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臨汾歷史名人有哪些
1、衛青: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後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衛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襲龍城,揭開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於,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 ,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2、霍去病: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西漢時期名將、軍事家,名將衛青外甥,大司馬霍光兄長。善於騎射,勇猛果斷。十七歲,拜驃姚校尉,追隨大將軍衛青,率領八百驍騎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騎兵,拜驃騎將軍,封為冠軍侯。
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兩次參加河西之戰中,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漠北之戰後,封狼居胥,大捷而歸,拜大司馬,與大將軍衛青同掌軍政。
3、柴紹:字嗣昌,晉州臨汾(今山西臨汾市)人 。唐朝初年將領,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幼以任俠聞,矯捷有勇力。初仕隋朝,為元德太子千牛備身,迎娶唐國公李淵之女平陽昭公主為妻子。唐國公李淵起兵,領馬軍總管,率先登城陷陣。
武德初年,從秦王李世民征戰四方,積功封為霍國公。貞觀初年,拜右衛大將軍,出為華州刺史,轉左衛大將軍。參與定襄之戰,從滅東突厥,累加鎮軍大將軍,平定梁師都,改封譙國公。
4、霍光:字子孟,河東郡平陽縣(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大臣,政治家,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大司馬霍去病異母弟、漢昭帝皇後上官氏外祖父、漢宣帝皇後霍成君之父。身材魁梧,皮膚白皙,眉目疏朗,胡須長美。不學無術,忠誠勤懇。
初以門蔭,選為郎官,歷任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宿衛公正,勤勞國家。漢武帝臨終時,拜大將軍、大司馬,受命託孤輔政,封為博陸侯。輔佐漢昭帝,解除上官桀擁立劉旦陰謀,廢立昌邑王劉賀,擁立漢宣帝即位,掌權攝政,權傾朝野。
5、賈充:字公閭,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東北)人,三國曹魏末期至西晉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賈逵之子。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勛。賈充曾參與鎮壓淮南二叛和弒殺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馬氏信任,其女兒賈褒(一名荃)及賈南風分別嫁予司馬炎弟司馬攸及次子司馬衷。
與司馬氏結為姻親,地位顯赫。晉朝建立後,轉任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僕射,後升任司空、太尉等要職。更封魯郡公。咸寧末,為使持節、假黃鉞、大都督征討吳國。吳國平定後,增邑八千戶。
2. 青島的歷史名人有誰
1、黃培
黃培(1603~1669),字孟堅,號封岳,即墨城裡人。其祖父黃嘉善,明萬曆年間兵部尚書、贈太保銜。
明亡後,黃培返歸故里,憂郁悲憤,常以詩文抒發情感。清康熙五年(1666年),因自刻《含章館詩集》致禍,遭姜元衡告發,史稱「黃培詩案」。
黃培被囚禁於濟南,清廷判曰:「黃培因系明朝世宦,隱懷反抗本朝之心,刊刻逆書,已屬不法,吟詠詩句,尤見狂悖,且寬袍大袖,延用前朝服制,蓄發留須,故違當朝法令,大逆不敬。應按隱叛誹薄之罪,但律無正文,無從援引,謹援他律比附,定擬絞罪」。
黃培於康熙八年(1669年)四月初一被處以絞刑,臨刑時,昂然闊步,從容吟詩明志。終年六十六。
2、黃嘉善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黃嘉善出生於即墨城,字惟尚,號梓山。黃嘉善從小聰慧,漸大學習勤奮努力,他少年時入嶗山石門西麓的上、下書院就讀,飽讀經史子集,精心體會治國安邦的道理,所作的文章流暢優雅,胸有韜略。黃嘉善成年後儀表端莊偉岸,風度儒雅,人品出眾。
3、秦紘
秦紘(1426年-1505年),字世纓,山東單縣人。明朝名臣。
景泰二年(1451年)進士。官至三邊總制、戶部尚書、太子少保。弘治十八年(1505年)卒,年八十,贈少保,謚襄毅。《皇明經世文編》有《秦襄毅公奏疏》。
秦紘長期在西北和南方邊區擔任巡撫和總督,兢兢業業,忠心耿耿,為明代邊疆地區穩定,尤其是西北九邊重鎮的鞏固做出了極大貢獻。《明史》贊其「文武兼資,偉哉一代之能臣矣!」
4、尤淑孝
尤淑孝(生卒年不詳),字孟仁,大興人。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尤淑孝被任命為即墨知縣。在任十幾年間,為即墨地方興利除弊,政聲顯著。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他將位於縣城南偏西的龍王廟移建至南門外偏東處。當時,位於縣城西南的淮涉河(今墨水河)大壩,由於年久失修,經常被洪水沖潰,不能預防河水泛濫。
為使百姓免受洪水之災,尤淑孝組織民工,重新修建了大壩。同時,由於位於城北部的北大河(今龍泉河)橋年久失修,早已倒塌,為方便地方百姓,1760年,對其進行重建。
尤淑孝還十分重視地方文化建設,在任期間,他組織人員,搜集整理地方史資料,甄別真偽,確定體例,重新編纂了《即墨縣志》,共計12卷,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地方史料。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即墨百姓在縣南三里的登高埠建造了遺愛祠,四時奉祀。
5、郭孟澤
郭孟澤(1913—1972),山東省平度縣(今平度市)人。七七事變後投身抗日活動。同年冬,受中共膠東特委委派,來平度協助郭士先組織抗日武裝。
193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1年3月任平南縣行署主任兼縣大隊大隊長。1944年3月任中共平南縣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財政部監察司監察專員、甘肅省高級法院辦公室主任、中共民勤縣委書記、武威地委紀委書記等職。1972年病逝於青島。
3. 青島的歷史名人
寧戚 生卒年不詳,春秋萊棠邑(今青島平度)人,一說是衛國(今河南境內)人,早年懷經世濟民之才而不得志。齊桓二十八年(前685)拜為大夫。後長期任齊國大司田,為齊桓公主要輔佐者之一。
公元前685年起,在40多年間,齊桓公推行招賢納士,銳意求治的建國方略,任用管仲為相,建立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業。賞識並重用寧戚,是齊桓公高明的人才政策的典型例子。
寧戚獲悉齊桓公重人才,有抱負,便決心投靠齊國,以便有一番作為。他不畏艱難,來到臨淄,自我推薦,擊牛角高歌,令齊桓公和管仲都注意到這是一個氣度不凡、抱負不凡的人物。
齊桓公求賢若渴,慧眼識才,一經交談便認定寧戚是難得的人才,他不重出身,不論資歷,不計較小節,注重大節,力排眾議,擢用寧戚。
傑出的政治家管仲也十分推重寧戚,幫助齊桓公用好寧戚之長。他建議立寧戚為大司田主管農業的官員,他認為寧戚是有才能的農業專家,自己不如寧戚。寧戚由此負責齊國的農業生產,主持開墾農田,興修水利,並興漁鹽之利。獎勵墾荒,薄取租賦,齊國很快富裕強盛起來。
寧戚仕齊期間,經常到齊國東部活動,組織民眾發展農耕,受到當地人民的愛戴,辭世後他被人們安葬在膠水東岸(今平度馬戈庄鎮境內)。
寧戚著有《相牛經》1卷,為中國最早畜牧專著,對促進齊國農牧業發展產生一定作用。
即墨大夫 戰國時齊國人,姓名失傳。齊威王時為即墨地方長官,政績突出。
他廉潔勤政,短短幾年在即墨開荒墾田,治理社會秩序,使當地居民生活富足安逸。由於他剛直正派,不去討好一班貪官污吏,使齊威王左右權臣十分不快,便以讒言詆毀即墨大夫。
齊威王及時派人調查即墨大夫的言行,澄清了是非。齊威王不僅沒聽權臣讒言,反而對即墨大夫「封之萬家」,大加嘉獎。齊威王憤怒之餘烹殺了奸佞阿大夫,痛斥了貪官污吏。
從此,齊國走向興旺,轉弱為強。即墨的聲明大振,實力也在發展中大為增強。即墨舊時建有「九賢祠」,即墨大夫列九賢之首。金馬山公園豎有其雕塑。
田單(生卒年不詳) 臨淄人,戰國時期齊國名將,齊泯王時擔任管理市場的小吏,事跡平平。
齊泯王驕暴無行,燕國昭王聯合其他幾諸侯合謀討伐,上將軍樂毅揮師東進,氣勢如虹,連破齊國70餘城池,連齊都臨淄也被攻下。
齊泯王棄都往莒,後被淖齒殺死,淖齒據守抗燕,城池尚存。燕軍只好集中兵力攻打另一仍在齊人堅守下的即墨。即墨大夫戰死城外,城中軍民公推智勇雙全的田單為主將,繼續守城抗燕。
田單勇敢地挑起指揮守城的重任,指揮軍民團結御敵。即墨城防堅固,糧草充足,有助於據守,使燕將樂毅圍城5年而沒能攻陷。
燕昭王死後,其子惠王接班,田單乃施計謀,離間惠王與燕將樂毅的關系,使惠王上當,派人接替了樂毅,相對減弱了即墨的外部壓力。
田單在城內積極部署反攻。他稱傳達神靈旨意發布命令,加強軍民斗爭信念。他親自參加修築工事,安排家屬全部入伍,與民眾共命運。他潛伏勢力,由老弱婦幼登守城池,佯裝力弱。他派富豪等往燕營行賄偽降,鬆懈燕軍警惕性。總之,田單做好了以智取勝的種種准備。
城中1000多頭牛被披綵衣,牛角綁尖刀,牛尾束好澆滿油脂的蘆葦,經一一點燃後,眾牛沿城牆洞穴竄出,5000壯士緊隨其後,在黑夜中殺向燕軍兵營。城中老弱,擊銅器壯聲勢。燕軍大驚,隨後四散,潰不成軍,死於亂軍的燕軍不計其數。
齊軍乘勝追殺,眾多城池被攻陷,70多座城被齊國收復。
田單破燕,巧施火牛陣妙計,留下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一段佳話,也是即墨故城頗具風採的一段歷史。
徐福 亦作徐市,字軍房,秦代方士。據考證.其先祖為夏禹時伯益子若木的後裔,周穆王時,因功受封徐地而以徐姓。
徐福生於齊王建十年(公元前225年),徐福的故里因史書無明確記載而存有多說,有今江蘇省贛榆縣金山鄉徐阜村說,有今山東省龍口市徐鄉說,有今山東省平度市徐福村說,有今山東省膠南市說分析,徐福的故籍可能在今膠南市琅琊台附近一帶,徐家大村很可能就是徐福的故鄉。
徐福幼年學習儒家學說,研習陰陽五行,習學道術及煉丹術等。成年後,以行醫傳道為生,隨其父徐猛宦遊齊國,結識許多朋友,與齊國方士侯公、燕國方士盧生均為上交。
徐福對秦始皇靠強權武力征服韓、趙、燕、魏、楚、齊六國不滿,使計劃以其求仙采葯的名義,向秦始皇上書,請求東渡,「得平源廣澤,止王不來」。這是徐福借秦始皇迷信心理反秦的一種辦法,客觀上促進了中日人民的友好交往。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第一次登上琅琊台,觀看虛幻的海市蜃樓奇景,成仙慾望更為強烈。徐福等方士便欺騙秦始皇說到海上蓬萊、方丈、瀛洲三座神山,可向仙人求得長生不老仙葯。
徐福的奏請,正中秦始皇下懷,便挑選數千童男童女加以訓練,並在琅琊台附近造船,准備由琅琊港啟航。
始皇帝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三次出巡.第二次登琅琊台,想見徐福,了解謀求長生不老仙葯這事,但沒見到徐福。
始皇帝二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第三次登琅琊台,召見徐福,詢求仙葯結果。徐福稱海上有大鮫魚作怪,阻礙船隊前行。秦始皇相信了這番理由,便選善射的弓弩手,帶童男童女和百工五穀,由琅琊港出發。
當行至之罘時,秦始皇親同弓弩手射死一大鮫,後往海西去了。據分析,徐福率船隊經廟島群島,渡渤海,沿遼東半島至朝鮮半島,再往南橫渡朝鮮海峽,去了日本。
今日日本人民,普遍尊徐福為農工神、紡織神和醫葯之神。不少地區建有紀念徐福的建築物,按時舉行紀念祭奠活動。
田橫(?—一前202) 齊貴族。狄縣(今山東高青)人。秦未陳勝、吳廣起義,六國舊貴族趁機反秦自立,田橫便從兄田儋起兵反秦,繼田儋、田市、田榮、田廣之後,田橫在楚漢戰爭中自立為王。漢高祖四年(前203)被漢將韓信擊敗後,率殘部500餘士逃至一海島。漢高祖五年(前202),漢高祖遣使昭田橫至洛陽,田橫被迫前往,攜門客二人西去。行至屍鄉(今河南偃師西)因不願稱臣於汗,田橫與二門客一同自刎。留居海島的500兵士,聞訊後全部自殺,史稱田橫五百士殉義。其所居海島被後人稱為田橫島。即墨舊有九賢祠,田橫亦位列其中。田橫的忠義精神至今仍被人們看重。
伏湛 字惠公,汗琅琊郡東武(今山東諸城)人,西漢末,官居平原太守。王莽篡漢後,棄官隱居教書育人。東漢光武帝即位後,拜為大司徒。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在不其縣建不其侯國,封伏湛為不其侯,由洛陽遷居不其城,食邑3600戶。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夏,應昭出任。行前,諸親友設宴餞行,不料不久中暑病故。
光武帝派使臣送喪修冢,給予禮遇。伏湛死後,先後由伏翕等襲侯爵,共傳八代,歷時185年,此期間,伏氏成為不其城內的望族。漢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殺漢獻帝皇後、伏氏之女伏壽,不其城內伏氏受株連,傳說百餘人口僅有一人躲過劫難。
徐萬且 西漢即墨(今平度市東部)人,天文歷法學家,生卒年不詳。
農業是古代社會的立國之本,歷代均十分重視天文歷法事宜,帝堯時代便有「命羲和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的記載,後至春秋時代,社會動盪使歷法混亂,秦朝統一中國也未及統一修訂歷法。
及至漢初,統治者忙於穩固政權,顧不上修訂歷法,只得在所有6種歷法(黃帝、顓頊、夏、殷、周及魯歷)中選用較為適用的「顓頊歷」。
漢武帝登基後勵精圖治,採納司馬遷等人的建議,決定組織力量,開展天文歷法的研究工作,創編新的歷法。
即墨徐萬且、長安徐禹等民間從事歷法研究的20多名文人被組織起來,在官方安排下,開始了認真的天文測量,反復地進行測算,在借鑒前人治歷得失的基礎上,製作了一部新的歷法。漢武帝十分重視這一成就,為此改年號為「太初』,《太初歷》也由此得名。
《太初歷》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法,在世界歷法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把一回歸年定為365.2502天,一塑望月定為29.53086天,取得了那時代世界上的領先地位。它還運用置潤方法,科學地把24節氣定入歷法,對農業社會的生產安排具有指導意義,對民眾日常生活也有實用價值。
《太初歷》實施後,延用至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近200年之久,是我國的一重要科學成就,徐萬且在其中的貢獻應予肯定。
童恢 生卒年不詳,字漢宗,東漢琅琊姑幕(今山東諸城)人。早年在州郡當過下等官員,奉公廉潔,為人稱道。司徒楊賜對此十分賞識。便把童恢召到自己府中擔任職務。後來楊賜官場遭難,以往的追隨者紛紛離走,只有童恢有忠心。有膽量為楊賜表白,直到楊免罪獲釋。
童恢的忠貞不貳令人欽佩,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楊賜推薦他擔任了不其縣令。童恢到任後,忠於職守,勤於政事,深入民眾,很能體會百姓的甘苦。他寬以待人,逢下屬或民眾犯了過錯,他以理服人。而當下屬盡職效力,有了成績,他總是褒獎有加。
但對自身,童恢總是嚴以律己,不以權貴自居,不圖榮華富貴,致力於發展地方經濟,除抓緊農業生產外,還大力倡導發展林桑、畜牧、紡織等的生產。經濟的繁榮促成了不其地方的社會安定,縣境內富裕祥和,無人再去搞雞鳴狗盜,竟使縣獄多年無事可干。這等消息傳出來,鄰縣民眾羨慕不已,許多人遷居前來。
童恢的政績也得到官方的首肯,後來他被升為丹陽郡(今安徽宣城)太守,肩負起更重要的崗位職責。
後來,童恢死於任上。不其百姓感念他的功績恩德,為他推廣「童公祠」,將他的衣冠葬於傅家埠山下,寄託百姓的崇敬之情。
童恢是青島古代歷史上治理有方、關心民眾疾苦、得到百姓衷心愛戴,以至當作聖人敬祀的少有的地方官。在青島的民間傳說中。有不少關於童恢為民除害、馴虎治虎的故事,表達了民間輿論對童恢勤政愛民業績的神化,不乏感人之處。
鄭玄 (127一200)字康成,漢北海高密(今山東高密市)人。自小勤奮好學,通音律,擅琴瑟,13歲能誦五經,有「神童」之稱。他得到當時北海國相杜密器重,被推薦入太學深造。
鄭玄先學習了今文《公羊春秋》、《三統歷》等。又學了《禮記》、《左氏春秋》、《古文尚書》等,四處拜師,學識大增。
漢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鄭玄師事第五元先和張恭祖,後又游學於幽、並、豫、兗諸州,他博學多才,名滿九州。延熹九年(公元159年),鄭玄西入關,與涿郡盧植同拜馬融為師,達七年之久。延熹九年(公元166年),鄭玄歸故里,他志在治學,熱心教書育人,決心整理傳播經學,以禮義治動亂。後來他因黨錮之禍遭迫害,失去自由達14之久。蒙冤時期,鄭玄不聞世事政爭,潛心鑽研經學,使學問大進。
黨錮解除後,鄭玄在高密講學授徒。黃巾大起義後,鄭玄同其門徒遷往膠東不其山(今青島城陽區鐵騎山),避難隱居。他在山中建立書院,一面講學,一面整理古代歷史文獻,同時將自己大半生的學經收獲記載下來,著書立說,慕名前來求學者達千人。
書院被稱為康成書院,北倚不其山,南臨墨水河,初建時的規模、結構等因缺乏資料,已難考究,但從鄭玄影響大、名氣大、追隨者眾多而言,當是很象樣的文化場所。
其後,附近的居民點也被稱為書院村,村北的小屯叫「演禮村」是鄭玄向追隨者傳授、表演禮議的地方。
傳說鄭玄在康成書院講學著述時,經常到書院附近的野地採集已一些草葉用於編竹簡。這種草即麥冬草比較特別,葉子寬,也挺長,十分堅韌,而且四季常青,傳說鄭玄用這種編作草繩用以捆書,對鄭玄的讀書用書幫助很大。後來人們便把這種卻叫做「康成書帶」,又稱「書帶草」。相傳嶗山不其山一帶因康成書院的講學,「文墨涵濡,草木為之秀異」。
後來,康成書院所在的不其山一帶發生自然災害,糧食極為缺乏,書院面臨很大的困難。為減輕負擔,鄭玄離開了嶗山,到了徐州。汗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鄭玄被迫抱病隨軍征戰,病故於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鄭玄是中國古代影響很大的經學大師,他的學術成就被後學叫做「鄭學」,他為後人留下很多有價值的著作。如有其注釋的《詩經》、《國禮》、《儀禮》、《禮記》被後人重視。康成書院開創了村學之風,為青島地區古代文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法顯 (約337一約442)東晉僧人,探險旅行家。俗姓礱,平陽武陽(今山西襄垣)人。中國僧人到天竺留學的先驅者。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從長安西行至天竺求經學佛,後赴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凡14年,游歷30餘國,義熙八年(公元412年)攜大量梵本佛經,乘海船回國,途中遭遇大風,航行40晝夜,抵達一大陸。再返途中,又遭遇風暴,飄至青州長郡牢(今嶗山),在其南部登陸,被郡守李嶷迎至不其城(位於今青島城陽),講學譯經三個月,後經青州赴建康(今江蘇南京)。
著有《佛國記》(又稱《法顯傳》)是研究南亞次大陸各國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譯有經律論六部二十四卷。
王吉 (?一484)字子陽,西漢時琅琊皋虞(今屬即墨)人,自小好讀書,終入仕途,以孝廉補授若盧縣右丞,不久升為雲陽縣令,又舉賢良為昌邑王中尉。
史書記載,王吉在長安念書時,東鄰家棗樹枝條垂至他家院子,王吉妻子便摘了幾顆棗給王吉吃。王吉後來了解了這一情況,便休掉了貪財損人的妻子。後來鄰居深感不安,要伐掉棗樹。街坊們加以勸說,王吉才把妻子招回家,平息了一場風波。王吉的清廉嚴謹被人們稱道,「東家有樹,王陽婦去,東家棗完,去婦歸還」,成為佳話。
王吉不畏權勢,剛直不阿,他的忠君敢諫精神也非同尋常。任昌邑王中尉時,昌邑王劉賀沉湎酒色,樂於游獵,疏於政務,使老百姓負擔繁重的勞役,致怨聲四起。王吉多次上疏力諫,奉勸劉賀體恤百姓,勤於國政,動情曉理,發達了一片愛國忠君之心。這雖未被採納,但後人均稱道他的忠心。
漢昭帝死後,大將軍霍光執政,劉賀被迎為皇帝,王吉再度進諫規勸劉賀糾偏,但依然沒起作用。昏庸的劉賀稱帝僅27天使被廢,那班專事阿諛奉迎的官僚多受株被懲處。王吉異於眾臣,得以倖免。
進而王吉又被漢宣帝任為博士諫大夫,他依舊憂國憂民,時刻不忘重肩在任,勇於負起職責。當時朝中綱紀混亂,缺章法,少名臣,權貴們任人唯親盛行,情況堪憂。王吉多次上疏勸皇帝廢除蔭襲制度,選賢任能,整頓吏治,興利除弊,振興朝綱。他慷慨陳詞,充分說理,為時人所折服,但打動不了迂腐的皇帝,一片赤誠之心不被賞識,反遭冷眼相看,使有報國之心而無報國之門的王吉大為傷心。王吉見狀心灰意冷,對仕途已無興趣。所以,他以疾病纏身為托辭,引退故里。在家鄉閑居中,他並無積蓄,衣食與百姓無異,王吉仍思慮國家和民眾的命運,積憂成疾。
漢元帝即位後,召王吉入朝為官,他抱病赴長安、不幸病故於途中。
今即墨溫泉漢代墓群,規模宏大,實為西漢名臣王吉家族塋地。
蔡齊 (988-1039)字子思,北宋萊州膠水縣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考中狀元。從文章到相貌,他都得真宗賞識,予以厚愛。他是平度歷史上唯一的狀元。
天熹二年(公元1018年),蔡齊被召進京,任集賢院著作郎,後升任右思諫、給事中、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等職,蔡齊一如既往,廉名剛正,觸犯了權勢人物,被罷免翰林官職,出知密州(今山東諸城)。蔡齊到位後,致力救災拯民,奏請朝廷免除當地民眾積年所欠稅糧,經准開放「鹽禁」,時連年荒旱中的災民獲得生機。後蔡入京升右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宋仁宗親政後,蔡齊升任樞密副使。景帝二年(公元1035年)升任禮部侍郎參知政事,屬朝廷重臣。在不少大事的決策方面,表現了他的水平與能力。
當時黃河危害甚重,許多朝官主張堵塞決口。蔡齊深入研討,提出相反意見,他認為舊河道以北地勢低窪,如堵決口走舊道並不利。順水勢疏導方為上策。既可久免再潰,又能把貝州、博州等大片地帶改在黃河以南。因此主張合理適行,被採納後,取得很好的效益。
北部鄰國契丹屯兵邊境,意在侵犯,北宋朝廷震驚不已。朝議多主發兵備戰,加強邊防。蔡齊沒有盲從眾議,理智地作了分析,指出「契丹必不叛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三條應變措施,使北宋對各種會出現的事態都備有預案,冷靜地對待緊張局面,顯示了他的臨危不亂的膽識。
蔡齊富見識,有大度。他任樞密富使時,發生交趾800餘人歸降事件,他提出可收下安置在荊湖一帶墾荒,認為若不妥善安排,這些人難免會製造麻煩。但朝議多主張拒絕接納這些「蠻夷之人」,後來這些走投無路的人終於在西南邊疆成為不安定因素。此時蔡齊所持的態度只是自責沒能說服同僚。
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夏,因與權臣意見不和,蔡齊辭宰相職務,以戶部侍郎歸班,後又出知穎州。
寶元二年(公元1039年)四月四日,蔡齊病逝,歐陽修、范仲淹等知名文人為他寫了傳記和墓表,肯定了他的立身行事。
丘處機 又作邱處機,寧通密,號長春子,元棲霞(今山東棲霞)濱都里人,生於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相當於金熙宗皇統八年(公元12 2 7年)仙逝。
丘處機幼年便失去父母成為孤兒,沒能念多少書。19歲時他至寧海州昆侖山煙霞洞學道,朝拜道教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於金真庵,與馬丹陽、譚處端、赫大通、王玉陽、劉處玄、孫不二同稱全真道北七真人,稱長春真人。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冬,丘處機入寶雞縣潘溪廟、隴縣龍門洞苦修,創龍門派,歷時13年。
1221年成吉思汗聞丘處機名,命近臣持詔求之。邱處機不顧年邁,自萊州啟程西行,謁見成吉思汗於雪山(今阿富汗境內)。丘針對成吉思汗的「彎弓射鵰」大業進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治天下應以「敬天愛民為本」,欲長生應「以清心寡慾為要」。成吉思汗對丘處機十分器重,賜號「神仙」,令其掌管天下道教。
1224年春,丘處機到大都,入天長觀,主持於此,與諸弟子募化修茸,改名長春宮(今稱白雲觀),使全真教達到鼎盛時期,影響及後世,經久不衰。
丘處機一生多次到嶗山游觀佈道,為弘揚嶗山道教作了很大貢獻。
南宋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丘處機同劉處玄等道人由昆侖山來嶗山太清宮等處傳玄講道,使道眾大悅。這是丘處機第一次光顧嶗山,他逗留時間很短留下一些詩作便離去。
丘處機第二次來嶗山,時在金章宗泰和八年(公元1208年),自昌陽(今萊陽)轉道至嶗山,在太平宮北白龍洞額之上留詩20首。他因嶗山貌似巨鰲,改稱「鰲山」。
金大安元年(公元1209年),丘處機由膠西(今膠州)又來嶗山,到處闡教說法,在多處名勝留下石刻。
除上述三次外,據說丘處機還來過嶗山幾次,總之,丘處機熱愛嶗山,在嶗山留下詩章,留下石刻,留下傳教佈道的功業。作為嶗山道教先驅,他的貢獻和影響力不衰,至今至嶗山上清宮前仍有他的衣冠冢。他的傳世著作《大丹直指》、《撮生消息論》、《鳴道集》、《西遊原圖》等,仍被人們所重視。
張三豐 其姓名、籍貫及生年記載不一,一般認為張三豐名通,又名金、思廉、玄素、玄化、君寶、全一,字君實、山峰、三峰、鉉一、三豐、道號元元子、昆陽子、玄玄子、別號「邋遢」,指其不修邊幅。大多記其為遼陽懿州人,生於南宋淳佑丁末年(公元1247年)。
張三豐龜背鶴形,豐神奇異,儀表不俗。他行游四方,無固定居所。初寓玉雞縣。後入武當山。
1277年,張三豐第一次來到嶗山,在明霞洞後山的洞中修行10多年,繼而西行和南遊。後到陝西終南山拜師,隱世修行10年,內外雙修功夫達到當時最高水平。1324一1333年他在武當山苦修9年,開創武當外家拳術——太極拳和武當劍法。
1334年,張三豐第二次來到嶗山,先後修行於太清宮前驅虎庵、明霞洞等處,完成了道家內功高級階段的修行。兩年後.他再次離嶗山雲游各地。
1404年,張三豐第三次來到嶗山,在三表山下埋名隱居。他經常獨自乘筏來往於沿海諸島采葯,將長門岩島上的山茶花——耐冬移植於嶗山各道教廟宇,現太清宮三官殿院內的耐冬即那時所移植,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張三豐之後,嶗山各宮觀大興栽植名花真卉之風。
明太祖、明成祖曾兩次遣使求之,均未遂願,明代曾敕封為「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他是歷代嶗山道士中受到皇帝敕封最多的一位。
張三豐被《太清宮志》稱為嶗山道教祖師之一。他修身養生的理論和實踐對全真派道教有很大影響,他的一些著作被後人收入《張三豐先生全集》流傳至今。
薛祿(1371—1430) 在青島市黃島區的薛家島,明朝永樂、宣德年間曾有一位生於該島的風雲人物,他便是陽武侯薛祿,他為朝政的穩定和中國北疆的鞏固,作出了重要貢獻。
明洪十二年(公元1369年),祖籍陝西韓城的薛遇林遷到膠州灣西岸南部的島上定居,這是這里薛姓第一代居民,此後該島被叫做薛家島。
薛祿生於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在兄弟中排行第六,故被稱為薛六。薛祿年輕時身強力壯,膽識過人,更難得是他志向不凡,16歲時便替兄從軍,投身燕王朱棣的騎兵部隊,戌衛在燕山一帶。
「靖難之變」是對朱明王朝影響很大的政變,薛祿效忠朱棣,隨所在部隊參與行動,因功績突出,被破格提升為燕山衛右指揮僉事(正四品)。朱棣對他喜愛有加,為其更名薛祿。後他又以戰功晉升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使(正三品)。
薛祿緊跟朱棣的部署,南征北戰,抗擊南軍,一路奏凱,再推翻朱允朝廷的過程中立下卓著戰功。入南京後,他被越級晉升為驃騎將軍都督僉事(正二品),並以其官軼增三代,光宗耀祖。四年間,薛祿由一名普通騎兵成長為正二品的高級將領,成為朱棣皇帝的心腹。
在永樂年間,薛祿精忠報國,不居功自傲且繼續立新功。駐守邊關時,他多次擊退蒙古兵力的入侵。跟隨朱棣北征,他以主將身份從駕,屢立戰功。因而他不斷被晉升加爵,先後從都督同知(從一品),右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兼左軍都督府事(正一品)、奉天靖難推城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陽武侯。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授權主持北京城的營建,在10多年時間內經百萬軍民同心協力完成了這一浩大工程,薛祿投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才智,為明王朝順利北遷作出重要貢獻。
洪熙朝仍十分器重薛祿,任命他掌左府加太子太保、總兵官、世襲侯爵。宣德朝仍依靠薛祿掌管巡邊衛疆事宜。年邁花甲,薛祿仍親赴邊關御敵,他建議在難守的地段築城堡,負責修建了一段長城。
宣德八年(公元1430年),薛祿積勞成疾,病倒在前線,回京一個月便因病重而逝世。他歷事三朝為三代宿將,他的陽武侯勛位,上封三代,下蔭子孫,是青島古代地位最高的武將。
藍田(1477一1555) 字玉甫,號北泉,即墨人。明、清兩朝,即墨有以仕官顯明的「周黃藍楊郭」五大家族,藍田為藍家的代表人物。
即墨藍氏傳說原籍萊陽,徒居即墨較早。明代中葉,藍姓中有名人藍章,考中進士,出入官場,剛直正派,幾經沉浮,曾任監察御史、金都御史、陝西巡撫,死後被祀為名宦。
藍田系藍章的長子,自幼勤勉好學,聰明過人,七歲便可賦詩作對,令考官驚嘆:「不期即墨之鄉,生此藍田之玉!」
1492年(明弘治五年)藍田中舉人,1523年(明嘉靖二年)登進士,官授河南道監察御史。
藍田在學識方面成就過人,在為政方面剛正不阿。一次廷議,他極敢言,連上七疏,堅持強諫,無奈觸怒皇帝,競挨了一頓「廷杖」,險些丟命。此後他不退卻,又先後彈劾了禮部尚書席書、給事中陳、冢宰喬宇、宗伯汪俊等權臣。
被藍田打擊的權貴們豈會甘心,他們千方百計對藍進行報復,必欲處之而後快。他們趁藍田歸里赴父喪之機,誣陷藍田,使藍丟官。
遭貶罷歸,藍田在即墨宅內後院築了名為「可止軒」的書房,每日居室中苦讀,不過問政事,對官場已無興趣,對仕途感到寒心。
藍田為人稱道,還在於他品行道德優秀。如其友人劉英因至外地赴任,把不少行李暫寄存在藍家。不料友人隨後遇難,全家葬身江中。藍聞訊便將友人的弟弟召喚至即墨,將行李歸還。藍田一位知己辭世,家有孤兒寡婦,生計維艱。藍田便把其幼子接到自己身邊,認真撫養成人,終使後生考取了庠生,以此告慰知己。
藍田一生著述不少,有《北泉文集》、《東歸昌和》、《白齋表話隨筆》、《續筆》等詩文集,人們稱他「才擅七歲,學富五年」,「萬言倚馬才」,並不為過。
臧惟一 明代人,生卒年不詳,字守中,祖居琅琊台下。
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科舉中進士,授宿松知縣職,其後又任職太湖縣,後又升為戶部主事,又調吏部任稽勛員外郎兼理文選司事務。
臧惟一的接連晉升,並非靠金錢開路,也不靠關系網生效,他恪盡職守,勤奮敬業,方受到大學士高拱器重。後他又調任文選郎中。臧惟一公道正直,不攀附宰相張居正,也不巴結張的近親,不受官場權爭的影響。他官職依然升遷,後至皇帝身邊,擔任了大理寺正卿、光祿寺正卿。
張居正垮台後,追隨者都被罷官,減惟一卻沒受株連。後撰升順天府尹,依然不阿順權貴,堅持秉公執事。
http://qingchina.org/culture/renwu/index.htm這里太多了全復制太麻煩了,你自己去看看吧
4. 昌邑歷史
一、歷史沿革
昌邑市歷史悠久,據北孟千戈庄出土的黑陶片鑒定,屬龍山文化,距今4000多年。據載夏禹分天下為九州始,此地即屬青州,春秋設城邑。屬紀國,齊師滅紀,改稱都昌,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析北海安鄉置昌邑。金代昌邑屬山東東路益都府濰州。明洪武九年,改屬萊州府,洪武十年並入濰縣。1941年,昌邑縣人民政府在瓦城成立,1945年日軍投降,分置昌邑、昌南兩縣屬膠東區西海專區,1950年改屬昌濰專區,1983年屬濰坊市。
二、文物古跡
(一)古文化遺址
1、千戈庄龍山文化遺址 位於現北孟鄉千戈庄西南50米處,南北長20餘米,東西寬100餘米,內涵不太豐富,暴露較少,曾出土素麵加沙黑陶器殘片。
2、石埠西村商周遺址 位於現石埠鎮西村西50米牛頭埠南坡,東西長200餘米,南北寬100餘米,文化層厚1.5米。內涵豐富,有大量的陶片和獸骨,上周時代的繩紋器物殘片多有出土。1981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呂山周代遺址 位於飲馬鎮山陽村北(西距濰河約1000米),整個遺址坐落在呂山西南坡上,西北東南向,長300餘米,寬200餘米,陶片暴露較多,出土有豆把,罐口沿,鬲足等標本,現藏市圖書館。
(二)古城遺址
1、故城遺址 位於龍池鄉利漁村東南方約2000米處,南北寬200餘米,東西長300餘米,古城址比周圍地面高出1餘米,被利漁村民拓為耕地。遺址有許多被鹽鹼腐蝕的陶片,紋飾難辨。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密鄉故城遺址 位於圍子鎮古城村。故城遺址東西南北各500米。解放後群眾用土將四周原有城牆殘基取平,但遺跡尚存。西牆北端,開挖了1條寬20餘米、深2米的南北大溝,暴露出許多磚瓦陶片和一口古代水井,井壁有陶圈壘成,現已淤平。遺址出土文物有:卷雲紋瓦當、"齊化法"刀幣、銅戈、銅鏃等。
3、都昌故城遺址 位於今昌邑市第一中學、昌邑師范、市人民醫院、市檢察院駐地,北城牆在現檢察院北側,南城牆在市人民醫院南端,東與西關相鄰,西與劉家辛戈毗連,東西300餘米,南北400餘米,昌邑一中基建時出土許多漢代陶器,現藏市圖書館。昌邑師范南側曾掘出一口陶圈砌成的水井,早已淤平。1978年文化館基建,挖出漢代陶片及卷雲紋瓦當若干。 4、膠陽故城遺址 西漢時為膠陽候國,位於塔爾堡鎮高陽村。遺址南北長450餘米,東西寬300餘米,高陽村座落其上。城址破壞嚴重,面貌全非,在該城內只能發現漢代的磚瓦殘片。
(三)古墓葬
1、埠頭戰國墓 位於現石埠鎮埠頭村北100米的土埠頂上,封土高3.5米,封土底徑約22米。墓室為土穴,內有積石,穴長寬各約3米。1977年,從封土底部挖出器物若干,其中有銅敦一件,玉璧殘部一件,水晶扳指一件,水晶環兩個,瑪瑙環、玉環各一件,銅帶勾一件,骨器兩件。這是戰國時期卿、大夫的墓葬。
2、高陽候墓 位於塔爾堡鎮高陽村西南約1000米處,堡陔埠的南端,原有封土高約10米,"文革"期間將封土取平,現可辨墓道口痕跡。此冢即高陽候孫並之墓。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固王冢墓群 位於雙台湘南興福、北興福村西,虞河東岸。原有墓葬九座,稱為"九頂蓮花冢",並各有其名--斗冢子、升冢子、簸箕冢子、蓋墊冢子、半邊冢、東高廟、西高廟、焦冢子、仙姑冢,到底那座是固王冢尚難斷定。"文化大革命"中,有四座被挖,五座尚存。在被挖的仙姑冢與升冢子中出土了一批陶器與銅器。陶器主要有盉盉、耳環、雞形器、鳥形器等,全為泥制灰陶,造型生動;銅器有印章、洗、帶勾、勺、駑機等,非常精緻,其中銅印為方形長、寬、高均為2.3厘米,上有四個篆字"劉小字印",頂有橋式鈕。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東漢墓葬。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大埠漢墓 位於都昌大埠村西端,1982年文物普查時發現畫像石2塊,長1.1米,寬1.5米,厚0.18米,正面刻有人像。這是一座東漢墓葬。
5、林家埠漢墓 位於石埠鎮林家埠村南150米處,墓葬封土高約3米,底徑約7米。1975年在墓南側開挖排水溝時,發現銅壺1件,重15公斤,還有瓷壺2件,現已不存。根據出土文物鑒定為漢代墓葬。
6、黃福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西北,昌邑縣印刷廠東,墓室為石頭結構。原有封土高約10米,四周圍有磚牆,院門向東,並有台階數級可攀。院內植松柏,墓前有明代楊士奇所撰墓碑兩塊,墓道兩旁有白理石石人,石馬,為明代御葬,抗日戰爭期間,墓室被盜,"文化大革命"期間,圍牆被拆,石人、石馬被砸。1979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黃元御墓 位於都昌鎮黃家辛戈村南300米處,風土高1.5米,底徑2.5米,墓前有石碑一座。1985年確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文物
銅器有:"五銖"錢范,膠西候印,"O"幣,刀幣,"銅仿壺"與"半兩銅錢"等。工藝美術有:玉璧,木雕水牛牧童,"思我良朋"畫卷。
5. 山東昌邑有什麼名人
海軍艦隊副司令員齊安聚
齊安聚(1919——1963),山東省昌邑人。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軍銜。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海軍長山要塞司令員,海軍南海艦隊副司令員等職。[詳細介紹...]
抗日先烈張智忠
張智忠,中共昌邑縣委的創始人之一,1943年因叛徒告密在招遠縣梧桐夼村再次被捕,慘遭日偽軍殺害,年僅34歲。[詳細介紹...]
陳干:早期同盟會會員
陳干,生於1881年12月29日,卒於1927年6月,年四十六歲。是山東省最早的同盟會員之一。[詳細介紹...]
清朝名醫黃元御
黃元御(1705一1758),清朝乾隆年間名醫,從36歲開始著述,到去世前成書13種,約200百萬字。去世後其著述全部被收入《四庫全書》。[詳細介紹...]
明少保兼戶部尚書黃福
黃福(1363-1440),字如錫,別號後樂翁,昌邑市黃家辛戈村人,歷仕至少保兼戶部尚書,卒增太保,謚「忠宣」。一生歷任六朝,為人公正,勤於學問。[詳細介紹...]
南宋參政知事辛次膺
辛次膺(1091-1170),字起季,山東昌邑人。官至參政知事(相當於副相),南宋名臣。生性耿直,敢於直言,為官五十餘年,無任何私情為人議論。《宋史》評曰:「南宋直言之臣,宜為首稱焉。」 [詳細介紹...]
夏煥文,字蔚堂,昌邑宋庄鎮大章村人。清光緒間貢生;生卒年不詳,卒於1951年。見《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補遺。 煥文一生酷愛書法,早年即潛心臨池,主張追本求源,取法高古自漢魏入手,先進而後出,由形似而神追。而當時社會書壇,多拘囿官閣體中,大膽革新者少,而他卻力主放寬眼界,師從古法而不泥古,走書法創新之路。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746208
還有很多,這里有網址http://www.wf-0536.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1
http://tieba..com/f?kz=433791808
6. 出生在青島的有哪些歷史名人
1、王統照:(1897—1957年)字劍三,曾用名:息廬,源蒙、梅如等,著名作家,山東諸城人。1927年王統照定居青島,創作了描寫青島的著名散文《青島素描》、詩集《這時代》、長篇小說《山雨》,主持創辦了文學期刊《青潮》。1946年被聘為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後因支持學生運動被解聘。1949年返校任中文系主任。王統照故居位於市南區觀海二路49號。2、王獻唐(1896—1960年),山東日照人。歷史考古學家。曾任《山東日報》《商務時報》編輯、山東省省立圖書館館長、山東文物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故宮博物院銅器研究員。在金石、版本、音韻、目錄學等方面均有建樹。著有《中國古代貨幣通考》、《楚辭新論》、《公孫龍子懸解》、《炎黃氏族文化考》等書。王獻唐故居位於市南區觀海二路13號甲。3、毛漢禮(1919-1988年),浙江諸暨人,中國物理海洋學家、教育家。中國物理海洋學奠基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著有《動力海洋學》《海洋》《灣流》等論文、論著40多篇(部)。其主持的《全國海洋綜合調查資料匯編及圖集》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黃東海陸架水文物理學調查研究》獲1985年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二等獎。毛漢禮故居位於市南區福山路36號。4、馮沅君(1900—1974年),原名馮淑蘭,河南唐河人。現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應國立山東大學之聘來青島任教。曾任山東大學副校長。與林庚合編的《中國歷史詩歌選》獲全國統編材料一等獎。馮沅君、陸侃如故居位於市南區魚山路36號。5、陸侃如(1903—1978年),江蘇海門人。現代作家、教育家。1947年受聘國立山東大學任教。著有《屈原》、《宋玉》、《楚辭選》、《杜甫詩選》、《韓非子選注》、《中國詩史》、《中國文學史簡編》等著作。馮沅君、陸侃如故居位於市南區魚山路36號。6、老舍(1899—1966年)北京人,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老舍,著名作家。1934年到青島,任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1936年辭去教職專事創作。在青島期間創作了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兩部散文集。代表作《駱駝祥子》被譯為多國語言,並被改編成舞台電影劇本搬上舞台銀幕。老舍故居位於市南區黃縣路12號。7、華崗(1903—1972年),浙江龍遊人,史學家、學者、教育家。1951年至1955年任山東大學黨委書記兼校長,在青期間完成了《中國大革命》等著作。創辦《文史哲》並任第一任社長。著有《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大綱》等著作。華崗故居位於市南區龍口路40號。8、朱樹屏(1907―1976年),字錦亭,山東昌邑人,海洋生態學家、水產學家和教育家。是中國海洋生態學、水產學及湖沼學研究的先驅和奠基者。1946年任國立山東大學教授兼水產系主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實驗室研究員。新中國建立後,任山東省水產廳副廳長,全國政協委員,青島市政協副主席。撰有《中國近海浮游植物與水文及漁業的關系》、《十年來我國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等論文40餘篇,其《海帶施肥養殖》、《海帶自然光育苗》、《壇紫菜人工育苗與養殖的研究》3項成果均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朱樹屏故居位於市南區金口二路13號。9、劉知俠(1918-1991年),河南汲縣人。現代作家。新中國建立後,歷任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編創部部長、秘書長、副主席,山東省作家協會主席等,1985年任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定居青島。畢生致力於軍事文學創作,著有《鐵道游擊隊》、《紅嫂》、《鋪草集》、《沂蒙飛虎》等長篇小說。劉知俠故居位於市南區金口二路42號。10、束星北(1907—1983年),江蘇江都人。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海洋物理學家和教育家。新中國建立後在山東大學、青島醫學院任教。1978年到國家海洋局進行動力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是我國早期從事量子力學、相對論研究的物理學家之一。曾發表大量中外文論文,著有《狹義相對論》等。束星北故居位於市南區魚山路36號。
7. 昌邑的歷史
昌邑古城:其治所位於山東省巨野縣城南27公里的大謝集鎮前昌邑村,是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
城址上現有前昌邑、後昌邑、侯花園、城角劉四個村莊,范圍內發現大量漢代遺物和少量的戰國遺物,有瓦,小鼻罐,淺盤細柄豆,壺,銅鏃,鐵柱,弩機,陶井圈等。還發現了石磨,石槽房屋基址,釀造窯址。另有部分唐、宋、金、元時期的遺物如:鐵釜、研究碗、盤等。大量的文化遺存,為我們研究古昌邑的歷史與興衰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
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昌邑,春秋戰國時期為邑,秦時設縣,西漢時期為郡治。
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城就成為王國之都。
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陽國為山陽郡。
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期子劉髆[bó]為昌邑王。
劉髆在位十一年,死後其子劉賀繼位。
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僅在位僅27天,因昏庸淫亂,被大將軍霍光所廢,霍光親自送劉賀回巨野繼續做昌邑王,其後劉賀被貶為海昏侯。
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
1980年、1982年,菏澤地區文物工作隊對該城址進行了兩次調查勘探,探清古在平面略呈方形,檔城牆長1215米,西城牆長1377米,北城牆長1585米,南城牆長1720米。城牆分段板築,土質為摻有石灰的粘性黑土,夯層9、10、11厘米不等。
《山東通志》載:此城「縱橫皆六里」,「外城周長三十餘里」。
昌邑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漢之戰".漢景帝三年的"七國之乩"平叛之戰等都曾發生在這里.昌邑又是走蛟卧虎之地,孕育出許多曠世梟雄.西漢初,梁王彭越從這里揭竿,東漢末,費亭候曹操任兗州牧於此.自戰國至魏晉是昌邑的鼎盛時期,這一帶是當時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冶造貿易中心.西漢時,昌邑城內已有了自己的冶鐵業和專門管理冶鐵的鐵官,是當時全國49處從事鐵器生產的官辦工業之一.據<<漢書>>記載,當時昌邑從事冶鐵生產的工役就是280從繁榮昌盛逐漸走向衰落.迨至元末,黃河幾次決口,厚厚的泥沙把這座古城湮沒在黃土之下,僅留下城廓殘桓隱約可現。
據《巨野縣志》記載,明清時期,每當陰雨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看到城闕形,這就是著名的野古八景之一的"昌邑煙雨"。後人作憶秦娥"昌邑懷古"贊日:煙雨歇,漠漠故城雄關堞。雄關堞,殘陽晚照,漢家陵闕。楚漢交兵流碧血,酈商沖鋒泣壯烈。泣壯烈,彭王略地,千古英傑。[1]
昌邑古城處在一個盛產五穀的富庶地區的中心,因此就成了當時的經濟都會。北方的牛馬牲畜,南方的絲茶竹器,東方的魚鹽海產,西方的皮革紋族,都可以在昌邑買到,商業貿易發達,全國各地的特產都齊聚此地,形成了貿易特資集聚地。
從1977年出土的1056件文物的禹梁山漢墓隨葬物品中可以看出,當時昌邑不僅桑麻遍野,盛產五穀,而且有了比較先進的冶鐵工廠。據查證,古城內外,地上地下的丈物古跡極為豐富,除已在禹梁山發掘了漢昌邑王劉骨尊之墓外,還有梁王彭越墓、漢荊州刺史李剛墓、漢御史大夫卜式墓、西侯樓文化遺址、兗州刺史楊叔恭碑等。東漢時,城內建有一佛塔,名昌邑塔,為全國少有的古塔之一。由於以後幾次大的黃河決口,這座雄偉的古城便長眠於地下了,但每遇陰雨煙霧天,人們仍然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這座古城的城門、城垛、垣牆、宮殿,這就是著名的巨野八景之一一「昌城煙雨」。
昌邑還是東漢名儒楊震辭金之所。清代之人在昌邑立了楊震辭金碑,碑陽刻「楊震卻金處」五個大字,碑陰刻有楊震的生平和政績。西漢、東漢、三國、兩晉、隋唐均在此建都設郡,一度成為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交流中心。
8. 濰坊的昌邑市歷史上有哪一些佛教廟宇
只能說中國有那些大寺廟,不能說哪個最大。沒有人科學公正地做過對比,沒有專權威的說法。也不好屬比較。
下面是全國一些著名大寺廟
韶關南華寺
洛陽白馬寺
扶風縣法門寺
湟中縣塔爾寺
恆山懸空寺
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
9. 山東濰坊昌邑歷史名人
傅振邦,字維屏,號梅村,因出生於入梅之日而得此號,山東省萊州府平度州昌邑縣蟲埠村人。嘉慶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1814.6.13]戌時生。道光十四年中武舉,道光十六年中進士,歷任湖南長沙協中軍都司、綏靖鎮右營都司、湖廣鎮筸鎮中軍游撀、湖南撫標中軍參將、貴州定廣協副將、管帶湖南官兵副將,江蘇徐州鎮總兵、總兵銜提督、河南巡撫、廣西記名提督、雲南提督、直隸提督、直隸總督[同治11年曾國藩病重間及李鴻章在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間,台灣故宮清史檔案有記載]、國朝多次委任三省、十一省軍欽差經略大臣(其權職高於總督,掌管軍、政等要務;關於其子鳳颺教案處理件,皇帝所述);任直隸提督後期,兼督京師九門軍政要務、晚年圖安靜,且一直從心理上對慈禧掌政有成見,於是請調湖北任提督。後被國朝敕封為建威將軍;逝後晉封榮祿大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