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歷史人物趙廣漢有什麼小故事

歷史人物趙廣漢有什麼小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6 10:05:46

1. 古代清官的故事

楊震,東漢時陝西人,曾執教講學20多年,年50時任荊州刺史,涿州太守、司徒、大尉等職,當他出任東萊太守期間,有一次,他路過昌邑縣時,曾得過楊震推薦的該縣縣官王密為了報恩,深夜以十斤黃金相送,楊震毅然拒絕,他說;「作為老朋友你怎麼這樣不了解我呢?」王密神秘地說:「夜深了,這事沒人知道,」楊震哈哈大笑說;「我知、你知、天知、神知,怎麼說沒人知道呢?」王密見楊震如此廉潔,羞愧地出門而去,楊震一生為官從未受過賄,在歷史上留下了清正廉潔的好名聲,後因受誣陷而自殺。
羊續,後漢平陽人,官至南陽太守,剛上任就有人,有一天當地府丞來訪,手裡提著一條七、八重的大鯉魚,羊續就問他,「你這是干什麼的?」府丞說;「卑職聞大人喜食河鮮,今特從魚場買一條大魚,請大人嘗嘗鮮」羊續馬上意識到他的動機,羊續說;「你既然送來了,就放下吧,」府丞見大人欣然笑納心中十分高興。結果這事很快就傳了出去,他手下的一幫趨炎附勢的官員也紛至沓來,或送魚、或送肉,還有送金錢美女的,都想藉此博得大人歡心,發便陞官發財。當羊續看到這種情況時,神情馬上嚴肅起來,說到;「諸位大人認為我是一個貪婪的小人吧?好,請你們抬頭看看。」只見樑上懸掛著一條乾枯了的鯉魚,大家恍然大悟,狼狽而逃。
劉寵,東漢時人,官至太守,為官清廉,不貪財,為民辦實事,深受百姓愛戴,他任太守幾年,後調入京城任職,當他要赴京城時,百姓們依依不捨,並計劃如何送別劉太守,而劉太守和夫人商定悄悄離開,不讓百姓知道,那知他剛走不遠,百姓們冒著寒冷,早在路口等著送別他了,有的拿雞蛋、雞子、魚,牛肉、羊肉,太守一律拒收,並說;「謝謝各位父老鄉親們,你們的心情我領了,大家請回去吧,天氣太冷,以防凍傷身體,回家吧。」老人們說;「以前的官員只知道貪財,搞得大家雞犬不寧,你來了百姓們安居樂業,我們實在感謝劉太守,臨別之時無以為報,我們每人出一百文錢,請太守收下,劉太守說;」大家的心意我領了,錢堅決不能收,百姓們執意不肯,無奈,劉太守從每人手裡拿下一文錢,作為象徵性的收下了,百姓們才稱謝作別,百姓們走後,劉太過和夫人將錢放入水中,只留下一文錢作為紀念,人們知道此事 後,稱他為一文太守,

2. 歷史上有名的清官及事跡有哪些

歷史上的清官數不勝數,有哪些清官的事跡被世人熟知?各位,這個話題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平時老百姓喜聞樂見,經常討論的話題,屬於社會熱點話題,比較接地氣,也比較能引起大夥兒的共鳴。其次,這個問題具有科普的性質。我們知道,作為文字工作者,其職責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闡述事實,澄清謬誤,引領社會輿論,起到為大眾發聲,為正義吶喊的作用;第二,文字工作者應該宣揚正確的價值導向,弘揚正能量。

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在於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各位,歷史上像趙廣漢這樣的清官還有很多,咱就不一一贅述了吧。





3. 列:鐵面無私包青天。除了這還有什麼歷史人物

在封建社會中,民間對好官稱為清官。在正式的典章史籍中,對好官一般不稱清官,而叫「循吏」、「良吏」、「廉吏」等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官僚機構的國家,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就出現了對官僚的類型化評價。好官的標準是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側重點。司馬遷的標準是:行教、清廉、守法。在崇尚法家政治的戰國、秦及漢初,守法是最主要的好官標准。到了 " 獨尊儒術 " 時期,推行教化又成為好官的標准。但因教化的成效很難考核,從三國未年開始,根據司馬懿的思想,清、慎、勤成為正式的為官標准化,清官也就逐漸成為好官的代名詞。封建社會的清官,其實都是統治階級的代表,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服務的。只是,比之於貪官而言,他們畢竟對人民有益,為人民做過一些好事,對社會歷史起過一定的作用,也更為人民所稱道;他們廉潔奉公、公正執法的一面,對今天的法治建設與廉政建設,仍不乏學習、借鑒意義。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西門豹為官一生,清正廉明,造福百姓,死後,鄴地百姓專門為他在漳水邊建造了祠堂,四季供奉。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 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並且善於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但京兆尹的職責在於管理京城,因在天子腳下,日常處理政務容易得罪皇親國戚和當朝顯貴,所以,雖然趙廣漢算得上是一位京城行政官中的佼佼者,也仍然落得被腰斬的下場。趙廣漢任京兆尹期間,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 黃霸(? - 公元前 51 ),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黃霸還在年少時,就立下了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由於漢時並無科舉制度,漢武帝為緩解財政困難,發布詔令,凡是向國家貢獻財產的給官做。黃霸便用糧食換了一個卒史。 從政後,奉公守法,以廉為本;體察民情,以勸課農桑為重。特別是黃霸斷案,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黃霸也因此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其中,以在當時的大郡 -- 潁川郡任太守的政績最為突出。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後,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吏治清明,生產發展,「田者讓畔、道不拾遺」的太平景象,皇帝因此下詔稱頌黃霸是良吏中的最優秀者。 徐有功(? -702 ),本名徐弘敏,唐朝長安人,是唐代最著名的專司審案的官吏。在古代,大多數官職都是行政司法混一的,只有在朝廷才有專門的審案官,但在官僚體系中地位極低,也難有作為。徐有功雖長期擔任專職審案官,卻因敢於嚴格守法,犯顏直諫,執正、平反成百上千冤案,救活人命多達萬人以上而名留青史。徐有 功先後任過蒲州司法參軍、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秋官(即刑部)員外郎、郎中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職。徐有功為官之時,正值武周時期,上有武後作亂,下有酷吏網羅,執法守正彼為不易。由於徐有功前後執正大案六七百件,救活人命數以萬計,因而難免得罪酷吏、奸臣,頻遭彈劾、推審,但最終皆因找不出他貪贓或徇私枉法的證據,使他三次被控死罪,三次被赦,兩次被罷官又兩次復出,盡管如此,他仍持志不渝,不阿諛奉承,一心執法守正。也正因如此,使徐有功能成為歷史上罕見的一位名留青史的專職 " 法官 " ,被當時人譽為 " 自古無有 " 的好官。 狄仁傑(公元 607-700 ),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 "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 ,為 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 " 唐室砥柱 " 。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便處理了前任遺留下來的 17000 多件案子,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連荷蘭也有人以此為題材,編了 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 30 余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後因辛勞過度而逝 世,享年 64 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包拯(公元 999-1062 ),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包拯一生清廉簡朴,從不講究排場,即使做了大官,穿著仍與布衣時一樣;對貪污深惡痛絕,在給仁宗的奏疏《乞不用贓吏》中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 他一生嚴於律己,身體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頓吏治,打擊貪污,深受百姓歡迎,離任時當地精製一好硯相送,他都婉言謝絕,「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大力平反冤獄,是包拯生前與死後深為百姓所贊揚和稱頌的主要內容。包拯在當時和後世都享有盛名,特別在死後,作為清官的典型形象,被不同體裁的文藝作品大肆渲染,使之帶有神奇色彩。隨著國際上文化交流的進展,包拯這個歷史人物和藝術形象還贏得了世界的聲譽。雖然史料中的包拯與藝術作品中的形象相差懸殊,但包拯的一生,既能得到封建最高統治者的賞識,也受到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下層人民的擁護和愛戴,作為清官確實是非常典型的。 況鍾(公元 1383-1442 ),字伯律,號如愚,明朝江西靖安縣龍岡州人。況鍾一生出色政績在蘇州知府任上,他直接減輕官糧,實行折征的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同時,整肅吏治、端正風氣,注意清理冤獄,為民伸冤。他排了一個日程表,每天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 多件案子。經他審理過的案子,無論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為非作歹。現在,只要一提起況鍾,人們立即就會想到《十五貫》故事裡那位甘冒風險、敢於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清官。除此之外,他還做了興修水利、舉辦學校、推薦賢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況鍾任職十三年間,三次離任三次留任,替蘇州百姓辦了不少實事,最後積勞成疾,病逝於蘇州任上。當地百姓為紀念況鍾,在他死後,蘇州和七個縣都建立了祠堂。 海瑞(公元 1514-1587 ),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表面一片昇平,其時危機四伏。海瑞年青時,便對社會問題表現了極大的關注。在戶部供職時,出於對國家財力的憂慮,為進諫迷信道教、一心求仙而縱容各地大興土木修建廟壇道觀的嘉靖帝,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這次他呈上的奏疏便是有名的「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後人稱為《治安疏》。奏疏遞上後,海瑞即被入獄,好在不久嘉靖病逝、新帝在丞相徐階的勸說之下,才得以獲赦,官復原職,並逐步升至應天十府巡撫等職。之後,他為匡正時弊,嚴肅法紀,主持制定了貪污滿「八十貫絞」等嚴刑。他鐵面無私,對一直有恩於他的老丞相徐階也毫不留情,將徐家仗勢多佔的 40 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 20 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但他嚴於執法,除暴安良,生活清廉,同情百姓,招撫流亡,注意發展生產,興修水利,限制大地主無止境的盤剝,改革落後的風俗習慣,等,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湯斌(公元 1627-1687 ),字孔伯,別號荊峴,晚又號潛庵,祖籍保南睢州(今睢縣)。主要政績在康熙朝,官至內閣學士、江寧巡撫、禮部尚書等。湯斌為官一生,除著書立說,發展理學學說外,幾乎所有精力都集中在河務和漕運的治理上,並注意為百姓減輕負擔、賑災救施、興利除害,從而始終躬身實踐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民本」思想,為變「滿目榛荒,人丁稀少」為「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做出了一定貢獻,其為官清廉,至死僅遺俸銀八兩,連買棺材的錢都不夠,真正可謂是一代清官。

4. 像西門豹白居易這樣正直為民的歷史人物故事

中國最早的抄舉報箱的發明者西漢趙廣漢。漢宣帝時,趙廣漢出任穎川太守。到任後,他發現土豪劣紳結黨營私成風,形成一霸,無人能治,人民群眾敢怒不敢言。為了打擊犯罪,為民除害,趙廣漢受存錢罐的啟發,令手下人製成形狀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受吏民投書」。有了這些舉報箱,官吏和群眾紛紛寫信告密。趙廣漢根據得到的線索,組織力量打犯,使奸黨散落,盜賊不敢發,穩定了社會。趙廣漢因此名聲大振,升遷為京兆尹。

趙廣漢,字子都,涿郡蠡吾縣(今河北博野縣)人。西漢時期大臣
為人強力,少為郡吏,舉孝廉出身,授陽翟縣令。以治行尤異,遷京輔都尉,守京兆尹。天性慧於孝職,執法不避權貴。聯合大將軍霍光擁立漢宣帝,封為關內侯,遷潁川太守,以鐵腕治理治安,處置豪強子弟。 本始二年,拜京兆尹,天性精於吏職,嫉惡如仇,實現政治清明,吏民贊不絕口。
《資治通鑒》所記「京兆政清,吏民稱不容口」,是對趙廣漢最好的評價。趙廣漢是中國古代十大清官之一。

5. 古代為民請命人物事例

七君子抗日案
1936年5月31日,沈均儒、鄒韜奮等響應中國共產黨關於團結御辱、一致抗日的號召,在上海成立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積極宣傳組織抗日救亡運動,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釋放政治犯,並與紅軍和談,建立統一的抗日政權。1936年11月23日,南京政府以"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支援上海日本紗廠工人罷工、"擾亂社會治安,危害民國"為借口,由上海市公安局會同英、法租界捕房,將沈均儒、鄒韜奮、李公僕、沙千里、史良、章乃器、王造時等七人非法秘密逮捕,分別押送江蘇省高等法院第二、第三分院。"七君子"被移送法院當天,當局就企圖將他們轉解蘇州高等法院審判,在辯護律師的反對下,當日在江蘇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開庭。法官被迫駁回捕房律師和公安局特務的請求,裁?quot;責付律師保釋,改期再訊"。25日和27日,高二、高三兩個分院,又簽發重新逮捕拘票,將沈均儒等秘密逮捕移送到上海市公安局羈押。史良於12月30日自動到蘇州高等法院投案自首。蘇州高院經幾次秘密審訊後,檢查處於1937年4月4日以《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第六條,對沈均儒等人正式提出"公訴",羅織被告阻饒"平赤"之國策,作有利於共產黨之宣傳,抨擊憲法、煽惑工潮,宣傳與三民主義不相容的主張,組織和參加以危害民國為目的的團體等十大罪狀"。起訴書公布後,激起全國人民的義憤,上海一些愛國律師聯合組成辯護團,為"七君子"辯護。6月11日法院開庭,經過三小時的庭訊,決定次日續審。辯護律師以審判官拒不重視、採用有利"被告"的證據,與檢察官串通一氣為理由,申請審判官迴避,審判中斷。"七君子"入獄後,國內學者、名流、抗日將領、各界人士以及一些國際知名學者紛紛來電進行營救。宋慶齡、何香凝、胡愈之等十六人還發起"愛國入獄運動",聯合具狀要求以"愛國罪"入獄"羈押"。在全國人民的強烈要求和壓力下,南京政府不得不授意蘇州高等法院於7月31日對沈均儒等停止羈押,"具保釋放"。此案以沈均儒等勝利出獄而實際告終,但直至1939年1月26日,才由四川高等法院第一分院宣布撤回這一案件的"起訴",在法院程序上宣告了結

6. 歷史上的秉公執法的人物與這些人物的事件

獨到計策——趙廣漢
寬大教化——黃 霸
斷案如神——狄仁傑
專職法官——徐有功
剛毅清正——寇 准
法醫鼻祖——宋 慈
為民伸冤——況 鍾
剛直不阿——海 瑞
正直敢言——袁可立
廉吏第一——於成龍

Top1 獨到計策——趙廣漢
【人物簡介】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涿郡蠡吾縣(今河北博野縣)人,一代名臣.執法不避權貴,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漢昭帝後期及漢宣帝前期(公元前73年前後)。《漢書》說:「廣漢為人強力,天性慧於孝職。」他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權貴,嫉惡如仇,以強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處置豪門權貴,深受百姓愛戴,同時,善於思考,非常講究策略和方法,他的一些辦案和懲惡計策獨到而有效,深得百姓贊頌。趙廣漢身為京兆尹,清正廉明,威制豪強,由此得罪了皇親貴戚。後來,趙廣漢又因辦案得罪了當朝丞相和司直,他們羅織罪名,誣陷趙廣漢,最終使得趙廣漢慘遭腰斬。臨刑時,長安的無數百姓和官員,自發聚集在皇家宮殿前,齊齊跪下,他們有的神情肅穆,有的低泣,有的則大哭,前來送別廣漢,出現了萬人集結為之送行的動人場面。其最終遭朝廷腰斬處死的結局,更為其不平凡的經歷增添了一層迷離的色彩。
趙廣漢年輕時做過郡吏、州從事,以廉潔和禮賢下士出名,先被推舉為秀才,擔任管理物價的平準令,後又被察廉為陽翟縣令,因政績突出,遷為京輔都尉,不久擢升為守京兆尹(代理京兆尹),之後調任為潁川都的郡守,約兩年後調回長安任守京兆尹、京兆尹,直至被朝廷腰斬。
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
趙廣漢在擔任京兆尹時,表現出高度的責任心,處理各項公務,往往通宵達旦。並且善於思考,講究辦事效率。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趙廣漢為官廉潔清明,威制豪強,深得百姓贊頌。《資治通鑒》所記「京兆政清,吏民稱不容口」,是對趙廣漢最好的評價。
【斷案經歷】
宣帝登基的第一年(公元前73年),趙廣漢被調往潁川郡擔任太守。潁水郡治所大致在今河南省范圍,因境內有潁水而得名,陽翟為郡治所,趙廣漢曾做過陽翟的縣令,對那裡的情況較熟悉。潁川存在著嚴重的問題,需要一位政績優良、作風凌厲的官員前去治理整頓,趙廣漢無疑是一位合適的人選。
誅殺首惡,峻邢立威。初到潁川任上,便著手調查研究,發現不少豪強貴族勢力交結龐大,官員與地方富豪結為朋黨,社會烏煙瘴氣。惡名昭著的原氏、褚氏兩大家族,更是結為姻親,胡作非為。趙廣漢經過明察暗訪,搞清了本郡豪門大族的基本情況,果斷採取「擒賊先擒王」的方法,把原氏、褚氏兩大家族中作惡的頭領抓了起來,在公布了他們行盜全賊、為害一方的罪狀後,立即斬首。趙廣漢誅殺首惡,一時威震全郡。趙廣漢手下的官員杜建,資格老,根基深,為人一向霸道。他參加昭帝陵墓的預建工作,指使門客從中非法牟取暴利。趙廣漢根據舉報掌握了這些事實,他先是警告杜建懸崖勒馬,但杜建當面唯唯諾諾,背後不思悔。趙廣漢見規勸無效,便將杜建逮捕歸案。這下為杜建說情的人便紛至沓來,其中有宮廷太監,有豪紳官員。趙廣漢知道處置杜建會有很大的阻力,但為了維護國家法紀,他毫不留情。趙廣漢通過內線掌握了杜家人劫獄的密謀,先派出手下官吏去警告主謀者:「如果你們真的想這樣干,將依法把你們滅門!」然後,趙廣漢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果斷將杜建斬首棄市。此招震懾力不言而喻,百姓交口稱贊。
發明了中國最早的舉報箱。據《後漢書》記載:「又教吏為缿筒,及得投書……吏民相告訐,漢得以為耳目。」。為了有效地抑強懲惡,為民除害,趙廣漢受「存錢罐」的啟發,他令手下人製成瓦質的「缿筒」,獎賞告密。「缿」筒,類似古代儲錢或接受告密信件的器具,形狀如瓶,有小孔,口很小,投放簡牘,可入而不可出,謂之「受吏民投書」,這種「缿筒」,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舉報箱。有了這種舉報箱,官吏、民眾相互揭發,趙廣漢擴大了視聽,社會上各種消息都能很快地傳到他的耳朵里,根據得到的線索,組織力量及時查處,極大地穩定了社會治安。
巧用「離間」法,瓦解強豪。潁川的豪強既與官府勾結,又互相連姻,結成幫派。趙廣漢巧用離間之法,分化瓦解豪強權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後漢書》中所說:「厲使其中可用者受記,出有案問,既得罪名,行法罰之,廣漢故漏泄其語,令相怨咎。」趙廣漢獎勵一些可利用之人,讓他們接受自己的指令舉告不法,在收到告發信以後,一經核實,便依法治罪。趙廣漢還故意泄漏一些揭發材料,同時故意隱去揭發者的姓名,一旦有人投書揭發,就削去揭發者的名字,而假裝成某一豪強大族子弟所寫,讓大族間互相猜疑埋怨,相互告發,以引發他們的內訌。自此後,豪強內部果然出現了分裂,這樣,一個個地擊破,從而使奸黨散落,風俗大改。由於趙廣漢實施了各種強有力的監管措施,一些不法分子也因此再不敢頂風作案,因為一旦作案,趙廣漢也很快就能把他們抓獲。
公元前72年,宣帝重新任命趙廣漢為守京兆尹,一年後,轉為正式京兆尹。趙廣漢聲名在外,這次復任京兆尹,京城百姓很是高興。趙廣漢精力充沛,辦事認真,接見百姓廢寢忘食。趙廣漢治理京兆六年,執法如山,連皇親國戚對他也有所畏懼,不敢造次,因而轄區內豪強斂跡,治安狀況良好,政清民和,百姓安居樂業,各得其所。官員及百姓皆稱他「發奸摘伏如神」「以為自漢興,治京兆者莫能及」。
運用「鉤距」法推問破案。他善於運用「鉤距法」尋找線索、靈通信息。據《漢書·趙廣漢傳》記載》:「﹝廣漢﹞尤善為鉤距,以得事情。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准,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所謂「鉤距」就是旁敲側擊,輾轉推問,被問的人都稀里糊塗的了,趙廣漢卻腦子轉得飛快,馬上就判斷出打聽出來的結果是不是合理准確。運用這種方法,使趙廣漢對不軌之人的來歷、根基、巢穴都清楚了解,對官吏收取、貪污的不義之財的來歷和數量,都細致掌握。別人都想學他這一招,但沒有一個人能學得像他那樣精通。
趙廣漢最讓人吃驚的是他的信息非比尋常地靈敏。經常能把藏匿的壞人壞事揭露出來,就連一些隱藏得很深的情況也能了解得非常清楚,上上下下對此都非常佩服。
【斷案故事】
運用「鉤距」法推問,蛛絲馬跡破綁架案
有一次京城發生了一起綁架案:有兩個劫賊了解到宮中侍衛蘇回很有錢,便在半路將他劫持,接著向他的家人敲詐勒索。
接到報案,趙廣漢從蛛絲馬跡中尋找線索,最後找到了劫賊的住處,馬上帶著官兵趕去。他想到硬沖進去抓人可能使人質受傷,為了穩住罪犯,趙廣漢自己在庭院站下,叫長安丞龔奢敲門通告。龔奢敲門後對裡面的劫賊說:「裡面的人聽著,京兆尹趙君要我傳話,勸你們千萬不要殺害人質。他是皇帝的侍衛,殺了他,你們也完了。如果你們現在自首,將得到良好的待遇,萬一有幸碰到大赦的機會,說不定還可以獲得寬大!」兩個劫賊素聞趙廣漢威名,想想也沒其他出路,知道無法逃脫,被迫放了人質,開門叩頭請罪。趙廣漢也有禮貌地說:「幸好你們讓人質活了下來。」他們被關進監獄後,趙廣漢實現諾言,叫看守好好對待他們,並送酒肉給他們吃。
按當時法律,犯這種大罪的人要被處死,行刑時間在冬天。趙廣漢就為他們預先安排好了棺材以及安葬用品,並派人告訴他們安心服刑。兩個劫賊被趙廣漢的舉動所感動,嘆服:「死無所恨!」表示死後決不怨恨。

Top2 寬大教化——黃霸
【人物簡介】
黃霸(公元前51年~公元前130年)西漢宣帝時大臣。字次公,淮陽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生活於漢武帝、漢昭帝和漢宣帝時代。因為通曉文法、明察秋毫、為官清廉、文治有方,性情又溫良懂得謙讓,為政外寬內明,力勸耕桑,推行教化,治為當時第一。少學律令,醉心仕宦,武帝末補侍郎謁者,任河南太守丞。宣帝時,任揚州刺史、穎川太守。後為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
黃霸為人精明聰敏,熟悉文法,性溫良有智謀,善於領導,議處合法,受到吏民的尊敬。武帝末年地方官吏多以嚴酷為能,而黃霸獨以寬和知名。宣帝時任揚州刺史、穎川太守,在任期間,「使郵亭鄉宦皆畜雞豚,以贍鰥寡貧窮者。然後為條教,置父老師帥伍長,班行之於民間,勸以為善防奸之意,及務耕桑,節用殖財,種樹畜養,去食谷馬。米鹽靡密,初若煩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霸以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見《漢書·本傳》)。後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宣帝五鳳三年(前55)代丙吉為丞相,封建成侯。黃霸長於治民而不善為朝政,任丞相時多不稱意。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卒,謚曰定侯。
後世將他與龔遂作為「循吏」的代表,稱為「龔黃」。「循,順也,上順公法,下順人情也。」
【斷案經歷】
漢武帝後期,為加強中央集權而制定了極其嚴酷的法令,同時建立了察舉制度,並任酷吏,以嚴刑法。昭帝繼位後,朝中嚴格遵循武帝時期的法律制度,以嚴刑峻法來控制各級官員。於是一些世俗官吏為迎合皇上旨意,就以在執法上能盡量採用嚴刑酷法作為一種有才能的表現,以能吹毛求疵作為衡量能力的標准。
反觀黃霸斷案卻崇尚仁政,反對酷刑;對疑案堅持從輕處理;主張對犯罪實行外寬內明,教化為先,把重點放在防患於未然上,所以,黃霸為官,百姓擁護,朝廷滿意,屬下悅服,受人稱頌,並處理了不少疑案,因此官位屢屢上升,從一年俸二百石的小史,一直升到了朝廷的丞相。
黃霸為治理天下,多次頒發刑律均告之於民,達到家喻戶曉,使犯罪率大大降低。同時他還制定安民條款,規勸黎民遵章守法,棄惡從善,勤事農桑,節約資財,就連平民的家常瑣事,他也考慮得周到得體。他常派官員微服私訪,並親自以平民身份,深入民間,了解官吏情況,關心百姓疾苦。
在潁川仼職八年期間,政治較為清明,故一時間,潁川出現了「太平盛世」。朝廷下詔贊揚:「黃霸能上達聖意,下順民心,加強教化,孝子,悌弟,貞婦,順孫增多,耕者讓壟,家庭和睦,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贍養孤寡,贊助貧困,八年內無重大案犯。」朝廷下詔稱黃霸可作「國家棟梁之材」,然後給他加俸祿,御史大夫。
【斷案故事】
智斷爭兒案
前漢時期,穎川郡有一家富戶,兄弟倆在一起生活,他們的媳婦都懷孕了。兄長的媳婦生了個死胎,但是一直隱瞞著不告訴別人。弟弟的媳婦生了個男孩,兄長媳婦便生了惡念,將孩子強奪過來並聲稱是自己所生。雙方各執一詞,一直論爭了3年都未能斷決。
穎川太守黃霸聽聞此事後,派人把孩子抱到法庭中間,命令她們妯娌倆上去爭奪,表示誰能把孩子搶過去,便將孩子判給誰。兄長媳婦爭奪時用力很猛,一副不管不顧的樣子;反觀弟弟媳婦,既想把孩子爭回來,又恐怕會傷著孩子而不敢使勁兒用力,表情極為悲傷。看到這里,黃霸頓時明白了其中緣由,斥責兄長媳婦說:「你只想得到兒子,怎麼會顧慮到用力爭奪會使孩子受到傷害呢?孩子是誰所生,這件事已經非常明白了。」隨即把孩子歸還給了弟弟媳婦,兄長媳婦只得認罪。

Top3 斷案如神——狄仁傑
【人物簡介】
狄仁傑(630-700年),字懷英,號德英,唐代並州太原府陽曲縣(今山西太原陽曲縣)人。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死後葬於神都---國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中,立有一碑,上書「狄公仁傑之墓」。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官至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內史。
狄仁傑為官,正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廟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他在武則天統治時期曾擔任國家最高司法職務,判決積案、疑案,糾正冤案、錯案、假案;他任掌管刑法的大理丞,到任一年,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1.7萬人,其中沒有一人再上訴伸冤,其處事公正可見一斑,是我國歷史上以廉潔勤政著稱的清官。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及姚崇等數十位干練的官員,皆為唐朝中興之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狄仁傑曾犯顏直諫,力勸武則天續立唐嗣,李唐得以維系。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一生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的武則天時代,為國貢獻卓著。
久視元年(700年),狄仁傑病故,朝野凄慟,武則天聞訊泣言之:「朝堂空也!」贈文昌右相,謚曰文惠;唐中宗繼位,追贈司空;唐睿宗即位之後又封之為梁國公(所以後世稱其為:狄梁公)。狄仁傑墓地在今孟津老城西二公里的邙山腳下,梁周村。
【斷案經歷】
因為狄仁傑在地方工作出色而勤懇,特別判案方面才能十分突出,在地方上積累了將近20年的斷案經驗後,上元二年(675年),也被調到中央,當上了大理丞。這個官職品級不高,只是從六品,但地位重要,負責京師案件拘審判斷罪,同時也復核全國各地的判案。
狄仁傑剛到大理寺上任的時候,積壓的案件已經非常多。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夜以繼日,筆不停批,整整奮戰了一年,就把積壓案件全都清理了,涉案人員達17000人之多,事後竟然一個喊冤的都沒有。數量之多,質量之好,在當時傳為佳話,在今天看來也堪稱神奇。他明察善斷,循律准確,拆訴冤獄,頗得時人稱贊,一時名聲鵲起。狄仁傑的這段傳奇經歷,後人據此編出了許多精彩的傳奇故事,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更是以此為題材,編了一本《大唐狄仁傑斷案傳奇》。經後世文人的藝術創作,成就了狄公的「神探」之名。
唐高宗儀鳳元年(676年),狄仁傑當上了「侍御史」。侍御史是御史台官員,屬於監察系統。狄仁傑非常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侍御史,也是負責審訊案件的,只不過對象不是普通人,而是百官。可以說,御史就是官員中的「憲兵」,御史的別稱就叫「憲銜」。在任職期間,狄仁傑很不客氣地彈劾了高宗的兩個寵臣、權臣。一是司農卿韋弘機,此人為高宗修了很多宮殿,都特別寬敞壯麗。狄仁傑上奏章彈劾韋弘機引導皇帝追求奢泰,韋因此被免職。另外左司郎中王本立因為受寵,恃恩用事,也被狄仁傑毫不留情地揭露彈劾,而且狄仁傑對皇帝的說情也一點不買賬,最終將他拉下了馬,「一時朝廷肅然」。從六品的狄仁傑,硬是為朝廷整了一回風。當然,這也仰賴高宗對他的支持和寬容。
這時期的狄仁傑,給世人的印象是能力超強,判案如神又鐵面無私,很像後來人們心目中的包公形象。這大概就是狄仁傑會被認為是「神探」的重要原因。
今天很多人把狄仁傑當做「神探」,這有一定的民意基礎。據史料載,他長期在政府司法部門工作,主持過很多案件的審理。此外,狄仁傑確實愛民如子,也得到老百姓極大的愛戴,是人們心中的青天大老爺。最後就是他性格剛強,不畏權貴,在「危機」面前既有智慧,又善於靈活應變。以上種種,都是「神探」的潛質。
狄仁傑具備的破案的天賦。敏銳細致的觀察力、嚴謹科學的思考力、精巧縝密的推斷力、超乎尋常的想像力、負責認真的態度。
【斷案故事】
斷指案
據載,狄仁傑任官期間,屢破奇案,懲凶雪冤,在民間廣為傳頌。
傳說,狄仁傑早年在洛陽任洛州刺史,一次他帶著馬、喬二人外出微服私訪。途中經過一個松滕交織、群猴嬉鬧的山坡,他發現一隻猴子在擺弄一隻戒指。出於職業敏感,狄仁傑留心察看,在不遠處的一個山洞裡發現一具男屍。驗屍結果發現:男屍左手四指均被切斷,其中一指上留有戴過戒指的痕跡。狄仁傑斷定:那隻猴子弄的戒指,必與這具男屍有關。
為查明案情,狄仁傑一行三人沿山路繼續前行。不久他們到了洛陽城外,狄仁傑猛然看到路邊一家葯材店正在加工葯材。他看到一名葯工正在用鋒利的切刀切葯,心裡一動就走過去,想試用一下切刀,老闆董掌櫃立刻說:「別動它!一不小心,就會把手指切斷的!」狄仁傑一驚,直覺告訴他,這切刀可能剛剛切斷過指頭,很可能與男屍的斷指有關。
於是狄仁傑就在葯店附近展開調查,逐漸使案情大白:原來,一位在東都賣藝的女藝人,被從長安來的後生賈公子愛上了。她要求賈公子斷去小指一截,以表真情。正在兩人談情之時,恰恰葯店老闆董掌櫃的公子經過這里。董公子也看上了這位女藝人,便上去調戲糾纏,賈公子見狀,怒打董公子一頓,兩人從此成了死對頭。
幾天以後,賈某來到葯店,請董掌櫃為他斷去一截小指,以表達對女藝人的忠心。這時恰巧被董公子撞見,出於報復。他抓起葯杵從背後猛擊賈公子頭部。不想,一下子竟把賈公子打死了。黃掌櫃在驚慌之中,一刀下去切斷了賈公子的四個手指。他們父子為了掩蓋罪行,連夜拋屍山洞中,拋屍中,賈公子所戴的戒指掉到地上,被玩耍的猴子拾到。
最後,黃公子在人證物證面前認罪伏法,被斬首示眾。
漆屏案
傳說,狄仁傑在御史任上,曾審理過一個發生在江夏的奇案。故事是這樣的。巡按御史狄仁傑到江夏時,正好碰到衙門血案交接審理。案情是:江夏縣令滕侃,酒後人室內休息時,忽覺頭暈目眩,昏倒在地,醒來後發現,夫人的胸口插著自己的雕花匕首,慘死在床;而外間的丫環對此情此景卻全然不知。滕縣令見狄御史後,就請他代理自己審理夫人被殺一案。
狄仁傑接案以後,就到滕夫人墓地祭奠。在墓地,狄仁傑覺得案情復雜,就決定先和縣令談談關於夫人的情況。在縣令的書房內,滕侃向狄仁傑講述了自己書房內四扇漆屏的故事。第一扇是一位書生夢見四位仙女,他想娶其中最美麗的一位為妻;第二扇是書生赴京趕考;第三扇是書生考中進士,衣錦榮歸,路過一座閣樓,樓上小姐與他夢中的美麗仙女一模一樣,後來後倆成了親;第四扇是洞房花燭。這四漆屏就是縣令生活的寫照。後來,第四扇漆屏被修改了。書生手中的筆換成了一把匕首,直插夫人的前胸。縣令解釋說,他患有一種癲狂症,第四扇是他病發時親手修改的,他極害怕這一切成為現實,但最終還是在他病發時出現了「衙內血案」。
狄仁傑發現案情中有很多疑點,就開始圍繞疑點開展調查。他首先查清,縣令所說全是謊言,是在為自己開脫,因為他知道,根據唐代法律,精神病者殺人不償命。接著,他慢慢查清了真凶,真凶孔三貓見案情即將敗露,就前來行刺,被喬泰擒獲。
大堂上,孔三貓招供了犯罪經過,原來孔三貓一天夜裡去縣衙行竊,先吹迷魂葯迷倒夫人和丫環,在偷竊時又想強姦夫人,夫人反抗,孔三貓就抓起床頭匕首刺死夫人後逃後。此時,縣令酒後回房,聞到迷魂葯而暈倒。醒後見夫人被殺,就誤以為是自己酒後所為,便向狄仁傑編造了「四漆屏」的故事。

7. 趙廣漢為何被殺

趙廣漢 - 腰斬之謎
後人為趙廣漢立碑
趙廣漢任職期間恪盡職守,政績矚目,但他對自己的工作卻表示了許多遺撼,曾感嘆說:「給我工作帶來麻煩的常常是二輔,如果二輔也由我來兼顧,那京城一定會治理得更好。」原來漢代在京都設立三輔,即三個官署,除京兆尹外,還有左馮翊、右扶風,而這二輔地區的罪犯常越界流竄至京城作案。官員和百姓對廣漢有很高的評價,人們口口相傳:「自漢代興起以來,沒有一個治理京城的官員比得上趙廣漢。」

然而京城的長官是不好做的。文武百官、權貴顯要、豪門大富大多聚集在此。趙廣漢因能力出眾復任為京兆尹,卻也因為懲腐治惡而被受到懲治的人所怨恨,這些腐惡之人利益或聲譽一旦被觸犯,怎會善罷甘休?趙廣漢在京城第一個得罪的是霍光家族。霍光為三朝元老,官拜司馬大將軍,更兼國丈之尊,位高權重,是朝廷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連宣帝都對霍光非常顧忌。就在霍光死後不久,趙廣漢查到霍家有非法釀酒、非法屠宰的嫌疑,便親自帶人前往霍光兒子博陵侯霍禹的宅第進行搜查,砸爛了霍家釀酒的器具,還用刀斧砍壞了門戶。霍光的女兒是皇後,她向宣帝哭訴。畢竟霍光才死不久,宣帝顧及到皇後的面子,就把趙廣漢叫來責備了一頓。趙廣漢由此得罪了皇親國戚。後來,趙廣漢又因辦案得罪了當朝丞相魏相和司直蕭望之,二人列舉了趙廣漢的一系列「罪行」,廣漢因此被腰斬。 長安的官員、百姓聽到趙廣漢因犯法而將被處決,十分震驚和悲痛。趙廣漢為京兆尹時清正廉明,威制豪強,使人民安居樂業,這樣的一位清官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啊!於是長安城裡出現了眾人集結為他送行的動人場面。

8. 趙廣漢的腰斬之謎


趙廣漢任職期間恪盡職守,政績矚目,但他對自己的工作卻表示了許多遺撼,曾感嘆說:「給我工作帶來麻煩的常常是二輔,如果二輔也由我來兼顧,那京城一定會治理得更好。」原來漢代在京都設立三輔,即三個官署,除京兆尹外,還有左馮翊、右扶風,而這二輔地區的罪犯常越界流竄至京城作案。官員和百姓對廣漢有很高的評價,人們口口相傳:「自漢代興起以來,沒有一個治理京城的官員比得上趙廣漢。」
然而京城的長官是不好做的。文武百官、權貴顯要、豪門大富大多聚集在此。趙廣漢因能力出眾復任為京兆尹,卻也因為懲腐治惡而被受到懲治的人所怨恨,這些腐惡之人利益或聲譽一旦被觸犯,怎會善罷甘休?趙廣漢在京城第一個得罪的是霍光家族。霍光為三朝元老,官拜司馬大將軍,更兼國丈之尊,位高權重,是朝廷最為炙手可熱的人物。連宣帝都對霍光非常顧忌。
就在霍光死後不久,趙廣漢查到霍家有非法釀酒、非法屠宰的嫌疑,便親自帶人前往霍光兒子博陵侯霍禹的宅第進行搜查,砸爛了霍家釀酒的器具,還用刀斧砍壞了門戶。霍光的女兒是皇後,她向宣帝哭訴。畢竟霍光才死不久,宣帝顧及到皇後的面子,就把趙廣漢叫來責備了一頓。趙廣漢由此得罪了皇親國戚。
後來,趙廣漢的門客私自在長安市場上賣酒,丞相的屬吏趕走了他。門客懷疑是男子蘇賢告發了這件事,便告訴了廣漢。廣漢派長安丞追查蘇賢,尉史禹因此彈劾蘇賢作為騎士屯駐霸上,卻不到屯所,又缺乏軍需儲備。蘇賢的父親上書申訴,控告廣漢,事情下達有司重新處理。禹獲罪腰斬,請求逮捕廣漢。有詔命令就地審訊,廣漢稱服,正巧有赦命,只降了一級俸祿。廣漢懷疑這件事是同邑男子榮畜指使的,後來以其他罪名殺了榮畜。有人上書告發這件事,宣帝把案件交丞相和御史大夫辦理,追查得很緊急。廣漢派所親信的長安人作丞相府的門卒,讓他私下打探丞相家中違法的事。地節三年七月中,丞相隨身婢女有過失,自縊而死。廣漢聽說了這件事,懷疑是丞相夫人因嫉妒而在府宅內殺了她,而丞相正齋戒以入宗廟酎祭。廣漠得知造件事,便派中郎趙奉壽勸告丞相,想以此挾制他,使他不要一直追究自己的事。丞相不聽,追查得更加緊迫。廣漢想要告發他,先向知星氣的太史占問,太史說這一年當有大臣被戮死,廣漠立即上書告發丞相的罪行。皇帝批示說:「交由京兆尹處理。」廣漢知道事情迫切,於是自己帶領吏卒直闖丞相府,召令丞相夫人跪在庭下聽取她的對辭,帶走了十多個奴婢,訊問他們殺死婢女的事。丞相魏相上書陳述:「妻子確實沒有殺婢女。廣漢多次犯罪依法未能伏罪,他以欺詐手段脅迫臣魏相,幸而臣魏相寬容沒有上奏。希望派清明的使者來處理廣漢所證實的臣魏相的家事。」事情交由廷尉處治,確實是丞相自己因過錯而鞭笞並逐走隨身婢女,婢女被趕出丞相府才死的,並不像廣漢所說的那樣。司直蕭望之上奏彈劾道:「廣漢侮辱大臣,想脅持丞相,違逆節律傷害風化,是不道之罪。」宣帝厭惡他,送廣漢下了廷尉牢獄,又有殺害無辜,故意不據實情審問案件,擅自斥責騎士缺乏軍備等幾個罪名,天子批准了他的上奏,廣漢因此被腰斬。 長安的官員、百姓聽到趙廣漢因犯法而將被處決,十分震驚和悲痛。趙廣漢為京兆尹時清正廉明,威制豪強,使人民安居樂業,這樣的一位清官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啊!於是長安城裡出現了眾人集結為他送行的動人場面。

9. 關於秉公執法,懲惡揚善的歷史故事

1.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
2.黃霸,字次公,西漢時期淮陽陽夏人。史學家班固評論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要講治理百姓的官吏還是數黃霸第一。」此前,潁川郡是一個豪強地主稱霸一方,百姓流離失所的地方,他到任後,大刀闊斧,布施恩德,安置流民,重視農桑,施行教化,經過幾年的精心治理,潁川出現了太平安定。
3.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二是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在其治理期間,京兆地區政治清明,官屬和百姓無不交口稱贊。
4.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不持一硯歸」;他一生鐵面無私,不避權貴,執法如山。對皇親國戚、宦官權貴的不法行為,一律極力主張繩之以法。
5.海瑞,字汝賢,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王朝由盛及衰的轉折時期。在戶部供職時,以六品小官身份抱著必死決心毅然上疏。將徐家仗勢多佔的40萬畝良田退還原主,將欺壓良民的徐階的兩個兒子及20多個家人依律問罪。縱觀海瑞為官,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多次冒死進諫,雖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根本利益,得到了百姓的廣泛擁護,其行為具有不可否認的歷史進步作用。

10. 中國歷史上的好官的故事

1、西門豹

西門豹,春秋戰國時期魏國人。當時鄴地是魏都的重要門戶,且是戰略要地,但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門豹擔任鄴縣令,治理鄴地。

西門豹到鄴地後,微服私訪,詢查百姓疾苦,利用「河伯娶媳婦」事件,智懲三老、廷椽和巫婆,用事實教育百姓,破除迷信。同時,修建漳河十二渠,治理漳河水患,發展農業生產,使鄴地百姓逐步富庶起來。

2、趙廣漢

趙廣漢,字子都,西漢時期涿郡蠡吾縣人。曾任守京兆尹、潁川郡太守、京兆尹。在潁川郡任太守期間,是趙廣漢前期治理的最佳階段,他不畏強權,精明強干。

剛到任的幾個月時間,就做了兩件大事:打擊豪門大族的勢力,緩和社會矛盾;加強地方管理,轉變當地的不良風氣。其威名由此流傳,《漢書》本傳中就把擅長處理政務說成是他的天性。

3、狄仁傑

狄仁傑(公元607-700),字懷英,唐朝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應試明經科(唐代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從而步入仕途。

從政後,經歷了唐高宗與武則天兩個時代。初任並州都督府法曹,轉大理丞,改任侍御史,歷任寧州、豫州刺史、地官侍郎等職。

狄仁傑為官,如老子所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為了拯救無辜,敢於拂逆君主之意,始終保持體恤百姓、不畏權勢的本色,始終是居屆堂之上,以民為憂,後人稱之為「唐室砥柱」。

4、陳希亮

陳希亮,字公弼,北宋時期眉州青神(今屬四川)人,原籍京兆(今陝西西安市)。

他從進士及第開始,為官30餘年,先後任過知縣、知州、知府、轉運史等地方官,也曾到首都開封府及朝廷任職,不論是在地方還是京城為官,陳希亮嫉惡如仇,不考慮個人的禍福進退,為平民百姓稱頌,使王公貴人害怕。

後因辛勞過度而逝世,享年64歲。著名文學家蘇軾,自稱平生不為人作行狀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陳希亮的為人,擔心陳希亮的事跡失傳於後世,而破例寫下了《陳公弼傳》。

5、包拯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清官。

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開始立志要為國家出力,「竭忠死義」。包拯仕途的起點是知縣,後歷任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擔任過監察御史等監察大臣、戶部副史等掌理國家財政的高級官員、都部署等軍事要職;當過外交使節出使遼邦;

最有名的是做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後人稱他為包待制、包龍圖、包學士。他在開封任知府雖僅一年多的時間,但死後,開封百姓卻在開封府署旁邊建了一座包公祠,以紀念和供奉他。

閱讀全文

與歷史人物趙廣漢有什麼小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