:關羽進攻樊城,曹操命大將於禁為南征將軍,龐德為先鋒,統帥七路大軍,星夜去救樊城。關羽得信,親自披掛前去迎敵。關羽、龐德大戰百餘回合,不分勝負。
第二日交戰,二將齊出,並不答話,拍馬交鋒五十回合,龐德撥馬逃走,關羽緊追不舍。龐德取箭,關羽躲閃不及中箭,回營養傷。十日後,箭傷癒合。又聽關平說曹兵移到城北駐扎。關羽不知何意,騎馬登高觀望,看到北山谷內人馬很多,又見襄江水勢洶猛,水淹七軍之計,油然而生。
遂急命部下准備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處水口。龐德與眾將商議,山谷不宜久留,准備明日將軍士移入高地。就在這天夜裡,風雨大作,龐德在帳中,只聽萬馬奔騰,喊聲震天。出帳一看,大水從四面急劇涌來。七軍兵士隨波逐浪,淹死很多。
於禁、龐德率將士登上小土山躲避,關羽帶大軍沖殺而來,於禁見四下無路,投降關羽。龐德和身無盔甲的殘兵敗將,被關羽的兵馬團團圍住,戰不多時,眾將全都投降。只有龐德奪一小船,想順流西去,卻被周倉的大筏撞到水中,後被生擒。
(10)歷史故事水淹七軍擴展閱讀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在與曹仁之間的軍事摩擦中逐漸占據上風,隨後水陸並進,圍襄陽,攻樊城,並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軍,將前來救援的於禁打的全軍覆沒,進而包圍樊城。關羽威震華夏,使得曹操一度產生遷都以避關羽鋒銳的想法。
但隨後東吳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擊了關羽的後方,麋芳、士仁都背棄關羽。同時,關羽又在與徐晃的交戰中失利,最終進退失據,兵敗被殺。謚曰壯繆侯。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