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回族中有那些歷史名人
鄭和(1371—1433),明初航海家。本姓馬,雲南昆陽(今晉寧)人。回族。洪武時入宮為太監,又稱三寶太監。賜姓鄭,始名鄭和。從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奉命率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亞非沿岸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了非洲東海岸之麻林地(今屬肯亞),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鄭和作為明政府的政治使節和商務代表,每至一地,即向當地酋長、國王贈送禮品,表示通好的誠意。同他們進行互利貿易,並約請其使臣到中國來。因此,鄭和的船隊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受到了歡迎。宣德八年,他在歸途中客死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
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回族(一說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於雁門(今山西代縣)。酷愛文學,善繪畫,精書法,有「虎卧龍跳之才」,但因當時幾十年來開科舉,難以步入仕途。為生計劃內而長年奔波經商,嘗盡人間辛苦。元大德十年(1306)悵然棄商而歸,投入文學創作。泰定四年(1327),以三甲進士及第,時年五十六歲。天歷元年(1328)授京口(今江蘇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在職三年,頗有政績。後調任江南行台回回掾史,由正八品降為無品秩的小吏,深感官場險惡。供職期滿,調仁真定路(今河北正定)時,豪情勃發,立「明朝走馬燕山道,贏得紅樓說少年」的誓言。後足跡河北廉訪、河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至正六年(1346)月直南行台侍御史。從元世祖到元惠宗(順帝)縣經11朝,歷80餘年,長期宦遊,浪跡四方,日弄柔翰,創作極富。有詩780餘首,詞14首,因廣泛接觸社會各階層,熟悉民間疾苦,故常以詩表述政見,揭露統治者驕奢淫逸。代表作有《寒夜聞角》、《傷思曲·哀燕將軍》、《鬻女謠》、《征婦怨》等。擅書畫。今存《嚴陵釣台圖》、《梅雀》。有《雁門集》傳世。
李贄(1527~1602),明朝思想家。明代思想家,反封建思想啟蒙運動的先驅者。他以76高齡,被加上異端的罪名,迫死在河北通州的牢獄中。
海瑞(1514~1587) ,明代大臣。生於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回族。明代中葉著名的政治家,以剛直不阿和敢直諫而著稱於後世,有「海青天」之譽。嘉靖二十八年(1549)舉人。初任福建南平縣學教諭,後相繼任浙江淳安知縣、嘉興通判、戶部主事、應天巡撫和右都御史等職。仕途坎坷,屢受排擠,曾因批評皇帝被執入獄。但始終剛直不阿,執法公正,力主懲貪抑霸,整飭吏治,並平反了一些冤案。在當時和後世都被譽為清官。民間有許多關於他公平斷案的傳說。有《海剛峰集》和多種版本的《海瑞文集》行世。
馬本齋 (1901—1944) ,抗日戰爭時回民支隊的領導人,八路軍指揮員。回族。河北獻縣人。早年參加東北軍,曾任團長。1935年棄官還鄉。七七事變後,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隊,抗擊日本侵略軍。1938年率隊參加了八路軍,任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隊長。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7月任冀中軍區回民支隊司令員,率部轉戰於冀中和冀魯豫平原,配合主力部隊連連給日軍以有力打擊。1942年6月任回民支隊司令員兼八路軍冀魯豫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多次打敗日軍掃盪,挫敗國民黨頑固派的破壞活動。
楊靜仁(1918— ) ,甘肅蘭州人。回族。1937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1941年在蘭州參加中國共產黨同情者小組,從事抗日救亡工作,任中共甘肅省委直屬回民特別支部委員、書記,甘肅省回民教育促進會常委、伊斯蘭學會常務理事,甘肅省回民青年救亡會常務幹事,1941年起在陝北公學民族部學習並任黨支部書記,陝甘寧邊區回民騎兵團政治委員。1947年起任西北局統戰部民族科科長,西北局機關游擊隊隊長,陝甘寧邊區政府民委委員。1949年起任全國政協籌委會委員和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黨組幹事會幹事,中央統戰部四處處長,國家民委委員、辦公廳主任,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1960年起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寧夏軍區政治委員,西北局書記處書記。1977年後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自治區政協主席,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第五、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
Ⅱ 回族有哪些名人
徐達 胡大海 馮國用 馮勝 李文忠 鄧愈 等等.
常遇春、沐英、藍玉、丁德興等人,還有並明王朝開國大將 華雲龍 丁德興.
麻英
Ⅲ 明朝回族名人
在明代,許多傑出的回族人物脫穎而出。東部有開國功臣有胡大海、馮國用、馮勝、常遇春、沐英、藍玉、丁德興等人,並出現了回族歷史上第一個反侵略的英雄麻英,他曾在日本人侵朝鮮時赴朝作戰,西北戰場上則有抗擊蒙古的達雲等戌邊名將。有明一代,最知名的當推著名的航海家鄭和,剛直不阿的著名政治家、清官海瑞、反封建禮教的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李費,都以其傑出的成就顯示了明代回族文化人的檔次和水平。回族官員除海瑞以外,還有任兵部尚書和吏部尚書的馬文升和清官孫繼魯。文化名人還有丁鶴年、馬自強、金大車、金大輿、馬繼龍、閃繼迪、馬上捷、馬錦等。值得一提的是,回族傑出的伊斯蘭學者在這時涌現。除了經堂教育創始人胡登洲外,還有以漢文譯著聞名於世的王岱輿、張中、伍遵契等人,他們的眾多著作對回族文化的影響十分深遠。在科技方面,回回歷仍然是明代主要歷法,與大統歷參用,陳友、趙榮先後主持過京城一些建築項目,回回炮則演變成「金眼回回」,並被封為「大將軍」號。明朝末年陝北綏德回族馬守應,和張獻忠、李自成舉起義旗,成為李自成起義軍「革左五營」主力之一,被李自成授予「永輔營英武將軍」的稱號,是明末全國農民大起義中傑出的回族將領,表現了回族人民不屈的性格。
Ⅳ 回族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回族姓氏的由來
唐宋時期,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興起後,大批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來中國經商,居住在廣州、泉州、杭州、揚州以及長安等地。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當時他們被稱為「賈胡」,沿海各地的被稱為「蕃客」,生於中國者被稱為「土生蕃客」。這些人中除極個別文化水平較高者採用漢姓外,一般都沿用阿拉伯、波斯人名字,沒有姓氏。如贍思丁、木八拉沙、阿合馬等。
13世紀,隨著蒙古人的西征,中亞和近東、中東的阿拉伯、波斯等大批穆斯林官吏、軍士、學者、商人以及工匠等,被簽發或自動遷徙到中國來,分布在全國各地,當時被稱為「回回人」。他們定居後,與漢族雜居,並與漢、蒙古等族通婚,繁衍生息,融合形成了以回回為主的民族共同體。他們仍沿用與伊斯蘭教有關的名字,即回回名,亦稱經名。極少數官宦和士大夫出身的人,既使用原來的回回名,又受漢族的影響,起用字或號,如回族著名詩人薩都刺,字天錫,號直齋。有的為了避免回回名字的重復,在原回回名的前面冠以漢姓,如金阿里、馬穆沙等,以便稱謂。還有少數人採用漢姓名字,如馬昂夫、薩天錫、丁鶴年等等。
明代,朱元璋採取了大民族的同化政策,歧視、壓迫少數民族,禁止回族內部通婚和使用「胡語」、「胡姓」。回族迫於壓力,隱去原來的名字,開始採用漢名。但在取姓方式上,與漢族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們大多取回回原名和伊斯蘭教先賢名中某一字的譯音立姓,如伯篤魯丁的後裔取其祖輩名字中的「伯」字立姓,後又改「伯」為「白」。這種得姓方式,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所以出現了漢族姓氏中沒有或少有的姓氏。如賽、納、哈、速、羽、底、亞、虎、拜、提、撒、陝、閃、忽、薩、麻、沐、黑、沙、海、朵、者、回、玉、把、糙、阿、改、鮮、喜、定、可、靠、灑、擺等等。
以回回民族立姓
在回族姓氏中,以回回民族和地名立姓的雖佔比例不大,但卻很有代表性,富有民族特點。
回族民間早就流傳著「回回姓回」之說。在我國河北。山東、西北今居住著不少姓回的回族。
回族中的回姓,取自回回民族的族稱。故有「回回姓回」之說。。回姓原本為復姓,即回回,如「元代西域實喇人伊斯瑪音,姓此氏。」(《姓氏詞典》)後來,回回這一復姓才逐步演變成了單姓。回族中的回姓主要分布在河北、遼寧和山東等地。
回族立回為姓,據回姓老人講,有其深刻的含意:一是回回本身是阿拉伯、波斯等「回回國」來的;二是回國人信仰的是「回回教門」,即伊斯蘭教;三是回回經過長期的發展已形成為回回民族。為了讓後代記住祖源,信仰「回回教門」,記住自己是回回民族,便立「回」為姓。
Ⅳ 歷史上有哪些回族名人
因為古代的回族團結,回族可以為了自己的民族去犧牲自己,古代的回族是把整個國家看做自己的民族
Ⅵ 給我介紹幾位回族歷史上著名人物
賽典赤·贍思丁:元代回回政治家,曾任中書省平章政事、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等要職。
札馬魯丁:元代回回科學家。造渾天儀等七種回回天文儀器,官集賢院大學士中奉大夫行秘書監事。參加纂修的《至元大一統志》,將各種文字地理資料匯為一體,為中國地理學史上首創。
也黑迭兒丁:元代著名回回建築家。為元大都(今北京城)宮殿和宮城的設計者、工程組織者。
鄭和:著名外交家、航海家。明成祖時,奉令率舟師通使西洋,前後7次歷時28年,到達了東南亞、阿拉伯、印度洋沿岸、東非30餘國,行程10萬余里,遠播中華文明。
李贄:明代著名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主要著作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等。其哲學思想傾向主觀唯心主義,以傳統儒學的異端自居,對封建教條和假道學大加痛斥。
海瑞:明代著名政治家。官至應天巡撫、南京吏部右侍郎。海瑞關心人民疾苦,減輕農民負擔。因觸及官僚利益,屢遭誣告而被罷官。一生剛正不阿、不事權貴,為政清廉。
馬駿(1895-1928):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家,黑龍江省寧安人。與周恩來、鄧穎超、郭隆真等共同發起創建覺悟社。1928年2月15日英勇就義。被中共七大追認為革命烈士。
郭隆真(1893-1931):著名革命家,女,河北人。五四運動爆發後,與鄧穎超、劉清揚等組織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並與周恩來、馬駿等發起組織覺悟社。1931年被捕就義於濟南,為中共早期婦女運動的代表人物。
馬本齋(1901-1944):著名抗日英雄,河北獻縣人。1937年抗戰爆發,組織回民抗日教導隊,後參加八路軍,歷任冀中軍區回民幹部教導總隊長、冀中回民支隊長、八路軍冀魯豫軍區三分區司令員兼回民支隊司令員。1944年病故,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分別題贈輓聯。
白壽彝(1909-2000):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河南開封人。著有《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中國回回民族史》等。其中總主編的12卷本、22冊、1400萬字的《中國通史》巨著,組織全國500多位學者,歷時20年正式出版。
Ⅶ 回族有哪些歷史名人呢
回族雖然是一個少數民族,但是一些優秀的回族人才,他們用他們的事跡給中華文明書寫了他們的傳奇,這些歷史名人對我們的輝煌,貢獻了他們的力量。
我們都知道鄭和下西洋的故事。鄭和就是一個回民,他本名馬三寶。在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就跟朱棣一起共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最開始的時候,面對李景隆大軍的圍攻,鄭和也是不離不棄的陪在朱棣身邊。幫助朱棣突破大軍的包圍,一路從燕京殺到南京。朱棣獲取天下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一個是鄭和,一個是姚廣孝。鄭和也是朱棣給賜的名字。朱棣也是將下西洋的重任委託給鄭和,就像漢武帝將出使西域的任務,交給自己的發小張騫一樣。鄭和也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務,七下西洋震鑠古今。讓大明國威最遠都傳播到了紅海區域。
海瑞在回民的傳說記載中也被說為是回族人。海瑞一生剛正不阿,為民做主。在浙江的時候,就不怕得罪總兵胡宗憲,將他狂妄的兒子給抓捕。一生也是跟嚴黨做斗爭,搬倒嚴黨後。官至戶部雲南主政司,當他看到京城附近的百姓過冬都非常疾苦之後,義無反顧的給當時的嘉靖皇帝上書勸諫,當時他已做好了死諫的准備。給自己備好了棺材。嘉靖皇帝也是沒有殺掉海瑞,但是這封天下第一諫讓他明白了自己的為政問題。給自己兒子交代改善,不久去世。海瑞也就被放了,但是他依舊不肯趨炎附勢,用自己的力量來為老百姓爭取利益。
Ⅷ 歷史上回族的名人有哪些
1、賽典赤·贍思丁(1211~1279) ,元代著名回族政治家 。是元代初期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一生的政治活動,對元初社會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作用。
尤其是在擔任雲南平章政事(官名,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的六年間,對雲南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南行中書省後,派其為雲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
2、阿合馬,回族,元朝大臣,世祖忽必烈時期近臣之一。初為察必皇後之父按陳那顏的陪嫁奴隸。中統二年(1261年),出任上都同知。三年,領中書左右部,兼都轉運使。至元元年(1264年),拜中書平章政事,主要掌理財政,推行清理戶口、推行專賣制度、發行鈔票(時稱交鈔)等方式,增加朝廷收入。
元朝滅亡南宋之後,繼續在江南地區實行發鈔和葯材限制專賣政策,大大增加財政收入。激發大臣不滿,導致武將王著聯絡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今內蒙古境內)時,假傳真金太子之命召喚並刺殺。
3、鄭和, 回族,本姓馬,世稱「三保太監 (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中國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早年經歷不詳,據推測於明平雲南之戰中為明軍所擄,1385年隨傅友德等前往北平,隨即進入朱棣的燕王府從侍。後因在靖難之役中有功,被賜姓鄭,升任為內官監太監。
4、米喇印,中國清代順治年間甘肅回民起義領袖之一。回族。原為明朝駐防甘州(今張掖)軍官。素有勇略,清朝統一甘肅後,任甘肅巡撫張文衡標下副將,駐守甘州。他對清廷實行的民族壓迫政策深為不滿。時清廷在各地推行剃發令,並嚴令軍中剃發,自軍官開始。
5、哈國興,回族, 直隸河間人,清朝將領。哈元生之孫,哈攀龍之父。乾隆十七年武進士,授三等侍衛。歷任東川營參將。國興也代將家,行兵有紀律。
常以先禮後兵之策行於邊夷,故所至外夷輒與議話,而無識者往往構之。國興卒於軍,賜白金千,存恤其家,加贈太子太保,謚壯武。祀昭忠祠,圖形紫光閣。文虎授陝西提標右營守備,從軍攻木果木,陣沒,從祀昭忠祠。復官次子文彪千總。
Ⅸ 古今回族名人的介紹
在祖國大家庭中,回族是一個優秀的民族。觀照漫漫歷史長河中的回族人物版,猶如仰望晴朗的夜權空,群星璀璨,浩瀚迷人。《古今回族名人》收錄回族名人范圍是從回回人登記入戶的元朝算起的,分元、明、清、近代、現代、當代六個時期,總計百餘人,內容為人物姓名、字型大小、生卒年、籍貫、身份及生平事跡等,包括歷代回族政治、軍事、科學技術、經濟、法律、社會利學、宗教、文學、藝術、體育等各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