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彌渡縣各村歷史名人

彌渡縣各村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6 01:57:28

㈠ 探尋彌渡花燈

彌渡,曾名迷渡。相傳這里原是一片浩瀚的水鄉澤國,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彌渡」。為諱水患,清代改稱彌渡。它猶如一塊翡翠鑲嵌於滇西高原。唐代,彌渡是南詔王國腹心之地。10多萬中原將士和商賈遊民,不僅給這片豐腴的土地帶來了農商技術,也給這塊多情的地方傳播了黃河文化。於是,彌渡便有了「燈從唐朝來,藝從唐朝起」之說。到了明朝洪武年間,軍屯、民屯、商屯和開疆移民活動連綿不斷,又給這里帶來了纏綿婉轉的長江文化。經過歷史的滄桑,彌渡以其境內漢族和彝、回、白等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滲透,綜合自己地方民族文化的長處,博採祖國南北文化的精華,形成了獨具地方民族特色的燦爛多姿的傳統文化。

彌渡是「花燈之鄉」、「民歌之鄉」、「山歌之鄉」。《小河淌水》源於密祉。詞曲改編作者尹宜公先生,1924年出生於彌渡縣的密祉。他回憶1947年春天的一個晚上作這首曲子時的情景說:「密祉放羊調優美的旋律讓我想起家鄉的月亮、深山、森林清風和蜿蜒奔流的小河,取了《月亮出來亮汪汪》的歌名。雲南大學《教學唱》主編江騖建議用《小河淌水》更好,這首歌發表後,逐漸流傳開來。」密祉不僅山歌調子優美動聽,而且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發源地。這里的龍燈盛會起源於清乾隆年間,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兩天,18個村的群眾匯集密祉大寺,獅、龍、鳳乘興起舞,男女老幼同場賽唱,晝夜狂歡,氣氛熱烈,實屬罕見,被譽為「東方的狂歡節」。

彌渡花燈、民歌,浩如煙海。彌渡花燈、山歌多達400多首,傳統劇目達250多個。《十大姐》、《綉荷包》、《彌渡山歌》、《大風刮來樹頭歪》等久唱不衰,膾炙人口。

彌渡縣的歷屆領導十分重視繼承、發展地方民族文化,提出了「唱響《小河淌水》,跳紅彌渡花燈」的地方民族文化建設口號。1999年,從400多首彌渡民歌中精選出以《小河淌水》為代表的13首名曲,攝制了名為《彌渡行》的60分鍾VCD音樂藝術片,向國內外發行。幾年來,彌渡縣年年舉行春節大型燈展,大規模開展花燈演唱骨幹培訓和花燈集體舞大賽,1個專業花燈團、130多支民間業余花燈隊常年活躍於城鄉。

「到了紅岩坡,處處聞歌聲」、「十個彌渡人,九個會唱燈」。小河淌水的地方——彌渡,正以充滿地方民族傳統文化韻味的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

㈡ 歷史上姓師的名人

1、師延

師延,上古時期的神話人物。在軒轅之世黃帝,為司樂之官,居中牟縣東南二十里造箜篌(《太平寰宇記卷二》,樂史撰),為中華民族第一位樂神宗祖。

夏末,投奔奔殷商,周武王興師伐紂時,在涉濮水時沉水身亡。今滑縣東南萬古鄉有師延冢。後世子孫以官名為氏,尊師延為得姓始祖。《姓譜》記載,夏、商時代,管理樂技的職官名稱就叫作「師」,如上古時期的師延。。

2、師曠

師曠,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縣迓祜村人(《莊子·駢拇》陸德明釋文),春秋時著名樂師、道家。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博學多才,尤精音樂,善彈琴,辨音力極強。

4、師丹

師丹(?-5年),字仲公,西漢琅邪東武(今山東諸城)人,西漢大臣、政治家。哀帝時曾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張,以緩和日益激化的階級矛盾。後因貴族官僚反對,未能實行。

5、師范

師范(1751——1811),字端人,號荔扉,又號金華山樵。官至望江縣知縣。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廾九日生於大理趙州(今彌渡縣寅街鎮)莘野村,嘉慶十六年(1811年)卒於安徽望江旅次。

㈢ 彌渡縣的名勝古跡

密祉景區
密祉鄉位於雲南省中西部,東北與本縣苴力、寅街兩鎮接壤,西南與巍山、南澗兩縣毗鄰。國土面積140平方公里。轄6個村委會、36個自然村、40個村民小組,2007年末總人口16236人,距縣城30公里,海拔1800—3064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4.5℃—15.3℃,年降雨量85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72.08%,居全州之首。
天生橋
天生橋位於彌渡縣城東約4公里,距祥臨高速公路1.5公里的萬花溪中。天生橋景區地域614畝,整個景區由天生橋、東峙壁、西峙壁和龍潭構成。天生橋橋全長60米、高50米、橋孔最寬處23.5米,最高點11.5米,橋壁平均厚度13米。
鐵柱廟
鐵柱廟因「南詔鐵柱」而得名。「南詔鐵柱」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彌渡先民留存下來的珍貴遺產,是我國唐、南詔時期唯一留存下來的古鐵柱實物。 截止到2013年共發現、調查、落實和清理各類文物項目475項(處、件)。其中,古城遺址5處,現有遺存2處,石棺葬6處,火葬群8處,名人墓5處,古建築41處,碑刻84塊,館藏文物169件,古字畫169件。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詔鐵柱」,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文學彝族農民起義遺址」、永增玉皇閣、白崖城遺址、金殿窩遺址等。

㈣ 寫一篇歷史遺跡的游記文章(側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感嘆)450字

雲南

一、漢習樓船

漢武帝初年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報告說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出產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的細布。當地的人說這些東西是商人從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身毒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那大夏一定離蜀地不遠,於是建議開通一條從蜀地通往西域的通道。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去結交身毒。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今天大理洱海附近,被當地的昆明族給擋住了。因為西漢的士兵大多不習水性,無法征服洱海周圍善於水上作戰的昆明族,於是,征討一失敗告終。漢軍回長安以後,漢武帝在長安按照洱海的形狀開鑿了「昆明湖」,操練水軍,以期能打敗昆明族,征服洱海地區。這就是雲南歷史上有名的「漢習樓船」的歷史典故。

之後,在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兵臨滇國,滇舉國投降,漢朝就在滇的故地上設置了益州郡。這為雲南成為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礎,也為祖國西南邊疆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基礎。同時,郡縣制度的建立,改變了雲南諸部林立、不相統屬的局面,把雲南歷史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唐標鐵柱

公元680年,吐蕃攻佔了安戎(今四川汶川西南)後,控制了唐朝通往西南諸蠻的道路。隨後,吐蕃與唐朝在洱海地區展開了爭奪,他們之間的爭奪,其勝負關繫到唐朝政權的生死存亡。因為吐蕃向東擴張,不僅西北邊陲不得安寧,連中央王朝也受到威脅;吐蕃入犯蜀西及西洱河地區又使唐朝西南邊疆的安全面臨危機。為避免被動挨打的局面,唐必須從洱海地區抗擊吐蕃,與西北相配合,形成對吐蕃的包圍。因此,鞏固姚州都督府就成為保衛唐王朝全局戰略的重要措施。要鞏固姚州都督府,就必須依靠洱海諸蠻;洱海諸蠻的向背關系著姚州都督府的命運。為此,姚州都督府的首要任務就是隔斷吐蕃與洱海諸蠻的聯系,招撫諸蠻

為保衛姚州和抗擊吐蕃,唐朝於公元707年派監察御史唐九征為姚雟道討擊使,進討深入到洱海地區的吐蕃。當時吐蕃在漾水和濞水間架設鐵橋,以通西洱河,並在西洱河兩岸構築城堡。唐九征首先摧毀了守橋的城堡,繼而焚毀了兩坐鐵索橋,截斷了吐蕃進入西洱河地區的通道,戰役結束後,命書記閭邱均在劍川勒石建碑,立鐵柱於洱海北面,以紀念這次戰役的巨大勝利。這個鐵柱是唐對洱海地區實行有效統治的標志。

但這次戰爭的勝利也並未徹底改變洱海地區諸蠻對唐王朝時叛時附的局面,因為安戎城和昆明城還為吐蕃所控制。於是,奪回這兩坐城池成為唐朝爭奪洱海地區的當務之急。之後,又經過了4次戰爭,安戎城終於又回到了唐朝手中。吐蕃曾多次派兵反攻,皆失敗而去,兩城的收復,不僅鞏固了唐在西南地區的統治,也為南詔的興起創造了條件。

三、宋揮玉斧

「宋揮玉斧」這一典故說的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後,手持玉斧(文房玩物)沿地圖的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這並不是因為宋朝不想要大理國這塊土地,而是因為北宋不像漢唐那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當時北宋國勢貧弱,已無力再進攻雲南;加之宋太祖錯誤地總結唐朝扶持南詔而南詔叛唐的教訓,因此將雲南劃在疆域之外。

而實際上,大理國自建國以來,與宋朝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公元965年,當宋統一蜀地時,大理國立即派建昌(今四川西昌)的官員送牒入宋朝表示祝賀。968年,大理國又派使臣帶牒到宋朝要求通好。976年,白王請求內附,太宗冊封大理國國王為「雲南八國郡主」。1115年,大理國與宋朝正式建立臣屬關系,而這一關系一直延續到大理國滅亡。反映大理國與宋朝關系密切的另一個側面是以市馬為紐帶的經濟文化交流。宋朝的戰馬主要來自北方,稱為「陝馬」。宋朝南渡以後,陝馬來源斷絕,不得不主要依靠來自大理的戰馬。而馬市的繁榮,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大理國與宋朝之間相互依存、親密友好的關系。

四、元跨革囊

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軍進攻雲南,計劃先滅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態勢,最後消滅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來到金沙江畔,可是面臨著洶涌的金沙江水,蒙古軍隊無法渡江。正在為難之間,當地少數民族獻策,用革囊做筏子渡江。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單個革囊縛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也可多個皮囊連綴為筏子。於是忽必烈大軍就用革囊以及皮筏渡過金沙江,滅了大理國,將雲南歸於元的統治之下。

第二年忽必烈班師回朝,留下大將兀良合台戍守雲南,繼續平定大理各部。經過兩年多的征討,1256年大理國王段興智舉國歸附蒙古。之後,兀良合台向朝廷建議在雲南設置郡縣,設官料理民情。朝廷贊同並支持了他的建議,加封他為大元帥,賜給銀印,鎮守雲南。

元統一全國之後,1273年,忽必烈從親信大臣中派選回回人賽典赤·瞻思丁出任雲南省平章政事,到雲南籌建雲南行省,他也成為了雲南第一任行省長官。1276年將雲南行省所定的路、府、州、縣上報朝廷,並把雲南的政治中心從大理轉移到昆明。他在任期間,一方面整頓吏制、加強統一,穩定了社會。另一方面鼓勵農業,發展經濟,在全省各地大規模的實行屯田,並帶人修築了松花壩水庫這一沿用至盡的利民工程,水庫的修建降低了滇池的水位,不僅使滇池及其水系周圍的農田受益,而且在滇池的周圍形成了萬畝良田。

五、三征麓川

明朝朱元璋治理雲南諸族群的基本原則是「非為制其不叛,重在使其無叛」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明王朝採取了許多重要的舉措,企求在雲南的統治長治久安,並且的確取得了超過前代的巨大成就。但是,自明代統一雲南以後,當地族群的動亂此起彼伏,不絕於史。

最大的動亂是在明正統年間麓川(今雲南德宏瑞麗)思氏的反叛。至正初年,思可法崛起於勐卯,勢力逐漸擴大,於是設置平緬宣慰司

任命思可法為宣慰使。元末,思可法乘中原爭擾,兼並金齒各部,稱雄一方。

1382年,思倫法繼承職務,1385年思倫法調集10萬兵力又攻佔景東。1388年,思倫法以5萬兵力,大象百餘只,發動「定邊之戰」。沐英率

15000精騎,晝夜兼行,直奔定邊,大破象陣,殲滅了思氏的有生力量,思倫法敗退麓川。1389年,思倫法請降朝貢。為了穩定局勢,明朝廷於

永樂年初分設麓川、木邦、孟養、緬甸四個宣慰司。以後一直到明宣德年間,各部之間雖然有一些小糾紛,但是大體上安定。1413年,思任法繼任麓川宣慰使,他極力想要恢復他的父親思倫法所失去的失地,多次與鄰近的土司發生爭端。1438年,鎮守雲南的黔寧王沐晟開始調集大兵征討思任法,可軍事進展不順利,主將方政戰死,沐晟也因害怕朝廷怪罪而暴死。沐昂再次出兵,但是也無成效。思任法想要派遣使臣進貢朝廷以示修好,但是朝廷想徹底的解決麓川的爭端問題,於是在1441年、1443年、1448年三次派王驥率大軍征討麓川。「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軍資爵賞不可勝計」。大軍三次征討麓川,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助長了思任法與其他三個宣慰司的爭奪。

1449年,因北方空虛,瓦剌攻入土木堡,明軍大敗,明英宗被擄走。可以說,瓦剌是「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驥三征麓川是導致「木之變」的根源。

六、改土歸流

明朝在平定雲南之後就根據雲南少數民族的特點,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並不斷的使之完善。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土司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已經不再適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中央的統治了。它雖然在歷史上起過有益的作用,但是本身這一制度就有不少的弊端。

土司統治下,土司世官其土,世有其民,對所屬人民有生殺予奪的權力,「主僕之分,百世不移」。土司統治下,人民生活艱難,同時也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司之間,土司內部也時常斗爭,相互搶劫村寨,濫殺無辜,使人民遭殃,影響了邊疆的穩定。土司擁有自己的武裝,他們利用自己的兵丁鎮壓當地人民,抗命朝廷,叛亂不絕。土司制度的長期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隨著歷史的發展,土司制度的落後性與弊端日益突出。廢除土司制度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於是,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在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首先就廢除了土司,改以流官取代土官,實行改土歸流。

可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的改土歸流主要是發生在清代雍正年間,主持西南改土歸流的是雲貴總督鄂爾泰。鄂爾泰認為土司制度是西南邊疆的最大隱患,必須盡早盡快解決。只有將橫暴桀驁的土司逐漸擒拿,在其統治地區逐漸改設流官,才是治本的方法。否則是不能解決西南邊疆的穩定和安寧的。

鄂爾泰的改土歸流主要以政治手段即招撫為主,在一些地區也通過武力強制實行改土貴流。經過雍正年間的改土歸流後,雲南境內的土司所剩已不多,剩餘土司中的大部分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

改土歸流後,清政府在原土司領地分別設置府、州、廳、縣,委派有任期、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直接統治,實行和內地一樣的各項制度,如設立保甲、編制戶口、丈量土地、釐定租稅、清查錢糧、建立學校、推廣儒學等。這不但促進了西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教育的進步,也大大加強了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使雲南邊疆與內地在政體上統一,進一步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七、反清起義

杜文秀領導的回民起義。

19世紀,雲南的地主商人之間為爭奪土地與礦權時常發生爭執,經濟權益的爭斗常常導致鄉紳權力之爭。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和風俗習慣的差異,這些斗爭逐漸演變成為漢族地主商人和回族地主商人之間的沖突,這些沖突日益激化。1845年,永昌府發生回漢互斗,官吏袒護漢人,大殺城內回民。1847年,杜文秀赴京控告永昌府殘殺回民之事,清廷改變了態度,支持回民。永昌漢人起而反對官府,再次攻殺回民。清政府前後態度不一致,意在擴大矛盾,使回漢自相殘殺。1856年5月,昆明發生回漢沖突,雲南巡撫下令對「滋事」回民,格殺無論。昆明城內外,大肆搜殺回民三天,殺死回民約三千人。繼而全生之內,不斷的出現燒殺回民的慘劇。回民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求助官府主持公平的希望徹底破滅之後,憤慨而勇敢的舉起了起義的大旗。回民起義在各地風起雲涌,不久匯成兩支大軍:一支由馬如龍、馬德新為首,活動在滇南和滇東地區;一支由杜文秀領導,戰斗在雲南西部。

1867年,杜文秀派二十萬大軍包圍昆明城,久攻不下。1869年清軍反攻,起義軍失利,退回滇西。1872年,清軍圍困大理,杜文秀服毒就義,起義失敗。

李文學領導的彝族人民起義。

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下,彝族貧苦農民李文學在太平軍戰士王泰階、李學東的幫助下,於1856年5月,率領五千多農民,在彌渡縣瓦盧村天生營誓師起義。太平天國失敗後,清軍於1870年進攻哀牢山區,王泰階、田四浪不幸犧牲。1872年,李文學支持杜文秀起義失敗,不幸被俘,第二年慘遭殺害。起義軍將士在首領被害之後還英勇抵抗,最後義軍將士或犧牲、或失散,起義失敗。

八、保疆斗爭

景頗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世紀初,英帝國侵入緬甸後,企圖從雲南開辟一條自印度、緬甸到中國長江流域的通道。1831年,英國陸軍大尉斯普萊由印度經緬甸到雲南考察回國後,給英國政府寫報告,建議修築從緬甸仰光到雲南的鐵路。他的建議受到英國大資本家的重視,他們積極推動入侵雲南,開辟市場的活動。不久英國取得了在緬甸伊洛瓦底江自由貿易的權利。1874年,英國派遣伯朗率領二百餘人的武裝探測隊由緬甸進入雲南。同時,英國駐華公使派翻譯官馬嘉理從上海到雲南,前往中緬邊境迎接伯朗。馬嘉理沿途收集情報,在騰沖繪測地圖,激起了騰沖人民的反對。騰沖地方官員將他護送出境。他到了緬甸和伯朗會合後,於1875年率領武裝隊伍侵入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邊疆各族人民義憤填膺,自動組織起來保衛祖國門戶,並得到雲貴總督岑毓英的支持。當馬嘉理率領先頭部隊到達盈江芒允、雪列時,景頗族、傣族、漢族群眾200多人將他們包圍住,勒令他們退出中國邊境,馬嘉理竟悍然開槍大、打死邊民。憤怒的民眾將馬嘉理及其隨從消滅在雪列戶宋河邊。此後,參加戰斗的群眾增加到了6千多人,乘勢將伯朗率領的英軍包圍起來。伯朗縱火燒山,乘煙霧彌漫逃脫,退出了中國邊境。

苗族人民的抗法斗爭

1883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和駐雲南清軍是抗擊法軍的主力,在西線大捷中給法軍以沉重的打擊。1884年法國軍隊入侵麻僳坡、馬關兩縣,當地猛峒苗族首領項崇周帶領苗族、瑤族、壯族、漢族等民眾數百人,用大刀、毒弩、火銃經過大小數十次激戰激退一千多以洋槍洋炮武裝的法國侵略軍,收復失地約七千平方公里。1855年,法國侵略者在猛峒一帶橫行霸道,項崇周率領苗族人民,在蒙通、船頭、扣林等地襲擊殲滅法國軍士200多人,擊退從黃樹皮、清永河前來救助的數百名援兵,迫使法軍退出中國邊境,不敢再踏入中國領土一步。法國軍隊曾多次派遣使者以重利厚禮誘惑項崇周,但他毫不為動,大義凜然,庄嚴宣告苗族是中國人,誓死保衛自己居住的中國領土,決不服從法寇。1889年中法會勘滇越邊界時,項崇周參與堪界工作,並提供邊界歷史資料,據理力爭,保衛國土,維護國家主權。清政府加封他為邊防團練營管帶,准許子孫世襲,並題賜「廟中之豪傑,邊防如鐵統」的巨大匾額。

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00年,英國侵略者侵佔片馬地區,當地僳僳族人民聯合景頗族、白族、漢族民眾在土把總左孝臣的領導下,群起反抗,將侵略軍逐出國境。1911年初,英國軍隊再次侵入片馬地區,左孝臣在抗擊英國侵略軍中壯烈犧牲。;僳僳族人民在僳僳族管事勒黑攝帕率領下,奮力抵抗。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聲援和支持。在僳僳族和邊境各族人民的打擊下,英國被迫正式承認片馬、古浪、崗房三個僳僳族村寨是中國領土,卻在當時私立界樁,建造營房,企圖長期霸佔。第一此世界大戰爆發後,英軍一度撤離。1922年,英軍卷土重來,再次侵佔片馬地區。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將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歸還中國。

佤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英帝國佔領緬甸後,就把侵略魔爪伸到我國雲南西部的阿佤山區。他們不斷的派遣傳教士、探險隊進入阿佤山區收集情報,以金錢利誘、收買當地頭人酋長。班洪、班老、永班三個佤族部落之間盛產銀礦,1934年1月,英國派軍隊侵佔銀礦。班洪、班老佤族首領胡玉祿、胡玉山、胡忠華等召集十七個佤族部落首領歃血為盟,奮起抵抗英軍,保衛礦區。英軍沿南滾河推進,焚燒班老寨,班老王胡玉祿率領全寨男女老少退據龍頭山誓死不降。在當地傣族、漢族人民的支援下,擊退英國侵略軍,收復失地。1941年英國利用抗日戰爭面臨危機之時,以封閉滇緬公路相威脅,以換文方式同中國政府在阿佤山劃定一條有利於英國的邊界線,即所謂的「1941年線」,但未能在這條線上實際堪界,樹立界樁。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把班洪、班老地區歸還中國。

傣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891年英國組織兩個「探險隊」擅自侵入雲南邊疆傣族地區測繪地圖,收集情報。一隊沿伊洛瓦底江進入德宏地區。當英國探險隊到盈江縣干崖土司所屬銅壁關西側時,剛承襲干崖宣撫使的傣族土司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漢族民眾阻止英國探險隊的深入。與英國人對峙幾個月後,擊退英軍。不甘心失敗的英國軍隊再次侵入干崖,攻打天馬、漢龍兩關。刀安仁領導傣族人民奮起抵抗,將英國人驅逐出境。1898年英軍侵犯大青樹營盤,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景頗族等邊境民眾堅持抗擊英軍八年。使英國入侵德宏地區的陰謀未能得逞,為保衛邊疆,維護祖國領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另一支英國「探險隊」約500人,經阿瓦山、孟連、勐遮、勐海抵達允景洪。當他們到達孟連時,明目張膽地將英國國旗插在白鶴山上,並召集當地的傣族民眾開會,鼓吹孟連如果歸附英國,傣族人民就會有「好日子」過。愛國的傣族人民不理睬他們的胡言亂語,砍到了英國國旗以示抗議。探險隊到勐遮、勐海時,傣族人民關門閉戶,不賣任何食品給侵略者,拒絕他們進入村寨。他們到允景洪時,再次把英國國旗豎起來,利誘車里宣慰寫投降書。他們的強盜行經立即遭到傣族人民的反抗。宣慰議事庭大臣都隆臘華嚴正警告英國人:車里是中國的領土,不準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胡作非為。隨即下令,全境居民不得賣食物給擅自闖入的英國人吃,不準他們進入村寨,並把英國國旗給扯了下來。這些英國人只好灰溜溜的離開西雙版納。當他們路過阿瓦山時,又遭到佤族人民的嚴重警告,不準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勒令他們全部下馬,否則全部擊斃,「探險隊」的英國人只好乖乖的下馬鼠竄而逃。

㈤ 雲南歷史文化名人有哪些

1、趙式銘(公元1873~1942年),字星海,號弢義,大理劍川人,白族,白話文運動的先驅,詩人。2、袁嘉穀(公元1872~1937年),字樹五,又字樹圃,號屏山居士,雲南石屏人。袁嘉穀5歲時從父學了《大學》、《千子文》、《三字經》,並能解釋字義。每次跟父親出行游覽名勝回來,都能背誦所見的楹聯匾對。父親喜藏書,家藏汲古閣本《漢書》,明本《駱臨海集》、《曾南豐集》。此外還有清初本的《唐詩》、《宋詩抄》、《元詩選》、《明詩綜》。當然,《國語》、《文選》、《通鑒》、朱子《小學》等書又是家中必備的。古代雲南書籍,難得善本。而袁家卻家藏「萬卷」善本書,長於書香之家的袁嘉穀,從中獲益很多。他被譽為「大魁天下」,狀元的學問。
3、趙藩(1851年—1927年),字樾村,一字介庵,別號蝯仙,晚年號石禪(di1)老人。白族,雲南省劍川縣向湖村(又名水寨)北寨人(白語音為:bechuai-hou),雲南省近代歷史上著名的學者,詩人和書法家。4、王菘(公元1752~1837年),字伯高,號樂山,大理洱源人,白族。他當官講學,編纂通志,是著名的經學大師。5、師范(公元1751~1811年),字端人,號荔扉,又號金華山樵,大理彌渡人。師范知識淵博,多才多能。他重視教育,愛接納名士,向他求學的人很多,請求校正文字的也很多。師范擅長文學,熟悉地理、水利、邊防軍事,著作有:《南詔徵信錄》三卷、《金華山樵集》二卷、《課余隨筆》三卷、《雷音集》十二卷、《蔭春書屋詩話》一卷、《小停雲館芝言》十冊、《二餘堂詩稿》。編輯、整理《歷代詩文》六十卷、《國朝百二十餘家古文抄》二百卷、《經史塗說》四十卷。6、錢灃(1740~1795)號南園,清乾隆年間考中進士後步入官場,一生高風亮節,剛正不阿,極富傳奇性,被譽為清代知識分子的泰山北斗。 7、孫髯(?─1774年),字髯翁,號頤庵,是康乾之際昆明的一個寒士。幼年目睹科舉考試的黑暗,憤然不再參與考試。他沒有任一官半職,卻關心國計民生,尋求根除昆明水患的良方。他雖是個詩賦名家,卻不局限在藝術天地,還時時關心百姓的疾苦,為他們呼籲減租免稅。他生活清苦,晚年不得不靠賣卜生活,有時還得斷炊,但他堅毅樂觀,傲然不屈,喜種梅花,自號「萬樹梅花一布衣」。以佳作大觀樓長聯傳世,被譽為「海內第一長聯」,毛澤東贊評「從古未有,別創一格」。
8、釋擔當 -- (1593~1673)明清之際詩人、畫家、書法家。原名唐泰,字大來,號擔當。昆明市晉寧縣人。幼承家學,工詩文,13歲至17歲時,曾隨父親北上應選,先後到過南京、北京、臨洮等地。拜著名書畫家董其昌、陳眉公等為師,聽他們談詩論畫,眼界大開,加上他刻苦學習,在詩、書、畫藝術上大有長進。回雲南後,往來於雞足山、點蒼山之間,與文人名士相酬唱,詩畫並茂。著有《?園集》、《橛庵草》、《罔措齋聯語》、《拈花頌百詠》、《紹箕堂集》等。其書畫在今晉寧縣還有遺墨,經整理出版有《擔當山水丹青》、《太平有象圖》、《三駝圖》、《書畫合璧冊》、《擔當禪師詩、書、畫冊》等。 9、李元陽(1497—1580)字仁甫,白族,因世居大理太和蒼山十八溪中,故號中溪,是明代雲南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幼時沉默寡言,喜愛蒼洱風光,讀書甚勤。嘉靖壬午年(1522)25歲時,考中雲貴鄉試第二名。丙戊(1526)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因正直不阿,「以議禮忤權臣」而受排斥,出補江西,後「丁憂」回大理閑居。 10、楊慎(1488~1559) 明代文學家。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今屬四川)人。少年時聰穎,11歲能詩,12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人皆驚嘆不已。入京作《黃葉》詩,為李東陽所贊賞。正德六年(1511),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實錄",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武宗微行出居庸關,上疏抗諫。世宗繼位,任經筵講官。嘉靖三年(1524),眾臣因"議大禮",違背世宗意願受廷杖,楊慎謫戍雲南永昌衛,居雲南30餘年,死於戍地。
11、楊一清,字應寧,號邃庵,又號石淙,生於明代宗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雲南安寧人。以「安定邊疆馳騁詩壇」為主要功績。12、蘭茂,明初隱士,著有醫典韻書,品行高潔。13、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安徽定遠人,朱元璋養子。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其與傅友德、藍玉率兵30萬征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留滇鎮守,其鎮滇10年間,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安定邊疆。卒於任上,軍民巷哭,追封黔寧王。後來其子進封黔國公。自沐英始至明亡,沐氏世襲統治雲南,計12世16王(公),共264年。
14、鄭和原姓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初入宮為宦官,賜姓鄭。後從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為內宮監太監。世稱"三保太監"。1405-1433年,鄭和率27,800餘人,分62艘寶船,先後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灣和紅海、最遠到赤道以南非洲東海岸,歷經39個國家和地區,航程達10餘萬公里。此航海創舉,比葡萄牙人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還早80多年,比麥哲倫環球航行早100年。對中國的航海事業具有偉大的貢獻。
15、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別號霞客,江蘇江陰人。為馳名世界的地理學家、旅行家。他拋棄仕途,情寄祖國名山大川,游歷考察了今19個省市自治區的地方。雲南是其一生最後也是傾全力熱情考察的省份。他1638年入滇,游歷考察30餘縣。其考察情況以日記記錄,經友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63萬字,其中《滇游記》25萬字,佔全書40%,居各省之冠。突出的成果有:對岩石地貌分類比歐洲人早130年;論證了金沙江是長江的正源(破除了岷江是長江源頭的舊說);《盤江考》查明了珠江源等。曲靖寥廓山公園有其雕像。

㈥ 佴姓的歷史名人

古滇郡:兩千多年前,滇池沿岸有過一個古老的王國,司馬遷在《史記》中稱之為「滇」,然而就在司馬遷將她載入典籍後不久,滇國就銷聲匿跡了,它曾經達到鼎一時的藝術成就也再沒有復興過。關於這段歷史,司馬遷有過一個至關重要的記載:大約在周顯王三十年(壬午,公元前339年),楚國欲將勢力范圍擴展到西南,派楚將庄入滇。不久,秦國滅了巴國和蜀國,庄失去了與楚國本土的聯系,於是,「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這是史料中明確記載的一代滇王,公元前一世紀左右,這個孤立的王國終於走到了終點,西漢朝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大軍兵臨滇國,滇王舉國投降,並請置吏入朝。於是漢武帝賜給了滇王一顆王印,令其復長其民——這枚純金鑄就的夜郎王印(滇王印),在兩千零六十五年後的1956年出土於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群中。此後,漢武帝在雲南設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權利被郡守取代了,從此受制於漢王朝的郡縣制度。
大理國:前稱古滇國、夜郎國、葉榆州、南詔國。大理地區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遺址廣泛分布在以洱海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圍。白族、彝族等少數民族的先民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種植水稻,馴養家畜,從事採集、漁獵,創造了大理地區的遠古文明。西漢元封年間(公元前110~前105年),漢王朝在大理地區設置了葉榆、雲南、邪龍、比蘇四縣,屬益州郡管轄,從此大理地區正式納入了漢王朝版圖。東漢時期,大理地區屬永昌郡。蜀漢時期分屬永昌、雲南兩郡。晉朝時分屬寧州的永昌、雲南兩郡。南朝劉宋王朝時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南齊時期分屬寧州的雲南郡、東河陽郡、西河陽郡、永昌郡。隋朝時期屬昆州。唐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洱海地區置有「八州十七縣」,唐麟德元年(甲子,公元664年),改屬姚州都督府。公元八世紀三十年代,洱海地區「六詔」中的南詔,在唐朝的支持下,合六詔為一,統一了洱海地區,建立了南詔國;唐昭宗天復二年(壬戌,公元902年),南詔權臣鄭買嗣發動宮廷政變,建立了大長和國,南詔亡。五代後唐天成二年(丁亥,公元927年),又先後建立了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後晉天福二年(丁酉,公元937年),通海節度使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進軍大理,推翻了大義寧國,建立了大理國。南宋寶元年(癸丑,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大軍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南詔、大理國歷唐、宋兩朝,達五百餘年,使雲南形成了一個穩定的政治統一體,奠定了祖國的西南邊疆,推動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元朝時期,雲南政治中心東移昆明,元朝政府在大理地區設立了上下二萬戶府;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改設路、府、州、縣,大理地區分屬大理路、鶴慶路、威楚路和雲龍甸軍民府。明朝時期,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鶴慶府、蒙化府、永昌府、楚雄府。清朝時期,大理地區分屬大理府、麗江府、永昌府、蒙化直隸廳。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大理地區屬滇西道。民國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國民政府實行省、縣兩級制,大理地區設祥雲、彌渡、賓川、鳳儀、蒙化、大理、永平、雲龍、漾濞、鄧川、洱源、劍川、鶴慶十三縣。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後期,雲南省政府在大理、蒙化、鶴慶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2月1日,大理專員公署建立,轄下關、大理、鳳儀、鄧川、賓川、祥雲、彌渡、蒙化、雲縣、緬寧、順寧(鳳慶)、永平、漾濞、雲龍、洱源十五縣市。1956年,雲縣、緬寧、順寧三縣劃歸臨滄專區,麗江專區的鶴慶、劍川兩縣劃歸大理專區。1956年11月22日,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下關定為自治州首府。2000年止,大理白族自治州轄一市十一縣,即:大理市、漾濞彝族自治縣、祥雲縣、賓川縣、彌渡縣、南澗彝族自治縣、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永平縣、雲龍縣、洱源縣、劍川縣、鶴慶縣。西漢元封二年(壬申,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區設葉榆縣,直至南北朝葉榆縣的建制一直未變。唐朝初期,洱海地區「六詔」中的蒙舍詔勢力漸強,在唐朝支持下,於唐開元二十六年(戊寅,公元738年)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唐開元二十七年(己卯,公元739年)南詔國都城由巍山遷至太和城(今大理蒼山太和村附近),此後又遷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帶)。南詔與以後建立的三個王朝及大理國都城均定都於羊苴咩城。從公元八~十三世紀的唐宋五百多年間(從公元738年南詔國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國覆滅),大理一直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詔、大理國的都城所在地。大理國滅亡後,元朝政府仍然將雲南政治中心設於大理。元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建立雲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遷至昆明,但大理仍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襲至今。 古滇堂:在現在的雲南省境內,據說自古以來,有不少姓佴的人家,在不斷繁衍滋長。雲南古稱滇,所以一直到現在, 佴氏家族世代相襲「古滇」堂號。
洱海堂:以望立堂,亦稱葉榆堂、南詔堂、大理堂。

㈦ 大理彌渡有哪些旅遊景點

密祉景區
密祉鄉位於雲南省中西部,東北與本縣苴力、寅街兩鎮接壤,西南與巍山、南澗兩縣毗鄰。國土面積平方公里。轄6個村委會、36個自然村、40個村民小組,2007年末總人口16236人,距縣城30公里,海拔1800—3064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均氣溫14.5℃—15.3℃,年降雨量850毫米,森林覆蓋率達72.08%,居全州之首。
天生橋
天生橋位於彌渡縣城東約4公里,距祥臨高速公路1.5公里的萬花溪中。天生橋景區地域614畝,整個景區由天生橋、東峙壁、西峙壁和龍潭構成。天生橋橋全長60米、高50米、橋孔最寬處23.5米,最高點11.5米,橋壁平均厚度13米。
鐵柱廟
鐵柱廟因「南詔鐵柱」而得名。「南詔鐵柱」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彌渡先民留存下來的珍貴遺產,是我國唐、南詔時期唯一留存下來的古鐵柱實物。

文物古跡
截止到2013年共發現、調查、落實和清理各類文物項目475項(處、件)。其中,古城遺址5處,現有遺存2處,石棺葬6處,火葬群8處,名人墓5處,古建築41處,碑刻84塊,館藏文物169件,古字畫169件。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詔鐵柱」,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文學彝族農民起義遺址」、永增玉皇閣、白崖城遺址、金殿窩遺址等。

㈧ 二月八的彝族的二月八

在彌渡縣西山,聚居著龍虎民族——彝族,共有六個村委會,二十多個自然村,加上西山腳一帶的彝族村和彝漢雜居的村,共有彝族人口15000多人。西山彝族有許多的共同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共同歡度「二月八」這個節日。
到農歷二月初八這天,西山彝族村寨的村民,殺雞宰羊,而且要專程到彌渡街、新街、紅岩街、寅街買菜,像備辦年貨一樣的買東西。難怪許多漢族人說「二月八」是彝族過大年。
確實,彝族過「二月八」節十分隆重,與過大年沒有什麼兩樣。在「文革」前,二月八這天晚上,人們吃飽喝足之後,男人們趁著酒興,女人和小孩們穿上節日的盛裝趕到打歌場。打歌場上,承頭(備辦打歌會的人)們早把大火燒著,備辦好了糖酒和茶水。
打歌場上,人山人海。能歌善舞的彝族,圍著大火,男女老少歡歌勁舞,人們盡情地唱啊,跳啊,度過美好的夜晚,一直跳到天亮太陽出,不知累,只知道高興。
可惜,「二月八」晚上打歌的傳統習俗,在「文革」中,作為「破四舊」而被革除了,二十多個村至今沒有恢復。惟有清水溝東村和西村獨樹一幟,「二月八」打歌習俗一直未被破壞,「文革」中他們也堅持著,一直堅持到至今。不過,彝族「二月八」祭祖活動幾百年都在延續著。
也就是清水溝東村,有著二月初七夜「偷土主」的習俗。據說清水溝東村人的祖先是巍山左木郎村人。二月七日晚上,該村要派比較精明的兩個小夥子到左木郎村去「偷土主」。所謂「偷土主」,就是到左木郎村的神樹下偷香根(點香剩下那一節小木棍)。偷回來時,天也亮了,已是二月初八日,全村的男人們迎接「土主」歸來,並把香根——土主的象徵,插在本村打歌場旁邊的神樹下,男人們圍著神樹踏歌,歡慶「祖先」回到自己的村裡,回到自己的身邊,保護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保護彝民們安居樂業。
還是回到各村的「二月八」節。二月初八的晚飯前,各戶村民都到自己村的神樹下祭祀祖先,然後回到自己家裡的神龕前祭祀近祖先。祭祀完了,全家人才能喝酒吃肉、吃飯。
由此可見,西山彝族的「二月八」節,不是彝族過年,而是祭祀祖先的祭祖節。

閱讀全文

與彌渡縣各村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