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靖遠縣的著名人物
靖遠縣有張濟、張綉、郭斌、趙率教、吳瑛、路瑛、王進寶、潘育龍、宋可進、范振緒、陳國鈞、朱銘心、蘇振甲、張雲錦、王定元等。
❷ 甘肅省靖遠縣平堡鄉的歷史名人
靖遠縣著名人物有張濟、張綉、郭斌、趙率教、吳瑛、路瑛、王進寶、潘育龍、宋可進、范振緒、陳國鈞、朱銘心、蘇振甲、張雲錦、王定元等
❸ 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絲綢之路有關,有使出西域的誰投筆從戎的誰西天取經的誰你
張騫出使西域,班超投筆從戎,唐僧玄奘西天取經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人,中國漢代傑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千米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超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不甘於為官府抄寫文書,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官至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世稱「班定遠」。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1],其先潁川人[2],俗家姓名「陳禕(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唐僧其取經事跡為原型。
(3)靖遠歷史人物魏仰峰擴展閱讀:
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幹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定,但長安以西又分3線:
①北線由長安,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
②南線由長安,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臨夏),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
③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庄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後來成為主要干線。
南北中三線會合後,由張掖經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蔥嶺(今帕米爾高原)或怛羅斯(今哈薩克的江布爾城)。
自玉門關、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今吐魯番),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鹹海間)。北道上有兩條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至南道的於
闐;一是從龜茲(今庫車)西行過姑墨(阿克蘇)、溫宿(烏什),翻拔達嶺(別壘里山口),經赤谷城(烏孫首府),西行至怛羅斯。
由於南北兩道穿行在白龍堆、哈拉順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條件惡劣,道路艱難。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隋唐時成為一條重要通道,稱新北道。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西段。蔥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范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系復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分為南、中、北3道:
①南道由蔥嶺西行,越興都庫什山至阿富汗喀布爾後分兩路,一西行至赫拉特,與經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巴格達、大馬士革,抵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至羅馬;另一線從白沙瓦南下抵南亞。
②中道(漢北道)越蔥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道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道會。
③北新道也分兩支,一經鈸汗(今費爾干納)、康(今撒馬爾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與中道會西行;一經怛羅斯,沿錫爾河西北行,繞過鹹海、裏海北岸,至亞速海東岸的塔那,由水路轉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
海上絲路起於秦漢,興於隋唐,盛於宋元,明初達到頂峰,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海上絲路的重要起點有泉州、番禺(今廣州)、明州(今寧波)、揚州、登州(今蓬萊)、劉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絲路起點可能有兩處乃至更多。規模最大的港口是廣州和泉州。廣州從秦漢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商港。明清實行海禁,廣州又成為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泉州發端於唐,宋元時成為東方第1大港。
歷代海上絲路,亦可分三大航線:
①東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朝鮮、日本。
②南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東南亞諸國。
③西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
參考資料:網路.絲綢之路
❹ 清末海軍將領丁汝昌的人生簡歷
【丁汝昌】(1836-1895)清末海軍將領。字禹廷,號次章,安徽廬江人。參加淮軍後,初隸長江水師。從劉銘章鎮壓捻軍,升提督。1874年李鴻章創辦海軍,次年派他至英國購買軍艦。1888年北洋艦隊編成,被任命為海軍提督。他屬淮系,而軍中多閩人,故事多掣肘。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他主張先發制人,出擊日本海軍,被李鴻章拒絕。9月率艦隊護送運兵船隻到鴨綠江口大東溝,返航時突遭日艦襲擊,遂發動黃海反擊戰。他身負重傷,李鴻章命之退守山東威海衛「保船避戰」。次年,日軍分海陸兩路進攻威海衛,佔領兩岸炮台,逼他投降;他嚴辭拒絕,下令毀炮沉船,以表抗敵決心。因美、德顧問和部分將領不從,乃令冒死突圍,但仍遭反對,後服毒自殺。
陸軍行伍出身的海軍提督——丁汝昌
http://jczs.sina.com.cn 2000年3月10日 許華
「海軍如敗,惟有戰至船沒人盡而後已。」——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
在世界各國的海軍作戰史上,許多英勇善戰的著名將領都是精通海軍戰術的行家;但是一個世紀前的東方,卻有一位陸軍行伍出身的人,指揮著一支當時亞洲最大的海軍艦隊。他就是大清帝國北洋艦隊的提督(即艦隊司令)丁汝昌。
無依無靠的安徽孤兒
1836年11月18日,也就是清朝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在安徽省廬江縣北鄉石嘴頭村(今名丁家坎)一戶貧苦的農民家中,丁汝昌降生人世。任何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在四處漏風的茅屋裡呱呱啼哭的小生命,在半個世紀之後能成為一支威震東亞的海軍艦隊的司令官。
丁汝昌出生時的名字叫丁先達,字禹廷,號次章。因為家境一貧如洗,童年時代的丁汝昌就不得不離開父母,外出到大戶人家做幫工謀生,後又在一家豆腐作坊里當學徒。咸豐初年(1851年),廬江地區不幸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飢謹遍地,他的父母在飢病交加中雙雙去世;時年僅僅只有14歲的丁汝昌便永遠失去了雙親的護愛,成為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飽嘗人間的苦痛。
就在丁汝昌成為孤兒的這一年,在遙遠的中國南方發生了一件後來波及到安徽等14個省份的重大事件;這個後來完全改變了丁汝昌一生的重大事件,就是由拜上帝教首領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的農民起義——也是後來波及半個中國並持續達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開端。1853年,太平軍攻佔江蘇金陵(今南京),遂在此定都並改其名為天京。同年,以破竹之勢席捲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太平軍北上安徽巢湖地區,並攻佔了廬江縣城。16歲的豆腐作坊學徒工丁汝昌拋下自己手中的磨盤推桿,投奔了以「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為奮斗理想的太平軍;不久,丁汝昌隨太平軍所部駐守當時的安徽省城安慶,自此開始了漫長而多變的軍旅生涯。
1861年夏季,由湘軍統帥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指揮的湘軍重兵圍攻安慶,經過一番相持不下的攻守作戰,城內太平軍彈盡糧絕。丁汝昌所在的太平軍程學啟部300人向湘軍投降;他隨所部被編入湘軍,開始為清朝政府效力。
1861年底,安徽合肥人李鴻章奉命編練淮軍,程學啟率領他的安徽部下丁汝昌等人改歸李鴻章的淮軍。自此,丁汝昌開始了他軍事生涯中最重要的第一次轉折和崛起。
捷報頻傳的淮軍將領
1862年,丁汝昌率淮軍部隊調赴上海鎮壓太平軍及其小刀會。由於在作戰中特別英勇,丁汝昌被淮軍名將劉銘傳索至帳下,統領馬隊升任營官,受領參將軍銜。此後,丁汝昌統領自己的騎兵部隊,先後參加了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戰爭。在江淮大地的戰場上,丁汝昌的淮軍騎兵縱橫馳騁,每戰必勝,捷報不斷。1864年,戰功卓著的丁汝昌升為副將;186 8年,32歲的丁汝昌升任總兵(相當於今天的師長),加封提督銜,被朝廷賜予「協勇巴圖魯」的勇號。此時的丁汝昌剛過而立之年已成為高級武官,騎在戰馬之上神采奕奕,可憐孤兒的模樣早已盪然無存。
1874年,國內戰爭基本平息,清朝政府動議裁減軍隊。淮軍提督劉銘傳打算裁減丁汝昌統領的騎兵部隊,在當時 「兵為將有」的年代,這項裁軍方案自然遭到丁汝昌的強烈抗拒。凶蠻的劉銘傳暗中謀劃「命將召至而戮之」 ,丁汝昌聞悉此訊後,便連夜棄官逃回安徽老家。
丁汝昌的文化程度原本不高,閑居家中多有不適,心情很不暢快。但是丁夫人魏氏卻是一個頗有識見的賢婦,她常常寬慰丈夫說:「建功立業自有時也,姑待之」。這樣閑居了幾年之後,家境日漸窘困,高級武官不能在家裡坐待終年。不甘寂寞的丁汝昌於1877年(清光緒三年)秋天動身北上,到北京去謀求差使。
慈禧太後親自在紫禁城內召見了這位當年戰功卓著的淮軍將領。在一番例行的問候之後,慈禧太後降旨,將這位賦閑的將領發放甘肅差遣。但是,丁汝昌不願意去西北苦寒不毛之地赴任。於是丁汝昌從北京馳赴天津,去拜謁自己淮軍的老上級、現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要職的李鴻章,想請這位同鄉恩師為自己另謀良差。李鴻章馬上接見了自己當年的淮軍部將丁汝昌,他對丁汝昌表示:「目前創辦西式海軍,缺人統率;你若能赴英國學習海軍,學成歸來後自可委以重任。」於是,丁汝昌呈請兵部(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批准,重入李鴻章的門下。
1877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海軍留學生赴英、法兩國留學;不久,在英國訂造的4艘炮艦全部駛回國內。李鴻章原要任命道員許景澄出任水師督操,但由於許景澄此時頗遭異議,而從海軍發展的長遠考慮,需要有淮軍出身的武將來統轄震懾,因此李鴻章將未來海軍統領的人選內定為久經戰陣的丁汝昌。1879年底,李鴻章正式奏准將丁汝昌留北洋差遣;丁汝昌旋被委任督操北洋水師炮艦,正式開始了他的海軍指揮官生涯。這是他一生中的第二次轉折,也是一次重要的崛起。
1880底,清政府在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訂購的1350噸級的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竣工,丁汝昌奉命率鄧世昌等官兵水手200多人乘船赴英國接受此二艦。這是丁汝昌首次走出國門,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歐洲之行;他在英、法、德諸國參觀了炮台、軍港、造船廠和兵工廠等,大開眼界。1881年8月中旬,丁汝昌率二艦起航返國,取道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和太平洋,歷時近60天駛抵香港。清政府以此次巡海出力,賞丁汝昌「西林巴圖魯」勇號,並授予他正一品封典。
1882年8月,丁汝昌奉命率三艘軍艦赴朝鮮執行外交使命,回國後獲得穿黃馬褂的賞賜(獲賞黃馬褂是清朝一種極高的政治待遇)。1883年,丁汝昌授天津鎮總兵,兼北洋水師統領。1885年10月,清政府組建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簡稱海軍衙門)。不久,從德國訂購的7335噸級的鐵甲艦「定遠」號和「鎮遠」號及巡洋艦「濟遠」號到華,丁汝昌陪同海軍大臣醇親王奕X(光緒皇帝之父)和李鴻章出海檢閱海軍,受到好評。1886年8月,丁汝昌率「定遠」號等四艦到日本長崎入船塢維修。其間,日本警察蓄意尋釁,在沖突中中國水兵死傷多人;當時的形勢一度有升級為戰爭的危險。丁汝昌力主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沖突,避免兩國發生進一步的軍事沖突。在他的努力下,最後雙方達成協議,以互恤死傷者而告罷。
1887年底,清政府向英、德兩國訂購的4艘巡洋艦「致遠」號、「靖遠」號、「經遠」號、「來遠」號駛抵中國。至此,北洋艦隊主力艦只齊備,陣容堪稱亞洲之最。1888年10月,《北洋海軍章程》奏准頒行,北洋艦隊隨後正式組建成軍;丁汝昌被朝廷任命為北洋海軍提督(即艦隊司令),統率大小艦艇40多艘,總排水量40000多噸。至此,丁汝昌步入他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頂點,時年52歲,成為令任何人不可輕視的一支海軍艦隊的司令官。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其長達15年之久的海軍領兵生涯中,丁汝昌這位陸軍行伍出身的司令官始終未能精通海軍的業務。這一點,在後來的中日甲午戰爭中,貽害甚大。
親歷黃海大海戰
1894年初,丁汝昌獲尚書銜(尚書相當於今天政府中的部長)。5月,朝鮮爆發農民起義;清政府應朝鮮政府之請求,派兵前往助剿。日本政府援引《天津條約》,也派兵赴朝鮮,蓄意要挑起戰爭。
7月25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朝鮮豐島海域偷襲中國運兵船隊;8月日,中日兩國政府同時向對方宣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
由於入朝日軍不斷增多,清政府決定再度增調兵力赴朝作戰。9月16日,丁汝昌奉命率北洋艦隊護送援軍由大連灣駛往鴨綠江口登陸;並於次日上午返航。
中午11時30分,北洋艦隊發現日本聯合艦隊自西南方向駛來,一場海上惡戰迫在眉睫。丁汝昌立即命令北洋艦隊由返航時的五疊雁行小隊陣改列為雁行陣(橫陣)迎敵,同時他還向全艦隊發出三條作戰訓令:
(一) 艦型同一諸艦,須協同動作,互相援助。
(二) 始終以艦艏向敵,藉保持位置,而為基本戰術。
(三) 諸艦務於可能范圍之內,隨同旗艦運動。
由於種種原因,北洋艦隊擊敵時的隊形未能成為整齊劃一的橫隊,而成為類似「人」字形的渙散隊形。而日本聯合艦隊的12艘軍艦則分列為兩個戰術分隊:以航速較高的「吉野」號等四艦作為第一游擊隊,以單縱隊在本隊之前充作尖刀之用;其餘八艦作為本隊,以但縱隊在第一游擊隊後方魚貫跟進。此時,兩支艦隊所處的黃海大東溝海面風平浪靜,死一般的沉寂令人毛骨悚然,惟有軍艦煙囪里冒出的濃煙在向上升騰。在雙方艦隊相距12公里時,日本聯合艦隊向左稍稍變換航向,向北洋艦隊的右翼撲去。12時50分,雙方相距5330米,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上305厘米口徑的前主炮一聲怒吼,其餘各艦也相繼開炮射擊,世界近代史上規模罕見的中日黃海大海戰就此打響了。
海戰剛一開始,「定遠」號發炮就震塌了年久失修的飛橋。正在飛橋上指揮戰斗的丁汝昌墜落到甲板上,北洋艦隊右翼總兵兼「定遠」號管帶(艦長)劉步蟾代替指揮。不久,日艦炮火擊毀了「定遠」號上的信旗裝置,北洋艦隊遂失去了統一的戰場指揮。而日軍第一游擊隊則高速撲向北洋艦隊右翼的弱艦「超勇」號和「揚威」號,將該二艦擊沉。日本聯合艦隊的兩個戰術分隊分別向左後、右後方作轉向,對北洋艦隊實施穿插和包抄,使北洋艦隊開始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局勢之中。17事 40分,日本聯合艦隊主動收隊撤離戰場,向東南方向駛去。歷時長達五個小時之久的這場海上殘酷大絞殺宣告結束。
在這場戰役規模的海戰中,中日海軍參戰的軍艦各是12艘,大致是勢均力敵的。作為北洋艦隊的提督和中方戰場指揮官,丁汝昌的戰場指揮是嚴重失誤的。其具體失誤之處就在於:丁汝昌指揮北洋艦隊排成了不利於實施機動的橫隊並採用了不利於充分發揚火力的「艦艏向敵」戰術;並且在戰前沒有明令確定自己的代理人和代理旗艦,在交戰過程中沒有或已來不及採取任何補救措施,以致完全喪失了自己的指揮職能,使全艦隊處於群龍無首而各自應戰的被動局面。此次海戰,日本聯合艦隊雖受一定打擊,但未失一艦;而北洋艦隊卻損失了5艘軍艦。顯然,對於北洋艦隊在黃海海戰中嚴重失利的結局,丁汝昌是負有無法推卸的直接指揮責任的。
威 海 衛 悲 歌
黃海海戰後,北洋艦隊駛返旅順口軍港修正,丁汝昌上岸住院養傷,同時主持搶修受傷的軍艦。10月下旬,日本陸軍兵分兩路侵入中國:一路由朝鮮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節節朝縱深方向推進;另一路在遼東半島海岸中部的花園口登陸,迅速向遼南方向進攻。丁汝昌未經向頂頭上司李鴻章請示,就率北洋艦隊移駐到山東半島的威海衛軍港;在日軍於花園口登陸的 14天時間里,北洋艦隊未前往襲擊。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海軍中將在率聯合艦隊掩護陸軍登陸後,曾坦誠直言說:「如丁提督親率艦隊前來,遣數只魚雷艇,對我進行襲擊,我軍焉能安全上陸耶!」11月下旬,日軍攻佔號稱「亞洲第一要塞」的旅順口軍港,丁汝昌只能率北洋艦隊孤寄於威海衛軍港了。
日軍攻佔遼東半島後,於12月中旬修改原定的作戰計劃,決定揮兵渡海南下,發起旨在殲滅北洋艦隊的山東半島戰役。此時對於中國方面來說,戰局已十分之險惡,孤寄於威海衛一隅的北洋艦隊一旦被殲滅,戰爭必將以中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但是,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北洋艦隊卻沒有實施積極有效的機動作戰行動,丁汝昌竟然不顧李鴻章和朝廷多次下達給他的出港擊敵的明確作戰指令,率艦隊消極地株守於威海衛軍港,又一次坐視日軍運輸船隊在榮成灣順利登陸,痛失了抗敵的作戰良機。日軍在榮成灣登陸後,迅速兵分兩路向西推進,達成了對威海衛軍港海陸夾擊的戰役態勢。
自1895年1月下旬起,丁汝昌率北洋艦隊官兵,在威海衛軍港內與海陸方向的進攻之敵進行了頑強的戰斗。2月 4日,英國海軍遠東艦隊司令官斐利曼特將軍進入威海衛軍港,勸說丁汝昌放棄抵抗,率部投降;被丁汝昌嚴詞拒絕。丁汝昌還嚴正拒絕了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將軍溫情的勸降書,表示「余決不放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以盡臣職。」
幾經苦戰,北洋艦隊損失慘重。2月9日,日軍40多艘大小艦艇全部駛至威海衛軍港的入口處,欲發動強攻。丁汝昌乘「靖遠」號巡洋艦前往拼戰,不幸中炮擱淺,丁汝昌被水兵救上小艇得以身免。此時,劉公島守軍內部大亂,少數洋教官串聯部分海軍軍官,煽動士兵威逼丁汝昌率眾降敵。丁汝昌毫不為其所動,他凜然聲明:「我知事必出此,然我必先死,斷不能坐睹此事!」並曉以大義,慰告部下堅守待援。11日夜,丁汝昌自知陸上援兵無望,遂囑部下將自己的提督大印截角作廢,然後服下超量的鴉片自盡,時年59歲。北洋艦隊余部降敵;不久,甲午戰爭以中國的全面失敗而告終。
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將領
丁汝昌這位陸軍行伍出身的海軍將領,是以其所任之北洋艦隊提督一職而為其軍事生涯之最輝煌頂點的;而他在這一顯赫職位上所迎來的中日甲午戰爭,又將他送到生命的盡頭。甲午戰爭,使丁汝昌交上了厄運,給這位英勇卻不善戰的海軍統帥披上了一件充滿悲劇色彩的厚重外衣。
早在豐島初戰之後,丁汝昌數次率艦隊出海未能擊敵,他就開始受到朝廷一些高級文官的奏參。8月26日,朝廷將丁汝昌革職,經李鴻章多次上奏力保,丁汝昌方得「暫免處分」,但日後「倘遇敵船猝至,有畏縮退避情事,定按軍法從事,決不寬姑。」
黃海海戰,北洋艦隊損失5艘軍艦而日軍未失一艦,丁汝昌再遭奏參。11月16日,朝廷發布上諭:「近日旅順告警,海軍提督丁汝昌統帶師船,不能得力,著革去尚書銜,摘去頂戴,以示薄懲。仍著戴罪圖功,以觀後效。」11月22日,旅順口軍港失守,26日朝廷再度降旨:「該提督救援不力,闕咎尤重!丁汝昌著即革職,仍暫留本位,嚴防各海口,以觀後效。」
在山東半島戰役中,丁汝昌始終處在戴罪留任而以觀後效的境地里,情緒悲觀低落,內心矛盾重重,自然難以從容指揮戰事。1895年1月24日,丁汝昌在打給李鴻章的電報中說:「致海軍如敗,萬無退煙(台)之理,惟有船沒人盡而已。旨屢催出口決戰,惟出則陸軍將士寒心,大局更難設想。」
在冰天雪地而又炮聲隆隆的威海衛軍港內劉公島上,久經沙場的丁汝昌知道,處於日軍嚴密海陸夾擊之中的北洋艦隊已形同瓮中之鱉而在劫難逃。丁汝昌更清楚的是,這支由大清王朝花費巨資歷時二十年建成的艦隊一旦被日軍徹底殲滅,在北京城等待他自己的只能是一座斷頭台。因此,丁汝昌此時已下定戰死在劉公島的最後決心,他甚至還請來六名木匠為自己打制了一口棺材,並親自躺進棺材裡一試尺寸是否合適。1月27日,丁汝昌給威海衛陸軍統領戴宗騫寫了一封親筆信,這封信真實地流露出丁汝昌當時悲觀失望至極的心態:「······汝昌以負罪至重之身,提戰余單疲之艦,責備叢集,計非浪戰輕生不足以贖罪。自顧衰朽,豈惜此軀?······惟目前軍情有頃刻之變,言官逞論列曲直如一,身際艱危,又多莫測。迨事吃緊,不出要擊,固罪;既出,而防或有危而不足回顧,尤罪。若自為圖,使非要擊,依舊蒙羞。利鈍成敗之機,彼時亦無暇過計也。」
在進退維谷、無以解罪的情況下,丁汝昌不顧上令,選擇了一條株守軍港直至船沒人盡而後已的末路,這也算是對他自己的一種最好的解脫了。而他率艦隊株守軍港則無異於是坐以待斃,至多也是將一群活軍艦當作死炮台作了有限的抵抗,最終是從一定程度上斷送了這支耗費巨資建成的龐大艦隊;這與他所肩負的提督職守是相違背的,不足後人稱道。但是,丁汝昌在最後關頭的寧死不降之舉,畢竟是為他自己守住了歷史的晚節。歷史人物的復雜和悲劇,從中可窺見一斑矣!
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因丁汝昌「獲咎甚重」而未對他議恤。直至光緒皇帝死後的1910年(宣統二年)4月2 5日,清政府方以丁汝昌當年在戰爭中「力竭捐軀,情節可憐」,開復其原有官職軍銜。丁汝昌的遺體被運到安徽老家,安葬在無為縣嚴橋鄉梅山村的小水鸛山的土崗之上。
一代無大作為的海軍統帥,就這樣長眠在安徽無為的山岡上。歷史,就是如此這樣的令人不可思議。
❺ 中國近代史上的反侵略英雄及其中的安徽人
找了很久,只找到一個,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是安徽人。
【丁汝昌】(1836-1895)清末海軍將領。字禹廷,號次章,安徽廬江人。參加淮軍後,初隸長江水師。從劉銘章鎮壓捻軍,升提督。1874年李鴻章創辦海軍,次年派他至英國購買軍艦。1888年北洋艦隊編成,被任命為海軍提督。他屬淮系,而軍中多閩人,故事多掣肘。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他主張先發制人,出擊日本海軍,被李鴻章拒絕。9月率艦隊護送運兵船隻到鴨綠江口大東溝,返航時突遭日艦襲擊,遂發動黃海反擊戰。他身負重傷,李鴻章命之退守山東威海衛「保船避戰」。次年,日軍分海陸兩路進攻威海衛,佔領兩岸炮台,逼他投降;他嚴辭拒絕,下令毀炮沉船,以表抗敵決心。因美、德顧問和部分將領不從,乃令冒死突圍,但仍遭反對,後服毒自殺。
陸軍行伍出身的海軍提督——丁汝昌
http://jczs.sina.com.cn 2000年3月10日 許華
「海軍如敗,惟有戰至船沒人盡而後已。」——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
在世界各國的海軍作戰史上,許多英勇善戰的著名將領都是精通海軍戰術的行家;但是一個世紀前的東方,卻有一位陸軍行伍出身的人,指揮著一支當時亞洲最大的海軍艦隊。他就是大清帝國北洋艦隊的提督(即艦隊司令)丁汝昌。
無依無靠的安徽孤兒
1836年11月18日,也就是清朝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在安徽省廬江縣北鄉石嘴頭村(今名丁家坎)一戶貧苦的農民家中,丁汝昌降生人世。任何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在四處漏風的茅屋裡呱呱啼哭的小生命,在半個世紀之後能成為一支威震東亞的海軍艦隊的司令官。
丁汝昌出生時的名字叫丁先達,字禹廷,號次章。因為家境一貧如洗,童年時代的丁汝昌就不得不離開父母,外出到大戶人家做幫工謀生,後又在一家豆腐作坊里當學徒。咸豐初年(1851年),廬江地區不幸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飢謹遍地,他的父母在飢病交加中雙雙去世;時年僅僅只有14歲的丁汝昌便永遠失去了雙親的護愛,成為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飽嘗人間的苦痛。
就在丁汝昌成為孤兒的這一年,在遙遠的中國南方發生了一件後來波及到安徽等14個省份的重大事件;這個後來完全改變了丁汝昌一生的重大事件,就是由拜上帝教首領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的農民起義——也是後來波及半個中國並持續達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開端。1853年,太平軍攻佔江蘇金陵(今南京),遂在此定都並改其名為天京。同年,以破竹之勢席捲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太平軍北上安徽巢湖地區,並攻佔了廬江縣城。16歲的豆腐作坊學徒工丁汝昌拋下自己手中的磨盤推桿,投奔了以「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為奮斗理想的太平軍;不久,丁汝昌隨太平軍所部駐守當時的安徽省城安慶,自此開始了漫長而多變的軍旅生涯。
1861年夏季,由湘軍統帥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指揮的湘軍重兵圍攻安慶,經過一番相持不下的攻守作戰,城內太平軍彈盡糧絕。丁汝昌所在的太平軍程學啟部300人向湘軍投降;他隨所部被編入湘軍,開始為清朝政府效力。
1861年底,安徽合肥人李鴻章奉命編練淮軍,程學啟率領他的安徽部下丁汝昌等人改歸李鴻章的淮軍。自此,丁汝昌開始了他軍事生涯中最重要的第一次轉折和崛起。
捷報頻傳的淮軍將領
1862年,丁汝昌率淮軍部隊調赴上海鎮壓太平軍及其小刀會。由於在作戰中特別英勇,丁汝昌被淮軍名將劉銘傳索至帳下,統領馬隊升任營官,受領參將軍銜。此後,丁汝昌統領自己的騎兵部隊,先後參加了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戰爭。在江淮大地的戰場上,丁汝昌的淮軍騎兵縱橫馳騁,每戰必勝,捷報不斷。1864年,戰功卓著的丁汝昌升為副將;186 8年,32歲的丁汝昌升任總兵(相當於今天的師長),加封提督銜,被朝廷賜予「協勇巴圖魯」的勇號。此時的丁汝昌剛過而立之年已成為高級武官,騎在戰馬之上神采奕奕,可憐孤兒的模樣早已盪然無存。
1874年,國內戰爭基本平息,清朝政府動議裁減軍隊。淮軍提督劉銘傳打算裁減丁汝昌統領的騎兵部隊,在當時 「兵為將有」的年代,這項裁軍方案自然遭到丁汝昌的強烈抗拒。凶蠻的劉銘傳暗中謀劃「命將召至而戮之」 ,丁汝昌聞悉此訊後,便連夜棄官逃回安徽老家。
丁汝昌的文化程度原本不高,閑居家中多有不適,心情很不暢快。但是丁夫人魏氏卻是一個頗有識見的賢婦,她常常寬慰丈夫說:「建功立業自有時也,姑待之」。這樣閑居了幾年之後,家境日漸窘困,高級武官不能在家裡坐待終年。不甘寂寞的丁汝昌於1877年(清光緒三年)秋天動身北上,到北京去謀求差使。
慈禧太後親自在紫禁城內召見了這位當年戰功卓著的淮軍將領。在一番例行的問候之後,慈禧太後降旨,將這位賦閑的將領發放甘肅差遣。但是,丁汝昌不願意去西北苦寒不毛之地赴任。於是丁汝昌從北京馳赴天津,去拜謁自己淮軍的老上級、現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要職的李鴻章,想請這位同鄉恩師為自己另謀良差。李鴻章馬上接見了自己當年的淮軍部將丁汝昌,他對丁汝昌表示:「目前創辦西式海軍,缺人統率;你若能赴英國學習海軍,學成歸來後自可委以重任。」於是,丁汝昌呈請兵部(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批准,重入李鴻章的門下。
1877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海軍留學生赴英、法兩國留學;不久,在英國訂造的4艘炮艦全部駛回國內。李鴻章原要任命道員許景澄出任水師督操,但由於許景澄此時頗遭異議,而從海軍發展的長遠考慮,需要有淮軍出身的武將來統轄震懾,因此李鴻章將未來海軍統領的人選內定為久經戰陣的丁汝昌。1879年底,李鴻章正式奏准將丁汝昌留北洋差遣;丁汝昌旋被委任督操北洋水師炮艦,正式開始了他的海軍指揮官生涯。這是他一生中的第二次轉折,也是一次重要的崛起。
1880底,清政府在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訂購的1350噸級的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竣工,丁汝昌奉命率鄧世昌等官兵水手200多人乘船赴英國接受此二艦。這是丁汝昌首次走出國門,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歐洲之行;他在英、法、德諸國參觀了炮台、軍港、造船廠和兵工廠等,大開眼界。1881年8月中旬,丁汝昌率二艦起航返國,取道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和太平洋,歷時近60天駛抵香港。清政府以此次巡海出力,賞丁汝昌「西林巴圖魯」勇號,並授予他正一品封典。
1882年8月,丁汝昌奉命率三艘軍艦赴朝鮮執行外交使命,回國後獲得穿黃馬褂的賞賜(獲賞黃馬褂是清朝一種極高的政治待遇)。1883年,丁汝昌授天津鎮總兵,兼北洋水師統領。1885年10月,清政府組建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簡稱海軍衙門)。不久,從德國訂購的7335噸級的鐵甲艦「定遠」號和「鎮遠」號及巡洋艦「濟遠」號到華,丁汝昌陪同海軍大臣醇親王奕X(光緒皇帝之父)和李鴻章出海檢閱海軍,受到好評。1886年8月,丁汝昌率「定遠」號等四艦到日本長崎入船塢維修。其間,日本警察蓄意尋釁,在沖突中中國水兵死傷多人;當時的形勢一度有升級為戰爭的危險。丁汝昌力主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沖突,避免兩國發生進一步的軍事沖突。在他的努力下,最後雙方達成協議,以互恤死傷者而告罷。
1887年底,清政府向英、德兩國訂購的4艘巡洋艦「致遠」號、「靖遠」號、「經遠」號、「來遠」號駛抵中國。至此,北洋艦隊主力艦只齊備,陣容堪稱亞洲之最。1888年10月,《北洋海軍章程》奏准頒行,北洋艦隊隨後正式組建成軍;丁汝昌被朝廷任命為北洋海軍提督(即艦隊司令),統率大小艦艇40多艘,總排水量40000多噸。至此,丁汝昌步入他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頂點,時年52歲,成為令任何人不可輕視的一支海軍艦隊的司令官。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其長達15年之久的海軍領兵生涯中,丁汝昌這位陸軍行伍出身的司令官始終未能精通海軍的業務。這一點,在後來的中日甲午戰爭中,貽害甚大。
親歷黃海大海戰
1894年初,丁汝昌獲尚書銜(尚書相當於今天政府中的部長)。5月,朝鮮爆發農民起義;清政府應朝鮮政府之請求,派兵前往助剿。日本政府援引《天津條約》,也派兵赴朝鮮,蓄意要挑起戰爭。
7月25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朝鮮豐島海域偷襲中國運兵船隊;8月日,中日兩國政府同時向對方宣戰,甲午戰爭正式開始。
由於入朝日軍不斷增多,清政府決定再度增調兵力赴朝作戰。9月16日,丁汝昌奉命率北洋艦隊護送援軍由大連灣駛往鴨綠江口登陸;並於次日上午返航。
中午11時30分,北洋艦隊發現日本聯合艦隊自西南方向駛來,一場海上惡戰迫在眉睫。丁汝昌立即命令北洋艦隊由返航時的五疊雁行小隊陣改列為雁行陣(橫陣)迎敵,同時他還向全艦隊發出三條作戰訓令:
(一) 艦型同一諸艦,須協同動作,互相援助。
(二) 始終以艦艏向敵,藉保持位置,而為基本戰術。
(三) 諸艦務於可能范圍之內,隨同旗艦運動。
由於種種原因,北洋艦隊擊敵時的隊形未能成為整齊劃一的橫隊,而成為類似「人」字形的渙散隊形。而日本聯合艦隊的12艘軍艦則分列為兩個戰術分隊:以航速較高的「吉野」號等四艦作為第一游擊隊,以單縱隊在本隊之前充作尖刀之用;其餘八艦作為本隊,以但縱隊在第一游擊隊後方魚貫跟進。此時,兩支艦隊所處的黃海大東溝海面風平浪靜,死一般的沉寂令人毛骨悚然,惟有軍艦煙囪里冒出的濃煙在向上升騰。在雙方艦隊相距12公里時,日本聯合艦隊向左稍稍變換航向,向北洋艦隊的右翼撲去。12時50分,雙方相距5330米,北洋艦隊旗艦「定遠」號上305厘米口徑的前主炮一聲怒吼,其餘各艦也相繼開炮射擊,世界近代史上規模罕見的中日黃海大海戰就此打響了。
海戰剛一開始,「定遠」號發炮就震塌了年久失修的飛橋。正在飛橋上指揮戰斗的丁汝昌墜落到甲板上,北洋艦隊右翼總兵兼「定遠」號管帶(艦長)劉步蟾代替指揮。不久,日艦炮火擊毀了「定遠」號上的信旗裝置,北洋艦隊遂失去了統一的戰場指揮。而日軍第一游擊隊則高速撲向北洋艦隊右翼的弱艦「超勇」號和「揚威」號,將該二艦擊沉。日本聯合艦隊的兩個戰術分隊分別向左後、右後方作轉向,對北洋艦隊實施穿插和包抄,使北洋艦隊開始陷入腹背受敵的不利局勢之中。17事 40分,日本聯合艦隊主動收隊撤離戰場,向東南方向駛去。歷時長達五個小時之久的這場海上殘酷大絞殺宣告結束。
在這場戰役規模的海戰中,中日海軍參戰的軍艦各是12艘,大致是勢均力敵的。作為北洋艦隊的提督和中方戰場指揮官,丁汝昌的戰場指揮是嚴重失誤的。其具體失誤之處就在於:丁汝昌指揮北洋艦隊排成了不利於實施機動的橫隊並採用了不利於充分發揚火力的「艦艏向敵」戰術;並且在戰前沒有明令確定自己的代理人和代理旗艦,在交戰過程中沒有或已來不及採取任何補救措施,以致完全喪失了自己的指揮職能,使全艦隊處於群龍無首而各自應戰的被動局面。此次海戰,日本聯合艦隊雖受一定打擊,但未失一艦;而北洋艦隊卻損失了5艘軍艦。顯然,對於北洋艦隊在黃海海戰中嚴重失利的結局,丁汝昌是負有無法推卸的直接指揮責任的。
威 海 衛 悲 歌
黃海海戰後,北洋艦隊駛返旅順口軍港修正,丁汝昌上岸住院養傷,同時主持搶修受傷的軍艦。10月下旬,日本陸軍兵分兩路侵入中國:一路由朝鮮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節節朝縱深方向推進;另一路在遼東半島海岸中部的花園口登陸,迅速向遼南方向進攻。丁汝昌未經向頂頭上司李鴻章請示,就率北洋艦隊移駐到山東半島的威海衛軍港;在日軍於花園口登陸的 14天時間里,北洋艦隊未前往襲擊。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海軍中將在率聯合艦隊掩護陸軍登陸後,曾坦誠直言說:「如丁提督親率艦隊前來,遣數只魚雷艇,對我進行襲擊,我軍焉能安全上陸耶!」11月下旬,日軍攻佔號稱「亞洲第一要塞」的旅順口軍港,丁汝昌只能率北洋艦隊孤寄於威海衛軍港了。
日軍攻佔遼東半島後,於12月中旬修改原定的作戰計劃,決定揮兵渡海南下,發起旨在殲滅北洋艦隊的山東半島戰役。此時對於中國方面來說,戰局已十分之險惡,孤寄於威海衛一隅的北洋艦隊一旦被殲滅,戰爭必將以中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但是,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北洋艦隊卻沒有實施積極有效的機動作戰行動,丁汝昌竟然不顧李鴻章和朝廷多次下達給他的出港擊敵的明確作戰指令,率艦隊消極地株守於威海衛軍港,又一次坐視日軍運輸船隊在榮成灣順利登陸,痛失了抗敵的作戰良機。日軍在榮成灣登陸後,迅速兵分兩路向西推進,達成了對威海衛軍港海陸夾擊的戰役態勢。
自1895年1月下旬起,丁汝昌率北洋艦隊官兵,在威海衛軍港內與海陸方向的進攻之敵進行了頑強的戰斗。2月 4日,英國海軍遠東艦隊司令官斐利曼特將軍進入威海衛軍港,勸說丁汝昌放棄抵抗,率部投降;被丁汝昌嚴詞拒絕。丁汝昌還嚴正拒絕了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伊東佑亨將軍溫情的勸降書,表示「余決不放棄報國大義,今惟一死以盡臣職。」
幾經苦戰,北洋艦隊損失慘重。2月9日,日軍40多艘大小艦艇全部駛至威海衛軍港的入口處,欲發動強攻。丁汝昌乘「靖遠」號巡洋艦前往拼戰,不幸中炮擱淺,丁汝昌被水兵救上小艇得以身免。此時,劉公島守軍內部大亂,少數洋教官串聯部分海軍軍官,煽動士兵威逼丁汝昌率眾降敵。丁汝昌毫不為其所動,他凜然聲明:「我知事必出此,然我必先死,斷不能坐睹此事!」並曉以大義,慰告部下堅守待援。11日夜,丁汝昌自知陸上援兵無望,遂囑部下將自己的提督大印截角作廢,然後服下超量的鴉片自盡,時年59歲。北洋艦隊余部降敵;不久,甲午戰爭以中國的全面失敗而告終。
一個充滿悲劇色彩的將領
丁汝昌這位陸軍行伍出身的海軍將領,是以其所任之北洋艦隊提督一職而為其軍事生涯之最輝煌頂點的;而他在這一顯赫職位上所迎來的中日甲午戰爭,又將他送到生命的盡頭。甲午戰爭,使丁汝昌交上了厄運,給這位英勇卻不善戰的海軍統帥披上了一件充滿悲劇色彩的厚重外衣。
早在豐島初戰之後,丁汝昌數次率艦隊出海未能擊敵,他就開始受到朝廷一些高級文官的奏參。8月26日,朝廷將丁汝昌革職,經李鴻章多次上奏力保,丁汝昌方得「暫免處分」,但日後「倘遇敵船猝至,有畏縮退避情事,定按軍法從事,決不寬姑。」
黃海海戰,北洋艦隊損失5艘軍艦而日軍未失一艦,丁汝昌再遭奏參。11月16日,朝廷發布上諭:「近日旅順告警,海軍提督丁汝昌統帶師船,不能得力,著革去尚書銜,摘去頂戴,以示薄懲。仍著戴罪圖功,以觀後效。」11月22日,旅順口軍港失守,26日朝廷再度降旨:「該提督救援不力,闕咎尤重!丁汝昌著即革職,仍暫留本位,嚴防各海口,以觀後效。」
在山東半島戰役中,丁汝昌始終處在戴罪留任而以觀後效的境地里,情緒悲觀低落,內心矛盾重重,自然難以從容指揮戰事。1895年1月24日,丁汝昌在打給李鴻章的電報中說:「致海軍如敗,萬無退煙(台)之理,惟有船沒人盡而已。旨屢催出口決戰,惟出則陸軍將士寒心,大局更難設想。」
在冰天雪地而又炮聲隆隆的威海衛軍港內劉公島上,久經沙場的丁汝昌知道,處於日軍嚴密海陸夾擊之中的北洋艦隊已形同瓮中之鱉而在劫難逃。丁汝昌更清楚的是,這支由大清王朝花費巨資歷時二十年建成的艦隊一旦被日軍徹底殲滅,在北京城等待他自己的只能是一座斷頭台。因此,丁汝昌此時已下定戰死在劉公島的最後決心,他甚至還請來六名木匠為自己打制了一口棺材,並親自躺進棺材裡一試尺寸是否合適。1月27日,丁汝昌給威海衛陸軍統領戴宗騫寫了一封親筆信,這封信真實地流露出丁汝昌當時悲觀失望至極的心態:「······汝昌以負罪至重之身,提戰余單疲之艦,責備叢集,計非浪戰輕生不足以贖罪。自顧衰朽,豈惜此軀?······惟目前軍情有頃刻之變,言官逞論列曲直如一,身際艱危,又多莫測。迨事吃緊,不出要擊,固罪;既出,而防或有危而不足回顧,尤罪。若自為圖,使非要擊,依舊蒙羞。利鈍成敗之機,彼時亦無暇過計也。」
在進退維谷、無以解罪的情況下,丁汝昌不顧上令,選擇了一條株守軍港直至船沒人盡而後已的末路,這也算是對他自己的一種最好的解脫了。而他率艦隊株守軍港則無異於是坐以待斃,至多也是將一群活軍艦當作死炮台作了有限的抵抗,最終是從一定程度上斷送了這支耗費巨資建成的龐大艦隊;這與他所肩負的提督職守是相違背的,不足後人稱道。但是,丁汝昌在最後關頭的寧死不降之舉,畢竟是為他自己守住了歷史的晚節。歷史人物的復雜和悲劇,從中可窺見一斑矣!
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因丁汝昌「獲咎甚重」而未對他議恤。直至光緒皇帝死後的1910年(宣統二年)4月2 5日,清政府方以丁汝昌當年在戰爭中「力竭捐軀,情節可憐」,開復其原有官職軍銜。丁汝昌的遺體被運到安徽老家,安葬在無為縣嚴橋鄉梅山村的小水鸛山的土崗之上。
一代無大作為的海軍統帥,就這樣長眠在安徽無為的山岡上。歷史,就是如此這樣的令人不可思議。
回答者:李家思 - 護國法師 十四級 8-30 21:05
其他回答共 2 條
丁汝昌不管怎麼說也算個英雄,因為最後被困劉公島時,眼見敗局已定,便自殺殉國了。《清史稿》-列傳二百四十九,記載到(27):「日艦宵入口門,擊沉來遠、威遠,眾益恐。道員牛昶炳等相鄉泣,集西員計議。馬格祿欲以眾挾汝昌,德人瑞乃爾潛告曰:『眾心已變,不如沉船夷炮台,徒手降,計較得。』汝昌從之,令諸將同時沉船,不應,遂以船降,而自飲葯死,於是威海師熸焉。」丁汝昌吞鴉片而死,可見他生前是有吸毒的。
回答者: 請教者123 - 高級魔法師 六級 8-30 21:06
【丁汝昌】(1836-1895)清末海軍將領。字禹廷,號次章,安徽廬江人。參加淮軍後,初隸長江水師。從劉銘章鎮壓捻軍,升提督。1874年李鴻章創辦海軍,次年派他至英國購買軍艦。1888年北洋艦隊編成,被任命為海軍提督。他屬淮系,而軍中多閩人,故事多掣肘。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爆發,他主張先發制人,出擊日本海軍,被李鴻章拒絕。9月率艦隊護送運兵船隻到鴨綠江口大東溝,返航時突遭日艦襲擊,遂發動黃海反擊戰。他身負重傷,李鴻章命之退守山東威海衛「保船避戰」。次年,日軍分海陸兩路進攻威海衛,佔領兩岸炮台,逼他投降;他嚴辭拒絕,下令毀炮沉船,以表抗敵決心。因美、德顧問和部分將領不從,乃令冒死突圍,但仍遭反對,後服毒自殺。
陸軍行伍出身的海軍提督——丁汝昌
http://jczs.sina.com.cn 2000年3月10日 許華
「海軍如敗,惟有戰至船沒人盡而後已。」——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
在世界各國的海軍作戰史上,許多英勇善戰的著名將領都是精通海軍戰術的行家;但是一個世紀前的東方,卻有一位陸軍行伍出身的人,指揮著一支當時亞洲最大的海軍艦隊。他就是大清帝國北洋艦隊的提督(即艦隊司令)丁汝昌。
無依無靠的安徽孤兒
1836年11月18日,也就是清朝道光十六年十月初十日,在安徽省廬江縣北鄉石嘴頭村(今名丁家坎)一戶貧苦的農民家中,丁汝昌降生人世。任何人都沒有想到,這個在四處漏風的茅屋裡呱呱啼哭的小生命,在半個世紀之後能成為一支威震東亞的海軍艦隊的司令官。
丁汝昌出生時的名字叫丁先達,字禹廷,號次章。因為家境一貧如洗,童年時代的丁汝昌就不得不離開父母,外出到大戶人家做幫工謀生,後又在一家豆腐作坊里當學徒。咸豐初年(1851年),廬江地區不幸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飢謹遍地,他的父母在飢病交加中雙雙去世;時年僅僅只有14歲的丁汝昌便永遠失去了雙親的護愛,成為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飽嘗人間的苦痛。
就在丁汝昌成為孤兒的這一年,在遙遠的中國南方發生了一件後來波及到安徽等14個省份的重大事件;這個後來完全改變了丁汝昌一生的重大事件,就是由拜上帝教首領洪秀全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發動的農民起義——也是後來波及半個中國並持續達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開端。1853年,太平軍攻佔江蘇金陵(今南京),遂在此定都並改其名為天京。同年,以破竹之勢席捲長江中下游地區的太平軍北上安徽巢湖地區,並攻佔了廬江縣城。16歲的豆腐作坊學徒工丁汝昌拋下自己手中的磨盤推桿,投奔了以「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為奮斗理想的太平軍;不久,丁汝昌隨太平軍所部駐守當時的安徽省城安慶,自此開始了漫長而多變的軍旅生涯。
1861年夏季,由湘軍統帥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指揮的湘軍重兵圍攻安慶,經過一番相持不下的攻守作戰,城內太平軍彈盡糧絕。丁汝昌所在的太平軍程學啟部300人向湘軍投降;他隨所部被編入湘軍,開始為清朝政府效力。
1861年底,安徽合肥人李鴻章奉命編練淮軍,程學啟率領他的安徽部下丁汝昌等人改歸李鴻章的淮軍。自此,丁汝昌開始了他軍事生涯中最重要的第一次轉折和崛起。
捷報頻傳的淮軍將領
1862年,丁汝昌率淮軍部隊調赴上海鎮壓太平軍及其小刀會。由於在作戰中特別英勇,丁汝昌被淮軍名將劉銘傳索至帳下,統領馬隊升任營官,受領參將軍銜。此後,丁汝昌統領自己的騎兵部隊,先後參加了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的戰爭。在江淮大地的戰場上,丁汝昌的淮軍騎兵縱橫馳騁,每戰必勝,捷報不斷。1864年,戰功卓著的丁汝昌升為副將;186 8年,32歲的丁汝昌升任總兵(相當於今天的師長),加封提督銜,被朝廷賜予「協勇巴圖魯」的勇號。此時的丁汝昌剛過而立之年已成為高級武官,騎在戰馬之上神采奕奕,可憐孤兒的模樣早已盪然無存。
1874年,國內戰爭基本平息,清朝政府動議裁減軍隊。淮軍提督劉銘傳打算裁減丁汝昌統領的騎兵部隊,在當時 「兵為將有」的年代,這項裁軍方案自然遭到丁汝昌的強烈抗拒。凶蠻的劉銘傳暗中謀劃「命將召至而戮之」 ,丁汝昌聞悉此訊後,便連夜棄官逃回安徽老家。
丁汝昌的文化程度原本不高,閑居家中多有不適,心情很不暢快。但是丁夫人魏氏卻是一個頗有識見的賢婦,她常常寬慰丈夫說:「建功立業自有時也,姑待之」。這樣閑居了幾年之後,家境日漸窘困,高級武官不能在家裡坐待終年。不甘寂寞的丁汝昌於1877年(清光緒三年)秋天動身北上,到北京去謀求差使。
慈禧太後親自在紫禁城內召見了這位當年戰功卓著的淮軍將領。在一番例行的問候之後,慈禧太後降旨,將這位賦閑的將領發放甘肅差遣。但是,丁汝昌不願意去西北苦寒不毛之地赴任。於是丁汝昌從北京馳赴天津,去拜謁自己淮軍的老上級、現出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事務大臣要職的李鴻章,想請這位同鄉恩師為自己另謀良差。李鴻章馬上接見了自己當年的淮軍部將丁汝昌,他對丁汝昌表示:「目前創辦西式海軍,缺人統率;你若能赴英國學習海軍,學成歸來後自可委以重任。」於是,丁汝昌呈請兵部(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批准,重入李鴻章的門下。
1877年,清政府派出第一批海軍留學生赴英、法兩國留學;不久,在英國訂造的4艘炮艦全部駛回國內。李鴻章原要任命道員許景澄出任水師督操,但由於許景澄此時頗遭異議,而從海軍發展的長遠考慮,需要有淮軍出身的武將來統轄震懾,因此李鴻章將未來海軍統領的人選內定為久經戰陣的丁汝昌。1879年底,李鴻章正式奏准將丁汝昌留北洋差遣;丁汝昌旋被委任督操北洋水師炮艦,正式開始了他的海軍指揮官生涯。這是他一生中的第二次轉折,也是一次重要的崛起。
1880底,清政府在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訂購的1350噸級的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竣工,丁汝昌奉命率鄧世昌等官兵水手200多人乘船赴英國接受此二艦。這是丁汝昌首次走出國門,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歐洲之行;他在英、法、德諸國參觀了炮台、軍港、造船廠和兵工廠等,大開眼界。1881年8月中旬,丁汝昌率二艦起航返國,取道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和太平洋,歷時近60天駛抵香港。清政府以此次巡海出力,賞丁汝昌「西林巴圖魯」勇號,並授予他正一品封典。
1882年8月,丁汝昌奉命率三艘軍艦赴朝鮮執行外交使命,回國後獲得穿黃馬褂的賞賜(獲賞黃馬褂是清朝一種極高的政治待遇)。1883年,丁汝昌授天津鎮總兵,兼北洋水師統領。1885年10月,清政府組建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簡稱海軍衙門)。不久,從德國訂購的7335噸級的鐵甲艦「定遠」號和「鎮遠」號及巡洋艦「濟遠」號到華,丁汝昌陪同海軍大臣醇親王奕X(光緒皇帝之父)和李鴻章出海檢閱海軍,受到好評。1886年8月,丁汝昌率「定遠」號等四艦到日本長崎入船塢維修。其間,日本警察蓄意尋釁,在沖突中中國水兵死傷多人;當時的形勢一度有升級為戰爭的危險。丁汝昌力主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沖突,避免兩國發生進一步的軍事沖突。在他的努力下,最後雙方達成協議,以互恤死傷者而告罷。
1887年底,清政府向英、德兩國訂購的4艘巡洋艦「致遠」號、「靖遠」號、「經遠」號、「來遠」號駛抵中國。至此,北洋艦隊主力艦只齊備,陣容堪稱亞洲之最。1888年10月,《北洋海軍章程》奏准頒行,北洋艦隊隨後正式組建成軍;丁汝昌被朝廷任命為北洋海軍提督(即艦隊司令),統率大小艦艇40多艘,總排水量40000多噸。至此,丁汝昌步入他軍事生涯中最輝煌的頂點,時年52歲,成為令任何人不可輕視的一支海軍艦隊的司令官。
但令人遺憾的是,在其長達15年之久的海軍領兵生涯中,丁汝昌這位陸軍行伍出身的司令官始終未能精通海軍的業務。這一點,在後來的中日甲午戰爭中,貽害甚大。
親歷黃海大海戰
1894年初,丁汝昌獲尚書銜(尚書相當於今天政府中的部長)。5月,朝鮮爆發農民
❻ 甲午大海戰中提到的歷史人物
第一游擊隊
艦名 艦長 排水量(噸) 速度(節) 主炮(門)
「吉野」 河源要一 4,216 22.5 150mm 速射炮4
「高千穗」 野村貞 3709 18 260mm 2
「秋津洲」 上村彥之丞 3150 26 150mm 速射炮4
「浪速」 東鄉平八郎 3709 24
日本艦隊第一群陣:
艦名 艦長 排水量(噸) 速度(節) 主炮(門)
「松島」旗艦 尾本知道 427816 320mm 1
「千代田」 內田正敏 2439 19 120mm 速射炮1
「嚴島」 橫尾道昱 4278 16 320mm 1
日本艦隊第二群陣:
艦名 艦長 排水量(噸) 速度(節) 主炮(門)
「橋立」 日高壯之丞 4278 16 320mm 1
「比睿」 櫻井規矩之左右 228413.2 170mm 2
「扶桑」 新井有貢 3777 13 280mm 2
日本艦隊左側:
艦名 艦長 排水量(噸) 速度(節) 主炮(門)
「西京丸」 鹿野勇之進 4100 15 120mm
「赤城」 坂元八太郎 622 10.25 120mm
北洋艦隊的12艘軍艦配備情況如下:
艦名 艦長 排水量(噸) 速度(節) 主炮(門)
「定遠」旗艦 劉步蟾 7335 14.5 305mm4
「鎮遠」 林泰曾 7335 14.5 305mm4
「經遠」 林永升 2900 15.5 210mm2
「來遠」 邱寶仁 2900 15.5 210mm2
「致遠」 鄧世昌 2300 18 210mm2
「靖遠」 葉祖珪 2300 18 210mm2
「濟遠」 方伯謙 2300 15 210mm2
「平遠」 李和 2100 14.5 260mm1
「超勇」 黃建勛 1350 15 250mm2
「揚威」 林履中 1350 15 250mm2
「廣甲」 吳敬榮 1296 15 150mm2
「廣丙」 程璧光 1000 17 120mm3
請採納
❼ 淮安歷史名人
淮安歷史名人有韓信、陳琳、鮑照、周恩來、華春瑩等。
1、韓信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射陽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西漢開國功臣、漢初三傑之一,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
2、陳琳
陳琳(?-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
3、周恩來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
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4、鮑照
鮑照(416年?—466年),唐人或避武後諱而作「鮑昭」,字明遠,祖籍東海(今山東郯城,有爭議),大概出生於京口(今江蘇鎮江市),南朝宋文學家,與北周庾信並稱「鮑庾」,與顏延之、謝靈運並稱「元嘉三大家」 。
5、華春瑩
華春瑩(1970.04-),江蘇淮安人,畢業於南京大學。2012年8月接替姜瑜出任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同年11月,擔任外交部發言人。
❽ 被歷史淹沒的三國人物有哪些
陳到(?-230)字叔至,汝南(治今河南平輿)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名位亞於趙雲,以忠勇著稱。官至護軍、永安都督、征西將軍,封亭侯。
高順(?-198),中國東漢末年將領,呂布帳下中郎將。史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所統率的部隊精銳非常,號稱「陷陣營」。屢進忠言於呂布,呂布雖知其忠而不能用。曹操擊破呂布後,高順被曹操所殺。
麴義,涼州金城人也。漢平原鞠譚之後,其子避難,改曰麴氏,世為金城著姓。義少好弓馬,結羌中豪帥,曉習羌斗,所部宗兵以驍銳聞。
中平黃巾亂,鄰郡皇甫嵩以左中郎將征討,募精勇於涼州,義以宗兵千餘從之,隨擊黃巾於冀州,數有戰功。嵩征還長安,義留屬冀州牧韓馥。
初平二年,渤海太守袁紹客冀州,紹四世三公,海內之望,豪傑多與之相結,義亦陰自托於紹。為馥所覺,整兵與戰,義擊破馥軍,與紹相結。會公孫瓚亦率大眾來冀,馥內外交困,遂讓州於紹,義率眾歸紹。
李進 《三國志》記載:太祖引軍還,與布戰於濮陽,太祖軍不利,相持百餘日。是時歲旱、蟲蝗、少谷,百姓相食,布到乘氏,為其縣人李進所破,東屯山陽。
王越,遼東燕山王越,(東漢末年)當世大俠。18歲匹馬入賀蘭山,隻身取羌族首領首級而歸,無人敢當其鋒;30歲周遊各州,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他力大無窮,豪氣蓋世,連呂布都不是其對手。此人熱心出仕,最後在洛陽開武館謀生,整日周旋在皇帝周圍,希望討個一官半職,但其時皇帝沒有權威,漢末門閥觀念又根深蒂固,出身平民的王越,終生不得出仕,後不知所終。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曹魏武將。本來是荊州劉表的大將,鎮守荊北。東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死後,其子劉琮繼位。當時曹操起兵南征荊州,劉琮與眾官商議,決定舉荊州之地投降曹操,又喚文聘一起歸降,文聘說:「聘不能保全本州土地,如此失職,只應待罰而已。」曹操接收荊漢後,文聘才往見曹操,曹操以厚禮招待文聘。又以軍隊授予文聘,令他與曹純往長坂坡追討劉備。
文欽(?-257年),字仲若,三國時魏國譙郡(今安徽亳州)人,文鴦、文虎之父。文欽仕魏時官至前將軍,拜揚州刺史。魏正元二年(255年)與毋丘儉、子文鴦、文虎起兵討司馬師,兵敗後投奔吳國,吳國授予幽州牧,封譙侯,鎮北大將軍。魏甘露二年(257年)諸葛誕起兵反魏,文欽從吳軍前往支援,但翌年軍情告急時卻因軍見不同而被諸葛誕疑有叛心處死,兩子文鴦、文虎又投奔回魏國。
陽群 三國蜀漢將軍,本是劉璋的手下,為人忠義。與龐德的弟弟龐壽一起替劉璋守衛城池。劉備進川的時候,諸葛亮揮軍與陽群守衛的城池相遭遇。陽群人稱刀客,可見在刀上武藝精良。諸葛亮先使趙雲與之接戰,竟然與趙雲打的不相互上下,引起諸葛亮的惜才之心,想納入麾下。但陽群生性忠義,不肯叛原主,諸葛亮結果三擒三放陽群,才使他真心納降。可見諸葛亮對陽群的愛才之心。
陽群忠肝義膽,一旦降了劉備,便是死心踏地的效忠。在不久後的,劉備伐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後,第一個戰死的就是陽群。因為蜀漢不設史官,陳壽寫《三國志》時,史料缺乏,因此無傳。
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中曾提及陽群「……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可見一斑。
張任,劉璋的部下,益州從事,以忠勇著稱。劉備取蜀時,張任出兵對抗,兩次被擊敗,遭生擒。劉備派人勸降,張任寧死不降,遂被殺,玄德感嘆不已,令收其屍首,葬於金雁橋側,以表其忠。
劉曄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
劉曄經郭嘉推薦,為曹操效力。對袁紹作戰時提出用發石車,擊退了敵人來自營樓的攻擊。曹氏三代元老,獻過許多妙計。官拜魏國太中大夫。料事如神,屢獻奇策,用之則吉,違之則凶,但終因他為漢室宗親而被曹氏所忌,使得他在關鍵時刻所獻取蜀滅吳之策,未被曹操和曹丕父子採納.劉曄之才未盡其用,而曹魏也終於未能統一全國。
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曹公辟為倉曹掾,轉主簿,遷行軍長史兼領軍。文帝受禪,進侍中,賜爵關內侯。明帝即位,進封東亭侯,後以疾為太中大夫,轉大鴻臚,復遜位為太中大夫。卒,謚曰景侯。
劉虞(?—公元193年),字伯安,東海郯縣(今浙江嵊縣)人,雖然和袁氏兄弟、劉璋等人一樣同屬高乾子弟,卻沒有倚靠祖輩的蔭蔽,而是從基層做起,早年舉孝廉,擔任戶曹吏之類的小官,任內「治身奉職」。後來又當過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純朴,境內無盜賊,災害不生」。當時甚至出現過這樣的傳說:時鄰縣接壤,蝗蟲為害,至博平界,飛過不入。這個傳說雖然不足為信,但也足以說明劉虞的傑出才能已經是廣為流傳。由於政績顯著,後累升至幽州刺史、甘陵相,漢靈帝時歷升尚書令、光祿勛、宗正等要職,靈帝末年,以宗正復任幽州牧。董卓專權時期,董卓對劉虞也是極力拉攏劉虞,拜大司馬,進封襄賁侯。初平元年,又代袁隗為太傅。 位居三公之列。但由於當時的交通等方面的原因,遠在幽州的劉虞並沒有接到這項任命。以劉虞的生平情況看,就算接到,他也必定不會理睬。
閻行,字彥明,後名艷,金城人也。少有健名,始為小將,隨韓遂。建安初,遂與馬騰相攻擊。行嘗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撾超項,幾殺之。十四年,為遂所使詣太祖,太祖表犍為太守厚遇之。昔宣曹操語與韓遂,曰以宜早輔國朝。又言止韓遂不與超合,行與遂以行父有隙,遂強以少女妻行,行不獲已。及操計施,行與遂相攻擊。行不勝,乃將家人東詣太祖。太祖表拜列侯。
張綉(?—207),武威祖厲(今甘肅靖遠)人。張濟的從子。東漢末年割據宛城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諸葛恪(203-253)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吳臣,蜀丞相諸葛亮之侄,吳大將軍諸葛瑾長子。從小就以神童著稱,深受孫權賞識,弱冠拜騎都尉,孫登為太子時,諸葛恪為左輔都尉,為東宮幕僚領袖。曾任丹楊太守,平定山越。陸遜病故,諸葛恪領其兵,為大將軍,主管上游軍事。孫權臨終前為託孤大臣之首。孫亮繼位後,諸葛恪掌握吳國軍政大權,初期革新政治,並率軍抗魏取得東興大捷,頗孚眾望。此後諸葛恪開始輕敵,大舉興兵伐魏,慘遭新城之敗。回軍後為掩飾過錯,更加獨斷專權。後被孫峻聯合孫亮設計殺害,被夷滅三族。
蔣琬(?—246)漢族,零陵湘鄉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初隨劉備入蜀,諸葛亮卒後封大將軍,輔佐劉禪,主持朝政,統兵御魏。採取閉關息民政策,國力大增。死後葬於涪城西山,陵墓為著名的三國遺跡。官至大司馬,安陽亭侯。
閻圃,生卒年不詳,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北)人。東漢末年人物,本為張魯部下謀士,後隨張魯一同投降曹操。
蹋頓(?-207),東漢末年遼西烏丸(亦稱烏桓)的首領,烏丸大人丘力居的從子,總攝三王部。曹操北征烏丸時,蹋頓率兵阻攔,被斬。○後蹋頓一詞亦借指異族首領,此外此詞亦有跌倒之意。
徐榮,東漢末年早期的優秀統帥,曾經打敗過曹操和孫堅。徐榮是遼東襄平人(遼寧遼陽)。雖然在《資治通鑒》中認為他是玄菟郡,也就是現在的沈陽人。但在《三國志·公孫度傳》里,我們能找到這樣的內容,「公孫度字升濟,本遼東襄平人也。同郡徐榮為董卓中郎將,薦度為遼東太守。」也就是說公孫度和徐榮是老鄉,而公孫度是遼東襄平人,所以徐榮也只能是遼東襄平人。
在《三國演義》里,徐榮是一個被夏侯敦交馬數回,斬於馬下的三流將領,但演義和歷史往往是有出入的。
歷史上的徐榮,可謂是一位名動一時的猛人。他的戰績足以令人瞠目結舌。 他的記載雖然很少,卻足以令他擠身三國一線大將行列。
於禁(?-221)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三國時期曹魏武將。本為鮑信部將,後屬曹操,曾於張綉造反時討伐不守軍紀的青州兵,同時為迎擊敵軍而固守營壘,因此曹操稱贊他可與古代名將相比。然而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的襄樊之戰中,於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一代名將晚節不保。
臧霸(約165~230)字宣高。父親臧戒曾任華縣獄掾,其間因依據國法,不肯聽從泰山太守憑私慾殺人。太守因而大怒,令將臧戒收監並送到太守府去,其時監送者約有百餘人之多。臧霸當時十八歲,聞訊後便引領從客數十人於費縣西山道中半途截劫,奪救親父,監送者見狀,均懼而不敢動,臧霸便與父親亡命奔逃於東海,而臧霸亦開始以勇壯聞名於世。黃巾起義時,臧霸從屬陶謙,擊破賊眾,拜為騎都尉。後來臧霸收兵於徐州,與孫觀、吳敦、尹禮等聚合軍眾,臧霸為統帥,屯於開陽一帶,自成一方霸主。呂布被擒後,追隨曹操,獲得了很高的待遇,多有戰功,數次討伐孫權,吳國名將韓當,亦曾是其手下敗將。後來曹操去世,青州兵和臧霸舊部以為天下將亂,都擅自逃離軍伍。曹丕繼位,臧霸對都督曹休說:「國家未肯聽霸耳!若假霸步騎萬人,必能橫行江表。」曹休把情況向曹丕匯報,曹丕卻擔心多給了臧霸兵的話,又像青州兵或者臧霸舊部那樣擅自逃走,於是只是精神上給予支撐,實際上不給兵。後來又趁臧霸來朝時奪了臧霸的兵權。
曹彰(?-223),字子文,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後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魏任城王。曹彰武藝過人,曹操問諸子志向時自言「好為將」,因此得到曹操的贊賞。其胡須黃色,被曹操稱為「黃須兒」。
紀靈,袁術帳下大將,在袁術與袁紹吹噓時,袁紹說道:「我有大將顏良、文丑。」術曰:「此亦何哉?我有大將紀靈,汝,奈何?公元198年11月曾帶兵攻打劉備,但在呂布調解下退兵。後來在與劉備軍交戰時戰死.
王雙《三國志·朱桓傳》:(黃武元年)魏使大司馬曹仁步騎數萬向濡須,(曹)仁欲以兵襲取州上,偽先揚聲,欲東攻羨溪。(曹)仁遣其子(曹)泰攻濡須城,分遣將軍常雕督諸葛虔、王雙等,乘油船別襲中洲。(朱)桓部兵將攻取油船,或別擊(常)雕等,(朱)桓等身自拒(曹)泰,燒營而退,遂梟(常)雕,生虜(王)雙,送武昌,臨陣斬溺,死者千餘。
《三國志·諸葛亮傳》:(建興六年)冬,(諸葛)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亮糧盡而還。魏將王雙率騎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
文鴦(238-291)本名文俶(《三國演義》中作文淑,當為作者筆誤),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魏晉時期武將,文欽之子。初仕魏,後因其父從毋丘儉叛,乃隨其父投吳,並於諸葛誕叛魏時助之,但其父隨即被諸葛誕殺,乃復降魏。晉代魏後仕晉,在晉官至東夷校尉,封關內侯。後於八王之亂中被殺,慘遭滅族之禍。
夏侯霸,字仲權,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三國時期武將,夏侯淵次子。本為曹魏武將,後因司馬懿誅曹爽一族,夏侯霸身為曹氏宗室而心懷不安,遂投降蜀漢。後隨蜀將姜維伐魏,官至車騎將軍。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今太原市)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曹魏大將軍、陽曲侯。生年不詳,卒年正元二年(公元255年)。建安年間舉孝廉,先後任平原府丞、丞相兵曹議令史、夏侯淵的司馬。夏侯淵戰死時郭淮收集殘兵,推張郃為主將而得以穩定局勢。魏文帝繼位封郭淮為關內侯,鎮西長史。諸葛亮伐魏時郭淮料敵准確立下戰功,正始元年(公元254年),郭淮打退姜維,升任左將軍、前將軍。
婁圭 與太祖有舊。初平中在荊州北界合眾,後詣太祖。太祖以為大將,不使典兵,常在坐席言議。子伯少有猛志,嘗嘆息曰:「男兒居世,會當得數萬兵千匹騎著後耳!」儕輩笑之。後坐藏亡命,被系當死,得逾獄出,捕者追之急,子伯乃變衣服如助捕者,吏不能覺,遂以得免。會天下義兵起,子伯亦合眾與劉表相依。後歸曹公,遂為所用,軍國大計常與焉。劉表亡,曹公向荊州。表子琮降,以節迎曹公,諸將皆疑詐,曹公以問子伯。子伯曰:「天下擾攘,各貪王命以自重,今以節來,是必至誠。」曹公曰:「大善。」遂進兵。寵秩子伯,家累千金。從破馬超等,子伯功為多。及河北平定,隨在冀州。其後太祖從諸子出遊,子伯時亦隨從。子伯顧謂左右曰:「此家父子,如今日為樂也。」人有白者,太祖以為有腹誹意,遂收治之。
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獻帝建安初年,任涼州從事,旋拜安定長史,韋康任刺史後辟為別駕,改任州參軍。因討馬超有功,賜爵關內侯。曹操征漢中時,楊阜擔任益州刺史,回來後又擔任武都太守。魏文帝曹丕、明帝曹睿時,在宮中任職。楊阜從政後,一是有卓識遠見:任涼州從事時,代表刺史去許都見曹操,回來後客觀分析了袁紹和曹操雙方力量十比一的形勢下肯定曹操必勝,事實證明了他的正確判斷。馬超叛曹後,楊阜力諫要嚴加防備,曹操雖然極口贊成,但設防措施不力,導致隴上郡縣除涼州刺史、漢陽郡太守以下官吏率領士大夫及楊氏親友千餘人固守冀城,余均響應馬超。楊阜等死戰馬超,身中五傷,親友七人戰死終大破馬超。二是剛正不惡,對朝廷弊政多有爭諫:任武都太守時,一次曹洪置酒後會,令舞女裸體披紗,踏鼓歌舞,被楊阜斥責而退,全場肅然起敬;魏明帝搜求美女,擴建宮闕,楊阜六次進言進諫明帝應勤政愛民。三是勤政廉潔:楊阜在宮內擔任少府之職,專管寶器、珍膳、衣物等,而他死後則家無余財。皇帝讓楊阜的孫子楊豹繼任了少府之職。原甘谷縣文昌宮西側尚有楊氏家祠,內懸「兩代尚書」 匾額,即指楊阜和楊豹而言。
向寵,向朗胞弟之子。劉備時,歷任牙門將(保護牙城的武官)、中領軍,封都亭侯。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贊揚向寵「性行淑均,暢曉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以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也」。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征漢嘉(今四川雅安北)「蠻夷時」,遇害。
❾ 靖遠革命人物1500字
白銀靖遠歷史著名革命人物畫家范振緒
核心提示:范振緒1906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甘肅早期參加辛亥革命運動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中國著名書畫家。他嘔心纂方誌。
范振緒(1872-1960),字禹勤,號南皋,晚年號東雪老人、太和山民(因其祖上居住於甘肅省靖遠縣雙龍鄉,該向境內有名山太和山而得名),祖籍甘肅省靖遠縣。范出生於北平,1881年9歲時父親病故,隨母親婁氏扶柩回故里靖遠,故居在縣城會館巷。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勤奮篤學。1906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甘肅早期參加辛亥革命運動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中國著名書畫家。
民主革命和大革命時期,分別於1901年、1902年恩正並科考試中考中府試第四名舉人。1903年癸卯科進士,初任工部主事。1906年赴日本留學,在日本法政大學攻讀法律。1909年從日本回國,任河南省濟源縣知縣,主修《濟源縣志》。1913年當選為國民政府第一屆國會參議院議員。1915年袁世凱稱帝,拒絕參與復辟活動,赴南京。1916年出任河南省孟縣知事,3年任期屆滿後回北京,深居榮寶齋從事書畫創作,維持生計。1921年被綏遠督統馬福祥聘為記室,出任薩拉齊縣知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29年馬福祥任青島市長,遂同往並任秘書,協同馬福祥著《觀瀾亭記》,勒碑立於青島海濱。1934年返回蘭州,被聘為甘肅省政府顧問,兼禁煙委員會委員。1936年應西北騎兵第5軍軍長馬步青聘請,擔任教師,移居武威。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1940年被選為甘肅省臨時參議會副議長。1941年與張大千同往敦煌,研究壁畫,搶救國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後當選為甘肅省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被選為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7年由其主筆,郝進賢、吳紹鏞、馬文江、郭維屏、米瑛等甘肅名家聯合繪畫的《紅軍長征圖卷——甘肅段》長達36尺,送北京「八·一」節展出,副本在甘肅省博物館保存。
1960年8月21日因病在蘭州逝世,享年88歲。臨終囑其夫人杜郁文:「我一生無長物,我死之後,可將我珍藏的《宋徽宗山水畫卷》、《大痴富春山色長卷》和我晚歲所畫的《祁連山色長卷》捐獻給國家珍藏,作為黨和國家關心我的報答。」著有《東雪草堂筆記》、《東雪草堂詩聯存稿》、《夜窗漫錄》、《學畫隨筆》、《東雪雜文》、《蘭州事變紀略》、《燕子箋秦劇本》、《桃花扇秦劇本》、《濟源縣志》、《靖遠縣新志稿》等。夫人杜郁文曾向靖遠縣人民政府捐贈《東雪雜稿》和《王菏澤遺稿手秒本》,由縣政府辦公室收藏,張慎微編輯《范振緒先生詩文遺稿》油印問世,靖遠縣政協搜集整理的《范振緒先生書畫選集》1992年出版,書法作品被蘭州碑林收錄。其生平事跡編入《中國畫家大辭典》、《中國美術家名人辭典》等典籍。
❿ 甘肅有哪些著名歷史人物
1、秦非子
秦國的先祖非子生活於公元前900年左右,居西垂宮(後稱犬丘,今天水市回秦城區西南邊),是秦的答開國君主,他因擅長養馬,在水、渭水間替周王室主持牧馬,馬群得到了大量繁殖,為周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2、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政,秦始皇是甘肅隴西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13歲即位,在位35年,建都咸陽。
公元前221年,歷十年之久征滅六國後,建立了大一統秦國。其推行車同軌、書同文、實行郡縣制等一系列措施,確立了歷代大一統王朝的統一範本,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
3、賈詡
賈詡(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謀士。官至太尉,謚曰肅侯。
4、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5、李廣
李廣(?—前119),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人,西漢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