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姓饒的歷史名人有誰
1、饒節
饒節(10651129-),字德操,號倚松老人,北宋撫州臨川人。江西詩派人物。
師從三司使曾布,徽宗崇寧二年正月,因變法事與曾布意見不合,剃發為僧,更名如璧。與祖可、善權合稱「三僧」。
2、饒魯
饒魯,又稱「雙峰先生」,江西余幹人,是宋代學者。
饒魯品端學粹,潛心聖學,以致知力行為本,四方聘講者相踵相接,曾建「朋來館」以居學者,春風化雨,遍及天下。
3、饒天民
饒天民(?-?),字明先,湖廣武昌府崇陽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十四年(1535年)第三甲進士。曾任至河南道監察御史,彈劾郭勛,議論河套事,後巡按蘇州松江等地,官至中書舍人。曾為黃訓所編的《皇明名臣經濟錄》作序。
4、饒欽
饒欽(1416年-?),字克恭,直隸徽州府祁門縣(今安徽祁門縣)人,明朝政治人物。天順庚辰進士。官至知府。
應天府鄉試第一百名。天順四年(1460年)庚辰科進士。授戶部主事,不久出知澄江府,不受土官賄賂。有清名。覲歸不仕。
5、饒介
饒介是元代書法家,卒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字介之,自號華蓋山樵,亦曰醉翁。江西省臨川(今撫州)人。
活動於元‧至正(1341- 1368)年間。元末自翰林應奉出僉江浙廉訪司事。張士誠居吳時,曾為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能詩工書,書法宗張旭、懷素,上追「二王」,飄逸奔放,圓轉暢 朗,秀媚多姿。明代書家宋克出其門下。
② 元謀的名人從1840年以來
雲南歷史上的名人
明朝時期
政治人物
楊一清——華蓋殿大學士,雲南安寧人。
朱家民——貴州左布政使,雲南曲靖人。
楊繩武——兵部尚書,雲南彌勒人。
包見捷——吏部右侍郎,雲南建水人。
陳表——浙江監察御史,雲南玉溪人。
胡平表——貴州布政使,雲南建水人。
傅宗龍——兵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雷躍龍——禮部尚書兼育英殿大學士,雲南玉溪人。
王錫袞——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雲南祿豐人。
醫學家
蘭 茂——醫學家,著有《滇南本草》,雲南嵩明人。
朱化孚----湖廣按察使,雲南安寧人。
補充一人。朱化孚是朱培德將軍的祖先。
清代時期
政治人物
朱家寶 清代 雲南華寧人,安徽、吉林巡撫、直隸總督
嚴清——吏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李因培——福建巡撫,雲南晉寧人。
趙士麟——浙江巡撫、江蘇巡撫,雲南澄江人。
朱嶟——工、刑、兵、戶、吏諸部尚書兼內閣學士,雲南通海人。
趙光——工、刑、兵、戶、吏諸部尚書,雲南昆明人。
何桂清——兩江總督,雲南昆明人。
陳時夏——江蘇巡撫,雲南元謀人。
丁槐——廣西巡撫,雲南鶴慶人。
錢灃——江南監察御史,雲南昆明人。
何桂珍——兩江兵備道,雲南師宗人。
王人文——四川總督,雲南大理人。
袁嘉穀——雲南科舉史上第一個全國狀元,雲南石屏人。
竇垿——江西監察御史,雲南羅平人。
著名商人
李沅——19世紀的雲南首富,雲南昆明人。
銀行家
王熾——20世紀初的中國首富,雲南彌勒人。
畫家
繆嘉蕙——著有《供奉畫稿》,雲南昆明人。
周於禮——清乾隆辛未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大理寺少卿。清代全國聞名的書法家之一。峨山
人。
周於禮是著名書法家錢豐的老師。任過皇六子(乾隆皇帝第六子)的老師;皇六子曾親書「秉燭」
二字相贈,表示對他的崇敬。
段可石——澄江人。
馬汝為——元江人。
乾隆壬戍科進士,官至河南開歸陳許兵備道賜按蔡史炫。峨山人。周於禮的胞兄時稱『兄弟進士』
。周於智官拜按察使中憲大夫河南開歸陳許兵備道賜按察使銜。
通海闞徵兆、澄江趙士憐、李發甲,華寧陸義、普朝柱,都是巡撫以上的
民國時期
軍事人物(只列上將級別)
李根源——陸軍上將,雲南騰沖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顧品珍——陸軍上將,雲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劉祖武——陸軍上將,雲南昆明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李鴻祥——陸軍上將,雲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謝汝翼——陸軍上將,雲南玉溪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羅佩金——陸軍上將,雲南澄江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唐繼堯——陸軍上將,雲南會澤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張開儒——陸軍上將,雲南巧家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趙復祥——陸軍上將,雲南鳳慶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葉荃——陸軍上將,雲南雲縣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庾恩暘——陸軍上將,雲南墨江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黃毓成——陸軍上將,雲南鎮沅人,日本士官學校畢業。
朱培德——陸軍上將,雲南祿豐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金漢鼎——陸軍上將,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唐淮源——陸軍上將,雲南江川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王 鈞—— 陸軍上將,雲南呈貢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范石生——陸軍上將,雲南河西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胡瑛——陸軍上將,雲南雲縣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盧 漢——陸軍上將,雲南昭通人,雲南講武堂畢業。
楊 傑——陸軍上將,雲南大理人,陸軍大學畢業。
楊增新——陸軍上將,雲南蒙自人,清朝進士出身。
丁 槐——陸軍上將,雲南鶴慶人。
譚慶林——陸軍上將,雲南建水人。
政治人物
李根源——陝西省省長,中華民國代總理,雲南騰沖人。
楊增新——新疆省主席,雲南蒙自人。
朱培德——江西省主席,雲南祿豐人。
唐繼堯——貴州都督、雲南都督,雲南會澤人。
王九齡——教育總長,雲南雲龍人。
張耀曾——司法總長,雲南大理人。
金融專家
盛延齡——中國富滇銀行總行長,雲南玉溪人。
陸子安——中國富滇銀行總行長,雲南巧家人。
繆雲台——中國富滇新銀行行長,雲南昆明人。
著名商人
梁金山——緬甸華僑首富,雲南保山人。
鄭一齋——一代儒商,雲南玉溪人。
氣象專家
陳一得——雲南近代氣象、天文、地震科學的先驅,雲南鹽津人。
教育家
熊慶來——教育家,雲南彌勒人。
數學家
熊慶來——數學家,雲南彌勒人。
國學大師
姜亮夫——國學大師,雲南昭通人。
哲學家
艾思奇——哲學家,著有《大眾哲學》,雲南騰沖人。
音樂家
聶耳——音樂家,雲南玉溪人。
建築設計專家
張邦翰——建築設計專家,雲南鎮雄人。
民主人物
楚圖南——中國民盟主要領導人之一,雲南文山人。
報人
楊振鴻——曾經創辦《光華日報》,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雲南昆明人。
==========================================================================
明清兩代,雲南文化、經濟長足發展,知識分子士紳階層迅速崛起、壯大,對邊遠、封閉、落後的
雲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知識分子士紳階層的崛起、壯大又與明初漢族大規模移民雲南以及科舉
取士密切相關。較保守地估計,明代大約有300萬漢族移民雲南。雲南明代的科舉考試,鄉試始
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癸酉科,這年到應天府(南京)參加鄉試的雲南人,有李忠、楊嵩兩
人中舉;會試始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甲戌科,這年參加會試的雲南舉子,有昆明人李忠
中進士。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詔停科舉,雲南也和全國一樣廢除了科舉考試。
明清兩代,全國共舉行進士考試201科,雲南僅有數次未參加考試。明清兩代的會試和殿
試,全國共取文進士51624人,雲南籍(包括在雲南的外省籍人士的後代)舉子共有950人(
明代257人,清代693人)中文進士。筆者收集資料多年,經過較細致的整理、劃分,大體上
可以把這950個進士的籍貫按雲南如今的行政區劃歸屬於下(具體人名略):
昆明市的盤龍、五華、西山、官渡4區,明清兩代都屬於昆明縣。明代有51人中進士,清
代有163人中進士,居全省州縣之首。
大理市是由明清時期的太和縣、趙州(今大理鳳儀鎮)合並而成的。太和、趙州二州縣明代有
42人(太和縣40人,趙州2人)中進士,清代有70人(太和縣49人,趙州21人)中進士。
石屏縣,明清時期稱為石屏州。明代有10人中進士,清代有53人(55人次)中進士。石
屏的袁嘉穀,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中第二甲62名進士;同年舉行的經濟特科,袁嘉
谷又中第一等第1名,因而有中「特科狀元」之說。
建水縣,明代稱為建水州,清代改為建水縣。明代有27人中進士,清代有32人中進士。
保山市的隆陽區,明代稱為金齒司、保山縣,清代稱為保山縣。明代有25人中進士,清代
有16人中進士。
晉寧縣由明清時期的晉寧州和昆陽州合並而成。明代有4人(全為晉寧州人)中進士,清代有
30人(晉寧28人,昆陽2人)中進士。
通海縣由明清時期的通海縣和河西縣合並而成。明代有7人(通海4人,河西3人)中進士,
清代有20人(通海17人,河西3人)中進士。
楚雄市,明清時期稱為楚雄縣。明代有4人中進士,清代有22人中進士。楚雄人李啟東,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中第二甲第1名進士,該名次稱為「金傳臚」。據文獻載,壬辰
科殿試原擬李啟東為第一甲第1名(即狀元),後來嘉靖皇帝和主考官又以雲南太邊遠,不宜點狀
元為由,抑置為二甲第1名。
鶴慶縣城是明代鶴慶軍民府的府治,清代的鶴慶稱為鶴慶州。明代有11人中進士,清代有
13人中進士。
巍山縣,明代稱為蒙化府,清代改為蒙化直隸廳。明代有8人中進士,清代有16人中進士
。
蒙自縣,明代有1人中進士,清代有23人中進士。
澄江縣,明清時期稱為河陽縣。明代有3人中進士,清代有19人中進士。
曲靖市的麒麟區,明清時期屬於南寧縣的地盤。明代有10人中進士,清代有11人中進士
。
洱源縣是由明清時期的浪穹縣(治所在今洱源縣城)和鄧川州(治所在今洱源縣鄧川鎮)合並而
成的。明代有5人(鄧川3人,浪穹2人)中進士,清代有15人(浪穹8人,鄧川7人)中進士。
華寧縣,明清時期稱為寧州。明代有8人中進士,清代有9人中進士。
呈貢縣,明代有3人中進士,清代有13人中進士。
安寧市,明清時期稱為安寧州。明代有6人中進士,清代有9人中進士。安寧人楊一清,明
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中第三甲第95名進士,官至左柱國、華蓋殿大學士,是雲南籍進士
中任職品位最高的人。
劍川縣,明清時期稱為劍川州。明代有8人中進士,清代有4人中進士。
玉溪市的紅塔區,明清時期屬於新興州的地盤。明代有1人中進士,清代有10人中進士。
祥雲縣,明清時期稱為雲南縣。明代有2人中進士,清代有8人中進士。
麗江市的古城區和玉龍縣,是明代通安州、寶山州、巨津州的地盤。清代,通安州、寶山州
、巨津州又合並成為麗江縣。寶山州明代有1人中進士,清代的麗江縣有8人中進士。
江川縣,清代有9人中進士。
峨山縣,明清時期稱為峨縣。清代有9人中進士。
賓川縣,明清時期稱為賓川州。清代有8人中進士。
姚安縣,明清時期稱為姚州。明代有2人中進士,清代有5人中進士。
大姚縣,明代有1人中進士,清代有6人中進士。
會澤縣,明代稱為東川軍民府,不屬於雲南管轄。清代稱為會澤縣,有7人中進士。
開遠,明清時期稱為阿迷州。阿迷州明代有4人中進士,清代有2人中進士。
永勝縣,明代稱為北勝州,清代稱為永北直隸廳。明代有1人中進士,清代有5人中進士。
彌勒縣,明代稱為彌勒州,清代改為彌勒縣。明代有1人中進士,清代有5人中進士。
宜良縣,清代有6人中進士。
文山縣,明代還未設縣,稱為教化三部長官司,清代始稱文山縣。清代有6人中進士。
昭通市的昭陽區,明代不屬於雲南
③ 澄江的名人作文600字
沈浩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本是省財政廳的一名職員,主要要求去鳳陽小崗村當黨支書,帶領小崗村全村致富,深得民心.有部電影叫《第一書記》講的就是他的故事.我寫了一篇觀後感,希望能對你有用.
前兩天單位組織觀看了電影《第一書記》,電影以日常生活的角度,描寫了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沈浩那短暫又絢爛的一生.
沈浩,一個看似非常普通的名字,卻令我內心久久無法平靜,那是一份對他發自心底的敬佩,他雖然擁有一個優越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卻為了追求人生價值,從容的選擇到艱苦環境中去歷練,我為他這種高貴的品格所敬佩;那更是一份感動,感動他能夠視村民百姓為自己的親人一般,真正去感受群眾的疾苦,面對困難和責任更是勇於擔當,用行動去贏得了群眾的喝彩.
初到村裡,貧困的生活環境、群眾對他的不信任、百姓之間矛盾沖突、村裡幹部的不團結,甚至是以恐嚇、威脅和暴力相逼迫,把他完全推入了一個窘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對著這重重的困難他竟沒有絲毫的退卻,反而迎難而上,組織村裡修路通水、改善群眾居住條件;帶領群眾轉變觀念,充分利於起土地資源;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和旅遊業,帶領著全村人民真正富裕了起來.當他為了老奶奶的喪子之痛,寧願不接外企項目也要保住墳墓的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打動了;當他建起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高架橋,圓了村民三十多年的夢的那一刻,我的心被再一次被打動了; 當看到他在群眾還沒來得及說聲謝謝,卻因心臟病而離去的時候,我的心徹底的碎了.他連續六年紮根小崗村,捨去安逸的生活,捨去給家人的愛,捨去升職的台階,最終將自己定格在了小崗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支撐他的就是那崇高的責任感和專注於目標心無旁騖的定力,正如他在日記中所寫的那樣「一個帶頭人就應擔當起無盡的責任,但我願作這樣的帶頭人」.
④ 澄江古城的歷史沿革
澄江縣位於雲南省中部,撫仙湖北岸,距省會昆明52公里。先秦屬滇國地,西漢元封二回年(公元286年)置俞元縣,答唐南詔時改稱河陽郡,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升為澄江路,明、清為澄江府治,轄三縣兩州(清康熙後為兩縣兩州),為滇中地區重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民國二年(公元 1913年)廢府改縣至今。
⑤ 中國十大湖澄江撫仙湖是不是十大湖其中之一
澄江撫仙湖不是中國十大湖之一。十大湖分別為:
鄱陽湖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湖面周圍有許多奇峰異洞,密林幽谷,是全國著名的游覽勝地。
洞庭湖
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澧四水,煙波浩渺,水天一色,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太湖
我國東南第一大湖,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西部,地跨蘇、浙兩省,湖面2425平方公里,湖中有大小島嶼48個,湖中有山,山輝水映,風光秀麗,景點眾多。
杭州西湖
位於杭州西部,三面環山,湖周青山疊翠,花木繁茂,四季景色不同,風光迷人,歷代文人墨客以詩贊頌之作極多。
武漢東湖
位於武漢市東郊,是武漢最廣闊優美的風景區,異樣繁華,分外嬈人。
嘉興南湖
位於浙江嘉興城南,是一個有歷史意義的紀念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曾從上海移至這里繼續舉行。南湖風光秀麗,湖中有煙雨樓等名勝。
揚州瘦西湖
位於揚州西部。湖光瀲灧,園林雅緻,猶如一幅山水畫卷,沿湖有長堤春柳、徐園、小金山、釣魚台、五亭橋等名勝
上海澱山湖
位於上海青浦縣西,面積60平方公里,湖水碧澄如鏡,富有江南水鄉風光,是上海規模最大的游覽區。
玄武湖
玄武湖位於南京市城中,是江南最大的城內公園,被譽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牆,秀美的九華山,古色古香的雞鳴寺環抱在右。
千島湖
位於浙江淳安縣境內,是我國最大的人工湖,1959年建。湖面約580平方公里,湖中大小島嶼1078個,故名「千島湖」。
青雲湖
位於山東安丘市境內,湖光瀲灧,園林雅緻,猶如一幅山水畫卷,是安丘市著名的旅遊勝地
撫仙湖簡介:
撫仙湖,位於澄江縣、江川縣、華寧縣三縣間,距昆明60多公里。湖面積212平方公里,僅次於滇池和洱海,我國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二深淡水湖泊、為雲南省第三大湖。
撫仙湖流域面積達1084平方公里,流域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主產稻、麥、蠶豆、烤煙和油菜,是有名的滇中谷倉,又是聞名全國的雲煙之鄉。
撫仙湖的水利資源相當豐富,蓄水量達185億立方米,等於滇池和洱海總蓄水量的四倍。引湖水能灌溉沿岸良田,又有航運之便。出水口的海口河落差很大,河長僅15.25公里,落差達385米,可分六級建成梯級站。澄江和華寧兩縣人民已建成兩級,為滇中工農業提供了動力。
⑥ 澄江為何要改成澄江求解》
「澄江」原名「澄江」,「澄」和「澄」音義相同,都是「水靜而清」的意思,但在許慎《說文解字》中認為古時二字僅義同而音不同。澄江位於雲南省中部,離省會昆明50餘公里,屬玉溪市管轄。全縣總面積773平方公里,東沿南盤江與宜良縣接界,南跨撫仙湖與江川、華寧兩縣為鄰,西隔梁王山、麒麟山和呈貢、晉寧接壤,北銜陽宗海與宜良毗連。這里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明代學者楊升庵贊譽澄江:「澄江色似碧醍醐,萬頃煙波際綠蕪。只少樓台相掩映,天然圖畫勝西湖。」因此,澄江為滇中的魚米之鄉,富庶之地。 澄江,古為梁州界,戰國時期為滇國。至元十三年立雲南行中書省於鄯闡(今昆明),初置郡縣,改羅伽為澄江路,領河陽(今澄江)、江川、陽宗、普舍、研和(今玉溪研和)、邑市(今宜良古城一帶)六縣和新興(今紅塔區)、路南(今石林縣)二州,「澄江」之名由此始。自元置澄江路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澄江路為澄江府,領三縣二州,即河陽縣、江川縣、陽宗縣、新興州、路南州。清康熙八年(1669年)裁陽宗縣入河陽縣 鳳山公園志舟樓,澄江府實領兩縣兩州。辛亥革命後,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留縣,就將河陽縣改為澄江縣,「澄江」之名便一直沿用下來。
元取「澄江」二字為路名,在澄江老輩人中流傳著這樣一種相同的說法,即澄江為當時滇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路治所在,加之境內山水奇麗而獲得這個地名。按「澄」字結構,分開後便成了四個獨立的單字,「山」、「水」、「主」、「文」,而就是這四個字,全面概括了澄江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秀麗的山水。由於澄江位於全路中心,主宰著全路政治、經濟,「澄」字中的「主」就包含了此意。澄江歷史文化悠久,名人學士眾多,故「澄」字中的「文」就是代表了文化發達的意思。而境內名山秀水得天獨厚,遠近聞名,「澄」字左側的三點水,上方的「山」字,表示了有名「山」有秀「水」,故地名第一個以「澄」字。至於此名中的「江」字,指的是南盤江,當時江東的路南、宜良有一大部分歸澄江路管轄,而江西就是路治所在,這條江正好橫穿澄江路而過,所以用了個「江」字。 有關「澄江」二字的解釋,在建國前省、縣所編的《雲南郡縣釋名》、《澄江縣地誌資料》等以及1984年出版的《澄江地名志》記載都說「撫仙湖水,澄清異常,東流南盤江,故名澄江」。
因此,該地取名為「澄江」是因人文地理、湖山清勝而來的,概括了本地特點,頗具地方特色。
⑦ 澄江生物群為什麼被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1984年7月1日,在雲南澄江縣帽天山首次發現了現已聞名於世的澄江動物化石群,並立即進行了大規模系統採集。在1984年和1985年的野外地質調查中發現,澄江生物化石群分布廣泛,在滇東地區下寒武統筇竹寺組玉案山段中的泥質岩層中均有發現,其時代為寒武紀早期,距今約5.3億年。雖經5億多年的滄桑巨變,這些最原始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海洋動物軟體構造保存完好,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是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最古老、保存最好的一個多門類動物化石群;它們生動如實地再現了當時海洋生命壯麗景觀和現生動物的原始特徵,為研究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演化、生態等理論提供了珍貴證據。澄江動物化石群的發現,引起世界科學界的轟動,被稱為「20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澄江生物化石群出現於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期,除了低等植物藻類外,大量代表現生各個動物門類的動物同時出現。也就是說,大多數現生各動物門類代表在澄江生物化石群中都有其發現。而在寒武紀之前,除了分散的海綿骨針外,還沒有出現過這些動物。
藻類為最簡單最古老的植物,現分布於世界各地,海、淡水中及潮濕地區,都可見其蹤跡。澄江生物化石群包括大量的藻類化石,它們常富集在岩層面上保存,其特徵多為不分枝的粗、細不同的絲狀體,極少類型呈螺旋狀體。
多孔動物門也稱海綿動物門,屬於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整個身體是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固著水底生活,體型多樣,均屬輻射對稱型。澄江生物化石群中海綿動物十分豐富多彩,至少包括20個不同屬種,分屬於六射海綿綱和普通海綿綱。
刺胞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是真正的後生動物的開始,組織分化上比多孔動物更進一步,有了神經和原始肌肉細胞。澄江生物化石群中現已發現2屬2種,分屬於海葵類和櫛水母類。
現生線形蟲動物體呈長線形,大多數種類幼蟲營寄生生活,成蟲生活在水中。線形蟲是澄江生物化石群中最常見的種類之一,體呈細長的圓筒狀,有3屬3種。
鰓曳動物門中的鰓曳動物均為海生,分為吻、軀乾和尾部。在澄江化石中發現了4屬4種。
澄江化石中的動吻動物也稱奇蝦類動物,體大,體長可達1米,是當時海洋中的龐然大物。澄江化石中的動吻動物也被認為是節肢動物的一個分枝,但它們的口部及附肢構造完全不同於節肢動物。至少4屬4種動吻動物存在澄江生物化石群中。
葉足動物門包括現生的有爪類,也稱櫛蠶,有的也把它歸入節肢動物門的有氣管亞門原氣管綱,全為陸生,僅分布於南半球少數地區。至少6屬6種存在澄江生物化石群中,其類型的多樣性令科學界大為吃驚。
腕足動物門主要為保存肉莖的舌形貝類,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具肉莖腕足類化石。通過和現代舌形貝之比較,顯示出該類動物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進化的極端保守。在澄江化石中目前發現了4屬4種。
軟體動物門是以現已絕滅的軟舌螺動物為代表,澄江化石中有4屬4種。
節肢動物是澄江生物化石群中最為龐大的一類,40屬40種已被描述,分屬於3個超綱。單肢類沒有被發現。
目前有12屬12種由於研究程度不夠,還不能置於現生的各動物門中,包括水母狀化石、雲南蟲、火把蟲等。
以前所知道的最老的保存軟體的生物群是中寒武世的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它比早寒武世寒武紀大爆發要晚1000多萬年。因此,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不可能指出地球上最老的動物都是些什麼。我們對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所產生的生物及生物群落結構所知甚微。在現代的海洋中,70%以上的動物種和個體實際上都是由軟組織構成的,因而極少有形成化石的可能。那麼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是不是也會產生如此眾多的軟軀體動物?澄江生物群的發現,使我們如實地看到了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動物原貌。這使我們認識到,自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地球海洋中就生活著紛繁眾多、生態各異的動物;絕大多數地層中保存的硬骨骼化石誤導了我們對早期生命的認識。例如葉足動物門的有爪動物,現在只生活在南半球的少數陸地地區。澄江動物群告訴我們,有爪動物在寒武紀大爆發時不但存在,其形態還出乎意料地比現代有爪動物更加豐富多彩。
澄江動物群化石保存在細膩的泥岩中,動物的軟體附肢構造保存精美,且呈立體保存。構造細節能比較容易地在顯微鏡下用針尖揭露出來。通過澄江化石的研究,我們完全能夠修正某些同類生物群原先的研究錯誤觀點。如動吻動物門的大型奇蝦類動物,具有100餘年的研究歷史,過去一直認為此類動物是無腿的巨大怪物。澄江生物群不但存在著這類動物,而且保存好,類型多,我們的研究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的觀點。對於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葉足動物門的怪誕蟲,科學界一直把它作為不可思議的奇形怪物。澄江同類化石的研究,證明原來的研究成果是背、腹倒置。如果沒有澄江動物群,我們對這些動物的認識永遠是一個謎。
節肢動物是動物界中最龐大的一類,但是關於節肢動物的原始特徵以及各類群之間的關系,科學界對其了解很少。以往所發現的化石,多是節肢動物的外骨骼,而解決節肢動物的分類,論述其演化關系,關鍵構造是腿肢。保存好的腿肢在化石中很少發現。因此關於寒武紀節肢動物的系統分類處於一個混亂狀態。通過澄江節肢動物的研究,我們對節肢動物分類關系和原始特徵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澄江節肢動物具有一個非常原始的體軀分化,例如現代蝦大約有18個不同類型的體節,而澄江節肢動物僅僅有3或4個。這充分展示了隨著漫長時間的推移,節肢動物體節特化而行使不同功能的演化趨勢。澄江生物群中,雙瓣殼節肢動物多種多樣,小者1毫米左右,大者可達100毫米以上,許多種類保存有完美的軟體附肢。研究證實,相似殼瓣卻包裹著十分不同的軟體和附肢。因此它們的殼瓣不能作為分類和相互關系的依據,殼是趨同演化的結果。同是雙瓣殼節肢動物,它們可以分屬於不同的超綱。因此,澄江生物群為我們研究早期生命起源、演化提供了寶貴證據。
澄江生物群向人們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在寒武紀大爆發時立即出現,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個動物門類幾乎都已存在,而且都處於一個非常原始的等級,只是在後來的演化中,各個不同類群才演化為一個固定模式。如現在所有昆蟲的頭部體節數量都是一樣的,而原始的節肢動物類群頭部體節的數量變化則相當大(從1節到7節)。從形態學的觀點來講,早寒武世動物的演化要比今天快得多。新的構造模式或許能在「一夜間」產生,門和綱一級的分類單元特徵所產生的速度或許就如我們認為種所產生的速度一樣地快。而達爾文認為,較高級的分類范疇是生物種級水平演化變化慢慢堆積的結果,依次達到屬、科、目、綱和門級水平。這並不意味著達爾文是不正確的,由於受當時科學條件的束縛,但是其理論是不全面的。自然選擇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穩定選擇,這種選擇有可能阻礙演化。另外,正如在現生的昆蟲和植物中所遇到的情況,新種或許通過單個或少數幾個突變就可以形成,實際上雜交種卻難以產生。在寒武紀,新門(例如腕足動物門)通過不同器官在成長速度中,通過簡單的轉換就可以產生,以致於成年個體能夠保存祖先幼蟲的濾食生活方式。這個過程在幾百年或幾千年內就可以形成、產生新門。澄江動物群提供的生物高級分類單元快速演化的證據(突變)在教科書中是讀不到的。
澄江生物群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最古老的海洋生態群落圖,關於這種生態群落,之前我們的認識幾乎是一片空白。現在,我們不僅能知道在寒武紀大爆發時產生了哪些動物,還能初步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方式和食性。澄江動物群或許還能幫助我們了解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中生物演化的原因,以及誘發這種大爆發的理由。
⑧ 澄江渾如練(打《水滸傳》人物綽號)
浪里白條
⑨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雲南省籍的三國名人
位於古益州地區的西南端。該地內連蜀川,外接緬、越等國,是三國時期蜀漢集團的西南門戶。三國時期的雲南省籍名人共有五人,但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限制,均由蜀漢集團獨占。曹魏與東吳兩大集團中,未發現有雲南籍名人的相關記載。按詳細地域劃分,玉溪市澄江縣有三人,保山市隆陽區金雞鄉有二人。
第五位:呂祥。呂祥是呂凱之子,蜀漢與西晉兩大集團中的保山市隆陽區金雞鄉籍名臣。呂凱被害後,蜀漢朝廷急需一位大族成員繼續鎮戍地方,呂凱之子呂祥就成了當時的最佳人選。呂祥不僅有當地大族呂氏的背景,還有先父呂凱的忠義氣節及在當地的影響力。綜合多重因素的考慮,蜀漢朝廷詔命呂祥沿襲了呂凱陽遷亭侯的爵位,繼續為蜀漢集團鎮戍地方。蜀漢集團滅亡之後,呂祥及其族人受到了西晉集團的信任與器重。呂祥在西晉官至南夷校尉,為西晉朝廷鎮戍永昌。
⑩ 澄江渾如練<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澄江渾如練(打《水滸傳》人物綽號一)。 浪里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