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朝歷史人物和事件
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滿姓愛新覺羅。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立王朝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都城為赫圖阿拉(又名興京、赫圖阿喇、黑禿阿喇、黑圖阿拉,滿語「橫崗」之意。在今中國遼寧省新賓縣西永陵公社老城)。1636年(明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帝自殺。清軍乘機入關打敗農民軍,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定都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關後,共歷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後金政權的建立
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今中國東北。和中原地區的漢族以及蒙古族和朝鮮族關系甚密。而直至明朝洪武時,由於蒙古族的殘余勢力被明朝壓制,於是明朝在東北一帶設立遠東指揮使司,開始著手控制女真部的各個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時為建州衛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勢力強大,南下壓迫建州。猛哥帖木兒被殺,建州部被迫南遷,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
南遷後,建州部與中原地區來往更為密切,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八旗制度隨即建立,而此時正是努爾哈赤擔任建州部首領。1583年(明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襲封為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並海西四部,征服東海女真,統一了分散在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後金),改元天命。
▲清軍入關
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李自成農民軍推翻明朝統治,明崇禎帝自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打敗農民軍,同年,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定都北京。清廷先後鎮壓了各地的農民起義和南明抗清武裝,逐步征服了全中國。
▲康雍乾盛世
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乾盛世」。但這個所謂盛世仍停留在小農經濟階段,加上民族壓迫、封建集權、閉關鎖國的落後政治制度,為日後中國的衰弱埋下了隱患。與此同時,歐洲已經進入資本主義工業化發展階段,並在全球范圍殖民擴張,在經濟和軍事實力上迅速超越了中國。
▲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1840年的鴉片戰爭和此後帝國主義的不斷入侵,使清政府與外國侵略者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強迫清政府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會,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損害。滿族統治者也失去了早期那銳意進取的精神,腐敗,僵化,自卑。人民負擔沉重,由此而爆發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運動,如太平天國運動。為挽救自身命運,統治階級內部亦進行了一些革新運動,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新政」]等,試圖革新圖強,但始終未能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爆發,推翻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帝制統治。
▲註:慈禧太後是清朝1861年—1908年實際執政者。慈禧太後原名葉赫那拉蘭兒,謚號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庄誠壽恭飲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葬於定東陵。清朝的皇後只有慈禧一開始就得到了22字謚號。
通稱宣統皇帝,也被尊為清遜帝,或末皇帝。2004年,清皇室家族後代已協商為溥儀追加謚號為愍帝,廟號為恭宗,但中國公眾尚未普遍知道此事。
② ▲清朝時期涌現的偉大歷史人物▲
如果非要將這個偉大建立在對其他民族的欺辱、壓迫和血腥屠殺之上,古今中外最偉大的人應該是成吉思汗,希特勒在他面前也只有俯首稱臣的份。
所不同的是在西方人們把成吉思汗和希特勒等同來看,在中國卻有大量的中國人對這個殺人魔王頂禮膜拜,不但把他認作中國人,還把他認作中國人的驕傲。
至於清朝那些「偉大」的人物,其功績無一不是建立在對其它民族的侵略和屠殺之上,而且滿清統治者高度壓制人民的思想,徹底毀滅了燦爛的華夏文化,究竟偉大在何處呢?
最後我認為清朝後期出過很多真正偉大的人物,但是都是漢族,最偉大的莫過於孫中山先生!
③ 清朝的歷史人物
努爾哈赤 多爾袞 順治
④ 清朝時期有哪些名人
1、王清任,清代醫學家(1768-1831年)。字勛臣,直隸玉田(今屬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納粟得千總職。
年青時即精心學醫,並於北京開一葯鋪行醫,醫術精深,頗噪於一時。因其精究岐黃,於古書中對人體構造與實際情況不符,頗有微詞,並敢於提出修正批評,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評。
嘗謂「著書不明臟腑,豈非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故精心觀察人體之構造,並繪制圖形,糾正前人錯誤,寫成《醫林改錯》。
王清任是中國清代的一位注重實踐的醫學家,他對祖國醫學中的氣血理論作出了新的發揮,特別是在活血化瘀治則方面有獨特的貢獻。他創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劑,注重分辯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別給予針對性治療,他的方劑一直在中醫界受到重視,並廣泛應用於臨床,經臨床實踐驗證,療效可靠。
活血化瘀法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遺產,從秦漢以來,活血化瘀法不斷充實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學術成就尤為引人注目。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對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作出了貢獻,而且對針灸臨床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針灸臨床應用活血化瘀治則,最常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刺血療法。用三棱針刺血,或用梅花針叩刺出血,或叩刺出血後再拔上火罐以增加出血量。刺後可直接祛除血脈的瘀阻、排除瘀血,疏通經絡。
監床上凡是經絡中氣血壅滯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絡等症皆可用此法治之,臨床應用范圍頗廣,辯證准確,手法適當則多獲著效。
2、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漢族,字眷誠,號達朝。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 ,主修鐵路工程。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 ,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學鄺孫謀的推薦,到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詹天佑親臨工地,與工人同甘共苦,用了七十多天的時間就竣工通車了。
唐山鐵路在開灤煤礦唐山礦1至3號井東面,一條鐵路從一個上百年的涵洞里穿越而出,從唐山市區主幹道新華道下穿過,全長十二公里。這就是中國第一條國際標准軌距鐵路,它最初是從唐山礦修到豐南胥各庄,至今仍是京山鐵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它連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1905年9月開工修建,於1909年建成,時間不滿四年。
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現稱為京包鐵路,以前的京張段為北京至包頭鐵路線的首段。京張鐵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國、俄國等殖民主義者的阻撓,委派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後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
3、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
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
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4、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雖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由幕友而起,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平定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推動新疆建省。
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謚號「文襄」,並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
左宗棠著有《楚軍營制》(附條規)、《朴存閣農書》(失傳)等。其奏稿、文牘等於清末輯為《左文襄公全集》;20世紀80、90年代嶽麓書社與湖南省社科院又編纂了《左宗棠全集》,內容增較前書加了三分之一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七》亦收錄有其詩。
5、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
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上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台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在繼續主張改革傳統教育的同時,張之洞開始認識到「西學」的重要性,並著手試辦以「西學」為主的新式學堂,書院改革以兩湖書院為代表,開辦的新式學堂以工藝學堂、自強學堂為代表。
光緒十六年(1890年),張之洞在都司湖經心書院舊址,創辦了兩湖書院。書院學生定額240人,湖南、湖北各100人,特定商籍40人,開設「經學、史學、理學、文學四門」,宗旨是培養「出為名臣,處為名儒」之才。
1896年,張改革兩湖書院,仿照西洋學院,每日上堂講課,教習按日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則改為經學、史學、輿地與時務四門,同時設立院長,負責講明經濟。張之洞也比較重視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和思想之控制。
1902年,兩湖書院改為兩湖高等學堂,分科為八門,成為一所包括文、理、法三科的綜合性高等學堂。學生則由原來的240名減至120名,初以兩湖、經心、江漢三書院的優秀生升人高堂學習,入校者必先補普通學科一年,習專門學科三年,然後出西洋留學一年,共五年畢業。
兩湖書院從一個傳統的書院演變成一所新式學院,又隨著西學課程的增多而終成一新式學堂。張之洞在1898年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時雖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
但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卻是「西學」課程,結果,一些學生卻最終「離經叛道」,從事革命活動。
⑤ 朱緯的.清朝歷史人物
朱緯,[清](約公元一七二九年前後在世)山東歷城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世宗雍正中前後在世。年在七十四歲以外。由歲貢生官邱縣訓導。緯工詩,清淺而有脫灑之致。著有《夢村集》二卷,《四庫總目》傳於世。
⑥ 清朝名人
1、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貫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現為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
2、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
3、於成龍
於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賜謚「清端」。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於成龍在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贊譽為「清官第一」。
4、朱淇
朱淇(1858—1931)廣東南海人。字季箴、原字籙生。室名聽雪廬。生於清咸豐八年。在光緒三年(1877)中秀才,不久就放棄舉業,旋專習經史,朱次琦之侄。
朱次琦(1807—1881)乃是清朝末年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康有為是其入室弟子。後結識孫中山,並加入了孫中山發起組織的「興中會」 。
5、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
⑦ 清朝歷史人物
但作為詩文藝術的奇才,他在內心深處厭倦官場庸俗和侍從生活,無心功名利祿。
納蘭性德(1655-1685):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清初著名詞人。
性德少聰穎,讀書過目即能成誦,繼承滿人習武傳統,精於騎射。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均有一定造詣。康熙十五年(進士。授三等侍衛,尋晉一等,武官正三品。
妻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誥贈一品夫人,婚後三年,妻子亡故,吳江葉元禮親為之撰墓誌銘,繼娶官氏,賜淑人。妾顏氏,後納江南沈宛,著有《選夢詞》「風韻不減夫婿」,亡佚。納蘭性德死時,年僅三十一歲,「文人祚薄,哀動天地」葬於京西皂莢屯。有三子四女。一女嫁與驍將年羹堯。
納蘭性德與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漢族名士交遊,從一定程度上為清廷籠絡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一生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筆力驚人。
納蘭性德以詞聞,現存349首,哀感頑艷,有南唐後主遺風,悼亡詞情真意切,痛徹肺腑,令人不忍卒讀,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朱祖謀雲:"八百年來無此作者" ,潭獻雲"以成容若之貴……,而作詞皆幽艷哀斷,所謂別有懷抱者也",當時盛傳,「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納蘭詞》傳至國外,朝鮮人謂「誰料曉風殘月後,而今重見柳屯田」。
納蘭詞初名《側帽》,後名《飲水》,現統稱納蘭詞。
⑧ 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時期有哪些名人
1、王清任,清代醫學家(1768-1831年)。字勛臣,直隸玉田(今屬河北)人,邑武庠生,又納粟得千總職。
年青時即精心學醫,並於北京開一葯鋪行醫,醫術精深,頗噪於一時。因其精究岐黃,於古書中對人體構造與實際情況不符,頗有微詞,並敢於提出修正批評,其革新精神甚得好評。
嘗謂「著書不明臟腑,豈非痴人說夢;治病不明臟腑,何異盲子夜行」,故精心觀察人體之構造,並繪制圖形,糾正前人錯誤,寫成《醫林改錯》。
王清任是中國清代的一位注重實踐的醫學家,他對祖國醫學中的氣血理論作出了新的發揮,特別是在活血化瘀治則方面有獨特的貢獻。他創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劑,注重分辯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別給予針對性治療,他的方劑一直在中醫界受到重視,並廣泛應用於臨床,經臨床實踐驗證,療效可靠。
活血化瘀法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遺產,從秦漢以來,活血化瘀法不斷充實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學術成就尤為引人注目。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對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作出了貢獻,而且對針灸臨床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針灸臨床應用活血化瘀治則,最常用的操作手法就是刺血療法。用三棱針刺血,或用梅花針叩刺出血,或叩刺出血後再拔上火罐以增加出血量。刺後可直接祛除血脈的瘀阻、排除瘀血,疏通經絡。
監床上凡是經絡中氣血壅滯不通,瘀血形成,或久病入絡等症皆可用此法治之,臨床應用范圍頗廣,辯證准確,手法適當則多獲著效。
2、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漢族,字眷誠,號達朝。祖籍徽州婺源,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故居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12歲留學美國,1878年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系 ,主修鐵路工程。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 ,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1888年,詹天佑由老同學鄺孫謀的推薦,到中國鐵路公司任工程師。詹天佑親臨工地,與工人同甘共苦,用了七十多天的時間就竣工通車了。
唐山鐵路在開灤煤礦唐山礦1至3號井東面,一條鐵路從一個上百年的涵洞里穿越而出,從唐山市區主幹道新華道下穿過,全長十二公里。這就是中國第一條國際標准軌距鐵路,它最初是從唐山礦修到豐南胥各庄,至今仍是京山鐵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它連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公里,1905年9月開工修建,於1909年建成,時間不滿四年。
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現稱為京包鐵路,以前的京張段為北京至包頭鐵路線的首段。京張鐵路是清政府排除英國、俄國等殖民主義者的阻撓,委派詹天佑為京張鐵路局總工程師(後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
3、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奮好學,6歲入塾讀書。8歲能讀四書、誦五經,14歲能讀《周禮》《史記》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
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太平天國運動時,曾國藩組建湘軍,力挽狂瀾,經過多年鏖戰後攻滅太平天國。
其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
可以說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曾國藩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後世稱「曾文正」。
4、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朴存,號湘上農人。湖南湘陰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湘軍著名將領,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與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左宗棠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二十歲鄉試中舉,雖此後在會試中屢試不第,但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鑽研輿地、兵法。後由幕友而起,參與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鎮壓捻軍,平定陝甘同治回亂,收復新疆,推動新疆建省。
歷任閩浙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中法戰爭時,自請赴福建督師,光緒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謚號「文襄」,並入祀昭忠祠、賢良祠 。
左宗棠著有《楚軍營制》(附條規)、《朴存閣農書》(失傳)等。其奏稿、文牘等於清末輯為《左文襄公全集》;20世紀80、90年代嶽麓書社與湖南省社科院又編纂了《左宗棠全集》,內容增較前書加了三分之一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七》亦收錄有其詩。
5、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出生於貴州興義府,祖籍直隸南皮。
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張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領,後成為洋務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湖北農務學堂、湖北武昌蒙養院、湖北工藝學堂、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廣雅書院等。
政治上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工業上創辦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湖北槍炮廠等。八國聯軍入侵時,大沽炮台失守,張之洞會同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駐上海各國領事議訂「東南互保」,並鎮壓維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軍起義。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謚文襄。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在繼續主張改革傳統教育的同時,張之洞開始認識到「西學」的重要性,並著手試辦以「西學」為主的新式學堂,書院改革以兩湖書院為代表,開辦的新式學堂以工藝學堂、自強學堂為代表。
光緒十六年(1890年),張之洞在都司湖經心書院舊址,創辦了兩湖書院。書院學生定額240人,湖南、湖北各100人,特定商籍40人,開設「經學、史學、理學、文學四門」,宗旨是培養「出為名臣,處為名儒」之才。
1896年,張改革兩湖書院,仿照西洋學院,每日上堂講課,教習按日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則改為經學、史學、輿地與時務四門,同時設立院長,負責講明經濟。張之洞也比較重視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和思想之控制。
1902年,兩湖書院改為兩湖高等學堂,分科為八門,成為一所包括文、理、法三科的綜合性高等學堂。學生則由原來的240名減至120名,初以兩湖、經心、江漢三書院的優秀生升人高堂學習,入校者必先補普通學科一年,習專門學科三年,然後出西洋留學一年,共五年畢業。
兩湖書院從一個傳統的書院演變成一所新式學院,又隨著西學課程的增多而終成一新式學堂。張之洞在1898年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時雖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
但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卻是「西學」課程,結果,一些學生卻最終「離經叛道」,從事革命活動。
⑨ 清朝的名人有誰
1、石濤(1642年-1708年),清初畫家,原姓朱,名若極,廣西桂林人,祖籍安徽鳳陽,小字阿長,別號很多,如大滌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號有元濟、原濟等。明靖江王、南明元宗皇帝朱亨嘉之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清初四僧」。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
幼年遭變後出家為僧,駐錫於安徽宣城敬亭山廣教寺,後半世雲游,以賣畫為業。早年山水師法宋元諸家,畫風疏秀明潔,晚年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尤精冊頁小品;花卉瀟灑雋朗,天真爛漫,清氣襲人;人物生拙古樸,別具一格。
工書法,能詩文。存世作品有《石濤羅漢百開冊頁》、《搜盡奇峰打草稿圖》、《山水清音圖》、《竹石圖》等。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名言有「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
石濤作畫構圖新奇,無論是黃山雲煙,江南水墨,還是懸崖峭壁,枯樹寒鴉,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寫之景傳達深邃之境。石濤還講求氣勢。他筆情恣肆,淋漓灑脫,不拘小處瑕疵,作品具有一種豪放鬱勃的氣勢,以奔放之勢見勝。對清代以至現當代的中國繪畫發展產生了
極為深遠的影響。有《搜盡奇峰打草稿圖》、《淮揚潔秋圖》、《惠泉夜泛圖》、《山水清音圖》、《細雨虯松圖》、《梅竹圖》、《墨荷圖》、《竹菊石圖》等傳世。著《苦瓜和尚畫語錄》,闡述了他對山水畫的認識,提出一畫說,主張「借古以開今」,「我用我法」,和「搜盡奇峰打草稿」等,在中國畫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
康有為出生於封建官僚家庭,光緒五年(1879年)開始接觸西方文化。光緒十四年(1888年),康有為再一次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借機第一次上書光緒帝請求變法,受阻未上達。光緒十七年(1891年)後在廣州設立萬木草堂,收徒講學。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馬關條約》簽訂,聯合1300多名舉人上萬言書,即「公車上書」。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開始進行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逃往日本,自稱持有皇帝的衣帶詔,組織保皇會,鼓吹開明專制,反對革命。辛亥革命後,作為保皇黨領袖,他反對共和制,一直謀劃溥儀復位。
民國六年(1917年),康有為和張勛發動復辟,擁立溥儀登基,不久即在當時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討伐下宣告失敗。康有為晚年始終宣稱忠於清朝,溥儀被馮玉祥逐出紫禁城後,他曾親往天津,到溥儀居住的靜園覲見探望。
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於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維新運動時,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但後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辟運動的精神領袖。
3、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同一生致力於維新變法,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是維新派中的最激進者。
早年在湖南舉辦新政,利用時務學堂培養了大量的維新志士;後來參與領導了發生在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的戊戌變法,期間他力輔光緒皇帝推行變法,整頓官制,革除弊政,最後懷著「願以頸血刷污政」的決心為變法而犧牲,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
雖然資產階級的博愛、平等、自由是虛假的,但是他用博愛、平等、自由來沖決封建專制主義和封建倫常,在舊中國那個史況下,在激烈的反封建專制主義這點上,有它突出的進步性。
4、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自幼飽讀詩書,文武兼修,十七歲入國子監,被祭酒徐元文賞識。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錯過殿試。康熙十五年(1676年)補殿試,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
納蘭性德曾拜徐乾學為師。他於兩年中主持編纂了一部儒學匯編——《通志堂經解》,深受康熙皇帝賞識,為今後發展奠定基礎。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納蘭性德詞作現存348首(一說342首),內容涉及愛情友誼、邊塞江南、詠物詠史及雜感等方面,寫景狀物關於水、荷尤多,盡管以作者的身份經歷,他的詞作數量不多,眼界也並不算開闊,但是由於詩緣情而旖旎,而納蘭性德是極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詞作盡出佳品,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
《納蘭詞》不但在清代詞壇享有很高聲譽,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也佔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之地。縱觀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雋秀、哀感頑艷,頗近南唐後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賞李煜,他曾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貴重,李後主兼而有其美,更饒煙水迷離之致。」此外,他的詞也受《花間集》和晏幾道的影響。
5、曹雪芹(約1715年5月28日-約1763年2月12日) ,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作者,祖籍遼寧鐵嶺,生於江寧(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內務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寧織造曹寅之孫 ,曹顒之子(一說曹頫之子) 。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了一段錦衣紈絝、富貴風流的生活 。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康熙寵信。
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虧空獲罪被抄家,曹雪芹隨家人遷回北京老宅。後又移居北京西郊,靠賣字畫和朋友救濟為生。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
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曹雪芹素性放達,愛好廣泛,對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多年艱辛,終於創作出極具思想性、藝術性的偉大作品——《紅樓夢》。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貧病無醫而逝。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