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秋的傳說故事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1]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而祭月的節期為農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中秋節從2008年起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中秋由來「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 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葯,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像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系,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編輯本段]中秋傳說 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乾涸,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下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汗馬功勞,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一半,能長生不老,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輕而易舉的騙過了後羿。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觀望著愛妻。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和月餅,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這個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鮮明的態度和絢麗的色彩歌頌、贊美了嫦娥,與古文獻有關嫦娥的記載相比較,可見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飾,使嫦娥的形象與月同美,使之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 與現代流傳甚廣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輯《靈憲》則記載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竊王母不死葯服之,奔月。將往,枚占於有黃。有黃占之:曰:『吉,翩翩歸妹,獨將西行,逢天晦芒,毋驚毋恐,後且大昌。』嫦娥遂託身於月,是為蟾蜍。」嫦娥變成癩蛤蟆後,在月宮中終日被罰搗不死葯,過著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隱曾有詩感嘆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吳剛伐桂
抬頭仰望明月,可見當中有些黑影,在我國便傳說這就是吳剛在伐桂。唐代,演繹出吳剛砍桂的神話,傳說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這株桂樹不僅高大,而且有一種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吳名剛,本為樵夫,醉心於仙道,但始終不肯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而他也不斷地砍下去 。到最後,也沒能將那樹木砍倒。
玉兔搗葯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陪伴嫦娥,並搗制長生不老葯。
玉兔入月宮
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見雄兔上天宮,它依依不捨地離開妻兒,踏著雲彩上天宮去。正當它來到南天門時,看到太白金星帶領天將押著嫦娥從身邊走去。兔仙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就問旁邊一位看守天門的天神。聽完她的遭遇後,兔仙覺得嫦娥無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幫什麼忙呢?想到嫦娥一個人關在月宮里,多麼寂寞悲傷,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個女兒, 它立即飛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訴雌兔,並說想送一個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雖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捨不得自己的寶貝女兒,這等於是割下它心頭的肉啊!幾個女兒也捨不得離開父母,一個個淚流滿面。雄兔語重心長地說道:「如果是我孤獨地被關起來,你們願意陪伴我嗎?嫦娥為了解救百姓,受到牽累,我們能不同情她嗎?孩子,我們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們明白了父親的心,都表示願意去。雄兔和雌兔眼裡含著淚,笑了。它們決定讓最小的女兒去。
小玉兔告別父母和姐姐們,飛到了月宮陪伴嫦娥居住了!
玄宗漫遊月宮
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就是玄宗漫遊月宮的傳說了。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雲,漫遊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於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日後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各地月餅的傳說
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里。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編輯本段]中秋習俗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台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拜月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系,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為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葯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Ο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葯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並焚之。」
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 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著獅、象等猛獸,有的騎著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刮打刮打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為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
中秋宴俗
古時漢族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清宮月餅之大,令人難以想像。像末代皇帝溥儀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便是「徑約二尺許,重約二十斤」。
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
花燈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令人贊嘆。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到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油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布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彩,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朴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台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舞火龍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歷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很是熱鬧。
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齣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托夢,說是只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
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如今大坑區的舞火龍活動規模頗大,除總教練、教練、總指揮及指揮外,安全組等等。輪番舞龍者達三萬多人。
部分少數民族的祭月拜月習俗
⑵ 江西的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有哪些
江西的傳說故事和風俗習慣:
1、南昌「外嫁女」中秋送鞋祈健康。
在南昌的古老習俗中,有中秋節吃柚子、送千層底鞋的風俗。過去,每當中秋節,已經嫁出去的女兒,一定要回到娘家。除了是與家人團聚外,最主要的就是送一雙千層底鞋給父母。
因為在中秋節過後,馬上就要到重陽節,女兒們希望老人能夠在重陽節外出登高,同時也是祈願老人身體健康。每年的中秋佳節,除了要吃月餅外,還習慣吃柚子。柚子諧音是「有子」,因此中秋節吃柚子也有早生貴子的吉祥寓意。
2、湖口:全家團圓做糍粑。
每逢中秋佳節,湖口縣家家戶戶都會忙著「做粑」慶祝。從新拾起時代晚期開始,湖口人就開始用陶臼製作糍粑。湖口粑食品種繁多,主要有麻糍粑、糯米粑、高粱粑等二三十個品種。
在這些粑食品種中,印粑上印有菊花、梅花、桃花、荷花、鯉魚、喜鵲、福、祿、壽等文飾,以示喜慶和吉祥。「做粑」也象徵著一種團員,每逢「做粑」時,都是一大家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互相分工協作,其樂融融。
3、寧都:火龍虎月下進村
隨著「火龍虎進村,生子生孫;火龍虎進屋,發財做屋…」一串串清脆的童音在村中響起,這是中秋寧都縣南雲村的一道獨特景觀。中秋當晚,盧氏七房各處7名壯漢,每人一根竹篙。竹篙選用長約八九米的毛竹,從尾部往下層層紮好竹枝,竹枝上再捆上澆注過植物油的紙卷。夜幕降臨後,各房人馬舉著40根竹篙匯集盧氏家廟前,依次點火,火苗迅速化成一條條長長的火龍,煞是壯觀。
4、資溪縣:畲族鄉親唱山歌
資溪縣烏石鎮新月畲族村是一個小山村,全村畲族人口400多人,民情風俗濃厚。畲民無論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唱歌,每逢節日便以歌助興,以歌抒情,中秋節也不例外。到了中秋這天,全村人都聚集在一個山頭,然後便可自由唱山歌,唱歌形式有三種,即獨唱、對歌、齊唱。畲族歌手們隨興而唱,即景編詞,使新月畲族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民族風情村」。
5、婺源:龍燈越長越興旺
在婺源,每逢中秋節,有擺龍燈的傳統習俗。擺龍燈也叫「迎龍燈」,這是當地人迎中秋的方式。所謂「龍燈」是由干稻草捆接而成。用收割後的干稻草綁接成龍的形狀,在稻草上插滿香,到了晚上月明之時,由村民用棍子插入稻草中並點燃上面的香,高舉著來回遊走於各村莊之間,形成了一條火龍,「擺龍燈」因此而得名。
⑶ 桂林沙田柚有什麼傳說嗎
沙田柚發源於廣西。種植沙田柚的歷史有兩千多年,原稱「羊額籽」。清·乾隆四十二年即公元1777年,沙田村人夏紀綱,把家鄉名果「羊額籽」贈給共事的朋友,獻給乾隆皇帝,嘗之連聲贊好,因果產自沙田村,隨賜名「沙田柚」。從此,作為進貢朝廷的珍果,沙田柚名揚四海,各地廣泛引種。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已遠銷港澳、東南亞、歐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在國際市場上久享盛名。
沙田柚果為葫蘆形或梨形,果蒂部呈長短頸狀;單果重約900~1500克;直接食用的果肉為長腎形囊瓣中的蝦肉色的汁飽。柚樹高十餘米,枝葉繁茂,春季綻開小白花,霜降便是它的成熟、收獲的時節。沙田柚極耐貯藏,常溫貯藏一段時間後食用,香蜜味濃,口感更佳;常溫可貯藏120~150天,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美稱,是柚類中獨樹一幟的著名良種。
1992年參加全國第二次柚類評比,沙田柚榮獲優質沙田柚類第一名稱號。歷次參加國家和廣西柚類質量評比,都名列前茅。1953年奉周恩來總理之命送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參展,博得國際友人高度評價,視為中國珍果。1995年,首批百家中國特產之鄉命名暨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命名為「中國沙田柚之鄉」。1998年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檢測評定:果形較整齊、端莊,色澤艷麗,果肉質細嫩、化渣,風味濃郁,品質優。2003年、2005年 「沙田柚」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2004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容縣沙田柚實施原產地域保護。
沙田柚現已擴種至廣西恭城,潯江、龍江、桂江、灕江和紅水河流域等地,廣東、湖南、四川、浙江、江西亦先後引種。目前,廣西已成為我國沙田柚最大的集中產區。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4年第95號公告)批准自2004年7月20日起對沙田柚實施原產地域保護,批准名稱為:桂林沙田柚。沙田柚原產地域范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現轄行政區域。至此,沙田柚成為廣西第一個獲得國家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產品。
⑷ 柚子的歷史
我國栽培柚子樹的歷史是很悠久的,遠在公元前的周秦時代就有種植。現在我國的回廣東、廣西、答福建、江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均有栽培。現在除了我國種植外,在東南亞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栽培,美國、古巴、南非、巴西、阿根廷以及日本也是柚子的主要產地。因此.柚子可算是國際上大眾化的果品之一
⑸ 關於中秋節的故事
⑹ 有沒有人記得好像是小學語文課本里有一篇課文是關於賣柚子的
有的,我記得,是課外讀物,不是語文書里的,標題應該叫<苦柚>
原文:
金秋十月,故鄉抽熟。
旅居海外的伯父帶著十五歲的女兒從遙遠的南美洲回到浮雲鎮。
第二天一大早,堂妹就嚷著要去買柚吃。
「去吧,去吧,我也去」。伯父笑著說,「她從來沒見過柚子,我是四十年沒吃過柚子,我們都得了思柚病了。」
一路上,伯父津津有味地講著童年時代與小夥伴們一起偷柚的故事,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正是柚熟的旺季,趕墟的鄉民背的背,挑的挑,一筐筐,一擔擔黃澄澄的柚子堆滿街頭,伸向路邊。
「買柚吧,好甜柚!」
「先吃後買,不好吃不要錢!」
「二毛錢一個,買一個送半個!」
……
兜售柚子的叫賣聲,顧客討價還價的爭吵聲,彼伏此起。我們東瞧瞧,西轉轉,不知買誰的好。
「小姐,買柚吧,我的柚子是外國進口的,澳大利亞新品種!」一個削著光頭的男青年向我們大聲招呼。
「OK!」堂妹朝他眨眨眼睛,走上前,拿起一個柚子聞了聞。
「不香!」她說。
旁邊的人都沖著她笑,柚子不剝皮,哪能聞出香氣來。
我拉了拉堂妹的衣角,把嘴貼在她的耳邊悄悄地告訴她,這是專會捉弄人的二道販子,油腔滑調,不要理他。
我們來到一個賣柚的小姑娘面前,她大約和堂妹一般年紀。紅紅的臉蛋,印著兩個淺淺的酒窩,胸前,掛著一枚「浮雲鎮中學」的校徽。她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出神地盯著手上打開的書,看樣子她早已忘了自己賣柚的職責。
「多少錢一個?」伯父指著她那籃又黃又大的柚子問。
「一毛」。
「蠻便宜」。
「今天星期天,我幫媽媽來賣柚,她說自己家的,賣便宜點」。
「這是什麼柚?」
「這叫棉花柚,看起來個兒大,其實裡面的肉很小。」小姑娘合上書,認認真真地向他解釋。
伯父的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我看得出來,伯父是裝瘋賣傻,故意試探的。剛才在路上,他還一個勁地向我們吹噓自己是識柚的行家,什麼白蝦柚、紅蝦柚、青皮柚、黃皮柚,什麼早熟柚,晚熟柚,甜柚酸柚,孩提時代他就十分熟悉。
「甜嗎?」伯父問。
小姑娘害羞地搖搖頭:「有點苦。」
伯父很激動:「好嘞,買十個!」
「十個?」小姑娘睜大眼睛望著老人,彷彿沒有聽清他的話。
「是嘞,十個。」
「你要帶到好遠好遠的地方去嗎?」
「是嘞,我住在聖地亞哥,你學過地理吧,智利,在南美洲,太平洋的彼岸,離這里有一萬多里地呢。」
「少買一點吧。」
「為什麼?」
「這種柚確實不大好吃,吃完後,嘴裡的回味苦很濃,一般人不喜歡這種柚。」小姑娘站起身來,如實地告訴他。「再說,你好不容易從老遠的地方回來,要把家鄉的柚子帶到外國去,應該買點好的,甜的。」
「是嘞,孩子,你說得很對。」伯父忘情地拉起小姑娘的手,連聲稱道:「孩子,你真好,真好,憑著你這顆善良的心,誠實的心,苦柚會變甜的,會變甜的。」
小姑娘靦腆地笑著。
「這籃柚,我全買下!」
我和堂妹打開旅行包,聽從長輩的話,把一大籃苦柚裝了進去。
堂妹付完柚錢,伯父又從黑色的公文包內取出一張嶄新的,面值壹佰元的鈔票塞到小姑娘手上:「祝你走運,好孩子!」
小姑娘怎麼也不肯要,她把那張新鈔票送回到伯父手上,提起空籃子,飛快地消失在人流中。
周圍擠滿了看熱鬧的人,他們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這位富有的慷慨的海外歸客,同時也嘖嘖稱羨著那位不貪錢財的賣柚小姑娘。
秋陽高照,映紅美麗的山鄉小鎮。回家的路上,伯父還在不停地嘮叨著那個賣柚的小姑娘。我和堂妹扛著沉甸甸的苦柚,默默地走著,耳邊不時響起伯父那些意味深長的贊嘆:在這個世界上,金錢可以買到山珍海味,可以買到許多好東西,就是買不到高尚的靈魂呵!
苦柚,那一袋苦柚,將永久地留在我生活的記憶里,教我做人,催我自新。
⑺ 馬家柚的歷史淵源
馬家柚最早於明朝成化年間開始種植這棵母樹是在原有古樹枯萎老化後樹根部重新發芽生長的樹齡已超過百年1991年,從該母樹上採摘了18棵果實,參加江西省柚類資源普查總結及柚子鑒評會,一舉奪得「江西省酸柚類第一名」的美稱。從此,馬家柚聞名四方,群眾爭相種植,原枝條都來自該母本樹。明成化年間,沿海倭患初起,馬家始祖為避戰禍,舉族從福建內遷,於1472年(明成化8年)輾轉到當今在的馬家這個地方,見當地山清水秀,遂定居下來,逐漸繁衍成今天的村落。馬家柚的歷史淵源
有獎勵寫回答共3個回答
手機用戶91453
TA獲得超過153個贊
馬家柚最早於明朝成化年間開始種植,這棵母樹是在原有古樹枯萎老化後,樹根部重新發芽生長的,樹齡已超過百年。1991年,從該母樹上採摘了18棵果實,參加江西省柚類資源普查總結及柚子鑒評會,一舉奪得「江西省酸柚類第一名」的美稱。從此,馬家柚聞名四方,群眾爭相種植,原枝條都來自該母本樹。
明成化年間,沿海倭患初起,馬家始祖為避戰禍,舉族從福建內遷,於1472年(明成化8年)輾轉到當今在的馬家這個地方,見當地山清水秀,遂定居下來,逐漸繁衍成今天的村落。
馬始祖定居大南後,80歲的老母因水土不服而生疾患,咳血不止,多方延醫就診不見好轉。馬始祖心急如焚,聽說西山寺(始建於宋代之古寺,位於大南省級森林公園內)佛祖非常靈驗,於是摸黑走了十幾里的山路,趕到寺中天還沒亮。在寺中殿上,他哭訴了遷居跋涉之艱,老母養育兒女之難,如今老母患病,他甘願身替。禱告完畢,走出寺外,天剛發白,見寺外站著一位老僧,身背一條大布袋,老僧開口道:「施主面帶愁容,可是有何難事?」馬始祖見其慈眉善目,於是將實情相告,老僧聽罷,從身背的布袋中取出兩個柚子,遞給他說:「貧僧這里有兩枚佳果,此果有止咳提神、健脾明目之效,對令堂或有益處。」馬始祖謝過後接過柚子,回到家中後,將柚子破開,只見柚瓤通紅,但覺滿室清香,老母食後,霍然而愈。馬始祖大喜過望,又趕回西山寺,可問遍寺中僧眾,並無如他所述的這樣一位老僧,走出山門,只見山間松濤陣陣,卻不見老僧影蹤。後人傳說,那老僧實為彌勒化身,感馬始祖之孝心,從瑤池中攜兩枚仙果度之。馬始祖回到家中後,為老僧立像,四時祭祀,並將老僧所贈柚子之籽種下,精心培育,數年之後,遂有聞名附近鄉里之紅心柚品種。
轉眼到明正德年間,太傅夏尚朴告老還鄉,一天游歷到北鄉,此時馬家已傳至三世祖。夏太傅素以教化治民、官聲卓著為天下百姓所敬仰。出於敬意,馬氏族人具雞黍相邀,並以自種之紅心柚招待。夏太傅食後,感覺頰齒生香、神清氣爽,問是何佳果?馬氏族人告之乃本地特產紅心柚,並以此果來歷相告。夏太傅不料本邑竟有此絕品,沉吟片刻,曰:「此果乃本地山川地氣精華之集粹,『紅心柚』僅以其形色命名之,不足以彰顯其特,我意以其產地名之曰『馬家柚』,方顯其珍。」從此,大南所產之紅心柚即以「馬家柚」之名聞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