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了司馬光的故事你還知道哪些歷史人物的事跡
學習了司馬光的故事,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歷史上有很多人物都立下了一些寓言,故事可以讓我們從中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說孔融讓梨,曹沖稱象,曹劌論戰 等等。都是我們可以學習到的東西
2. 作文[我最敬佩的歷史人物司馬光】450字
司馬光砸缸抄「聰明」「聰明」大人們看見了司馬光都豎起了大拇指表揚他。看來司馬光砸缸的事已傳遍天下了。
由於第一次司馬光用石頭砸缸救人受到了大人們的表揚,因而司馬光就學著繼續去砸缸了。有一天,司馬光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小孩在一個木桶里,他的手在動,他的手在掙扎,司馬光本想叫大人,可是旁邊沒有大人啊!他就用以前的方法用石頭砸,他用一塊大石頭砸那木桶,木桶破了,小孩哭了。司馬光以為是他救了小孩,小孩激動的哭了,他就站在那裡等待著大人們過來表揚他。大家聽見小孩的哭聲,就趕過來了,看到眼前的情景,大家都明白了怎麼回事,不但沒有誇他反而批評了他。
他又去了公園,看見有幾個小朋友在一個水缸那裡玩耍,他又以為那裡有小朋友要跳入缸里,其實那缸盛水是用來滅火用的,結果司馬光把那缸砸得一團爛。
他又來到院後的糞坑那邊玩,他看見了一個小孩掉入了糞坑裡,因為他上幾次都把事情弄得一團糟,他這一次就沒有直接去救人,卻跑去找大人了。他心想這一次總可以受到表揚了吧!大人們一起到了後院,但是已經晚了,那小孩已經淹死了。司馬光後悔地說:「這不能怪我吧!」!
3. 歷史上有名的司馬光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司馬光為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又恭敬、節儉、正直,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舉動都符合禮節。司馬光說:「我沒有什麼超過別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為,從來沒有不可告人的。」他的誠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
司馬光對財物和物質享受看得很淡薄,沒有什麼愛好,對學問卻沒有不精通的。但司馬光的政治生涯並不突出,他被認為是中國古代士大夫保守思想的典型代表。
宋朝在多次戰爭中敗北,國勢已經到了刻不容緩之境地、司馬光仍堅持宗法及倫理綱常治國等,但除盡罷新法外卻提不出有效的政策方針。朱熹對司馬光是頌揚的,但稱「元祐諸賢是關閉著門說道理底」、「溫公之說,前後自不相照應,被他(章惇)一一捉住病痛,敲點出來」。
司馬光勤奮好學
走進祠堂,古建相接,朴實別致。第30代傳人司馬偉國指著一截圓木說:這是司馬光用過的警枕,要說警枕,還得從司馬光小時候談起。
司馬池在光州光山縣作官時,將剛出生的兒子稱作司馬光,既是為了紀念孩子的出生地,也是希望他將來做人光明磊落,做官光明正大,能夠光宗耀祖。司馬光自小接受知識的熏陶,古人「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等故事,深深打動著他的幼小心靈,激發了他濃厚的學習興趣。
某年鬼節,司馬光隨同母親回夏縣拜訪親人,在叔父司馬沂的床頭,看到了一塊三寸厚的木板,嬸母告訴他那是叔父的枕頭,為了早點下地,不睡懶覺,他總是將木板側枕著,木板側翻時驚醒自己,便起床下地。
叔父側板而卧辛勤勞作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司馬光,也啟發了司馬光。回家後,他讓人將一截圓木做成枕頭,夜讀十分睏倦後便枕著圓木而卧,圓木滾動被驚醒後,又接著讀書。從此,「警枕」陪伴著司馬光度過了勤奮的一生。1038年,20歲的司馬光便中了進士,被任命為華州縣官。
4. 司馬光的歷史資料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 ,世稱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
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4)介紹一個歷史人物司馬光擴展閱讀: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
1、政治
宣仁太後是前此宮廷中反對變法的後台,掌權後遂援引司馬光、文彥博等保守派到政府中,各種反變法的力量聚集在一起。司馬光打著「以母改子」的旗號,反對新法。他把變法的責任都推給王安石,攻擊「王安石不達政體,專用私見,變亂舊章,誤先帝任使」;接著全盤否定了新法,誣蔑新法「舍是取非,興害除利」,「名為愛民,其實病民,名為益國,其實傷國」。
2、史學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近4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5. 寫歷史人物司馬光一百多個字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專宋史》屬,《辭海》等明確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於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6. 司馬光的人物評價
司馬光為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又恭敬、節儉、正直,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孟子)。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舉動都符合禮節。
在洛陽時,他每次到夏縣去掃墓,一定要經過他的兄長司馬旦的家。司馬旦年近八十,司馬光侍奉他仍像嚴父一樣,保護他像撫育嬰兒一樣。從小到大到老,他說話從來沒有隨便說過一句,他自己說:「我沒有什麼超過別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為,從來沒有不可告人的。」
他的誠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陝西、洛陽一帶的人們都以他為榜樣,與他對照,學習他的好品德。
司馬光對財物和物質享受看得很淡薄,沒有什麼愛好,對學問卻沒有不精通的。他惟獨不喜歡佛教、道教,說:「佛道的微言大義不能夠超過我的書,其中的荒誕我卻不相信。」他在洛陽有田地三頃,妻子死後,他賣掉土地作為喪葬的費用。他一輩子粗茶淡飯、普通衣服,一直到死。
(6)介紹一個歷史人物司馬光擴展閱讀:
人物軼事:
1、破瓮救友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的一聲,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聰明機靈,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被人們廣泛流傳。
2、誠信賣馬
司馬光要賣一匹馬,這匹馬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笑了笑說:「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呀?我們賣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說出來!」
司馬光可不認同管家這種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得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了誠信,損失將更大。」管家聽後慚愧極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7. 名人司馬光的故事大全50字
名人司馬光的故事50字如下:
北宋時有個很聰明的小孩,他就是司馬光。有一次他回跟小夥伴們在答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了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
(7)介紹一個歷史人物司馬光擴展閱讀:
人物軼事:
司馬光受父親的誠實教育的影響,一生誠信。大概在五、六歲時,有一次,他要給胡桃去皮,他不會做,姊姊想幫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行離開了,後來一位婢女用熱湯替他順利將胡核去皮,等姐姐回來,便問:「誰幫你做的」?
他欺騙姊姊是自己做的,父親便訓斥他:「小子怎敢說謊。」司馬光從此不敢說謊,年長之後,還把這件事,寫到紙上,策勵自己,一直到死,沒有說過謊言。
邵雍的兒子邵伯溫還看過這張紙。清人陳宏謀說:「司馬光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後人對司馬光蓋棺論定之語,也是一個「誠」字。
8. 司馬光在歷史上是位怎樣的人物
司馬光(1019-1086)
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上。其中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主持編寫《資治通鑒》。《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全書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貫古今,上起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末年趙匡胤(宋太祖)滅後周以前(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作者把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實,依時代先後,以年月為經,以史實為緯,順序記寫;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與各方面的關聯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讀者對史實的發展能夠一目瞭然。
司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編撰《資治通鑒》,共費時十九年,自英宗冶平三年(公元1066),至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他在《進資治通鑒表》中說:「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精力盡於此書」。
司馬光著述頗多。除了《資治通鑒》,還有《通鑒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學、經學、哲學乃至醫學方面都進行過鑽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詩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注揚子》《書儀》《游山行記》《續詩治》《醫問》《涼水紀聞》《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和孟子)。
在政治觀點方面,司馬光主張法制永遠不變,其政治思想比較保守。他曾說:「先王之法,不可變也」;他認為,象周威烈王命晉大夫魏斯等為諸侯,是棄「先王之禮」,廢「祖宗之法」。與王安石是政敵。
司馬光歷來樸素節儉,不喜歡奢侈浮華的東西。考中進士後,皇上賞賜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紅花,同伴們對他說:"這是聖上賞賜的,不能違背君命。"這時他才插上一枝花。這件事,到了司馬光晚年,被他寫進家訓來教育他的兒子司馬康要注意節儉。
此外,司馬光對雙親特別孝順。他被任命為奉禮郎時,他的父親在杭州做官,他便請命要求改任蘇州判官,以便離父親近些,可以奉養雙親。
司馬光還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他擔任並州通判時,西夏人經常入侵這里,成為當地一大禍患。於是,司馬光向上司龐籍建議說:"修築兩個城堡來控制西夏人,然後招募百姓來此地耕種。"龐籍聽從了他的建議,派郭恩去辦理此事。但郭恩是一個莽漢,帶領部隊連夜過河,因為不注意設防,被敵人消滅。龐籍因為此事被罷免了。司馬光過意不去,三次上書朝廷自責,並要求辭職,沒得到允許。龐籍死後,司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為自己的母親,撫養龐籍的兒子像撫養自己的親兄弟一樣,當時人們一致認為司馬光是一個賢德之人。司馬光秉性剛直,在從政活動中亦能堅持原則,積極貫徹執行有利於國家的決策方略。而在舉薦賢人、斥責奸人的斗爭中,他也敢觸犯龍顏,寧死直謀,當廷與皇上爭執,置個人安危於不顧。
9. 根據學過的知識,一句話介紹一下下面兩位歷史人物。孫權、司馬光
孫權,少年才俊江東一霸終被魏國滅
司馬遷,為史記不死因言語受刑,終得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