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人故事 > 我的歷史學科教學故事

我的歷史學科教學故事

發布時間:2021-03-05 23:07:49

A. 近代以來歷史學科教學的名稱演變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

我覺得近代以來歷史科學的名稱演變給我們帶來的啟示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

B. 我歷史老師要我們找10個中國歷史故事,故事字數要短。

雪中送炭
據《宋史·太宗紀》記載,有一年天降大雪,天氣非常寒冷。宋太宗在皇宮中忽然想起了窮人的可憐,就派官員拿著糧食和木炭,送給那些窮人和孤苦零丁的老人,讓他們有米做飯吃,有木炭生火取暖。
推薦理由:像宋太宗這樣當皇帝的能想到百姓民間疾苦,已經很不錯了。

完璧歸趙
戰國時候,趙王得到了一塊名貴的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王一向是只想佔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麼這么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裡,怎麼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裡,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麼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說:「好!就這么辦吧!」說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里。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麼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准備,恐怕打不贏。最後,秦王見藺相如機智勇敢,是位難得的人才,也沒有為難他,便放他回到趙國去了。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作「完璧歸趙」。
推薦理由:藺相如有勇有謀,膽略過人,不辱使命,令人敬佩。

囊螢映雪
晉代時,車胤(音同「印」)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裡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於他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孫康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裡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推薦理由:刻苦學習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卧薪嘗膽:原文
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曰:「汝忘會稽之恥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織;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節下賢人,厚遇賓客;振貧弔死,與百姓同其勞。
譯文
吳王已經赦免了越王,(讓他回了越國,)越王勾踐時時刻刻想著如何復國,於是就每天勞累地思索著,還把一個苦膽掛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覺之前,都要仰起頭嘗嘗苦膽的滋味,吃飯喝水之前也要先嘗嘗苦膽。他常常對自己說:「你難道已經忘記了在會稽山上所受的恥辱了么?」他親自到田間種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織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頓飯里幾乎沒有肉菜,穿的衣服沒有鮮艷的顏色。他降低身份對待下面有賢能的人,對賓客厚禮相贈,扶助貧困的人,哀悼死難的人,和百姓們一同勞苦工作。

啟示
越王勾踐為了使自己不忘記以前所受的恥辱,激勵自己的鬥志,以圖將來報仇雪恨,回國後卧薪嘗膽,最終東山再起,一舉滅吳,恰恰印證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觀點。
圍魏救趙是三十六計中相當精彩的一種智謀,它的精彩之處在於,以逆向思維的方式,以表面看來舍近求遠的方法,繞開問題的表面現象,從事物的本源上去解決問題,從而取得一招致勝的神奇效果
典故
事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佔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雙得。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斗,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又後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龐涓復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風聲鶴唳: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90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帶領8萬精兵迎戰。 苻堅認為自己兵多將廣,有足夠的把握戰勝晉軍。他把兵力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出計謀,派使者到秦營,向秦軍的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安營紮寨,顯然是為了持久作戰,而不是速戰速決。如果貴軍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決戰,不是更好嗎?」 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堅守淝水,晉軍不能過河。待後續大軍抵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能接受晉軍的建議。 但是,苻堅求勝心切,不同意眾將領的意見,說:「我軍只要稍稍後退,等晉軍一半過河,一半還在渡河時,用精銳的騎兵沖殺上去,我軍肯定能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退。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起來的,指揮不統一,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以為前方打了敗仗,慌忙向後潰逃。 謝玄見敵軍潰退,指揮部下快速渡河殺敵。秦軍在潰退途中,丟棄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亂,自相踐踏而死的不計其數。那些僥幸逃脫晉軍追擊的士兵,一路上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聲,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顧白天黑夜,拚命地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這就是「風聲鶴唳」的典故。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假譎》。成語「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他人.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張綉,天氣熱得出奇,驕陽似火,天上一絲雲彩也沒有,部隊在彎彎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兩邊密密的樹木和被陽光曬得滾燙的山石,讓人透不過氣來。到了中午時分,士兵的衣服都濕透了,行軍的速度也慢下來,有幾個體弱的士兵竟暈倒在路邊。
曹操看行軍的速度越來越慢,擔心貽誤戰機,心裡很是著急。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隊加快速度也無濟於事。腦筋一轉,辦法來了,他一夾馬肚子,快速趕到隊伍前面,用馬鞭指著前方說:「士兵們,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裡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們快點趕路,繞過這個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們一聽,彷彿已經吃到嘴裡,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許多。

囫圇吞棗

從前有個人看書的時候,總會把書中文章大聲念出來,可是他從來不動腦筋想一想書中的道理,還自以為看了很多書,懂得許多道理。有一天,他參加朋友的聚會,大家邊吃邊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說:
「這世上很少有兩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來說,梨對牙齒很好,但是吃了傷胃;棗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會傷牙齒。」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 這個人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就接下去說:「這很簡單嘛!吃梨子時不要吃進果肉,就不會傷胃;吃棗子時用吞的,就不會傷牙啦!」這時桌上正好有一盤棗子,他便拿起棗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連忙勸他說:「千萬別吞,卡在喉嚨多危險呀!」同學們,如果讀書也像這樣囫圇吞棗下去,不用頭腦,肯定學不到東西。 於是,人們就以「囫圇吞棗」來比喻學習的時候,沒有經過思考就直接接受.

比喻學習上籠統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畫蛇添足

故事發生在古代楚國。有一家人家祭祀祖宗。儀式完畢後,把剩下的一壺酒,賞給手下的辦事人員喝。人多酒少,很難分配。這幾個人就商量分酒的辦法。有個人說:「一壺酒分給幾個人喝,太少了。要喝就喝個痛快。給一個人喝才過癮呢!」大家都這樣想,可是誰也不肯放棄這個權利。另一個提議說:「這樣吧,讓我們來個畫蛇比賽。每個人在地上畫一條蛇,誰先畫完,誰就喝這壺酒。」大夥兒都贊成這個辦法。於是每個人折了一根樹枝,同時開始畫起來。有一個人畫得最快,轉眼之間,把蛇畫好了。他左手抓過酒壺,得意地看看同伴,心想,他們要趕上我還差得遠哩。便洋洋自得地說:「我再給蛇添上幾只腳,也能比你們先畫完。」正當他畫第二隻腳的時候,另一個人把蛇畫完了。他一把奪過酒壺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畫的根本就不是蛇。還是我先畫完,酒應當歸我喝。」 添畫蛇腳的人無話可說,只好咽著唾沫,看別人喝酒。

比喻做事多此一舉,反而壞事。

C. 我對如何上好歷史課,做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認為上課要拋開教案,對於所講的內容要瞭然於胸,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果一個老師,連自己所講內容都不熟悉,講兩句還要看一下教案,或乾脆照本宣讀,講了半天,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講的是什麼,又如何讓學生掌握呢?而且只顧埋頭讀教案或課本,哪裡還顧得上學生的反應?至於和學生的交流、師生間的互動等等,就更談不上了。前蘇聯學者斯卡特金說過:「未經過人的積極情感強化和加溫的知識,將使人變得冷漠,由於它不能撥動人的心弦,很快就會被遺忘。」實踐證明,即使完全相同的教學內容,講課時能否拋開教案,教學效果會大不一樣。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上課拋開教案呢?這就需要老師對所教內容必須熟記與於心、融會貫通,需要精心備課和長年累月的不懈積累。所以,當我們看到一位老師在課堂上神采飛揚、口若懸河、妙趣橫生的時候,不要憑空羨慕,要知道這位老師在背後不知為此下了多少功夫,付出了多少心血。精心備課,就要深入鑽研教材和教輔資料。我認為每本教材,至少應准備多套教輔資料,博採眾長。在寫教案時,不宜將上課所講的每句話都寫出來,因為一是容易造成教學語言書面化,比較死板,另外,這樣做備課時間也不夠用,即使夠用,也太辛苦。而且實踐證明,把所有時間都忙在寫教案上,沒有時間在腦子里回顧整理,上課仍然難以脫離教案,教學效果仍不理想。我的想法是,備課認真仔細,但教案本上可以簡寫,具體詳細的內容則記在心裡。而且課備完了,我總要自己再回憶一遍,有時甚至掐一下時間,進而做出適當的調整。 其次,在備課時還要注意一點,就是不要背課本和教參,完全照書上的去講。這樣做,盡管講授的知識准確無誤,但是你講的內容和課本上的一字不差,這樣會使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而且會使老師給學生留下呆板的印象,影響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正確的做法是,不要做課本﹑教參的傳聲筒,而應在對課本﹑教參的內容准確把握、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加工處理,試著用自己的話把它表述出來,並開動腦筋,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尋找事物發展的規律、知識相互之間的聯系等等,這樣就把「死」的變成了「活」的,使講授的內容完全變成自己的東西,在運用時得心應手。另外,對高中生而言,僅教給他們知識是不夠的,還應教給他們分析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運用歷史的﹑辯證的唯物主義觀點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正所謂「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這樣就把歷史教學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使教師不再是教書匠,而成為一把開啟心智之門的鑰匙。 要把課本、教參上的內容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還要注意對自己語言的錘煉,要力求語言口語化,簡潔、准確、生動、幽默,對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要做到這點很難,不僅備課時要下功夫,而且平時就要注重對自己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一個平時說話就有聲有色、風趣幽默的人當然比一個不善言辭、語言貧乏呆板的人更容易當好一名教師。 第三,教學內容是否生動有趣,也是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因為即使一個很好的說書人,也不可能把情節平淡的故事講好。而歷史教科書由於受篇幅所限,文字簡單概括,不足以激發學生興趣。因此教師應選擇一些典型生動的材料進行補充,使整個歷史教學血肉豐滿,使描述的歷史人物栩栩如生,使敘述的歷史事件讓學生如臨其境。這就需要我們歷史老師要做個有心人,平時看書、讀報、上網、看電視,總之要利用一切機會,多多收集歷史資料,豐富我們的教學內容。只要遇到與我歷史教學相關的、有益的內容,我們都應該積極的收集起來,日久天長,我歷史教學相關的資料越來越豐富,在教學中,因為一堂課的時間有限,教學進度又不能拉下,所以老師補充進的材料不能太多,不能喧賓奪主,一定要精挑細選,選取最能解釋說明課本內容的、最生動有趣的典型材料,語言務必精煉,力求用最少的話表達更多的內容。 最後,老師上課時應當說標準的普通話,不宜帶口頭禪,而且語言應抑揚頓挫,把握住節奏,高低快慢、輕重疾徐富於變化,要講出美感。板書書寫力求工整美觀,要善於從評書、戲劇、電影、朗誦、音樂、書畫等其它藝術形式中汲取養料,為我所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學設施的不斷改善,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應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能極大激發學生的興趣,且信息量大,課堂效率高。我們應當積極學習相關的信息技術,使它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但我認為也不能過分依賴電化教學,它畢竟只是我們教學的手段、工具,而整個教學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講解、與學生的交流、答疑解惑等等,大量的工作還需要我們老師來完成,老師仍是組織課堂教學的主體。 總之,要上好歷史課,做一名優秀的歷史老師,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可以說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和很高的素質,甚至需要我們用畢生的精力去追求。當我們滿足了、自以為是的時候,就是我們止步不前、徘徊不進的時候,所以對歷史教學完美境界的追求可以說永無止境。

D. 幫我找些教學小故事

懂得付出--我的教學小故事
我是高一(14)班的歷史老師,也是他們的副班主任。在課上我是他們的老師,在課余,我就是他們的大姐姐。我關注他們的學習,關注他們的生活,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他們有困難,我會及時幫他們解決;他們生病了,我比他們還緊張。
那一天,林陽同學突然發高燒。我聽說後立刻趕到了他的宿舍,可並未發現他,於是我又急急忙忙趕到了教室找到了他。我把林陽帶到了我的辦公室,給他泡了一杯牛奶蜂蜜,讓他趴在我桌上休息一會。他覺得難受,我就把音樂打開,給他舒緩精神,陪他聊天。不知多少時間過去了,我才想起了自己還沒吃飯,也顧不上了。看他高燒一直還不退,我打電話通知林陽的父母,請他們帶他回家休息養病。
等林陽的父母趕到時,天早已黑了,送他們離開學校,我又多了幾分憂慮,不知他何時能恢復。在憂慮中,我沒有走向食堂,也沒有回宿舍休息,我又回到了辦公室,拿出備課本,繼續工作。
深夜10點,得知林陽從醫院回來了,仍需住在學校一天,我毅然趕到他的宿舍,陪到熄燈休息後才回去。

教學小故事

曾看過關於賞識教育的文章,有一篇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從訓斥到賞識,從賞識到成功。那就說明賞識要離成功近得多。那作為教師的我,就更需要充分利用賞識這個有利的方式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

我們班有一個小朋友特別地好動,一次能夠堅持坐一分鍾就很不錯了,不僅他自己沒學什麼東西還影響了別人,有時候真讓人頭痛。有一次我進教室上課,剛巧碰到語文老師也在,她有些生氣地說:「XX,你真的是經不起表揚!」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沒多問就開始上課了。上課沒多久,XX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氣憤地說:「XX,難怪剛才班主任也說你經不起表揚!」誰知,他卻大聲地說:「你又沒有表揚我!」我一震,這一句突如其來的無忌童言讓我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課後,XX的話一直在我耳邊縈繞。想起來,平時我總覺得他調皮,的確很少表揚他。從今天這件小事看來他還是挺在乎老師的表揚和肯定的。是啊,調皮的學生也是學生,和大家一樣都希望得到賞識,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也許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吧——因為調皮,平時挨的批評肯定不少。我以前忽視了這一點,於是我決定在今後的教學中要調整方式。

從那以後,在課堂上,只要看到他認真聽講或回答了一個問題我就馬上進行表揚。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在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等方面都取得了一點小小的進步。但畢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要想在很短時間內把壞習慣全部改掉是不現實的。所以遇到他上課又很不認真,小動作不斷,對要掌握的知識模模糊糊的情況,我並不灰心,因為我知道這種學生是需要時間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我堅信,只要堅持把賞識教育的理念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哲人曾經說過,「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質的要求就是渴望得到賞識。」訓斥只會壓抑心靈,只有欣賞,激勵才能開發人的潛能。希望通過我的不斷努力,以及與家長,其他老師的配合,來慢慢地改造這個孩子,讓他得到很好的發展。雖然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但我會堅持。
http://hdzx.jd.e.sh.cn/Teacher/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24

http://www.wjnxsxx.net/grwz/jjf/Article_Show.asp?ArticleID=80

教學小故事

語文課上,學了一篇課文《鄉下孩子》,是一篇反映農村孩子童年生活的詩歌。講述的是鄉下的孩子在農村廣闊的天地,在大自然的懷抱里無拘無束地成長。

當教到第二、三段:

捉一隻蝴蝶,能編織美麗的故事;

含一片草葉,能吹出動聽的歌曲。

挖一籃野菜,撐圓了小豬的肚皮;

逮一串小魚,樂壞了饞嘴的貓咪。

我正引導學生朗讀這兩小節,說說鄉下孩子玩些什麼?話剛說完,就看到許多小手高高舉起來了,一位小朋友說:「鄉下的孩子他們玩捉蝴蝶編故事、用草葉吹歌曲。」又有一個小朋友說:「他們還去挖野菜喂小豬、逮小魚喂小貓呢呢。」

我順勢引導:你們瞧,多麼豐富的想像,多麼靈巧的雙手,多麼聰明能乾的孩子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小節,感受感受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同學們開始認真朗讀起來。剛讀完,一隻小手悄悄地舉起來,又縮了回去。哦,是平時很膽小的徐子凱。我就走到他身旁小聲地問:「徐子凱,你有什麼要說的嗎?」他紅著臉站起來,用害怕的眼神看著我,輕輕地說:「老師,我覺得書上說的還不夠,圖上還有許多小動物。我覺得也能編幾句。」

是呀,小狗、大公雞、大白鵝、小豬……還真不少呢!我微笑著點點頭,表揚:「你真細心!」

「老師,我在鄉下長大的。暑假裡我還經常和小夥伴去捉螞蚱,餵奶奶家養的母雞呢……」許多孩子聽了,露出了羨慕的神情。

是呀,何不讓孩子們也來說一說呢。

我話音一轉:接下來,老師讓大家當一回「小詩人」,也來學著編一編……還沒說完,徐子凱就興奮起來:「老師我想好了一句,我先說……」

「逮幾只螞蚱,填飽了小雞的肚皮」

接著,許多小手舉起來了……

「割一籃青草,樂壞了漂亮的大白鵝。」

「捉一隻蝴蝶,能做成精美的標本。」

「采一束野花,裝扮了媽媽的房間」

「老師還能說:采一束野花,能做成漂亮的花環。」

……

大家正說著,趙天明用生硬的普通話說:「老師,昨天我回去問媽媽小時侯玩什麼?她說夏天的晚上,他們幾個經常到草叢中、花叢中捉螢火蟲玩,放在瓶子里晚上可以照亮。」

可以編一句「捉幾只螢火蟲,點亮了我的小屋」

……

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就說開了。

孩子的想像是豐富的。教學時,抓住有利時機,讓他們張開想像的翅膀遨遊太空,這對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大有益處。

E. 我想寫一篇關於學科教學(歷史)方面的論文

學科教學(歷史)方面的論文要求文章質量和原創。

F. 我是一名歷史老師,我要給初一的學生講一下學習歷史的好處等等,反正要激發他們對於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最能吸引大家的就是生動故事, 把知識重點融入到故事中去. 這樣才能既引起學回生興趣又可以完成教學任務答.
但這樣對歷史老師的要求就高了, 首先得有豐富得歷史知識, 其次是要把握住一個度.(別只顧講故事, 把需要知識點隨便帶過或沒講了)
想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歷史老師, 上課別帶歷史書和寫好的課件, 因為那是記在心裡的.

G. 我的教學小故事

我的教學小故事

講述教師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我想每個教師肯定有很多。 雖沒有那麼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節,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義深長的故事情景。

面對一年級學生。他們是這么的「年幼無知」,一切行為規范,課堂常規,學習習慣都要慢慢地教、一步一步地學,那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呀。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樹立威信,有良好的課堂紀律,我開始板著臉孔上課,上課時只要有一個孩子說話或搞小動作,都會受到我的嚴厲批評。經過一段時間,我是能控制課堂紀律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但是他們也很少課後粘著我「說三道四」,我多少有些失落感,怎樣才能讓學生既聽話又不敬畏我呢?我開始思考。
和一些調皮孩子的家長聊過後得知孩子對批評已經習以為常,越是罵他越沒有改進的跡象,我是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的,他們愛聽表揚,喜歡被關注,「溫嚴並用」這個詞這時浮現出來,對了,我何不用表揚鼓勵的話來代替訓斥呢。
第二天課堂上我對影響課堂紀律的孩子說:「……,我相信你能做到,能做的更好。」剛開使效果甚微,但在以後的課堂上我總是堅持鼓勵他們,並且設立了獎勵機制,只要舉手回答問題、遵守紀律、作業按時完成、作業工整者、知錯就改者被表揚三次的獎一朵小紅花。久而久之孩子們能夠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只要我一說鼓勵、表揚的話就能迅速專注。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嚴厲的批評,並不是不愛他們,而是希望他們更好,對我的態度也既敬又親。
雖然這些經歷是老調重談,但是我們老師往往是氣過了頭而忘記方法,一味用冰冷的面孔熄滅了學生心中的熱情,使課堂氣氛冰如死水。要知道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他們的思維。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表揚和激勵,一句鼓勵的話會成為孩子們奮發向上的動力。

班上有這樣一個小女孩,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成績還可以,而且小嘴巴能說會道,好像一隻小「百靈」。但她父母沒時間管她,年邁的爺爺、奶奶寵著她,她自己由於年齡還太小,雖有幾分聰明,但自製能力不強,且愛哭鼻子。有一次,她因一道數學題不會做出來而急得大哭。從此,我就留心地觀察她。還有一次,她和宋漩在玩投沙包,一連輸了四次,竟跑進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大哭一場,哭完了又拉著宋漩再投沙包,直到贏了才罷手。我經過再三觀察,分析她每次哭的原因,發現她愛哭正是她自尊心強的一種表現。於是把她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引導發揮到朗讀、講故事上來,同時給予她具體指導。這樣,經過一段時間,這個小女孩書讀得悅耳動聽,講起故事來有板有眼,在班上的「講故事」比賽中,被小朋友們評為「故事女王」。
我體會到:教師要做到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注意發現學生身上閃光的品質,心中隱秘的活動,臉上流露的神情,生活出現的異常行為,這一切即使剛剛露出端倪,不會引起常人的注意,也應成為教師捕捉的對象。或是因勢利導,或是防微柱漸,並用自己創造性的勞動來影響教育的進程,規范學生的行為.

閱讀全文

與我的歷史學科教學故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