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龍游歷史故事

龍游歷史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5 23:59:07

『壹』 電視劇龍游天下講的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是架空的,是杜撰的,歷史上無此朝代。

『貳』 電視劇龍游天下是歷史上的什麼故事還有那個本州島刺史何正傑,他管轄的本州島是哪裡

龍游天下這部電視劇 整個都是虛構的。。。所以地點應該也是編劇編的
如果按照現實生活中 本州島是日本的一個島
希望採納。。。

『叄』 關於衢州的完整歷史

行政歷史
衢州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轄區內衢縣、龍游、江山、常山、開化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錛、石刀、石矛等證明,遠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
夏、商、西周三代屬百越之地。
春秋初為姑蔑國,後為越國姑蔑之地,戰國時屬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滅楚,平定江南,於吳越之地置會稽郡,今衢州屬會稽郡之太末縣(一作大末)。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為荊王國地。十二年(前195),吳國地。景帝四年(前153),誅吳王劉濞,復屬會稽郡。
東漢初平三年(192),分太末縣置新安縣。為衢縣建縣之始,仍屬會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析新安縣置定陽縣。
三國吳國寶鼎元年(226),新安縣改屬東陽郡。
晉太康元年(280),因與弘農郡新安縣同名,改新安為信安,因信安溪得名,一說溪以縣得名,仍隸東陽郡。
南朝宋、齊、梁三代,新安縣隸屬不變;陳永定三年(559),置信安郡,領信安、定陽2縣,隸縉州。
隋大業三年(607),太末、定陽2縣並入信安,隸東陽郡。
唐武德四年(621),於信安置衢州,並分置須江(江山)、定陽(常山)2縣,衢州州名始於此,以路通三越而得名,信安遂為州治;同時,析太末縣之西設白石縣並置榖州,州領太末、白石2縣,白石為州治之所;七年(624)廢衢州,並定陽,須江、白石、太末4縣入信安縣,隸婺州;貞觀八年(634),從信安、金華2縣析置龍丘縣;武後垂拱二年(686),復置衢州,轄信安、龍丘、常山3縣,屬江南道,信安為州治;如意元年(692),分龍丘縣之西置盈川縣,衢州轄信安、龍丘、須江、常山、盈川5縣;證聖元年(695),分須江、定陽、弋陽3縣置玉山縣,隸衢州;天寶元年(742),改衢州為信安郡;乾元元年(758),復為衢州,同年,玉山縣改隸信州;衢州仍轄信安、龍丘、須江、盈川、常山5縣,信安為州治,隸浙江東道;大歷十四年(779),改隸浙江西道;建中元年(780),復隸浙江東道;二年(781),又改隸浙江西道;貞元三年(787),復隸浙江東道;元和七年(812),廢盈川縣入信安;咸通中(860-874),改信安為西安,因西溪得名,仍隸衢州。
五代時,衢州屬吳越國(907-978),州治倚西安,轄西安、龍游、常山、江山4縣;後唐長興二年(931),吳越改龍丘為龍游。
北宋時西安縣仍為衢州治,屬兩浙路;南宋時屬兩浙東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衢州路總管府,西安縣倚廓,隸江淮行省浙東道宣慰司。
明太祖己亥年(1359年亦即元至正十九年),改衢州路為龍游府,治所西安;丙午年(1366年亦即元至正二十六年),又改龍游府為衢州府,西安倚廓,隸浙江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金衢道;永樂二十二年(1424),建越王府;宣德二年(1427),越王府除。
清代沿襲明制,仍為衢州府,隸浙江省金衢嚴道;順治八年(1651),浙閩總督移此;康熙二十三年(1684),裁撤,西安縣仍為府治外,又為金衢嚴道治所;宣統三年七月(1911年8月7日),裁西安縣並入衢州府,由府兼理縣事。
辛亥革命後(1911年11月7日),成立衢州軍政分府,兼理縣事;民國元年(1912)二月,廢府,改西安為衢縣;三年(1914),實行道制,衢縣屬金華道,並為道尹駐地;五年(1916),裁道,翌年復設,道尹仍駐衢縣;十六年(1927),設第一特區縣政督察專員公署,駐衢縣;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四日,改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衢縣仍為公屬屬址;一九四六年,專員公署與保安司令部合並,稱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駐衢縣;一九四八年,衢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屬址移金華。
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衢縣解放,始設軍管會,後建衢州專員公署。衢州市,專屬仍駐衢州,縣政府遷至樟潭鎮;一九五一年,撤銷衢州市,縣府遷回衢縣城區,專署駐衢縣;一九五五年三月,衢州專員公署撤銷,衢縣屬金華專區;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常山並入衢縣;一九六0年一月一日,龍游縣並入;一九六一年,復置常山縣;一九七九年九月,恢復衢州市,縣、市並存;一九八一年四月,撤縣並入市;一九八三年九月十三日,龍游縣析出,另立縣治;一九八四年,轄區不變;一九八五年五月,金華地區撤銷,衢州市升省轄市,原衢州市分設柯城區與衢縣,實行市管縣,市轄衢縣、江山、常山、開化、龍游五縣及柯城區;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江山縣改縣級市,屬衢州市。

人文歷史
衢州,古為姑蔑國、大末縣、信安縣,唐初因境內三衢山而得名「衢」。衢州地處浙江西部、錢塘江上游,「控鄱陽之肘腋,扼甌閩之咽喉,連宣歙之聲勢」,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浙、閩、贛、皖四省交通之門戶。獨特的地理位置,秀麗的一方山水,勤勞而智慧的勞動人民,孕育出燦爛的歷史文化。從距今六千年的蔥洞遺址到東華山漢墓群,從姑蔑族的南遷到孔氏大宗的南渡,從綿延七百里的仙霞古道到連綿不絕的衢江水運,從兩宋時期的群星薈萃到明清之際的天涯賈客,一處處史跡、一件件文物、一個個名人都在述說著衢州六千年的歷史文明。1994年,衢州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
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的衢州
衢州地處錢江源頭,自古就人傑地靈。考古學家在境內發現眾多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其中著名的蔥洞遺址將衢州的歷史推到了距今6000年前。商周時期的衢州,屬揚州之域,雖在文書上鮮見記載,但眾多原始瓷器和精美玉器的出土,可見當時的繁榮。春秋末年,衢州屬「姑蔑」之地,姑蔑族和徐偃王後裔構成了衢州的早期居民。
蔥洞先民——6000年前的衢州人
1、 蔥洞遺址:衢州、建德交界處分布著大面積的石灰岩地貌,為古代先民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環境。位於衢州上方鎮境內的蔥洞、觀音洞遺址就是該地區一個典型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活動在衢州的最早例證。正是根據這一遺址的出土文物,將衢州市的歷史提早到距今六千年前。
6000年前的浙江大地,氣候溫暖,植被茂盛,動物繁多,十分適宜人類居住。衢州,與餘姚河姆渡、餘杭良渚文化等地區一樣,也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近年來文物普查中發現的一處處新石器時代遺存就是最好的實物例證。
2、 姑蔑一族——2500年前的文明傳承
越族是構成華夏民族的重要一支,而閩浙贛皖四省交界之地正是古越族的發源地,衢州就處於這一地區的中心。春秋時期,姑蔑族從山東泗水地區輾轉南遷,其一部與偃王後裔一部先後遷居浙西衢州。姑蔑南遷及其定居衢州的歷史表明衢州地區早在春秋時期就已融入了華夏族之列。眾多青銅禮器、兵器和隨葬玉器、原始瓷器的出土,足可說明當時衢州經濟文化的繁榮。姑蔑史料:
(1)《左傳·哀公十三年):「姑蔑之旗」及杜預注。
魯哀公十三年(前482),姑蔑就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參與越國對吳國的戰爭。說明早在此前,姑蔑一族即已定居衢州。
(2)《國語·越語上)(卷二十):勾踐之地,……西至於姑蔑。廣運百里。
姑蔑管轄范圍包括如今整個衢州地區及遂昌、湯溪、江西玉山等地。
3、 偃王南遷
徐國,為嬴姓子爵,始封於夏朝,其國在下邳僮縣,今泗州臨淮有徐城。周朝建立後,徐國與東夷各族不服周王朝統治,雙方不斷發生戰爭。西周末年,周穆王派兵攻打徐國,徐偃王棄國南遷,春秋時期其一部輾轉來到衢州。
秦漢至唐時期的衢州
約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於姑蔑舊地設大末縣,縣治在今龍游縣境內,揭開了衢州歷史新的一頁。兩漢時期,衢州經濟還處於發展初期,但從出土的青銅器和陶器來看,仍表現出較高的工藝水平。六朝時期,地處江南的衢州相對安定,經濟文化緩慢發展。唐代初年於信安縣設州城,衢州得以迅速發展。特別是七百里仙霞古道的開鑿,使衢州作為軍事重鎮和交通樞紐的地位日益凸現。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設郡縣制,於姑蔑舊地設大末縣,故城在今龍游縣城西,正式開始了衢州建縣的歷史。東漢末年,又設立了新安縣(今衢江區、柯城區)、定陽縣(今常山縣)。唐武德四年(621),分信安縣設須江縣(今江山市)。同年於信安縣設州級行政區劃,因境內三衢山而稱衢州,亦有八方通衢之意,此名一直延用至今。
宋元時期的衢州
兩宋時期,伴隨著全國經濟重心的南移,衢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獲得空前繁榮。特別是在北宋,衢州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達到了頂峰,為兩浙(今浙江及江蘇南部地區)翹楚。北宋167年間,衢州僅文科進士就達250人,遠高於蘇州、杭州、紹興等地。南宋時期,隨著聖裔南遷,衢州成為南方新的儒學聖地,史稱「東南闕里」。作為南宋全國知名書院,柯山書院、包山書院更是人文薈萃,其影響一直波及到元代。
明清時期的衢州
隨著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明清時期的衢州作為東南軍事重鎮的地位日益顯現。平「三藩之亂」後,衢州自此有了「鐵城」之稱。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從杭州經衢州至江西玉山或福建浦城的驛道,成為明清時期內陸交通最繁盛的商路。處在這條驛道要沖之地的衢州,經濟文化得以進一步發展。鼎盛於明代中後期,以經營珠寶、書籍為主,以衢籍,特別是龍游籍商人為核心的龍游商幫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商幫之一,也正是衢州作為四省通衢要地的明證。

『肆』 龍游天下是哪個朝代的

《龍游天下》是一部架空歷史劇,並沒有交代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龍游天下》是由羅版福導演,王燦,沈世朋,曾權安琪,周明增等主演的一部中國大陸劇情片。該劇講述了微服私訪的小皇帝到處破案的故事。

《龍游天下》包括《龍游天下之子不教誰之過》、《棺中產子》、《壽止公堂》、《當歸》4個單元。《龍游天下》系列劇還有第二部《龍行天下》和第三部《龍巡天下》。


(4)龍游歷史故事擴展閱讀:

劇情介紹

勤政愛民的國主司馬浩天喜得龍子取名玉龍。在玉龍8歲時,丞相葉洪勾結異邦,謀權篡位,國主慘遭不測。良將趙毅為了保護少主,將兒子趙羽和玉龍的衣服互換,在敵人面前將趙羽一刀挑下山崖,佯裝投敵,以待復國。

王後為了保護玉龍,亦掉下山崖,生死不明。趙羽和玉龍幸得高僧空空和尚相救,保全了性命。15年後,玉龍和趙羽長大成人,肩負復國大任,碰見有人刺殺大臣未遂,而那大臣竟是趙毅,原來趙毅假裝投敵後一直被人當成奸臣。

玉龍遇到掌管宮廷玉膳的大臣湯樂,他因不願將女嫁給葉麟而得罪葉洪父子,玉龍巧妙地幫其解決了。

『伍』 誰能告訴我一些關於龍游石窟的故事

龍游石窟探秘

雲帆(筆名)

浙江省西部地區有個龍游縣,在龍游縣城衢江北岸3公里處的鳳凰山麓,有一個謎團百結的地下巨型石窟群。石窟群以其幽深宏大、氣勢磅礴、精緻絕倫,被人們稱之為「世界第九大奇跡」,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廣泛關注。

當4個村民用水泵抽幹了一個「無底潭」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在衢江與靈山江交匯處的小南海鎮鳳凰山上有一個石岩背村,村裡散布著許多矩形小水池。這些水池常年積著深綠色的水,是村民們唯一的生活水源。
一直來,當地的村民只知道水池的水天旱不淺,天澇不溢,取之不竭,深不可測,稱之為「無底潭」。
1992年6月9日,當地村民吳阿奶等4人,出於「開發溶洞賺旅遊錢」的奇想,集資租借四台水泵,決定要將其中一個水池的水抽干。在連續抽水17個晝夜後,眼前的奇景把他們驚呆了:20平方米的小洞口下,竟然是一個氣勢恢宏、構造奇特的人工開鑿石洞窟。石窟高20多米,面積達12叩多平方米,相當於一個大型的電影院。
這一發現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緊鄰的6個石洞窟很快相繼開發。這些石窟,全都呈倒扣過來的簸箕形。每個洞都有鑿成的石梯通到地面,洞內沒發現泉涌的源頭。整個石窟無論洞頂、洞底,還是石柱上,都有均勻、平坦的紋理。洞頂成45度斜下延伸,每洞一般都有鼎立狀三角石柱支撐。每個洞面積小的幾百平方米,大的兩千多平方米,最大的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米,不完全高度30米左右,若將已測出的5至8米厚的淤積泥土清除,最高空間可高達40米左右。
經進一步勘查,在石岩背村方圓幾公里內,已發現類似地下石窟有24個。這些石窟各自獨立,互不幹擾,即使緊鄰也並行不悖。從後來打通的5個石窟發現,有兩個石窟僅半米厚的石壁相隔,石壁兩面完全平行,可見施工測量定位之精確。
相對於巨大的洞體空間而言,這些石窟的出入口開口都較小,且口開在石窟的西南隅頂部。當一天之中日照最強的過午「昃」位,窟內光線充足,相當明亮。1號窟的內壁接近頂部位置,刻有馬、鳥、獸等浮雕,2號窟入口處高壁上有類似花草的線刻符號圖形。
據專家考察認為,這些石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國內人工開鑿的最大地下建築群,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建築群。這一中華乃至世界奇觀,被村民發現以來的較長時間里,基本處於「養在深閨人未識」狀態,直到近年開始通過組織專家考證和一些傳媒的介入,才漸漸為世人所知。

石窟形成於哪個年代?史料無記載,民間也無傳說或口碑流傳……

石窟群的幾何形狀和內壁的線狀條紋裝飾表明它們非天然溶洞,而是由人工所開鑿。在當地的方言中,「岩」就是「石洞」的意思,可見石岩背村這一村名與地下石窟群有一定的關聯。然而至今無人知曉石岩背村村名的由來。令人不解的是,這么一群奇特的人工開鑿地下洞窟,形成於何年,既無史料記載,也無相關的民間傳說或口碑流傳,那些祖祖輩輩居住在它上面的村民對其一無所知,十分神秘。
已發現的石窟摩崖文字,較為早期並見於文獻記載的,當屬 「翠光岩」摩崖。南宋末年詩人張正道寫有一首《翠光岩》詩,詩中有「千年盡露波濤色,萬古猶存斧鑿痕」的句子,可見尚在南宋年間,此類石窟就已被認為是千古之謎了。
從石窟開鑿的痕跡來看,石窟無疑是用金屬工具施工的。有專家考察後認為,由於所有洞窟中均有的支撐魚尾狀石柱明顯屬漢代風格,且只有漢代的冶煉技術,才產生了鋼鐵、鑿子、錘子等先進的開采工具,所以石窟群可能形成於漢代。也有專家認為,石窟打鑿的溝槽斷面絕大部分是圓弧形下凹,絕少有扁方鑿刃所遺留稜角分明的折凹溝槽。也就是說,施工所用的工具,即使加工質地較松軟,也很容易磨損。而未經氧化的紅砂岩質地較為松軟,用當地村民的話來說,開采如「切豆腐」,因此可推測,這種工具可能是銅制的而非鋼制的。換言之,石窟群可能為青銅器時代的遺物。
也有專家考察認為,「翠光岩」石刻的字形形成時期,正處於甲骨文到豢朝大篆的轉變時期,有很深的原始象形文字的印痕。因此龍游石窟群的形成應在秦漢之前的遠古時期。
由於尚沒有足夠的史料,這些堪稱中華一絕的人工開鑿石窟群,其准確的開鑿年代,依然是個難解的謎。

採石場遺址?古倉儲?帝皇陵墓?姑蔑國宮殿?抑或是外星人的傑作……

古人為何要開鑿這么一大群地下石窟?1997年9月,龍游縣政府曾邀請國內有關專家進行了一次論證。因目前未發現相應的史料記載,也未從已開放游覽的石窟內發現任何出土文物,對石窟成因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持五代吳越國錢王時期的一個官方大型地下採石場遺址觀點者認為,石窟群石頭斷面與採石形狀比較吻合,石窟的四壁陡峭筆直,稜角分明,符合採石取料的特徵,且洞窟所在地離衙江很近,便於石料的運輸,所採石塊運杭州構築錢氏捍海石塘。只是這浩大的開采工程,屬當時的「國家級重點工程」。與這一觀點相左者認為,石窟遁壁刻飾線狀條紋,極為規范與認真,工整程度堪稱一絲不苟。魚背狀竹節形撐柱亦用線刻條紋通體裝飾。這些鑿飾的作用,是藝術地鑿出表面的粗糙度來增強紅砂岩抗風化力,是防止表面成片剝蝕落下的工藝措施。這些精心設計、認真裝飾過的洞窟,絕不可能是採石場遺址。而且,在龍游出土的西周戰國及漢代文物中,取其代表性紋飾與石窟內的線狀條紋對比,可以發現兩者手法如出一轍。
持古倉儲觀點者認為,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窖藏的傳統,洞窟群垂開深窟,深層處氣溫恆定,有利物產儲存,而且當時龍游是浙西最大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航運中心,繁華空前,由於南方氣溫高,一些物產極易變質腐爛,作為航運中心,就必須有儲存物品的地方。
持古代吳越帝王、諸侯生前選造的陵墓觀點者認為,龍游廈商時為越地,春秋時為姑蔑,後屬越國,楚滅越後屬楚。因為石窟的頂部均呈「倒斗型」的形狀,很符合漢代以前一些帝王地下寢宮的特徵。古代王者墓多有星辰造型,而龍游石窟群中心開掘的七個洞窟,位置恰呈北斗星狀。
持姑蔑國宮殿觀點者認為,有一洞窟進口處頂部刻有一片大弧形魚鱗紋,魚鱗也就是「龍鱗」,大概以此圖案大面積施工不易掌握而未推廣,但它卻透露出開鑿洞窟初衷(築「龍宮」)的某些信息。歷史上龍游是「姑蔑之墟」,石窟從現場觀察,應該是從勘察、設計到施工一氣呵成,像這樣浩大的工程的營造,非王者莫屬。而且石窟頂穹均以「五分水」鑿成,可確保滲水不下滴,巨大空間似占空間最少的三角形立柱支撐。衢州出土西周時代陶器與屯溪同時期墓葬陶器關系密切,這應是姑蔑集團龐大的歷史見證,而古國必有古址。
一些大膽的假設者則認為,如此巨大的石窟群的形成存在許多謎點,如石窟洞口狹小,石窟內光線暗淡,開鑿年代又無電燈,石窟四壁及洞頂均未留下油煙痕跡,開鑿是如何解決採光的?石窟群彼此相護並緊貼,洞與洞卻絕不相通,即使在當今,運用最先進的地下探測儀器從事地下開鑿也難做到,古人何以能如此精確地測量和開鑿?石窟的洞口均呈西南向,且七個處於整個扇形石窟群中心部位的石窟呈北斗星狀,這種布局又意味著什麼?等等等等,因此,這些巨型石窟群可能是外星人光臨地球的傑作。
此外,對於石窟的成因,還有採石非唯一目的說,越王勾踐藏兵處說,道家的「洞天福地」說等等。
世事蒼茫,滄桑巨變,石窟群給後人留下了一連串撲朔迷離的千古之謎,由於已開發的石窟都有5至8米厚的淤積浮土層未能清除,謎底很可能就埋藏在淤泥下。而要清除這些淤泥,以及在清除過程中從考古角度科學地搜尋極可能埋沒於淤泥中的珍貴文物,地方政府目前尚缺財力及諸方面的專業人才。一旦清除石窟中的淤泥,千古之謎可能隨之揭開,且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可能是一個「千年地下博物館」。

有一點經鑒定已確認:石窟洞壁岩層中滿目皆是的「石丁」,乃是白堊紀恐龍蛋及恐龍骨骼化石……

在謎團重重的龍游石窟,稍加留意就可發現,洞壁斷面岩層中都散布著許多包裹狀物質,當地人稱之為「石丁」,其中已開發游覽的3、4、5號洞壁中滿目皆是。經地質專家考察鑒定:這種「石丁」實為白堊紀恐龍蛋及恐龍骨骼化石。
在當地,以前也曾零星出土過恐龍蛋化石,如1992年位於石窟上方地表裸露的岩層中(原小南海鎮中學操場邊上),出土了十幾枚較為完整的恐龍蛋化石,這些恐龍蛋化石現藏於龍游縣博物館。但這次石窟洞壁上所暴露的恐龍蛋化石群分布異常密集,數量之多為罕見。
專家認為,龍游地下石窟開採的石頭屬白堊系的紅砂岩,是從侏羅紀到第三紀的陸相紅色岩系堆積在各地盆地中的。該岩層系湖相沉積成因,距今約7000萬至1.3億年,是恐龍生活的鼎盛時期。此時,當地的氣候、地理條件都適宜恐龍大量繁衍生存,故而留下極為豐富的恐龍化石遺存。它的發現為研究億萬年金衢盆地質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同時更加豐富了龍游石窟文化內涵和增添了不可估量的旅遊價值,使人們在探秘的同時,也領略到了滄海桑田的變遷。

『陸』 關於龍的故事

關於龍的故事:

一、唐玄宗與龍

唐玄宗在未登基時,曾經在興慶宮的池中放養了一條龍。等到他即位時,興慶宮池中有一條小龍游到宮外的御溝水中,它奇狀蜿蜒,負騰逸之狀。宮中的男男女女,沒有不出來看的。

後來唐玄宗幸游西蜀,出發前夕,那條龍從池中躍然升空,駕著白雲,橫亘千里,朝西南方向飛去。周圍的文臣武士,都看到了這壯觀的景象。等到玄宗行至嘉陵江,登上船要過江時,看見那條小龍緊貼在船的一側前進,侍臣們全都目睹了這一幕。

玄宗感動得熱淚盈眶,對左右的侍臣們說:「這是我興慶池裡的那條龍啊!」於是玄宗命人把酒灑到江中,親自禱告,龍才從水中奮鱗振鬣而去。

二、黑河的龍

北庭西北的沙州,有一條河叫黑河。這河深可以擺船,河水常泛濫,沖毀房舍,淹沒原野。因此西北的莊稼全都淹沒了,田地荒廢,不能耕種。當地的居民也都遠走他鄉,以逃避被淹的禍患。那些在北庭沙州做官的,都要先准備供品,到河邊認真祭司禱告一番,然後才能審理政事。

不然就會淫雨連連,一下就是幾個月,或者大水猛漲,沖淹城邑。唐開元年中,南陽張嵩奉詔到北庭做都護。他來到北庭境內,並且召集到郊外迎接他的官吏們詢問此事。有的說:「黑河裡有一條大龍,專愛吃羊、牛、狗、豬什麼的,它往往興風作浪漂在水上,看著人們是怎樣在河邊祭司。

我知道已經很久了。」張嵩於是就命令准備祭司用的牛羊豬狗及甘甜的飲料,在河邊布置宴席,秘密召集左右人等,手執弓箭埋伏在兩側。張嵩率領著僚屬們排列在河岸上,恭恭敬敬,嚴肅地等著。不多時,有一條一百尺左右長的龍從水中躍出水面,又迅速地來到河岸上。它的目光象火,射向岸上的人們。

離人還有大約幾十步遠的時候,張嵩就命令弓箭手們把弓拉滿。那龍果然來到宴席前,它的身體漸漸變短,身長只有幾尺。它正要吃還未來得及吃的時候,張嵩命令開弓放箭。一時間萬箭齊發,而龍無法抵禦,中箭而死。龍死後,里中人都來觀看,嘩然若市。

張嵩為自己為民除害而高興,就把死龍獻給了皇上。皇上表揚他做事果斷,讓人把龍的舌頭割下來,裝進小匣子里,賜給他。而且,他的子孫世襲為沙州的刺史,至今被稱為「龍舌張氏」。

三、龍骨

唐咸通年末年,舒州刺史孔威進獻一具龍骨,並且有表奏描述這件事。表奏說:舒州所屬的桐城縣善政鄉有一百姓叫胡舉,有條青龍斗死在他家的院子里。當時是四月,院子里還有養蠶用的蠶箔。忽然間雲雷暴起,只聽到雲中有打鬥觸碰的聲音,血就像下雨一樣,灑落到養蠶用的蠶箔上。

那血不污染蠶箔,漸漸集中凝結,可以拾起來放到手掌上。不一會兒,人感到刺骨般冷痛。一開始,一條龍尾巴拖在地上,圍繞著一桶泔水,然後又騰飛鑽進雲里。等到下雨,下的全是泔水。龍死了之後,把它剖開,發現它的咽喉處有一個大瘡。

龍身長十多尺,龍的身和尾巴各佔一半。尾巴又細又薄。鱗鬣就像魚鱗。只有須子有兩丈長。它的腳有紅色的膜樣物蒙著。兩只角各有兩丈長。當時派大雲倉使指揮人馬把死龍送往舒州。因為龍肉很重,不能整個搬運,就把它割成幾十段,運載到州府。

四、貧士與龍

在灌口白沙,有一座太山府君廟。每逢春三月時,蜀人會前去燒香祭奠,也就成了各個州醫卜之人的集會。當時有一人,身著打了許多補丁的衣服,容貌憔悴,也往廟那邊走。眾人都沒把他放在眼裡。他走到江邊時,眾人正在樹蔭下休息,這位貧士也就在石頭上坐下。

坐了一會兒,他對眾人說:「這條江里有條龍在睡覺。」大家都不回應他。旁邊有個老翁說:「何以見得?」貧士說:「我見過。」大家說:「我們見一見,如何?」貧士說:「也不難。」他脫掉外衣跳進水裡,抱著一條睡著的龍出到水面,腥味特別大,那條龍深閉兩目,龍爪龍牙龍鱗龍尾全都完好。

雲霧頓時聚攏上來,風起水涌。眾人都吃驚地站了起來,遠遠地向這位貧士行禮,稱他是聖人。貧士放下懷里的睡龍,讓它沉入水底,他撿起地上的衣服搭在肩上就走,對著眾人說:「你們各位都以看病占卜為職業,救人疾急,知人吉凶,也差不多是在行道。千萬不要見到貧寒的人就輕視侮辱他們!」

眾人聽了,自感慚愧,並向貧士稱謝。大家又與他一同走了十餘里路,一眨眼他就不見了。

五、和尚與龍

南宋時有一位普庵和尚,他是一位有道高僧,後世尊稱他為「普庵祖師」。有一次,他於紹興二十六年(西元1156年)七月辦法會,因平時受益之信眾無數,故寺中香火鼎盛。而有些道士心存妒忌之心,故向總督府密報說普庵是妖僧,迷惑信眾。故總督大人指派巡司帶領數百名官差衛隊捉拿普庵。

當大隊人馬浩浩盪盪往佛寺出發的路途上,約於寺外數里處,忽然天下小雨,頃刻間黑雲漸興。此時只見一條長數里的巨龍出現,頭角崢嶸,神光顯現,在雲層中翻滾。而前來捉拿普庵的軍隊見此景像皆驚嚇震憾不已,後來帶頭的巡檢官跪地哀求懺悔後,立刻龍潛雨止。

於是大隊人馬又搬師回總督府,巡檢官向總督大人報告說:「普庵大師乃是聖僧,非妖僧也。」真正的修煉人都是有天龍八部護法的,無論出於什麼原因理由去迫害修煉人都是有罪的,護法神龍出現在雲中就是警告人們不要相信謊言去迫害修煉人,不要犯罪。

『柒』 龍游有哪些名人

余紹宋(1883-1949),浙江龍游縣人。號越園、樾園、別署寒柯,民國元年,余紹宋司法部僉事、參事,同時任國立法政大學教授、國立藝術專門學校校長、國立師范大學教授。在段祺瑞時期任司法部政務次長。後絕意政壇,精研金石書畫,撰輯書畫理論著作,修訂方誌。為近代著名的史學家、鑒賞家、書畫家和法學家。

對於余紹宋不少人了解並不多,作為一個文人他在近代美術上的地位也比較獨特。明清以後的畫學著作汗牛充棟,而余氏的《書畫書錄解題》則為近代書畫批評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余紹宋曾祖余鏡波遊宦嶺南,曾為廣東連州知州,祖父余福溥曾任江西特用知府,父親余延椿曾任龍游鳳梧書院院長,三代皆能書畫。余氏五歲即能識字,七歲入家塾讀書,十三歲進鳳梧書院,十六歲為諸生。其間余氏精讀章學誠《文史通義》,知曉方誌乃功侔國史之寶,這對其日後在畫史和方誌上所作的貢獻無不影響。此後於史學攻之愈堅,至十九歲,已成讀書札記十餘冊。二十歲任龍游新學堂堂長,二十四歲時與馬敘倫同赴日本政法大學留學。

余紹宋學成自日本還,他仍不忘治史。1921年龍游縣設修志局,聘其為總纂,余欣然領命。將各家方誌詳加對比,擇優用之,對不符科學、不符史實加以剔去。旁徵博引,認真取捨,一部一百幾十萬字的《龍游縣志》幾易其稿,僅用三、四年時間告成。梁啟超因而贊譽越園之治學也,實事求是,無征不信,純采科學家最嚴正之態度。剖析力極敏,組織力極強,故能駕馭其所得之正確資料,若金在爐惟所鑄焉。"

《龍游縣志》告成,余紹宋又開始著手編撰《浙江通志》。余氏所編撰的《龍游縣志》和《浙江通志》與以前的舊志相比,其特點一為科學性,余氏自雲"求之科學,全無左驗……其餘事涉怪誕或迷信者,悉刪之。"其二為因時制宜,余氏認為:"蓋今日修志,應求其有裨於實用。"余氏潛心於方誌,對於他旁及畫學研究不無益處。其積年累月治史的嚴謹作風,使其《書畫書錄題解》能窮察精微而批評得失。

余紹宋因勤治方誌而有著廣博深厚的歷史知識,本人又兼善於書畫,這使得他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藝術的角度,都顯得游刃有餘。正因為如此,余氏的畫學著作即使今天看來仍具價值。林志均在《書畫書錄題解》序言中指出此書具有四個特點,①正體列②辯疏舛③重考證④存珍目,並認為此書:"所為題解,言必己出,博輯而精思,絕不為蹈襲之語"。其青年時所養成的讀書札記習慣對於此書的風格形成,實有莫大的影響。

『捌』 龍游發糕的歷史淵源

龍游縣人文來歷史源遠流長,飲食自文化博大精深。點龍游發糕是龍游縣最負盛名的傳統特產之一。製作工藝獨特,配料考究,風味獨特並且製作精美。因「發糕」為「福高」的諧音,寓「年年發、步步高」吉祥之意,成為當地老百姓逢年過節餐桌上的必備名。據《龍游縣志》記載:龍游發糕的製作始於14-17世紀的明代,具有悠久的歷史,逢年過節家家戶戶蒸制發糕,用作點心,或饋贈親友,成特有風情。據說清代乾隆帝游江南時品嘗龍游發糕後,對發糕的色、香、味、形大加贊賞。之後,龍游發糕一直作為貢品,進貢朝廷。至今仍舊響徹聞名於江浙一帶。

『玖』 龍遊河的傳說

,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龍遊河的傳說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東海的龍宮里,住著龍王爺和他的一家人。有一天,老龍王發起威風,大擺龍尾,大海的潮水就一下子湧上了堤岸,淹沒了許多莊稼和無數的老百姓。一時間,兒啼母哭,子嚎父泣,實在悲慘。玉皇大帝大怒,令龍王將功贖罪,速將潮水退盡,讓出沿海灘地二百里,並派龍後娘娘到海岸一行,待退潮將盡之際,從海岸灘頭游向長江,迂迴入海,形成入江大河,以利百姓耕種。龍後娘娘奉旨乘潮水來到海岸,她的大龍子也悄悄跟了出來。當潮水在海岸沙灘上向下落得差不多了,龍後娘娘便順著潮水,領著大龍子從海岸游向長江。龍後娘娘在前呼喊,大龍子在後面跟著,他們從嘴裡噴出水來,沖開泥沙往南行。果然,在它們游過的地方就成了一條大河。可是,游不多遠,貪玩的大龍子就漸漸落在媽媽後面了。龍後娘娘只好游游停停,停停等等,每游一段就回頭喊兒子趕快跟上,凡是龍後娘娘回頭喊龍子的地方,河道就拐了一個大彎。就這樣一直游到現在的如城,龍子畢竟年幼,直喊累,無奈,龍後娘娘便圈了一個直徑三里的圓圈,將龍子圈在裡面,准備歇一下再繼續游。 恰好此時,托塔李天王受玉帝派遣看看進展,行到此處,從雲端往下一看,只見龍後游出來的河道竟是彎彎曲曲的,將來船隻來往航行,不但要拐許多彎子,還要多行很多路,禁不住大罵:「大膽孽畜,如此下去,等你們游到長江,這條河不是到處都是彎子么?」於是他落下雲端,抽出鞭子,對准龍後母子,狠抽兩鞭。 龍後娘娘挨了一鞭疼痛難忍,直竄向東南方去了,但游到丁堰鎮大橋那邊時,她還是停下來歇了一下,等候自己的兒子,這一歇可就把那裡團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水潭。她回首翹望,怎麼也等不到兒子,潮水又將退盡,這才傷心地從節制閘那裡游進了長江。而大龍子被這一鞭抽得渾身抽搐,他拚命扭動身子,一共扭了九十九個彎子,最後才從如皋南門竄向楊花橋,經磨頭、吳窯、桑木橋那裡游出長江,回東海去了。 龍後母子從長江游回龍宮,東海龍王贖罪的二百里地方也撤出來了,如皋就在其內。後來,老百姓在這里精耕細作,終於把滄海變成了桑田。人們為圖吉利,便把海岸叫海安;把龍後娘娘從海安經如皋至南通節制閘入長江的那一段通揚河叫大龍遊河;把龍後娘娘團在丁堰鎮等候大龍子形成的深潭叫龍潭;把大龍子單獨游過的地方叫做小龍遊河,又叫通江河,這也就是現在我們所叫的龍遊河;龍後母子扭成的那些灣子,也就是後來的蝦子灣、梅家灣、柴灣等地方。據說,如城內的外城河和內城河,是龍後娘娘母子倆休息時形成的。 如今,龍遊河已成為如皋的代稱,出外闖盪的如皋人,都自豪地稱自己是龍遊河的兒女。 龍遊河的傳說從側面反映了如皋地區由滄海變成桑田的歷史事實。大約6000年前,古長江口移到揚州、鎮江以下。長江三角洲北岸逐漸形成了揚州到李堡(李堡,原屬如皋,1943年後劃歸海安縣。)附近的揚泰沙咀,由於地勢較高,通稱揚泰岡地。岡地上分布著一列列東北、西南走向的條狀沙脊。如皋西部自高明鎮盧庄到海安東部李堡間的一條沙脊,為揚泰岡地的最後一條沙脊。如城鎮就位於揚泰岡地的東南緣。這一帶「土高色赤」,人們習慣地稱它為赤岸。今天如城至東陳鎮一帶,古代就叫赤岸村。這是如皋最早成陸的地方。揚泰岡地成陸後不久,就有人類在這里生息勞動了。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海安青墩遺址,為我們提供了今天海安、如皋、如東一帶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時代人類活動的生動圖景。 當時,這一帶氣候溫濕,人們在窪地的土墩上建造了低矮簡陋的木屋,過著定居的生活。他們使用磨製的石斧、石鋤、石錛等工具開墾荒地,種植莊稼,飼養了豬、狗、牛等牲畜,已經掌握了原始的種麻、紡線、織布的技能,燒制出了造型美觀的陶器。在發現的墓穴里,挖掘出了稀有的璧、環、墜等精製玉器。隨葬品的多少,反映了當時氏族公社內部已出現了貧富差別。 如皋南境成陸較遲,今江安、石庄之間,有一條東西長約20公里的老岸,就是魏晉南北朝時的江岸線。據清嘉慶《如皋縣志》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劃分沙田,即以此老岸為界,老岸以北為老岸區,以南為圩田區。老岸地區實際是古揚泰岡地的南緣,圩田地區是以後經墾殖形成的。唐時,從古石庄經白蒲到今通州市的石港有一條名為「橫江」的長江支流,出海口在今掘港(掘港,現屬如東)附近。唐朝末年,古橫江淤塞加快,逐漸成為陸地。此後,古如皋南境成陸面積增大,直至摩訶山(今張家港市段山)。《太平寰宇記》載:「宋初,如皋南境在摩訶山南。」明永樂年間,如皋南境大部坍沒,摩訶山和古石庄均沒入長江。直至民國初年始漲成永安沙,1943年漲連北岸。1965年後又陸續圍墾長青沙、又來沙、躍進沙,這是如皋成陸最晚的地區。</SPAN>

『拾』 龍游石窟有那些傳說急!急!

龍游石窟位於山的側旁,以前人們只知道是水塘,據說是越王勾踐的練兵洞,為打敗吳國而秘密打造的隱蔽場所

閱讀全文

與龍游歷史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