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樂不思蜀的歷史人物
是劉備之子劉禪
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回。這個答典故就產生於三國時的洛陽。
當時魏軍入川,蜀後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誦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他的舊臣郤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問,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驚奇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餘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
❷ 與三顧茅廬、入木三分、樂不思蜀有關的歷史人物.
三顧茅廬:劉備
四面楚歌:項羽
七步之才:曹植
入木三分:王羲之
馬革裹內屍:馬援
約法三容章:劉邦
司馬青衫:白居易
聞雞起舞:祖逖
投筆從戎:班超
指鹿為馬:趙高
請君入瓮:來俊臣
(處治周興)
顏筋柳骨:顏真卿、柳宗元
孺子可教:張良
高山流水:鍾子期
東山再起:謝安
樂不思蜀:劉禪
紙上談兵:趙括
卧薪嘗膽:勾踐
多多益善:韓信
洛陽紙貴:左思
❸ 樂不思蜀說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劉阿斗,原名劉來禪
蜀後主劉自禪投降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先以魏樂舞戲於前,蜀官傷感,獨有後主有喜色。司馬昭令蜀人扮蜀樂於前,蜀官盡皆墮淚,後主嬉笑自若。酒至半酣,司馬昭謂賈充曰:「人之常情,乃至於此!雖諸葛孔明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乃問後主曰:「頗思蜀否?」後主曰:「此間樂,不思蜀也。」
❹ 樂不思蜀是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專原來環境屬中去。】
【中國典籍《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原義說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近義詞:樂而忘返。】
【典故】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
❺ 樂不思蜀有關的歷史人物
劉禪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內嗣,小名阿斗。蜀漢昭容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後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劉禪出生於荊州,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於蜀漢章武三年(223年)繼位為帝,改元建興,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姜維北伐,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
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西晉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陽去世,享年64歲。謚號思公。西晉末年,劉淵起事之後,追謚劉禪為孝懷皇帝。
❻ 與樂不思蜀有關的歷史人物
樂不思蜀和歷史人物劉禪有關。
劉禪(shàn)(207年-年),即蜀漢懷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稱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後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
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漢晉春秋》: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譯文如下:
某日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囑咐演奏蜀中樂曲,並以歌舞助興時,蜀漢舊臣們想起亡國之痛,個個掩面或低頭流淚。獨劉禪怡然自若,不為悲傷。司馬昭見到,便問劉禪:「安樂公是否思念蜀?」劉禪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
他的舊臣郤正聞此言,趁上廁所時對他說:「陛下,下次司馬昭如若再問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視著宮殿的上方,接著閉上眼睛一陣子,最後張開雙眼,很認真地說:『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
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又問同樣的問題,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學了一遍。司馬昭聽了,即回以:「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大感驚奇道:「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忠懇,從此再也不懷疑他。
1、名字由來
劉禪,小名阿斗。據傳劉禪之母甘夫人因夜夢仰吞北斗而懷孕,所以劉禪的小名叫做「阿斗」。後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詞形容庸碌無能的人。
2、流離亂世
《魏略》記載:當初劉備在小沛,未曾想曹操突然來打,慌忙逃跑丟棄家屬,當時劉禪幾歲,跟著人西入漢中被人賣了。
建安十六年(211年),扶風人劉括避亂入漢中,買得因亂失散的劉備長子劉禪,遂養以為子,為娶妻立家,劉禪只記得其父字玄德。鄰居有姓簡的一個人,後來劉備攻下益州簡某當了將軍,劉備派遣簡某到漢中和劉禪相見,由張魯送歸益州,劉備立為太子。
❼ 樂不思蜀和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中國典籍《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原義說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近義詞:樂而忘返。】
【典故】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斗。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魏王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樂不思蜀」這個成語。
❽ 樂不思蜀說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說的是蜀後主劉禪
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謚)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原文
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並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譯文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不能輔佐,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並他呢。」
有一天,司馬昭問他說:"是否會思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里很快樂,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於是說:「為何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解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小名阿斗)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帝曹奐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魏帝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後人多認為劉禪樂而忘本,無故土之思,但也有人持異議,如《三國蜀後主劉禪新論》的作者羅開玉和謝輝認為,劉禪裝憨賣傻,不僅是養晦自保,更關系著一大批降臣的命運。這一表演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表現如出一轍而更精彩。
❾ 樂不思蜀( )歷史人物
樂不思蜀歷史人物:劉禪
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回於昭烈帝劉備,終於答漢懷帝(劉淵追謚)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❿ 樂不思蜀寫的是哪位歷史人物
蜀漢末代皇帝劉禪 ,劉備的兒子
"樂不思蜀"的來歷
三國蜀漢後主劉禪降魏後,被帶到洛版陽,司馬昭封之為權安樂公,並賞賜華舍、絹織、男女傭人。司馬昭特意宴請蜀漢君臣,飲酒間奏魏國音樂。蜀國官員聽後難過萬分,惟獨劉禪津津樂道,喜形於色。之後,奏蜀國音樂,蜀國大臣觸景生情,激起亡國之痛,潸然淚下,惟見劉禪卻談笑自若,無動於衷。司馬昭有意給劉禪斟酒問他:"思念蜀地嗎?"阿斗卻不假思索:"這里快樂,不思蜀了。"
以後人們便把蜀漢後主劉禪"樂不思蜀"、"樂而忘蜀"的典故用來比喻"樂而忘返"、"樂而忘本"之人了。