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滄州歷史名人
紀曉嵐,馬本齋,馬致遠,張之洞,馮國璋,劉守珍
❷ 河北滄州的歷史名人,近代名人名事
重要歷史人物:(1)扁鵲 戰國時名醫,鄚(今任丘市)人,自幼從醫,雲游列國,廣施醫術,救治了許多患急難病症的百姓,成為天下眾口稱贊的神醫。著有《內經》、《外經》、《難經》等醫著,並成為中醫經典。(2)紀昀(1724-1805) 字曉嵐,清直隸河間府獻縣(今滄縣)崔爾庄人。歷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官至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兼國子監事。一生詩文創作頗豐,有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詩文合集《紀文達公遺集》、撰著《評文心雕龍》等。編撰的《四庫全書》被譽為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網路全書。(3)張之洞(1837-1909)清末洋務派首領,直隸省南皮縣雙廟村人,同治進士,曾任翰林院侍講學士、內閣學士等職。1884年中法戰爭時,由山西巡撫升兩廣總督。1889年調任湖廣總督,開辦漢陽鐵廠和湖北槍炮廠,設立紡紗、織布、繅絲、制麻四局,創辦兩湖書院,籌辦蘆漢鐵路。1894年為兩江總督。1907年任軍機大臣。著有《張文襄公全集》。(4)馮國璋(1857-1919) 河間西詩經村人,系明代開國勛臣馮勝的後代。1903年任北京清政府練兵處軍學司司長,培養了一批北洋派系軍官,對北洋軍閥集團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1916年任副總統,1917任代總統,1918年10月下野。後在天津經商。(5)馬本齋(1903-1944) 回族,獻縣東辛庄人,出生於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38年,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軍,抗擊日本侵略者,同年與進駐河間的中共河北游擊軍取得聯系,組織回民教導總隊,馬本齋擔任總隊長。1939年7月,回民教導總隊改編為八路軍三縱隊回民支隊,馬本齋任司令員。1938年初組織抗日隊伍到1944年,六年多的時間里,率部馳騁在冀中平原和魯西北地區,身經大小戰斗五六百次,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
❸ 河北歷史名人
1、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趙雲被追謚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象被廣為流傳。
2、後周世宗柴榮(921年10月27日-959年7月27日),字型大小不詳,邢州堯山(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五代時期後周第二位皇帝(954~959年在位6年)。
祖父柴翁和父柴守禮是當地望族。從小在郭威家長大,謹慎篤厚,成為郭威養子。器貌英奇,善騎射,略通書史黃老,沉重寡言。年輕時,曾隨商人頡跌氏在江陵販茶,對社會積弊有所體驗。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後周,委任柴榮治理澶州,為政清肅,盜不犯境。顯德元年(954年),郭威駕崩,柴榮登基為帝。在位期間,整軍練卒、裁汰冗弱、招撫流亡、減少賦稅。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經濟開始復甦。
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等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顯德六年,商議攻取幽州時候病倒。不久去世,年僅三十九歲,廟號世宗,謚號睿武孝文皇帝,葬於慶陵。
在位短短的5年間,柴榮清吏治,選人才,修訂刑律和歷法,做出了許許多多超越前人、啟迪後世的非凡之舉。
柴榮辦事謹慎,虛心求諫,他曾極為誠懇地專門下詔要求群臣盡量上書言事,還點名讓20多名翰林學士都寫兩篇文章:《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
這種命題向眾多朝臣徵求治國之策的做法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而且他也絕不是嘩眾取寵,只作作樣子。在認真審讀大臣的建議後,他欣然採納了大臣王朴《平邊策》中「先易後難」的主張,以此制定統一大計,付諸實踐。
3、呂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現廊坊安次區)人。北宋初年宰相、詩人,後晉兵部侍郎呂琦之子、尚書左丞呂餘慶之弟。
呂端生於官宦之家,自幼好學上進。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蔭補千牛備身。後周時為著作佐郎、直史館。北宋建立後,歷知成都府。宋太宗時累拜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
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出任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門下侍郎、兵部尚書。為政識大體,以清簡為務。太宗稱其「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太宗駕崩後,呂端力挫陰謀,扶立太子真宗即位,以功加右僕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
咸平三年(1000年),呂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贈司空,謚號「正惠」。《全宋詩》錄其詩二首 。
在宋太宗傳位真宗的過程中,呂端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真宗即位之初的穩定政局也離不開呂端,他在對待擁立趙元佐集團的人的問題上,很穩健老練。他首先讓李皇後之弟李繼隆為使相,表示尊崇,出鎮陳州。
接著,呂端以王繼恩、李昌齡交接請托「泄露宮禁語言」的罪名,對王繼恩較重處分是(安置均州),對李昌齡只是以大幅度貶官(貶為忠武軍司馬)了事。處理秘書監胡旦,只說他起草詔書「頗恣胸臆」,有誹謗言辭,除名流放潯州,處理也是偏重的。
但在處理時,呂端都沒有指明他們是因擁立趙元佐而得罪的,而且除王繼恩以外的諸人,也都得到了從寬處理。
4、酈道元(?~527年),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時期酷吏、地理學家,青州刺史酈范之子。
幼時隨父訪求水道,博覽奇書,游歷秦嶺、淮河以北和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河道溝渠,搜集風土民情、歷史故事、神話傳說。
為官之後,仕途坎坷,未盡其才,歷任御史中尉、 北中郎將,遷冀州長史、青州刺史 、魯陽太守、東荊州刺史,轉河南尹,封永寧伯。 執法嚴峻,拜關右慰勞大使。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為叛臣蕭寶夤部將郭子恢殺於陰盤驛,贈吏部尚書、冀州刺史。
酈道元撰有《水經注》四十卷,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成為中國游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游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5、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生平事跡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 ,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他的無辜被害,使趙國自毀長城,令後人無不扼腕嘆恨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大將軍武安君李牧」。 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孫臏、田單、廉頗、趙奢、王翦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李牧。
❹ 滄州歷史人物有哪些
扁鵲,紀曉嵐,霍元甲,王猛,馬本齋,趙武靈王,廉頗,李牧,徐福,祖沖之,劉備,趙雲,張飛,魏徵,韓愈,趙匡胤等等。
❺ 宋朝時滄州的歷史事件與人物
宋朝初年,滄州有一個叫張美的節度使,是一個大能人,把滄州治理得井井有條,上面得到了趙匡胤的贊賞下面得到了黎民百姓的愛戴。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才同樣也有瑕疵。有一日,趙匡胤收到了一位滄州老大爺沖破重重關卡遞上來的御狀。老大爺講張美不但逼迫他最小的女兒作自己的小老婆,而且還索取百姓銀兩一批,這可是「逼婚」和「受賄」雙重罪名。趙匡胤略一沉吟,然後便運用起了他慣有的政治手法。他問老大爺:張美沒到滄州時,百姓生活如何?答:不行,日子苦啊!又問:張美到任後情況怎樣?老大爺想了想,答:很不錯,他來後,不僅天下太平,而且五穀豐登。趙匡胤笑著說:這就對了。張美的貢獻非比尋常,我要依法殺了他當然簡單不過,但你們滄州百姓以後的日子怎麼辦?他搶去了你的女兒,不是什麼大事情,他索取的銀兩我讓他如數奉還,你看怎樣?我們不能因小失大啊!皇帝發話,老大爺哪敢不聽,於是乖乖地撤了訴。之後,趙匡胤又把張美的媽媽召進宮,對她講了張美的事。張母趕緊叩頭謝罪。趙匡胤又說:我給你兒子一筆銀兩,夠他花的,告訴他,想要錢,找我,至於良家女兒,要好生相待才是。張美知道這件事後,又是恐懼又是羞恥又是感激,立即改了毛病。說來有趣,從此後,這張美更加用心治理滄州,滄州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十年之後,百姓親切地稱之為「滄州張氏」,正史野史同樣津津樂道。
這個故事被人們廣泛傳播,百姓喜歡傳播這類故事的背後有一個慣常的潛意識:如果依法治了張美的罪,滄州付出的代價可就大了,也就是說,在特殊情況下,對待特殊的人,法律只需大致平等也就可以了,這顯然是與現代法治精神相背離的。
在這個故事的背後,其實還隱藏著其它幾種可能性:第一,趙匡胤是一位英明的政治家,但並不是說所有的統治者都能做到像他那樣知人善任,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皇帝並不多見,萬一哪位皇帝看走了眼,放過了一個奸佞之徒,後果就不堪設想了,而這種可能性比前一種要大得多。第二,張美是一個還有點自律精神的人,知恥而後勇,但並不是說每個人都像張美一樣知道改過自新,也有的人可能從此更加有恃無恐,變本加厲,為害一方,這樣的後果也不容樂觀。在整個故事中,趙匡胤進行的其實是一場政治賭博,用自己的眼光和張美的人品作為賭注,所幸他賭贏了而已,雖然賭贏的可能性很小。把百姓的疾苦拴系在一場獲勝幾率並不大的賭局上,實在讓人擔心。這樣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趙宋王朝在老祖宗開創的這種無視法律無視原則的無限寬容政治環境的圈養下,終於培育出了高俅、童貫、蔡京等一大批出色的奸臣貪官,趙匡胤的子孫們為他們「寬容」的政治博弈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宋太祖趙匡胤雖然是職業軍人出身,但卻不喜殺戮,他曾「誓約」不殺大臣及言事官。縱觀趙宋,無論是朝廷當中的猜忌殺戮還是宮闈間的齷齪糾紛均比其他朝代為少,這與趙匡胤定下的不以恐怖政治作為帝業基礎不無關系。大宋初年的「杯酒釋兵權」就充分地體現了趙氏政權的政治基調,趙匡胤用他的直爽化解了政權之初的潛在危機,而不是像漢高祖和明太祖用屠殺功臣的伎倆去解決同一問題。趙宋政權的寬容性格值得稱道,但不顧及法治平等的過分寬容也為它後來的種種危機埋下了伏筆。
❻ 滄州歷史名人錄,你知道嗎
扁鵲(公元前—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郡鄭(今河北滄州市任丘市)人。由於他的醫術高超,被認為是神醫,所以當時的人們借用了上古神話的黃帝時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秦太醫李醯術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殺之。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相傳有名的中醫典籍《難經》為扁鵲所著。扁鵲(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緩,字越人,尊稱扁鵲,號盧醫。
❼ 滄州有什麼名人
滄州轄境古屬燕齊,民風以醇厚勤勞、尚義任俠著稱。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武建泱泱」之譽。歷代薪火相傳,武風沿襲不衰,到清末民初,達於鼎盛,有「小梁山」之稱。據志書記載,僅明、清兩代滄州就出過武進士、武舉人1937名,丁發祥、竇爾敦即為清初武功蓋世的武術名師。
近代,列強侵凌,為驅寇報國,維護主權,滄州傳藝習武風靡城鄉:眾多武林精英傳德授藝。張之江任館長的南京國術館,曾有52位滄州拳師先後在館任教。霍元甲、霍殿閣、王子平、佟忠義、王正誼(大刀王五)李鳳山(燕子李三)等名師豪傑,即為滄州在南北鏢行贏得「鏢不喊滄州」的威名,又為御辱鎮邪、弘揚國威、光大中華武術作出突出貢獻,被譽為武林師表和民族的驕傲。
精武會創始人「霍元甲」 武術大師「王子平」 武術大師「佟忠義」
新中國成立以後,滄州武術如古樹逢春,老將寶刀不老,新秀層出不窮,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滄州武術拳種流派眾多,特色鮮明,源起或流傳於滄州的有八極、劈掛、六合、燕青(迷蹤)、明堂、太祖、功力、螳螂、等52種,佔全國拳種的40%。滄州武術既有大開大合的勇猛氣勢,又有推撥擒拿的絕技巧招,講究實戰,具有鋼猛驃悍、力度豐滿、長短兼備、朴中寓鮮的風格特點。
滄州歷史文化名人
(以年代為序)
鄭愔馮道紀昀吳珍賈墨橋
李奉璋馬玉林劉連升姜蘋於世海
朱佩蘭徐海雲馬少山馮金秀孫楷弟
梁達子韓茂春筱翠雲張治友劉仁和
倫金蘭冀桂雲李桂雲趙春亭侯若一
董興龍李蘭舫張恩城趙心水毛萇
紀小嵐 馮 鞏 馮德章 扁 鵲
❽ 滄州有哪些名人
滄州轄境古屬燕齊,民風以醇厚勤勞、尚義任俠著稱。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武建泱泱」之譽。歷代薪火相傳,武風沿襲不衰,到清末民初,達於鼎盛,有「小梁山」之稱。據志書記載,僅明、清兩代滄州就出過武進士、武舉人1937名,丁發祥、竇爾敦即為清初武功蓋世的武術名師。
近代,列強侵凌,為驅寇報國,維護主權,滄州傳藝習武風靡城鄉:眾多武林精英傳德授藝。張之江任館長的南京國術館,曾有52位滄州拳師先後在館任教。霍元甲、霍殿閣、王子平、佟忠義、王正誼(大刀王五)李鳳山(燕子李三)等名師豪傑,即為滄州在南北鏢行贏得「鏢不喊滄州」的威名,又為御辱鎮邪、弘揚國威、光大中華武術作出突出貢獻,被譽為武林師表和民族的驕傲。
精武會創始人「霍元甲」 武術大師「王子平」 武術大師「佟忠義」
新中國成立以後,滄州武術如古樹逢春,老將寶刀不老,新秀層出不窮,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滄州武術拳種流派眾多,特色鮮明,源起或流傳於滄州的有八極、劈掛、六合、燕青(迷蹤)、明堂、太祖、功力、螳螂、等52種,佔全國拳種的40%。滄州武術既有大開大合的勇猛氣勢,又有推撥擒拿的絕技巧招,講究實戰,具有鋼猛驃悍、力度豐滿、長短兼備、朴中寓鮮的風格特點。
滄州歷史文化名人
(以年代為序)
鄭愔馮道紀昀吳珍賈墨橋
李奉璋馬玉林劉連升姜蘋於世海
朱佩蘭徐海雲馬少山馮金秀孫楷弟
梁達子韓茂春筱翠雲張治友劉仁和
倫金蘭冀桂雲李桂雲趙春亭侯若一
董興龍李蘭舫張恩城趙心水毛萇
紀小嵐 馮 鞏 馮德章 扁 鵲
❾ 關於滄州的民間傳說和名人故事
篇一:《滄州民間傳說-滄州水月寺的由來》
水月寺是以前滄州最有名的一座寺院,據滄縣志記載:「水月寺原在城外西南角,觀燈橋東西,後周廣順年公元953年始建。明宣德十年僧人澤安移建於城北鹽場東側。
明正統十七年僧人澤一重修,清乾隆五十四年,州人宋成文、董寶仁等繼而重修,光緒二十一年駐防樂軍梅東益等又重修,可謂吾邑之冠。」
據說,因清同治年間運河發大水,在鹽場附近決口,洪水從寺廟越過,故以諧音更名為水月寺。當時僅是一小廟,香火不盛,寺內方丈性然,為重修並擴大廟宇,曾斷手化緣以表誠心。
經過五、六年時間,他在市內各商家鋪戶和周圍各鄉村大戶人家,化得一筆巨資,同時得到駐防滄州的統領導范天貴及梅東益等的大力支持,開始重修擴建。其規模更加壯觀,氣勢更加宏偉。
整個水月寺有山門(前殿)、次殿、大殿、後殿為三進院落,均有東西配殿。還有東西兩個跨院、山門門匾水月寺三個唐隸大字,為駐滄統領范天貴手書,他本一介武夫,為附庸風雅,他從重修廟宇之日起,便悉心習書練字,等三年後,寺廟竣工,水月寺三字也揮筆練就。
前殿內兩側有泥塑的頭抵屋頂的身軀魁偉、橫眉怒目、叱吒風雲的哼哈二將,高約兩丈,十分威嚴。次殿當中有相背而塑前後可觀的兩尊大佛。
一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的彌勒佛,再是著盔披甲,手執紫金降魔杵的韋陀(即護法神、類鬧天宮中的二郎神楊戩)。兩側還有四大天王坐象高約一丈五尺。有的伏虎、有的玩蛇、有的弄劍、有的彈琵琶。可謂威風凜凜、氣勢逼人。
此殿可穿堂而過直通大雄寶殿。此殿高達十二丈八尺,登上七步台階可見殿前平台正中有高約五丈的千斤大鼎。殿內正中有三尊赤金鍍身的大佛,為南海觀音、西天如來、釋迦牟尼之坐象。
高約一丈六尺,面前三張供桌有香爐、蠟千、佛罄之類,大殿兩側有降龍、伏虎、長眉、長臂、醉、睡等十八羅漢,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
東西北三面牆壁有立體懸空泥塑和壁畫,據說是由兩位著名民間藝人,一是滄縣杜林劉環師傅,一是青縣西程村馬黑師傅,各自承包打對作,竟相獻藝,雕塑彩繪而成。
其內容是反映西天如來佛,從誕生、成長出家,並率幾百名弟子傳經的過程。但見煙雲縹渺、海島仙山、奇峰古洞,流雲飛瀑,宛若神話仙境。
東西兩側還有香齡溫席、王祥卧魚、丁香割肉等24孝民間傳說故事。並配有花卉翎毛、山水人物等多種裝飾圖案,可謂是妙手奇塑,巧奪天工,技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後殿內有一精緻銅塑千手千眼佛,造型奇特,精藝絕倫。
❿ 滄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滄州歷史名人有六抄位,分別是扁鵲、馬致遠、紀曉嵐、張之洞、馮國璋、馬本齋。
1、扁鵲: 戰國時名醫,鄚(今滄州市任丘)人,自幼從醫,周遊列國,成為天下 眾口稱贊的神醫。著有《內經》、《外經》等中醫經典。
2、馬致遠:(約1250-1321至1324間),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馬祠堂村人,字千里,號東籬, 漢族。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因《天凈沙·秋思》而被稱為秋思之祖。
3、紀昀:(1724-1805) 字曉嵐,清直隸河間府獻縣(今滄州市滄縣)崔爾庄人。歷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編撰的《四庫全書》被譽為中國和世界文化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網路全書。
4、張之洞:(1837-1909)直隸省南皮縣(今滄州市南皮)雙廟村人,清末洋務派首領,同治進士。
5、馮國璋:(1857-1919) 河間(今滄州市河間)西詩經村人,系明代開國勛臣馮勝的後代。1916年任副總統,1917任代總統。
6、馬本齋:(1903-1944) 回族,獻縣(滄州市獻縣)東辛庄人。1938年在家鄉組織回民義勇軍,抗擊日本侵略者,到1944年六年多的時間里,身經大小戰斗五六百次,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