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宜昌求雨台歷史故事

宜昌求雨台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6 00:07:54

1. 有關黃河的歷史故事

1.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龍門位於壺口瀑布南面約65公里處,在晉陝峽谷的最南端。龍內門之南,就是開闊容平坦的關中平原。黃河之水從狹窄的龍門口突然進入寬闊的河床之中,河性發生很大變化。龍門的形成,是其東面的龍門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攏,形成一個只有100米寬的狹窄的口門,好像巨鉗,束縛著河水,形成湍急的水流。每當洪水季節,由於峽口中的水位壅高,而出了峽谷後,河谷突然變寬,水位則驟然下降,於是在龍門形成明顯的水位差,故有「龍門三跌水」之說。沿襲相傳的「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是指跳躍此處的跌水。該故事說的是小鯉魚不畏險阻,紛紛跳躍這道通向成龍道路上的門關,能躍過去者,便能成龍。只有那些百折不撓的小鯉魚,最終才能成龍。這個故事千百年來也激勵著炎黃子孫頑強拼搏,奮斗不息。古代人們對龍門峽這種自然奇觀的形成,感到不可思議,便想像為大禹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龍門又被稱為「禹門口」。

2. 求一篇宜昌的游記

湖北 宜昌

坐了三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我們從北京來到了湖北省宜昌市。宜昌古稱夷陵,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水至此二夷,山至此而陵』。這里是楚文化的發祥地,這里是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和漢代名妃王昭君的故鄉,這里又是三峽東口,『逆流直達巴蜀,順流暢達寧滬,』乃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宜昌有很多名勝古跡,如:屈原祠、昭君村等,有很多三國時期的遺址,如;:長板坡、麥城等。如今,更為出名的則是葛州壩和三峽工程。

葛州壩

簡單安排完食宿後,我們抓緊時間乘坐九路公共汽車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長江葛州壩,這里是長江三峽的出口,距西陵峽口南津關僅2,3公里。一下汽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凌亂,陳舊的景象,只在大壩的入口處有兩個似乎是管理人員,也許是中午的關系,四周冷冷清清,一切顯的那麼蕭條,沒有絢麗多彩的景象,更沒有熙熙攘攘的遊人,只有大壩上黑灰色的鋼鐵拄架屹立在寬闊的長江江面上,向人們講述著葛州壩獻給人類,造福人民的豐功偉紀。

1981年1月,萬世長流的長江,經歷春夏秋冬,古往今來的長江被攔腰截斷,一舉告捷。葛州壩水利樞紐工程向人們展現出十分壯麗的圖景:長江穿過三峽流到這里,江面由300米擴展到2200米,江水被江中的 葛州壩和西壩兩個小島分為三股,分別稱為大江、二江、三江。整個大壩全長2561米,壩頂高達70米。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船閘、發電廠、泄水閘、沖沙閘等組成。來到大壩前確實為這歷時十年的巨大,宏偉的工程而贊嘆。

葛州壩工程的主要意義在於:一是防洪,改善了此段的長江航道。二是發電,兩個發電廠的發電量為14億度,是世界大型水電站之一。三個船閘可以安全宣洩長江洪水,葛州壩工程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宏偉工程。

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只能在此小留片刻,留影紀念,而對於壩內的參觀了解只能望洋興嘆了,但是能親眼目睹這壯觀的工程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三峽工程

百年夢想,十年奮戰,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工程,我們此行的第一站到宜昌,其主要目的是想在三峽蓄水前觀看三峽風光,到宜昌之後才知道三峽工程指揮部專門開辟了一條三峽工程旅遊線路,這是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緊張的安排完其它事宜,急忙坐上三峽工地的專線旅遊車,直奔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施工現場。

一路上,導游向我們介紹了三峽工程的簡單情況:1994年,國家決定在宜昌市三斗坪建成超巨型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選此位置是這里的地質條件決定的,因長江兩岸的地質條件多為石灰岩,只有此處為堅實的花崗岩。三峽工程於1994年12月14日開工,1997年11月截,工程將於2112年完成,總工期18年,總投資900、9億元。大壩頂高為海拔185米,壩長2300多米,最終運行水位175 米,水庫面積1084平方公里,總容量393億立方米,水電裝即總容量1768萬千瓦,年發電量840億千瓦小時。多麼巨大的數字,多麼宏偉的前景,這是多少代人不敢想像的偉大工程,我們這一代是幸運的,想到了、看到了、很快也將享受到了。

從宜昌到三峽工地,汽車行駛在一條平坦寬闊的公路上,途中還經過一個雙孔隧道,導游介紹說,這條公路是為三峽工程專門修建的,投資14個億,足見工程之浩大。在施工工地附近,由李鵬總理親自題字的「西陵長江大橋」橫跨江面,大橋兩側的兩根鋼纜是橘黃色的,是從香港定製的,這些都是由朱琳親自安排的。在工地還有一座施工專用大橋,是專門通行加重車輛的。工地的場面非常壯觀,有數不清的挖掘機、塔吊車、鏟車等,還有好多從未見過的大型設備都在工地上忙碌的作業著。汽車通過繁忙的施工工地。我們來到了三峽工地的制高點—壇子山,觀看了整個三峽工程的設計模型沙盤,從航運上講,叫「重船走樓梯,輕船坐電梯」,具體噸數我記不清,意思是大噸位的船舶由五個台階逐步升、降,小噸位的船舶專門有一個類似電梯間的泊位一次到位。應該說,這么壯觀的施工場面舉世無雙,能親眼目睹也算三生有幸,我對此更是情有獨鍾。

三峽這么大的工程及18年的工期,所有的配套設施都全部到位。在工地對面的生活區內高樓大廈、錯落有致,人們居住生活的住宅、商店、學校、銀行、公安、稅務、工商等都完整齊全,正有條不紊的運行著。目前,這里還是一個特管區,直屬國務院三峽工程指揮部,據說將來要建成三峽市,那時,這里將會更美麗、更壯觀,這里居住的人們都是三峽工程的建設者,都是歷史的功臣,是英雄的開拓者。

長江三峽

長江三峽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 南津關,總長139公里。長江三峽各具特色,瞿塘峽雄、巫峽秀、西陵峽險,三峽共同構築了一幅壯觀瑰麗的畫卷。

三峽游的第一站就是白帝城,由於正值三峽工程的施工期間,宜昌碼頭年因翻壩不能登船,旅遊車一直把我們送到茅坪碼頭。汽車沿著長江岸邊行使,一路上看到三峽工程的壯觀景象,真是難得的眼福。到茅坪上船時已是滿天星光閃了,客船逆江而上,行的很慢,我們在船上美美的睡了一覺,當天快亮時,我們到達了奉節碼頭。

這里是長江三峽之首,亦稱「夔門」,這里又是三峽的起點,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至巫山大溪鎮,全長8公里,以其雄偉壯觀而著稱。這里谷窄如廊、兩岸崖陡似牆,西入口處白鹽山與赤甲山兩山對峙、天開一線、峽張一門,站在山頂遠望峽關,一幅美麗的景象映入眼簾,此景就是十元人民幣的背景圖,「若言風景美,三峽此為魁」[郭沫若]。

在三峽的入口處,導游指著江中說:這里原有一塊大礁石叫「燕子礁」,船行至此水流湍急十分危險,解放前,曾有多少人葬身江底。解放後,毛主席下令炸掉此礁疏通航道為民造福。在入口處還有兩根古老的鐵柱子,據說是南宋景帝元年[1259年],守關大將軍徐宗武為防禦元軍入川,在此立鐵柱兩根、鐵鏈七條以鎖斷長江。

瞿塘峽在三峽中雖然最短,但卻是一幅神奇的自然畫卷和美麗的文化藝術走廊。在奉節下船後,我們登上碼頭的土路,導游安排我們在半坡的一處飯店用早餐由於三峽工程而動遷,奉節碼頭已支離破碎,到處是拆遷的現場、破磚爛瓦、一片凄涼景象,人們祖居多年的故土都不願意離開,政府給了很優惠的政策,才迫不得已的搬家,但動作很慢,看的出人們都戀戀不舍,就是我們吃飯的這家小餐館,也在動遷之列。早餐後,我們登上了久負盛名的白帝城,此城位於長江北岸,它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背倚高峽,前臨長江,十分雄偉壯觀。

白帝城風景如畫古跡甚多。此名最早出現於西漢末年,公孫述在此稱帝,自稱「白帝」並在此建城,至明朝開始供奉劉備像,廟內還有關羽、張飛、諸葛亮的塑像,一幅劉備兵敗於此,臨終之際上演的悲壯一幕「劉備託孤」的塑像詡詡如生。白帝城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城內有很多碑刻和文物,其中最早的隋代雕刻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了,最引人注目的是東碑林中的「鳳凰碑」和「竹葉碑」。白帝城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有明梁殿、武侯祠、望江亭等樓閣,有風箱峽的「懸棺展覽」,當年杜埔的三處住所如今都留有遺址。三峽工程竣工後,水位將抬高至海拔175米,白帝城將四面環水,很多現在山下的古跡將淹沒於江水之中,古跡的動遷也在緊張的進行中。我想,三峽蓄水後白帝城的景色將會更迷人。

與帝白城一橋之隔的赤甲山上有一座赤甲樓,我們乘興過橋游覽。赤甲山因含氧化鐵的溶液粘附在岩層表面,使山土呈紅色,故稱赤甲山。赤甲樓里有兩座古炮台,這炮台峙天下第一峽—瞿塘峽之首,扼天下第一門—夔門之口,此處觀景遠眺,風光盡收眼底。此山目前並未開發完,好多工程正在建設中。

在帝白城有一個懸棺展覽廳,導游介紹說此懸棺取於風箱峽,此峽屬於瞿塘峽的一段水域,因江邊的山崖形似風箱而起名。順著導游指點的方向,我們遙望岸邊岩石的縫隙中似有棺木數具。1971年,有三位采葯人登上此峽取下棺木,經考證是2000多年前古代巴人留下的岩葬,裡面有遺骨和陪葬物品等。「夔門天下雄」當我們乘船離開奉節時,回望刻於石壁上的這幾個大字蒼勁有力,由然而生感想「不枉此行啊」!

遊船離開奉節駛出瞿塘峽後進入巫峽,巫峽西起巫山縣大寧河口,東至巴東縣官渡口,全長40公里,是以奇、秀飲譽長江,它包括金盔年銀甲峽、箭穿峽、鐵棺峽等。巫峽內有三台八景十二峰,巫峽是以巫山得名,山峰是巫峽的主要景點。沿途上,導游一一向我們介紹著:巫山十二峰中臨江的有九座北岸由西向東為登龍、聖泉、朝雲、神女、松巒、集先六峰,南岸為飛鳳、翠屏、聚鶴三峰,其餘三座在南岸須沿青石溪逆流而上方可領領略,其峰為凈壇、起雲、上升。十二峰中神女峰最有魅力,峰頂可見雲霧繚繞、細雨蒙蒙。遊船沿著巫峽行進著,兩岸延綿的山峰雲遮霧繞、幽深秀麗、千姿百態,巫峽江流曲折、百轉千回,船行其間,宛如進入奇異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難怪古人留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絕唱。

我們在巫山縣碼頭登岸,又是一片移民拆遷的狼籍景象,就連沿碼頭的公路上都堆滿雜物。但往巫山頂上看卻是一番新的景象,新建的巫山縣已基本搬遷完畢,縣址由巫山山下搬至山頂,新的建築、新的城區、高樓大廈、賓館飯店我們都享受到了,但很多管理還不到位,還有不盡人意之處。城區的最大特點是「街梯」太多太陡,這是我給起的名,由於山上建城,好多建築依山而建,高差大的街道都成樓梯式的台階,人們出行腿功是鍛煉的不錯。

在巫山賓館住了一夜比在船上舒服多了。早起精神爽,我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巫山小三峽。游小三峽是龍門峽碼頭上船,逆流而上經巴霧峽至滴翠峽,全長50公里。在龍門峽口一座大橋飛架小三峽兩岸,據介紹,這座大橋是我國單跨大橋之最,三峽工程竣工後,此橋也將沉入江底。長江小三峽景色秀麗,與大三峽相比有小而精的感覺,江水清澈透底,我們乘坐的小船是人工撐的江船,兩位船工撐桿、掌舵十分幸辛苦,導游沿途向我們介紹著兩岸美麗的風光:峽中碧水奔流、兩岸奇峰聳立、景色妙趣橫生,真是有山皆翠、有峰皆奇、有水皆飛,這美麗動人的山水畫實乃中華奇觀、天下絕景。

在滴翠峽的盡頭是小小三峽的入口,據說有20多公里,景色更奇、風光更美,只是我們來的季節太晚,已到枯水期,錯過機會了。在滴翠峽岸邊的沙灘處,我們下船稍事休息,船工為我們介紹了一處「小吃點」,說是他親戚開的,想來他一路上為我們唱「船工號子」、唱民歌小調,也是為了博得遊客的好感,以便介紹生意。我們就順意在此就餐,其實這里有好多「小吃點」,條件都差不多。這里還有好多土特產品,我們看了一圈,買了幾個生肖小飾物留作紀念。

在長江三峽江中游攬包括在小三峽中,有一特殊景觀值得一記,那就是「古棧道」,在整個三峽峽谷中,幾乎到處可見絕壁上的古棧道痕跡。三峽棧道全長約50公里、6888孔。瞿塘峽段從奉節縣草堂河口東岸起至午山縣大溪鎮對岸的壯元堆山止,長約10公里。巫峽段從巫山縣對岸起至川鄂兩省交界的青蓮溪止,長約30公里,其餘零星分布在西陵峽、小三峽等處。所謂棧道,就是在高出江面數十米的峭壁上鑿出約一尺深的方孔,將長木方插進安牢,每隔五米左右一個方孔,上、下交錯成「品」字形,在上面鋪上木板,有的地方在外側設有護攔。古時長江禁航時,交通十分不便,自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開始,三峽人依絕壁一釺一錘,開鑿出三峽棧道,當時路面較寬、車來馬往,使三峽的交通得到改善。可以想像,當年艱苦危險的作業,才給後人留下如此方便的交通條件。如今,個別地段棧道上還可以通行。長江三峽工程蓄水後,這些棧道將長睡江中。在風箱峽的絕壁上刻著幾個大字「天梯津隸」「開辟奇功」,它贊美、描述的就是被稱為「三峽三迷」之一的古棧道。

西陵峽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谷,也是三峽工程所在地。從南津關到秭歸香溪口,全長66公里。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黃牛峽、燈影峽、崆嶺峽等,這些古怪的名字都是根據兩岸山峰的形象而起的,可見兩岸風光是奇、美、古、異都佔全了。關於西陵峽還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和歷史故事,實在是筆墨有限,尤其是游西陵峽時天色已晚,所見很少、以聽為主了。過去所說的西陵峽險、灘灘都是鬼見愁已成為過去,自葛州壩建成後,所有的險灘都已長眠江底了。

三峽,有人把它稱為長江上的珠冠,有人把它稱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然而,當你真正置身於三峽之中時,這些形容都黯然失色了。

3. 有關龍的傳說

關於龍的傳說
龍是一種動物,一種被中國人視為神聖且又神奇的動物。
龍,可以噴雲吐霧,縱橫天下;龍,可以呼風喚雨,福萌國民。中華兒女將龍的傳人引以為自豪,千秋萬代,始終對龍充滿了崇高的敬仰。
但是,你見過真正的、活生生的龍嗎?
據《說文解字》一書稱:「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讀過這段文字,你會越發感到龍的神秘。
考古專家認為,早期的龍就是一處頭上帶角的蛇,是一種純粹的爬行動物;而有些人則認為,龍最初形成地,龍頭很像豬,龍身則與蛇身相同;還有人指出,龍是由鱷魚蛻變而成的;著名學者聞一多先生對龍有獨到的見解,聞先生認為:龍是由蛇與其它多種動物綜合形成的,它以蛇身為基礎,融入了馬的鬃毛,牛的尾巴,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眾多的專家學者對龍的起源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從許多出土的帶有有關龍的圖形的文物中分析,龍的形成經歷了一個相當久遠的歷史。這其中河南濮陽出土的蚌龍,距現在已有六千年的歷史,它一方面體現著仰韶文化的脈胳,另一方面又證明了龍的最初形成。
關於龍的起源,在經歷了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取得了一個較為一致的共識:龍是多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一種圖騰崇拜的標志。
龍是偉大的,因為它得到了所有炎黃子孫的尊敬;龍又是虛無的,因為它只是一種精神,而不是一種物質。

4. 電視劇宜昌保衛戰中扮演江上尉的演員是誰

《宜昌保衛戰》江上尉由:童蕾飾演

角色簡介:童蕾飾演的江美雲江上尉,是軍統特工,她和蘇聯密電專家瓦西里以及助手鄭貞的任務是找出潛藏在宜昌的日軍秘密電台。她既有荊楚女子的潑辣耿直,又有巴蜀佳人的聰慧柔美;既能像男人一般扛起大槍亮劍戰場,又能在波詭雲譎的宜昌諜戰中鋤惡鏟奸。


劇情簡介:《宜昌保衛戰》是齊星執導的抗戰劇,由徐佳、童蕾等主演。該劇以1938年「宜昌大撤退」、1943年「石牌大戰」兩個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1938-1943五年間發生在宜昌的抗戰故事。


演員簡介:童蕾,中國內地女演員,出生於浙江寧波,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99級表演系本科。2005年,出演電視劇《亮劍》,因飾演「田雨」一角而被大眾熟知。2006年主演《深牢大獄》,飾演女一號季文竹。 2007年與於榮光主演《狼毒花》,在片中分飾兩角。同年出演《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靜,並獲得第24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獎」。2011年主演電視劇《斷刺》,獲得第2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提名。2012年童蕾先後出任知識中國傳播大使和中華環保愛心大使。2014年出演電影《求愛嫁期》和電視劇《半路父子》 ;參加浪漫時尚話劇《香水》的全國巡演。2016年,參演都市情感大劇《我們的愛》 。

《宜昌保衛戰》童蕾劇照:

5. 歷史故事

赤壁之戰
戰爭日期:公元208年七月—十二日
三國形成時期,孫權、劉備聯軍於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蒲圻西北,一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勝曹操軍隊,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著名戰役。
曹操基本統一北方後,作玄武池訓練水兵,並對可能動亂的關中地區採取措施,隨即於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萬南征荊州(約今湖北、湖南),欲一統南北。便率領20多萬人馬(號稱80萬)南下。此時孫權已自江東統軍攻克夏口(今武漢境),打開了西入荊州的門戶,正相機吞並荊、益州(治成都),再向北發展;而依附荊州牧劉表的劉備,「三顧茅廬」得諸葛亮為謀士,以其隆中對策,制定先佔荊、益,聯合孫權,進圖中原的策略,並在樊城大練水陸軍。曹操軍勞師、水土不服、短於水戰、戰馬無糧等弱點,堅定了孫權抗曹決心。孫權不顧主降派張昭等反對,命周瑜為大都督,程普為副都督,魯肅為贊軍校尉,率3萬精銳水兵,與劉備合軍共約5萬,溯江水而上,進駐夏口。
曹操乘勝取江陵後,又以劉表大將文聘為江夏太守,仍統本部兵,鎮守漢川(今江漢平原)。益州牧劉璋也遣兵給曹操補軍,開始向朝廷交納貢賦。曹操更加驕傲輕敵,不聽謀臣賈詡暫緩東下的勸告,送信恐嚇孫權,聲稱要決戰吳地。冬,親統軍順長江水陸並進。
孫劉聯軍在夏口部署後,溯江迎擊曹軍,遇於赤壁。曹軍步騎面對大江,失去威勢,新改編及荊州新附水兵,戰鬥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戰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烏林(今湖北洪湖境),與聯軍隔江對峙。
曹操下令將戰船相連,減弱了風浪顛簸,利於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緊演練,待機攻戰。周瑜鑒於敵眾己寡,久持不利,決意尋機速戰。部將黃蓋針對曹軍「連環船」的弱點,建議火攻,得到贊許。黃蓋立即遣人送偽降書給曹操,隨後帶船數十艘出發,前面10艘滿載浸油的乾柴草,以布遮掩,插上與曹操約定的旗號,並系輕快小艇於船後,順東南風駛向烏林。接近對岸時,戒備鬆懈的曹軍皆爭相觀看黃蓋來降。此時,黃蓋下令點燃柴草,各自換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風闖入曹軍船陣,頓時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邊營屯。聯軍乘勢攻擊,曹軍傷亡慘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敗局,下令燒余船,引軍退走。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鐫字 聯軍水陸並進,追擊曹軍。曹操引軍離開江岸,取捷徑往江陵,經華容道(今潛江南)遇泥濘,墊草過騎,得以脫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滿寵屯當陽,自還北方。
周瑜等與曹仁隔江對峙,並遣甘寧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圍甘寧。周瑜率軍往救,大破曹軍,後還軍渡江屯北岸,繼續與曹仁對峙。劉備自江陵回師夏口後,溯漢水欲迂迴曹仁後方。曹仁自知再難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且軍中出現瘟疫,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官渡之戰
東漢末年轟轟烈烈的黃巾農民大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它卻沉重地打擊了地主 階級的統治,使腐朽的東漢政權分崩離析,名存實亡。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獨攬軍政大權,地主豪強也紛紛組織「部曲」(私人武裝),占據地盤, 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轉入爭權奪利、互相兼並的長期戰爭,造成中原地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凄慘景象。當時的割據勢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紹、河內的張揚 、 兗豫的曹操、徐州的呂布、揚州的袁術、江東的孫策、荊州的劉表、幽州的公孫瓚、南陽的張綉等。在這些割據勢力的連年征戰中,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發展壯大起來 。

建安三年(198年),袁紹擊敗公孫瓚,佔有青、幽、冀、並四州之地。建安元年, 曹 操把漢獻帝挾持到許昌,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建安二 年(197年)春,袁術在壽春(今安徽壽縣)稱帝。曹操即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為 名,進討袁術並將其消滅。接著又消滅了呂布,利用張揚部內訌取得河內郡。從此曹操勢力西達關中,東到兗、豫、徐州,控制了黃河以南,淮、漢以北大部地區,從而與袁紹形 成沿黃河下游南北對峙的局面。袁紹的兵力在當時遠遠勝過曹操,自然不甘屈居於曹操之下,他決心同曹操一決雌雄。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10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昌,官渡之戰的序幕由此拉開。

袁紹舉兵南下的消息傳到許昌,曹操部將多認為袁軍強大不可敵。但曹操卻根據他 對袁紹的了解,認為袁紹志大才疏,膽略不足,刻薄寡恩,剛愎自用,兵多而指揮不明 ,將驕而政令不一,於是決定以所能集中的數萬兵力抗擊袁紹的進攻。為爭取戰略上的 主 動,他作出如下部署:派臧霸率精兵自琅玡(今山東臨沂北)入青州,佔領齊(今山東臨淄)、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安(今山東沂水縣)等地,牽制袁紹,鞏固右翼,防 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昌;曹操率兵進據冀州黎陽(今河南浚縣東,黃河北岸),令於禁 率步騎2000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協助扼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黃河南岸)的東郡太守劉延,阻滯袁軍渡河和長驅南下,同時以主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一帶築壘固守,以阻擋袁紹從正面進攻;派人鎮撫關中,拉攏涼州,以穩定翼側。從以上部署看,曹操所採取的戰略方針,不是分兵把守黃河南岸,而是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制人。從當時情勢而言,這種部署是得當的。首先,袁紹兵多而曹操兵少,千里黃河多處可渡,如分兵把守則防不勝防,不僅 難 以阻止袁軍南下,且使自己本已處於劣勢的兵力更加分散。其次,官渡地處鴻溝上游 ,瀕臨汴水。鴻溝運河西連虎牢、鞏、洛要隘,東下淮泗,為許昌北、東之屏障,是袁紹奪取許昌的要津和必爭之地。加上官渡靠近許昌,後勤補給也較袁軍方便。建安四年(199年)十二月,當曹操正部署對袁紹作戰時,劉備起兵反操,佔領下邳,屯據沛縣(今江蘇沛縣)。劉軍增至數萬人,並與袁紹聯系,打算合力攻曹。曹操為保持許昌與青、兗二州的聯系,避免兩面作戰,於次年二月親自率精兵東擊劉備,迅 速佔領沛縣 ,轉而進攻下邳,迫降關羽。劉備全軍潰敗,隻身逃往河北投奔袁紹。當曹、劉作戰正酣之時,有人建議袁紹「舉軍而襲其後」,但袁紹以兒子有病為辭拒絕採納, 致使曹操從容擊敗劉備回軍官渡。

建安五年(200年)正月,袁紹發布討曹檄文,二月進軍黎陽,企圖渡河尋求與曹軍主力決戰。他首先派顏良進攻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企圖奪取黃河南岸要點,以保障主力渡河。四月,曹操為爭取主動,求得初戰的勝利,親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馬之圍。此時謀士荀攸認為袁紹兵多,建議聲東擊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偽裝渡河攻袁 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然後遣輕騎迅速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定可擊敗顏良。曹操採納了這一建議,袁紹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乃乘機率輕騎,派張遼、關羽為前鋒,急趨白馬。關羽迅速迫近顏良軍,顏良倉促應戰被斬殺,袁軍潰敗。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遷徙白馬的百姓沿黃河向西撤退,袁紹率軍渡河追擊,軍至延津南,派大將文丑與劉備繼續率兵追擊曹軍。曹操當時只有騎兵600,駐於南阪(在白馬南)下,而袁軍達五六千騎,尚有步兵在後跟進。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馬,並故意將輜重丟棄道旁。袁 軍一見果然中計,紛紛爭搶財物。曹操突然發起攻擊,終於擊敗袁軍,殺了文丑,順利退回官渡。

袁軍初戰失利,但兵力仍占優勢。七月,進軍陽武(今河南中牟北),准備南下進攻許昌。八月,袁軍主力接近官渡,依沙堆立營,東西寬約數十里。曹操也立營與袁軍對峙。九月,曹軍一度出擊,沒有獲勝,退回營壘堅守。袁紹構築樓櫓,堆土如山,用箭俯射曹營。曹軍製作了一種拋石裝置的霹靂車,發石擊毀了袁軍所築的樓櫓。袁軍又掘 地道進攻,曹軍也在營內掘長塹相抵抗。雙方相持3個月,曹操外境困難,前方兵少糧 缺,士卒疲乏,後方也不穩固,曹操幾乎失去堅守的信心。荀

6. 三峽 歷史典故

有關三峽的詩詞
1.詩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灧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歸京
【唐】白居易
水陸四千里,何時歸到秦?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入峽次巴東
【唐】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雲道路平。
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上三峽
【唐】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唐】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疑是天邊十二峰,
飛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蕭瑟如有聲,陽台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燦如綺。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溪花笑日何年發,
江客聽猿幾歲聞。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雲。
夔州歌十絕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雲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悲秋
【唐】杜甫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初至犍為作
【唐】岑參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雲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並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峴山送張去非游巴東
【唐】孟浩然
峴山南郭外,送別每登臨。沙岸江村近,松門山寺深。
一言予有贈,三峽爾將尋。祖席宜城酒,征途雲夢林。
蹉跎遊子意,眷戀故人心。去矣勿淹滯,巴東猿夜吟。
峽巫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重岩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送人歸蜀
【唐】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岩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送王處士游蜀
【唐】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
自修奼奼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
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出峽
【唐】胡皓
巴東三峽盡,曠望九江開。
楚塞雲中出,荊門水上來。
魚龍潛嘯雨,鳧雁動成雷。
南國秋風晚,客思幾悠哉。
送友人歸荊楚
【唐】許渾
調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
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
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雲十二枝,金母和雲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颻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唐】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雲,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
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願似流泉鎮相續。
峽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峽此中去,鳴鳥孤猿不可聞。
一道水聲多亂石,四時天色少晴雲。
日暮泛舟溪漵口,那堪夜永思氛氳。
2.詞
念奴嬌
【宋】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
巨石巉岩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雲階月地,中有巫山女。
須臾變化,陽台朝暮雲雨。
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
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
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
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滿江紅
【宋】何師心
一水飛空,揭起珠簾全幅。
不須人卷,不須人軸。
一點不容飛燕入,些而未許游魚宿。
向山頭、款步聽疏音,清如玉。
三峽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龍浴。
更兩邊瀟灑,數竿修竹。
曉倩碧煙為繩束,夜憑新月為鉤曲。
問當年、題品是何人,黃山谷。
水調歌頭·游泳
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驚世界殊。
關於酈道元的《三峽》
已節選入教科書: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八年級上冊 第二十六課
語文出版社:《語文》七年級上冊 第二十八課
第26課 三峽《三峽》—酈道元
選自《水經註疏》(科學出版社1955年版),題目是編者加的。三峽: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在長江上游的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
【原文】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x ī )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sù)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讞(yǎn )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zhǔ)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又讀作shang)」

【翻譯】

在七百里長的三峽,兩岸群山連綿,完全沒有空缺的地方。重重疊疊的岩峰像屏障一樣,遮蓋住了天空和太陽,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隻都被阻隔斷了。如有皇帝的命令急於傳達,有時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大約有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騎著飛奔的馬,駕著長風,也不如它行得快啊!
到了春冬的季節,白色的急流迴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古柏,懸掛著的泉水和瀑布,從它們中間飛瀉沖盪下來。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茂,趣。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寒冷的樹林山澗一片寂靜。經常有站在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在叫,叫聲連續不斷,聲調非常凄涼,空盪的山谷里傳來回聲,悲哀婉轉,很長時間才消失。所以打漁的人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註解:
【三峽】: 選自《水經註疏》。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在長江上游重慶奉節和湖北宜昌之間。酈道元(466或472—527),范陽涿(zhuō)縣(現在屬河北)人,北魏地理學家。好學博覽,留心水道等地理現象,撰《水經注》。其書名為注釋《水經》,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址、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民謠,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七百里】:約合現在二百公里。
【自】:這里有「在」的意思。
【兩岸連山,略無闕(quē)處】:兩岸都是相連的高山,沒有中斷的地方。略無,毫無。闕,通「缺」。
【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這里指太陽。
【襄】:上。
【沿】:順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白帝】:在現在重慶奉節東。
【江陵】:即現在湖北江陵。
【奔】:這里指飛奔的馬。
【疾(jí)】:快。
【素湍(tuān)】:白色的急流。
【回清】:迴旋的清波。
【絕巘(yǎn)】:極高的山峰。
【飛漱(shù)】:飛瀉沖盪。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茂盛),山高,草盛。
【晴初】:天剛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屬(zhǔ)引】:接連不斷。屬:連接。引,延長。
【巴東】現在重慶東部雲陽、奉節、巫山一帶。

神女峰的傳說:

神女峰,又叫望霞峰。位於巫山縣城東約15公里處的大江北岸。一根巨石突兀於青峰雲霞之中,宛若一個亭亭玉立、美麗動人的少女,故名神女峰。古人有「峰巒上主雲霄,山腳直插江中,議者謂泰、華、衡、廬皆無此奇」之說。每當雲煙繚繞峰頂,那人形石柱,像披上薄紗似的,更顯脈脈含情,嫵媚動人。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故名「望霞峰」。

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瑤池宮里住著西王母的第二十三個女兒,名叫瑤姬。她聰慧美麗,心地善良,活潑開朗,耐不住宮中的寂寞生活。八月十五這一天,她邀了她身邊的十一姐妹,騰雲駕霧,遨遊四方。當她們來到巫山時,只見十二條惡龍興風作浪,正在治水的大禹也被洪水圍困其間。瑤姬敬佩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精神,決定助他治水。便送給大禹一本《上清寶經》的治水天書,瑤姬還沒有來得及告訴大禹如何破譯這部天書,就被西王母派來的天兵捉拿回宮。十二仙女早就厭倦仙宮生活,她們掙脫神鏈,重返人間,幫助大禹疏通了峽道,解除了水患。從此,瑤姬愛上了三峽,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間,為船民除水妖,為樵夫驅虎豹,為農夫布雲雨......姐妹十二忘記了回宮的事,久而久之,她們便化成十二座奇秀絕美的峰巒聳立在巫峽兩岸。瑤姬是十二仙女的傑出代表,所立山峰位置最高,每天第一個迎來朝霞,便贏得了「望霞峰」的美名。

三國時期,劉備攻打東吳失敗後,也是以三峽為屏障,退守白帝城。值得讓人思索的是,劉備在奉節一住就是幾個月。他不僅不急於回成都,而是將這里的魚復縣改名為永安縣,追謚甘夫人為皇思夫人。病重期間,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將家事、國事一並託付給他。這就是在史學上頗有影響的"白帝城託孤"。白帝城託孤的人文意義遠遠超過了事件本身。雖然有的學者對劉備的託孤舉動有所非議,但大多數人認為,劉備是真誠的,其"託孤"行為在封建世襲時代難能可貴。在"託孤"事件中,諸葛亮的更讓世人敬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成為萬代楷模。奉節縣名的來歷也與"託孤"有關。後來,奉節的兩道古城門被命名為"依斗門"和"開濟門",使奉節縣的城市文化意蘊更為深遂和具有靚麗的色彩。諸葛亮在奉節留下的八陣圖遺址也是閃爍中國古代軍事藝術的一處重要遺存。八陣圖雖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運用,但諸葛亮讓它與古老的《易經》相結合,閃爍出神秘的光彩。目前,全國的八陣圖遺址的地方屈指可數,而奉節縣的八陣圖不僅最有名氣,而且最顯得真實可靠和富有傳奇色彩。

7. 宜昌與三國人物、故事 若是滿意答案追加分~!

1.經歷九九81難,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
2.紅樓夢
3.張飛
4.張青+孫二娘.扈三娘和王英,孫新和顧大嫂.
5.賈薛史王
6.大鬧天宮
7.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
8.紅樓夢
9.武松,李逵
10.石頭記
11.婚姻自由
12.迎春
13.為元春省親而建
14.尤二娘
15.金箍棒,九齒釘耙,月牙鏟
16.天篷元帥,卷簾大將
17.比丘國
18.徐庶
19.宋江
20.武松
21.高俅
22.柴進、石秀、史進、張順
23.秦明
24.賈探春
25.元春
26.陸遜
27.劉備和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
28.金禪子,玄奘
29.關羽和關勝
30.林沖和晁蓋,宋江。
答完。
回答者:ksspissmiss - 助理 二級 6-9 02:14

1、81,三大白骨精,大鬧通天河
2、紅樓夢
3、張飛
4、顧大嫂孫新 唐三娘王英 孫二娘張青
5、賈史薛王
6、被壓五行山
7、林黛玉 薛寶釵 元春 迎春 探春 惜春 王熙鳳 史湘雲 秦可卿 妙玉 巧姐 李紈
8、曹雪芹
9、武松 李逵
10、石頭記
11、婚姻自由
12、迎春
13、為元春省親而建
14、尤二娘
15、如意金箍棒、九尺釘耙、月牙鏟
16、天篷元帥、卷簾大將
17、比丘國
18、徐庶
19、宋江
20、武松
21、高俅
22、柴進、石秀、史進、張順
23、燕青不是
24、賈探春
25、元春
26、陸遜
27、劉備和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
28、金蟬子,玄奘
29、關羽和關勝
30、晁蓋、宋江
回答者:zanylee - 秀才 二級 6-9 02:14

1《西遊記》中唐憎師徒四人取經路上經歷了多少磨難?舉兩例。
八十一難, 五庄觀被擒,通天河遇險,女兒國誤食子母河水,琵琶精等作怪
2「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 》的開卷詩。
紅樓夢
3《三國演義》中誰在橋頭大叫三聲嚇跑曹軍?
張飛張翼德
4請為下列相等對應的夫妻關系的人物連線。共6人(唐三娘,孫二娘,顧大嫂,張青,孫新,王英)
是扈三娘哎,老公王英
孫二娘配張青
顧大嫂和孫新
5〈紅樓夢〉中描寫了哪四大家族?
賈、史、王、薛
6〈西遊記〉中,孫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情節是
大鬧天宮
7金陵十二衩是什麼東西?
"金陵十二釵"是《紅樓夢》里太虛幻境「薄命司」里記錄的南京十二個最優秀的女子:
金陵十二釵正冊——惜春
金陵十二釵正冊——王熙鳳
金陵十二釵正冊——史湘雲
金陵十二釵正冊——秦可卿
金陵十二釵正冊——巧姐
金陵十二釵正冊——妙玉
金陵十二釵正冊——李紈
金陵十二釵正冊——賈元春
金陵十二釵正冊——賈迎春
金陵十二釵正冊——賈探春
金陵十二釵正冊——釵、黛

金陵十二釵副冊:香菱、薛寶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煙、李紋、李綺、夏金桂、秋桐、小紅、齡官、嬌杏;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襲人、平兒、鴛鴦、紫鵑、鶯兒、玉釧、金釧、彩雲、司棋、芳官、麝月.

8. 黃河歷史故事(簡短150字)

5.炎黃二帝與堯舜禹的傳說(陳梧桐陳名傑)

黃河和她的兒女們,是如何從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時代的門檻的,要揭開這個謎底,除了依靠考古文物資料外,還要利用古籍記載的許多遠古神話傳說。炎黃二帝和堯舜禹的傳說,便可幫助我們探明黃河及其兒女從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時代的某些軌跡。

黃帝和炎帝其實並不是皇帝,而是古書記載中黃河流域遠古時代的兩個部落首領。黃帝和炎帝都出生於黃河的支流渭河流域,當時已是父系氏族公社時代。傳說他們都是「有熊國君」少典氏的後裔,「昔少典娶於有氏,生皇(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這里所說的「生」,並非說黃帝和炎帝是少典氏親生,而是說他們都是少典氏的後裔。「黃帝以姬水成」,是說他在姬水岸邊長大,因而以姬為姓。姬水當即古漆水,發源於今陝西麟游縣西部偏北的杜林,在今武功縣匯入渭河。姜水為渭河支流歧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在陝西寶雞匯入渭河。這就是說,炎黃兩個部落,最初的活動地區都在黃河的支流渭河的上游地區。

傳說黃帝原姓公孫,因長於姬水,才改姓姬;曾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因是有熊國君之苗裔,又稱有熊氏。他「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伶俐),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後來被推舉為部落首領,率部遷徙到陝西北部定居。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為了尋找更加平坦、開闊、肥沃的土地,又沿北洛河南下,到達今陝西的大荔、朝邑一帶。那裡的黃土地給了他們發展農業的便利條件,但不時出現的乾旱又困擾著他們,迫使他們去繼續尋找理想之所。於是,黃帝又率領族人從大荔、朝邑東渡黃河,順著中條山和太行山麓進入汾河谷地,再向東北遷移,到達今河北涿鹿附近。那裡有由桑乾河、洋河沖積而成的適宜農耕的寬闊谷地,附近還有可供狩獵的山林,他們覺得環境非常優越,就定居了下來。

就在黃帝率領他的部落東遷的時候,炎帝也率領他的族人開始長途跋涉。炎帝又稱赤帝,一說他降生於厲(烈)山即今湖北隨州市厲山鎮,一說他降生於常羊即今陝西寶雞神農鄉常羊山,「育於姜水,姜姓,以火德王,亦曰烈山氏」。同是為了尋找理想的定居之地,他也率領部落東遷。但走的路線與黃帝不同,他們先是沿渭河東下,到達今河南西南部,再順黃河東下,到達現在的豫東地區,在那裡安頓了下來。

那時候,隨著私有財產的出現和氏族制度的瓦解,部落首領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特權。部落之間為了爭奪生存空間,為了互爭雄長,經常發生戰爭。一些部落首領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內行刀鋸,外用甲兵」,也發動掠奪財富、奴役其他氏族部落的戰爭。這種戰爭加劇了社會的分化,給正常的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威脅,但氏族制度調節社會矛盾的習慣法此時又已喪失作用,對此顯得無能為力。面對日益增多的戰爭,具有血緣關系的親屬部落便互相聯合起來,結成聯盟,進而結成范圍更大的聯合體。炎、黃兩大部落這時也都使用武力征討四方,擴大自己的勢力,從而引發大規模的沖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懷來)進行了三次大戰,黃帝指揮屬下的熊、羆、貔、貅、、虎六個氏族,與炎帝部落殺得天昏地暗,炎帝部落遭到慘敗,只得繳械投降。由於這兩個部落有血緣親屬關系,黃帝沒有屠殺炎帝部落,而是和他們結成部落聯盟,黃帝便成了炎黃部落聯盟的首領。炎黃部落聯盟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日後華夏族的雛形。

後來,定居在山東曲阜地區的九黎首領蚩尤擴展勢力范圍,又引發了與炎帝部落的戰爭。九黎即九夷,屬於東夷族。傳說蚩尤領有9個部落,81個氏族,他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如同妖魔,這可能是出自炎黃子孫對其他部落首領的故意醜化。「蚩尤作冶」,「以金作兵」,製造兵杖、刀、戟、大弩,英勇善戰,威震天下。他率領9個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西進豫東,進攻炎帝部落。炎帝部落無法抵擋,節節敗退,居地盡失。蚩尤緊追不舍,炎帝向黃帝尋求援助。黃帝於是率部迎擊,與蚩尤在涿鹿展開激戰。這場戰爭進行得極其慘烈,據說黃帝與蚩尤九戰不勝,蚩尤放出大霧彌漫了三天三夜,黃帝的部落看不清方向,黃帝之「臣」風後受北斗星座的啟示發明了指南車,他們才得以沖出大霧。黃帝在困境中還得到玄女的幫助,製作了80面大鼓,用東海神獸夔的皮蒙鼓,用雷獸的骨頭作鼓槌,在戰斗中擂響,聲聞500里。戰斗延續了很長時間,最後在冀州進行決戰。黃帝派應龍向蚩尤進攻,應龍蓄水,擺下水陣。蚩尤請來風伯雨師,一時風雨大作,沖垮水陣,使黃帝再次陷入了困境。黃帝又請來天女旱魃阻止風雨,使天氣突然轉晴。蚩尤不知所措,部下惶恐不安,黃帝指揮大軍掩殺過去,取得最後的勝利,蚩尤和他請來的風伯雨師都投降了黃帝。黃帝便進入東夷活動的地區,他「駕象車而六蛟龍,畢言(兆火鳥)並轄,蚩尤居前,風伯進掃,雨師灑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後,騰蛇伏地,鳳皇(凰)覆上」,至泰山之頂大會鬼神,並演奏了他親自作的一支激越悲涼的《清角》樂曲,以紀念涿鹿之戰的勝利。蚩尤後來被殺,一部分九黎人加入炎黃部落聯盟,融入了華夏族;一部分南下,融入南方的苗蠻之中。

涿鹿戰爭的勝利,進一步擴大了炎黃部落聯盟的勢力,發展成規模更大的部落聯合體。黃帝的權威大大提高了,集審判權、祭祀權、軍事指揮權與生產指揮權於一身。各部落均需聽從他的號令,不聽從號令的,即出兵進行征伐。他還開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區的隔絕,增進部落之間的交往。傳說黃帝一生「未嘗寧居」,在118歲那年出巡河南時死在荊山,人們將他護送回陝北,葬在今陝西黃陵縣的橋山之上,這就是前面提到的黃帝陵。

由於黃帝後來被追尊為華夏的祖先,後人便把遠古時代的許多創造發明都歸功於他和他的「大臣」們,如說黃帝建造屋宇,開鑿水井,縫制衣冠,製造舟車弓弩,煉石為銅,創制樂律,他的妻子嫘祖發明育蠶,他的「大臣」倉頡創文字,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等等。同樣的原因,由於炎帝也被追尊為華夏的祖先,後人也將一些創造發明的功勞算到他的身上,並稱他為神農氏。在先秦的傳說中,神農氏和炎帝原本是時代不同的兩個人物,神農氏生活的時代要早於炎帝。到戰國時,人們將兩個人合在一起,稱為炎帝神農氏,說「神農氏作,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嘗百草,始有醫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為市」。這些發明當然也是原始時代人們的集體創造。

盡管炎黃二帝只是傳說中的人物,他們的發明創造也都是遠古時代黃河兒女智慧的結晶,但是他們作為華夏民族先祖的象徵和中華文明奠基者的化身,還是受到後人的無限尊崇與懷念。因此,在黃河流域以及黃河流域之外的中華大地上,一直流傳著許多有關炎黃二帝的傳說,留下了許多同他們有關的名勝古跡。除了前面提到過的陝西黃陵縣的黃帝陵和寶雞市的炎帝祠、炎帝陵外,比較著名的還有山東曲阜的景靈宮,河南新鄭的黃帝故里,濟源的王屋山天壇,靈寶荊山的黃帝陵,河北涿鹿的黃帝城、黃帝泉,四川都江堰的黃帝祠、軒皇台,鹽亭的嫘軒宮、嫘祖墓,安徽黃山的黃山軒轅峰,湖南嶽陽的軒轅台,浙江縉雲的仙都鼎湖峰,甘肅平涼的問道宮,湖北宜昌西陵山、嫘祖廟,隨州的神農祠,山西高平的神農城、神農井,河南淮陽的神農五穀台,鄭州炎黃二帝塑像,湖南炎陵縣的炎帝陵,等等。這些源遠流長的傳說和名勝古跡,對於增強華夏民族的認同感,激發炎黃子孫的民族自豪感,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黃帝以後,黃河流域又先後出現了幾位傑出的部落聯合體首領,他們就是堯、舜、禹。這時已是龍山文化的晚期,處於氏族制度行將崩潰的時代。傳說中堯又稱陶唐氏,他的發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現在山西臨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堯茅茨土階」碑,堯廟村有堯廟,臨汾縣有堯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簡朴,古書說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說,他住的是用沒有修剪過的茅草蘆葦、沒有刨光過的椽子蓋起來的簡陋房子,吃的是粗糧,喝的是野菜湯,冬天披塊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對百姓卻很關心,部落里有人挨餓受凍,他說這是他使他們挨餓受凍的,有人犯罪受了處罰,他說這是他平時沒有管教好的緣故,自己出來承擔責任。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東北)。傳說他在接替堯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之前接受堯的考察時,曾在歷山(中條山別稱)耕田,在雷澤(今山西芮城北)捕魚,在河邊的陶城(今山西永濟蒲州鎮北)制陶,後來堯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陸西南),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後,又都蒲坂(今蒲州鎮),看來他的活動中心在現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運城市安邑鎮還有舜帝廟、舜帝陵。舜嚴於律己,而又寬厚待人。他曾幾次遭到繼母和同父異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賢惠的妻子巧設智計,才使他化險為夷。但他被推舉為首領後,卻不計前仇,寬待他的繼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動,一心向善。禹的先祖傳說住在河套一帶,禹的時候遷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為己任,率領百姓治理水患,發展生產,更是受到高度的贊揚。由於堯、舜、禹治理有方,當時的社會獲得很大的發展,呈現一片安寧、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無事」,他們也因此被後人尊奉為聖賢人物。

9. 求有關三峽的詩詞 典故 資料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三峽
酈道元

春冬這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瞿唐峽 清 張問海
峽兩蒙蒙竟日閑
扁舟珍落畫圖間。
便將萬管玲瓏筆,
難寫瞿唐兩岸山。

三峽歌
宋 陸游
十二巫山見九峰,
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雲暮雨渾虛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灧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歸京
【唐】白居易
水陸四千里,何時歸到秦?
舟辭三峽雨,馬入九衢塵。
有酒留行客,無書寄貴人。
唯憑遠傳語,好在曲江春。

入峽次巴東
【唐】白居易
不知遠郡何時到,猶喜全家此去同。
萬里王程三峽外,百年生計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隴水春多逆浪風。
兩片紅旌數聲鼓,使君艛艓上巴東。

三峽聞猿
【唐】貫休
歷歷數聲猿,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峽聞猿
【唐】慕幽
誰向茲來不恨生,聲聲都是斷腸聲。
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獨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廟,蠻煙寒鎖夜郎城。
憑君且聽哀吟好,會待青雲道路平。

上三峽
【唐】李白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唐】李白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觀元丹丘坐巫山屏風
【唐】李白
昔游三峽見巫山,見畫巫山宛相似。疑是天邊十二峰,
飛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蕭瑟如有聲,陽台微茫如有情。
錦衾瑤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
翠屏丹崖燦如綺。蒼蒼遠樹圍荊門,歷歷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萬壑分,煙光草色俱氛氳。溪花笑日何年發,
江客聽猿幾歲聞。使人對此心緬邈,疑入嵩丘夢彩雲。

夔州歌十絕句之一
【唐】杜甫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夔州險過百牢關。

瞿塘兩崖
【唐】杜甫
三峽傳何處,雙崖壯此門。
入天猶石色,穿水忽雲根。
猱玃須髯古,蛟龍窟宅尊。
羲和冬馭近,愁畏日車翻。

悲秋
【唐】杜甫
涼風動萬里,群盜尚縱橫。
家遠傳書日,秋來為客情。
愁窺高鳥過,老逐眾人行。
始欲投三峽,何由見兩京。

初至犍為作
【唐】岑參
山色軒檻內,灘聲枕席間。
草生公府靜,花落訟庭閑。
雲雨連三峽,風塵接百蠻。
到來能幾日,不覺鬢毛斑。

聞范秀才自蜀游江湖
【唐】杜牧
蜀道下湘渚,客帆應不迷。
江分三峽響,山並九華齊。
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歸時慎行李,莫到石城西。

峴山送張去非游巴東
【唐】孟浩然
峴山南郭外,送別每登臨。沙岸江村近,松門山寺深。
一言予有贈,三峽爾將尋。祖席宜城酒,征途雲夢林。
蹉跎遊子意,眷戀故人心。去矣勿淹滯,巴東猿夜吟。

巫峽
【唐】楊炯
三峽七百里,唯言巫峽長。重岩窅不極,疊嶂凌蒼蒼。
絕壁橫天險,莓苔爛錦章。入夜分明見,無風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呂梁。
美人今何在,靈芝徒有芳。山空夜猿嘯,征客淚沾裳。

送人歸蜀
【唐】張祜
錦城春色溯江源,三峽經過幾夜猿。
紅樹兩厓開霽色,碧岩千仞漲波痕。
蕭蕭暮雨荊王夢,漠漠春煙蜀帝魂。
長怨相如留滯處,富家還憶卓王孫。

送王處士游蜀
【唐】齊己
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里過殘年。
自修奼奼爐中物,擬作飄飄水上仙。
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出峽
【唐】胡皓
巴東三峽盡,曠望九江開。
楚塞雲中出,荊門水上來。
魚龍潛嘯雨,鳧雁動成雷。
南國秋風晚,客思幾悠哉。

送友人歸荊楚
【唐】許渾
調瑟勸離酒,苦諳荊楚門。
竹斑悲帝女,草綠怨王孫。
潮落九疑迥,雨連三峽昏。
同來不同去,迢遞更傷魂。

巫山高
【唐】陳陶
玉峰青雲十二枝,金母和雲賜瑤姬。
花宮磊砢楚宮外,列仙八面星斗垂。
秀色無雙怨三峽,春風幾夢襄王獵。
青鸞不在懶吹簫,斑竹題詩寄江妾。
飄颻絲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紅霞幡。
歸時白帝掩青瑣,瓊枝草草遺湘煙。

琴曲歌辭·三峽流泉歌
【唐】李季蘭
妾家本住巫山雲,巫山流水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似當時夢中聽。
三峽流泉幾千里,一時流入深閨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飛波走浪弦中起。
初疑噴涌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使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願似流泉鎮相續。

峽中即事
【唐】廉氏
清秋三峽此中去,鳴鳥孤猿不可聞。
一道水聲多亂石,四時天色少晴雲。
日暮泛舟溪漵口,那堪夜永思氛氳。

2.詞

念奴嬌
【宋】曹冠
蜀川三峽,有高唐奇觀,神仙幽處。
巨石巉岩臨積水,波浪轟天聲怒。
十二靈峰,雲階月地,中有巫山女。
須臾變化,陽台朝暮雲雨。

堪笑楚國懷襄,分當嚴父子,胡然無度。
幻夢俱迷,應感逢魑魅,虛言冥遇。
仙女恥求媒,況神清直,豈可輕誣污。
逢君之惡,鄙哉宋玉詞賦。

滿江紅
【宋】何師心
一水飛空,揭起珠簾全幅。
不須人卷,不須人軸。
一點不容飛燕入,些而未許游魚宿。
向山頭、款步聽疏音,清如玉。

三峽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龍浴。
更兩邊瀟灑,數竿修竹。
曉倩碧煙為繩束,夜憑新月為鉤曲。
問當年、題品是何人,黃山谷。

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它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跨奉節、巫山、巴東、秭歸、宜昌五縣市,全長約200公里。

從旅遊角度出發,三峽風景名勝區不僅僅局限於這一范圍,而是包括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從四川省忠縣到奉節,這是三峽的前奏;一部分是從奉節到湖北宜昌,這是三峽的主體;而三峽的深處,包括大寧河小三峽、香溪昭君故里和屈原故里則是景區向縱深發展的延伸部分。奉節
古稱夔州,是千百年來文人學士薈萃之地,素有詩城之稱。奉節目前是三峽旅遊區中最大的縣城,保留著大量蜀漢遺跡,城外江邊還有諸葛亮所布的八陣圖遺址。古代所謂「八陣」是指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為名稱的戰斗隊列,這里的八陣圖是諸葛亮「磊石為陣」推演兵法之地。
白帝城
坐落在紫色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陽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為王,築城自衛,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猶如白龍飛升,公孫述藉此稱白帝,改城名為白帝城。三國時,相傳劉備不聽諸葛亮的勸告,親自率兵征伐東吳,為義弟關羽、張飛報仇,不料被東吳大將陸遜殺得大敗而回。劉備退到白帝城,無顏回見群臣,於是在白帝城修了永安宮安居,不久郁悶而死。臨死前劉備把政權和兒子劉禪託付給丞相諸葛亮,史稱「劉備託孤」。現白帝城內的白帝廟中塑有劉備託孤的彩色群像,其藝術再現了當時劉備託孤之情景。
瞿塘峽
出白帝城登船東行就來到以「雄」著稱的瞿塘峽。瞿塘峽長約8公里,是三峽中最短的一個峽。峽口處江面寬不到百米,兩岸懸崖峭壁如同刀劈,雲天一線,水急浪高,山勢險峻,山岩上有「夔門天下雄」五個大字,沿江而下可觀粉壁牆、孟良梯、鳳凰飲泉、倒吊和尚、犀牛望月等奇景。其中粉壁牆上布滿了歷代碑刻,篆、隸、楷、

行俱全,儼如一面掛滿書法墨寶的廳堂之壁,所以有人給它取了個文雅的名字,叫「粉壁堂」。

巫峽
出了瞿塘峽,經過25公里的大寧河寬谷就來到了幽深秀麗的巫峽。巫峽西起巫山縣的大寧河口,東到湖北省的官渡口,全長約40公里。峽中兩岸青山連綿,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麗,宛如一條天然畫廊。峽兩岸為巫山十二峰,江北由西向東依次為登龍、聖泉、朝雲、神女、松巒、集仙六峰;江南為凈壇、起雲、飛鳳、上升、翠屏、聚鶴六峰。但在江上只能看到九座山峰,其中南岸的凈壇、起雲、上升三峰要在長江支流青石溪上才能看到。在十二峰中以神女峰最為俏麗,也最有名,人們把她看作巫山的象徵。在十二峰最東的集仙峰臨江絕壁上,刻有六個蒼勁大字--重崖疊嶂巫峰,傳為諸葛亮所書,故稱孔明碑。

船過巴東不遠就到了香溪,在那綠水悠悠的香溪之濱,歷史上曾出現過兩位著名人物:一位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一位是漢代的王昭君。屈原故鄉就在秭歸東平里村,今秭歸縣城東二三公里處的江邊建有屈原祠,城東門外有屈原故里牌坊和三閭大夫屈原故里的石碑。屈原是一個正直、無私、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憂國憂民,留下了<<離騷>>等光輝詩篇,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敬仰。

香溪上游興山縣的寶坪村是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近年,這里修復了她的故宅,宅門外聳立著由內蒙古送來的漢白玉昭君雕像,寄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見識高」之意。

西陵峽
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口,東止宜昌市南津關,全長約76公里,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以險峻聞名於世。峽內有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崆嶺峽、黃貓峽、燈影峽、青灘、泄灘、崆嶺灘等名峽險灘和黃陵廟、三游洞、陸游泉等古跡。峽中險峰夾江壁立,峻嶺懸崖橫空;奇石嶙峋,銀瀑飛瀉,古木森然,水勢湍急,浪濤洶涌,景象萬千。但很多礁石險灘業已得到整治,驚險萬狀的「崆嶺灘」、「鬼見愁」、「鬼門關」已成為歷史陳跡。西陵峽中的兵書寶劍峽位於香溪東1.5公里、長江北岸的陡壁峭岩上,岩上石隙中有物迭置其間,狀若書卷,名曰「兵書」,其右下方有條形岩石凸起,宛如巨劍直插激流,名曰「寶劍」。「兵書」實為巴人岩棺葬之遺跡。從兵書寶劍峽向東過新灘不遠,江北有岩壁,上有兩塊重疊下垂的赭黃色岩石,一塊形似牛肝,一塊形似馬肺,故名牛肝馬肺峽。蓮陀至南津關間有燈影峽及黃貓峽。燈影峽又名明月峽,峽雖不長,但景緻不凡,可謂「無峰非峭壁,有水盡飛泉」。西陵峽南岸的馬牙山上有四塊奇石,很象<<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悟空探路,八戒牽馬,唐僧合十,沙僧挑經,姿態酷肖。每當落霞晚照,從峽中遠望,極似燈影戲中人物,故名燈影峽。黃貓峽一帶,山形如黃貓蜷伏,風光綺麗。

長江第一壩
為了進一步開發長江水利資源,國家即將在宜昌市三斗坪建造超巨型的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建成後,水位將上升100米,高峽出平湖。據統計,在三峽庫區內,被淹沒的有國家級保護文物一處,即白鶴梁(是古代的一部珍貴的千年水文資料),省級保護文物5處,縣級重點保護文物10餘處,屆時四川省豐都的鬼城將成為鬼島,石寶寨將成為江中樓閣,張飛廟將被遷,奉節將全淹,白帝城將成為孤島。從峽谷景觀來看,夔門雄風大失,巫山朝雲暮雨有無變化尚難預測,西陵峽則成風平浪靜。然而事物總是一分為二,有失必有得,如三峽大壩建成後其雄偉壯觀的大壩長達2000米,猶如一座橫跨長江上的「水上長城」,這必將成為吸引中外遊人的新景觀。另外,長江兩岸眾多支流風光奇特,過去由於山水阻塞「藏在深閨人未識」,水位抬高後定會開發出更多新奇異常的景點。再有,水位抬高,長江兩岸溝壑進水,此時可望出現很多水上蓬萊,從而造就出第二個景色秀麗的千島湖。因此今日的長江三峽與明天的長江三峽將有雄秀之別,今日的雄姿即將與諸位告別,所以要游三峽請諸君早行。

閱讀全文

與宜昌求雨台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