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關於杜姓的歷史名人

關於杜姓的歷史名人

發布時間:2021-03-05 23:27:41

1. 杜姓 歷史上有那些名人

1、杜宇:杜宇為傳說中的古蜀國開國國王。公元前1057年,魚鳧王杜宇參加了武王伐紂的戰爭,號稱蜀。古蜀軍隊是伐紂聯軍中最具戰鬥力的隊伍之一,是推翻暴君殷紂王的重要力量。杜宇始稱帝於蜀,號曰望帝。晚年時,洪水為患,蜀民不得安處,乃使其相鱉靈治水。

2、杜周:字長孺,西漢南陽郡杜衍縣(在今河南南陽市西南)人,出身小吏,甚有能名。義縱任南陽太守時,「以為爪牙」,推薦他為廷尉史(廷尉屬官)。他為張湯服務,湯稱贊之,官至御史。受命查辦沿邊郡縣因匈奴侵擾而損失的人畜、甲兵、倉廩問題。

3、杜延年:字幼公,南陽杜衍(今河南南陽)人,御史大夫杜周少子,西漢官員,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杜延年通曉法律,初任補軍司空。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平定益州蠻夷叛亂,回朝後任諫大夫。上官桀等人謀亂時,杜延年知其謀報告漢昭帝,上官桀等被誅殺,杜延年因功封建平侯。

4、杜林:字伯山,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鄴子。少好學,時稱通儒。建武六年(三o)官侍御史,仕至大司空。得漆書古文尚書一卷,嘗寶愛不離身。尤工古文,過於鄴。倉頡篇多古字,俗師失其讀,杜林為作訓。杜林在漢光武帝時曾官至大司空。

5、杜喬:字叔榮。河內林慮(今河南林州)人 。東漢時期名臣,與李固齊名。年輕時為諸生,受司徒楊震徵辟。歷任南郡太守、東海國相、侍中等職,漢安元年(142年)以侍中職守光祿大夫,奉命與七使巡行天下,彈劾不法。

回京後,杜喬接連擔任太子太傅、大司農、光祿勛,對梁冀家族擅權不法的行為極為厭惡,多次上疏彈劾梁冀及其親信,受到梁冀的忌恨。建和元年(147年),杜喬升任太尉,旋即受宦官及梁冀誣陷,下獄而死。

2. 姓杜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漢族,湖北襄陽人,生於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備受推崇。後世詩人陣志歲有「最尚杜工部之繫心國民」之語。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官至翰學士知製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

杜子春(約前30—約58)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南)人,《杜子春》是《唐人傳奇》中的名篇,節錄自《續玄怪錄》。西漢末向經學家劉歆學習《周禮》,東漢儒者鄭眾、賈逵並從受業。自此,《周禮》之學始傳。他所注的《周禮》曾為後來的經學大師、教育家鄭玄注的《三禮註解》所採用。

杜預(222-285),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歷官曹魏尚書郎、河南尹、度支尚書、鎮南大將軍、當陽縣侯,官至司隸校尉。功成之後,耽思經籍,博學多通,多有建樹,被譽為「杜武庫」。著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

杜伏威,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市)相公庄鎮河灘村人,隋末農民起義首領,曾率起義軍長驅千里,建立農民政權,打擊了隋朝的腐朽統治。後降唐,被毒殺。

萊國成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中國陝西西安市長安區)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奪取政權、開創貞觀之治中的主要謀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國唐初名相。與房玄齡並稱「房謀杜斷」。從祖杲為北周、隋朝時期的顯官。

3. 歷史上姓杜的女性名人有哪些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金縷衣的作者杜秋娘。

4. 歷史上姓杜的名人有哪些

杜斌 文+武=斌 文武雙全

5. 杜姓的家族起源和歷代名人

杜(Dù)姓源出有三:
1、出自祁姓,以邑為氏。杜姓的得姓歷史,從史籍文獻中看是非常光彩照人的。據《通志·氏族略》雲:杜氏亦日唐杜氏,祁姓。帝堯之後。據傳,皇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堯的後代。遠古的時候,人們以封地之名稱堯為陶唐氏。陶唐氏的後裔曾建國於劉。當時夏後氏的六世孫孔甲為夏王,他好方鬼神。傳說天降雌、雄二龍,孔甲不會養,陶唐氏的裔孫劉累就向豢龍氏學擾龍。豢龍氏畜龍以事帝舜,因而被賜姓。而劉累因為學擾龍而事孔甲,也被賜姓為御龍氏。到西周時,劉累的後代建唐國,人稱唐杜氏。後周成王把唐國滅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國國君遷到杜,稱為杜伯。周宣王時,杜國又被滅,作為周大夫的杜伯也無罪而被殺害。杜伯的子孫大多投奔其他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為姓氏了。
2、出自上古杜康之後。據《世本》所載,相傳是黃帝時釀酒的發明者杜康的後代。相傳杜康是上古黃帝時期的人,善於造酒。如果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的歷史了。
3、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時有鮮卑代北獨孤渾氏,金時女真人徒單氏、滿族都善氏、圖克坦氏、鄂倫春族杜寧肯氏、裕固族杜曼氏、達斡爾族德貢氏、達力德爾氏等改姓杜,其它如滿、蒙、土家、京、回、俄羅斯、壯、藏、朝鮮等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杜伯。帝堯裔孫劉累之後。上古時代,帝舜封堯的兒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孫在夏和商時都是諸侯。到了周初成王時,唐國不敬當朝天子,被當時攝政的周公旦滅掉,而把其弟叔虞封於唐,把唐國原國君後裔遷到杜,因此改稱唐杜氏。周宣王時,唐杜國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稱杜伯。杜伯風流瀟灑,使周宣王的寵妃女鳩著迷,於是設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為所動,惱羞成怒的女鳩惡人先告狀,反誣杜伯欺負她,周宣王於是斬殺了杜伯。杜伯死後,其子孫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遺族便以國為氏,稱為杜姓,他們尊杜伯為杜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杜姓以陝西西安為發祥地,春秋戰國時期,杜姓已有徙居楚、魯等國的,《新唐書》雲:「在魯有杜泄,避季平子之難,奔於楚,生大夫綽。綽生段,段生赫。」杜赫為秦將,食采於南陽衍邑,時人稱為杜衍。赫少子杜秉,任上黨(今山西省長治)太守;秉子杜札,任南陽太守;札子杜周,任御史大夫,於漢武帝時以豪門望族被朝廷強迫遷徙茂陵(今陝西省興平東北),後形成杜姓歷史上最大的一個望郡——京兆郡。京兆杜姓,出自漢建平侯杜延年之二十世孫杜文、杜瑤。其後的幾百年間杜姓又形成許多分支地望:襄陽杜姓,出自當陽侯杜預少子、晉弘農太守杜尹;洹水(今河南省安陽一帶)杜姓,出自戴侯少子杜寬;濮陽杜姓,出自杜赫之子杜威,世居濮陽,裔孫杜謨,後魏時任濮陽太守,因家焉。總之,先秦至漢之際杜姓主要繁衍於今陝西,其播衍過程,從陝西至山東,再至河南,終又復歸陝西。魏晉南北朝時,中原板盪,狼煙四起,杜姓為避戰亂大舉南遷,其先後於湖北之襄陽、襄樊,四川之綿竹、成都及浙江之錢塘,繁衍成為大族。唐末杜讓能任山南節度使,遇戰亂避居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讓能裔孫杜仁為避元亂又遷福建同安安仁里馬鑾鄉,稱為馬鑾杜姓始祖。明初杜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分遷於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等地。明清之際,杜姓已遍布全國各地,而且遠播海外,東南亞、歐美都有杜姓後裔的足跡。杜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五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

6. 杜氏的古代名人

中國歷史上復,杜氏曾孕育出許制多傑出人物。
東漢時期的杜詩,任南陽太守,曾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為動力鑄造農具,見效大又省力,比歐洲同類產品早了1100年,又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因此被當地尊稱為「杜母」;著名的兩位大臣杜林和杜密,杜林在光武帝時,官至大司空,在學術方面因博洽多聞,被譽為通儒,後世之人稱其為「小學之宗」;杜密,在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時,以懲治為惡的宦官子弟而聞名,後官至太僕,被太學生稱為「天下良輔」。
唐代,杜氏更是人才濟濟,僅任宰相者即有11人,其中,杜如晦在太宗時與房玄齡共掌朝政,曾訂定各種典意制度,時人合稱「房杜」;杜佑既是宰相,又是史學家。還有詩人杜審言、杜荀鶴,文學家杜牧等,而最著名的杜姓人物則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杜甫曾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他的詩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峰,被稱為「詩史」;杜牧,是唐代的又一著名文學家,由於他稍晚於杜甫,故被稱為「小杜」。

7. 杜氏古代和近代的名人

在中國歷史上,杜氏曾孕育出許多傑出人物。
東漢時期的杜詩,任南陽太守,曾創造水排(水力鼓風機),以水為動力鑄造農具,見效大又省力,比歐洲同類產品早了1100年,又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因此被當地尊稱為「杜母」;著名的兩位大臣杜林和杜密,杜林在光武帝時,官至大司空,在學術方面因博洽多聞,被譽為通儒,後世之人稱其為「小學之宗」;杜密,在任太山太守、北海相時,以懲治為惡的宦官子弟而聞名,後官至太僕,被太學生稱為「天下良輔」。
唐代,杜氏更是人才濟濟,僅任宰相者即有11人,其中,杜如晦在太宗時與房玄齡共掌朝政,曾訂定各種典意制度,時人合稱「房杜」;杜佑既是宰相,又是史學家。還有詩人杜審言、杜荀鶴,文學家杜牧等,而最著名的杜姓人物則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杜甫曾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他的詩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現實主義高峰,被稱為「詩史」;杜牧,是唐代的又一著名文學家,由於他稍晚於杜甫,故被稱為「小杜」。
元初有農民起義首領杜可用。明代有畫家杜瓊。清代有詩人杜濬,雲南回民起義首領杜文秀。
近現代有愛國民主人士杜斌丞,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歷史學家杜國癢。

8. 姓杜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杜姓歷史名人:

1.杜操: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漢代書畫家,漢章帝時曾為齊相,以善章草知名,與崔瑗並稱「崔杜」。

2.杜詩:河南汲縣人,漢代著名廉吏,是漢光武帝劉秀的近臣。任南陽太守時,創造水排(即水力鼓風機),冶鐵鑄農具,比歐洲早一千一百多年,他治池陂、開田園,發展農業生產。時稱「前有召父(召信臣),後有杜母。」

3.杜康:相傳是周代善於釀酒的人。《漢·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4.杜密:河南省登封人,東漢名臣,曾任北海相、尚書令、河南尹,時人稱其為「天下良輔」。

5.杜林: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人,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治有《古文尚書》,長於文字學,撰有《倉頡訓纂》、《蒼頡故》等。

6.杜畿:曹操的高參,為統一北方作出了重要貢獻。
杜預:京兆杜陵人,西晉時期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征南大將軍。撰有《春秋左氏經傳集解》、《春秋釋例》、《春秋長歷》等。

7.杜杲:北周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

8.杜甫:今河南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人稱為「詩聖」、「詩王」,詩中常自稱少陵野老,其詩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為主,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羌村》等,有《杜工部集》傳世。

9.杜佑:京兆杜陵人,唐朝史學家,編《通典》二百卷,是中國第一部記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官至宰相。

10.杜環:《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生平不詳。《經行記》作者。唐中葉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天寶十載(751),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與大食軍戰於怛邏斯(今蘇聯哈薩克江布爾城附近),唐軍大敗,被俘甚眾,杜環從軍在營,被俘往亞俱羅(今伊拉克巴格達南庫法),後於寶應元年(762)附商船回到廣州。著《經行記》,記述其在被俘時期的經歷及見聞。

11.杜牧:字牧之,號樊川,杜佑之孫,京兆萬年人。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為人剛直有奇節,曾指時弊,深憂藩鎮、吐番的驕縱,後果言中。其詩風骨遒上,豪邁不羈,文尤縱橫奧衍,多切經世之務,在晚唐成就頗高,時人稱其為「小杜」,以別於杜甫;和李商隱齊名,並稱「李杜」。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宮賦》、《泊秦淮》等。

12.杜苟鶴:杜牧之子.在唐代末葉也是詩名滿天下。

13.杜如晦:唐初名相.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為相時,正值唐新建不久。參與發動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史稱:「玄齡多謀」,如晦善斷,當世語良相,常稱房杜。」

14.杜仲儒,渡瓊始祖.字學道,號東觀,原籍福建省莆田縣,北宋熙寧元年(1068),應舉孝廉,誥授太學博士。後從福建到海南任澄邁縣尹(縣長),妻趙氏及鳳鳴、鳳岐二子隨之渡瓊,始居澄邑(今澄邁縣老城鎮)。

15.杜瓊:吳縣(今屬江蘇)人,明代畫家,其畫開吳門派先聲。

16.杜堇:丹徒(今江蘇鎮江)人,明代畫家,作畫取法南宋院體,最工人物,筆法細勁暢利,時推白描高手。
杜審言:襄陽(今湖北省襄樊)人,唐朝文學家,與崔融、李嶠、蘇味道並稱「文章四友」。其孫為杜甫。

17.杜秋娘:唐代金陵人。原為鎮海節度使李錡之妾。錡謀叛被殺後入宮,善詩詞及唱金縷衣曲,受唐憲宗寵愛,後賜歸鄉,窮老無依。因此古代以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婦女。

18.杜光庭:道教天師,唐末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
杜荀鶴:池州石埭(今安徽省太平)人,唐末詩人,其部分詩篇反映唐末軍閥混戰局面下的社會矛盾和人民的慘痛境遇,在當時較突出,有《唐風集》。

19.杜充(?-1141) 南宋叛臣。北宋末南宋初相州(今河南省安陽市)人。字公美。北宋哲宗(趙煦)紹聖間進士。欽宗趙桓靖康初,知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時金入南侵,因恐流之燕人為敵內應,盡殺之1128年(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宗澤死,他代為東京(今河南省開封市)留守,兩河忠義軍皆引去。三年,拜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旋為江淮宣撫使駐守建康(今南京市),未幾,金兵渡江,他棄城逃往真州(今江蘇省儀征市)。旋即降金。1137年(高宗紹興七年)金命其為燕京(今北京市)三司使。九年為行台右丞相。

20.杜宇:傳說中古代蜀國國王。周代末年在蜀始稱帝。號曰望帝。後歸隱,讓位於其相開明。時適二月,子鵑鳥鳴,蜀人懷之,因呼鵑為杜鵑。後因亦稱杜鵑鳥為杜宇。

21.杜韜:〔五代·南唐〕京兆(今西安)人。少為富商。善畫木屋,師衛賢,深得其要。後延為東榻,所畫與賢相伯仲,但傷於奇巧不老耳。《圖繪寶鑒》

22.杜重威:五代後晉大臣。祖籍朔州(今山西省朔縣,位代縣西北)。因避後晉出帝諱,改名杜威。為石敬塘之妹婿。後晉初典禁軍,以平安重榮,授成德軍節度使。其在任期間重斂百姓,稅外加賦,故世人怨怒。後晉出帝石重貴嗣位後,契丹曾多次進犯,他每次閉城自守,不肯出援。後以北面行營招討使,統諸軍擊遼,怯懦懼戰。946年(出帝開運三年)舉軍降契丹,引遼軍南下騷擾,繼而鎮守於鄴(今河北省臨漳縣,位冀南磁縣東南)。後漢劉志遠來攻,糧盡而出降,不久為後漢諸大臣所殺。

23.杜預:出身在忠於曹魏政權的官宦世家,從小博學多通,但由於司馬氏的專政和排擠使杜預受到牽連,年過三十仍未出仕。司馬昭執政後杜預漸受重用,先後參與了伐蜀和《晉律》的修訂。晉代魏後,杜預多次被晉武帝啟用出鎮邊關,在任期間杜預提出了五十多項安邊興國的建議,均為朝廷採納,並積極進行科學發明,修訂出通行於世的歷法。咸寧四年杜預繼任羊祜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荊州事,期間興修水利,奇襲西陵,三陳平吳。在最後的滅吳戰爭中擔任西線指揮,智取江陵,招降交、廣,為西晉的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4.杜浚:(1611~1687)清初詩人。原名詔先,字於皇,號茶村。黃岡(今湖北黃州)人。明崇禎時太學生。明亡後不出仕,寄情於詩文之間。杜磑詩學杜甫,遺貌取神,遒宕清逸中時有氣勢,五律尤佳。其詩多登臨及與朋友交往之作,明亡後詩多寓興亡之感。因家貧無力付梓,著作多散佚。現存《變雅堂詩集》10 卷及《變雅堂文集》8 卷,只相當於其全部著作的十之二三

25.杜月笙:(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原名月生,後改名鏞,號月笙,出生於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南杜家宅。四歲以前,母父相繼去世,先後由其繼母和舅父養育。十四歲到上海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日夕與流氓、歹徒為伍,又嗜賭成性,不久被開除,轉到潘源盛水果店當店員。後拜青幫陳世昌為老頭子。陳世昌是小東門一帶的流氓頭子,綽號「套簽於福生」,在青幫中屬「通」字輩,杜月笙按序排在「悟」字輩。由於陳世昌等人的關系,杜月笙獲得機會進入黃金榮公館。他機靈詭詐,善解人意,很快獲得當時法租界華探頭目、黑社會頭面人物黃金榮的賞識,成為其親信,由佣差上升為鴉片提運,並負責經營法租界三大賭場之一——公興俱樂部

26.杜聿明:於1904年11月28日出生在陝西米脂縣東區呂家嶮杜家灣。祖輩是當地封建地主。父親杜良奎,是清末舉人,在西安長安大學堂執教時,參加了同盟會,曾數度回米脂,鼓動縣里的民團趕走了清政府官吏,並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的斗爭。生母叫高蘭庭,出身貧寒家庭。杜有四個姐姐、一個妹妹,還有一個弟弟杜聿德。

27.杜重遠:(1897—1943),遼寧開原人。早年留學日本,1923年回國後在沈陽開設肇慶窯業公司,曾任遼寧商務總會會長。「九一八」事跡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曾以記者身份在湘、鄂、川、贛、滬等地活動,鼓動民眾抗日救國。曾參與籌辦《生活日報》。1939年任新疆學院院長,後創辦宣傳新思想的刊物《光芒》。1943年遭軍閥盛世才殺害。

28.杜鳳瑞: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日記里寫道:「一個革命者,處處為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著想,具有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風格,能夠為黨的利益、集體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1958年10月10日,6架國民黨飛機偷襲福建前線,杜鳳瑞與長機一起駕機參戰。當一架敵機炮擊長機時,他邊呼叫長機擺脫襲擊,邊向敵機射擊。長機脫險,杜鳳瑞卻陷入重圍。他臨危不懼,沉著應戰,當擊落一架敵機後,自己的飛機卻被敵擊中;在此危機時刻,他仍駕駛著受重傷的飛機,繼續頑強戰斗,直到再次擊落一架敵機後才跳傘。空降時,不幸被敵彈擊中,壯烈犧牲。杜鳳瑞犧牲後,其遺體被安葬在福州西湖之濱,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黨委號召全軍學習他的英雄事跡,國防部命名他生前的飛行大隊為杜鳳瑞大隊。為紀念杜鳳瑞,方城縣於1972年在縣城東關建立了杜鳳瑞紀念館,1984年又將縣城一條主街命名為「鳳瑞路」。

29.杜可用:元初農民起義首領。又名杜萬一,都昌(江西都昌)人。靠白蓮教起家。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四月,舉義旗反元,義軍達萬余。自封號為杜聖人,稱天王,年號萬乘。以譚麟為副天王,都昌西山寺僧為國師。後被元江淮行省參知政事史弼鎮壓被俘殺。

30.杜文秀:清咸豐同治間雲南回民起義領袖。字雲煥。雲南永昌府保山縣金雞村人,回族。生長於商人家庭,自幼讀書,聰穎過人,入庠應試,補為廩生。為人剛毅正直,見義勇為。

31.杜伏威:(598~624),齊州章丘(今山東濟南市)相公庄鎮河灘村人,隋末農民起義首領,曾率起義軍長驅千里,建立農民革命政權,打擊了隋朝的腐朽統治。後降唐,被毒殺。

32.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祖籍襄陽(楊今屬湖北),遷居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進士,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33. 杜國癢:(1889-1961)中國馬克斯主義哲學家、歷史學家。曾用杜守素、林伯修等筆名。廣東澄海人。1970年留學日本。1961年和李大釗組織「丙辰學社」,反對袁世凱的帝制行為。同年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聽日本馬克斯主義學者河上肇講經濟學,是我國較早接觸馬克斯主義學說的學者之一。其著有《先秦諸子的若干研究》、《先秦諸子思想概要》、《便橋集》等。遺著編為《杜國癢文集》。

34. 杜定友:(1898~1967) 中國圖書館學家。原籍廣東南海 ,生於上海 。1918年畢業於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同年赴菲律賓大學留學,學習圖書館學。1921年畢業回國。先後在上海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廣東中山大學等校任圖書館館長 、主任。其間並曾於1922年創辦廣東省圖書館管理員養成所,1925年創辦上海國民大學圖書館學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任廣東省人民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館長 ,廣東文史館館員。杜定友一生從事圖書館建設和圖書館學教育 ,對圖書館學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著有《世界圖書分類法》、《圖書目錄學》、《分類原理與分類問題》和《杜定友圖書館學論文選集》等。

此外還有文學人物,《牡丹亭》的杜麗娘,《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
當代的就不一一列舉了,實在太多了。

閱讀全文

與關於杜姓的歷史名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