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彭陽歷史名人

彭陽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6 12:55:12

❶ 名字為四個字的中國歷史人物

1、尉遲乙僧

尉遲乙僧,唐朝畫家。於闐國(今新疆和田)貴族。一說吐火羅(今阿富汗北部)人。其父尉遲跋質那以善畫聞名於隋,人稱「大尉遲」。他於貞觀初至長安,任宿衛官,襲封郡公。活躍至景雲年間,大慈恩寺、光宅寺、興唐寺、安國寺都有他的畫跡。

師從其父,工畫佛教人物、花鳥,採用陰影法,使所畫人物有凹凸立體感,將於闐技法融入中原畫技,被稱為「身若出壁」,「堆起絹叔」,人稱「小尉遲」。與閻立本並稱。

5、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約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漢族,蜀郡成都人,祖籍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僑居蓬州(今四川蓬安)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有明顯的道家思想與神仙色彩。

❷ 清朝的名人有哪些

彭聚星,(1854-1922),字雲伯,一字雲石,號綠筠庵居士,別號蓮花峰樵雲道人。雲陽縣城廂(今雲陽鎮)西坪人。同治進士,官郎中。擅畫蘭竹,稱為書畫雙絕。全國著名書畫家。

彭先龍,與彭朝龍是兄弟,彭先龍是兄,彭朝龍是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戍科武探花(第三名)。

清朝武榜眼:彭朝龍

清代文狀元:彭 浚 字映旗,號寶臣。生卒年不詳。湖南衡山人。清嘉慶十年(1805)乙丑科進士第一人。
彭浚為官一生,多次典試、督學。每每重在人才選拔。嘉慶年間,他協理會試。「前後五鼎甲皆出其門」。河南祝慶蕃兄弟三人同登第,也出其手。道光年間,他辭官回鄉後,置義田,以田獲利資助學子。彭浚濟人利物,盡其所能,深得百姓稱贊。

武狀元彭陽春事略:
構雲公2l世孫榮卿公,於明洪武二年由楚入蜀,落業犍為縣之三溪鋪,生息繁衍,人煙漸盛,難以共居,遂將田地分給八個兒子耕種分居,號稱八大房,為當地大族,明末清初其三房一支占魁公與侄騰龍公,又遷居雙流縣之青崗林,耕讀傳家兼習弓馬。永江公為邑增生,居家教族中子弟,先氣質而後文藝,在他的影響下,舉家四代武生以上者,十數人,宗銘公為武舉,其子陽春 (構雲公38世孫),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戍科赴京殿式,騎射、步射、弓馬、舞刀、掇石、策論無不精彩,道光帝大為喝彩,舉武進士,一甲第一名,欽點狀元授頭等侍衛,岳汝忠是該榜榜眼授二等侍衛,本榜未取探花。兵部左仕郎,孫葆元和兵部尚書王廣蔭為該武會試主考官(《歷代武狀元傳》有記載)。

彭孫遹 :(1631一1700年),字駿孫,自號羨門,浙江海鹽人。生於明思宗崇禎四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九年,享年七十。父期生,明唐王時官太僕卿,以江西布政使死於贛州。孫遹,以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官內閣中書。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儒第一人,授編修。由文字受知,歷十年,遂至禮部侍郎,久之始遷吏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充經筵講官。時修明史久未成,特命為總裁。年七十致仕歸,御書松桂堂額賜之。孫遹少工詩,才學富贍,詞采清華,與王漁洋齊名,時稱彭王。著有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延露詞三卷、南集三倦,及香奩、唱和等集。詩備各體,世獨賞其香奩艷體。南昌重建滕王閣。落成時名流競賦詩,沈歸愚許其詩:「詞氣和平,在唐人中最近大歷十子,在十子中最近劉文房。」尤工詞,漁洋推為近今詞人第一。有延露詞、金粟詞話,其詞多寫艷情,特工小令,有「吹氣如蘭彭十郎」之目

彭孫貽:(1615一1673)孫貽字仲謀,一作羿仁。號茗齋,自稱管葛山人。浙江海鹽人。曾以明經首拔於兩浙,入清後不仕,博覽諸書,閉門著述。清代詩畫家,以賢孝著稱,善詩,工墨蘭。與同邑吳仲木同時受到賢士推崇,當時人稱「武原二仲」。著《平寇志》該書十二卷,始於明崇禎元年(1628),迄於清順治十八年(1661)。順治元年以前史事,按年、月、日記敘頗詳;順治二年以後史事較為簡略。

彭啟豐:(1701—1784) 清詩人、畫家。字翰文,號芝庭,又號香山老人。長洲(今江蘇蘇州吳縣)人。雍正五年狀元,官兵部尚書。山水宗法倪、黃,致仕家居,奉詔預千叟宴。壽八十四。著《芝庭詩稿》。官至兵部尚書。彭定球與彭啟豐祖孫同為清朝狀元。

彭承堯:(1730?一1797?)字則之,清朝將領。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為武進士,以侍衛銜出補四川督標都司。三十六年,從征金川,遷貴州前營游擊。後升四川提督。五十六年,廓爾喀人大舉入侵西藏,進犯日喀則,次年,隨大將軍福康安入藏,趕走入侵者。後調任廣西提督。嘉慶二年(1797年)貴州南籠苗民起義,廣西西隆苗民起而響應。清廷命雲貴總督勒保、兩廣總督吉慶前往鎮壓,彭承堯隨軍入黔,因征勒有「功」,加太子少保。還師時死於途中。

彭兆蓀:(1769一1821)清代詩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號懺摩居士。鎮洋(今江蘇太倉)人。有文名,中舉後屢試不第。曾客江蘇布政使胡克家及兩淮轉運使曾燠幕。彭兆蓀青少年時,隨父宦居邊塞,馳馬游獵,擊劍讀書,文情激越,「故其詩有三河年少、扶風豪士之概」(郭□《靈芬館詩話》);後來遭遇父喪,變賣家產,又因累試不第,落魄名場,常為生活而奔波,詩中「遂多幽憂之旨」。清代張維屏認為他「詩多沈鬱之作」(《聽松廬詩話》),龔自珍則將他與舒位並舉,稱贊他的詩作「清深淵雅」(《己亥雜詩》)。代表作如《雁門關四首》、《馬邑道中三首》、《書感八首》、《將之淮上留別家人四首》、《揚州郡齋雜詩二十五首》等。他的詞今存不多,兼慷慨艷麗之音;文工駢體,亦有佳作。著有《文選考異》、《小謨觴館全集》,包括詩集及續集10卷,詩余及續集2卷,文集及續集6卷,《懺摩錄》1卷,《潘□筆記》2卷,附錄4卷,有同治及光緒間刻本。其中詩詞文集,另有道光間所刻孫元培等注本。

彭紹升:(?一1796)法名際清,字允初,一字尺木,蘇州長洲人。幼年時即聰穎有智慧,年十六歲時,中秀才。第二年又在鄉試中中舉,第三年在京城的考試里中進士,以進士之盛名終老於家中。最初不信奉佛法,喜好世間的典籍文章,心中有利人濟世的思想。有一天忽然自己省悟說:「我尚未明了自己的本心,又怎麼能助人呢?」有人告訴他道家的修煉方法。學習三年之後,沒有效驗。後來讀佛書,才快然感慨地說:「道之所歸就在於此啊!」於是開始信奉歸向佛法。由於欣慕梁溪的高忠憲以及廬山的劉遺民二位先賢的為人,於是自號為『二林』,因為此二位大德過去修學所在之地,都名為『東林』的緣故。
彭蘊章: (?年-1862)字琮達,一字詠莪,江蘇長洲人。生年不詳,卒於清穆宗同治元年。由舉人進內閣中書。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充軍機章京。十五年,成進士,任工部主事,仍留軍機處行走。累官工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卒,謚文敬。蘊章工詩文,邃義理之學。著有《四照堂詩文集》及《讀書記》等書,傳於世。

彭玉麟:(1816-1890) 清朝湘軍將領。字雪琴,祖籍衡陽渣江,生於安徽安慶。道光十二年(1832),隨父回籍。1853年佐曾國藩創建湘軍水師,後主其事,購買洋炮,製造大船。次年,在湖北武漢、田家鎮連敗太平軍水師。1855年初,在江西湖口為石達開所敗。後又悉力擴軍,逐漸控制長江水面,並參與圍攻九江、安慶。1861年擢為水師提督。1883年任兵部尚書,受命赴廣東辦理防務。後以疾病開缺回籍。光緒十六年,逝於衡陽江東岸寓所,清廷追賜太子太保銜,賜謚「剛直」,並為他建了專祠。彭玉麟於軍事之暇,也繪畫作詩,以畫梅名世。他的詩後結集付梓,題名《彭剛直詩集》。

彭詒孫:(1864--1921) 字翼仲,又字子嘉。江蘇長洲(今吳縣)人。出身於顯宦之家。祖父彭蘊章官至文淵閣、武英殿大學土和軍機大臣。其伯父彭祖賢官至湖北巡撫。彭詒孫也曾七下考場,並作過通判之類的小官。庚子事變時被陷京城,「賣過白面,自己趕車拉過水,扛過面口袋,還在果子巷擺過掛貨攤子」(彭詒孫《京括日報》205號《訴委曲》)。自雲因受盡列強的欺凌,且痛心於北京的報紙「都是外國人所開」,於是棄官賣產,畢生從事報刊工作,以期「爭回這說話的權柄」(彭詒孫《京話日報》165號《答錦州趙禮南先生來函並謝曾孟二公》)。先後在北京創辦《啟蒙畫報》半月刊、《京話日報》及日報《中華報》。其中維持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是《京話日報》。以下層民眾為讀者對象,使用北京方言。其內容除刊登新聞、演說、改論外,還辟有時事新歌、小說、講書等專欄,刊登各種通俗易懂的文藝作品。尤以「京味小說」最為突出,連載不下數十種。遠銷全國各大城市,發行量達一萬五千餘份,為北京各報之冠。至光緒三十二年八月十二日(1906年9月29日),因觸犯當局,與《中華報》同被封禁,彭詒孫亦被遞解原籍囚禁。北京「市民去送者數千人,贈送程儀無算」(《新聞學集》第六冊),足見其深得民心。民國成立後獲釋回京,於1913年復刊《京話日報》,不久又被袁世凱封禁。袁死後再度復刊,直至其去世,方由梁漱溟接任,可謂「嘔心挖肝的苦辦報」(彭詒孫《京話日報》241號《演說》)。又創辦「濟良所」,凡妓女不堪忍受惡霸、鴇母虐待,或不願從事實笑生涯者,均可投「濟良所」,請求收容,教以技藝,以便自謀生路。並在《京話日報》上撰文揭發娼寮惡霸罪行。並以《京話日報》為陣地,倡言劇曲教育。田際雲主持玉成班、翊文社時,曾與彭詒孫合作,積極編按時事新戲,「其腳本半出於翼仲」(吉水《近百年來皮黃劇本作家》),其中最著名的劇目有《孽海波瀾》、《惠興女士》。前者即取材於《京話日報》揭發娼寮惡霸及倡辦「濟良所」之實事,「且演及翼本身,亦編劇創局」。後者取材於杭州旗人女子惠興倡辦女學事。各劇大多由田際雲主演,受到輿論贊許。其於自辦各報刊上發表過大量演說詞及評論文章,皆未成集。生平事跡見梁漱溟《記彭翼仲先生》、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吉水《近百年來皮黃劇本作家》(《劇學月刊》第三卷第十期)。

❸ 清朝名人

1、鄧世昌

鄧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漢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廣府人,籍貫廣東番禺縣龍導尾鄉(現為廣州市海珠區),清末北洋水師將領,民族英雄。

鄧世昌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不死,但願死得其所爾!」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時為致遠號巡洋艦管帶(即艦長)。1894年9月17日在黃海海戰中壯烈犧牲,謚壯節公,追封太子少保銜。

2、林則徐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福建侯官縣人,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煙時,派人明察暗訪,強迫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並將沒收鴉片於1839年6月3日在虎門銷毀。

3、於成龍

於成龍(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 ,字北溟,號於山,山西永寧州(今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人。清初名臣、循吏。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於成龍被任命為羅城縣知縣,在任上明確保甲制度,百姓安居樂業,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於成龍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康熙二十年(1681年)入京覲見,升任江南江西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於成龍兼管江蘇、安徽兩地巡撫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贈為太子太保,賜謚「清端」。有《於清端政書》八卷等著作傳世。

於成龍在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贊譽為「清官第一」。

4、朱淇

朱淇(1858—1931)廣東南海人。字季箴、原字籙生。室名聽雪廬。生於清咸豐八年。在光緒三年(1877)中秀才,不久就放棄舉業,旋專習經史,朱次琦之侄。

朱次琦(1807—1881)乃是清朝末年歷史文化名人之一,康有為是其入室弟子。後結識孫中山,並加入了孫中山發起組織的「興中會」 。

5、年羹堯

年羹堯(1679年—1726年1月13日),字亮工,號雙峰,安徽鳳陽府懷遠(今安徽省懷遠縣)人,後改隸漢軍鑲黃旗,清朝名將。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加封太保、一等公。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但翌年十二月,風雲驟變,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

❹ 清代有哪些名人

彭聚星,(1854-1922),字雲伯,一字雲石,號綠筠庵居士,別號蓮花峰樵雲道人。雲陽縣城廂(今雲陽鎮)西坪人。同治進士,官郎中。擅畫蘭竹,稱為書畫雙絕。全國著名書畫家。

彭先龍,與彭朝龍是兄弟,彭先龍是兄,彭朝龍是弟。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戍科武探花(第三名)。

清朝武榜眼:彭朝龍

清代文狀元:彭 浚 字映旗,號寶臣。生卒年不詳。湖南衡山人。清嘉慶十年(1805)乙丑科進士第一人。
彭浚為官一生,多次典試、督學。每每重在人才選拔。嘉慶年間,他協理會試。「前後五鼎甲皆出其門」。河南祝慶蕃兄弟三人同登第,也出其手。道光年間,他辭官回鄉後,置義田,以田獲利資助學子。彭浚濟人利物,盡其所能,深得百姓稱贊。

武狀元彭陽春事略:
構雲公2l世孫榮卿公,於明洪武二年由楚入蜀,落業犍為縣之三溪鋪,生息繁衍,人煙漸盛,難以共居,遂將田地分給八個兒子耕種分居,號稱八大房,為當地大族,明末清初其三房一支占魁公與侄騰龍公,又遷居雙流縣之青崗林,耕讀傳家兼習弓馬。永江公為邑增生,居家教族中子弟,先氣質而後文藝,在他的影響下,舉家四代武生以上者,十數人,宗銘公為武舉,其子陽春 (構雲公38世孫),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戍科赴京殿式,騎射、步射、弓馬、舞刀、掇石、策論無不精彩,道光帝大為喝彩,舉武進士,一甲第一名,欽點狀元授頭等侍衛,岳汝忠是該榜榜眼授二等侍衛,本榜未取探花。兵部左仕郎,孫葆元和兵部尚書王廣蔭為該武會試主考官(《歷代武狀元傳》有記載)。

彭孫遹 :(1631一1700年),字駿孫,自號羨門,浙江海鹽人。生於明思宗崇禎四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九年,享年七十。父期生,明唐王時官太僕卿,以江西布政使死於贛州。孫遹,以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官內閣中書。康熙十八年(1679)舉博學鴻儒第一人,授編修。由文字受知,歷十年,遂至禮部侍郎,久之始遷吏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充經筵講官。時修明史久未成,特命為總裁。年七十致仕歸,御書松桂堂額賜之。孫遹少工詩,才學富贍,詞采清華,與王漁洋齊名,時稱彭王。著有松桂堂全集三十七卷、延露詞三卷、南

❺ 有關於彭陽歷史的作文

考古發現,境內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嶺兒、劉河遺址及其層位的打制石器和動物化石,都說明遠在3萬年前,原始人類就在境內繁衍生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先民已大量從事畜牧和農業生產。境內曾是伏羲、女媧等人文始祖活動過的地方。[11]
禹鑄「九鼎」分天下為九州,彭陽境屬雍州,世居戎狄部落。[11]
彭陽境內居鬼方、羌方等族落。據《周易》記載:「高宗伐鬼方,三年而克之。」高宗妻婦好統兵攻羌方。《竹書紀年》載:「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歷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周易》又記,殷商後期,「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於大國」,說明當地人口增加,經濟和軍事實力已經十分強大。[11]
《史記·周本紀》裴駰集解引《汲冢紀年》載:「自武王滅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據《漢書》記載:「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戎族的最大一支——昆戎(即犬戎)就生活在彭陽及附近地區。西周時稱固原一帶為大原之域,至周穆王時,戎狄不貢,發兵西征犬戎,俘五王,遷戎於大原。周夷王時,命虢公率六師伐大原之戎,至於俞泉,獲馬千匹。周宣王五年(前823)獫狁攻周到涇水北岸,尹吉甫反攻到大原,有兮甲盤銘文記其事。《史記·周本紀》載:「宣王既亡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大原。」就是在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在當地調查民數。[11]
《史記·匈奴列傳》載:周平王末年「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彭陽境內屬義渠戎居住范圍。當時地處關中的秦國,自「平王東遷,以岐西地賜秦後,秦地愈大,秦乘勢勵精圖治。」霸西戎,兼並弱小諸侯,僅秦穆公三十年(前623),用由余計攻戎王,「兼國十二,開地千里。」居住於「。
秦厲公三十三年(前444),秦攻義渠,並俘獲義渠戎王。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攻義渠,取郁郅(今甘肅慶陽),更元十一年(前314)再攻義渠,得二十五城,滅烏氏戎,置烏氏縣(今涇源縣境),此後秦惠文王欲伐楚,曾投文詛楚於朝那湫(今彭陽古城鎮境內)。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宣太後誘殺義渠戎王,秦滅義渠國,於其地設北地郡,以今彭陽境內的朝那邑為中心置朝那縣(今古城鎮),縣境長城遺跡即為朝那縣北緣。[11]
秦滅六國後,廢分封諸侯之制,分全國為36郡,朝那縣屬北地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始皇巡視北地、隴西途經朝那。始皇三十三年(前215)使將軍蒙恬發兵30萬北擊匈奴,疆域北擴,朝那縣相對處於內地,為當地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據《史記·貨殖列傳》記載:「烏氏倮畜牧,及重斥賣。求奇繒物,間獻遺戎王。戎王十倍其償,與之畜,畜至用谷量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時於列臣朝請。」據文獻中零散史料印證,今縣境新集鄉剡堡(焉氏塞)和城陽鄉吳堡(烏氏堡)均與烏氏倮有關。[11]
西漢初,地方建置仍沿襲郡縣制,郡有郡守、都尉等職,朝那縣為北地郡都尉的分治所。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冬,匈奴老上單於14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郡都尉,虜掠月余而去。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析北地郡置安定郡,治高平(今原州區),上隸涼州刺史部,領高平、朝那、烏氏等21縣。元鼎五年(前112),武帝「湫淵祠朝那」,史學家司馬遷隨駕記勝,漢武帝在位曾先後6次北巡安定,往經朝那。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變更大部分地名和官名,然朝那縣依舊。[11]
中國設十二刺史部(州)和一個司隸州,朝那縣仍屬涼州安定郡。漢安帝永初五年(111),由於北方羌族起義,下詔安定等三郡內徙,烏氏、涇陽、朝那等屬縣及漢族百姓隨安定郡遷至美陽(今陝西武功縣境)。順帝永建四年(129),詔內遷三郡還舊土,「使謁者郭璜促徙者各歸舊縣,繕城郭,置候驛。」並省涇陽入朝那縣,縣域范圍擴至平涼西北。永和六年(141)東西羌會合,勢力大盛,又徙安定郡於扶風(今陝西新平縣境)。獻帝初平元年(190),因分安定、扶風兩郡置新平郡,朝那縣隨郡遷還。
曹魏恢復《禹貢》九州建置,朝那縣屬雍州安定郡(治臨涇)。此時因高平縣(今原州區)處在曹魏政權和羌胡的分界線上,廢高平縣入朝那縣。安定郡的管轄區域也大為縮減,只有高平以南的朝那等6縣。[11]
晉分全國「凡十九州,郡國一百七十三」,朝那縣仍屬雍州安定郡。西晉時北方少數民族不斷向南遷移,當地除原有漢、氐、羌族以外,還有匈奴、鮮卑、休屠、白狄、黃石等族,史書所稱的「平涼雜胡」就是指朝那縣境內的各少數民族。東晉十六國時,朝那縣境先後屬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夏五個少數民族政權。前趙時,朝那縣屬雍州安定郡和後置的隴東郡(治涇陽,今平涼安定國鎮境),並在高平(今原州區)置朔州牧。後趙沿襲前趙建置。前秦苻堅永興二年(358)在原朝那縣境陽晉川置平涼郡,郡治在今新集鄉境,以當地居住的休屠族首領金熙為第一任太守。後秦時,平涼郡屬北雍州「嶺北五郡」之一。赫連夏時不置郡縣,唯以城為主。縣境平涼城(今新集鄉境)屬梁州。夏勝光元年(428),赫連定即位於平涼城,作臨時國都近三年時間。勝光二年(429)於「姚秦時之黃石固(今紅河鄉境)置長城護軍」。[11]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
北魏、西魏、北周先後統轄今縣境。北魏太武帝於神麚三年(430)率軍親征平涼城(今新集鄉境),城陷,夏帝赫連定奔上邽(今甘肅天水市),平涼城歸魏。神□四年(431),魏遷縣境平涼郡治於陰槃(今甘肅平涼市東)。延和三年(434)魏殺縣境休屠族首領金崖,休屠族人立金崖從弟金當川為首領,起兵反魏。太延二年(436),魏置高平鎮(今原州區),轄縣境戰國秦長城以北地區,長城以南屬涇州隴東郡朝那縣。正光五年(524)改高平鎮置原州,轄高平、長城二郡。長城郡領黃石、白池二縣,郡治駐黃石縣,即赫連夏置長城護軍故址---黃石固(今紅河鄉友聯村古城址)。黃石縣為原朝那縣轄境,白池縣(縣治待考)為原高平鎮轄境,仍以今縣境長城為界,朝那縣廢。西魏初沿北魏建置,廢帝二年(553)改黃石縣為長城縣。北周時置原州總管府,領平高(今原州區)、長城二郡。武帝建德元年(572)在陽晉川平涼城(今新集鄉境)置平涼縣,屬長城郡,白池縣廢。[11]
隋初改南北朝時期的州、郡、縣三級制為州、縣兩級制。文帝開皇二年(582),整頓州縣,罷長城郡,長城、平涼二縣直屬原州。煬帝大業二年(606)改長城縣為百泉縣。大業三年(607)省並州縣,廢州復郡,改原州為平涼郡(今原州區),縣境范圍分屬平涼郡的平涼縣、百泉縣和安定郡(治甘肅涇川北)的湫谷縣(治甘肅鎮原縣)。湫谷縣只轄今縣境的一小部分(約為孟塬、馮庄、小岔等地)。[11]
唐初分全國為十道,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改為十五道,地方建置為州、縣兩級。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隋平涼郡為原州(今原州區),屬關內道,轄今縣境平涼、百泉二縣。武德八年(625)百泉縣城由陽晉川(紅河鄉境)遷至茹河川(今縣城附近)。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在百泉縣設置了兵部直轄的彭陽折沖都尉府。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將原置於陽晉川(今新集鄉境)的平涼縣治移至涇河南的古塞城(今平涼安國鎮境)。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吐蕃入大震關,陷原州,縣境百泉縣大部分地方陷於吐蕃。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收復關隴,原州歸治平高(今原州區),百泉縣復。唐未黃巢起義後,吐蕃又乘機入寇,百泉縣再陷吐蕃被廢棄。[11]
五代時彭陽境內大部一直被吐蕃占據,只有今縣境東北一小部分區域(也就是隋時湫谷縣的轄境范圍)屬北方各割據政權。即先後屬岐(李茂貞的割據政權)、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轄地。[11]
宋初因高平、百泉、平涼「三縣落蕃」,縣境仍只有原五代各政權的轄境范圍屬北宋秦鳳路原州(治今甘肅鎮原縣)。直到宋太宗至道元年(995)才收復故原州失地。至道三年(997)設鎮戎軍(今原州區),與原州同屬秦鳳路,慶歷元年分置涇原路後,又同屬涇原路。鎮戎軍轄今縣境一縣二寨,即彭陽縣(今縣城)、東山寨(今古城鎮)、乾興寨(今王窪鎮梁壕古城址),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改彭陽縣為彭陽城。原州轄今縣境三寨,即靖安寨(今小岔鄉耳城)、平安寨(今城陽鄉轉灣)、綏寧寨(今孟塬鄉蘇喇城)。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部署邊防,將涇原路擴編為十一將,其中第四將駐綏寧寨,第六將駐彭陽城。
金初沿襲遼制,盡升軍為州,或升城、堡、寨、鎮為縣。升鎮戎軍為鎮戎州,隸鳳翔路,轄今縣境東山縣(宋東山寨升)領彭陽、乾興二堡。原州改屬慶原路,仍轄今縣境三寨(靖安、綏寧、平安寨)。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蒙古成吉思汗破德順州(今隆德縣境),避署於六盤山,縣境屬蒙古政權管轄范圍。[11]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省並州縣,撤銷縣境東山縣建置,直屬鎮原州(今甘肅鎮原縣)。至元九年(1272)封皇子忙哥刺為安西王,設立王相府於開成(今原州區開城鎮),徙民屯耕。至元十年(1273),在開成府設開成路,於金東山縣舊址置廣安縣(今古城鎮),至元十五年(1278)升廣安縣為廣安州。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降開成路為開成州。[11]
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又降開成州為開成縣,撤銷廣安州並於開成縣,隸屬陝西布政司關西道平涼府。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升開成縣為固原州,並移治原州故址(今原州區),縣境屬固原州轄地。明代彭陽縣境曾為官營畜牧業基地,設靈武監(後改清平監)駐今彭陽縣城,領清平、萬安(今環縣車道鄉境)二苑,隸屬陝西苑馬寺。[11]
清初建置基本沿襲明制,地方行政機構分省、道、府、縣四級。康熙四年(1665),固原州上隸的平涼府改屬甘肅行省,固原州轄今縣境東昌里,永豐里,清平里和萬安里。同治十二年(1873),固原州升為甘肅省直隸州,轄縣境興上里、興下里、東昌里、永豐里及清平監和萬安監。[11]
民國初年,改固原直隸州為固原縣,屬甘肅省涇源道,縣以下建置基本沿襲清制。民國十八年(1929)實行區村制,縣境屬固原縣東區、萬安區和南區一部分。民國二十三年(1934),實行鄉鎮保甲制,縣境有城陽、草廟、萬安三鄉。民國二十九年(1940)縣境設王窪鎮、城陽鄉、萬安鄉、張化鄉。民國三十四年(1945)重設區制,縣境屬第二區和第三區。[11]
1949年8月,彭陽全境解放,仍為固原縣管轄范圍。後歷經區、鄉等建置更換。
1962年,在彭陽村成立彭陽人民公社。
1963年,在縣境設立彭陽、王窪兩區,轄14個人民公社。
1965年,改為太平公社彭陽大隊。
1983年7月29日,經國務院批准,劃固原縣東部彭陽、王窪兩區成立彭陽縣。[11]
1985年1月,劃草廟鄉的何溝、米塬、劉塬、牛灣、王岔5個村新設劉塬鄉;3月劃彭陽鄉的崾峴、李岔、龐陽窪、中庄、豐台5個村和草廟鄉玉窪村、城陽鄉白岔村新設崾峴鄉。同年12月增設白陽、王窪2鎮。析王窪鄉北窪、路寨、李寨3個行政村歸王窪鎮管轄。同時,將羅窪鄉原60個村民小組合並為31個;城陽鄉將原125個村民小組合並為103個。
1986年6月,將彭陽鄉的彭陽、海巴2個村合並更名為姚河村,以所屬劉溝、趙窪、鄭溝、姚河、嶺兒、河對面、小河口7個村民小組,歸白陽鎮管轄。同時,將原彭陽村的斬刀山、劉河、楊樹峁3個村民小組,分別劃入彭陽鄉的南山、任灣、余溝3個村管轄;將馮庄鄉雅石溝村窯庄村民小組的石堡梁劃歸王窪鄉王窪村管轄;包山、南梁2個村民小組,分別劃歸草廟鄉的崾峴、包山2個村管轄;石岔鄉由李窪村分設李岔村。李岔村轄李岔、前台、墩底、廟峁4個村民小組;李窪政村轄李窪、馱水溝、唐川、王堡、陽窪5個村民小組。
1988年9月,在境外中寧縣大戰場設立馬家梁鄉,轄白崗、七敦、馬家梁、彭建、沙溝5個行政村。
1993年6月,為設立寶中鐵路彭陽火車站,固原行政公署決定將固原縣開成鄉五里山村劃歸彭陽縣古城鄉管轄。
1997年5月,根據區人民政府的批復,撤消古城鄉,設置古城鎮,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劃不變。
2000年1月,彭陽縣移民吊庄馬家梁鄉整體移交中寧縣管轄。
2002年3月,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白陽鎮鄭河街社區。全縣為19個鄉鎮156個行政村831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
2003年8月,區劃調整後,全縣轄9鄉3鎮156個行政村831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12]
2014年,自治區政府(寧政函[2014]98號)批復同意彭陽縣撤銷紅河鄉,設立紅河鎮。

❻ 姓彭的有哪幾位名人

1、彭越: 漢朝時昌邑人,初事項羽,後附劉邦,在收魏、定梁、滅楚的戰斗中建奇功,被封為梁王。後被劉邦奪其兵權,夷其三族,並誅之。
2、彭宣:淮陽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漢哀帝時官至大司馬,封長平侯。
3、彭龜年:清江人,宋代文學家,有《止堂集》傳世。
4、彭俞:宜春(今屬江西)人,少隱集雲峰,學邃於易,官至終朝散郎。有《君子傳》、《循吏龜鑒》等傳世。
5、彭孫 :浙江海鹽人,明代進士,工詩,才華橫溢,與王士禎齊名,號稱彭王。
6、彭孫貽:浙江海鹽人,字仲謀,清代詩畫家,以賢孝著稱,善詩,工墨蘭。與同邑吳仲木同時受到賢士推崇,當時人稱「武原二仲」。
7、彭兆蓀:江蘇鎮洋(今太倉)人,清代詩人,龔自珍曾以其與舒位並舉,贊其所作「清深淵雅」。
8、彭啟豐: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清代書畫家,曾官至兵部尚書。彭紹升:長洲人,清代學者,曾用禪學精神解釋儒書,企圖調和儒佛兩家的思想。著有《二林居集》。
9、彭玉麟:湖南衡陽人,湘軍首領,曾國藩之股肱,剿滅太平天國居功至偉,秉性剛直,善畫梅。
★★★10、彭湃:廣東海豐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著名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曾於一九二九年任中共中央農委書記,同年八月二十四日在上海被捕,三日後被殺害,享年三十三歲,遺著有《海豐農民運動》。
★★★★11、彭德懷: 湖南湘潭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十大元帥之一,為新中國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勛,抗美援朝驚天地,泣鬼神,「打敗美帝野心狼」。一九五八年為民請命,在廬山會議中被打倒,文革中受迫害,屈屈而終,享年七十六歲。
★★12、彭真:山西曲沃人,原名傅懋恭,他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要領導人,他品德高尚,性格剛直,才能卓越。

❼ 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有哪些名勝古跡

有朝那古城遺址、朝那湫、有皇甫謐文化中心、任山河烈士陵園,最重要的是,每年4月中旬到5月初是賞杏花、桃花的最佳時節,真可謂「山花爛漫,醉煞賞花人」。

❽ 寧夏的名人與他們的事跡

1、馬世龍

馬世龍(1594年~1634年),明末將領,字蒼淵,或蒼元,漢族將領。寧夏衛(今寧夏銀川)人。由世職武舉中試,歷任宣府(今河北宣化)游擊,永平(今河北盧龍)副總兵,署任都督僉事、三屯營(今河北遷西西北)總兵官。

當時大學士、兵部尚書孫承宗出鎮遼東,推薦馬世龍隨行,擔任山海(今河北山海關)總兵,協助自己鎮守遼東。

崇禎六年(1633年)五月,蒙部插漢、虎敦兔連合河套各部大舉進犯寧夏,寧夏總兵官賀虎臣戰死,明廷任命馬世龍代理寧夏總兵官。

世龍生長於寧夏,對寧夏山川、地理、形勝十分熟悉,加之攻防戰備有方,半年之內,與來犯之敵在賀蘭山一帶和玉泉營、棗園堡等地數戰皆捷,斬斃敵軍二三千之多,世龍威名大震西陲。崇禎七年(1634年),病逝。追贈太子太傅,世襲錦衣僉事。

2、徐琦

徐琦(1385—1453),字良玉,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出生在寧夏衛(今寧夏銀川市)。祖籍是錢塘(今浙江杭州市)。

因為他的祖父犯了王法,被朝廷發配到寧夏戍守邊疆,全家跟隨來到寧夏,就以寧夏為籍貫,成了寧夏人。

徐琦自幼聰明過人,讀起書來過目不忘,被人們稱贊為「塞上神童」。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二十三歲的徐琦在鄉試中以優秀的成績考取舉人。

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年僅二十七歲的徐琦在全國會考中再以優異的成績高中進士,成為明代寧夏的第一位進士。

3、渾瑊

渾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本名日進,鐵勒族渾部皋蘭州(今寧夏青銅峽南) 人。唐朝名將,朔方節度留後渾釋之之子。

渾瑊早年隨父於朔方軍征戰。安史之亂爆發後,先後為李光弼、郭子儀、仆固懷恩的部將,大小數十戰,軍功最盛。仆固懷恩叛亂時,吐蕃軍十萬入侵,渾瑊率二百騎兵沖陣,大破吐蕃。

涇原兵變時,渾瑊於奉天力戰,大破數萬叛軍。並率軍收復咸陽,出任奉天行營兵馬副元帥,封咸寧郡王。會同馬燧率軍討平李懷光叛亂,再升為檢校司空,出鎮河中。

貞元三年(787年),渾瑊奉命主持唐蕃平涼會盟,但疏於防備,遭吐蕃伏擊,渾瑊奪馬逃歸。此後仍鎮河中。次年,加邠、寧、慶副元帥。

貞元十二年(796年),升任檢校司徒兼中書令。貞元十五年十二月(800年1月),渾瑊去世。獲贈太師,謚號「忠武」。

渾瑊精通騎射、武功過人,時人常將其與金日磾相提並論。他生性謙虛謹慎,雖位至將相,但從未有自矜之色,深受唐德宗信任,得以保持功名終生。

4、皇甫嵩

皇甫嵩(?-195年),字義真。安定郡朝那縣(今寧夏彭陽)人。東漢末期名將,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度遼將軍皇甫規之侄。

皇甫嵩出身於將門世家,最初被舉為孝廉、茂才。漢靈帝時被征為侍郎,遷北地太守。黃巾起義爆發後,皇甫嵩與呂強上疏請求解除黨禁,被授為左中郎將,率兵討平黃巾之亂,「威震天下」。

戰後被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里侯。到任後,他奏請減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稅。後因得罪權宦趙忠、張讓而被罷免,改封都鄉侯。中平五年(188年),被起用為左將軍,擊破王國叛軍。

董卓掌權時,皇甫嵩遭董卓陷害,經其子皇甫堅壽求情,才得以保全性命。董卓被誅後,皇甫嵩出任征西將軍,誅滅其宗族。晚年歷任車騎將軍、太尉、光祿大夫、太常等職。

興平二年(195年),皇甫嵩去世,獲贈驃騎將軍。唐德宗時,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5、蕭寶夤

蕭寶夤(485—530年),一作蕭寶寅,字智亮,東海蘭陵(今山東臨沂市蘭山區)人。南北朝時期南齊宗室、北魏大臣,齊明帝蕭鸞第六子,東昏侯蕭寶卷和齊和帝蕭寶融同母兄弟,母為敬皇後劉惠瑞。

初為南齊建安王,後改封鄱陽王,歷任琅琊太守、江州刺史、前將軍。梁武帝蕭衍得勢,殺害南齊宗室,遂逃亡北魏,拜揚州刺史,封丹陽郡公,迎娶孝文帝元宏之女南陽公主為妻。身在北魏,心系復國,屢次興兵攻打梁朝,官至散騎常侍、車騎將軍、尚書令,封齊王。

秦州叛亂,拜雍州刺史,保衛關中。孝昌三年(527年),聽聞酈道元任關右大使,遂起兵反叛,先後殺害酈道元和南平王元仲冏,自稱大齊皇帝,年號隆緒,定都長安。次年兵敗,投奔萬俟丑奴。永安三年(530年),平定萬俟丑奴之亂後,解送長安,賜死於駝牛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世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徐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渾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皇甫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蕭寶夤

閱讀全文

與彭陽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